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教学中的吐字与咬字

时间:2022-02-09 03:07:33

浅谈歌唱教学中的吐字与咬字

【摘要】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也是歌唱艺术的基础。歌唱语言是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加工、发展而来的,但是两者也有区别,主要体现在咬字、吐字的处理上。歌唱中的咬字、吐字是每个歌唱者都必须学习的最基本的问题。掌握了歌唱中咬字、吐字的方法和规律从而夸张地去美化字,这样声音才能作为载体将美传达到听众的心里。歌中的每个字都生动活泼,富于歌唱性,这样就会有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

【关键词】吐字 咬字 字头 字腹 字尾

声乐艺术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歌曲思想内容的,这是它与其他音乐形式的不同之处。演奏乐器可以表达乐曲的感情,但无法表达文字具体内容,而声乐不但能唱出乐曲的感情还能清楚地唱出文字,字声结合,感情表达更为丰富,这就比别的音乐形式更能直接地与听众产生共鸣与交流。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是听众听懂歌曲内容并与演唱者产生情感交流的关键。因此,在声乐训练中咬字吐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能清楚地咬字吐字,歌词和乐音就不能有机地联系起来,声乐艺术形象就无法完美体现。

在声乐训练过程中,如果一发出字音就下意识地把音向横着方向往外送,就会使音色苍白无力传不远。歌唱要求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用汉语演唱的歌唱者应按标准的普通话来要求其咬字吐字,要像说话一样放松自然,像朗诵诗歌一样准确清晰。

1、 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基本方法

歌唱中的咬字,是指字头(声母)而言,即把字头的声母,按一定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予以咬准。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韵母)而言,即把字腹的韵母,按照不同的口形予以引长吐准,并收清字尾。歌唱中咬字吐字的一般规律是:

①字头要唱得短、轻、准

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头的,字头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即我们常说的"五音":唇、舌、牙、齿、喉。

唇音:b、p、m、f

舌音:d、t、n、l

牙音:j、q、x

齿音:z、c、s、zh、ch、sh、r

喉音:g、k、h

这五大类的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唇音字用力部位在唇上,上下嘴唇喷口应有力清晰。舌音着力在舌尖,牙音字用力部位在牙,齿音字用力部位在上下齿间,喉音字用力部位在喉。我们应充分运用"咬"字的技巧,来加强歌曲的感染力。

②引长字腹

字腹(韵母)是字在歌唱发音中的引长部分,它占时值较长,歌唱时响度最大,是字的主体部分,与发声的关系最密切,它需要引长,也能够引长。它对歌唱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引长部分按照字腹中不同的韵母的口形要求,分为“齐,开,撮,合”四类,我们称“四呼”。

开口呼:a、o、e发音时要求口腔打开。

齐齿呼:ī或以ī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口呈扁平形,气息通过上下齿之间的空隙流出,用力在齿。

撮口呼:ü或以ü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上下唇微向前,用力在唇。

合口呼:u可以u为开头的韵母,发音时上下唇收拢呈圆形。

“四呼”在引长字腹时运用,口形决不能随曲调的变化而变化,应始终保持不变。歌唱中声音是否圆润、连贯主要取决于吐字发音的准确、连贯与流畅。

③字尾收音要分明

字尾是指字的结尾部分。在歌唱发声中,凡是有字尾的字,都应把尾音收住,才算唱完整这个字,否则只算唱了半个字。单韵母的字是没有字尾的,不需要收音,只要元音发音完整不走形。复韵母的字,应很好地注意收音。如:

收ai、ei、ui、uei的韵尾时,应收i音。嘴角微向两边咧开。

收ao、ou、iao、iou的韵尾时,应收u音,双唇应向前微撮。

收n为字尾的音时,软腭下降,舌尖抵上齿龈,阻住口腔通路,放气穿鼻而过,收向前的n音。

收ng为字尾的音时,软腭下降,舌根上升贴住软腭,阻住口腔通路,使气流穿鼻而过。

字尾收音时,要收得自然,要收得短、准、轻。且收尾的部位要准确,响度要适中,时值要做到收音即停。国我国的语言文字繁多,变化万千,收尾的部位也各不一样。

2.与歌唱中咬字吐字的区别与联系

说话和唱歌虽然有种种不同之处,这两种词语表达手段也有一些相同的地方。运用这些共同点在声乐教学中是会有一定帮助的。日常生活中的说话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甚至决定着歌唱者的读字。好的读字本身就是一项声音训练的练习,对于帮助完善歌声的共鸣作用及气息的稳定支持作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方法。因此,可以考虑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提醒学生说话可能会影响到他的发声。同时还必须教导学生怎样首先去朗读歌词,读字的整体感觉,还应该捕捉口语感觉,注重一句歌词的逻辑重音和语调的抑扬顿挫。通过字、词、句的含义去支配字音。具体地说,要用情绪和情感的感觉支配字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变化。并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歌词的含义上,以精细准确地表达一首歌曲。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好的说话就已经获得了一半好的歌唱。”换言之,好的歌唱自然伴随着好的读字。从歌曲的解释和听众的立场来说,歌唱者的咬字吐字比起歌唱者的声音更为重要,因此,在歌唱中扎实的咬字吐字是正确发声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承宪:歌唱咬字训练与十三辙[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2] 薛良:歌唱的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3] 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上一篇:用《西游记》学乘法口诀 下一篇:隔热层及其势位性通风散热的改良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