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把握申论语言的正确方法

时间:2022-02-08 07:58:54

浅谈把握申论语言的正确方法

摘 要:语言表达能力是申论考试的重要测评要素,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的具体体现。针对申论备考中忽视语言能力这一现象,从如何正确对待申论语言、如何准确把握申论语言和如何提高申论语言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语言;严谨庄重;准确规范;简明扼要;朴实得体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236-02

一、正确对待申论语言

语言表达能力是申论考试中的一个重要测评要素,把握申论语言,无疑成为考生应对申论考试的关键一步。然而这一点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应试写作中,不注意提高语言水平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首先,名目繁多的申论参考资料以及诸多的研究文章中,关注点往往是申论的答题技巧,对申论语言的关注很少。即便偶尔涉及,也会出现两种偏向,一则简单列举申论语言的特点,过于言简意赅,草草了事;二则理论性很强,罗列一大堆无关痛痒的理论材料,缺少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其次,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应对申论考试的相关技巧,如阅读技巧、提出对策的技巧及申论文章的撰写技巧等,可以通过相关的训练与准备而获得。但是,要准确地把握申论语言的特色并加以正确地运用,却并非易事。即便考生在备考时关注到了此类的参考资料,却因缺少实际应用而收效甚微,在考试中往往会造成一种“眼高手低”的现象,对申论语言的把握与使用并不到位。

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语言关是申论考试至关重要的环节,即便答题技巧再娴熟,也会因为语言表达不恰当而失掉一部分应得之分。因为同样的命题,相近的观点,类似的论证结构,在考试中仍会出现较大的得分差距,文章仍会有高下之分,归根结底,主要是语言表达问题。近几年申论考试的试题基本上都是主观性试题,这就给应试者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倘若没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的效果就不会很好。因此,对于申论的语言,应试者必须有明确的认识,要弄清题目的要求,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通过必要的训练,提高自己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二、准确把握申论的语言

要真正把握申论的语言,应分以下两步:

(一)明确申论语言的概念

我们知道,申论是公务员在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过程中,针对特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行政建议并展开论述的从而表达自己行政意图的文章,其本质就是“官样文章”。申论文章除了在写作范式上有一定的规定外,在文章风格和思维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从风格上来说,申论文章是介于政府公文和杂文评论之间,又偏向于政府公文的一种文体。考生应根据题目要求,站在政府的角度,从正面导向和现实需要出发,以一定的思想高度来联系实际,提出材料中涉及问题的解决方案。归根结底,申论语言是一种政论语言,指的是精熟于正确、准确、恰当使用书面语来进行遣词造句、传词达意、说事论理、谋篇布局的一种语言风格。要求用词沉稳厚重,避免辞藻华丽,语言犀利。

(二)把握申论语言的基本要求

1.严谨庄重。申论是代表一定的法定作者说话的,语言必须雅正不俗、郑重其事,以体现严肃性和庄重性,因此必须使用表述规范、用词准确的书面语言。关于这一点,应试者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是将口语与书面语混淆,申论语言中一旦掺入了口语的成分,其庄重性会大打折扣。因此对应试者来说,把握申论语言的第一步就是学会区分书面语和口语,尽量不要使用口语。应试者在考试中一定要注意两者的差别。首先应知道哪些是口语词,哪些是书面语词,先将口语词找出来,然后再相应地转换成书面语词,最后再对文章进行梳理,使整段文章呈现出书面风格。如下面的例子:

例1:2004年4月22号下午两点来钟,我们厂设备科的王一、张三两位师傅,偷着把三吨铲车开出大门,打算干点私活。车子开到某某路口,看见前面有一辆卡车卸货挡道,王一心里一慌,打轮过猛,一下子把站在车上的张三甩下车去,张三当时就昏了过去,马上送到医院抢救,到现在还没脱离危险。

例2:2004年4月22日14时许,我厂设备科的王一、张三二人,为干私活,擅自将三吨铲车开出厂区。行至人民友爱路口,见前方有一卡车卸货挡道,王一因心慌操作不当,当即将站在车上的张三甩下车,致使昏迷,即刻送往医院抢救,至今尚未脱险。

例1和例2两段文字表述的内容并无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口语和书面语的运用。例1中的“两点来钟”“两位师傅”“偷着”、“ 一下子”、“ 心里一慌”等口语词出现在申论文章中显然是不合适的。修改后的“14时许”、“ 二人”、“ 擅自”、“当即”、“心慌”等书面词语的使用使得这段文字既简洁又庄重,具有申论文章的语言特色。因此,考生要把握申论的语言,首先必须把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区分开来,其次必须通过针对性练习,在写作中学会使用书面语体。

2.准确规范。文章的语言必须是准确规范的,因为文章是讲道理的,要讲清道理,文章的概念必须明确,判断必须准确,推理必须严密,所以反映这些概念、判断、推理的语言也必须准确。语言要准确,首先要对客观事物有客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挑选恰当的词汇,准确地进行表达。这就要求考生不仅应有丰富的词汇,还要对词汇进行恰当的挑选。这里的准确主要指用词准确规范。

(1)汉语词汇极其丰富,不同词语一般都有不同的含义,即使意义极其相近的同义词语,细细分辨,仍有微妙差异。它们或者语意轻重有别,或者感彩语体色彩有异,或者使用范围有大小的不同,如“实行”与“施行”、“反映”与“反应”、“顽固”与“固执”、“蔑视”与“鄙视”等,都应谨慎辨析之后才能选用。因此,申论语言必须做到传输的信息明析准确,时间、地点、人员、范围、性质、程度等必须明确,解释唯一;赞同、反对、肯定、否定,必须鲜明,不能含糊。

例3:美国在亚洲的侵略行动应该被制止,亚洲的和平应该得到保证,亚洲各国的独立和应该得到尊重,亚洲人民的民族权利和自由应该得到保障,对亚洲各国内政的干涉应立刻停止,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事基地应该撤出,驻在亚洲各国的外国军队应该撤退。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应该防止,一切经济封锁和限制应该取消 (1954年日内瓦会议:舌战16国阵营)。

上一篇:从对人类中心论和环境伦理学的哲学批判看马克... 下一篇:李德裕对待南迁回鹘的策略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