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思考

时间:2022-01-13 01:44:11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思考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装饰专业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关装饰企业在装饰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标准的制定、专业技能考核等方面的渗入力度不够。本文从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装饰专业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条件,提出了装饰专业校企深入合作的途径。

前言

职业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经过20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职业教育的目标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机构与行业需求的匹配度,校企合作是人才质量与行业需求匹配的吻合的关键因素,是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装饰专业的校企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关装饰企业在装饰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教学标准的制定、专业技能考核等方面的渗入力度不够,校企合作普遍存在找企业易用企业难的特点,校企合作途径的实质性深入存在很大的空间。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校企深入合作开展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职业院校装饰专业的校企合作的路径探索,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同发达国家尤其是德国双元制办学效果相比,我国高职院校装饰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在高职院校具体的校企合作过程中,有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形式流于表面,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装饰企业在装饰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及最后学生技能考核过程中的渗入程度不够,这导致装饰专业最终培养的人才质量难以达到企业的用人要求。此外,高职院校装饰专业校企规模规模小、稳定性不够,缺乏制度层面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也是当前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瓶颈。因此结合当前校企合作的实际情况,挖掘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途径,以此更好的服务自己的专业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做好专业建设的必经之路。职业院校装饰专业只有通过装饰企业一线技术及信息优势拓展装饰专业的育人渠道,才能为装饰行业培养对社会经济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的一线技术人才。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条件

1.通过政策扶持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

法律是国家意志及权威性的体现,规范企业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的各种行为,需要国家加强相关法律的建设,通过法律及相关制度的规定,明确企业、行业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及双方的责任义务,明确校企合作企业的资质、任务及相应的监督机构,给予深入渗入职业教育的企业以政策及经济上的奖励。这不仅能够规范企业参与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过程中的行为,同时通过校企双方责任义务及权利的明确确定了企业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提高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当前在装饰行业大好的形式下,装饰行业产业化、网络化的趋势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通过制度的规范及校企合作过程中政策的扶持,对装饰专业校企合作良性深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通过行业企业的参与完善职业院校考核制度

严格的考核制度是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保障,当前职业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技能考试分书面考试与技能操作考试两部分,这些考核多由学校的要求为标准,由学校组织完成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的考核,行业及企业的参与最终考核的力度不够,这也是职业院校装饰专业的学生实现校企顺利过渡的阻碍。通过学习我们发现,德国职业教育中以行业企业的标准制定的专业技能考核鉴定标准能够较为客观的检验学生的技能学校水平。参照德国成功的教考分离的经验,装饰专业考核制度的完善还需建立拥有建筑装饰协会和拥有一定资质的装饰企业代表的考试委员会。通过考试委员会的渗入,使得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得以保障,从而实现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的最终教学目标。

3.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培养力度保障校企合作深入开展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装饰专业的课程主要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衔接课、专业技能课三大类。这些课程中,有的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有的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企业一线工作经验。这就要求职业学校对职教师资培养方面有较为深入的分层入职要求及相关考核思考。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德国从事职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有专门的教育研究方向,专业技能实践课程要求企业的指导教师实践技能过硬,企业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师必须通过专门的专业技能考试,取得技师考试或技术员专业资质后方可上岗。而学校的专职教师除了具备必备的教师条件外,还要具备五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同时学校教师同企业教师相比他们还得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我国职业教育较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教育教学水平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要赶上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还需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校企深入合作的途径

1.通过立体教材建设搭建校企深入合作桥梁

我国立体教材的概念于上世纪末提出,它是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而提供的课程整体教学途径。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可以从校企合作开发立体教材开始。立体教材不同于传统纸质教材的概念,装饰专业立体教材校企合作开发可以在学校系统理论前沿教材的基础上,整合企业设计图纸、施工录像等实践案例资源,借助于媒体设备,将教材注入声、影、光等立体形式,通过提供并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完成校企合作背景下立体化教材,从而逐步推进装饰专业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2.通过课程合作教学实习校企师资共享渠道

当前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要提升自己的办学质量,专业教学目标就要紧扣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企业的深层次的渗入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毕业即顶岗的主要途径。装饰专业课程合作教学形式可以通过装饰企业导师在课程中的阶段性教学、装饰企业行家参与最后考核等形式得以实现。以装饰专业《软装设计》课程为例,课程的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引入企业成功的软装案例,同时可以由企业一线软装设计师现场进行示范教学,该门课程最终考核学生软装设计技能掌握情况,可由企业行家主持完成,学院教师教、企业行家评不仅完成了课程合作的教学形式,同时打通了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渠道。

3.通过微订单培养模式拓展校企合作规模

微订单培养模式是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当前巨大的装饰市场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提供广阔的平台,针对不同装饰企业及不同的用人需求,高职院校装饰专业同一届甚至于同一班级同时与多家装饰企业微订单合作,以此拓展校企合作的规模是校企合作新趋势。

结语

当前,企业在建筑装饰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全面渗入是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让企业真正成为职业教育育人的主体,要从企业参与热情入手。职业教育相关职能及政府部门需出台相应政策并积极创设条件增强企业对学校的依存度,从而实现高职院校装饰专业通过与装饰行业协会及企业的深入合作提高装饰专业毕业生的质量与社会认可度的教育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高级访问工程师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5FG010

上一篇:网页设计之视觉信息传达分析 下一篇:探析包装设计中禅宗文化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