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反思教学促进专业成长

时间:2022-10-02 09:14:33

进行反思教学促进专业成长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发现问题是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 成功地寻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往往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程度有关,如果缺乏沟通,即使发现问题也难把握住问题出现的原因,更难提出较好的改进方案,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新课改 反思教学 专业成长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作为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我尝试进行反思教学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从中有几点感悟。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好"、"坏"这两个词语是人们对他人进行的经常性的总体评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也经常使用这两个字眼来片面的形容每一位学生,新课程改革进行一个学期以来,静下心来,我再次细心的解读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中对学生的评价也进行了相应的新的改革.《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全面实施评价机制,应该注重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相互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相互评价的提高,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方法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由此,使我想起了自己的新课程实践。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会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反思的重要性,我在几年教学实践中,自觉地养成反思的习惯,通过反思课堂教学进行学习、研讨、修炼、提高,反思性教学是教师监控能力在课堂教学的有效运用。

1、用心体会,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实现反思性教学的首要任务.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具体表现在教师教学行为的明确性,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手段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所有活动的取向性,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等。 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实际接受状态存在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在目前的大班教学中,讲授教学方法总是只能适合部分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接受性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学生的“吃不饱”或“吃不了”问题。有的学生一节课就能掌握,但有的学生需要2课甚至3课时,如何使这种“吃不饱”或“吃不了”现象得以缓解,需要教师细心体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自觉地检查、审视和评价,对自己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学生参与程度等诸方面及时保持有意识的反省,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我在上每节课时,对自己所要讲的内容,沿着何种思路讲都有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表现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中,还表现在课堂教学之前的计划与准备以及教学后的回顾,如课前预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构想出可能的教学效果;课后对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从学生实际出发、教材的呈现是否清楚、合理,教法是否得法等方面的分析。 总之,只有对教学各环节进行细心体会,才能发现问题,为进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2、悉心沟通,尝试改进。 尝试改进是在弄清了教学的问题所在后,教师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主动寻求原因,并尝试改进,纠正和调节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各环节的用心体会,根据发现的问题寻求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尝试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成功地寻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往往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程度有关,如果缺乏沟通,即使发现问题也难把握住问题出现的原因,更难提出较好的改进方案,

3、潜心讲究,调整反思。 调整反思,即观察、反思新的教学方法或补救措施的实际效果,可以说:调整反思是尝试改进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研究原有的问题是否已经较好地解决,如果已解决,教师则应对尝试改进的成功方法,主动寻求进-步强化的方式和手段,以巩固已经形成的好的教学行为,防止原因的问题再次出现。如果发现新的问题,谨慎地追寻新问题的实质,针对新问题再次尝试另外的教学方法或其它改进措施从而找到问题症结所在。要成功地调整反思,教师不仅要悉心研究自我的教学行为,而且还要悉心揣摩学生的心理取向,应该说:教师教学方法得以实施,与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关联,教师在课堂上所有活动的取向性与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性也是相关联的 实践表明“反思性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首先要求教师对教学有自觉的意识,在不断尝试“反思性教学”中培养自己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教学过程进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养成对学生的敏感性,这样,教师的监控能力不断得以提高,而对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应对自如。 新课改提倡:对学生的评价的多元化是从主体多样化、角度的多样化、尺度的多样化来进行评价的,重视儿童在活动过程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儿童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强调儿童的自评、互评的方式和家长以及其他有关人员的参与,分析儿童的言语或非言语表达。如果说,这位学生的进步是老师的教育,那应该感谢那位给予他鼓励的学生家长与这位学生的求知和进取,更应该归功于新课程的理念。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多用鼓励和表扬,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把学生的长处和亮点用爱去"筛选",加以肯定并且"发扬光大",犹如播种希望,将会收获一个金灿灿的秋季;循序渐进的把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新课改实践中,使新课改下的学生真正体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年第9期

上一篇:浅析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下一篇:浅谈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