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1-22 10:07:22

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摘要: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部门,营运资金的科学管理能够有效的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平稳增长。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要求企业必须要深刻的认识到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根据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营运资金管理制度,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财务基础,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收益。本篇文章主要针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和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基础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企业绩效;风险性;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49-02

经济全球化发展将营运资金管理理念带入我国,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对企业资金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营运资金管理理念在我国企业中正式使用的时间较短,多数企业部门负责人对营运资金管理的认识较少,造成企业财务流失,资金浪费情况严重等问题。企业若想得到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要认识到营运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制定合理的营运资金管理办法,促进企业的营运资金的不断增长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运营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能够影响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的地位和发展,企业必须要认识到运营资金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进行科学化企业资金管理。

(一)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对于营运资金管理的含义一是广义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含义,二是狭义的企业运营资金管理。广义的企业营运资金管理是指通过一定的财务管理手段,对企业中的财务、应收款项、具有现金价值的物品以及流动资产进行科学性的周转和调动,以保证企业有效的管理企业财务的同时,维持企业的正常发展和日常运营。狭义的企业运营资金管理是指企业拥有的总流动资产与总流动负债之差,又称净营运资金。这里面所指的营运资金主要是用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和企业债务偿还能力方面,是对企业发展中的某一时刻的短期资金需求与实际资金流动能力的比较,它能够及时的反映出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和资产流动状况。当企业占有的营运资金数量越少,说明企业的外在投资越多,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证明企业营运资金的使用较为高效,企业的经济效益则会更高。

(二)营运资金结构性管理

对企业的营运资金结构进行科学化管理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根据企业的资金周转情况,保证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合理比例结构,并使企业日常的营运资金周转中遵循这种结构,保证企业各个项目的顺利运营和企业能够随时偿还债务,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营运资金风险性管理

营运资金风险性管理是对企业中营运资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风险的预测,保证企业运营资金的顺利周转,避免企业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的情况出现。加强对企业营运资金的风险管理,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资金流通的预测和计算,能够使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中,保持良好的经济态势,保证企业资金的正常流通和企业不断的发展。

二、营运资金管理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基础

企业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绩效,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相关负责人要认识到营运资金管理的模式和绩效的评价办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制度建立。

(一)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1.营运资金的效益管理模式。

企业发展的主要目的在于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效益第一”是目前我国众多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对企业运营资金的管理中,以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上升为前提,在企业资金的投人中,注重低投入、高产出的资金项目。在我国目前的企业中,多数的运营资金管理采用的是资金周转率(存货、应收账款、流动资产之间的有效周转程度)来显示企业运营资金的有效利用程度,营运资金周转率越高,证明企业的经济收益越高,而如果营运资金周转率越低,则证明企业的营运资金运用率越低,企业的经济效益则越差。

2.运营资金的风险管理模式。

企业运营资金的风险管理模式是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对风险的预测和规避,在面对风险时,能够及时的对运营资金进行控制,最大程度的减少公司的资金损失。例如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忽视了对风险的预测和控制,当市场发生巨大变化时,就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一些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导致破产等情况。企业资金的风险性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市场环境是变幻莫测的,企业若想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必须要认识到风险的危害性,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提升。

3.运营资金的成本管理模式。

运营资金的成本管理模式主要要求企业要拥有大量的流动资产和较少的流动负债,当风险来临时,能够将风险将到最低,减少企业运营的资金成本,促进企业财务资金的不断上升。

(二)企业绩效评价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我国的多数企业也开始逐渐使用先进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目前国内外较为广泛使用的是杜邦分析体系,通过对企业各个环节的销售收入和资产的负载情况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到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从而能够更加直观的对企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问题分析。通过科学的运用杜邦分析体系,能够促进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和企业绩效的平衡发展,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它的主要结构如图:

(三)缩短企业营运资金周转期,提升企业绩效的具体办法。

企业通过科学的运营资金管理,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收益。企业的运营资金周转速度越快,说明企业的发展程度越好。企业要保持一定的营运周转资金,在面对风险时,能够有效的规避和控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

三、企业要加强x,l应收款项的财务管理

企业要加强对应收款项的财务管理,可以有效的缩短企业运营资金周转期,加快企业资金流动。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加强对应收款项的日常管理,缩短应收款项的周转期,根据应收款项的拖欠时间或者资金额度进行分类的管理和回收。

(2)根据相关合作企业的合作程度和企业领导的负责程度,建立企业信用档案和信用制度,对企业的应收款项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放宽政策,保证与其他信誉企业的长远合作,不断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3)制定应收款项监控体制。企业的监控体系包括应收款项的追踪管理、逾期风险、资金形成等环节。

企业要提升产品等存货的周转效率。

企业提升产品等存货的周转效率可以有效的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首先,企业要注重对未知风险的预测和分析,建立科学、合理的存货管理体制,加强对企业产品数量、产品质量等相关内容的掌握,进行合理的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产品销售。其次是企业要与供应商、销售商等合作企业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发生认清情况时,都能够及时的给予材料的供应和销售,满足产品生产的稳定性,最大程度提升企业产品的周转效率,减少企业产品存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

四、企业要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科学管理。

企业在发展和过程中,拥有一定的应付账款的非常有利的。但是如果应付账款存在一定的问题时,便会对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该定期偿还的账款没有及时的归还,或者企业内部财务无法支出等问题,就会造成企业信誉的损失和企业内部的财务混乱。所以企业必须要认识到应付账款的重要性,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科学管理,使应付账款能够真正的发挥它的作用,为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效益。在企业中加强对应付账款科学管理的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点:

(1)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体系。

企业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内控体系,制定完善的采购流程和支付程序,实现企业财务的正规化运行。

(2)强化对企业中库存的管理。

企业对材料等物资的采购要经过层层的检查和审批后,才能进入企业中,实行责任管理制。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库存的大量积压问题,保证每一个产品的质量。

(3)严格管理企业的应付账款。

企业要加强对应付账款的管理和监督,制定合理的审查制度,对企业的每一笔应付账款进行分类管理,杜绝挂账等现象的发展。

五、结束语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绩效的发展。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求企业必须要深刻的认识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提升企业抗拒风险的能力,保证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率,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丹.营运资金管理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湘潭大学,2012(05).

[2]张先敏.供应链管理与经营性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D].中国海洋大学,2013(05).

[3]石意如.营运资金政策对成长期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首批创业板上市企业数据[J].财会月刊,2012(04).

[4]纪同臻.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与企业竞争力、企业营业绩效相关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05).

上一篇:浅谈供应商选择和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 下一篇: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