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积极的情感”在组织教学中的作用

时间:2022-01-17 12:08:14

浅谈“积极的情感”在组织教学中的作用

正确掌握并灵活应用情感因素则是教师组织教学艺术性的重要表现,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组织教学中的作用,就是要千方百计地磁吸学生的注意力,力争使学生的大脑两半球协同活动,产生多种神经联系,促进理解与加深记忆。下面简单介绍几种运用情感组织教学的基本手法:

1.讲台上饱满的热情

实践证明,任何一项高水平的智力活动或技能活动都需要有良好的竞技状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良好竞技状态就是饱满的精神和高度集中于教学对象为内容的注意神情。教学内容的迭荡变化,教师的神情也应表现出相应的变化,这样相得益彰的教学组织手法会提高学生更浓的学习趣味,从而使学生轻松愉快。

2.适当的手势与姿势

教师的手势与姿势也是教学中的一种自然表现,也是教师教学情感的外在流露。手势的运用既有助于讲解,又能引起学生的密切关注,因此它可以帮助组织和加强课堂教学,常用的手势有:(1)象征性手势;(2)象形性手势;(3)号召性手势。在运用手势时,沉着稳重、有力大方是必须要保证的,另外还要有针对性、目的性及感染力。

3.魅力无穷的目光

心理学家认为,眼睛里含有丰富的语言,它往往比口头语言表达得更迅速、更神秘、更有诱惑力,教师有一双炯炯有神、全神贯注与和蔼可亲的眼睛是教师本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可表现出对学生所抱有的信任与期望,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力量,另一方面还可以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于特定的目光并与教学信息、媒介等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好课堂教学。

4.课堂的组织纪律管理

纪律从课堂意义上讲是学生愿意并自觉主动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和教学交流的种种行为规范。无纪律对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公害,一旦发生不是予以控制,就是严加制止。若要使所任课班级形成好的纪律,教师必须把纪律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纪律教育的重要性绝不低于所规定教学课堂的其他内容。在设法使学生保持良好纪律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广泛收集信息反馈,并注意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以及与同学间的关系。当课堂上出现混乱时,教师必须要迅速认清发生混乱的原因并予以解除。而制止这样的混乱时,虽有多种样式,但一般不要大声训斥,有时一个停顿或轻微的手势及表情就可起到制止作用。

总之,在组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各种样式的“积极的情感”来调动学生感染学生,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有效性与高效性,进而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谈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兴 下一篇:浅谈如何搞好初中数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