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子事迹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9 04:00:06

最美孝子事迹材料

最美孝子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

我叫多公,今年59岁,我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我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我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我们夫妻二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帮助。我们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自2000年9月妻子因病导致下肢瘫痪,我就担负起家里的一切事情,为了不让我被家中事务分心,我主动承担起了照看妻子日常起居,做家务、做饭等很多事情,家里家外操持得有条不紊虽然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但它就象催化剂使我们的感情日益融洽、家庭和睦、快乐。许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家庭如此融洽?”我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和妻子还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我说应该是“有一个和谐的家庭”在支持。在我的这个家庭里,虽然各自的性格、文化、志趣有所差异,但是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邻里和睦,真心待人是我们全家的处事态度,我们一家人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我们都热心帮助。我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勤俭持家我们的家庭倡导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但是勤俭持家的传统不能丢,生活中点点滴滴要从每件小事做起。我们家注重美化环境,从不乱扔垃圾,这些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家庭创造了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只有每个人都奉献一点爱,家才会更温暖,只有每个家庭都幸福了,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和谐。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800字(二)

党宏斌同志的家庭与千万个家庭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这普通的背后,却蕴藏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这一家人团结和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同事、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

一、 爱岗敬业,工作楷模

党宏斌同志不论做什么事情,他都充分发挥军人的本色,认真履行职责,处处以身作则。雷厉风行,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党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近几年,他担任我镇林工站站长,经常不分昼夜的奔赴在森林火灾第一现场,亲自指挥、加入灭火队伍,尤其是在逢年过节,举家团圆的时刻,林工站的工作人员丝毫不敢放松警惕,时刻准备着遭遇火情时进行紧急应对。每年夏天雨季来临时,他还主动参与到防洪防汛工作中,遇到大暴雨,整夜巡查,排除受灾隐患。正是因为他的突出表现,年度考核连续多年排名第一。这些荣誉的取得,与他爱人的理解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 尊老爱幼,家中模范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党宏斌同志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老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 勤俭朴素,家中贤内助

党宏斌的妻子齐鸿燕同志在我镇职工餐厅工作,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尽孝道,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经常陪伴老人谈心,做他们精神上的支柱;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子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子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为了减轻丈夫的工作压力,她承担起家庭的所有事务,把家中的事情管得井井有条,从不让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响工作。为了让丈夫做个清清白白的乡镇干部,不滥用权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比一般家庭更加纯朴和节俭的家风,牢固地守护着自己家门。她常吹家庭廉洁风,常念家庭廉洁经,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外做到“一身正气上班去,两袖清风回家来”。

四、 以德育人,父慈子孝

在父亲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之下,党宏斌同志将儿子党浩然培养出自立自强的性格,在生活上,独立自主,在思想上力求上进,在事业上努力拼搏。

在党宏斌同志带动和影响下,全体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努力,精心营造出一个洋溢着温暖、民主、文明、科学的美好家庭。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800字(三)

俗话说: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花石峡镇吉日迈村,提起村民卓青一家,那是人人羡慕的幸福之家,全家共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还有一双儿女,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受到全村人的一致好评。

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积极拥护和遵守村规民约。卓青一家一直积极执行村委会有关规定,参加村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配合村委会完成村里的各项工作目标。在村硬化道路期间,因工作需要需占用其部分土地,全家人二话不说,主动配合工作人员,完成清理整治工作,牺牲小我,顾全大局,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使村委会硬化道路工作顺利完成;卓青一家坚决抵制、打架斗殴、聚众闹事等行为,勇于同歪风邪气做斗争,宣传积极向上的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卓青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空余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作为儿子,他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孝顺老人。在忙碌的工作过程中他仍然坚持抽空陪伴他人,是出了名的孝子;作为丈夫,他爱护妻子,与妻子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女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积极帮助、团结邻里。不管谁家有困难,卓青一家人总是伸出援助之手。2017年3月份的一天,村民罗保因车祸死亡,其上有老,下有小,一下子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使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得知情况后,卓青一家人立即赶去帮忙解决问题,安慰老人孩子,送去钱物,这种做法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认可。不只是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卓青一家人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和群众打成一片,受到群众的好评。

最美孝子事迹材料范文第2篇

敬老爱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孝敬父母更是我们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中杰村拥有"好媳妇"称号的李采霞,多年来始终无怨无悔地侍奉于父母的身旁,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赢得了乡里和亲朋好友的称赞。她正是怀着感恩的心在默默的回报着父母的养育之恩,践行着子女孝敬父母的美德。

她始终是"孝"字当先,"爱"字装心,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辛付出,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的侍奉着父母双亲。李采霞一家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将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在这个小家身上,他们用赤诚孝心诠释传统美德,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平凡的亲情故事。

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五口之家,公公张建国是一名忠厚勤快的老农民,积劳成疾行动不便,婆婆勤劳本分,有腰腿疼痛的老毛病,眼睛视力也不是很好,行动不便,丈夫在工厂上班,收入菲薄,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现有的那十几亩地,以及丈夫外出打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但他们是所有大家中的一个小家,也是所有小家中一个幸福和谐的大家。

志同道合,和谐维家: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李采霞与爱人都在农村长大共同的经历,使他们的心贴得更近,也使他们倍加珍惜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在生活中他们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爱相扶,结婚8年,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是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交流。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同事、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正是在这样和谐氛围浓厚的家庭熏陶下,女儿张丽从小就非常懂礼貌,尊重长辈,孝顺父母,成为邻里间相互称赞的对象和榜样。都说婆媳问题是影响家庭和谐的一个关键,然而在这个小家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争吵的情形婆婆行动不便,吃喝拉撒都有李采霞照顾,婆婆经常感动地掉下了幸福的泪水,"我家的媳妇,比亲闺女还亲"这是婆婆逢人就说的话。这样,家里家外,就落到李采霞一人身上,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近几年她累得人都瘦了一圈,但是她毫无怨言,还说这是作为一名儿媳妇应该做的,公公婆婆也是自己父母,要一视同仁。媳妇的善良,老人的宽容,也是这个小家一直和睦的关键所在。

生活本是平淡,然而不平淡的是人的心境。存善心、种善果、得善报??这就是李采霞一家,一个平凡的小家,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小家,他们用质朴的言语和实在的行为,践行着父母、儿女、长辈和晚辈之间角色的内涵定义。我们深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我们身边一定会出现更多像李采霞一家一样的家庭,用心经营,有爱互助,宽容理解,尊老爱幼,那么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会,乃至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

最美孝德家庭事迹材料(二)

在索镇河崖头村,有这么一个家庭,父母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进步,对上孝敬老人,对下科学教子,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

身体力行,弘扬美德

耿玉海夫妇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是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在赡养老人方面,他们尽心尽孝、精心照料、无微不至,总是竭尽所能为老人提供最好的饭菜、最好的衣物、最好的生活条件,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后来老母亲卧床不起,耿玉海夫妇一边忙于事业,一边精心照顾着老人,定时喂汤、喂饭、喂药,不让老人受到一点委屈,一直到老母亲九十四岁去世。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耿玉海夫妇,真是好样的!"

乐于助人、邻里和谐

耿玉海家庭平时就喜欢乐于助人,村里谁家有困难,他们都会热心的去帮助别人。等到别人渡过难关后要答谢他,他总是摆摆手,说邻里邻居的没什么。村民有什么事,也都喜欢找耿玉海评理调解。 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家里几个孩子都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品格。

自律自约,率先垂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是令不从。"耿玉海夫妇坚信家庭教育是学育人才的摇篮,他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更新知识,不断地拓展视野,以自己的好学、善学感染孩子们,让孩子们在不懈的努力中,一步一个脚印的超越自己。 他们注重孩子的品德教育,他们认为一个孩子无论长大以后干什么,"德"总是最重要的,高尚的道德是家庭的重要财富,它会使人不断的从中获得幸福和享受。因此在言传身教中,他们要求孩子们尊老爱幼、与人为善,关心他人,诚信正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爱国守法,廉洁奉公

耿玉海夫妇教育子女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要坚持廉洁奉公的原则,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现在,孩子们各自已经成立了小家庭,并且各自都有自己的事业,在村里也都有很好的口碑。

"家和万事兴",耿玉海夫妇多年来一直坚守着"言传身教、以德育人、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的家风家训,家庭和睦、家风和谐,他们一家的家风教育应该成为宣传的榜样,带动更多的家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最美孝德家庭事迹材料(三)

孙翠红同志系桓台县人民法院马桥法庭庭长,爱人孙延滨在中国人民银行桓台县支行工作,女儿孙瑞青现在滨州医学院就读,品学兼优。夫妻二人秉持"百善孝为先"的理念,二十年如一日孝敬老人,用最真诚的方式诠释着最美孝德家庭的真正涵义,用爱心描绘出一幅和谐家庭的美丽画卷。

关心日常起居,做好老人生活保障。刚结婚前几年,孙翠红公婆在农村居住,工作之余,她每周回农村老家看望公婆及家中的其他长辈。2005年以来,她接公婆来张店共同生活,因审判业务需要经常外出办案,她就尽量在家多做家务以弥补因工作繁忙造成的亏欠。每天准备好早餐后,又提前为老人炒好中午吃的菜,安顿好老人一天在家的生活才出门上班。公婆一年四季的穿戴衣物,她都会在换季之前提前买齐备好;老人的被褥及秋衣秋裤等贴身衣服,也亲自为他们缝制和清洗。她每年带公婆检查一次身体,遇有老人生病时,就像亲生女儿一样贴身伺候,按点准时给老人喂药,悉心陪护。由于自己父母年事已高,虽然由弟弟照料,但为了尽孝心,她主动将患20年糖尿病的奶奶接到家中,并与公婆一同生活照顾长达10年,直至奶奶(享年91岁)今年春天去世。

重视精神慰藉,帮助老人欢度晚年。多年来孙翠红一直给公公订阅着几份报纸,让他读书看报,了解国家大事,填补空闲时间。闲暇之余,她经常和婆婆聊天,听婆婆讲年轻时的事,一起探讨她感兴趣的话题。只要周末有空,她尽量带孩子到弟弟家去看望父母,聊聊工作生活,带去父母喜欢的食品。为了老人健康,她细心的为公公婆婆购买了按摩肩部及脚部的健身器材。春秋两季天气良好时,她会开车带双方老人到就近景点旅游,拜见老人经常思念的亲戚朋友,使老人舒心、开心。

坚持爱岗敬业,大而广之回报社会。儿女成才是对父母的最大的回报和慰藉,孙翠红和丈夫在工作上一直兢兢业业,爱岗敬业,各自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绩。自任审判员以来,孙翠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独立承办案件1100件,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450余件,无一被作为错案追究,无一出现矛盾激化。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她多次被市法院评为"办案能手"、"淄博市十佳女法官",两次荣立"三等功";先后被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被省高院授予 "山东省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优秀法官"等荣誉称号。

"

二十多年来,孙翠红夫妻俩悉心照顾双方老人,使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并且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这种传统美德形成良好的家风传承给孩子,彰显了"最美孝德家庭"的风范,也为和谐社会创建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美孝德家庭事迹材料(四)

孝顺这两个字,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很多时候,孝顺不能分开来讲。孝很重要,有时候,顺比孝更重要。有一句话说:孝顺孝顺,孝不如顺。对于孝敬父母这个问题,好多人都明白,似乎无庸再说。但俗话说的好"孝顺儿不如孝顺媳妇,孝顺女不如孝顺女婿".仔细想来,好好琢磨,还真是这个道理。

有个人的孝顺事迹感动了我们全村的人,为我们村里的媳妇们做了一个好榜样。魏凤丽大牟家镇沟头村人,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就是这么一位农家妇女却用她的勤劳善良谱写了一篇篇感人乐章。

魏凤丽现年45岁,结婚将近二十年了,育有一子一女,一家六口,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然而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两位老人的身体都不是很好,婆婆常年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自打她结婚嫁过来几乎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伺候公婆的身上,她每天为婆婆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婆婆在床上躺了10多年年,她为婆婆洗澡、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侍侯,从不厌烦,这么多年老人都没有长褥疮。老人有便秘的毛病,每次伺候老人排便都是一份辛苦麻烦的事情,为了帮婆婆排便,有时候不得不用手往外扣,可她从没嫌弃过。每当有人来探望老人,婆婆总是笑呵呵的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凤丽待我比亲闺女还亲。"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公公前几年身体还算健朗,无奈岁月催人老,如今将近90岁的公公也患有了严重的心脏病、哮喘病。近年来经常住院治疗,少则十多天,多则1个多月。每次都是她在医院精心照顾,等老人出院了,她自己却累得筋疲力尽,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照顾好老人,她的小儿子从一断奶开始就送到大姑姐家帮忙照顾。因为病情的反复折磨,他公公的脾气时不时的就暴躁发火,她也不和公公计较,总是默默忍受着。现在的她已经成了两位老人的精神支柱,只要她离开老人一会,就得打电话把她喊回家,老人说:"只要凤丽在身边和我们说说话,就感觉病痛就减轻了好多。"老人一刻也离不开她了。

男人是一个家庭的顶梁。凤丽的老公为了一家儿女老少的生活,常年在外奔波,不能总是守在父母身边好好尽孝。每次外出回家,他总是为父母带回外地的各种特产,以及一些保健用品。他总感觉愧对自己的父母,爱人和孩子,可是无奈生活各种费用支出得靠他来承担。他只能用汗水书写他对父母、爱人、孩子的关爱。

孝顺父母不仅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也是教育后代的重要方式。凤丽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她从小就生活一个孝老、敬老的孝德之家。父母十分孝敬双亲。他们家多年来一直被评为"市五好文明家庭".耳濡目染下,凤丽从小就明白孝顺父母的道理。这是刻在她骨子里的一中精神。"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凤丽的奶奶今年已90岁高龄,依旧耳聪目明,身强体健。老人高寿,无疾无病,这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最大福分。薪火相传,凤丽继承家风,自己的女儿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孩子。在她的影响下,孩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孩子放假回家总是给爷爷奶奶带回许多他们爱吃的东西,帮爷爷奶奶捶捶背揉揉肩,说一些在学校的趣事儿逗老人开心。

凤丽在村里也是位热心肠的人。她的邻居是位孤寡老人,在照顾公婆的同时,她也经常抽出时间帮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村里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她也总是尽她所能提供帮助。凤丽在公婆眼里是一个孝顺的好媳妇;在丈夫眼里,她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好妻子;在孩子眼里,她是一个善良坚强的好母亲;在邻居人眼里,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邻居。

她尊老爱亲,始终如一的把孝顺这两个字诠释的淋漓尽致,为全村妇女做出了一个好的榜样。她是孝老爱亲的表率,更是传播孝老爱亲正能量的形象大使,她被连续多年评为"好儿媳妇",获得了一致公认的"好媳妇"荣誉称号…

最美孝子事迹材料范文第3篇

湘潭好人多

2007年9月12日,当一辆失控的卡车撞向一群小学生时,农妇杨应君推开了她所护送的6名孩子,却不包括自己的女儿。这起车祸造成了一伤一亡,伤的是已怀有身孕的杨应君,亡的是她6岁的女儿。当地媒体很快就接到了关于这起车祸的报料。电视台、晚报当晚和次日做了报道,但都只是一般车祸报道,没有人到医院去采访杨应君。

后来,湘锰小学的两位老师找到湘潭日报社,向记者讲述杨应君救了他们的孩子,自己女儿却被撞死一事。记者赶往医院时,杨应君已在这里躺了3天,尚未有媒体采访过她。

9月17日和19日,《湘潭日报》和《湘潭晚报》连续报道了杨应君救人的事迹,但反响不大。时任《湘潭日报》总编王荃写信给湘潭市委书记、市长、市委宣传部长,建议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杨应君舍己救人典型报道,市委向省委、报送杨应君典型事迹材料,市委书记、市长到医院看望、救助杨应君。这些建议均获采纳。之后,有160多家国内媒体报道了杨应君的故事。她得到了“见义勇为奖”,并获得了其他荣誉称号。

此前,“最美女导游”文花枝的推出,宣传套路与此基本相同:车祸发生后,媒体一开始作为事故来报道,湘潭的旅游部门还面临被处罚的威胁。但身受重伤的文花枝一句“我是导游,先救游客”被发掘出来后,一起严重的旅游事故瞬间变化为美丽女导游“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

当时湖南旅游市场陷于低迷,全国导游行业声名不佳,文花枝的事迹一出来,就受到国家旅游局和湖南省旅游、宣传部门的极大重视。这位截去了左腿的女孩很快获得数不清的荣誉称号。

与文花枝、杨应君这样的“瞬间英雄”不同,“板凳妈妈”许月华、“助学老人”赵在和是几十年做着相同的工作,而逐渐为人熟知的。许月华是在湘潭社会福利院长大的残疾人,她没有双腿,靠板凳行走,在福利院照顾100多名残障儿童长大。1985年,许月华的事迹被媒体发掘出来,她获得了些荣誉称号,入了党,之后便沉寂了。直到2010年8月,湘潭市总工会举行“百企万人大帮扶”募捐晚会,主办者邀请许月华上台讲话。这位身高不足1米的“板凳妈妈”再次引起媒体关注,引来又一轮宣传热潮。

赵在和曾是一名官员,从湘潭县文化馆馆长任上退休后,他骑着自行车,去乡下给买不起相机的农民拍照赚钱。在乡下,赵在和发现大批因贫困辍学的孩子,之后逐渐走上通过劝募资助贫困学生的道路。到2011年底,赵在和劝募助学17年,共募集资金300多万元,有1178名贫困学生得到了扶助。

以上4人中,文花枝走得最远。她的年轻、美丽及女性身份,无疑赢得了受众更多的同情。当美丽的身体惨遭断裂,当外表文静与内心坚强相映成辉,当女性特有的勇敢与善良集于一体……她打动了无数人的心。文花枝最早当上“全国道德模范”,她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手,更当选为第11届全国人大代表。如果不是文花枝刻意低调、小心翼翼躲避媒体,她会得到社会更多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湘潭市共有3人获得过“全国道德模范”称号:文花枝、杨怀保、许月华,赵在和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杨怀保是陕西人,带着病弱的父母、弟弟来湘潭大学读书,当选过“陕西省十大孝子”,他的事迹在湘潭未得过多宣传。

除文花枝、赵在和、许月华、杨应君外,近几年,湘潭市还出了些受当地媒体推崇的道德人物,如“英雄民警”袁术芳,为救人而被失控卡车撞死的农妇马桂秋,背着母亲上学的女大学生罗桂红等。

谁最需要道德模范?

2011年9月,湘潭民警袁术芳勇斗逃犯,被刺6刀,还抓住逃犯说:“我死也不会放你走!”袁术芳住院后,区委宣传部门想推这个典型人物,就邀请湘潭市的道德模范去医院看望袁术芳,并请记者采访,作为新闻事件来报道。有的道德模范到袁术芳的病床前看看,等记者拍完照片就走了。但“板凳妈妈”许月华陪袁术芳坐了几个小时,跟他谈心。后来许月华又来了一次,给袁术芳送了土鸡、鸡蛋和一盆花。在接受《南风窗》记者采访时,许月华说:在湘潭的道德模范里,她最佩服袁术芳。

湘潭一位民企老板说:“湘潭出了这么多英雄、模范,说明湘潭的民间精神,还是受到湖湘文化影响的,我们叫‘湖南骡子’精神,倔强,敢担当。但湘潭经济长期落后,出不了什么经济人才,从政府到媒体都有一种失落感,不断地推出道德模范,可能也是对这种失落感的补偿吧。”

从2007年到2011年,湘潭市5年换了5位市长,曾经连续有3个春节没有市长,只有“代市长”。政府首长频频更换,湘潭经济发展的连续性肯定要受到影响。

一位湘潭律师说:“湘潭市又叫莲城,湘潭莲子是有名的‘天下第一莲’。从污泥中长出的荷花,因为有污泥的衬托而特别美丽。如果我们把湘潭涌现的道德模范比作‘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那么首先就要承认当今社会道德水准普遍降低的现实,不光湘潭,全国都是这样。”

一位跳槽到企业工作的前媒体记者说:“当记者时,我从骨子里觉得湘潭发展思路清晰,很鼓舞人心!后来到了企业,才发现环境真的很糟糕。我到任何部门办事,都要先给人家发一包烟,一包槟榔。别人到我这里办事也是这样。出去请客吃饭,没有茅台、五粮液酒就拿不上手,没有180元一盒的‘和天下’烟就拿不出手……”

赵在和的劝募助学,是非常琐细的工作,每一个细小的成绩,都付出反复的努力。他说:“每年底,我都要给湘潭市、湘潭县文明办、关工委、团委、妇联、教育局写报告,汇报工作,他们一次也没给我回过信,是不是说明他们觉得这事无所谓了?”

许月华虽然不识字,但她很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她不希望记者对她39年里始终不拿工资做过多揣测,坚持说是自己不想要钱。在某次市政府邀请道德模范召开的座谈会上,赵在和抱怨政府每次开会,都不派车来接他们。会后许月华还劝赵在和,说他不应该提这个意见,即使要提,也不应该在会议上提。

4年前,杨应君救了别人的孩子,却失去了自己的女儿,她也被撞成重伤,留下了后遗症,夫妻俩放弃了中巴车生意。儿子断奶后,留在乡下,由爷爷奶奶照顾,杨应君到湘潭市一家酒店上班,丈夫去给私企老板开车。在城里,杨应君没有朋友,每天下了班,在出租屋里看看电视,搞搞卫生。将近5年过去了,她仍然陷在难以排解的痛苦中,她应该装了一肚子的话,但她学会的不是倾诉,而是更紧地关闭了自己的心扉。

“那时候我没想这么多,我也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指女儿被撞身亡)……”泪水像小溪一样在她脸上奔流。这句话,应该每天都响彻在她的心里。这被媒体、公众称颂是英雄和光荣的行为,却是她深深自责、悲哀和伤痛的源泉。她说她性格“直爽”。但在受访的两个小时里,她说的话不多,大部分时间里,她在无声地流泪。

那辆肇事车没有牌照,没有行车证,司机没有驾照,所有合法行驶在公共道路上该有的东西都没有,包括有效的刹车装置。事故发生后,有人建议她和丈夫去告司机,让他去坐牢。但他们放弃了。她说:“他也很可怜。”

不管那个司机再可怜,毕竟他做的是违法的事,而且确实严重侵害了别人的生命安全,应该得到法律惩处啊。“但我老公说:我也是司机,他也是司机,他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情。”

“那你是怎么想的呢?”当记者这样追问时,杨应君沉默半天,小声道:“他也不是故意的。”泪水再一次从她的眼眶溢出来。他们没有那名肇事司机,也没得到多少赔偿,这一点,在媒体报道中,被用来突出她人性和道德的光辉。如果她坚定地主张赔偿,严厉地要求给予司机法律制裁,是否她“英雄母亲”的光环就有了瑕疵呢?

这一颗浸泡在泪水里的心,所能得到的最大安慰,是事故发生时,她推开的那6名学生和他们的家长。他们每年春节都来看她,孩子们叫她“杨妈妈”,跟她说“你永远是我们的妈妈”。孩子们过生日时,她也会去看望他们。

对于成为“英雄”,文花枝一直在温和而坚定地抵抗;媒体对她的报道,她自己很少看,看了心里就难受。她尽量地躲避社会对她的关注,但却总是躲不掉,为此而苦闷不已。

不过,在一位湘潭籍的营销界人士看来,湘潭市政府对道德模范资源的运用还远远不够。他说,“如果政府能把赵在和、文花枝、许月华、杨应君等人打包推出,湘潭会成为全国有名的‘慈善城市’、‘友爱城市’,可以每年在湘潭举办全国慈善论坛,能孵化出好多公益组织和公益人物,从长远来看,也有益于湘潭经济环境的改善……但它不如招商引资见效快,所以政府不重视。”

道德完人之极限

1998年4月,湘潭市关工委副主任对赵在和说:“有人反映,你对超生家庭的子女也扶助了?”

赵在和向记者解释:这是因为某山区贫困村,一个女孩子学习成绩特别优秀。她家姊妹3个,她是老大。山里孩子普遍学习成绩差,他想树一个典型,就帮她办了扶助指标。赵在和向关工委领导保证:不会再扶持超生户家庭的子女了。

杨应君和文花枝是在丧失至亲之人或自身肢体完整性的危机下,把它转化为成就道德模范的机会的。显然,大多数人并不会冀望有这样的机会。或许有人说,我们要学的是她们“自我牺牲”的精神,而不是她们的具体行为。是的,再没有比“自我牺牲”更高尚的道德和行为了,但它只是在自我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决定性冲突,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才会做出的选择,她们的选择对自己或亲人是一种害和恶,但却因可能避免了对别人的害和恶,而受到政府和社会表彰。

“板凳妈妈”许月华或许最符合人们对道德模范的要求:她不要工资,39年如一日地照顾最需要爱又最缺乏爱的残障儿童。许月华说自己“命比黄连还苦”。很小就父母双亡,自己又被火车轧断了双腿。1973年,在公社和大队干部奔走下,农村户口的许月华才有机会进入当时只收留城市居民的湘潭市社会福利院,从此她不用担心会饿死了。

因此,许月华的“感恩”思想是朴素的。她学会了用两只板凳走路,主动申请帮助护理员照顾残障儿童。她比湘潭福利院任何一位工作人员的“院龄”都长,却一直是一名编外护工。因为她自己是重度残疾人士,对这里的残障儿童不会厌恶,而有天然的亲近感,她把社会给她的爱传递给了这些被遗弃的孩子们。

她其实同样有些困惑,就是再次出名前后,大家对她的态度变化。有媒体来采访时,会有原来关系很好的人说她并没有这么好,也不是天天到福利院上班,也不是扶养了那么多小孩。许月华说:“我肚量比较大,只要对得起良心就好。”

当“自我牺牲”成了常态,当人们要求道德模范长期以“无私利他”的标准为人处世,要求她时时压抑、牺牲自由和利己之欲望,牺牲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心全意地为他人活着,把分外善行变成日常行为,也就成了一个沉重负担。如果她为自己考虑,而未曾顾及别人的利益,哪怕只有一次,她也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

上一篇:节俭之星事迹材料范文 下一篇:礼仪少年事迹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