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理念范文

时间:2023-08-02 16:20:54

知识管理理念

知识管理理念范文第1篇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总体设计规划就会得到保障,并结合预期的设计要求规划图书馆知识供求策划,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推行图书馆的宏观管理制度,对图书馆知识供应的形式和方法进行调控,增强图书馆知识教育的组织效果,促进图书馆市场运行水平的提高。

二、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运行的环境规划

1、丰富馆藏,应用联盟合作方式。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并使他们的知识领域得以拓展,图书馆藏书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有所提高,这是体现图书馆品质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藏书建设工作的加强是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制度实行的首要任务,只有在此建设环节获得成功,图书馆的建设目标才能实现。而全面化的联盟合作则是扩大图书馆知识容量的绝佳方式,联盟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等级或高等级联盟合作、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联盟合作及与网络文献机构的联盟合作等,不少联盟合作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联盟合作的方式能够实现知识文献和信息资源的共享。针对不同的联盟对象和联盟目标,选取合适的联盟合作的方式加以实现。笔者所在院校在联盟合作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到,领导组织、经费筹集、讨论机制及效益的分配是联盟合作效果保证的关键,直接决定了该合作方式的应用效果。

2、建设导航,加强服务。

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在其知识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知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对图书馆的环境和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设计、利用和布置,让学生在知识汲取和同化的过程中体会融入其中的感受,或多或少地在下意识中受到知识教育,从而使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目标得以体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知识管理构建的完善都离不开导航系统的建立,图书馆导航系统的建立可以由图书管理人员自行开发,在出现最新资源或文献时,对导航系统的文献内容进行更新,按照图书或文献资料的类别做出导航目录,方便读者查找借阅。导航系统在读者了解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为其节省时间,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馆内文献资料的翻阅率。在计算机技术普及的现代社会中,有不少构建了藏书内部网络导航系统的图书馆,以笔者任职的学校图书馆为例,当读者需要搜索时,选择好藏书的类别(期刊、杂志、小说、学科文献等)和文献关键词后,可点击“检索开始”图标进行检索,检索结束后,界面中会出现符合上述要求的藏书,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藏书是处于被借阅还是未借阅的状态及藏书的具置,读者了解清楚后可直接采取下一步行动。除此之外,图书馆的服务水准也要有所提高,馆内藏书分类的标记、图书类名和分类号的标明及检索系统的日常维护等。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为图书馆配置打印复印设备,避免读者为了获取资料信息而出现偷窃、撕毁书籍的行为。

3、开发网络系统,提高图书馆利用价值。

现代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在于,现代化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扩大藏书使用的开放性,在民众看来,图书馆中除了实体的文献或图书外别无他物,而现代化的图书馆打破了这一传统思想,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可以将其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信息获取渠道,数字图书馆、书籍推荐、阅读引导和无纸化书籍的阅读都是现代化图书馆通过网络系统开发得以实现的“奇思妙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的推行,充分结合了现代网络信息科技技术,树立了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力争凸显图书馆的利用价值,为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图书馆一定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知识管理理念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知识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运用于企业的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随着大学的企业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多的企业管理方法可以在高校管理中得到深层应用,从而实现最大办学效益。

我国已经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扩招、学分制、后勤社会化、自主择业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出台,对学生管理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传统的“说教式”管理已经受到教育人士及社会普遍的否定。近几年,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注重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个性”等高级学生工作管理理念被认为更适合培养教育当代大学生,这些变化给高校管理者提出了挑战。然而,当社会更多关注在“以学生为中心论”等问题上,确忽视了高校教学管理队伍。他们正是高校中最容易忽视,工作环境最不被“关注人的个性”的队伍。殊不知这支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是学校发展攀登理念的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创造一流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根本。近几年,一些教育界人士已经察觉出这支队伍的“职业倦怠”,“职业枯竭”等问题,高校教学管理队伍新模式的探索呼之欲出。

企业界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全新的知识管理模式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和启示,从而实现最大办学效益。

一、知识管理的起源及发展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最早起源于学院派的研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peter drucker形成了管理人们想法的观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nonaka和takeuchi第一次介绍了“知识型企业”的概念。当进入新千年的时候,知识管理却神秘消失,一年多时间的停滞,知识管理又从被抛弃的地方站了起来。在现在的情况下,知识管理已经不再被看作一种时髦但没用的管理理念,而变成了支持组织目标实现的必不可少的管理方法。ibm全球服务部知识管理学院前任执行总监laurence prusak表示,知识管理既是一项实践,又是一门学科,它的发展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在起步阶段预计会出现的错误都未发生,而所建立的实践与理论基础却益发坚实、不断扩大。

二、知识管理的涵义

鼓励和促进人们应用、开发、分享、结合、巩固相关知识,以实现个体和集体目标,所有与这一切相关的活动都称为“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包括能推进整体核心流程的所有方法和工具。该流程至少包括4种核心活动,即在组织的所有地区和级别产生知识、存储知识、传递知识及应用知识,以通过紧紧围绕增加价值的业务流程来提高组织绩效。

三、高校教学管理中基于知识管理的驱动因素

1.高校所处理知识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变化,创建、存储和分布知识的技术方法的开发,以及增加的对大学业务战略的重视等,在大学中产生了新的知识管理需求。

2.学生对高校一流的教育管理者的渴望。

3.保持与创造高校的竞争优势,减少因教育管理者重复劳动,效率低下的因素而造成的损失。

4.对高校各部门的共享、协作、可持续性的互相学习的强大需求。

5.高校教育管理者对“职业枯竭”的恐惧。

6.在高校教育管理者中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

四、企业知识管理对高校知识管理借鉴

(一)知识管理文化

在企业采用知识管理战略之前,必须营造知识管理文化。高校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可定义为“高校成员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和信念以及由这种价值观念所决定的准则和行为方式。这种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可能未被明确宣布,隐含在高校成员作为其行为前提的思维模式的假设中,为高校成员无意识认可的。高校组织文化通常在高校战略和组织结构中不可触及的地方发挥作用,使员工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价值观和行为规则方面的影响。高校知识管理文化的影响表现为行为导向、行为激励以及行为协调:引导高校成员自觉做出符合高校价值观的选择;特定的价值观会激励员工在特定环境中表现出符合高校需要的行为;受同一价值观的影响,高校员工在不同时空中的行为规则必然趋向协调一致。

支持高校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举措有:(1)员工之间的交流、彼此建立尊重和信任的关系;(2)没有等级束缚;(3)员工迫切感受到对高校知识管理变更的需要;(4)重视教学质量和学生。

当然操作中会遇到障碍,如缺乏足够时间思考未来以及不确定性带来的压力、知识管理被认为是员工工作以外的负担、内部竞争、高校不可能强制员工分享知识、“知识就是权力”等,但高校知识管理组织文化需要耐心并对创造必要条件下工夫,高校领导的行为和态度是形成高校知识管理文化的主要因素,如在学校管理和决策中与师生员工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带头在网络中传播自己的业务经验和学术研究动态供他人借鉴等,俗话说:“从成功和失败中学习,与他人分享知识,并在过去的教训中变聪明”会帮助你在目前和未来取得成功。优秀的教育管理者会把它牢记于心,并在日常工作中运用自如。领导者需倡导、支持和引领高校知识管理文化。

(二)知识管理战略

随着大学的企业化和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强,更多的企业方法可以在高校管理中得到深层应用。高校教育和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战略,可以使高校具有前所未有的提供服务的能力,提供更高水准的“教育产品”来满足学生和社会整体的需求。只有将高校的目标、战略、文化融为一体,适当应用技术和合理的管理思想,才能真正掌握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力。多数员工对组织目标模糊不清,更不用说实现目标的战略和规划,导致员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能为长远计划作贡献。高校必须有一系列完整的战略方案,如8年“攀登计划”、20年规划等,战略目标清晰,员工的个人目标才会结合融入到组织中去,实现高校资源优化与共享。

高校在实践知识管理战略时,常常会出现以下困扰:(1)高估了员工对高校战略方针和远景规划的理解;(2)一味的提倡员工对组织的贡献;(3)战略上的失误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高校领导者是引领高校发展的核心人物,在制定战略时,同时也要把自身的培养放入高校整体战略方案中。对高校管理人员进行培养,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理论素养,造就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个人,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管理队伍。在制定高校战略方案时,所有员工都要了解自己的组织,以便参与组织的创新过程。但是,只有不超过一半的信息来自正式会议或高校网络,所以,让员工参与计划过程才能使他们获得对组织的真正理解。为此罗伯特·卡普兰和大卫·诺顿在1992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中建议企业使用平衡计分卡的综合管理方法。这种综合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校。平衡计分卡的第一步是将目标以确切的数字表达出来,到目前为止,这和普通的预算过程一样。第二步是从社会的角度去计划和解释这些目标。第三步要考虑这些目标将给组织程序带来哪些影响,组织的哪些方面有待改进。最后,决定以上所有这些对组织的创新和学习能力提出了什么要求。重要的是,四方面相互关联,每个步骤都影响其他三个方面,试图改变一方面而保持其他三方面不变是不可能的。通过对员工的聘用、选拔、培训、考核、奖惩、晋升等切实有效的激励制度和措施,真正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使师生了解高校战略方案,理解战略方案,贡献于高校战略方案中。

(三)知识管理创新

知识管理的核心在于提升组织的创造力,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核心,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创新是灵魂。高校知识创新的广度、深度和方向对高校自身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1997年lo月4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把大学称作“知识的工厂”认为大学不仅是知识的创造源、人才的培养库、文化的传播者,也将是经济的增长源。近几年,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不断拓展,高校的知识创新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提高了社会的经济效益。以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为主导发展起来的美国硅谷科技工业园区和麻省理工学院为核心的波士顿科研中心,以日本的筑波工业城和英国的剑桥工业园,以及中国的中关村等等,都是依托某一所或某几所高校,由高校、研究机构、产业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构建的,是高校哺育形成的知识型企业,是高校知识创新成果转化的结晶。因而,我们可以认为高校具有强大的知识创新功能,高校是社会的创新源,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第一执行主体。开发和转化“高、精、尖”技术的知识创新工作成为高校知识管理的主要方面。高校知识管理创新要着重打造优秀的项目组和精英团队,他们在学术、能力、知识上最大限度的得到共享,自然形成最强大的科学技术,得到最有效的经济效益。

提升高校组织创造力的方式:(1)通过有效的职业培训,激发员工的能力;(2)营造知识共享,学术自由的校园学术氛围;(3)多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为员工提供一个发挥创新能力的平台。

知识管理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现代图书馆 知识管理 管理理念

知识管理的实行是当今经济时代对社会发展的基础要求,图书馆作为为社会人才提供“知识储备”的重要场所,其知识管理的施行既是突出其自身特点的一种方式又是图书馆管理的发展需求。任何组织或单位的管理改革都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通过不断调整,使机构的管理系统得以完善。笔者认为,知识管理模式有利于图书馆以新的视角看待与其今后发展息息相关的理论研究,其发展领域的拓展,让图书馆的知识地位得以凸显,并让管理层的组织能力得以发挥。笔者主要就知识管理方式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作出探讨,并提出看法。

1.知识管理方式应用的重要性

1.1实现知识共享。

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是图书馆所起的基本作用,也是其职责所在。现代化的知识普及最注重的就是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这样的发展形势符合未来著作权体系合理化、科学化的构建特点。图书馆的知识共享包括很多内容,如社会信息、图书馆自身特点及个性化的信息资源等,都是知识管理构建要加以考虑的。在此过程中,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要动员校领导、上级教育机构、政府部门、文化监管部门等一切力量,为在校学生营造更好的阅读环境,建立一个充实自我的知识园地。

1.2完善宏观管理。

分级管理和多元化行政管理的设置是图书馆宏观管理体制实施的两大措施,规划管理的强调有利于建设完备的市场配置机制和完善的宏观调控管理,进而加快图书馆宏观化控制管理实行的步伐。如此,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总体设计规划就会得到保障,并结合预期的设计要求规划图书馆知识供求策划,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推行图书馆的宏观管理制度,对图书馆知识供应的形式和方法进行调控,增强图书馆知识教育的组织效果,促进图书馆市场运行水平的提高。

2.实现图书馆知识管理运行的环境规划

2.1丰富馆藏,应用联盟合作方式。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汲取,并使他们的知识领域得以拓展,图书馆藏书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有所提高,这是体现图书馆品质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藏书建设工作的加强是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制度实行的首要任务,只有在此建设环节获得成功,图书馆的建设目标才能实现。而全面化的联盟合作则是扩大图书馆知识容量的绝佳方式,联盟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等级或高等级联盟合作、与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联盟合作及与网络文献机构的联盟合作等,不少联盟合作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联盟合作的方式能够实现知识文献和信息资源的共享。针对不同的联盟对象和联盟目标,选取合适的联盟合作的方式加以实现。笔者所在院校在联盟合作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到,领导组织、经费筹集、讨论机制及效益的分配是联盟合作效果保证的关键,直接决定了该合作方式的应用效果。

2.2建设导航,加强服务。

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在其知识建设的过程中要结合知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对图书馆的环境和活动进行有意识的设计、利用和布置,让学生在知识汲取和同化的过程中体会融入其中的感受,或多或少地在下意识中受到知识教育,从而使图书馆的知识管理目标得以体现。教育目标的实现和知识管理构建的完善都离不开导航系统的建立,图书馆导航系统的建立可以由图书管理人员自行开发,在出现最新资源或文献时,对导航系统的文献内容进行更新,按照图书或文献资料的类别做出导航目录,方便读者查找借阅。导航系统在读者了解自身需求的前提下为其节省时间,减轻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图书馆知识管理工作的效率,也提高了馆内文献资料的翻阅率。

在计算机技术普及的现代社会中,有不少构建了藏书内部网络导航系统的图书馆,以笔者任职的学校图书馆为例,当读者需要搜索时,选择好藏书的类别(期刊、杂志、小说、学科文献等)和文献关键词后,可点击“检索开始”图标进行检索,检索结束后,界面中会出现符合上述要求的藏书,并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藏书是处于被借阅还是未借阅的状态及藏书的具置,读者了解清楚后可直接采取下一步行动。除此之外,图书馆的服务水准也要有所提高,馆内藏书分类的标记、图书类名和分类号的标明及检索系统的日常维护等。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为图书馆配置打印复印设备,避免读者为了获取资料信息而出现偷窃、撕毁书籍的行为。

2.3开发网络系统,提高图书馆利用价值。

现代化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区别在于,现代化图书馆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扩大藏书使用的开放性,在民众看来,图书馆中除了实体的文献或图书外别无他物,而现代化的图书馆打破了这一传统思想,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可以将其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信息获取渠道,数字图书馆、书籍推荐、阅读引导和无纸化书籍的阅读都是现代化图书馆通过网络系统开发得以实现的“奇思妙想”。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图书馆的利用价值。

综上所述,现代图书馆知识管理理念的推行,充分结合了现代网络信息科技技术,树立了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力争凸显图书馆的利用价值,为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坚信,通过不懈努力,图书馆一定会有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郁丽玲.构建图书馆文化的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知识管理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 高校图书馆 管理 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知识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它能够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搜集、整理、存储以及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的管理质量和管理理念将会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只有将知识管理理念引入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当中,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图书馆的发展质量,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一、知识管理含义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指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用知识管理理念和方法,再结合原有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将图书馆内部的图书资源和信息资源整个,充分满足不同人员的信息和知识变化需求,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整体运行效率和管理质量水平。通过知识管理能够明确高校图书馆的管理目标,使用最恰当的方式来进行知识之间的传播,同时还能够保证传播知识的恰当性。在狭义的知识管理中主要是指知识本身的管理,它包括对知识的获取、创造,加工、储存以及传播应用等,而广义的知识管理则指除了狭义管理以外的对有关知识的各种资料和无形资产的管理、各种知识设施、知识组织、知识活动等管理,从而更好的提升高校图书馆里的质量,保证其管理效率,实现高校图书馆的良好发展。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知识管理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信息资源的管理,第二是对智力资源的管理。通过这样的管理方式能够更好的发挥高校图书馆的知识资源,提高知识资源的整合度,最大限度的实现知识信息的功能。而且在这样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可以将图书馆内的固定知识活化,建立动态信息知识库,积极为学生提供更加有利的学习环境,为学校的专业项目、科研工作以及重点课程、精品课程的设置提供知识支撑,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达到高校图书馆建立的目标。

二、知识管理措施

(一)提升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素质

高校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要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树立正确的知识管理观念,从而更好的保证管理效率。知识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它能够为图书馆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行为有着较强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发展时需要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身对知识管理的认识。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有着较高要求,它需要管理人员有着 超前意识,能够充分挖掘读者的兴趣爱好,将读者学生作为重要的服务目标,深入了解目标群体需求,对图书馆内的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充分发挥馆内知识资源的优越性,为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服务。

高校图书馆内的管理人员还需要不断丰富自身的业务知识素质,对图书馆内资源进行科学分析,并对其知识质量进行评价,建立更加明确的管理方式,不断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水平,减少教师和学生的查阅时间,更好的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要选拔出学科专业以及知识丰富的管理人员,分配到各个学院作为信息服务的联系人,全面负责各院、系、专业学生的图书信息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科学的文献信息服务导航,加强对学生的知识培养,让他们能够充分了解到自身知识的不足。尤其是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行,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学生的信息需求,需要馆员能够掌握更多专业管理知识,形成多层次的人员团队,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质量。

(二)做好知识服务用户管理

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在进行服务时,大部分的学生为本科生,同时还包括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教职工等。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服务体系,需要管理人员做好相应的服务建设,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知识信息需求。不同的群体由于知识结构的不同对高校图书馆内的资源信息要求也就不同,因此要想做好相应的服务管理,就要结合学校内的资源信息以及人员需求信息来进行,最大限度满足不同人群的知识需求。

在进行知识服务的过程中,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相应的导航技术,在这样的数据库中能够让用户通过查询找到自己所要的知识信息。它主要是利用搜索引擎来实现相关专业范围内的资源信息搜索,缩短用户查找时间,最大限度保证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其次,图书管理人员还要利用相应的智能技术为用户提供特别服务。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对信息进行查询、筛选和管理,并且根据用户的需求为其建立独特的执行工作计划,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图书信息资源,更好的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除此之外,高校图书馆还要不断完善内部服务环境,建立相应的咨询服务区,营造一种舒缓的氛围,管理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够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建立相应的电子阅览室和电子教室,更好的满足大学生的信息技术需求,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整体管理质量。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在进行管理时,需要改变原有的管理理念,提升管理人员知识管理认识。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应的知识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保证管理质量,为高校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服务,最终达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要求,满足更多人的知识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紫翔.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创新服务[J].黑龙江史志,2010,1(20):99-100

[2]尹晓慧.张洁.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创新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3(36) :78-79

知识管理理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图书馆管理

引 言

知识管理是组织的一种有意识的战略,是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有机结合,是组织和个人为组织目标合力于知识共享基础上的知识转移过程,它要求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个人和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一、图书馆管理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管理引入知识管理模式,有利于 图书馆建成学习型组织,有助于利用组织知识实现管理学意义上的知识管理。

1、实施知识管理,促进图书馆的学习。

学习是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子系统,由三个互补的要素构成:学习的层次(个人学习、团体学习和组织学习)、学习的类型(适应性学习、预见性学习、行为学习)和学习技巧(系统思考、心智模式、自我超越、自主学习和对话)。以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其横向内容划分为个人知识管理和组织知识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注重学习速度、学习深度和学习广度,激励馆员寻找和发现问题并系统地解决问题。

2、实施知识管理,促进 图书馆组织的转型。

组织是个人、团体和组织整体学习发生的载体和构架,包含各种要素和过程.组织子系统包含4个关键的要素是:愿景、文化、战略和结构。以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为组织共同愿景和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能够减少组织的管理层次,使组织管理结构扁平化,有利于 图书馆从一个非学习型组织向学习型组织过渡的过程。

3、实施知识管理,提高图书馆馆员的素质。

人员子子系统是由种群体组成的,图书馆人员子系统由管理者和领导、馆员、读者、业务伙伴和联盟、供应商和经销商五部分组成。基于知识管理的 图书馆管理能够全面协调各方面人员的知识关系,及时掌握来自各个方位的需求信息,改善馆员的知识结构,提高馆员的个人素质,调动馆员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团队作用以求得图书馆发展的“最大值”.

4、实施知识管理,丰富图书馆学专业教育资源。

知识的获取和利用是持续和相互关联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再发展、再深人,也不可能完全脱离原来的图书馆专业背景,要体现出这个学科的历史感和有持续价值的知识。我国目前的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其实是相当被动的,过于强调图书馆学、情报学中的技术层面,从某种意义上反而削弱了图书馆学、情报学本身的专业性。

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教育的出发点,应该着眼于知识的发现、应用和创新。基于知识管理的 图书馆管理有利于形成图书馆学教育三要素:空中教室、家庭教师、全新教材。它们为学习者建立和建成了一个随时丰富和更新的专业知识网络:需要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的组织和个人可以自主、自立、自愿地积累、交换、共享实际有效的专门知识,进而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终身学习能力。

5、实施知识管理,能够架起知识的高速公路。

自由利用知识是21世纪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目标。所谓自由利用知识,简单地说,就是用户在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按自己所需去充分利用知识。自由利用知识需要高效率的知识组织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 图书馆管理丰富与共享着知识转移、利用的技能。

二、基于知识管理的 图书馆管理特点

1、强调系统观点

从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解决和处理管理的实际问题。

2、重视人的发展

知识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个人发展有利于组织成功.基于知识管理的 图书馆管理重视馆员的个人素质培养,营造利于个人发展的组织环境。

3、培养学习能力

发展是永恒的。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组织以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快速老化和贬值,甚至成为组织发展的绊脚石.快速的知识更新,意味着学习必须成为一项持续性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培养学习能力,快速获得新知识对组织来说至关重要。

4、营建组织文化

学习型组织是从文化角度来定义组织的。组织文化一般指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更具特色。它是组织中成员的一种共同认知,能够强烈的影响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策略研究

1、基于知识管理图书馆管理决策

管理决策的制定往往受制于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SWOT方法的基本点,就是组织战略的制定必须使其内部能力(强处和弱点)与外部环境(机遇和威胁)相适应,以获取管理的成功。它提供了四种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图书馆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知识与信息的需求这一机遇,利用组织管理外部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依靠组织内部优势,能够增强组织的知识服务能力。为了达到知识共享和转移的目的, 图书馆选择SO策略,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 图书馆要引入知识管理的理念,促进个体隐性知识向组织显性知识转化,以馆员的人力资本升值为目的,在“以学习型组织为目标的知识管理架构”的引导下,遵循管理规律,把图书馆管理组织外部知识的技术和方法转移到组织内部的知识管理上来,通过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提高馆员群体素质,增强 阴书馆适应环境的能力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2、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馆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1)个人知识管理

个人知识管理的主要作用主要在于有计划地建立个人专业知识体系、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建立个人的知识库,实现自我超越,是 图书馆员迎合外部机遇的理性选择.同时,也要依靠内部的业务工作优势加强个人知识管理,使个人专业知识体系完整地建立,有针对性地挖掘和补充个人所需的知识资源,改善馆员个人素质结构,并将知识资源应用于实际工作,参与知识交流与共享。

对于学习型图书馆来说,组织的成功经验、典型案例、以往的知识积累和经验能够快速便捷地为所有馆员所用,内化为个人的准性知识。学习是工作的一部分,在工作中学习是组织学习的一种方式。可以增加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存量。

(2)组织知识管理

组织的知识管理需要找到相关的人和知识,并用正规的形式表达出来,然后随时保持并进一步优化这些知识。

建立组织的知识仓库。知识仓库是构建知识单元之间的关联结构,并将该结构与知识一同保存下来的场所。它是知识发现的基础,同时又是知识发现的对象,。知识仓库是知识管理的支撑工具。

组织知识的转移。组织知识转移需要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地图。知识地图(KnowledgeMap)是用于帮助人们知道在哪能够找到知识的管理工具,是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导航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制作知识资源总目录及各知识款目之间的综合体。构建 图书馆组织的知识地图,能够系统反映组织内部知识的类型以及各类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情况,能够真实地提供组织内外知识的详细线索,为组织内部人员共享知识创造条件。

3、过程管理

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员工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培养集体创造力.创新不是科学或技术,而是价值。创新应以它对环发的影响来衡量。

撰于知识管理的 图书馆管理依靠知识运行机制、知识明晰机制、知识绩效机制、知识奖惩机制(ZI提高组织和个人的知识发现能力.在激励馆员感觉参与知识管理和创新时,应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尊重人格,激励其主动献身与创新的精神,而不应使馆员处与规章制度约束之下被动地工作,以致造成馆员知识创新激情的消失。

三、结论

图书馆管理引入知识管理理念,就是要挖掘出馆员个人的隐性知识和组织的潜在能力,丰富组织知识,使需要知识的人能够以便捷的方式共享图书馆学情报学业务知识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基于知识管理的 图书馆管理是图书馆组织和馆员个人合力于知识共享的知识转移过程;是图书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共建、共知、共享的过程;是以学习型图书馆为组织目标的管理学意义上的知识管理。它要更新图书馆学专业教育资源,建成学习型图书馆,实现高效率的知识服务。

参考文献

[1]黄晓萍,新世纪图书馆知识管理策略.信息研究,2005, (4):41-42, 44

[2]高丽,于英用.21世纪组织中的策略领导和知识管理.商业研究,2004,(6):34-36.

知识管理理念范文第6篇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内容的不断落实,这使得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档案管理更趋向于科学化、合理化,但是,在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基于这一情况,对处于知识管理背景下的高校档案管理方式进行了切实的分析和研究,而后提出了切实的高校信息创新管理措施,以下为详述。

关键词:知识管理理念;高校档案;信息服务;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29-02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地更新管理方式,一般情况下,档案的管理内容包括:图片信息、视频影像信息、文字信息以及图表信息等资料。高校在对学校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越发地关注到档案管理工作以及经营的重要性,档案管理与经营是高校的基A管理内容,将高校档案管理落实到实践过程中,可以使学校管理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还会对学校的发展和进步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想发挥高校管理模式的优势,就要将高校档案的管理内容落实到实践中,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而且也能对学校日后的各类档案应用工作提供准确的资料参考。那么高校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究竟怎样才能将知识信息时代的要求落实到实践中,并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呢?笔者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概述了档案知识管理的含义,而后提出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切实建议。

一、对于知识管理理念下的档案管理的含义概述

1.关于知识管理的阐述。知识管理的相关理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它提出了新型的管理方式以及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而且在这一理念问世后,很多的专业学者以及企业的领导者都认同这一管理方式。知识管理与一般的管理内容不同,将它落实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以知识的管理模式为基础实施管理的,在应用知识和组织知识信息的过程中更加强调创造性的思维,由此可见,这样的管理更具策略性和科学性。[1]

2.对于档案知识管理的含义分析。现阶段,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将管理活动以及经营理念落实到实践过程中,并且已经逐渐地更新了旧式的管理模式。而在旧时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更多的是将档案管理重心落实到知识系统的构建上,逐渐的落实服务内容并架构起服务体系。所以,现阶段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在管理重点转向档案知识管理过程中,逐渐建设一个系统的档案知识库,最终将传统的管理模式过渡到知识的管理层面中。[2]

二、对于高校档案知识管理创新研究的具体建议

(一)档案流程的策略管理建议

在当前知识管理理念下进行高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想将知识的管理模式有效地融入,就要逐渐地将现阶段的管理模式更新,并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注重档案知识管理的导向性,注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知识管理效率,在这一管理基础上,逐步完成档案管理制度的更新和调整,最终将档案内容的收集和管理科学化和细致化。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很多高校档案管理员不仅仅要注重档案文件的搜集,还要逐渐地转移管理重心,将旧时的管理模式转移到知识管理的模式,丰富学校学生以及教师的档案管理内容。另外,在进行高校档案管理时,还要将档案的文件信息明确并熟练的掌握,而后再由档案的使用者将其反馈落实,力求将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化,逐步地构建起一体化的管理系统。除此之外,在组织高校档案知识管理时,还要切实地将档案知识的管理落实到组织实践中,提升主题管理法的应用,与此同时,还要尽可能地降低分类法的应用,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性。[3]

(二)健全并完善高校档案的管理制度

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在构建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充分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内容,并将此作为档案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相关的高校领导也要重视档案管理的作用,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督促他们科学地、合理地完成开发、收集以及获取档案等工作内容,促使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做到有章可循。当前,我国为了将高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逐渐地依据实践管理经验颁发了《高校档案管理办法》以及《档案法》,在此基础上,很多学校的相关管理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时,应当遵循档案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逐渐的将档案管理内容趋向于合理、真实以及合法,相关的领导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对档案管理的内容和范畴明确的规划,使档案管理有法可依,避免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杜绝档案管理的数据信息泄露现象。[4]

(三)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创新管理工作

将高校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落实到实践程中,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整合和规划,从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的工作效率。所以,要想提升高校的档案管理质量,还要重视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决定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所以除了对档案管理人员定期培训外,还要在日常的工作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渗透档案知识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定时安排切实的任务给档案管理部门,通过任务的落实和完成,逐渐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除了重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还要制定完善的制度,约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管理行为,提升管理人员工作效率,防止出现工作懈怠、懒惰的情况,这样不仅会营造出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氛围,还会使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逐渐意识到档案知识管理的重要性,逐渐转变管理方式,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另外,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领导还要注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配置和协调,这样不仅可以将档案知识管理内容逐渐的更新,还可以转变老员工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维,为现阶段的高校档案管理注入新的动力,除此之外,还可以为新员工提供加薪和升职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更新档案管理模式,为档案管理注入活力。

(四)构建切实的评估制度,提升档案管理的效率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讲,切实的落实评估机制是保障管理工作实施的基础,也是重要的环节,所以,在高校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评估的内容落实到管理工作中,并将评估作用和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这样才能为高校档案知识管理的创新发展提供切实的监督保障,保证档案知识管理真正的落实到实践过程中。从另一角度来讲,如果高校在档案知识管理的过程中,不具备科学的评估机制的保障,将会致使高校的档案管理无法完成信息反馈,最终使得档案的知识管理无法体现实际的意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更多的关注知识以及信息的理念的融入,当前的管理手段如果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脚步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将会使得档案管理面临遭受淘汰的威胁,所以,高校在管理档案时,应当力求将知识、信息理念融入其中,并将管理模式创新化,不断地创新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摒弃旧的档案管理糟粕内容和环节,并使现阶段的档案知识管理趋向于科学、系统、合理,这样才能提升学校的档案管理层次。高校要想将自身的发展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就要充分地将知识的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在不断发掘具有参考价值档案资源的基础上,整合更具价值的档案资源,并对其实现创新管理,只有最大程度地提升高校的师生档案应用效率,才能将高校的档案知识管理丰富、创新以及体系化。

参考文献:

[1]包海峰.高校档案馆组织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0.

[2]肖文.知识管理理念观照下高校档案信息服务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5.

[3]王凤秀.浅析基于双向视角的高校档案管理[J].华章,2014,12(10):334-334,336.

[4]褚延红.浅谈高校档案室(馆)与图书馆的协同工作机制[J].山东档案,2016,41(3):13-15.

收稿日期:2016-11-25

基金项目:高校特色档案建设与体系研究(2014C2012112)

知识管理理念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2)12-0003-01

名医学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工作是一项关系到中医药命运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在中医传承工作中,提高名医思维中隐性知识的传承效率是培养中医大家的关键问题,而夯实临床医师中医理论领悟与应用水平是实现中医从业者整体水平提升的关键问题。其中,名医医案不仅是名医临床诊疗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具体反映形式,可以开拓思路,提供借鉴,反映规律,更是中医继承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名医医案的学习和整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名医医案学习与整理研究现状

近代名医章巨膺先生认为:“中医书刊浩如烟海,但最有价值的资料,能理论联系实际的首推医案。”既往的学习者通过名医医案的阅读,拓宽了临床思维,进一步掌握了相关的中医基础理论;但学习者主要是对显性知识的传承,参悟名医的隐性知识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传统的名医医案学习多为个人行为,学术传承面较窄。中医医案的整理和研究,经历了由孤善本保存、集结成书、文献整理到信息数据挖掘的探索[1]。目前已运用信息技术多角度对名医医案进行整理挖掘,旨在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并总结出新信息,以期揭示名医诊治疾病的共性和个性规律。主要方法有:频数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分析、决策树方法、模糊集与粗糙集分析方法、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法等,已成为现今医案研究的重要方法,并取得了显著成绩[2]。但有部分研究工作未遵循中医思维而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及统计算法,引发了挖掘效率及准确率不高、结论得不到名医认可等多种问题[3]。

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①医案数据的提供者与数据挖掘的操作者沟通不足,导致中医专业人员对数据挖掘的需求不明确,部分数据挖掘人员对中医专业的研究目的不清晰;②研究过程重视各种规则方法的使用,但缺乏完善的前期循证方法学设计,导致专业与方法的分离;③一些回顾性医案数据存在信息不足、噪音数据过多、数据编码不一致等缺陷;④部分研究对结果进行解读时,重视以现有知识作为标准进行衡量,或者强调以符合名医诊疗思路为标准,忽视了隐性知识的发现。为此,有学者提出了在数据挖掘分析前要对病案进行预处理,使之能符合数据挖掘分析要求;结果解读应遵循“人

机结合、以人为主”的原则对名医经验进行整理,重视定性研究访谈法的运用[4-5]。笔者认为,挖掘过程的复杂性也不容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少专业人员,只有靠中医药专家的引导,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合理的挖掘方法,才能挖掘出真正有价值的知识。

2 知识管理理念的引入

如何有机融合传统医案的专业解读与结构化医案的信息数据挖掘,以更好地解决学界对名医思维等隐性知识的传承以及名医经验临床验证的需求,是名医医案研究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提出将人、知识、信息技术有机结合,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的应用范围从企业向教育界等不同领域和行业迅速扩展延伸,展现出其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知识管理体系中,知识按性质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6]。在中医药知识中,不可编码的隐性知识极为丰富,且以名医经验表现得更加突出。名医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程度决定了其传承的精准度和效率。另一方面,按照知识的本体分类可分为个人知识和组织知识,而名医的个人知识沉淀于组织中的质与量,是名医经验在组织中分享和应用的基本前提,影响着名医传承的广泛程度。将知识管理引入中医药传承领域,强调以人为本,充分遵循中医思维特点及学习规律,应用于中医医案库建设中,研发名医医案学习研究平台,可为名医学术传承提供高效的工具。目前业界学者已进行了相关的讨论,但实际研发的思路与实践尚未见报道。

3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中医医案学习研究平台特点

3.1 完成知识循环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中医医案学习平台可以实现动态、持续、完整的知识循环。而以往中医医案数据挖掘系统着重于知识的沉淀和积累、知识的解析与转化两个环节。

3.2 融入质性研究思路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中医医案学习研究平台在以往中医医案研究的基础上,更注重按照中医思维规律和学习规律研究名医医案,采取质性研究中的漏斗抽样、扎根理论、团体焦点等方法解读医案,在“以人为本”和数据挖掘两类思路中取得平衡。

3.3 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中医医案学习研究平台在以往中医医案研究注重数据挖掘的基础上,通过以人为本、组织学习、知识评价体系的建立,促进隐性知识显性化。

3.4 支持个人知识的组织化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中医医案学习研究平台通过集体学习,逐步培养运用者的集体学习和组织学习能力,将着力点落于提高组织中医水平,为中医传承规律与传承方法研究提供具体的技术实现方法和实施平台。

4 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中医医案学习研究平台研发思路

基于知识管理的中医医案学习研究平台主要包括以下模块:①基于知识管理理念构建多重基础知识库。建立多个相互支撑的底层中医知识库,在医案中出现的相关知识点可以随时调用基础库的各种知识。②基于知识管理的知识网络图。应用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分类理念,遵照学习习惯和学习流程,标注知识节点并进行链接,组成由知识节点相互联系的知识网络图,做为底层设计。③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知识发现功能。将名医病案进行相关标引,包括病名、证型、方药等,并开发病名与药物的统计分析、名医与药物的统计分析等分析功能。④研发基于知识管理理念的知识沉淀功能。设立学习者专区和名医指导专区,通过信息手段设立知识碰撞和分享平台,促进个人知识沉淀于组织。⑤建立基于贡献度的双重评价体系。对中医医案学习中的每一个案例,予以浏览次数、用户评论、专家评价方面的统计和排名;同时对参与共享、发表评论、回答疑问的学习者进行贡献评价,用信息手段体现知识分享和知识评价的机制。

5 结语

通过引入知识管理理念,遵循中医知识传承特点与规律,面向中医学习与研究需求,设计医案学习研究平台,为中医传承规律与传承方法研究提供具体的技术方法和实施平台,将对名医学术的继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苏礼.中医医案学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60-61.

[2]章怡神,陆金根,顾仁樾.统计分析方法在中医医案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3):8-9.

[3]谭定英,老膺荣,古求知,等.面向循证传承的名老中医个人医案数据挖掘研究初探[J].新中医,2011,43(8):162-164.

[4]郭军.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前名老中医病案整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药信息,2011,28(2):49-50.

[5]张华,刘保延,田从豁,等.“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研究方法[J].中医研究,2007,20(2):4-7.

知识管理理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图书馆;知识管理;实践方式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4-0199-03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什么是知识管理,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和界定,但知识管理以信息为基础、以人为中心、以创新为目标的基本观点却是毋庸置疑的。基于此,笔者认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也相应表现为信息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创新管理三个方面。人力资源管理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知识创新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信息技术是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工具。当前,图书馆界对知识管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将其作为一种管理理念不断应用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知识管理理论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从管理角度来说能够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思想;从技术角度来说,能够优化管理工具。在传统观念中,图书馆工作的实质一直被认为是文献的收藏与提供利用。随着波普尔“世界3”理论的诞生以及“知识说”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图书情报工作的知识化特征。彭修义先生首次提出了“图书馆工作与情报工作其实是同一性质的工作,都是关于知识的搜集、整理、研究、运用与传递的工作”。在以后的知识交流论及知识组织论中均有大量论述赞同这一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结论就是“图书馆内部活动的实质是知识组织”。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专家黄宗忠教授也极力推崇“图书馆员从事的工作本质上是知识管理”这一论断。知识管理是对信息、技术,即知识的管理与对人的管理的统一,它搭建了一个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的桥梁,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以实现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

二、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践基础

图书馆的知识传播不仅丰富和扩展了人类的知识总量,而且发展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使其从早期的“藏书楼阁”模式发展成为今天的数字图书馆,从而为不同学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不同时空状态下人们的知识交流搭建起传播的途径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在不断地将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这一发展过程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管理,而且体现了对人的管理。知识只有在人际交流的过程中才能创新,其目的是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在图书情报领域一般认为,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的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与认识的结晶。而图书馆主要关注的是客观知识的组织,表现为对文献的搜集、分类、标引、著录、排序和流通利用的过程。

所谓文献搜集,是以文献所含知识内容作为文献甄选的标准。分类是按照文献的知识内容所属学科,予以标识,使其有一个属分明晰、层次清楚的序列;分类法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组织体系,图书分类法是人们进行知识管理的前提。主题标引是用规范化的词表来表征文献中的知识主题,使知识主题按主题字顺得到标识;著录是揭示和报导文献中的知识信息,并使其在目录组织系统内得到序列化的反映;排序则是以分类标识以及其他有关标识系统,如字顺等为依据,使知识按学科体系得到组织;而文献的流通利用则是为满足读者的知识需求,编制各种检索工具并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

从知识活动的角度看,图书馆业务工作中的分类、编目、标引、检索、咨询其实正是知识创造的基础与前期准备。传统图书馆管理的中心是对文献资源的管理,是一种对编码知识,即显性知识的管理,而实现对图书馆隐性知识的挖掘和管理,则是今天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需要。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使人力资本管理成为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核心,图书馆的工作重心由“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业务中心由第二线向第一线转移,直接的目标就是知识服务与知识创新。

长期以来,图书馆的服务一直只停留在文献(信息)资源的物理层面上,这种状态既没能满足用户深层次的需求,也没能提高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科地位。传统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与服务体制正面临着信息环境与知识经济的强大冲击与严重挑战。因此,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导向与定位也必须随之提高一个层次,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到为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与“知识服务”概念相仿,也有人提出了“知识导航”或“知识领航”等新概念。在知识时代,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只是知识服务的一部分,并被逐步纳入到知识服务体系中,而知识服务则是图书馆服务的内涵与层次的深化。

三、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图书馆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其核心内容就是进行知识资源的开发,即挖掘和辨识所有与图书馆服务有关的知识。例如,从用户信息的分析可以获得有关需求动向和用户个性需求的知识,从而调整图书馆服务的内容和方式。

(一)深化与促进知识交流与共享

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管理创新,其实质都是新知识的创造,也是图书馆知识资源的积累。知识管理要求馆员树立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意识,主动、自觉地参加到知识交流与共享中。让馆员在轻松的环境下交流经验和体会,让馆员把头脑中的隐形知识表述出来,以形成一个共享的知识库。另外,创造馆员参加知识交流会议的机会,定期聘请馆内外专家讲解图书馆发展的新动向、最新的业务技术和管理技术,并将其整理成规范的文档,使之成为图书馆内部可共享的知识,从而扩大图书馆的知识资源。

很多图书馆已经发展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空间。全体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内部网络获得本馆内部文件、报告、会议记录、统计分析、政策和程序、操作手册、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内部通告、图书馆新闻、员工活动、培训和员工发展机会,等等。大学图书馆也可以开发大学内的知识空间。图书馆的馆员和用户拥有大量的专家们所具有的知识。这种专门知识应该编入目录和索引,并且不断地更新,使其通过图书馆创建并维护的电子数据库可以检索到。

建立知识共享平台。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建立知识库,其内容包括先进工作经验和技能,岗位技能和评价方法等,允许每位员工都能便捷地访问知识库,鼓励每位员工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和工作已显现出融为一体的趋向,学习也是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创造适宜的图书馆知识管理环境

一是要尽可能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高科技手段,建立起各种形式的知识网络,为知识交流与共享创造基本条件;二是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方式,营造鼓励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氛围,建立促进知识转化的激励机制,把信息和存在于人脑中的难以编码化的知识联系起来,以保证图书馆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

通过校园网,图书馆的员工可以自由地获取有关工作的各种信息,并将自己的意见、建议和请求递交给各个相关组织,在相互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释放出各自的隐形知识,创造出知识共享的氛围,从而营造出一个学习的组织,学习的团队。

(三)把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融入到服务和管理过程

加拉(P.galagan)提出,知识管理的主要程序是:创造新知识利用从外部资源所获得的知识用文件、数据库、软件等形式来表现知识把知识渗透到加工过程、产品或服务中把现有的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在做决策时要使用到所有可能得到的知识通过组织文化和奖励来促进知识的成长测量知识资产的价值和知识管理的效果。

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直接目的是知识创新,而图书馆知识创新是使图书馆的知识资源转化为新的智力资源与新的组织管理方式等的过程,知识创新离不开图书馆的知识资源和服务过程。

知识资源的管理,首先,要发展与图书馆的使命和职能能够保持一致的资源获取策略,注意从拥有到获取这种概念的改变。其次,要调查及分析使用者的需求。再次,要超越显性知识,设法获取隐形知识。图书馆应该作为知识筛选、过滤、重组、揭示、开发和传播的窗口与中心,不论图书馆的这些资源是显性的或是隐性的,现场的或远距离的,以及各种不同载体形式的资源。图书馆要利用自己占有的信息资源(包括实体的、虚拟的),快速进行信息加工能力的优势,利用网络环境,对所占有的资源进行浓度分析与重组,提供信息增值服务。图书馆服务人员要掌握信息源,了解信息资源分布状况以及信息网络的分布,熟悉网上信息机构,更好地组织网上信息,为读者服务。

网络环境为图书馆的服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机会,原来意义的图书馆分工被打破。图书馆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人员将扮演“网上信息冲浪员”、“网上信息标引员”、“网上信息导航员”的角色,将会成为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员。图书馆要通过知识服务,满足知识社会的需求,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扩大服务效果和服务能力,使人们在网络和信息时代离不开图书馆的服务。

(四)图书馆知识管理创新的实施策略

知识管理理念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解释了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模式,介绍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和运作过程, 指出图书馆要用知识管理理念引领其创新服务。

知识经济的到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它的兴起是历史上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它的到来对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及人类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主线就是知识的收集、整理、利用和优质创新的服务。也就是说,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获取、利用和传播知识,为读者提供获得知识的窗口,提供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因此,如何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开展创新服务,便成为图书馆今后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1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是为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和企业文化全面提升而创造的一种现代管理机制。由于知识管理模式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产生与发展的,这就决定了知识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必然有其不同的规定性,其内核是:知识管理是建立在知识分工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对相关知识进行连续管理的过程。它认为企业核心优势和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传播知识,而企业持续发展的灵魂就是知识的内部共享和知识创新。可以借鉴企业的这种知识管理模式来完善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体系,从而形成高校图书馆特色的企业文化,以达到知识的共享,服务的创新。

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运作过程

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研究所所长邱均平教授认为:“狭义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存储、传播和应用的管理。而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还包括对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虽然学术界对图书馆知识管理众说纷纭,但是知识管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思想却是不容置疑的。

知识管理流程可分为4个运作过程,即知识集约过程、知识应用过程、知识交流过程和知识创新过程,这4个过程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知识创新是知识管理的目的,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显性知识的内部化。图书馆知识管理就是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应用和交流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开展创新服务。

2.1关于显性知识管理

通过书籍、报刊、光盘、数据库等载体,能够用语言、文字、数字、图表等表达的知识可编码化,易于整理和计算机存储,这部分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主要针对“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网络虚拟资源馆藏化”两方面。前者是将馆藏的非电子文献数字化,它包括数据库的建设信息系统建设和各种载体全文数字化;后者是指对网络资源进行组织、对信息内容进行加工,形成信息库。根据读者的实际需要,对这两方面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利文献信息资源,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2.2关于隐性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是存储于人们头脑之巾的属于经验、诀窍、灵感的那部分知识,常隐含于过程和行动之中,是更加含蓄的、难以量化和信息化的知识。由于显性知识容易沟通和共享,因此显性知识不可能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所以知识管理的核心内涵是发掘馆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是图书馆应营造一个文化氛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倡导馆员的学习、进取、创新精神,通过在“干中学”提高馆员的隐性知识水平,这样,图书馆作为一个整体才能真正扩展知识储备,并由此提高创新能力。

3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引领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图书馆引进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实现知识的价值和服务的价值,不论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还是隐性知识的管理,落到实处,都是以知识为内涵,以服务为中心,走知识服务之路。知识窟《新是知识管理的目的,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也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搞好服务的根本是创新,管理的改革是创新,新技术的应用是创新,服务方式的改变是创新。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最终日的,也就是以创新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下面将重点阐述如何开展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

3.1采用多种导航方式以开展虚拟参考咨询服务

目前,高校图书馆均抓住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的大好机遇,“以读者为中心”,积极做好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为满足网络学习者的需要,图书馆要对那些只拥有使用权而不拥有所有权的网上资源,根据其分布在不同的数据库,缺少统一的分类体系和检索界面的现状,合理安排、组织、优化、筛选,并按专业、专题建立起读者指导数据库,加大对网上资源的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力度,让那些面对虚拟馆藏资源束手无策的读者顺利地获得所需文献资料。同时,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网上参考咨询台,开展实时解答,在第一时间帮助读者解决所发生的问题。

3.2根据专业学科内容开展垂直化服务

这种服务需要馆员具有超前意识,主动出击.深入目标读者群体,把读者需求调研与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宣传结合起来。比如,挑选出有学科专业背景及业务知识丰富的馆员.分配到各院(系)作为我馆信息服务联系人,负责全面深入了解有关院(系)的教学、科研任务及其对图书馆文献保障服务的综合需求,为各院(系)在图书馆主页上提供学科文献信息导航服务,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组织并联系有关院(系)师生参加图书馆举办的有关电子数据库检索和利用的培训讲座。

3.3以读者为根本开展个性化服务

所谓个性化,即针对每一位读者独特的信息需求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服务。随着知识需求的变化,知识服务正向“个性化”方向发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目前可分为以下3种形式:一是个性化推送服务或个性化定制服务。比如,采用网上课堂教学方式,既可让读者随意浏览各数据库的使用指南,也可作为门户形式开放给读者,读者在经过注册后可以进入学习,进入个性化定制,选定自己需要学习的内容,通过此平台提问、自学,直至熟练掌握这些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二是个性化推荐服务,既可以根据读者的特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又可以通过对读者专业特征、研究兴趣的智能分析向读者推荐可能需要的信息。三是个性化知识决策服务。即利用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知识提取,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信息内容进行深加工,向读者提供能够用于决策支持、智能查询、科学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发展的趋势。

上一篇:防震教育教案范文 下一篇:财务管理知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