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2-02-11 03:59:01

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摘要】在未来全球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发达国家对于设计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我国。目前教师在初中美术设计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与拓展,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更加广博并不断更新,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思考。

【关键词】创意思维 系统思维 反向思维 思维定势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218-01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我们努力追求的理念之一。美术课程向来被认为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设计思维也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应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了解‘物以至用’的设计思想,并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笔者在此谈谈如何在初中美术“设计·应用”领域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超越自我,多向思考,开发创意思维

思维最大的敌人,是习惯性思维。“久会而成习,久合而成惯,久应而成习惯思维”。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习惯、程式化的思维模式,如传统定势、书本定势、经验定势等。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能否多角度思考,变思维的单向性为多向性,关键是看能否打破思维定势,敏捷而灵活地思考问题。这也是教师在设计教学中流于形式的问题所在,激活自身的超越性,打破思维定势的禁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思维能够产生创意的重要因素。

【案例一】最亲近的家具——座椅(片段)

座椅被称为“可用的雕塑”,既有实用功能又具有观赏功能。在作业的设计中,教师往往会引导学生将重点放在座椅的装饰和美化上和材料的选用上多花些心思……

若能在上述的基础上超越自我的思维定势会收到新奇的效果。“坐”很明显是座椅的首要功能,但因为不同的人群对坐的要求不尽相同,以及所放置环境的不同因素等,座椅呈现出众多的种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知识引入设计,座椅如何使人坐得更舒服,介绍力学和材料学的相关知识,设计中文化元素的融合以及使用的安全性问题等等。而对于座椅这个问题展开思考的过程,就是艺术化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面相全体,呈现个体,开发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也可以称为整体观、全局观。简单来说就是对事情的全面思考,不是只就事论事。注重视整体思考,同时注意在整体的前提下具体研究解决局部的问题。系统思维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系统思维。

【案例二】整体形象的塑造——CI设计(片段)

CI设计是一种系列设计,即有关企业视觉形象识别的设计。CI设计的计划性、意图性很强,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宏观把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能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协作精神。能否妥善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关键在于系统思维的开发。

例如以上海世博会的CI策划设计为题。首先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进行CI策划,包含有哪方面的内容(名称、标志、标准字体、色彩、象征图案、标语、吉祥物、招贴、明信片、文化衫等方面的设计),然后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引导学生在统一中找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并且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即所谓的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教师可以将各有所长的学生安排在一组,如擅长绘画的,书法好的,文笔好的,色彩感觉好的等。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把“面向全体”的基础教育和“呈现个体”的自我个性的表现相结合。在对学习资源的分享与互补上,有效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合作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使学生既拥有良性竞争意识,又具备合作精神。

三、深入思考,更新观念,开发反向思维

《老子》第四十章有句名言“反者道之动”。矛盾是事物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老子认为这些矛盾都是对立统一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孤立存在,而矛盾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所惯用的思考模式是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形成的,在思考问题时,常常会不自觉地将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入到习惯的思维方法之中。

反向思维是最具叛逆性的创意思维,就是反其常规之道而进行思考,就是要标新立异。在艺术设计实践中,采用从事物的反面来把握正面的思维方式能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正向思维所不能及的。艺术设计创新离不开反向思维,因为设计者要超越传统甚至是颠覆传统,总是要强调自己的作品是全新的东西。

【案例三】反向思维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片段)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用反向思维的方法进行艺术设计要“多一只眼睛看世界”,抓住以事物的对立面为基点,来展开构思创意这个基本思路,向主题事物的相反方向看一看,多思考些为什么,在正常的创意思路之外反其道而行之,有时会迸发出独特的创作灵感,起到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总之,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努力加强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与拓展,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闪光点。教师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素质的重任。在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更加广博并不断更新,既具备较高的美术素养又要善于表达,还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前瞻性思考。只有具备这样的素质,教师才能在美术教学的各个领域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赵晓娟.针对初中美术教学谈几点构想[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07).

[2]柳才新.构建快乐高效的美术课堂——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浅议[J].新课程(下),2011,(05).

[3]赵广军.初中美术欣赏课浅见[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1,(08).

上一篇:项目引导在三维动画教学中探索应用 下一篇: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