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1-27 04:34:09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边缘化”,不同程度地存在“认识不到位、方法不得当、效果不理想”等突出问题。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应对之策:多管齐下、巩固“主阵地”地位,开拓创新、发挥“主阵地”作用,求真务实、凸显“主阵地”功效,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认识 方法 效果 “主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多年来,为顺应社会需要和市场需求,高职院校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力支持高职教育的今天,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然而,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中丞待解决的思想政治问题也是十分艰巨和突出的。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进步,而且有利于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一、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出台,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成为新形势下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1]高职院校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培训无可厚非,这是高职教育题中应有之义;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样不容忽视,这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容乐观;加强和改进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一)认识不到位。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就不可能有强有力的行动措施,势必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和结果。认识问题居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之首,决非“危言耸听”、“空穴来风”。在高职院校,大多崇尚的是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看重的是“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追求“双师型”,学生追求“双证书”。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大背景下,原本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无形中或多或少被“边缘化”了,甚至被曲解为“假大空”的“大道理”,有时候演变成了“走过场”、“搞形式”。最根本的表现就是“无用论”: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这种认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仅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且加剧了恶性循环,有的已根深蒂固。

(二)方法不得当。方法并不完全决定成败,但没有好的方法,往往会导致失败。一般情况下,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方法不得当,事倍功半;方法错误,劳而无功。这一点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上能够得到充分的证明。纵观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方法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思想政治教育课授课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枯燥乏味,无异于“催眠曲”; 有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员,不愿系统研究、深入研究,浅尝辄止,满足于“蜻蜓点水”;有些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管理人员,方法传统单一,说教空洞无物,甚至给学生以“对人马列主义”的错误感觉;有些学生不愿深入学习,应付了事,满足于“一知半解”、考试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研究方法和学习方法,使这项神圣的教育工作丧失了吸引力、感染力,也把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向“尴尬”的境地。

(三)效果不理想。正是因为以上认识上的不重视或存在误区,方法上的简单或不科学,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偏离了既定的方向、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从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理论研究能力不强,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不高,教育教学效果确实“不敢恭维”;有些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考试成绩“合格”,但仅限于“死记硬背”,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并没有真正提高,甚至“不达标”;等等。这种不理想的效果,违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失去了其存在的应有价值和意义。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应对之策

当前,我国正在迈向一个思想多元的社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意识到并适应这种变革形势,并推动社会变革的进程。[2]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以上分析的突出问题,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大教育力度,创新工作措施,切实把这件大事抓紧抓实抓好。

(一)多管齐下,巩固“主阵地”地位。要建立健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机构,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要加大宣传、学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宣传媒介,多途径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宣传、学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校园氛围。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要坚持先入为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占领思想政治教育“高地”,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地位,使每一位学生都充分认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开拓创新,发挥“主阵地”作用。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同时,在总结经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充分注重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和传播手段的更新。紧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由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向互动式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由单一的理论说教式的教育教学方式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变,由纯粹的理论讲授式教育教学方法向综合运用案例式、研讨式、研究式、体验式等多种教育教学方法转变。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走出课堂,走向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加强对以上学生活动的引导、指导、评估,使学生通过参加以上活动,并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并自觉加强修养,磨练意志、砥砺品格、陶冶情操,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努力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三)求真务实,凸显“主阵地”功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要虚事实做,结合实际切实开展有利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例如,开展“学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教师可以开展活动课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扩展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要树立起一批先进人物典型,以榜样的典型示范作用团结和引导广大学生努力学习,为建立和谐校园而努力。要“精耕细作”、精益求精,加强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并注重研究成果的转化运用,着力提升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其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力争取得实实在在的教育效果,凸显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功效。

思想政治教育无小事,事关高职院校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确立,事关他们今后的成长、成才、成功,事关高职院校自身的和谐和发展,非常重要。希望以上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更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结出丰硕的“果实”。(作者单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参考文献:

[1]于保春.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71)

[2]谭俊生.新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60)

上一篇:法语 第4期 下一篇:儒家“君子不器”思想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