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与应用模式

时间:2022-01-27 01:36:02

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与应用模式

摘要《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基础地位。随着网络教育的不断普及,行政人才培养进入网络时代。本文从网络教育思想与理念阐述入手,着重论述了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与应用模式以及与之相应的网络资源建设规范与实施形式。

关键词 网络教育 《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 应用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Theoretical System and Application Model of

"Executive Management" in Network Education

XIE Zhipi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Abstract"Executive Management" is the core basci course of Executive Management major, it's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aining of executive management majors. With the popularity of network,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goes into Internet Times. From network education and concept descrip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application model of the "executive management" in network educa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network resource 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modalities.

Key wordsnetwork education; "Executive Management"; theoretical system; application model

2004年6月,《行政管理学》作为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核心基础课列入正式建设和开发课程,近7年时间,招收全国各地行政管理专业学员近5000名,均学习和使用此课件内容,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网络教育界广泛好评和推广,于2008年10月被教育部评为 “国家精品课程”。本文主要结合网络教育特点,从教育思想与理念、理论体系、应用模块、实施过程与形式等方面,对此教学成果的建设心得和体会展开阐述。

1 《行政管理学》的课程地位与网络化教学的意义

《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它以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作为课程的知识点,通过系统讲授,使学生全面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行政管理学》的课程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素养,为学生将来从事行政管理及与行政管理相关的工作奠定职业和能力基础。可以说,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行政管理学》起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网络教学与一般的教学形式有着重要的区别,首先,它不是老师与学生的当面交流与学习过程,而是通过互联网这个中介。这样,老师与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都被赋予全新的含义。更多时候,老师是一个学习信息的提供者、规划的设计者,而不是一个有效的监督者和评估者。而学生则完全是自主地学习,脱离了固定的学习场所和被监管的场所,对学生的自律与自主性要求更高。其次,因为有互联网这个中介,因此它在上课时间和上课内容上都是开放式的,可以无限延伸。互联网这个中介,不仅提供了学习的途径与桥梁,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武器和信息资料的重要来源。因此,如果利用好了,这种学习模式的潜力将是非常巨大的。再者,由于网络学习的特定对象,决定了网络教育教学具有前沿性、科学性、应用性的特点,因此,所有的教学与学习单元设计环节,都需要围绕着网络这个核心背景来实施,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互动性,且必须是最新的信息与资讯,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意义。

我国的网络教育始于1994年实施“中国教育科研网示范工程”,目前已经发展到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培训教育等多个方面。在CERNET主干网中,全国共建立了地区的网络中心,连接了全国的地区,CERNET省级结点设在36个城市的38所大学,分布于全国除台湾省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CERNET主干网的传输速率已达到2.5Gbps,有12条国际和地区性信道,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日本和香港特区联网,总带宽在100Mbps以上。CERNET地区网的传输速率达到155Mbps,已经通达中国大陆的150个城市,联网的大学、中小学等教育和科研单位超过800个,联网主机100万台,网络用户达到500万人。如今,网络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利用这一新兴技术工具,可以更大范围更加便捷地普及行政管理知识,为国家提供大量具有一定行政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才,从而实现行政管理效率的提升和现代化的升级。

2 《行政管理学》网络教育的设计思想与理念

将《行政管理学》教学嵌入网络教育,必须尊重网络教育的固有特点和规律,在课程设计、资源组织、技术实施等方面,均要按网络教育的思想与理念落实。

第一,以人为本,人机互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专门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而网络教育又是通过互联网这种途径来实施远程教育和虚拟管理。《行政管理学》在课程实施中充分考虑了这个根本宗旨和基本模式。比如在内容设置上,围绕行政管理必要的知识点构筑了绪论、行政体制、行政内容、行政行为、行政目标和心理、行政发展六个单元,形成了关于行政管理专门知识的完整结构和必然逻辑。整个知识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活动安排都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中心,以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为原本。而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通过保障人机交互,实现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的无限扩展,通过设置网上导学、课程论坛、教师信箱、值机答疑、网上作业、随堂随练等环节,使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得到充实和完善。可以说,这是这门课在课程设计和实施时优先考虑的理念。

第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行政管理学》牵涉到的理论范畴横跨管理学、政治学、行政学和法学,本课程在设计时,从理论出发,以理论为切入点,或以理论为主线,落脚到行政管理的具体环节、对象和思维上来,贯彻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基本宗旨。比如对“行政发展”的探讨,从含义与原则、模式出发,解释政府体制与行政行为不断变迁的原因、内容、动力和阻力,再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行政发展的具体不同,归结到对我国行政发展的评价和正确推进的现实问题上来,使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变得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第三,强调基础,突出重点。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行政管理工作规律最好的方法,是使本课程的讲解在注重基础时重点突出。本课程设置的内容包括从体制结构到行政行为再到过程与心理等行政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体系,同时要求学生重点了解行政效率、行政结构知识,掌握行政方法、行政组织原则,学以致用,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基础与重点的结合。

第四,弹性、开放与自主性学习。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角度考虑,本课程在设计时注意到了时间与进度安排的弹性化、课程内容与结构的开放性和在实践中体会与培养能力的自主性学习要求。如人事行政、财务行政和机关管理属于比较具体的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了管人、管钱和管事三个主要的方面,由于不同学生对不同内容的体会和感悟不同,因此在具体内容上可以扩展、在时间进度上可以调节,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学生自主地将该课程知识学习与运用更有效结合起来。

3 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与应用模式

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与应用模式教学成果,其基本内容包含对《行政管理学》课程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人机交互系统。

从理论体系构建来看,根据网络教育学习者的特定学习规律和学习模式,在实体教学活动中,课题小组将将行政管理学的内容按六个部分来组合,即导论、行政体制、行政内容、行政行为、行政目标与心理、行政发展(图1),形成了关于行政管理专门知识的完整结构和必然逻辑。整个知识体系的设置和教学活动安排都是以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中心,以有利于学生的成才为原本。

具体来看,导论部分是第一章,主要介绍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与变迁。第二部分是行政体制部分,包括第二至四章,主要说明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这一部分涉及到的是行政管理的功能、结构和权力配置问题。第三部分是行政内容,包括第五至七章,主要说明人事行政、财务行政、机关行政,涉及到政府对人、财、物的管理问题。第四部分是行政行为部分,包括第八至十二章,主要说明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法治、行政方法、电子行政,涉及到的是政府运用决策及相应的方法来管理和解决公共事务的问题。第五部分是行政目标与心理,包括第十三、十四章,主要说明行政绩效和行政文化,涉及到行政管理的效率、行政文化、行政伦理和行政道德问题。第六部分是第十五章行政发展,主要说明行政改革的若干问题。本着全面、前沿的要求,该体系既延续了行政管理学传统的一些研究内容,如行政职能、行政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文化等,也专门论述了一些内容,如机关行政、行政方法、电子行政、行政法治、行政绩效、行政发展等。即使是在论述传统的研究内容中,也补充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新近成果。

图1 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

图2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应用模块

在强调内容的同时,在课程设计上突出了每个章节的学习目的、应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知识运用,在学习内容中穿插案例、补充学习资料、名词解释等,案例、补充学习资料都用新近材料,使学生明确重点,抓住主线,方便学习,灵活运用。

从应用模式来看,根据网络教育的特点,强调人机交互、弹性化学习和无缝隙沟通与考核机制(图2),录制了由主讲教师针对课程内容所作的全面、细致讲解的视频光盘,并将课程内容按知识点进行划分与组合,在结构上设计了课程大纲、考试大纲、知识点、重点难点、思考题、参考书目、常见问题、例题分析、案例分析、背景资料、课程附表、名词解释、随堂随练等内容,使学员能够掌握脉络、活学活用。再次,充分利用互联网,作到沟通无极限、学习内容无极限、学习时间无极限、监督考核无极限。互联互通,灵活机动是网络教育的独特之处,也是其不同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地方,因而在具体的教学手段上,通过保障人机交互,实现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的无限扩展,通过设置网上导学、课程论坛、教师信箱、值机答疑、网上作业、随堂随练等环节,使人机交互的学习模式得到充实和完善。

4 网络教育中的《行政管理学》的实施过程与形式

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在学习《行政管理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参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1)课程论坛:课程论坛中包括:普通讨论区、精华讨论区、精华公告栏、导学资料汇编、习题汇编和值机答疑汇编等栏目。责任教师会定期更新各栏目信息,在讨论区中提出思考问题供学生解答。学生可以在课程论坛中发帖提问。(2)教师信箱:教师信箱是为学生设立的课程答疑专用信箱,责任教师需要每天登陆课程邮箱,对于学生发来的邮件,要在36小时内予以回复。(3)值机答疑:由课程主讲教师或责任教师在课程聊天室里通过语音或文字形式在线集中讲解或解答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安桥TX-SR702 下一篇:浅析社会工作者在志愿活动中专业性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