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式升降电压法在ESWL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时间:2022-02-11 06:49:22

梯形式升降电压法在ESWL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梯形式升降电压法在ESWL中的碎石效果 方法:对47例泌尿系结石病人行ESWL治疗时运用梯形式升降电压的三步法进行碎石治疗。 结果:梯形式升降电压碎石时在治疗中追踪发现,透过C型臂显示,结石影明显变淡、增大、甚至消失,碎石后首次排尿即有结石残渣排出。结论:梯形式升降电压法可提高碎石效果,促进结石排出。

关键词:梯形式升降电压;ESWL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165-01

泌尿系结石因病人代谢及饮食关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医学微创技术的发展,ESWL为首选治疗方法,但青壮年工作忙,耗不起时间,而放弃继续治疗,往往只求不疼,不求治愈,这要求我们寻求一种有效、省时的治疗方法。2011年1-12月我科对47例泌尿系结石病人行ESWL时采用梯形式升降电压法进行碎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47例病人,年龄21-63岁,男37例,女10例,左肾结石10例,左输尿管上段结石9例, 左输尿管下段结石6例, 右肾结石4例,右输尿管上段结石10例, 右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共8例。电压为12.5-14.5kv,频次为1000-1800次,以结石部位不同而取,参数无统计学差异。

1.2治疗方法: 采用HKESWL-V型电磁式体外冲击波碎石机治疗,冲击方法是参照Q/19SZHK02-1999

2结果

显效 结石排出: 24例为1次ESWL治疗,5例2次ESWL治疗, 5例3次ESWL治疗,共34例,有效率为72%;

有效: 行1次ESWL治疗后结石变小、下移:共7例,有效率为14%;

无效:行1次ESWL治疗后结石无变化:共6例,占12.7%。

3讨论

3.15例2次ESWL治疗病例为输尿管结石,结石显示不规则状,直径大于20cm,疼痛时间超过6周,密度高。

3.25例3次ESWL治疗为肾结石,行肾——输尿管上段——输尿管下段3个部位的治疗。

3.37例行1次ESWL治疗后结石变小、下移病例为输尿管上段结石下移到下段,部分残渣排出而出院。

3.46例行1次ESWL治疗后结石无变化,其中1例为不能耐受治疗而放弃,3例为治疗后疼痛消失,B超检查积水治愈带石出院;2例择期行腹腔镜切开取石术,术中探查发现输尿管狭窄,结石被包裹。

3.5目前在ESWL术中讨论较多的多为方法,而对电压的选择、设定高低功率尚未见报道,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出相关文献2篇,报道均为上台阶式方法(升电压-维持电压至治疗结束)的二步法进行碎石。电压在ESWL中往往是最重要的[1],它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病人的安全、碎石的效果,目前要求以最小的能量达到最佳的效果,并且无创伤性方为最佳。梯形式升降电压法是巧妙地利用冲击波的空化效应达到最佳碎石效果[2],使结石变得更容易粉碎。冲击波的空化效应是在液体中由热声或机械机制所致的气泡形成及其活性作用,空化效应是ESWL中有效碎石的必要条件,是结石粉碎的重要主导机制。

3.6空化效应的理论研究表明[3]:通过气泡微喷射撞击和传播到结石可产生继发性冲击波。这些继发性冲击波在结晶-基质的界面和结石的后面的反射可造成结石的张力性破坏。ESWL中结石破碎有三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其中结石前界面直接面临入射冲击波的表面剥蚀性破坏。近期研究表明,结石前界面的剥蚀性破坏是由冲击波的空化作用所致。其机制是原发性冲击波诱发气泡簇形成,在极短时间内膨胀并急速崩解,产生高速微喷射,撞击结石表面而致结石破碎。

3.7在ESWL中冲击波引起的空化效应属于声波空化效应的范畴,气泡是由于在声波张力作用下液体爆裂而形成的。当液体在张应力状态下被子分裂形成大量的水泡或气泡。在治疗中不影响碎石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能量、多次数的治疗方法,可使结石粉碎颗粒细小均匀,减少出现较大碎块,故梯形式升降电压法为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慧君,石峰,程娟.体外震波碎石电压试验效果观察.中国医学影像技术1996;5(20):11

[2]张泽,李逊,夏明义,汤凤玲,龙腾,冯桂萍,陈贵珍,欧莉莉,吴开俊.复式脉冲低能量ESWL治疗肾结石769例报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4;6(12):15

[3]韩见知.体外冲击波碎石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1):17

上一篇: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下一篇: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