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绘禅心

时间:2022-01-10 06:25:37

妙手绘禅心

【摘 要】乔治·莫兰迪的绘画给人一种宁静、淡逸的感觉,他终其一生追求着、开拓着一种宁静淡泊的境界,在艺术追求上与中国“文人画”近乎一致,其画面中所透出的幽雅、恬静,无不与东方审美特性相契相合,无论是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他画作中流露出的那种孤索淡寂,抑或对画面形式与内容的选择处理都更接近东方式的静观。

【关键词】莫兰迪;意境;禅

乔治·莫兰迪(1890-1964)是20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20世纪欧洲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1890年莫兰迪出生于意大利的波洛尼亚,1913年毕业于波洛尼亚美术学院,后长期任教于该院,1964年病故于波洛尼亚。

莫兰迪所处的时代,正是西方绘画变革的时期,西方绘画开始从注重物质性开始转向精神性的追求。而中国传统绘画一直偏重于内向抒意的表现,强调“万类由心”只有有了心的作用,意的显现,表现出来的才是真正的艺术,从这一点来看,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都是人类心迹的延伸,它们所达到的高度都是有迹可寻;无论东方、西方都是一样,它们相距其实并不遥远,甚至出现了殊途同归的现象,而莫兰迪则是东西方艺术交汇这一现象最有力的代表。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说到禅必然要说中国美学中的“意境”。“意境”作为中国古典美学、艺术理论的核心概念,其中积淀着中国独有的文化心理因素。在中国古典美术领域,“意境”不仅是艺术创作原则,同时也是艺术品评的标准。“意境”作为一个概念形态最初出现于唐代,这与佛教和禅宗思想的传播及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得益于中国古代道、玄、释、禅的哲学观念和言、象、意关系的辨析,更直接来源于历代艺术理论中关于意与境、情与景、思与境、意与景关系的论述。

那么,“意境”是什么呢?总的来说它是画中的情调、境界。“意”是画家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结合的审美意象,“境”就是有情趣的自然景物。意境就是画家通过有情趣的客观事物精华部分的集中并熔铸入画家的思想感情,经过画家的艺术匠心独运,达到画家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境界,从而产生一种特殊的艺术感染力。情与景交融是意境的根本特征。清人王夫之说:情景各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生情,情生景。近人王国维说得更直接:情不能离开景,一切景语皆情语。

中国艺术意境的最高层次是禅境。禅宗可以说是道家结合了佛家的悟力和救世的热情所得的结晶。庄子的根本精神是禅的核心。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禅师们最根本的悟力是和老庄的见解一致的,道德经的第一、二两章便说出了禅的形而上基础。宗白华先生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板动,寂而常照,照而长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禅是中国人接触到佛教大乘教义后,体会并默认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被发挥到一种哲学境界和艺术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了艺术的两种元素,也是构成禅的心灵状态。宗先生还以佛教的语言说出了中国绘画意境的哲理意味: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不但是盛唐人的诗境,也是宋元人的画境。

中国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审美上与参禅相通,而且在对待形式、方法、工具等很多问题上都与禅意相契相合。在对立的事物中,绘画也如参禅一样,从来不是偏执一边,而是去寻求一种超越。禅宗思想对文人书画的全面渗透和建构,还体现在审美境界和艺术思维方式的某种同构性上。禅与艺术都要求整体直觉地体现自然,所谓“悟道”不是思辩的推理认识,而是个体的直觉体验,禅是以直觉的方式来表达和传递那些被认为不可表达和传递的东西,而艺术的审美心理,也要求所描绘的东西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诉诸人的感情和想象。它不离开现实却超越现实,不离开感觉却超越感觉,力求在精神上传达出某种带有永恒意味的超越性的东西。晚唐、五代以后的画家大多在丹青笔墨中追求愉悦与满足,要求直抒胸臆、痛快淋漓地抒发一种直接的和强烈的感受。艺术是另一种超越,它在人的创造力中实现自我,在美的创造中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最终达到心灵和社会生活净化,又使人在超脱的胸襟里体味到宇宙的深境。而这种“艺术境界与哲理境界,是诞生一个最自由最充沛的深心的自我”

莫兰迪虽为西方的艺术家,但我们却能在他的作品找到中国艺术的禅意。他一生都在观察和描绘身边的平常道具,在他眼里,陋室内外的一切都有看不透的变化和想不完的禅理,一件普通的日常用品常让他爱不释手,一组坛坛罐罐的随意排列组合更令他激动不已。他摒弃了物体本身所具有的客观属性,也撇开个人的喜怒哀乐,凭借纯真的心态去寻找物体之间单纯而和谐的相处关系和存在状态。他将自己融进了画中,力求表现平凡客体在最平凡的状态中的深层意义,追寻着一种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这正是中国禅学者“不生忧乐悲喜之情,不粘不着,不尘不染,心念不起”的心态。“我们看到,待到莫兰迪将他笔下色雅韵长的写意之物,放进精心构筑的时空框架,使二者浑然一体,奇迹出现了:坛坛罐罐从形而下的‘器’,在向形而上的‘道’转化;而区区一隅的室内景物,则在拓宽为时空无限的宇宙。”

画如其人,莫兰迪不好动,与人交往不多,远避尘嚣终日与杯盘瓶罐为伴,宛如“入禅”的心境,万念俱寂。“他的时间,是静止的,凝固的,无前无后,无始无终。”他的作品摒弃了艳俗的色彩,没有丝毫招揽的动机,一尘不染,清静淡雅,含而不露,追求一种闲适而恬静的心境。观众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被引入了莫兰迪纯净而神秘的心灵深处。其魅力令人陶醉,其气质令人倾倒,久久难以忘怀。莫兰迪的作品是“一个宁静虚和的世界,其间没有险山恶水,没有狂风暴雨;有的是花明柳暗,有的是天籁和鸣。”另外,我们从莫兰迪晚年有节制的细微变化和他内敛、俭朴的生活方式,会发现他和中国明清时期追求禅宗的文人画家真的如此相似:讲究生活修养和绘画行为高度一致以及淡泊宁静的精神修为,都体现出中国禅宗的自然表达。

参考文献:

[1]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0.

[2]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论文选[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107.

[3] 啸 声.莫兰迪[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4.

作者简介:

田子昂(1973-),男,山东莘县人,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教师,硕士研究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及理论研究工作。

上一篇:简述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现状 下一篇:基于开关磁阻电机的电动车控制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