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探析

时间:2022-02-01 11:07:53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探析

一、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是创新的深层次的教育改革方式,并且是高校教育的系统工程。国内外很多专家和学者对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多种理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两创教育是指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并要具备一定的事业心和上进心等心理品质的教育;二是指一些从事教育事业规划机构;三是指帮助学生以创建企业,让学生在学习中熟悉市场环境,懂得把握创业的机会。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学校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独立创业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探索的能力等方面的内容,通过有效的引导,帮助学生善于挖掘不同的思路和想法,并鼓励和支持学生完成创业的过程,在创业的过程中,创新的思维意识得到真正的体现。因此,在我国加强改革教育的背景下,我国的高职院校要塑造的是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思维力、以及判断力的创新型复合人才,这从本质上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才的综合素质。

二、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内在耦合性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学院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多的对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毕业的大学生不但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的要求,而且造成学生与工作岗位相脱节的现状。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为了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不断改革教学模式,这极大的推动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由于两创教育的教学理念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该教学理念正成为很多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其中,两创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

(一)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价值上相一致

两创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即他们都以培养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为终极目标。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是高等院校的历史使命和必须承担的社会重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这也正是高职院校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自主创业能力建设所要作出的努力。今后,无论是我国的小学生还是大学,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社会实践能力。因此,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才能在今后的创业之路上越走越远。

(二)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内容上相融合

一方面创新精神是指学生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与众不同的想法和思路,这种新的想法和思路虽然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但是往往会通往干事创业成功的大门;另一方面创业教育主要注重对学生的创业理念、品质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可见,大学生要想获得成功的创业,就需要不断的创新精神。因此,在高职院校教育结构中二者必须同时存在且同步发展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优秀人才。

(三)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在功能上相耦合

创新教育揭示了最高教育本质即创造性的教育功能;而创业教育是为了培养学生要具备一定的思维意识、敏感分析能力以及判断能力,是为了鼓励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独立创业。因此,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发展与创造的能力,双方都重视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高职院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高职院校开展两创教育和普通的学科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其综合性更强,它重在系统的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素质、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根据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内涵以及我国高职学院教学的现状和水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实施两创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高职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和平台

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的同时,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创业的机会和平台。各大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每个专业的特点、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创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到优秀企业去实习或见习,在实际的创业环境中,把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初步适应,为今后创业做好充足的准备;二是针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一方面国家要积极鼓励并给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学校也要提供相应的帮助;三是学校要积极走出去与各大企业开展合作,为广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可以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二)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创新创业教育同步发展

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来制定相应的课程,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内容在包含基本的专业课程外,鼓励各专业学生除了从事本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外,还可积极探索跨专业创业实践。通过真正有效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以及基础课程的传授,创新创业教育的共同目标才得以实现。

(三)积极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两创教育的开展中,教师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目前,很多院校并没有固定的专业老师来开发和研究这一课程,很多老师的教学思维、教学手段仍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上,即使有的学校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这部分老师大多数也是兼职的老师,因此,这大大降低了两创教育开展的目标。因此,今后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高职学校必须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门槛。师资团队建设是关系到“两创”教育成败的关键,因此,各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一是可以聘请已成功创业的校友、有经验的企业家等来学校给学生分享创业经验,可以激发学生创业的兴趣和动力;二是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到相关的单位去实践,从而提高老师的社会实践能力;三是老师引导学生提出创业的思路,在学校帮助学生搭建相应的创业平台,并邀请相关人士担任指导老师,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创业模拟实践。两创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实施对老师和学生的成长都有巨大的影响。从整体的教育改革角度讲,两创教育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教育教学体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还需要更多的摸索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以及全社会也应该共同参与到高职院校的“两创”教育实施中来,为新时期教育的改革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从而使高职院校真正成为培养创业者的基地和摇篮。

作者:陈丽娟 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系

上一篇:青少年创新教育体系建构 下一篇: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