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结局

时间:2022-02-10 09:45:52

观察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手术结局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结局。 方法 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组对象共50例,均为本院2010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就其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对照组单纯剖宫产术资料进行对比,回顾两组临床资料。 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2~24 h平均出血量、排气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切口愈合(Ⅱ级/甲)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行42 d随访观察,两组子宫大小均呈正常恢复。 结论 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结局;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193-02

生育期妇女盆腔良性肿瘤类型中,子宫肌瘤最为多发和常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不断上升、B超技术的提高及经产产妇、高龄产妇的增加,术中子宫肌瘤的检出比例也呈增多趋势[1]。在剖宫产术实施的过程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可行性临床存有一定争议。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组对象共50例,均为本院2010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就其临床资料与同期收治的对照组单纯剖宫产术50例资料进行对比,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观察组对象共50例,年龄20~41岁,平均(30.3±1.6)岁,孕周为37~41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术前诊断41例,术后诊断9例。黏膜下肌瘤3例,浆膜下肌瘤15例,肌壁间肌瘤32例。单发28例,多发22例。肌瘤直径0.5~10.6 cm,术后病检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均无恶性病变。对照组患者50例,年龄21~40岁,平均(30.5±1.7)岁,孕周为37~41周。两组在一般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采取蛛网膜下腔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在娩出胎儿、胎盘后,给予缩宫素各10 U宫体注射或静脉滴注,取卡前列甲酯栓0.5~1.0 mg舌下含服止血。探查是否存在黏膜下肌瘤,先行剔除操作,其他肌瘤将子宫切口缝合后再行剔除。对子宫进行按摩,以获得清晰的瘤体界线,检查肌瘤位置、大小及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后加以剔除。若为后壁肌瘤或多发肌瘤类型,可将子宫提出切口外操作。肌壁间肌瘤及无蒂肌瘤可沿肌瘤纵轴将假包膜切开,于外侧对肌瘤施压,外提并钝性剥离。用1-0可吸收线在肌瘤剥除后行深层连续缝合,止血、关闭肌瘤残腔,保证无腔隙遗留。再用3-0可吸收线缝合浆肌层,包埋手术创面,避免针眼渗血,术后常规应用缩宫素及积极预防感染。

1.3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术后2~24 h平均出血量、排气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切口愈合(Ⅱ/甲级)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行42 d随访观察,两组子宫大小均呈正常恢复。见表1。

3 讨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属高危妊娠,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以子宫肌壁可有突起肌瘤触及为主要体征。子宫肌瘤在妊娠期间虽易触及,有增大表现,但也可变平、变软,无肌瘤固定触诊感觉[2]。故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易被漏诊,多实施剖宫产术或超声检查中发现。超声检查为目前诊断子宫肌瘤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具有较高准确性,可对妊娠期子宫肌瘤变化行动态观察。患者有子宫不对称增大、停经月份与子宫增大不符、盆腔一侧有包块、有不良产科病史或阴道异常出血史,均应行B超检查,以降低漏诊率[3]。

子宫肌瘤对妊娠及分娩均造成不良影响。其对生育能力的影响与宫腔形态、肌瘤数量、所处位置、大小有关,致宫腔变形的肌壁间肌瘤和子宫黏膜下肌瘤可降低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4-5]。带蒂浆膜下肌瘤可诱导蒂扭转坏死;妊娠黏膜下肌瘤可致早期流产,或对受精卵着床起到阻碍作用;肌壁间较大的肌瘤,因宫腔变形或机械性阻碍,可导致早产、流产,或胎儿肢体受到压迫;妊娠较大肌瘤对产道形成阻碍,造成梗阻性难产、胎位异常,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剖宫产率。但在行剖宫产操作时,对子宫肌瘤行剔除术一直存有争议。以往观点认为,子宫壁在妊娠期血运丰富,子宫肥大,肌瘤质量变软,子宫在娩出胎儿后收缩变形,剖宫产术中将肌瘤同时剔除,使出血概率增加,程度重者难以控制,并使产后感染及术后出血概率增加,甚至最终导致子宫切除,且随子宫在产后的复旧,子宫肌瘤会有缩小变化。故不提倡在行剖宫产手术的同时将肌瘤剔除[6-7]。

收集文献显示,国内外学者均有大量报道,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剖宫产术中剔除是安全可行的,未明显增加产褥病率及产后出血量,但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DIC、子痫、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心力衰竭等危重患者,需将手术时间尽量缩短,尽量在行剖宫产的同时不行肌瘤剔除术,以为产妇安全提供保障。同时,对子宫血管处肌交加、阔韧带肌瘤、宫颈肌瘤、宫角及直肠窝肌瘤,需依据医师水平决定,因一旦有出血情况发生,通常较为严重,不宜行强行剔除操作[8-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除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略高于对照组外,其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提示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可显著提高预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避免了患者二次手术的痛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宋雪凌,杨孜.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J]. 中华妇产科临床杂志,2005,6(4):309-311.

[2] 孙玉琴. 剖宫产术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45-46.

[3] 周妙玲,李艳红,刘玉.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的处理及结局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2010,18(6):1213-1214.

[4] Liu WM,Wang PH,Tang WL,et al. Uterine artery ligation for treatment of pregnant women with uterine leiomyomas who are undergoing caesarean section[J]. Fertil Steril,2006,86(2):423-428.

[5] 王省白,沈育艳,陆黎明,等.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45例[J]. 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9(4):322-323.

[6] 马秀清,高天.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手术方法探讨[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5):390-391.

[7] 黄蕊,巩传红,黄文英,等.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行性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1):1004-1006.

[8] 吴丽. 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80例临床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 20(26):1578-1580.

[9] 夏丽滨,余桂英.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行剖宫产术中切除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334-335.

[10] 刘志敏,国玉寒.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核除术100例临床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07,16(7):16.

(收稿日期:2013-01-24 本文编辑:郭静娟)

上一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征象特点及鉴别诊断 下一篇:替米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