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经济区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探讨

时间:2022-01-02 05:04:39

中原经济区金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探讨

摘要: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全面展开,对于中原经济区建设而言,金融堪称重任担当。怎样发挥金融能效,结合自身特点,谋篇布局,为中原崛起而尽力,则更需蕴思筹策进行金融综合改革方案设计。同时,作为一个规模越来越大的区域金融体系,影响中原经济区金融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小金融机构产权问题、法人治理问题、金融综合改革滞后。因此,我们以《中原经济区金融综合改革方案设计》为题开展研究,为未来中原经济区地方金融业的发展谋划新的发展蓝图和可行路径。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1.现行制度缺陷在诸多方面制约统一、开放、创新、效率的大金融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目前,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区域划分是不一致的。1999年后,人民银行实行九大区行制,以经济区域而非行政区域设置分支机构,人行河南省分行失去了原有体制下的特殊地位,人行郑州中支成为济南大区行辖下的一个中心支行,金融创新不如先前活跃。此外,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三大监管机构仍按行政区域划分,全省的金融政策难以协调统一。

2.中原经济区地方金融机构竞争实力不足。

一是中原经济区金融机构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是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布局主要分布于农村地区,在中心城市网点少,难以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11大股份制商行竞争,仍处于拾遗补缺的地位。三是中原经济区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分散,在郑州、洛阳、开封等中心城市规划建设的功能定位中,至今没有留出促进金融业能够相对集聚发展的功能区。四是金融供给能力不足。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农村信用社金融供给能力较低,难以满足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贷款需求。

3.发展路子比较窄。

目前中原经济区地方金融业发展主要局限在银行业领域,发展的视野和思路还不够宽。一是地方保险业发展滞后,中原经济区至今尚未设立自己的地方保险公司,省内巨大的保险市场被分割,保险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额保费收入被兄弟省市保险公司抽走,造成大量货币资金外流。二是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数量有限,规模偏小,业务发展较慢,总体实力弱,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有限。三是通过开放合作发展本省地方金融业滞后。前几年中原经济区重视了对内资银行的开放和引入,但没有重视利用合作、合资、参股等方法,使各种内资银行本土化。四是在引入外资金融保险机构,合作发展面向本省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产业基金和项目融资,以及引入配套物流的资金流服务和引入跨国金融集团的分支机构等方面,至今尚未很好起步。

4.金融创新能力比较弱。

中原经济区地方金融机构目前还是以存贷款为主,中间业务品种较少。总体而言,市场定位雷同,业务种类单一,金融产品不丰富,产品层次不高,业务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中原经济区地方金融业的共性特点。结算功能和业务范围受到限制,多数乡镇信用社不具结算功能,部分信用社虽然也给了一定的结算功能,但业务范围受到区域限制,且承兑贴现、国债投资、国际结算等新兴业务不允许进入。尤其一些小法人金融机构,结算渠道不畅,同业业务难以开展。这些情况直接影响到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引入,阻碍地方金融业务创新和金融业繁荣。

5.有效监管手段亟待跟进。

一是对地方金融机构国有资本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国有出资人权利难以有效行使,政府财政、国资监管部门难以有效监管。一些地方政府对金融企业的行政干预严重,政府在经营运作一些金融企业。二是管理体制不顺,财政部门与税务部门的一些管理办法冲突,金融企业在执行中无所适从。如财政部门制定的金融企业呆帐准备提取办法和呆帐核销管理办法等规定,国税部门不予认可,导致企业无法执行。三是市县政府对地方金融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引导、扶持政策和监管措施。

6.现代金融服务业发展所需要的法规、制度、政策、技术、人才等软环境建设和配套措施不完善。

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还受到法律、制度、政策、技术、人才等软环境发展状况的制约。近年来,各地争相改善金融环境,争夺金融资源:上海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早就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北京明确提出了发展首都金融业的概念,制定了一系列扶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天津采取了多项措施为金融业发展开“绿灯”,近来又提出要争取成为国家金融改革综合试验区;江苏、浙江两省金融业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这与两地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吸引金融专业人才密不可分……反观中原经济区,金融创新动力不足,法规、政策、技术、人才等配套环境不完善,如果再不抓紧制定扶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花大力气改善地区金融环境,金融资源外流将不可避免,经济发展后劲也将受到影响。

7.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金融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一是金融基建三大体系发展不平衡。市场交易体系、支付结算体系发展较快,支持保障体系发展滞后。二是各体系内部各系统的发展也不平衡。从支付结算体系看,大额支付工具较多,小额支付还在发展中,非现金支付工具在品种和使用范围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卡发展较快,票据和证券二级市场发展相对缓慢。从支持保障体系看,金融科技化、信息化相对有长足进步,但信用保障还缺乏有效手段,后台保障设施也较为薄弱。这也是我省地方金融业务品种少,中间业务发展慢,金融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

8.缺乏金融资源有效整合措施。

中原经济区金融资源空间流动、配置效率不高。金融资源不能在区域间形成互补,形成符合区域经济与资源配置特色的金融体系网络。很多金融企业存在严重缺陷,所有者缺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健全,经营机制还没有根本转变,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

9.中原经济区经济金融开放度偏低,尚未达到金融发展所要求的开放条件。

一是金融开放层次低。目前中原经济区金融业中只有银行和保险有外资机构进入,而证券、期货、基金、投资银行等没有外资机构进入。二是金融开放的规模小。目前进入中原经济区金融市场的外资金融机构不仅数量少,而且业务范围窄、业务规模小,基本上没有给中原经济区金融业和金融市场带来“鲶鱼效应”。

上一篇:关于城市水休闲产业与区域经济板块的联动发展... 下一篇: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