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情感培养论文

时间:2022-02-04 09:07:56

语文教学中情感培养论文

一、创设情境,拨动心弦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语文教学内容有着丰富的情感培养素材,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通过人文熏陶,让学生感受美、体味美、弘扬美。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情境,渲染一种与教材情感基调相一致的氛围,悄悄地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学生就能很快进入课文“角色”,从而培养其优良的品格情操。如《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乔羽老先生创作的一首歌词,文中蕴涵着极其优美的意境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我在教学时通过组织学生反复阅读和欣赏歌曲,使其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对祖国山河的壮美进行赞赏,这是一次审美的渗透和爱国主义思想的最好诠释。

二、观察探究,情景交融

人类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不但体现在传世文学中,而且在人文景观上也得以充分体现。它们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交流与对话,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体现我国传统的人文理念。它们对学生精神领域无疑有着持久而深广的熏陶浸染作用。然而,这些人文文化之精髓,只有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究才能转化为个人的素养。如《迷人的张家界》的教学,我先利用多媒体带领学生去张家界“游山玩水”,面对挺拔的高山、清澈的小溪,同学们无不欢呼雀跃,纷纷陶醉于有声有色的动画中,张家界山的奇、秀、险,水的足、清、静,引起了大家心灵上的共鸣。整堂课洋溢着人文魅力,师生的情感在情境中得到升华。

三、研读感悟,以思启情

21世纪的教育是关爱学生生命发展、弘扬学生灵性的教育。课堂教学应当为学生创设放飞灵性翅膀的机会。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读出新意,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通过阅读,感悟真理、感悟真情、感悟文化。如在教学《妈妈的帐单》时,我先以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接着用亲切感人的语言引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研读文本,探究尽管彼得的妈妈为他做了那么多的事,但帐单上却都是“0”,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接着引导:“其实,又何止小彼得的妈妈呢,我们在座小朋友的妈妈,不也是这样用绵绵不断的爱陪伴你们长大的吗?那么,此时此刻,假如日夜为我们操劳的、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最想干什么?”“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热情的拥抱”“一杯浓浓的热茶”……在那一刻,孩子们的语言是朴素的,但内心却是最真诚的!整堂课洋溢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的人文魅力,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中。

四、以情激情,情动辞发

教师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对学生的内心体验、情感的诱发有直接影响作用。当教师的心融于文章之中,真情注入课文之中时,感情就自然流露出来,并能传导给学生。例如:教学《赶海》一课时,我先让学生齐唱“大海啊,故乡”之歌,让歌声把同学们带到那凉风习习、充满诱惑、遍地欢笑的海边,然后,我充满激情地朗读了课文。这一范读,深深地感染了同学们和听课的老师,许多同学跃跃欲试,脸上顿时洋溢起了无限向往的神情。此时,课堂上热闹极了,激情从每个人的心头涌起!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更要促使学生在教师与教材内容的感召下,引起主体意识的觉醒,潜移默化地进行情感培养。只有通过努力使经久不衰的情感因素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架起一座坚固的桥梁,才能使语文教学生动活泼,语文课上情融融、意切切。

参考文献:

[1]苏培英.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培养.小学教学参考,2008,(27).

[2]沈美华.“情”动而入“境”——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运用.文教资料,2006,(18).

[3]王定波.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基础教育,2006,(1).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培养;情景

论文摘要:对学生的情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从教材中挖掘情感因素,认真设计情感活动,通过创设情境、观察探究、研读感悟、人格熏陶等,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将语文情感活动推进到“春风化雨”的境界。

上一篇:语文教学探讨论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力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