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育中关于自学能力培养的问题

时间:2022-01-15 04:36:28

浅谈语文教育中关于自学能力培养的问题

[摘要] 语文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也是生存和发展的工具。然而,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长期持续在校学习深造的机会,所以提高个人语文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的主要途径是自学。如何才能有效培养和提高语文自学能力?本文对此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与阐述,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以实践语文教育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 自学能力 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他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须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他还认为“一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所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整个语文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正如魏书生老师曾说:“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立体的范畴,它不属于一般的能力,不能幻想通过一两次自学实践便使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每次自学实践好像点,自学习惯好像线,线才能组成面,最终构成自学能力的体。”所以,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系统的有序的进程。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至少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前提

1.提高教师的认识,加强专业素质

我们需要知识,需要不断地学习以充实和提高自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持续在学校学习深造的机会,所以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靠自学。因此,新时期的语文老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自学能力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要转变旧的观念,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扩大知识面,掌握新信息,深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深化学生的认识,激发自学愿望

每个学生都具有极大的自学潜力,只是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方式使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有意识到自学的重要作用。所以要改革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学的优点和重要性。我认为,可以通过讲述许多青少年自学成才的动人事迹来激发学生想要获得自学能力的愿望,从而使培养自学能力从老师的主观愿望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这样师生就可以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而达到预期目的。

(二)激发兴趣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所谓激发,在心理学上指的是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有些教师总喜欢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来教育学生,用“悬梁刺股”、“磨棒成针”等故事来鼓励学生,这当然有必要,但是,一味的摆事实、讲道理,学生却始终不愿意“苦学”,也始终学不进去。此时,我们就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把他们从“乐嬉游”引导到学习上来,使一般的好奇心发展为求知欲。当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就会产生强烈的动力,“要我学”从而转变为“我要学”。所以说,兴趣是推动学生自我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三)指点方法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手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自学要有成效,尚需讲究方法。指点自学方法,是教师授之以渔,着眼于自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要使学生形成自学能力,训练时必须导之以法,帮助学生寻找学习规律,这样才能使学生少走或不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教师应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1.听:培养学生听的能力。除了专门的“听后写”、“听后说”等训练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耳听脑记,用笔列提纲;在学生朗读发言后,经常要求学生进行评议或补充,促使学生自觉认真地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听新闻、听报告等机会多做记录练习,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锻炼速记的能力,学会在点滴中积累,在积累中提高。这样,就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多方条件,从而逐渐提高了听的能力。

2.说:培养说话能力,也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提高。时间可长可短,话题指定或自拟,多为学生创造机会进行口头作文或即席对话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因为要说得好必定要有好料,有好料则必须要有积累,有积累当然少不了多吸收,多吸收除了课堂听讲外则主要靠学生的课外自学。所以环环相扣,对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功不可没。

3.读:古今中外教育史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方法,其中很多是适宜自学的。如诵读法、抄读法、评点法、标点法、标画法、精读法、跳读法、比读法等等。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起一种适合他们自己个性特点的基本阅读方法体系,同时又要启发学生能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要求,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汲取知识,均衡而又有个性地发展自我。

4.写:除了写课内作文外,课后写观察笔记、随感录也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而且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发表独立见解,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等。

(四)形成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保障

对于缺乏自学能力的学生来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会学习。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需要培养如下学习习惯:默读、朗读、快速阅读、表达与交流、善于积累、勤于写作、自拟提纲、作文自改、自我检测等。要养成这些习惯,须从强制推行到自发进行,进而随提示,最后不知不觉去完成课型的学和练。此外,教师必须热心与学生成为朋友,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并且要为人师表,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好习惯养成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语文自学的能力和效率。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和一》一文中明确提出,他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所以,我们应当努力成为好的教师,通过“教”使学生达到“不需要教”而学会的境界,即“教是为了不教”,真正让学生愿学、会学,从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

[2]邰启扬.语文教育新思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4]张新强.语文教学科研的成果表达.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

[5]蔡伟.新语文教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6]陈青之.中国教育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指导教师:梅尚筠教授】

上一篇:数学思想在大学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下一篇:修辞,让作文语言灵动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