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时间:2022-02-07 12:35:13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

【摘 要】初中是学生开始对事物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以及开始与自己的理解的重要时期,因此,对于我国而言语文在初中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以学生为教育的主体;将素质教育与课文内容的传授有机结合,重视方法和过程,而并非只求良好成绩这个结果;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兴趣、本身能力以及相对的人生经历等,从而获得一个较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改变传统管理中与发展不相符的部分,积极采用多样的、主动的管理方式。其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但同样面临着一些不可避免的挑战。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析总结,找出主要问题所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详实的策略,从而保证在新课程这一新环境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更进一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新课程

开展语文课程的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而言是一个提高的阶段,对于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学习则是一个重要的打基础的阶段,所以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阶段。那么,如何更好的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呢?我们认为,抓好课堂教学这个关键环节十分重要。而要更好的抓好课堂教学这个关键环节,就要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新的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并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贯彻好、落实好,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学要不断创新,舍弃旧的不适宜的做法,探索新的有意义的做法。下面将着重分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探索我国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给相关研究者新的研究视角。

1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未能真正贯彻新课改要求

变革的目的是为了顺应时展的潮流,在原有部分的基础上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此次语文课改中,我们着重强调语文中存在的人文因素,充分还原语文课应有的丰富度,同时体现其工具性,而不是很多老师所认为的忽略语文的有关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单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开展的各类课堂活动,部分初中受社会潮流的影响,设置过多无关内容,盲目的追求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学的多掌握的少。出现这些问的主要是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定位不清晰造成的,进行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门语言,而是通过语文教育开阔他们的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2学校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忽视语文教育

因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整个社会大环境往往忽视语文课程,认为语文课程可有可无,重视度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对教师的认聘上。虽然这几年大家提高了对素质教育的认识,逐渐重视初中语文教育,但还是存在部分初中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语文教学,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大力训练学生的数理化技巧掌握,没有认识到语文课的重要性,存在应付公事的心理,导致初中语文教学问题层出不穷。

1.3教学方法单一,多媒体利用率低

实施新课改之后,初中的语文教学虽然采用了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同时应用了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没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远没有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面,还是采取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一面是老师的激情四射,另一面却是学生的浑浑噩噩。在多媒体应用方面,仅仅停留在应用图片阶段,没有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降低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1.4教学内容缺乏适应性

教学内容缺乏适应性主要表现在一下两个方面,其一,教师的适应力不足,新课改对语文教学的内容、目标、教学方式、教师评价方式提出了新标准,同时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初中语文老师受接受程度和认知经验的制约,导致自身适应力不强,禁锢新课改下的语文教育发展。其二,地域的差异性,导致教学内容适应性不强。受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同地区的语文教育发展存在巨大差异。发达地区初中语文教育如火如荼,欠发达地区,初中语文教育的发展却停滞不前。

2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对策分析

2.1以人为本,把课堂交给学生

很多学生不愿意学习是对传统的课堂教授模式已经感到厌烦和恐惧,他们拒绝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作为知识和学生之间的媒介DD老师传播知识的途径。所以转变老师的思想,提高老师的课程意识,调整老师的行为方式已是新课改下改善初中语文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与学生互动学习,不是机械的教授课程,而是明白自己的学生想学什么,想怎么学,走进学生的内心,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做知识学习的主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于学生会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快乐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观察能力、联想能力、想象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把课堂学习完全交给学生,语文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老师只是起到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试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而不是在回答错问题以后加以责备。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够帮助同学们树立自信心,激起同学的表现欲,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就会积极思考,与无形当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不仅活跃了语文课堂气氛,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而且为即将步入社会的中职学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服务于他们以后的社会发展。

2.2结合现实,拓展学生思维

语文课的特点是趣味性和答案的不唯一性,这就使得学生的思维有了更广阔的施展空间,帮助学生在解决现实中的语言问题时从多个方面进行逻辑探索。初中时期的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生思考方式和价值观最后定型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思维仍然十分活跃,但是逻辑思维能力可能不是十分完善,为切实发挥初中语文开放性问题的有效性,老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思维的灵活机动性,培养思考问题的深刻性,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另外,语文课堂应当是面向生活的,面向社会的,语文知识与人们的社会人文生活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有义务为学生提供社会中的热点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运用自己的知识,从不同的视角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给学生创造充足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呈现思维的多样性。另外,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的历练,掌握一定的学习技能,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适应初中语文的新课改进程,又有利于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从而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新课程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其与传统的管理模式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冲突,而也给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大的舞台。只有合理科学的利用好这一次机会,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才能更进一步,从而使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更为稳定。

参考文献:

[1]李颉.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2012-05-01

[2]钟家宝.新课程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07-18

[3]项雪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研究[J].苏州大学,2011-10-01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