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浅析

时间:2022-01-18 08:47:56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浅析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要想提高国家软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得提高国民的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目前,我国的教育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学理念需要更新,教学方法有待提高,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科学化。主要阐述了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而采用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数学教学

高中数学是学生高考科目之一,它能够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让学生能够独立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就得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从而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标明确提出:高中数学教学属于基础性教学,教学内容是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数学需求而设立的,高中数学仍然是学生在教育中所需要接受的基础性数学课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转变自己的数学教学理念,适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应当将课堂教育管理型转变为教育服务型,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充分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力求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二、转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积极性

新课改下高中的数学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式。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能局限于死记数学公式、练习数学题目和模仿教师的解题方式,教师应当激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提倡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和同学之间互助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数学课堂教学上教师要运用引导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理解来掌握数学知识,形成个性的解题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布置练习题,先让学生自行解决,进而组织他们进行探讨,相互分享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事后教师进行总结。这种充分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能够领悟、记忆数学知识,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

三、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注重学生对数学基本原理和数学公式的掌握,忽视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体验,很多高中数学教师把数学公式和原理归纳出来,让学生死记硬背,很多时候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就通过让学生大量练习习题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这种应试教育方式使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而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根本就没有体现出来,教师只是教学内容的“搬运工”,学生充其量就是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数学知识的运用者。高考的压力和大量的数学练习题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厌倦的情绪,根本就不能将激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因此,数学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授课,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让学生参与数学课堂设计,让学生上讲台授课,教师亦可以采用悬疑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听课,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实现“教学相长”。

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利于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学有所用。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意识能够帮助他们在面对数学问题时知道运用什么数学方法来解决。一直以来我国的数学教学都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意识,因此,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有些学生的数学成绩可能非常优异,但是一旦让他们到生活中来实践,他们常常找不到解决的方向。有些学生面对数学问题脑子里想的就是寻找数学公式,看看题型是否是自己做过的,面对稍微有点改动的题型就摸不着头脑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比较差,常常被固定思维模式困扰。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既要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又要培养学生的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在平常的教学中注重新题型的练习,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

五、帮助学生归纳解题方法

高中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常常出现一种困扰的情境:上课的时候听懂了教师所说的教学内容,但是课余做题时还是不会,遇到新题型更是让学生不知所措。由此可以知道,学生听懂课程内容和会解决数学问题的差距还是挺大的。因此,数学教师每讲完一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就布置相关内容的题目给学生练习,先让学生模仿解题思路,正确掌握题型,这样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相关数学公式和原理。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精辟多练”的教学方式训练学生做题,让学生将教学内容转变为自己的知识。此外,高中数学教师还可以研究不同的数学题型,传授学生解题方法,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加快学生的解题速度。作为数学教师,我们都应该知道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归纳和总结解题方式,而研究题型,可以让学生养成自己理解题型、总结题型、反思题型的习惯,有助于他们抓住教学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做题时有的放矢,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总之,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当顺应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不断地转变教学方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互动,有效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张文彬.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学教学参考,2010(07).

[2]夏丽娟,胡广宏.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体会与改革初探.文理导航:下旬刊,2012(12).

[3]钟启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郝耘.高职数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初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4).

(作者单位 广东省东莞高级中学)

上一篇: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 下一篇: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