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时间:2022-02-10 12:01:25

浅谈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他认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一教学思想跟今天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不谋而合。并且,他还强调提出教育必须作用于人的生活,他说“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架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促其“生活化”,而且让学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价值,促其“数学化”。

一 、寻找生活中的情景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生活即教育,是生活便是教育,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陶行知先生还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现实生活是数学教学的丰富源泉。

(一)创设“生活情景”引出新知

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是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之一。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就是通过将数学教材中枯糙、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知识还原,取之于学生生活实践并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以此来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利息的计算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进行了一项课前调查,调查有关存款的方式,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等专业术语这的这一环节主要是为学生怎样求利息做准备,把数学问题置于现实生活中,使学生具有亲切感,从而感受数学问题来自实际生活,渗透“生活数学”意识。

(二)联系“生活经验”,探究新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任何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实际的生活素材都可成为他们的学习内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灵敏捕捉能够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生活素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我认为新教材的教学已不能能“依纲靠本,照本宣科”了,教学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对数学教材进行充实、重组或改编,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效率。

例如:“13减9”这一部分知识时有部分学生早就会的,不是新的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早有这方面的体验。出示情境图,提问: “还剩几个气球?”作为问题情境,引入算式“13-9=?”之后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主思考,让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计算“13-9=?”的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求出结果。由于老师给学生足够的课堂时间。因此,课堂中探究的气氛浓厚,学生的情绪饱满,教学效果也较好。

二、营造数学生活的情境

兴趣是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心理基础,更是注意的重要源泉,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体验。

在教学“元、角、分”教学内容时,教学内容和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数学知识就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生活现实,学生就会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妈妈在烧菜的时候发现油没有了,妈妈给一张100元的人民币,还是给你一张10元的人民币(告诉你油的价格是78元)你觉得应该选择哪一张?这样的现实生活情境,把学生们紧紧地吸引了,他们急于去探索,去解决,在解决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魅力,感受数学乐趣。这就在于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紧密结合。

三 、积极调动生活中情景

要使学生觉得化学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能设疑激趣,趣味性强,始终保持问题的思考激情,那就很难了。事实证明,课堂上通过创设富有趣味儿的问题情境,质疑引导远比平铺直叙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现在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了,他们的学习准备状态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像,许多课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识,学生已经知道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找准教学起点,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正如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总之,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则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好生活实际这块“土壤”。一是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数学化;二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就是表明了行―知―行这一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观点。

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我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活动中做数学、在数学教学中体验显示生活。把数学知识融于生活实践,给学生创设身边的生活情景,把显示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这样,有利于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让学生觉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上一篇:让学生在师爱中健康成长 下一篇:探析高中英语句型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