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时间:2022-02-05 03:29:59

高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摘 要:导入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一堂课的模式起标志性作用,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通过设计合适的课堂导入,在上课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利用有效导入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导入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该文总结了几种常用的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并且进行了举例说明。

关键词:课堂教学 导入方法 情境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2(c)-0169-01

由于教学内容的差异以及课的类型、教学目标各不相同,导入的方法也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下面本人结合自己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对几种常用的课堂导入方法谈一下自己的观点认识。

1 设疑导入

设疑导入法,是教师通过设疑布置“问题陷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知不觉掉进“陷阱”,使他们的解答自相矛盾,引起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引出新课主题的方法。它的设计思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解答问题,针对学生出现的矛盾对立观点,引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从而引进新的课题。

例如:1.“两角和与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导入问题:“吗?”。学生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2.“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的导入问题:“命题的否定是什么?”学生回答:“它的否定”我又问:“这两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生:“都是假命题”。回答完第二个问题,马上有学生表示疑问:命题与它的否定怎么可能都是假的?这时我适时地指出p是一个特殊的命题,它的否定只否定后面是行不通的。由此导入新课。

使用这种方法必须做到:一是巧妙设疑。所设的疑点要有一定的难度,要能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二是以疑激思。设疑质疑还只是设疑导入法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

2 悬念导入

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迪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渴望和兴奋,想尽快知道究竟。

例如:“等比数列”的导入问题:“给你一张足够大的纸,假设厚度为0.05 mm,那么当你把这张纸对折了50次的时候,所达到的厚度有多少?”学生猜测之后,我给出答案:“你能相信这时纸的厚度堪比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吗?”学生都很吃惊,这时我告诉学生,上完这节课你们就能算出具体结果,学生的兴趣马上被激发起来。

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悬念的设置要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

3 练习导入

学生运用短除法很快就求出了练习(1),当他们看到练习(2)时都笑了,很明显数太大了用短除法不方便,这时我就及时地导入新课。

练习题是为新课做铺垫的,例1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过渡自然,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学会了新知识;例3是为了体现新知识的优势,学生对学习新知识充满了渴望。

4 数学史导入

数学史导入法是利用数学家的传记或数学发展史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家追求真理的精神,然后感动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二项式定理”的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杨辉三角”,并介绍其发现的艰苦历程,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进而导入新课。

可以用这种方式导入的课题还很多,比如,学习《算法》时介绍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九章算术》中方程术、加减消元法;学习《集合》时介绍集合论的创始者康托;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时,介绍概率起源于研究赌博的机遇问题等。

5 情境导入

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浓,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被新奇的东西吸引。因此,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唤起学生有意注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同时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运用。

例如: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导入问题:“在阳光下直立于地面的旗杆与它的影子有什么位置关系?”学生一般能直接想到垂直,然后我们通过分析这个常见的例子找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导入课题。

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导入问题:“鱼非常需要水,没有水,鱼就无法生存,但只有水,够吗?”

6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法即所谓“温故而知新”,它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导入新课,淡化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可以很快进入新知识的阶段,降低学生认识新知识的难度,它的设计思路:复习与新知识(新课内容)相关的旧知识(学生己学过的知识),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围绕新课主题设问,让学生思考,教师点题导入新课。例如

(1)直线的方程中“两点式方程”的导入,先复习直线的斜率公式和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2)“函数的单调性”的导入,先让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几类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说出它们的图像的变化趋势,进而引出函数的单调性问题。

使用复习导入法要十分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复习”。

上述是通过个人的教学实践,总结出的几条不太成熟的教学导入的方法,当然,还有更多更好的方法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内容及课的类型选择合适的导入方法。事实上,各种类型的导入方法并不互斥,反而有时候会更和谐,达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龙敏信.浅析中学数学教学的课堂引入方法[J].数学教学学报,1994(2).

[2] 庞华.试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能[J].中学数学教学,1997(5).

[3] 张海红.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与技巧[J].神州,2012(3).

[4] 张淑梅.《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A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上一篇:计算机监控系统在制备丝装置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中教师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