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时间:2022-02-01 07:25:38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9-0134-02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和临床特点,为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80例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和采取的治疗对策。结果:对糖尿病患者要进行宣传教育营养学知识的宣传教育,制定详细的饮食计划,给予药物、运动等方面知识的指导,并定时监测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运动。结论:老年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低血糖,对其血糖控制要相对放宽,我科推荐的是空腹8.0 mmol/l,餐后10 mmol/l左右。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低血糖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见的问题,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如不及时诊治,可能发生神经细胞不可逆的损伤,可以导致低血糖昏迷甚至危及生命。从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对80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反应,总结如下;本文收集我院内分泌科从2009年4月至2010年6月80例老年性低血糖反应,现总结如下:低血糖反应和低血糖症是不一样的,前者只有症状,血糖水平可能正常,后者需满足Whipple三联征,其中低血糖阈值各书略有观念不同,一般认为是2.8mmol/l。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中,男20例,女60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4.5岁。

1.2 临床表现 不同程度出现头晕、乏力45例;饥饿、手抖3例;心悸、大汗28例;嗜睡1例;躁动3例。

1.3 血糖波动范围在1.1~2.8mmol/L之间的有28例,2.9~3.8mmol/L之间的有42例,大于3.9mmol/L的有10例。

1.4 低血糖原因:胰岛素诱发低血糖50例,口服降糖药导致的低血糖22例,酒精性低血糖4例,营养不良性低血糖3例,肝癌1例。

1.5 低血糖处理:嘱其适当进食含糖量高的食物饼干和糖块20g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60ml,30分钟后复测血糖范围在3.1~15.3mmol/L。

1.6 血糖测定方法,常规75%酒精消毒手指指尖待干,用强生公司血糖仪测定血糖。

2 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后,病情好转,均恢复病前状况。低血糖症状消失,血糖恢复至正常水平,均康复出院。

2.1 发生低血糖原因分析

2.1.1 老年糖尿病患者常并发自主神经病变,使交感神经反应减弱或消失,当发生低血糖反应时,缺乏相应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延误就诊时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使脑细胞功能受损。低血糖昏迷6小时可导致不可逆的脑损害,这种低血糖处理可以更积极些,包括肌注胰高血糖素(不用于肝源性低血糖和酒精性低血糖),静推激素,(血糖恢复正常后30分钟意识仍未恢复则为低血糖后昏迷,处理应该更积极,包括甘露醇脱水防止脑水肿等)

2.1.2 老年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分泌不足,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血糖调节,热量摄入不足可发生严重低血糖反应。老年糖尿病患者常有多种疾病并存,营养处于慢消耗状态,糖原不能充分利用,加之味觉、咀嚼、消化系统及机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减退,发生饥饿后热能供给不足,不恰当的饮食控制可导致肝糖输出耗竭和体脂供能过于频繁产生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

2.1.3 胰岛素使用不当 :胰岛素用量绝对或相对过多;胰岛素用量过大;长期同一部位注射,该处的胰岛素吸收会减慢)可导致餐后延迟性的低血糖;尤其是带胰岛素泵的患者基础量过大者;注射胰岛素后未能及时进餐或进餐量减少者。

2.1.4 肝肾功能障碍、肿瘤、阿司匹林、肾上腺素阻滞剂、氯喹、抗寄生虫药、退热药、沙丁胺醇、抗结核药、抗过敏药、一些水果(如荔枝)、蔬菜(如苦瓜)均可导致低血糖

2.1.5 老年糖尿病患者也可出现无症状低血糖,表现为血糖降至2.8mmol/L左右而未能察觉自主神经症状。无症状性低血糖的发生与老年人年龄大、病程长、糖尿病肾病、神经病变及血糖的严格控制有关。更多的是与既往多次低血糖发生有关,低血糖的反应阈值降低。目前认为其发生与低血糖时拮抗调节激素缺陷、反复低血糖致脑血流增加、低血糖反应阈值降低有关。加之,老年人肾上腺素β受体兴奋性减低, 而微血管病变、自主神经病变致肾上腺反应缺陷, 使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发生无症状低血糖的病人均占25%[6]

3 护理

3.1 心理指导 对患者及家属做耐心宣教,使其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不能根治,治疗需持之以恒,生活要有规律,戒烟和戒酒,讲究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并发症。及时告知有关糖尿病知识,回答其疑问,以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及忧虑,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3.2 饮食指导 合理选择食物种类和食物的合理搭配是控制糖尿病最基本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据每日所需热量安排每餐食谱,自觉遵守治疗饮食的需求,保持足够的热量。

3.3 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巡视病房,提高识别能力,如患者神志和活动情况,有无面色苍白、乏力等。

3.4 加强血糖监测? 餐前餐后测血糖和注射胰岛素前后不同时间测血糖。同时采用部位轮流注射胰岛素,注射时要抽取回血,勿注入皮下血管内,注射前应了解患者的食欲、饮食、是否进食等情况。

3.5 一旦确定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应立即口服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馒头、糖水等。严重者立即静推50%葡萄糖60ml。

3.6 糖尿病患者单独外出时,身上要带糖块及糖尿病证明卡,如发生昏迷,以便可及时给予治疗。

3.7 反复交代患者和家属,不能擅自增减降糖药和胰岛素剂量,必须在医生护士的指导下使用。

3.8 指导患者避免在空腹的情况下运动或做重体力劳动,避免酗酒。在餐后40~60分钟开始运动,时长以40~50分钟为宜。[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前应除外危险因素(潜在疾病、损伤或严重并发症)以确保安全;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游泳、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保持恒定,避免剧烈运动及时间过长;避开降糖药的作用高峰时间,注射胰岛素后至饭前避免剧烈活动,防止胰岛素快速吸收引发低血糖。对于活动量大的病人,必要时可加餐。

4 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宜放宽,空腹血糖

参考文献

[1] 刘志梅.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实用老年医学,2003,17(1):102-104.

[2] 谭燕泉,谭艳榕,王淑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齐鲁护理杂志,2001,7(11):874.

[3] 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 谭樟荣,护士在糖尿病教育和管理中承担着重大责任,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

[5] 徐延平,刘伟。低血糖40例临床分析。中国全科医学,2004,7(18)

[6]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上册,2001;(11):986

作者单位:610100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上一篇:100例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下一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