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时间:2022-02-02 02:05:56

桥梁工程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摘 要】桥梁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施工质量的优劣之间关系到到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质量控制在桥梁工程的现场施工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列出了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所面对的问题和控制要点,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要点等方面的问题,结合实践经验,作了详细的论述,旨在提醒施工技术人员注重细节,更好的提升工程质量。

【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时一种非均质脆性复合材料,由胶凝裁量将其他材料诸如沙市、骨料、水泥等结成整体而形成的。混凝土的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桥梁,所以在施工中有很重要的地位。混凝土与施工过程各方面密切相关,只有将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每一道工序都把好关才能解决和控制全过程中出现的难题。

1 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为了更好的收益,施工单位通常会习惯性的考虑原材料的价格,而把性能指标和材料性能的稳定性放在第二个考虑的方面,这样难免会出现原材料的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在砂石选购方面,这个问题尤为严重,因为砂石不是工厂化作业生产,所以质量监督保障制度相对来说不严格,导致其质量在施工中波动较大。同样良莠不齐的还有减水剂的减水率,粉煤灰的烧失量和细度等。这些都对混凝土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1.2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砂石含水量、材料性能的不稳性、施工设备的影响是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砂石的含水量存在分布不均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砂的含水量对混凝土的影响较大,而材料性能的不稳定性可能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的差别。坍落度直接影响施工期间的单位用水量,所以材料性能的波动会引起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的改变。在配合比一定的情况下,工作性能会因为设备搅拌者不同而出现不同质量的混凝土,施工设备的不同对坍落度的要求也有差别。

1.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和操作技能差

现阶段,混凝土振捣工、抹面工人缺乏,切大多操作技能较差。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急功近利,操作不规范,用不科学的方法提高工作速度,比如洒水抹面,这样做出来的工程粗制滥造,严重影响结构的密实性。而且现在检测技术人员也比较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缺乏,不能较准确的分析材料变化,导致不能及时的调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还有部分单位的实验室配置不健全,缺乏严格的管理体系,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

2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在选用原材料时,首先要考虑一些比较重要的参数,比如对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碱含量、氯离子含量、强度等指标。

2.1 水泥

水泥的选用主要考虑水泥的新鲜度、温度、颗粒、配方等。新鲜水泥在生产后12天左右温度最高,此时有较快的水化速度,也比较容易吸附外加剂。同时,此时不易于混凝土拌合物适应,会出现拌合需水量增加,坍落度损失大,凝结时间短等问题。通常情况下,当温度不高于50℃时对外加剂塑化效果影响不大,但是温度超过70℃时会严重影响塑化效果。所以在夏季水泥生产时因为温度问题,会出现在磨细过程中导致二水石膏失水的问题,导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出现波动,在换季时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对于颗粒大小问题,水泥中起早强作用的事3到30微米的颗粒,这部分的颗粒要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才能保证早强作用。

小于10微米的颗粒具有吸水量大、水化速度快、流变性能差等缺点,所以其含量应该小于百分之十。对于配方问题,现在的水泥厂都通过使用助磨剂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耗能,所以要注意的问题是助磨剂品种的一致。最好让水泥厂保持配方不变或者提前调整好配合比。

2.2 粉煤灰

粉煤灰的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时外观、颜色、密度、堆积密度、烧失量、需水量。炭含量的多少和细度可以通过颜色直接看出来,色度变化对混凝土外观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炭含量过高会是混凝土出现滞后泌水的问题。粉煤灰的密度变化很大,检测时可以初步判断均匀性、粗细程度、原料品质。烧失量和需水量这两个指标的波动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影响较大。烧失量决定炭含量,炭含量决定需水量。烧失量超过7%,就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含气量。

2.3 矿渣粉

对矿渣粉的控制主要是控制其搀和量,因为搀和量直接决定混凝土拌合物的粘度,如果搀和量大的话会直接影响施工难度。另外,矿渣粉的水化速度不快,28天的活性指数跟海工混凝土的强度紧密相连。同时,矿渣粉的取代率通常和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率呈反比例关系。

2.4 外加剂的适应性

通常通过对适应性的调节来控制外加剂,该过程应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前面,不然将无法确定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的选料和最有的配合比。

2.5 骨料

骨料的质量控制包括四个方面:前度和弹性模量、抗渗透性、级配与粒径、含泥量。混凝土的强度由骨料的强度决定,弹性模量由骨料的弹性模量决定,渗透性由粒径决定,强度耐久度由含泥量决定。所以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控制。

3 配合比设计注意事项

配合比设计的依据有多方面,包括图纸设计要求、施工工艺特点、技术要求等,所以配合比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还要有保证率。当参数和规范不符的时候,应和主管单位以及监理交流,并提交响应的实验材料。季节变化对配合比有一定影响,所以应根据季节变化制定相应的配合比。各项指标要反复测试以保证其稳定性。配合比设计结果的判定可以以标准养护试件为依据,而结构施工控制依据之一就是非标准养护试件。主要因为自然条件的不同导致强度增长的差异,掌握这两方面的差异,对结构施工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4 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桥梁工程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下面六个方面:模板及支撑控制,脱模剂的使用,水灰比的控制,外加剂的使用,对振捣的控制,混凝土的护养。

模板通常不能低于60厘米,厚度要大于4毫米,面积大才能使抗变形好。施工人员试使用前要清理模板,安装过程中要保证模板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无纺布要贴在模板内接缝处。底部使用双螺母或加密对拉螺杆以加强支撑效果。使用专业脱模剂,注意不要混用,优质纯净的脱模剂能保证桥梁工程混凝土的质量,而且涂抹时要均匀,在混凝土浇筑前30分钟完成这道工序。为防止因为浇筑时间太长而产生的层印,可以通过适量缓凝剂的方法来到达效果。为保证搅拌的均匀性要很好的控制振捣,搅拌间隔控制在2分钟以上,超过2米就要准备离析,模板内的混凝土控制在30厘米以内。护养在浇筑结束后12小时候开始,通常情况下持续72小时,在第一天,间隔护养应少于2小时,24小时候间隔护养不能超过4小时。

5 结束语

桥梁工程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归根解读还是原材料的问题和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所以加强对这几方面的控制,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了本文着重分析的就是这两点。制定详细合理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能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不能任意更改。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要紧密配合,保证高标准、严要求,保证施工的规范性,然后才能保证施工质量。本文论述的以上内容,相信能给同行带来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陶建飞,李青.桥梁工程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控制[J].施工技术,2012(10).

[2]唐员飞.浅谈桥梁工程混凝土现场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3]何洪运.水泥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青海科技,2010(03).

上一篇:试论智能交通系统在高速公路管理点和建设方向 下一篇:刍议SMA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