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论文

时间:2022-01-22 03:05:53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论文

一、构筑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开放式实践教学系统

根据学科发展趋势,立足本校特色,结合学科背景,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构筑符合现代教育规律,满足工程界、企业界对未来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和更新的培养体系。统筹校内外资源,加强学科之间资源的共享。充分利用南华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在核工业、核电行业方面的传统优势,将行业资源、科研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鼓励校内已建成的教学实践平台、专业实验室、科研基地、产学研基地向学生开放,安排学生参与一些国内、国际会议的接待工作,使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和外语交流能力。

二、建立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教学组织模式

主要专业课程采用“理论课、习题课、实验课、课外学习”的工程师教学模式,树立“大实训”理念,构建教学—科研、学校—企业双结合的实践平台。从培养方案的制订、教材的编写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等各个教学环节,充分体现校企联合机制。

三、建立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培养卓越工程师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且拥有一定工程经历的教师队伍。逐步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师资政策,包括聘用政策、晋升政策、考核政策和其他激励政策,也包括教师进修、深造的措施。探索和建立工程教育中“教师—工程师”有机结合的机制,有效地提升教师工程能力。一方面,加强教师评聘与考核。优先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工作。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具备企业工作经历的校外兼职教师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工作。对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教学工作的教师考核,重点考核教师理论联系实际以及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在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等方面考核教师。另一方面,通过采取以下具体措施鼓励相应的教师深入企业,增强教师的综合实力:学校在引进新教师时,优先选拔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基地优势,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跟班轮岗,丰富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进入企业的博士后流动站进行深造;在职称评定时向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倾斜,青年教师申请副高职称评定时,将具有企业工作经历作为必要条件。相关介入企业也要为学生配备企业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培养工作,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企业导师的指导如何将高等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工程实践教育相结合,需要企业有专门人员(人力资源部门)与学校共同进行研究和探索。

四、建立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效合作机制

研究探讨校企紧密联系、实现校企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有效途径包括:一是通过和企业联合进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为合作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优秀毕业生、为中小企业解决相关的科研难题以及为企业员工提供培训支持等多种途径,调动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积极性;二是配合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采取与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办学项目,聘请外国教授或工程教育培训机构来学校讲课,培养适应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工程师。建立高层次、多样化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五、健全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完善实践教学操作规范系统(1)明确实习(实训)工作流程,规范管理。(2)建立学生跟踪调查及与企业定期沟通的机制。一方面,实行实习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学院定期向实习单位发放实习生质量跟踪调查表,调查、了解实习单位对实习学生的适应能力、专业能力、敬业能力、团队精神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反映和评价,并将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职能部门或相应学院,使学院能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改善教学管理。另一方面,企业根据行业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善教学形式,注重将企业内部岗位技能需要与社会职业技能的市场需求相结合。2.完善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系统(1)校内学习阶段质量监控系统。实行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务管理部分随机抽查听课,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团全面督查,加强校内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实施学生网上评教和教师同行听课评教、评学;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形成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三段式的集中监控和教学过程的随机监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和反馈体系,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实现教学相长。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考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具体计划、配套措施和执行情况。主要考查专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课程的教学大纲、学期中的进行计划(或是教学执行计划)、教学日历、课程表、学期教学的总结等方面。[4]采取措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把教学质量关。根据培养要求,制订各主要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的质量标准,制订相应的考核标准。及时收集各种教学信息,由督导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估,随时反馈信息,保证教学质量。(2)企业学习阶段质量监控措施。制订校外各教学环节的教学大纲,教学过程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考核。例如毕业设计的考核,主要依据选题的类型、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能否达到培养方案目标要求,选题是否结合实际等指标,校企双导师共同参与指导、共同进行学生的毕业答辩,根据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内容以及答辩情况,评定学生毕业设计成绩。3.完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系统(1)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方式。企业对实习学生视为岗位职工,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企业从出勤率、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合作精神以及现场考核等内容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学院则根据学生的实习手册、总结、所获的技能等级、遵守学院管理制度情况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2)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依据岗位性质制订实习环节评价指标(见表1),一级指标明确评价内容,二级指标作为具体考核标准。(3)毕业标准。必修实践环节共49周,其中校内实践环节31周,校外实践环节18周。校外实践环节包括:专业实践2周,生产实习16周。学生需完成要求的课内总学分180学分、课外学分10学分以及必修实践环节49周才予以毕业。

作者:邹家柱张赛斌单位:南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华大学教务处

上一篇:控制工程基础教学革新 下一篇:烟气排放控制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