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常见结构病害的防治措施

时间:2022-01-21 06:16:34

线路常见结构病害的防治措施

摘要:机车动力、重载和大自然的恶劣气候会对铁道线路造成严重影响,可能会导致铁路线路轨道尺寸变化,再加上路基和道床下沉等影响,会造成线路出现病害,对线路的安全稳定性会造成很大威胁。为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及列车运行安全,就必须提高静态、动态检查力度,及时地对线路存在的病害进行保养维修作业,使铁路线路常年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关键词:铁路线路结构病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1文献标识码: A

线路常见的结构病害有很多,如线路爬行,线路方向不良,混凝土枕伤损,钢轨接头病害,钢轨伤损,胀轨跑道等 。

1、预防线路爬行的方法。

列车运行时,车轮作用于钢轨的纵向力大于钢轨基础阻力时,引起钢轨或轨道框架的纵向位移,这种现象称为线路爬行。线路爬行是万病之源,造成的主要影响有:线路钢轨爬行会连续多处挤成瞎缝,造成胀轨跑道。拉大轨缝能造成钢轨、夹板、螺栓伤损或拉断螺栓,爬行易产生和加剧钢轨接头病害;钢轨爬行会拉斜轨枕,引起轨距,方向的不良,扣件(道钉)和轨枕损坏;爬行造成捣固质量不能保持,轨枕空吊板增多,产生和加大轨面坑洼;桥上钢轨爬行时,会带动桥枕,改变桥枕间距,严重时会带动钢梁,使支座或墩台发生裂纹;道岔钢轨爬行使尖轨与基本轨不密贴,尖轨反弹或扳动不良,甚至涉及联锁装置。

形成爬行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钢轨在动荷载下的挠曲;列车运行的纵向力;钢轨温度变化;车轮在接头处撞击钢轨;列车制动等。当线路上防爬设备不足,扣件的扣压力及道床纵向阻力不够时就会加剧线路爬行。一般认为钢轨挠曲是线路爬行的主要原因,而其他的因素则促成和加剧了线路的爬行。

防止线路爬行的措施主要是:

1.1加强轨枕与道床间的防爬阻力,保持道床的标准断面。做到轨枕底下道碴厚度够,轨枕盒内道碴饱满,轨枕两端碴肩宽度要够;加强捣固;整好长平,保持线路平顺;夯实道床。此外对脏污严重的道床一定要进行清筛,以防止因翻浆冒泥和线路爬行降低线路纵向阻力。

1.2及时补充、更换缺少和损坏的防爬设备,打紧失效的防爬器,整修失效的防爬支撑,有效发挥防爬设备的作用。

1.3保持扣件的应有扣压力。为了增加钢轨与夹板之间、钢轨与垫板之间、垫板与轨枕之间的阻力,应及时拧紧螺栓,拧紧扣件。对于失效的扣件应及时更换和整修。

1.4及时整治接头病害。有病害的接头会加剧列车对钢轨的冲击。因此,对马鞍型磨耗接头、低接头、破损的钢轨头部等钢轨接头病害要及时进行整修。对于连续的大轨缝和成段轨缝不均匀地段要进行调整,以减缓大轨缝时,列车对钢轨接头的冲击。

2、线路方向不良的防治措施

线路方向不良,会加剧车辆左右摇摆(即列车蛇形运行),增加横向水平推力,因而产生车轮、钢轨和联结零件的不正常磨耗,破坏轨距,加速轨枕机械磨损等。

线路不良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2.1轨距扩大、轨距递减率不良,是造成线路方向不良的主要原因。应严格按照《修规》规定的检查周期全面检查轨距。对不良所及时改正,防止超限。改正轨距时,注意轨枕扣件(道钉)是否有磨损情况,因为轨枕扣件(道钉)发生磨损,即使轨距正常,过车时挤动钢轨,仍会形成轨距和方向不良。

2.2更换连三以下的失效枕木群和钢轨接头、焊缝处失效轨枕,及时整修不能保持轨距的轨枕。

2.3加强曲线养护,预防方向不良。曲线方向不良,对行车威胁很大,严重时还容易造成行车事故。因此,拨正和养护好曲线,全面量拨曲线,就成为维修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2.4填足道床,加强夯拍。为了提高道床阻力,保持轨道稳固,道床顶面应有足够的肩宽,并夯实拍平,以保证有足够的道床横向阻力。

2.5整正钢轨硬弯,消除接头支嘴,消灭线路初始不平顺。

2.6做好路基的排水和防护加固,防止边坡溜塌和横移,使线路保持坚实、稳固。

3、预防混凝土枕伤损的几种方法

混凝土枕伤损的主要原因有:捣固软硬不均,轨枕端部过硬会造成轨枕底裂纹;中间底部未扒空或未保持疏松,造成轨枕中部负弯矩过大,使轨枕中间上部产生裂纹;线路病害(水平、方向、空吊板等)水平横向推力过大,造成挡肩膀裂纹掉块;生产工艺、质量不良,会出现正面和侧面纵裂纹、通裂、龟裂纹;螺纹道钉丝扣长期不涂油,以致螺帽锈结。或在作业时,由于不小心,机具碰伤了螺纹道钉的丝扣,造成轨枕失效等。

预防混凝土枕伤损的方法有:

3.1在搬运、装卸轨枕作业过程中应十分注意,不要摔伤和磕破轨枕。

3.2起道作业要轻起轻放,防止损坏轨枕,打塞时要内外侧都打,禁止施工大石砟打塞,使轨枕垫平、垫稳、防止轨轨枕发生裂纹。

3.3加强捣固,轨下捣固长度要够长,要捣实。捣固时,应注意防止机具碰伤轨枕。轨枕中间部分的底部应按规定留有一定的空隙或疏松,以防止中部开裂。

3.4及时清筛脏污道床,防止道床板结和翻浆冒泥,更换磨圆道砟、以提高线路道床弹性,减少轨枕的损伤。

3.5及时修理轨枕破损部分,保持扣件作用良好,顶严、压紧和密靠,防止线路爬行。及时整修扣件,更换失效垫层及其他部件,接头安装高弹性胶垫。

4、钢轨接头病害的防治措施

接头病害的产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钢轨材质,一是列车动力的作用。车轮行经钢轨接头处,因接头形成了折角,车轮从一根钢轨走上另一根钢轨时,有悬空跳过去的现象,发生了冲击,这个冲击力一部分使钢轨端部和夹板挠曲,一部分使钢轨顶面及夹板和连接零件发生磨耗。如有低接头和接头松软或轨缝过大,过车时接头处发生的折角就会增大,车轮对接头的冲击也越严重,结果造成钢轨、夹板和连接零件的严重磨损或折断,在车轮冲击力作用下,端部顶面受到很大的压力,产生塑性变形。由于淬火与未淬火部分的硬度不同,形成马鞍型磨耗。列车通过时,钢轨上下反复挠曲,使钢轨内部组织连续发生拉张和压缩的反复应力,容易受到破坏。

接头病害的整治,应从轨道和路基综合进行,以增加接头抵抗冲击力为前提,及时减少接头的不平顺和消灭永久变形,在养护维修中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4.1提高线路质量,消灭接头不平顺。如:①及时调整轨缝,锁定钢轨、防止爬行,不使轨缝拉大;②及时消灭轨面高低、错牙,经常拧紧接头螺栓,保持接头螺全紧固;③及时拧紧轨枕扣件,加强垫层弹性,减少冲击力;④加强接头捣固,保持道床饱满并夯实;排水良好,严防翻浆冒泥;⑤及时清筛接头范围的脏污道床,以免板桔、翻浆;⑥做好路基排水,防止路基发生永久变形;⑦拨好曲线,预防接头支嘴;⑧更换接头失效轨枕。接头处两根轨枕有一根失效时,木枕地段必须同时更换两根,以保证接头强度均衡;⑨使用钢轨打磨机对马鞍形接头进行打磨,是消灭接头不平顺的有效办法。

4.2钢轨低接头整治。

①调直或更换弯曲的夹板,并加强捣固。如果夹板存在1~2毫米下弯量时,可采用上弯夹板方法整治微低接头。为了防止细微裂纹,其上弯量不得超过2毫米。上弯夹板严禁火烧加热,应用水加温。加力点接触长度应不少于100毫米,而且位于夹板中央,并使相对接头四块夹板弯曲一致。 ②及时更换接头失效轨枕,一根失效,木枕地段应同时更换两根木枕;③调整轨缝,锁定线路,整平钢轨接头错牙;④清筛接头的四根或六根轨枕下道床;⑤倒换钢轨,把低接头和无低接头轨互换位置;

线路常见的结构病害还有很多,在此不一一例举。掌握和熟悉线路上的结构病害对线路工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熟悉线路病害才能找准线路存在的问题和整治办法,并有针对性地指导车间、工区进行整治,从而达到对铁路维修养护的目的,使线路在列车反复的重载作用下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5、结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输行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对铁路线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就必须全面检查、加强检查,以动态检查为主、静态检查为辅,按周期做好检查工作,才能够为线路的维修保养提供基础。根据科学的精密检测仪器,有针对性地对检测病害,特别是线路薄弱地段的病害进行现场检查和复核,找到现场病害的真实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严密合理的维护方案,才能保证列车运行稳定安全。此外,为了适应高速铁路的发展,我们也有必要对铁路线路整治工作进行研究,始终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吸取世界一流的技术,结合实际尽心尽力的进行施工管理工作,就肯定会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就一定能够拥有自己的关于铁路病害防治知识和技术体系。

上一篇:项目管理在机械制造企业的应用和实探 下一篇: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