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时间:2022-09-07 06:01:01

试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语文有着这样的描述:“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今后工作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不仅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承担着“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让学生在掌握好这一“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吸收到人类的进步文化,从而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呢?ExA保山日报网

1.认真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现行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大多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这些文本为语文教师挖掘课文的人文内涵提供了依托。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它作用的对象是人的精神和心灵。记得某一位作家说过:“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这说明文学在提升人的精神,铸造人的灵魂方面有重大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文学作品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与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结晶进行倾心的精神交流,与文学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受到基本的道德意识、人格精神、人生理想、处世之情直至生存意识等的教育,从而学会认识社会、现实、人生,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培养既有不屈传统和权威的个性,又具有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敏锐。如让学生走进《三国演义》,领略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走进《念奴娇?赤壁怀古》,仰慕苏轼豁达宽广的胸襟;走进《背影》,感悟朱自清浓浓的父子深情……让学生走进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从而实现文化精髓的传递,人文精神的传递。在一次次情感体验中,使学生的心灵尘垢得以涤荡,审美境界得以升华,从而在潜移默化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

2.教师应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自主学习可以使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的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互动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探究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发现新事物、新观点、新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只须在学生思维堵塞时进行疏导,心理困惑时进行开导,精神倦怠时实施激励。有时候,教师只要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激励的话,都能给学生注入兴奋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思维,迸发学习的激情。《新课程标准》强调,要让学生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味语文文本的情感,让学生体察文本作者的心绪,让学生感悟文本表达的精髓,最终使学生自觉探究,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学会“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使语文课堂教学成为焕发灵动的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从而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3.把握隐含在文本语言外壳下的人文精神核心

从文本的意义结构来分,外层人文意义是显性的,能被所有读者所捕捉到;内层意义是内隐的,需要读者深入文字之后去细心体味。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挖掘,以期更准确地把握课文中人文精神的内核。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所作,词中抒写的是郁积在他胸中的块垒,但他毕竟是个旷达之人,从未对生活失去过信心,因而词的格调是豪壮的,但仔细研读时我却发现,词的最后一层“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壮志难酬的苦闷,与豪壮情调显然是不能吻合的。于是我寻找苏轼生平的有关资料,了解其思想发展历程,最终发现,这里其实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他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一方面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努力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心态;同时他又与和尚往来密切,精通禅学。这样,在苏轼的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因此,这首词中就具有了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这样理解,就比单纯批评其具有虚无主义思想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了。教师只有通过这样的研读才能挖掘出作品内在的人文精神。

4.点拨引导,提升人文精神。

教则要善于将他们零散、浅层的印象式的人文体验,经过点拨、引导,使之完整而深刻起来,并让他们在更高的层次上获得人文精神的濡养。如教授《拣麦穗》一文,在学生们已经感悟文本流露的人性美的基础上,我抓住文中 “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的语句作拓展探究,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学习与生活的积累,讲述一个类似的爱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与看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纷纷发言。同学们经过思考,认识到,文中赞美的,是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功利目的爱,这比他们所说的亲人之爱更为纯粹,因而更能触动人的心弦。然后,再让学生讲述更多的事例,他们谈到了“非典”期间医护人员无私的奉献,热心人士对贫困地区不求回报的支援……学生就是这样,在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下,从更高层次上理解了文章的人文内涵,在情感的起伏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铸炼。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新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应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更多的人文关怀,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起孩子们的心灵火花,让人文精神成为学生们人生成长的维生素;引领他们领略人类文化大厦的恢弘气势和神奇美丽,充分享受徜徉人类文化之中的无穷乐趣;应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作心灵的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最终使我们的学生成为一个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健康的人。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下一篇:为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