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健康类广播节目现状及北京电台案例分析

时间:2022-01-16 08:34:00

医药健康类广播节目现状及北京电台案例分析

摘 要:医药健康类节目是我国广播电台中普及率很高的一种节目类型,但广播研究者对此类节目的梳理和思考并不多见。北京电台的健康节目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医药健康类广播节目的诸种形态,如健康医疗知识讲座、主持人讲解播报型健康知识节目、中医药保健品或社会性医疗机构广告等。通过对这些典型节目的分析,可以观察和解析我国医药健康广播的整体样貌。

关键词:医药健康类节目 节目类型 传播内容 医药广告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受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布局调整的影响,传统广播媒体开始走向市场化发展的道路。与此同时,活跃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民众更希望通过大众媒介获取与己相关的资讯和服务信息。广播媒介的发展环境和需求环境发生了深刻变革,而医药健康节目正是在这一时期应运而生的。20多年来,医药健康类节目经历了普及、盛行与发展的过程,已经成为我国各级广播电台一种重要的节目类型。

一、电台医药健康类节目概述

1990年,北京电台经济广播(下称北京经济广播)开台试播音,并于两年后正式开播。这是北京电台在“珠江模式”影响下“进行专业化建设的开端”。①1993年8月在北京经济广播的大板块节目中,设置了《人人健康》、《健康乐园》和《健康顾问》三个小栏目,这是目前可以追溯的北京电台较早开设的以健康为议题的广播节目。而从全国其他省级电台的情况看,健康节目的问世和普及也大致是在1993年前后。值得一提的是,山西电台健康之声广播于1995年开播,这是全国首家以健康医疗为定位的专业广播频率。

我国的医药健康类广播节目在传播健康医疗保健知识的同时,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与行政、法规管理相博弈的道路。省、市、县各级电台大量开放广告时段,放低门槛吸收社会、民办医药机构通过电台资源达成营销目的。当时的医药广告由于缺乏监管,存在大量以夸张疗效来骗取消费者购买产品的虚假成分,以及大话两性关系的不文明内容等。1995~199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医药管理局、卫生部以及广播电影电视部等连续出台若干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医药广告的播出、审查进行监管和约束。此后,涉性节目迅速减少,但“卖药”性质的节目仍普遍流行于各家电台。

进入新世纪后,人们对健康信息的需求有增无减,希望从媒介中获取有益健康的免费资讯。从各个省级电台健康节目的分布和编排上看,目前绝大多数电台都将健康节目分布在各个频率中。即便是1995年开播健康之声广播的山西电台和2006年开通健康频率的江苏电台,其健康类节目也没有统一集纳到健康频率中,其他一些频率或多或少都开设了健康类节目。目前,北京电台的9个系列广播中,有6个开办了医药健康类节目,日播出时长超过25小时,占6个系列广播日播总规模的17%(见图1)。据笔者统计,这一数字在省级电台最高者达到30%以上。

图1:北京电台各频率健康节目占比

从2012年的播出情况看,在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浙江两个省区的广播电台不涉及健康节目,广西电台在对外频率中有一档越南语健康节目。除此3家,其他28家省级行政区电台均设有规模不同的医药健康类节目。28家目标电台均开设新闻频率,其中62.0%的新闻频率设有健康节目;13家电台开设乡村频率,其中69.2%有健康节目;10家开设民生或生活广播,其中有7家设有健康节目。28家省级电台中,5个以上频率设有健康节目的占20.7%,4个以上频率设有此类节目的占48.3 %,3个以上频率设有健康节目的占65.4%。统计显示,尽管28家电台的频率设置各有特色,称谓不同,但医药健康类节目的分布却都呈现弥散特征,规律性不强,与频率专业化的定位和价值取向缺乏必然联系。

为何医药健康类节目,尤其是所谓的“卖药”节目近乎全覆盖电台的所有频率?笔者认为,依靠声音符号单通道传播是广播媒体的特性,伴随收听则是广播最突出的用户体验,广播也因此成为“一对众”课堂教学式大众传播的最佳载体,这是目前广播健康医药类节目存在的媒介基础。假如类似组织形式的健康节目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我们很难想像听众的注意力会维持多久。从社会层面看,人们对自身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果能从媒体获得免费的健康信息,何乐而不为?即便是以售药行销为宗旨的医药广告也借助公众的这种心理和说教式的传播途径而获得成功。此外,从整体上看,中老年人是我国广播收听人群的主力,这一群体恰恰对健康信息和服务的需求最为旺盛。上述种种,一方面说明广播为健康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条件和受众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医药广告搭建了行销平台并广泛赢利。加之与电视相比相对低廉的广告成本,使医药产品广告商纷纷看好广播。

从电台的角度看,广播频率专业化意味着受众和市场的细分,同时也意味着电台行政管理、资产运作和广告经营等资源的细分,而创收与生存的压力也因此变得具体且现实。在这样的情势下,各专业频率对医药健康类节目(主要是以产品营销为目的的广告节目)均有涉及的事实便不难理解。

二、北京电台医药健康类节目的类型特征及传播内容

目前,我国电台中的医药健康类节目总体包括两大类:一是以传播医学诊疗保健内容为主的知识传达型节目,这类节目多由电台自办,基于听众对健康资讯和医疗服务信息的需求;二是以医药保健产品营销为核心的广告节目,这类节目多属于合办,出于电台营收的需要。从传播主体的角度看,前者又可分为专家主讲型节目、主持人讲解播报型节目以及病患、专家和主持人三方对话型节目。北京电台的医药健康类节目也大致采取了上述几种形式,我们以此为观照,对各类型医药健康节目的传播内容、组织方式、听众特点等进行分析。

(一)健康医疗知识讲座(专家主讲型)——以《百姓健康大讲堂》为例

这类节目以中医专家或医院专科医生电话问诊为主,判断病症、提供药方、指导就医等,同时通过电台节目向广大听众传达与健康有关的知识。节目没有明显的广告取向,但节目内容的普及度和实用程度将直接影响医生或专家本人及其所在医疗机构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此类节目分为强周期性和弱周期性两类,前者表现为一位全科(通常是中医)专家坐诊,在一段时期和稳定的播出时段讲解健康养生理论,并通过电话接诊听众,传播主体的流动性弱;后者则表现为按照“一人一病”的原则,邀请专科医生在一期或几期节目中就某科病症讲解基本原理,听诊并提供诊疗意见,传播主体的流动性较强。

上一篇:小商贩合法化途径探析 下一篇:用心走基层 用情转作风 用功改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