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体会和设想

时间:2022-02-10 05:14:02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体会和设想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美术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如果将美术教材看作是通向美术课程目标而铺就的五彩大道的话,那么这样的大道应该是无数条的,即所谓的“条条大道通罗马”,只要能够实现美术课程目标,教师就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本人同样也是一本“活教材”,我通过在课前精心备课、制作范画、查询信息;在课堂认真上课、演示范画、指导作业;在课后做好反思、修改作业、拓展课题,充分利用社会教学资源丰富美术课堂。

二、创设开放式课堂氛围,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教学中,我试图用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引导学生提问、加强师生交流等方式,给学生留有积极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以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具体做法如下:

1.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问。事实上这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绝好办法。“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提出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思维。我常常把学生的思想比作永远都开采不完的大金库,只要学生善于流露自己的心声,教师就应该听出话外之音,然后变成画中之形。实际上我的许多作品都是从学生的言语中得到灵感的。

2.增加师生合作讨论交流的机会。比如,我在上美术创作课时,先出题目让学生交流讨论,围绕主题画出草图,然后选出优秀作业,让绘画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其完成作品,最后由老师推荐发表或参加绘画大赛。

3.激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异想天开”。美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在美术教学中要挖掘教材的求异因素,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畅想,甚至是“胡思乱想”、“幻想”、“异想天开”,引导学生把多种多样的想法通过美术的形色大胆地进行表现。而这种方法是进行美术创作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要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是一种独特的课程,它用独特的线条、精美的画面和对生活的体验来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种形式。在课堂内,应抓住美术作品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形式美,构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涵养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教师应利用欣赏课让学生接触人类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我国的敦煌壁画和古希腊的陶器彩画(亦称瓶画),以及国内外无不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表达人类高尚情感的优秀美术作品。要选择人类美术的精品,加强欣赏和评述这个重要环节的教学,如梵高的《向日葵》、列宾的《伏尔加河的纤夫》、马蒂斯《罗马尼亚的上装》、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及我国画家徐悲鸿的《群马图》、齐百石的《虾》等,这些作品思想深邃,富于理性,和谐秀美,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理解作品的文化内涵。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作品,讨论、交流、评述作品,探索发现作品采用的材料与技法及其表现风格、文化背景、作家个性及作品的特色等,全面了解作品的相关知识,品味作品的文化精髓。

五、培养学生多种知识和多元化文化融合能力

要有创新精神,首先要具有对各种知识系统掌握、融会贯通、互相渗透、综合运用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要有对多元化的兼容意识和融合能力。新课程提出综合与探索学习的新领域,因此,教师应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学习,与文学、戏剧、舞蹈、音乐等学科互相包容、融为一体,把过去单纯的美术分科的教学习惯变为各学科合作的桥梁。

六、运用演示之美

美术这一视觉艺术的特性已进一步确定了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庞蒂认为:“艺术创造是一种运用物质媒体进行创造性知觉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带来了知觉的形式化,从而使知觉的意义得以扩展和丰富化地表现。因此,媒体是艺术创造和表现的重要。”面对现代教育媒体的复杂性、多样性,如传统教学媒体中的黑板、挂图、实物等,现代教学媒体中的幻灯机、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电脑等,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围绕重点、难点,多层面精心选择使用多媒体,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美术教学是直观性很强的教学,教师的演示能使学生倍感亲切,使许多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一目了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得到美的陶治。在我的美术课堂中,多媒体是好帮手。

七、巧设课堂环境,营造教学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我们常常会有这种体验,当你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医院内特有的医药气味,医疗器械的撞击声音,医生、护士们的白大褂,以及人们的面部表情,都会使你有种莫名其妙的紧张与不安。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简单,特定的情境会强烈地刺激人的心理,感染人的情绪,使人产生极强的想做这件事的欲望和动力,利用这一点,我在美术教学时注意对教学环境的营造。

上一篇:我对高中美术教学的一些理解 下一篇:调动学生积极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