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住宅厨卫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时间:2022-01-30 01:27:36

中国未来住宅厨卫设计发展趋势研究

摘要: 厨房和卫生间是住宅中功能最多、使用最频繁的空间,其设计合理与否对于住宅整体的居住舒适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1999年、2001年分别在全国范围内对20世纪90年代以后建的住宅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表明中国住宅厨卫空间目前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关键词: 住宅设计 家庭装修

厨房和卫生间是住宅中功能最多、使用最频繁的空间,其设计合理与否对于住宅整体的居住舒适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由于中国传统烹饪方式中炒、炸等操作产生大量的油烟,对厨房以其他房间都形成一定程度的油烟污染,以前的厨房设计对此基本未作特殊考虑。而很多居民自发采取的一种对策是,将厨房阳台封闭改建为热炒间,部分住宅将原厨房加入餐桌改为餐厅。在我们进行的全国入户调研中表明,中国的住户把厨房阳台封闭后改成热炒间的比例很高,如大连地区甚至达到90%.

由于厨房阳台在设计中并没有考虑上下水、煤气管线等问题,给住户改造带来极大困难。并且由于厨房阳台空间狭窄,难以组织合理的操作动线,造成使用不便。北方地区还因阳台没有足够的保温和采暖措施使烹饪作业条件很差。此外摈弃原烟道将抽油烟机直接对窗外排烟的方式,虽有排烟效率高的优点,却产生倒灌,影响立面、污染上层住户。

目前国家在厨卫管线布局接口等方面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造成各工种各自为政,各种管道的配置任意性过大,各专业过分强调本身的特点,而不是服从使用功能,考虑放置设备及装修的要求。特别是煤气管任意穿行厨房,造成厨房布置橱柜困难。

目前中国的卫生间设计中存在着盲目追求增加卫生间个数的倾向,如两室两厅的户型中,就有2卫(主卧卫和共用卫)甚至3卫(主卧卫、共用卫、工人间卫生间),特别是北京这类的设计很多。而在我们入户调研中感到住户更需要的是储藏间。

目前中国大部分住宅的卫生间中便器和淋浴器共处一室,造成淋浴后便器及地面全被打湿,带来很多不便。而随着住区集中管道供热水及热水器的普及,每天洗澡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习惯,使这一问题更具有普遍性。

中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针对这种趋势,需要住宅设计积极加以应对,使住宅更加能够适合老年人的使用要求,而厨房和卫生间则是首当其冲的关键部位。但就现状而言,住宅的设计还很少考虑老年人的需要,特别是厨卫空间从老年人使用的角度看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1、地面存在高差,不利于老年人安全行走和轮椅进出;2、地面材料过于光滑;3、厨房的设备和布局不能适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4、卫生间中缺少必要的扶手;5、洗浴设备不能满足老年人安全使用的需要等等。

那么中国住宅厨卫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

1.双厨将成为主流

在近一两年的新项目中,双厨的设计开始出现,发展商及建筑师将住户改造的意愿纳入设计中,一些项目将此称为中西厨房。中厨即为油烟大的热炒间,可用门隔开并对外有窗,西厨则是制作冷餐,使用微波炉、电饭煲操作的场所。

2.卫生间需要干湿分离和弹性分隔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入浴行为的日常化,将浴室作为湿空间单独分离出来将变得十分必要,卫生间干湿分离、小间化将是一个必然趋势。

另一种可能的趋势是,卫生间以轻质材料分隔使卫生空间的重新划分和弹性增加成为可能。如将紧邻卫生间的部分空间在必要时方便地改为卫生间。此外,空间的弹性分隔也是为新功能的增加预作准备的需要。

3.厨卫的整合设计将受到重视

住宅厨卫是住宅中科技含量最高、涉及面广、需要各工种配合、综合设计的部位,所谓整合设计就是从整体出、全面考虑,注重长久的综合效益。

因此,厨卫设计中各种管线必须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协调,统一施工,不得以各自的特殊性破坏整体布局。管线应集中、隐蔽,设立集中管井、管道夹墙或管道间,使压力管线尽可能集中布局,并且方便检修、更换、计量。

暖气布置应考虑不妨碍厨具和洁具的布置为主,此外在厨房中应注意避免切断流线,在卫生间中应尽量放在不妨碍行动的位置以避免造成烫伤。

便器的排水口距墙的距离必须标准化,以提高产品的互换性、适应性,方便设计、施工及住户选用。

4.设置设备层以适应厨卫的更新和灵活布置

今后住宅建筑的结构体系将越来越坚固,而内部户型隔墙划分和设备更新越来越频繁。占建筑费用1/3以上的结构部分如因不能适应改变而被摧毁将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5.重视厨卫的通用设计

这里所说的通用设计,指的是在考虑适合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别人群使用的同时,也适合或不妨碍正常人群的使用。住宅中的厨房和卫生间是典型的需要通用设计的空间。针对中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消除厨卫与相邻地面的高差。

②设置必要的安全装置。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下降,感知危险和自我保护的能力相应降低。对此,需要通过设置必要的安全装置来加以弥补。

③橱柜布局应兼顾坐轮椅者的使用。

④卫生间中应设置扶手。卫生洁具旁均应根据受力的关系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扶手,并应特别注意使可扶物之间具有连贯性,以免老人在途中因无处扶靠而发生危险。在暂无设置扶手必要的住宅中也应在墙内安装预埋件,以便在需要设置时可以方便地安装。

⑤浴盆的外侧边应加宽,便于老人以坐姿进入浴盆。在浴盆外设置淋浴空间及坐凳,以避免在浴盆内滑倒。

6.追求人性化设计

①注重舒适性,使设备和器具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效学的要求。

②注重健康性,使采光、照明、通风、换气和采暖等条件得到改善。

③注重安全性,使用绿色环保材料,注意防滑防燃,设置必要的安全警报系统。

④注重方便性,如厨房和卫生间的储藏会分类更细,设置的位置更便于人使用。

⑤注重娱乐性,如实现可在厨房和卫生间中看电视和听音乐。

⑥注重审美性,使造型设计和颜色搭配多样化,满足广泛的审美要求。

因此笔者设计的心得是:

1.平面空间布置

(l)平面与空间布置原则平面布置紧凑,空间利用充分。居住面积和辅助面积分配合理,特别是保证厨房、卫生间面积。套型齐全、组合灵活、私密性好。平面空间布置有创新,考虑远期改造的可能性,使平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2)平均每套卧室加起居室的数量根据人的生理、心理以及居住行为的规律和要求,就寝活动和起居活动以分开为佳;卧室应以年龄、性别、相互关系设计成分居为佳。卧室加起居室的数量应做到小套等于2,中套大于2,大套大于3。

(3)平均每套有良好朝向的卧室、起居室的数量套型的卧室、起居室应获得良好朝向,其数量以小套等于l、中套大于l、大套等于或大于2者为佳。

(4)家具布置充分利用平面、空间,门窗、暖气片、管道位置适当,墙而完整,便于家具灵活布置。

(5)贮藏设施每套住宅应合理设置贮藏空间、壁橱、吊柜、隔板等,充分利用空间,能满足多种贮存要求。

2.厨房、卫生间

厨房、卫生间是住宅的心脏,是体现住宅功能和居住文明程度的主要部位,有必要将厨房、卫生间列为住宅设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厨房应按照家庭炊事行为,合理设计家庭炊事工艺。按照人体工效学原理及炊具贮存需要设计案台、水池、灶台、橱柜等设旋,达到布局合理,空间利用充分,使用方便,秩序井然。对由于炊事行为过程中产生的污浊气(味)、油烟的排除应措旆得力,效果显着。应优化组合厨房内的上水、下水、煤气、暖气、电气照明等管线。

(2)卫生间卫生间里坐便器、面盆、浴盆或淋浴器(或预留洗浴设旋位置)应齐全,布置紧凑合理。合理配置洗衣机所需的给水、排水管线,优化综合管线。

暗卫生间应解决好通风与排气。

上一篇:公路加宽项目桥梁勘测要领 下一篇:试论民用建筑中电气节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