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分析

时间:2022-01-19 12:47:07

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调查分析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兴模式,面对岗位稀缺的就业市场,其毕业生就业形势显然处于劣势。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及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毕业生综合能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等现象是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旨在通过对江苏省多所具有代表性独立学院的调查分析,探索提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和保障条件。

关键词 独立学院;竞争力;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6-0042-02

Ways to Enhance 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er of Independent Institute Graduates//Huang Hao, Liang Yalan, Han Long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unceasing development and consummation, the university recruitment of students scale expansion already became one kind of universal phenomenon.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takes our country higher education one kind of emerging pattern, facing post scarce employment marke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in the inferiority obviously. Demonstrated to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graduates and the correlation employer’s investigation, graduate synthesizing capacity is not strong, the social approval is not high which affect primary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graduates get employed. This article is for the purpose of through having the representative independent institute’s diagnosis of Jiangsu Province, exploring the main way and support conditions to enhance 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graduates

Key words independent institute; competitive power; employment

Author’s address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 210029

随着经济的转型、就业机制的变革、高校的扩招、高等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的调整,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日益凸显。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评价独立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杆,是高校生存和发展活的灵魂。解决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对症下药,一方面从当今社会就业形态着手,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另一方面则需从长远角度进行考虑,这不仅有利于当下各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发展,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进而从根本上改变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

1 调研基本情况

项目组自2011年5月成立至今,对江苏省内多所独立学院进行走访,原计划为对南京市8所独立学院调查分析,为保证数据的普遍性、合理性与准确性,在特定区域抽样调研的基础上扩充到周边地区各独立学院。通过问卷调查、毕业生采访等多种途径,了解各独立学院毕业生对自身及其所在学院就业途径、薪资待遇、就业满意度等的基本情况。调研问卷采用实地发放和网络发放两种方式,面向毕业生共发放问卷4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 214份,走访毕业生59位。用人单位调查对象,以南京、苏州、无锡、徐州、上海等地区单位为主,共走访用人单位113家,其中多数为中小型企业。

2 问卷分析

2.1 对独立学院和毕业生的调查分析

1)有关各独立学院办学特色、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调查显示,认为学校办学独具特色的占28.57%,认为一般的占42.33%,认为没有特色的占29.10%。多数院校办学特色不够突出,原因主要有4种,其中,31.17%认为专业设置与母体高校雷同;25.85%认为师资力量不足,结构不合理;29.40%认为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13.58%认为校园文化缺乏个性。为此,部分在校生、毕业生建议学校能够以学生为本,克服各独立学院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发挥传统优势并积极开拓创新。

2)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调查分析。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63.74%的毕业生不打算长久坚持在当前工作岗位,24.39%的毕业生认为目前工作很适合自己,55.7%的应届毕业生薪资待遇为每月1 500~2 500元区间内,有32.5%的毕业生在工作的同时寻求跳槽的机会。

与其他类型院校相比,独立学院毕业生所表现较突出的优势主要有沟通能力(53.27%)、团队协作能力(45.9%)、实践动手能力(42.12%)、管理能力(35.85%);感到明显不足或有所欠缺的为社会认可度(12.6%)、专业学习能力(22.78%)、能够吃苦耐劳(23.9%)。

2.2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分析

1)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走访,对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评价进行统计、分析,分为思想品质、专业水平、综合素质3个大的方面,下面是前2个方面具体项目数据。

①思想品质方面。调查显示,78.35%的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评价为满意以上,82.71%的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评价达到满意以上,82.71%的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思想作风评价达到满意水平之上,67.2%的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政治态度评价达到满意水平之上。通过问卷信息的反馈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思想品质方面是相对满意的,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反映了独立学院毕业生政治素质、吃苦耐劳等方面的优势。

②专业水平方面。通过问卷统计可以发现,在专业知识方面,分别有40.37%、4.47%的用人单位对独立学院毕业生较不满意、不满意;在英语能力方面,53.56%的用人单位给予独立学院毕业生较为不满意或不满意的评价。另外在取得证书方面,也主要呈现不满意现象。

2)对用人单位录用毕业生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最重视毕业生在思想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在这两方面素质上,认为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单位达到90%以上。其次为工作实践、学习成绩、专业知识结构、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是否服从职务安排等方面的素质,这几方面,用人单位表示重视或非常重视的达到80%以上。再次为是否考取相关证书、面试印象等,非常重视和比较重视的有70%以上。

3 总结及建议

此次调查表明,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相对薄弱,在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劣势地位较为明显,不少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高不成低不就”“思想不够端正、择业过于挑剔”“表达能力欠佳、临场发挥欠缺”“缺乏诚信、轻易毁约”“专业能力差”等问题,综合素质偏低。独立学院毕业生在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其他方面优势欠缺。

3.1 存在的问题

1)毕业生综合素质偏低。毕业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均间接反映了独立学院毕业生综合素质水平偏低的问题。在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英语水平等方面,毕业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难达到应用自如的水平,降低了工作效率,出现投入多、产出少的情况。另外,独立学院学生科研能力较低、创新精神不足也限制了自身的发展。

2)学院办学特色不明显。一些独立学院照抄照搬母体的专业课程,盲目跟随,没有充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专业类别。原本独立学院和母体就存在很强的竞争性,独立学院优势较为薄弱,专业设置相同的情况无疑更加深自身学院毕业生就业压力。另外,很多学校很难完全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3)学生就业心理存在误区。现今就业紧张的形势愈演愈烈,就业市场供过于求,表现为“僧多粥少”。尽管如此,很多毕业生依然不能正确面对紧张的就业形势,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一味追求高薪资、高福利。

3.2 相关建议

1)各方面兼顾发展,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毕业生。独立学院应根据就业市场所需,来培养能够拥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学校就可以开始培养其敬业精神、奉献精神,可以从“换位思考”的角度来让在校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做,才能使自己在当前就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2)独立学院应当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有自身优势的办学特色,以增强与其他各高校的竞争优势。①独立学院应正确意识到培养规格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研究型、工程型人才;②独立学院应当以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的知识、素质结构与培养方案;③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建立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④加强校企互动,扎根企业办学。

3)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避免或减少学生在择业方面不成熟观念的产生。独立学院应当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较早地让在校学生接触就业信息,诸如紧迫的就业形势等,使大学生有一个恰当的自我定位,避免学生在今后择业过程中出现好高骛远、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

参考文献

[1]况广收,董国辉.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0(9):205-206.

[2]刘蔚,涂黎明,宿晓盼.本科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1(13):78.

上一篇:重庆市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可持续发展对策 下一篇:对高职高专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