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图书作者写作的四个误区

时间:2022-02-08 07:19:32

医学类图书作者写作的四个误区

医学类图书作者都是在某一科学领域的专家但又远非作家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写作过程中很容易进入某些写作的误区,因此作为医学类图书的策划编辑,有必要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帮助作者把握写作思路。

鲁志强,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医学编辑中心副主任,研究生与长学制编辑部主任。

医学类图书的作者都是在某一科学领域具备专业技能,并依赖此类技能为生的职业人士,鲜有以写作为业、通过自己的作品谋生的医学类图书作者。换个角度讲,医学类图书的作者需要的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但这些作者远不是以写作为职业,正是这一特点,决定了医学类图书的作者很少会有人去研究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也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去对该领域的图书市场和读者进行仔细研判。[1]故医学类图书的作者,尤其是第一次写书的作者,更容易步入某些写作的误区。根据笔者近10年的工作经历,医学类图书作者写作的误区主要暴露于如下四个方面:

一、重学术轻实用

工作中会经常碰到有不少医学大家热衷于写涉及高精尖最新研究成果的作品,认为目标读者群的层次越高越能体现出作者的学术水平、内容的创新性和出版的价值。但对医学类图书而言,内容写得越深,其目标读者群越小,这些读者阅读书籍主要是为了科研活动的需要。在相关领域的读者中,他们应是处于接近金字塔顶的那部分,肯定占少数。需要强调的是,内容浅不代表学术水平低、不具有创新性或出版价值小。如相对论最初发表时,作者用了10000多字,这10000多字肯定把相对论给讲明白了。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尤其是非该专业领域的人员很少有人能看懂。后来,有学者用400字描述了相对论,不仅讲清楚了相对论,且让很多人哪怕是非该专业领域的人员也能很好地理解,真正体现了简约不简单。之所以能做到简约不简单,首先取决于作者本身就是该领域的大专家,对相对论有准确、透彻的理解。能用简约的文字说明一个复杂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且从创新的角度而言,图书内容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同样重要,高层次读者希望通过大师的作品了解绝顶之处“不胜寒”的一些细节,而入门级的读者更需要“凌绝顶”的大专家“一览众山小”后所总结出的能给读者启迪、让读者有共鸣,并能在一线实践中直接应用的作品为其成长指明方向。尤其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医学院校毕业生而言,他们在由毕业生到临床医师的成长过渡阶段,经常会在临床上遇到需要及时解决的技术问题。更需要该层面权威实用的书籍帮助其尽快进入岗位角色,及时解决在临床一线遇到的问题,在走向合格乃至优秀临床医师的道路上快速成长。而这些入门级的读者从人数角度来讲,处于金字塔的底端,人数多,是医学领域读者群的主体。而从出版的价值而言,越能让更多的读者受益的书,其社会价值越大。因此重视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现固然没错,但不可轻视向充满求知欲的入门级读者传递对已有医学知识、技术的选择、集成和优化。

二、追求大而全

很多专家在撰写稿件过程中喜欢追求大而全,针对某一知识点,认为其他书中有的内容,自己所写的书中一定要有,其他书中没有的,自己的书中尽可能要有。诚然,围绕特定读者对象写出其他书中没有的内容、展现自己独到的见解,应是每一位作者的努力方向,但不可在独到见解的基础上,把其他书中有的内容都拉进来追求大而全,这样不仅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反而冲淡了自己内容的精华,就如同高汤里加了太多白开水。

追求大而全的编写思路,从书名的角度,表现为热衷于书名的最后一个字是“学”,内容的组织追求系统全面。如在医学研究生教材的策划过程中,考虑到研究生教育位于本科教育的“下游”,读者对象是已获取医学学士或相当于学士水平、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的学生,因此在选材过程中,不应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为避免写成本科教材的“膨胀”版,提出了以“解决研究生科研和临床中实际遇到的问题为立足点”,以“回顾、现状、展望为线索”,以培养和启发研究生创新思维为中心的教材体系。其中,临床专业课系列强调,通过对疾病诊疗历史变迁的点评,对当前诊疗中困惑、局限与不足的剖析,以及对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的探讨,启发和培养临床诊疗中的创新思维。该编写思路在主编人会和编写会上得到了主编和编者的广泛认可,根据这个编写思路,相应学科的教育当时命名为“xx临床诊疗――回顾・现状・展望”(比如,眼科临床诊疗――回顾・现状・展望),但编写过程中就有不少专家认为这个书名与研究生教材的层次不匹配,建议应命名为“xx学”(比如“眼科学”),则在写作过程又陷入了追求系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的编写思路,最终有不少稿件内容有70%甚至更多的内容与本科教材基本重复。对于已向作者明确编写思路的书稿尚且如此,那么对于那些没有经过培训的作者,可想而知。正是这种追求大而全惯性思维的存在,导致读者从海量的图书中找到一本有特色的书真难!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2008年在《求是》杂志中的一篇文章中写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由“书荒”变成“书海”,我国图书、报纸、电子出版物品种、总量连续5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我国3700多年出版史上最辉煌的时期。[2]我们应为这种辉煌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换个角度讲,读者愿不愿意从书海中选择某本书来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本书有没有特色,如果这本书给读者的感觉是似曾相识的话,相信他们将很难有足够的耐心从人云亦云的大篇幅中找到那些难得的真情实感。追求所写的书出版后能在桌子上立起来不是错,但一本书的内容能否在读者心目中立起来,才是最关键的。

三、忽视读者需求的差异性

有些作者在撰写稿件的过程中总想把自己觉得有用的内容都写进来,这种搜集素材的思路千万要不得,因为单纯从知识的角度来讲,任何知识都是有用的,衡量知识点的主次应和特定的读者对象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医学类图书的读者,对知识的需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已有的该学科领域的知识,以及在该领域的工作或学习中必须面临或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对于股骨干骨折方面的知识,刚进入临床的低年资大夫更关心的内容是什么样的患者需要手术,若需要手术则为手术期应做哪些准备,手术后什么时间应进行功能训练。当然手术中的操作技巧和具体的功能训练方法对他们也很重要,但从当前需要了解的迫切程度来讲,肯定不如前者。而对于一位高年资大夫来讲,他们对于术式选择、每种术式的操作技巧,以及对于具体的功能训练深入认识的愿望可能更为迫切。

正是已有知识背景的因人而异和需要解决问题的互不相同,决定了读者群群体内的相同、群体间的差异。但问题就在于需求的差异性不是绝对的,有时交叉性和差异性的并存让作者很容易忽略需求的差异性。[3]比如医学院校5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内科学》教材,其编写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以精练的语言提炼内科学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其读者对象是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师生,临床医师尤其是高年资的临床医师肯定不是这本书的适用对象,但绝不能理解成高年资的临床医师对这本书没有需求。记得在开这本书第7版的编写会时,钟南山院士讲到他在临床查房遇到相关学科问题时,最先查的书就是5年制的本科教材,查这本书并不是能从这本书中直接找到答案,而是能找到解决目前问题的方向,可见,入门级的学生和资深的院士之间在对知识的需求上都有一定的交叉性,层次相近的读者群间更是如此。但绝不能因不同读者群间的需求具有交叉性,而淡化差异性的存在。正是忽视读者需求的差异性的广泛存在,导致了大多数读者站在琳琅满目的医学图书前,往往要历尽周折才“淘”得出几本真正适合自己的书,书出得挺多,但找到自己所需者仍很难。

四、疏于揣摩读者的切身需求

有不少作者在写书过程中,习惯于从自己的感受判定读者的需求,这种写作思路对于与作者年资相当的目标读者来说,问题可能不会太突出,但如果目标读者是比自己年资低的读者,将很难找到或命中读者的需求。记得在和临床病理的一位专家探讨写病理诊断的一本书时,该专家说道:病理诊断主要靠显微镜下的观察,是“一眼活”,会与不会看“一眼”就明白了,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其实这位专家忽视了一个病理科大夫成长的过程。比如同样的100张病理切片,刚进入病理科的大夫能诊断出其中的20张,2年后能诊断其中的80张,5年后能诊断其中的95张左右,原来“一眼”看不出来的片子,经过几年的积累几乎都能“一眼”看出来了。在这个由“一眼”看不出来到“一眼”看出来的过程中,肯定看了不少类似的病例,听上级大夫讲了不少诊断的心得体会,并查阅了不少相关图书,亦即在最终的“一眼活”中整合了很多为这“一眼”活做出最终决定所需的信息。如果能将这些整合的信息有机组织起来的话,相信会是低年资病理科大夫渴望阅读的内容。

因此,为比自己层次低的目标读者写书,需作者蹲下身子琢磨读者的需求。疏于揣摩读者的切身需求的可表现为“无话可说”,也可体现于“有话可说”的作者,因为揣摩读者的切身需求还需一系列比较、筛选、取舍和裁剪的过程。一位作者若自觉积累了一些自认为读者需要的知识是一种非常难得的初始“状态”,这也是写出好书稿不可或缺的一种珍贵的“状态”,没有这种“状态”,就无从谈及让读者喜欢自己的作品。进入这种“状态”之后,还不能满足于这种“状态”,而应在此基础上对自己想写内容进行“甄别”。需在深入分析目标读者对象的基础上,对已有的素材进行取舍、筛选、裁剪。就像和人说话,要想把话说得让人爱听,需要猜着读者的心理说话,人家想听什么、需要什么方面的东西,没有这些预先的思量和准备,你的话很难让对方认真地听下去。当然,写稿不可能像面对面谈话那样,能看到对方的眼睛和表情,写稿须找到面对面谈话的感觉,这就要通过换位思考,在头脑中不停地闪现着目标读者的切身体会,这样作者在行文运笔时就会胸中装着读者,避免许多一厢情愿的倾诉,避免许多游离读者需求的自作多情。有些书之所以不受读者欢迎,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作者一味地挥写自我的感觉,根本不考虑读者的感受,这样的思维和写作习惯不可取。

结 语

出版活动的前提是研究市场和读者,把握需求。读者是出版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图书的消费者,是作者、编辑劳动价值的实现者。没有对读者和市场的充分研究,出版工作就会是盲目的,没有读者的需要和接受,作者的劳动就没有服务的目标,也往往是无效的。编辑和作者共同为读者服务,但作者与读者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是因为作者进行创作总是按照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并未切合读者的需要,而读者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既有不同的知识水平和文化层次,又有不同的兴趣和爱好,更不可能统一地向作者提出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书。因此,这就需要编辑向作者全面地介绍读者的意见、要求和建议,以帮助作者写出读者需要的作品。尤其是医学类图书作者是医学领域的专家但远非作家的特点,决定了医学编辑要有更强的读者意识和作者意识,在与作者的沟通过程中,更应向作者有效传递自己的编辑思想,帮助作者把自己的学识、科学实践的心得与体会转变为贴近读者的文字。[4]

参考文献:

[1] 郭燕红. 好书来自编辑与作者的互动[J]. 编辑学刊,2012(11):25.

[2] 柳斌杰. 万紫千红总是春――与时俱进的中国新闻出版业[J]. 求是,2009(4):36.

[3] 明厚利,高勇群. 研究读者,进行读者细分[J]. 出版科学,2001(3):49.

[4] 常廷文,韩云涛. 作者的编辑意识与编辑的作者意识[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5):22.

上一篇:家校沟通促成长 齐抓共管求实效 下一篇:新闻教育须适度“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