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结构游戏中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时间:2022-01-29 08:40:14

浅谈结构游戏中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

现在的幼儿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全家的宠儿和期望。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吃亏、受委屈、受挫折,从而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而导致幼儿自尊心太强,内心太脆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缺乏具有艰苦成才路上的品格力量,形成了追求生活享受,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性、自私、争强好胜等不良品格,阻碍了幼儿良好品格的形成,而在结构游戏中,能较好的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

所谓幼儿的良好品德主要是指爱家乡爱祖国、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友爱互助、学习与人交往、与社会交往,学习待人接物处事等的规范。而幼儿又是祖国的未来,其良好品德的形成不仅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然而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幼儿期又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直观性,在游戏中他们较容易接受教育,正如陈鹤琴先生在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实验中的说明:“幼稚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它将决定儿童的人格和性格。人的一生习惯,知识技能、言语、思想、态度和情绪都要在此打下基础,这个时期是发展智能,学习语言最快时期,是道德习惯养成最易时期(即最佳期),幼儿天真、好动、活泼。要对他们施以儿童的教育方法,反对教育成人化倾向。”可见,以游戏的方式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是适合幼儿学习的,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我在组织幼儿开展结构游戏时就有意识的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其中,最大限度的挖掘幼儿的社会性潜能,使幼儿在结构游戏中能收到较好的品德教育效果。

1 在确立结构游戏主题时,渗透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幼儿园工作规程》把“萌发儿童热爱祖国的情感”作为幼儿园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而现在的幼儿则一味的追求“吃好、喝好、穿好”。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爱国”对他们来说是无所谓的事,甚至是笑话。因此通过开展结构游戏,使幼儿由爱家乡开始,并萌发爱祖国的情怀,因为开展结构游戏时首先要引导幼儿确定游戏主题,比如在搭建“临海街”这一结构游戏,我先带领幼儿参观临海最繁华的十字街口,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欣赏:十字街中心圆圆的大花坛里鲜花盛开,绿草如茵;宽阔的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马路两旁绿树成荫,楼房林立。让幼儿亲身感受家乡的美丽、可爱,并激发他们表现“家乡美”的欲望。就这样幼儿通过亲自参观和教师的启发诱导,主题为“临海街”的结构游戏便开展了起来。幼儿利用各种结构材料,用自己的小手,运用接、插、镶嵌等多种技能,创造出了一幅美丽的“临海街”立体图。幼儿看着美丽的“家乡”,尽情地欣赏自己的建造成果,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而在此基础上我又会引导幼儿去拼搭更大的地方,比如拼中国地图,这对幼儿的爱国教育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2 在结构游戏过程中渗透友爱互助、关心集体的教育

当前家庭中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长辈们把所有的心血都放在自家的独苗身上,很少需要孩子为自己做什么,久而久之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关心和保护,养成了孩子只知享受、自私、爱发脾气、任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爱惜公物、遇到困难爱哭,不知分享和付出,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他们对游戏材料往往喜欢独自占有,而且还不爱惜玩具材料,因此培养孩子大方不自私,关心集体与人友好相处的良好品德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一个主题结构游戏则需要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个性品质的幼儿分工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所以在结构游戏过程中能较好的培养幼儿友爱互助等的优良品格。

3 在结构游戏结束时渗透爱护公物、培养良好的游戏习惯等的教育

在结构游戏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玩具材料。幼儿对于所使用的玩具材料往往在游戏开始时比较爱护,而在主题结构完成、游戏即将结束、收拾玩具材料时就容易出现乱丢乱扔现象,大部分幼儿都不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我一方面赞扬他们的创造成果,另一方面请幼儿想一想:要开展更新的结构游戏,除了靠小朋友的聪明智慧,还需要什么?使幼儿知道,开展结构游戏,玩具是多么重要。然后,我又提出了爱玩具的要求。这样,在收拾玩具时,幼儿就能做到轻轻地拆,仔细地装,小心地搬,收拾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又如在进行讲评活动时,我都会表扬那些在游戏中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幼儿,如能克服困难,爱护玩具,创造性强的幼儿,尤其要注意鼓励有点滴进步的幼儿,使幼儿养成爱护玩具和建筑成果,以及克服困难、具有良好游戏习惯等的优良品德。

总之,在结构游戏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榜样,以及教师及时运用表扬奖励的方法评价游戏等,都能较好的使幼儿的良好品德得以培养。

上一篇:用心去读学生 下一篇:论中学历史教师必备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