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素质教育范文

时间:2023-08-21 11:26:33

在线素质教育

在线素质教育范文第1篇

从作者对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发文量来看,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北京大学的李武和武汉大学的宋琳琳,两人均著有5篇论文。其次是中山大学的朱伟丽和江南大学的彭奇志,均著有4篇论文。青岛农业大学的张格丽、东北大学的陈艳梅和天津师范大学的高洁分别著有3篇文章。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北京大学的李武和武汉大学的宋琳琳是研究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核心作者,但从发文时间来看,李武的发文时间较宋琳琳早,并且研究内容较系统。从作者所在单位的分布来看,排在前10名的大学依次是武汉大学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共有9篇;排名第二的为中山大学,共6篇;之后依次是北京大学5篇,江南大学4篇,青岛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郑州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均为3篇。以上数据说明,武汉大学不仅有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还有一个该领域的研究团队,是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研究的学术带头单位。其它高校仅为一个或少数人对在线信息数据教育进行研究,学术力量略显薄弱。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研究还处在一个探索研究的阶段。

2我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研究方式

从检索出的相关文献中,通过对文献主要内容的整理分析,得到研究者对在线信息素质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例分析研究、不同国家地区对比研究、网上和问卷调查研究、实践研究和相关技术研究等形式。

2.1国内外在线信息素质教育(OIL)I研究现状的对比研究

李武在对美国和香港地区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网站中的用户指南、课程设置等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其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特点。他认为将美国和香港地区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与国内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后,即可弥补在此领域的不足,也可以促进相关事业的发展。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向海华在论文中,通过网上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美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形式内容特点,以及服务指南、在线课程的开设进行了对比研究,找出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宋琳琳在文章中对20所美国大学图书馆调查后,总结出美国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并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提出了丰富形式、合作共享、增强对教研活动的支持和建立健全信息资源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的建议。

2.2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调查和实证研究

刘二稳调查了山东省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发现山东省50所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存在形式和手段单一、教学活动缺乏互动性、教学内容匮乏和缺乏统筹规划与管理等不足,并针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建议。王慧利用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方式,对“211工程”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形式、内容、媒体形式、开放程度、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211工程"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信息素质标准、进行统筹和规划、改进教育内容、结合专业教育、加强与用户的交流互动和注重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五点策略,用以改进高校信息素质教育。

2.3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践操作研究

武汉大学的黄如花教授结合所在武汉大学利用Blackboard建立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的教学实践,分别从丰富平台内容、增强平台的交流功能、增强平台友好性、加强教学环节的管理和开展更广泛的合作与交流五个方面,详细的论述了国内在引进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是应该注意和完善的内容。江波等在《基于开源软件Moodle构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网络平台》一文中,详细地分析了Moodle构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网络平台的可行性,指出了Moodle在构建信息素质教育网络平台的优势,并对平台的课程管理、学生管理、考试管理、在线交互等功能进行了详细介绍。

2.4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相关技术研究

陈淑珍在文中指出,将Web2.0技术引入到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中来,有效的对现有学习模式进行了有效转变,即Web2.0支持下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中,在教学中的角色分工不再明确。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来,并能够由多人参与完成教学活动并进行知识分享。丁青等认为,Lib2.0技术的应用使在线素质教育形式多样化,包括:博客、RSS(站点摘要)、网摘、SNS(社会网络)、Wiki(百科全书)等。在Lib2.0广泛应用于图书馆在线信息教育活动中,就为合作开发和共享在线信息资源实现了可能,并通过在线的方式用最快的速度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3中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未来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方面的研究正在受到有关方面及专业人员的重视。从发文情况来看,数量呈现上升趋势,但实际数量与其他领域相比还很少,研究人员比较分散,致使研究内容不集中不系统,仅有个别高校建立了该领域的研究团队,学术带头人屈指可数;从研究内容上来看,目前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研究内容逐渐丰富,涉及了研究特点、实践研究和体系建设研究等方面,涉及范围较广,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研究。但这些研究多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缺乏实践应用基础;从研究的深度来看,具体内容研究方面却缺乏应有的深度,使实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严重失衡;从研究领域的对象来看,研究领域较窄,如教育对象主要是针对高校学生,对其他群体研究很少,学科交叉研究不够和教育合作研究匮乏。综上所述,要促进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大力发展,不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建设经验,最重要的是得到更多教育机构和专家的足够重视。(本文来自于《农业网络信息》杂志。《农业网络信息》杂志简介详见)

在线素质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网络教学;教学改革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又称为基于Web的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以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化技术为手段,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培育和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较之于传统的图书馆用户教育,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具有的交互性、开放性、个性化及教学活动不受时空限制等诸多优势,因而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日益被各大高校所重视,据相关调查表明:目前国内90%以上的高等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开展了信息素质教育在线课程,成为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当前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尽管有众多高校图书馆在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权威机构对信息素质教育做一个统一的指导,这使我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陷于一种各自为政的无序状态,发展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还仅限于围绕“文献检索与利用”及“新生入馆教育”等传统课程借助校园网络和图书馆主页专题讲座、文献检索课等的培训课件。与在线信息素养课程应具备的集成化以及互动性要求有一定差距。与新时期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其主要弊端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专门的信息素质教育网络平台

如前所述,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是利用校园网络和图书馆主面开展的,有关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分散在网站的不同栏目下。缺少统筹规划和统一标准,教学素材和内容互不关联,相互脱节,不成系统。甚至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内容放在一起考虑,因而没能得到学生的足够重视,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理念较为陈旧

很多高校仍然没能完全摆脱传统课堂教学的思维方式,依旧把传授检索工具、检索方法等文献检索知识作为教学重点,没有把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作为目标,使得学生利用信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并未明显提高。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这种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才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数字化环境下的信息素质教育目标应当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把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手段途径获取以及鉴别、评价、组织、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

(三)教学活动互动性不足

更多的在线信息素质还是单向传授。没有与用户的交流互动,没有用户的反馈意见、建议表、调查表等,教学形式以文本和课件为主,缺乏音频、视频教学媒体。不难理解,网络教育中最大缺憾便是缺少传统课堂上所拥有的氛围和群体讨论,缺少人性化沟通。缺乏与用户的交流与沟通,就没有了必要的信息反馈,对教学质量的改进与提高造成了一定影响。也就不能充分利用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等功能,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备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应有针对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条件等的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教学跟踪评价。教学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策略等主要内容。与传统的用户信息素质教育相比,由于我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起步较晚,目前尚没有共同认可的评价标准可参照,致使教学效果的评价缺乏有力的指导与依据。

二、关于在线素质教育改进的几点建议

(一)尽快建立完善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网络平台

远程教学平台又称网络教学平台,多由学生学习平台、教师教学平台、教学管理平台三大子平台组成。在功能上,主要提供系统的课程开发工具、全面的学生管理工具、强大的交流工具、完善的测验功能以及定期的统计功能等。因此,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建立统一的基于校园网络环境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不仅可以有效整合分散的教学资源,满足资源共享的需求,还可以充分发挥Web的多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是当前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平台的总体设计应从信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出发确定平台结构,能满足网络授课、自助学习、在线测试、在线交流和教学管理等多种功能,能全面地提供网上教学与自助学习。可以培养学习者主动地、独立地、个性化地获取信息,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够不受时空限制,使信息素质相关知识通过远程教学得以更广泛的传播,提高信息素质水平,顺利达到终身教育的目的。还要考虑信息素质教育不同层次的需要,针对不同对象,设定不同的学习内容,以达到分阶段提高信息素质水平的目的。

(二)突出在线教学的开放性

在线课程的特点是提供某一学科数字化的学习资料,目的是开放共享教育资源和思维方式,用以提高学习者的知识技能。也就是说网络教学的开放式功能更加有利于用户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一条可行途径,这与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致的。因此,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在平台建设和教学内容的组织上都应充分考虑开放性原则,加强对开放式教学资源的整理和免费提供,倡导更多用户参与平台建设和资源组织,以加快优秀教学资源、教学经验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信息素质教育的质量。

(三)拓展教学平台的交互功能

开辟施教和受教双方及时而强大的互动功能是决定在线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网络教学仅仅单纯的提供教案和讲义会使教师的辅导作用丧失,缺少师生之间有效的交流互动,教学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而网络教学环境的交互性,为这种交流互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一个好的在线教学平台应当建立讨论组电子公告板及网络会议等一系列双向信息交流工具,可随时随地让学生和老师之间就某一论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此外,Web2.0环境的Blog、RSS、WIKI等交流工具已为开展跨时空群体交流打开方便之门。

(四)完善在线教育的评价体系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对网络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条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进行教学跟踪评价。由于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认可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所以根据自身特点建立和完善在线教育评价体系是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另一重要问题。由于网络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传统教学评价的要求,笔者以为,可以采用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从教学目标实现状况、教学素材的组织、学生的适应程度、教学课件的内容和成熟度、师生交互程度、作业与答疑情况以及学生的考试情况等多方面来系统、科学、客观地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可以通过对比学生受教育前后信息素质的差异间接地进行评价,还可以与传统课堂教学对比评价在线教学的优劣。建立多种适合于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可以为课程今后的改进和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此外,当前我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发展中暴露出来的一个深层次问题就是没有统一的整体规划。正是由于缺少权威的统筹规划,各高校课程建设各自为政,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合作,造成了课程大量重复建设,形成了巨大浪费。因此在课程建设上势必要走合作化的道路。包括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图书馆与行业主管部门间的合作、图书馆与教学机构的合作等。通过合作,集中全体图书馆人和教育工作者的智慧整合教育资源,建立统一的在线课程标准、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等,只有这样才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走上标准化和理性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润娣.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调查与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422-424.

[2]叶建华.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图书馆论坛,2006(2):206-208.

[3]宋琳琳.美国前20所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7(5):68-72.

[4]王慧.我国“211工程”百所高校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7(5):79-82.

[5]王春兰.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方式探讨[J]. (J).图书馆.2008,(3):124-125.

在线素质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Web2.0 高校图书馆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25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3-0104-04

Onl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Based on Web2.0

Chen Shuzhe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ibrary, Lanzhou, Gansu, 730070)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eb2.0 and its impact on learning mode, and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online information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y. By introducing the web2.0,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improve the online information education quality from aspects of new teaching idea, teaching organization patterns,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web2. 0; university library; onl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CLC number: G252.7 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003-6938(2011)03-0104-04

在过去的几年里,Web2. 0已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Blog、Wiki等形式的互联网服务让用户切实体会到了Web2. 0的力量和优势。Web2. 0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在国内外图书情报界也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随着人们对Web2. 0在认识与概念上的逐步明晰,如何将Web2. 0的典型应用引入图书馆实践中改善和扩展现有工作服务,已成为许多图书馆期待尝试或正在进行的新课题。

随着Web2. 0环境对当代人信息素质要求的提高,目前以静态网页和数据库介绍为主、教学形式单向和简单的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已不再适应发展的要求。为此,图书馆需要尝试引入Web2. 0,以Web2. 0的技术和理念对目前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革新,构建全新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

1 Web2.0的内涵与学习模式的转变

1.1 Web2.0的内涵

Web2. 0是个历史学的概念,它是对Web发展历史断代的成果,是相对于Web1.0的新一代互联网应用的统称[1 ];是互联网的一次变革,其中包含了一系列新应用、新技术;是以平等、交互、去中心化为特征,由传统的通过浏览器浏览网页的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的模式的发展,是依据六度分割、XML、A2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Web2. 0的实践应用元素包括:博客(Blog)、播客(Podcast)、RSS (简易聚合)、Web service(Web服务)、Wiki (维客)、Tags (民间分类标签)、Bookmark (社会性书签)、SNS (社会网络)等。具体来说,在信息传播方式上,是从单纯的“读”向“写”和“协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信息向主动创造信息发展;在信息构成内容上,是由“网页”向“微内容”发展;在服务运行架构上,是由“C/S架构”向“Web Services”转变;在阅读工具上,是由网页浏览器向RSS阅读器变化;在信息者方面,则是由专业程序员变成了普通用户。

如果说Web1. 0是以数据(信息)为核心,那么Web2. 0是以用户为核心,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服务过程的交互化,旨在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更人性化的服务,用户的参与性是几乎所有人提到的Web2. 0的特性。

1.2 Web2.0支持下的学习模式特征

(1)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Web2. 0最显著的特征。在这里“人”被提到了很高的高度,每个人作为一个平等的主体而存在,他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信息,信息主体与受众、信息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地位是等同的。传播主体的不确定性和消散,使得Web2. 0应用出现了去中心化的特征。

Web2. 0提倡去中心化,将它用在学习上,学生将能更多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虚拟学习社区中自己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和进度,打破了传统学校中的身份等级。知识也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对象,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的主体,通过技术支持,学生既可以学习现有的知识,又同时是知识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学习者都贡献、分享自己的所学、所得、所想,自发地协同组织知识,真正实现了学习内容的“去中心化”。伴随着去中心化,还有两个伴生的特征,即开放性和共享性。

(2)社会化。Web2. 0强调用户之间的社会化协作。如Wiki提供无限的团队合作机会,每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团队,或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团队参与合作和贡献,通过集体的智慧创造使知识快速递进。博客可以主持某个主题讨论、与人分享观点和原创内容。网摘则与大众分享阅读的内容。因此,“从社会化协作的角度看,互联网是在变得更加有序,每个用户都在贡献:要么贡献内容,要么贡献内容的次序。”[2 ]

学习的社会性体现在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与交流活动,参与交流和对话的人包括教师、学生、专家和其他社会成员,交流和对话存在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专家与社会成员之间。学习的社会性要求将学习置于一种社会环境中而成为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习过程置于特定的具体情境之中,而不是抽象的、脱离情境的、意图笼统的逻辑推理过程中。学习的社会化有利于协作学习和学习资源的共享。

(3)个性化。Web2. 0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用户带来了真正的个性化和信息自。从博客贴子,到RSS和我的空间,Web2. 0鼓励用户用最方便的方法内容,用户可自由发挥,自己定制和管理个人需要的信息和形式,拥有个人的信息空间。如,RSS技术推动了满足个人兴趣的“我的报纸”、“我的杂志”、“我的图书馆”等服务,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个人信息收藏空间,而博客则是彰显个人原创和思想脉络的信息交流空间。

Web2. 0技术的出现,博客、维基、RSS、网摘、在线书签等在线协同软件正逐步为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所使用。Web2. 0的新理念、技术,带给我们融学习、交流和创新为一体的学习模式和场所。“Web2. 0能为师生提供了更为方便的信息交流方式,使用者围绕某个主题建立的个人或群体Blog和Wiki,借助于Tag、RSS、SNS可以让更多对此有兴趣的用户参与进来展开交流、评价与讨论,可以很自然搭建起网上交流平台与虚拟教研平台,学生可以借助这些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Web2. 0还可以充当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评价的工具,为基于网络的学习与教学提供一个完善的、自发性的交流系统。”Web2. 0在“促进多元智能发展,促进交往、拓展交互空间,促进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个体网络道德的提升”[3 ]等方面具有优势,这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中孕育着学习模式的变革。“学习不再只是消耗知识内容,更多的是体验、交流和创造;教育也不再是灌输,而是让学生获得在未来环境中生活的适应能力……”。[4 ]

2 目前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开展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Onl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简称OILI)的研究与实践。国外许多图书馆通过建立信息素质指南网站(如得克萨斯大学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项目,简称TILT)和利用商业性的网络教学平台(如Blackboard、WebCT)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5 ]为了了解我国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现状,笔者对部分高校图书馆进行了网上调研,可以看到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建设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在线信息素质教育采用方式:目前主要是利用网站开发技术自行构建信息素质教学网站,该类网站多隶属于图书馆网站。只有较少数高校图书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或同时利用网站和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自行开发网站的方式在课件制作、更新维护等方面比较费时费力,同时,网站所能提供的同步交流、学生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相对而言也不是很强大。另外利用网站构建的指南比较适合于普及性的图书馆用户培训工作,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则比较适合于开展提供系统内容、强调学生管理和需要成绩评判的正式课程。近年来,国内利用引进的国外远程教学平台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尝试不断出现。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利用Blackboard其《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文档、作业、调查和测验。

(2)资源建设问题――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及呈现形式:提供网上课程、在线培训/讲座、图书馆参观、新生教育、各种指南等形式。部分高校图书馆网络课程一般都包括本馆资源的服务与导栏、数据库使用指南。有的高校网络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如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有的高校对网络课程内容只是简单描述,如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有新生专栏,南开大学图书馆有面向馆员的岗位培训。[6 ]

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是在其网站上以PPT文件、Word文档或PDF文件形式一些数据库的介绍,网上课程也只是利用现代化技术为传统课堂教学提供辅助。教学内容多以静态方式的网页形式呈现,音频、视频尤显不足,其组织方式也多为线性,更新频率也不够快。

(3)如何用好的问题――教学组织模式: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及呈现形式决定了其教学组织模式,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是按传统的“讲授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来设计,为传统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网络化翻版,是教材和教案的简单搬家。重视教学内容呈现,轻视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过程单向、孤立、封闭,缺乏真实课堂的实时与互动,没有用户使用的反馈意见、调查表,缺乏对学习追踪监控、及考试评价等。该教学模式在提高用户的信息意识与获取信息的实践能力、培养用户创新思维等方面效果并不显著。

3 引入Web2.0,改进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传统的基于Web1. 0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往往只注重知识与信息的和对教学电子化任务的实现,而忽略了教学过程的互动性和个体差异引入的诸多个性化元素。因此,在适应知识更新节奏、提高信息素质教育生命力方面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致命缺陷。而Web2. 0支持下的教学表现出“以人为本、主动建构,创新开放、自由体验,协作互动、汇聚分享,实用易、重视内容,准真实交互、增进交流效度”的特征,给教育学带来了内在动力。所以,可以通过引入Web2. 0对当前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内容及其教学组织模式进行创新。比较现实的尝试途径是采用一些廉价甚至免费的新技术和软件工具构建与用户交流的互动平台,对于技术力量比较强的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Web2. 0混搭技术(Mash-Up)进行资源、应用和教育的有效整合。基于Web2. 0,在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不断通过用户的主动参与来提高其被认知程度,进而丰富教学资源,在过程中潜移默化提高用户信息素质,真正建成集学生信息意识培养、信息能力培养和信息伦理教育于一体的在线、互动、充满生机的Web2. 0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

3.1 教育理念――变以内容为中心为以用户为中心,突出个性化

高校图书馆员工和用户都需要明确21世纪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学习已不再是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全民的参与、分享和互动。同时还必须认识到,每个人既是知识的消费者,同时也是知识的生产者,在分享别人的知识经验时,也能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与人分享。高校图书馆需要改变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现教学内容,以构建完整丰富的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变为Web2. 0支持下的以用户为中心,制造一种 “以用户为中心”的体系。 “以用户为中心”实际上就是去除了传统上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模式,转而追求一种体现用户能动价值的主动模式,这些正符合Web2. 0的基本思想和特点。

对于众多的本校师生、远程用户,Web2. 0支持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可以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建立个性化、分层次教育体系。如利用Portal进行门户设计。基于Portal的门户设计是统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其他诸功能的基础,提供个性化、单点登录、不同来源的内容整合以及存放信息系统的表示层。它的特点就是改变了以往以内容为中心的Web1. 0教学方式,而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系统中,所有其他功能都以Portlet窗口的形式作为一个个内容可订制的频道出现,如信息产业新闻、专业动态、教学师资等公共资源,以及个人Blog、RSS、WIKI等个性化资源。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决定自己希望出现的内容,甚至窗口风格,如同在Web上操作自己的桌面。Portal的引入迎合了用户的展现个性化特点的要求,为他们提供了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3.2 教学组织模式――变单向的人人或人机交互,为单向传递与协同共享教学方式的融合

传统的基于Web1. 0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网站或平台提供虚拟的学习环境,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教师的职责就是授课及编排学习内容,学生的职责就是学习,知识的流动是单向的。由于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教师不一定都会在网络的另一端授课,因此更强调人机间的交互,使用交互性提问、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教学方式更多表现为内容的单向传递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和交互。[7 ]

Web2. 0支持下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中,更加强调合作和共享,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义,在教学中的角色分工不再明确。学生能够和教师一起定义学习目标,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来,参与计划的决策和知识的传播。在学习过程中经常由两个或多个参与者一起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合作完成一个课题,并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与人分享。其教学方式则更多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协同共享。

单向传递教学方式注重提供优秀的教学内容、课件,其优点是内容的权威性,协同共享教学方式由于教学内容多由学生自己提供,因此在课件质量和条理性上可能不如单向传递教学方式,但课件内容更符合学生需求的。其优点是知识传播的实时性。协同共享式教学并不能完全替代单向传递式教学,而单向传递式教学也缺乏协同共享式教学的“人性”。在Web2. 0背景下,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要把两者融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点,引入支持协同共享的硬件设施,如即时交流工具。允许用户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打分和评论,使得用户们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显式或隐式的贡献出来。这样,对用户来说可以从别人的思想中汲取营养;教学内容也变得更有活力,更能迎合用户的需求;教师则能与用户一起学习,帮助用户制定学习计划,引导用户学习和进步。同时帮助用户建立起自己的社会圈子,通过社区来共同学习、分享。

3.3 资源建设与管理――由“网页”向“微内容”发展,变资源统一管理为知识管理及传播

传统的基于Web1. 0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内容主要由图书馆老师制作后提交,经过审批、分类、整理放到网上,再由学生下载使用。整个过程中,学生只能是无选择性的学习有限的信息。

随着Web2. 0技术的推出,出现了越来越多在web上原生的新兴类型的数字资源,资源以小块的微内容流行,信息常常围绕着某个主题,但不是以等级的方式组织,内容格式呈现多样化,可包括文字帖子、照片、录像等格式用户自创元数据标签,随意、易于共享、但动态性较强、学术权威性又不确定。

Web2. 0支持下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博客和维基构建在线知识库。其中,博客偏向于以个人为中心的知识建构,而维基则更强调协同创作。博客可以很好的构建起一个以写博客的人和以信息素质相关主题为中心的生态圈。一方面,博主通过博客来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体验;另一方面博客生态圈聚集了和博主有共同学习目的的人。[8 ]知识在这里通过来回的引用和链接以人传人的方式传播,每个人对于其他所有人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博客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个性化空间,同时也是延伸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功能,使得信息素质教育一直可以为用户提供服务,获取他们的反馈,博客功能并不单单作为个人网络日记,同时也记载着用户的专业成长过程,为图书馆提供了对用户专业发展的追踪手段,这些对于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经验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促进教学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和正反馈机制。基于博客的数据聚合给予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一个不断扩展自身功力的空间。维基适合学习小组共同编写课本或知识库的场景,任何人都可以对内容进行编辑。图书馆信息素质教学工作者以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量的新知识一一收集并介绍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不允许。通过Wiki将这种以往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只需要完成初期建设和启动内容,其余的所有工作便由用户来完善。通过提交资料的过程,用户不但锻炼了能力,消化了知识,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而通过他们的实践活动,大量知识的迅速汇集也为更多的后来人提供了学习的源泉,通过wiki的建立,学生从以往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传播知识的建设者,如蜜蜂在吸收花蜜的同时也完成了授粉的工作。提高学生参与平台的热情。同时,在知识传播上,传统的基于Web1. 0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知识多是由用户主动拉(PULL)过来的,知识传播方式效率低下。而Web2. 0通过Poscast及其它网络共享应用进行知识传播,很好的解决知识传播效率低的问题。教师把自己的课件连同讲课过程放在网上,通过订阅和下载,这些课件可以被自由的传播给每个人,加上联合订阅协议帮助,知识主动推送(PUSH)到用户面前,订阅者能自动收到有关课件的更新信息,提高了传播的效率。

参考文献:

[1][4]梁斌.基于Web2.0的学习[J]. 中国远程教育,2008,(2):40-41.

[2]张静波.Web2.0时代的信息素养能力 [J].图书馆杂志,2008,(1):58-60.

[3]张丹,戴心来. 基于web2.0的学习特性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6,(6):64-65.

[5]黄如花. 基于Blackboard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的完善 [J] . 图书与情报,2007,(5):61-63.

[6]赵润娣,许萍. 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调查与分析 [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422-424.

[7]牛端,田晟.Web2.0下的E-Learning变革:从单向传递到协同共享[J]. 现代教育技术,2008,(8):15-17.

[8]余以胜,刘芷欣. Web2.0环境下信息服务的定位与重构[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0):19-20.

在线素质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高职院校;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6041(2013)05-0027-04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Onl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s,OILI)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通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现代技术为依托,通过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培育和提高用户的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1]。OILI既不受时空的限制,又具有互动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等特性,成为当前信息素质教育的趋势。本文以广东省80所高职馆为例,对广东高职馆的OILI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试图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高职院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1 广东省80所高职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

1.1 调查方式和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调查方式,调查时间为2013年1—3月,以“中国教育在线”网站所列出的广东省80所院校为调查对象。在调查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中,有21所无网站或网页无法打开,最终调查样本为59所。主要调查内容有“在线用户培训”“在线教学课程”“在线参考咨询”“在线互动”“学术指南”“信息道德教育”以及“特色资源和个性化服务”7个方面,共计16项调查指标,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1.2 调查结果

由表1可知,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OILI的形式多以FAQ、新生入馆教育、OPAC检索及数据库使用指南、在线参考咨询服务、网络及学科资源导航、信息检索课程教学课件和专题培训讲座等为主,这些也是图书馆开展OILI的基本形式。其实现的方法相对简单,一般通过文档、PPT、网页链接或视频完成,其中,有“本馆资源使用指南”的馆有16所,占27%;开展了网上新生入馆教育的馆有12所,占20%;提供“相关课件下载” 的馆有19所,占32%;有“网络资源导航” 的馆有28所,占47%,有学科导航的只有12所,占20%;在线参考咨询则以留言板和E-mail咨询开展得较为普遍,有28所,占47%,以QQ咨询为主体的实时咨询也较为普及,有18所,占31%。

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最为重要的在线信息素质教学网站及在线教学平台方面的发展方面则相对落后,仅有2所馆建有OILI平台或网站;而在国内外大学较为看重的信息道德教育方面,所调查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为0;另一方面没有一所高职院校图书馆对不同层次读者或对不同学科专业读者提供分层的专题培训。这说明广东省高职院校OILI教育在平台开发、信息道德及分层教育等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与高校图书馆相比有较大差距。

2 广东省高职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特点

2.1 网站建设力度不够,服务内容和形式不够丰富

在调查的80所院校中, 59所院校图书馆主页链接内容稳定,但同时有21所高职馆的链接无法打开,占总数的26%,其中绝大部分是民办院校图书馆。可见,广东高职院校图书馆网站数量相对较少,明显低于高校馆。在已建成使用的网站中,有少数院校的网站更新较慢,信息的及时性和新颖性不够。

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OILI实现方式较为集中和单一,一般为新生教育、图书馆简介和FAQ等传统服务方式的网络化延伸。在调查中,有12所图书馆网站只有基本的馆情介绍, 有的只有主页上的链接服务,但往往不能打开,形同虚设;多数馆提供给用户的在线学习主要是静态文本格式的浏览或下载,缺乏音频、视频、动画等形象生动的动态课件,不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或激发读者的兴趣;有的课件仅是简单的文本堆积,内容陈旧,缺乏创新,教育内容无视用户个体差异,一概而同。

2.2 综合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建设缺乏

综合信息素质教育平台是基于Web在线信息素质教育一种比较常见的形式,本次调查将只简单提供PPT或PDF课件的教育形式不视作真正意义上的综合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综合信息素质教育平台的建设相对比较缺乏,在所调查的59所图书馆中,仅有2所有自建综合OILI平台或学习网站: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建设的“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学生可通过网络教学平成学习、提交作业,是国内高职馆中建设较早且较完善的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图书馆的专题学习网站除了提供基本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及在线实训,还可以进行在线学习交流互动,可算是比较全面的综合在线信息素质教学网站。

2.3 忽视信息法律与道德的教育

完整的信息素质教育应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教育,因此,OILI内容应包括知识产权、学术规范、信息安全和信息道德教育,使读者尊重知识产权,合理并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

而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对信息道德及信息意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所调查的网站中,没有一所图书馆有版权公告的相关信息,且均未明确涉及信息道德内容。在信息检索课程和新生入馆教育中,大多数图书馆只注重于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忽视了信息道德教育和法律的教育。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中普遍存在注重技能教育、轻视法律道德教育的倾向。

2.4 在线交流互动性不足

在线素质教育范文第5篇

随着数字信息环境的形成,依托于网络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OILI)逐渐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对全国农林高校OILI展开调查,研究目前OILI发展的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用户的信息素养,提出切合我国农林高校OILI实际情况的建议与策略。

1 我国农林高校图书馆OILI现状调查

1.1 我国农林高校图书馆OILI平台网络调查

由于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由各高校图书馆承担,因此,本调查的所有数据,均通过逐一浏览图书馆网站直接获取。

调查采用网上浏览的方法,调查时间为2011年8月6日至11月13日。

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主页上的“中国大学”,选择“农林类”,链接各高校。调查说明本次调查对象为教育部批准的45所本科层次部属和省属高校,按照上述调查方法成功链接44所高校图书馆主页,1所主页在调查期间始终未能链接上。

1.2 我国农林高校图书馆OILI的基本情况

笔者就农林高校图书馆是否“有无OILI平台”、“有无采用网络教学系统”、“教育服务的内容范围、类型与分层结构”、“信息资源类型”、“有无采用网络交流互动技术”、“资源揭示深度与开放程度”、“个性化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网络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有36所高校开展了OILI的相关内容,占据调查对象的80%。9所“独立学院”未能调查到OILI有关内容,其中1所网页在调查过程中始终未能链接上,8所或没有独立的图书馆网页,或学校机构设置暂没有图书馆部门。仅有7所高校整合了文献检索在线教育系统,没有一所高校设有OILI平台或采用WEBCT、Blackboard等网络教学系统。表明农林高校OILI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尚不系统规范。

(2)10所高校在一级类目组织提供教育检索入口,其他高校多散见于二三级类目。教育内容多为资源与服务介绍、检索技巧培训,20所高校教学内容可在线学习或者提供课件下载,2所高校限制IP登录,仅有14所高校提供了资源评价与利用有关方面的教育服务。

(3)11所高校图书馆根据本校专业重点及特色自建了专业学科导航,14所高校图书馆外链了CALIS重点学科导航、CASHL或方略知识管理系统,合计共22所,占调查对象的49%。13所高校设有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学科服务。表明高校已开始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组织类目,构建OILI的知识导航。

(4)29所高校图书馆网页提供了用户与馆员的交互功能,如电话、E-mail、虚拟咨询、读者留言、在线QQ、RSS(微博)VOD点播、OA、剑阁等单种或多种形式的同步与异步交流互动,但没有用户之间的交互功能。

(5)14所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因特网的相关资源链接,22所高校提供特色资源和个性化服务,经过过滤整合的资源无疑有益于提高用户的学习兴趣,增强OILI的实用性。

2 我国农林高校图书馆OILI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用户难以找到统一入口,教育内容分布零散

目前农林高校图书馆网页均未建设OILI平台,教育入口多以文检课教学、网络资源、读者须知、本馆介绍、读者指南、学科导航等形式命名,散见于二三级类目组织,仅有华中农业大学及湖南农业大学在图书馆网页教育上提出了“信息素质教育”。用户难以寻找到统一入口,必须多次点击链接层层深入,这在无形中造成了知识的脱节,增加了用户寻求所知的难度。OILI内容主要体现在文献检索课程和单纯的数据库讲座培训课件,教学内容没有系统规划、覆盖面狭窄,组织结构不严密,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用户接受的信息素质教育比较片面、零散,用户虽然接受了信息素质的部分在线教育,却仍对信息素质的内涵没有全面的认知。

2.2 缺乏资源利用与评价教育,用户不能合理利用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纷繁杂芜,在浩瀚如烟的信息世界用户需要具备信息评价能力,批判的、选择性的选择所需信息资源,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在调查的45所农林高校图书馆中,仅有14所高校开展了信息资源利用与评价的在线教育,9所高校进行了信息法律、信息道德的介绍,普及面较低,不能引导用户合理合法的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OILI应当增设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与评价的有关内容,指导用户如何利用信息源,使用户对重要信息及前沿信息有高度敏感性和深度把握能力,在产生信息需求时,能主动查找信息、利用信息[1]。

2.3 教育对象单一,受众面狭窄,不能提供特色服务 目前我国高校农林图书馆的OILI大多仅面向在校本科学生及新生,在校信息素质教育对象单一,受众面十分狭窄。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对各类用户群体的需求提供特色服务。调查中只有不到10所高校图书馆为研究生、教师或馆员提供OILI,而教师、馆员既是受教者又是施教者,他们是学生及图书馆读者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要求教师、馆员自身具备较高的信息素质,对此用户群体的OILI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载体形式单调,教育内容更新缓慢

农林高校图书馆OILI的载体形式比较单调,多以PPT、WORD、PDF等格式文档或在线网页教育为主,内容生硬、枯燥,缺乏可视性、生动性,难以调动用户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查显示仅有11所高校提供在线视频音频浏览,且内容多体现在新生入馆教育方面,只对图书馆的资源及使用进行简单介绍,难以激发用户的学习兴趣,用户的学习效果不能得到保证。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信息的价值实现取决于对其及时地把握和运用,因此信息本身是具有时效性的[2]。调查显示,虽然部分农林高校图书馆有OILI相关内容,但更新缓慢,个别高校更新日期还是2009年,这无疑大大降低了教育 内容的时效性与实用性。

3 改建我国农林高校OILI的建议和策略

3.1 完善OILI平台建设,开展人性化服务

针对信息素质教育入口分散的状况,各馆应根据自身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完善OILI平台建设,开发智能化、具有推送和检索功能的OILI平台,从用户适用的角度对平台主要内容、组织形式与平台特色等方面进行深入建设:

细化读者层次,建立特色教育入口,针对各类不同群体的特征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服务。如南京农业大学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置了“欢迎新同学”入口,根据读者的兴趣和需求介绍了图书馆布局、图书馆藏及读者使用方法,新生阅读图书馆网页通过入口即可对图书馆的使用一目了然。

针对各学科专业不同层次水平建立主题导航。如新生面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感到无从下手,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将馆藏资源按用户需求分为图书、期刊、学位论文、报纸、标准等,云南农业大学将电子资源分为电子期刊、电子图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新生可以按自己需求点击进入。对于非图书馆工作人员或者科研人员来说,普通用户并不清楚科技查新、原文传递等信息服务的具体内涵,很多用户依赖于公共搜索引擎寻找信息资源,查新查准率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应该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介绍的网站导航,对读者进行层层引导,使更多读者了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建立简单的在线测试系统。如福建农林大学的“2011级新生入馆教育”在线题库、在线考试系统,一方面使用户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更明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目的,增强其发展信息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通过科学地测量与评价,可以准确地掌握用户信息素质所处的状态,调整教育课程的内容,制定出科学的培养方案,促使用户朝着有利于提高自身信息素质的方向发展[2]。若在线测评系统能够实现互动功能,使用户间通过在线交流讨论协作学习,则更能实现个人隐性知识的转化。

3.2 深化信息素质通论教育,拓宽OILI内容

国内外OILI的侧重面不同,国外主要侧重信息素质通论的教育,重点讨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方法、评价标准等,国内则主要偏向于各论。尽管多数学校开展了OILI,但是是注重信息技术基础能力,并没有开设专业信息素质课程,内容多以介绍馆藏为主,仅包括图书馆简介、读者指南、馆藏数据库的使用方法等教育模块,以提高用户的信息检索技能为主,信息素质涵盖内容不全面,教育方式单调。这样的教育模式优点是有其实用性,但不适于用户的进一步自我深造,也不能形成系统规范的教育。因此各馆应完善教学模式,将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技术和信息道德培养结合起来,开设专业信息素质教学课程,加强信息素质理论教育,培养用户的信息意识与创新能力,促进用户信息素质的真正提高[3]。

3.3 推进课程整合式信息素质教育,为教研提供技术支撑 近年来国内外信息素质教育的研究重心已由理论研究转向实践领域,各国学者都在积极探索信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与途径[4],开展了广泛的信息获取和利用的意识培养、技能训练和道德教育。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信息素质教育发达国家的高校,与专业课程整合的信息素质教育已经比较普及。课程整合式信息素质教育是将图书馆及其资源的利用教学有机整合进(学科)课程目标,使用户既能学习学科内容,又能有效学习信息素养知识,培养用户完成课程所需的信息素质能力。

随着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渐成风尚,网络成为课程整合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平台。这表现为图书馆员与院系教师合作开发的基于学科课程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课程的大量涌现,并深受学生欢迎[5]。美国依阿华大学的TWIST项目历时3年,旨在支持和培训院系教师将依阿华大学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到各种课程,参加人员包括教育技术人员、图书馆员和相关院系教师。自1997年以来,创建了500多个基于学科的在线课程指南[5]。马里兰大学的世博会荣誉课程,在WebCT网络教学系统基础上,以图书馆世博会馆藏为信息资源,与建筑学院教师合作,在学科教学的同时,进行信息素质教育,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6]。

农林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但针对本校专业重点及特色自建专业学科导航的高校仅有11所,拥有学科馆员的高校有13所,将OILI融入信息用户的专业课学习的高校仅有浙江农林大学1所,缺乏与院系专业教师的密切合作。对此情况,高校图书馆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将整合式课程教学有机融入大学生信息用户专业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加强馆员与教师、科研人员、学生之间的联系合作,利用馆员对口的专业学历背景,设立学科馆员制度,增强对教研活动的学科支持服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后台支撑和信息资源。如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进行在线培训,共建基于学科/课程的OILI导航,提供精品课程下载等,实现个性化信息教育,有效解决目前我国农林高校OILI与专业课脱节的问题,探索适合我国农林高校的整合式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

3.4 丰富OILI教学资源,通过合作加强共建共享

在线素质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在线教育;信息素质;农林高校;整合式教育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6.03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6-0123-03

2012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仍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方向与重点。

随着数字信息环境的形成,依托于网络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OILI)逐渐成为图书馆用户教育的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对全国农林高校OILI展开调查,研究目前OILI发展的现状,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用户的信息素养,提出切合我国农林高校OILI实际情况的建议与策略。

1 我国农林高校图书馆OILI现状调查

1.1 我国农林高校图书馆OILI平台网络调查

由于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由各高校图书馆承担,因此,本调查的所有数据,均通过逐一浏览图书馆网站直接获取。

调查采用网上浏览的方法,调查时间为2011年8月6日至11月13日。

通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http:∥www.省略)主页上的“中国大学”,选择“农林类”,链接各高校。调查说明本次调查对象为教育部批准的45所本科层次部属和省属高校,按照上述调查方法成功链接44所高校图书馆主页,1所主页在调查期间始终未能链接上。

1.2 我国农林高校图书馆OILI的基本情况

笔者就农林高校图书馆是否“有无OILI平台”、“有无采用网络教学系统”、“教育服务的内容范围、类型与分层结构”、“信息资源类型”、“有无采用网络交流互动技术”、“资源揭示深度与开放程度”、“个性化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网络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有36所高校开展了OILI的相关内容,占据调查对象的80%。9所“独立学院”未能调查到OILI有关内容,其中1所网页在调查过程中始终未能链接上,8所或没有独立的图书馆网页,或学校机构设置暂没有图书馆部门。仅有7所高校整合了文献检索在线教育系统,没有一所高校设有OILI平台或采用WEBCT、Blackboard等网络教学系统。表明农林高校OILI已经取得一定的进展,但尚不系统规范。

(2)10所高校在一级类目组织提供教育检索入口,其他高校多散见于二三级类目。教育内容多为资源与服务介绍、检索技巧培训,20所高校教学内容可在线学习或者提供课件下载,2所高校限制IP登录,仅有14所高校提供了资源评价与利用有关方面的教育服务。

(3)11所高校图书馆根据本校专业重点及特色自建了专业学科导航,14所高校图书馆外链了CALIS重点学科导航、CASHL或方略知识管理系统,合计共22所,占调查对象的49%。13所高校设有学科馆员制度,提供学科服务。表明高校已开始从服务对象的角度组织类目,构建OILI的知识导航。

(4)29所高校图书馆网页提供了用户与馆员的交互功能,如电话、E-mail、虚拟咨询、读者留言、在线QQ、RSS(微博)VOD点播、OA、剑阁等单种或多种形式的同步与异步交流互动,但没有用户之间的交互功能。

(5)14所高校图书馆提供了因特网的相关资源链接,22所高校提供特色资源和个性化服务,经过过滤整合的资源无疑有益于提高用户的学习兴趣,增强OILI的实用性。

2 我国农林高校图书馆OILI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1 用户难以找到统一入口,教育内容分布零散

目前农林高校图书馆网页均未建设OILI平台,教育入口多以文检课教学、网络资源、读者须知、本馆介绍、读者指南、学科导航等形式命名,散见于二三级类目组织,仅有华中农业大学及湖南农业大学在图书馆网页教育上提出了“信息素质教育”。用户难以寻找到统一入口,必须多次点击链接层层深入,这在无形中造成了知识的脱节,增加了用户寻求所知的难度。OILI内容主要体现在文献检索课程和单纯的数据库讲座培训课件,教学内容没有系统规划、覆盖面狭窄,组织结构不严密,没有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用户接受的信息素质教育比较片面、零散,用户虽然接受了信息素质的部分在线教育,却仍对信息素质的内涵没有全面的认知。

2.2 缺乏资源利用与评价教育,用户不能合理利用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纷繁杂芜,在浩瀚如烟的信息世界用户需要具备信息评价能力,批判的、选择性的选择所需信息资源,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在调查的45所农林高校图书馆中,仅有14所高校开展了信息资源利用与评价的在线教育,9所高校进行了信息法律、信息道德的介绍,普及面较低,不能引导用户合理合法的充分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OILI应当增设网络信息资源利用与评价的有关内容,指导用户如何利用信息源,使用户对重要信息及前沿信息有高度敏感性和深度把握能力,在产生信息需求时,能主动查找信息、利用信息[1]。

在线素质教育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素质教育 文献检索课 嵌入 在线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信息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信息素质一词,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信息工业协会的会长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的。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在其相关报告中写道:“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也要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纵观学界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研究,可以把其内涵归结为: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1]。

1.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的个性化

由于学生受教育程度和个性化差异,每个人的信息素质水平不同。宋爽等根据高校学生信息意识的强弱、信息能力的大小和学习动机的不同,将学生划分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将信息素质教育划分为普及型、专业型和拓展型[2]。

普及型信息素质教育主要针对信息意识不强、信息资源了解不充分、信息工具应用能力不足的学生,帮助学生开始理解信息时代的特征及信息社会的本质,在心理上增强对信息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全方位地了解这个世界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专业型信息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针对信息的认知和态度层面以及信息处理技术、能力层面的内容,比如信息理论、阅读方法、信息分析方法、情报资源的评价等;拓展型信息素质教育将专业教学目标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和批判思考的能力,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使学生能够把所学的信息技能应用到其主修的学科领域中去。

2.信息素质教育形式的个性化

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形式很多,主要有新生入馆教育、文检课、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专题培训讲座等。图书馆可以根据各种教育形式的特点和服务对象的不同,开展适合本校学生的个性化信息素质教育。

2.1新生入馆教育

新生入馆教育对象主要是大一新生,他们刚刚步入大学,对图书馆了解较少,教育内容主要是介绍高校图书馆的基本概况,图书馆的入馆须知,图书馆服务内容和各层布局,纸质文献的借还规则,电子资源数据库的检索利用,电子阅览室和信息共享空间如何利用等,从而使学生能够尽快、更好地利用图书馆,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资源服务。新生入馆教育主要采用面授培训和动态视频的形式。

2.2文献检索课

文献检索课一门讲述如何查找与利用科技文献资料、社会生活等动态信息的方法与技术的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以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为基础,介绍因特网上各类电子信息资源的内容和检索技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熟练地掌握查找和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资源的技能,增强现代信息意识和研究能力、提高获取文献以及自如地利用各种图书馆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能力。

2.3专题培训讲座

图书馆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种类型的培训讲座,讲授人员可以是图书馆员,也可以是图书情报方面的专业人员,讲授有关图书馆学、信息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该学科国内外发展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此外,还可以开展其他专业培训,如请数据库商委派专业人员进行一些常用综合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培训等。

2.4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

要真正实现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整体目标,仅仅通过图书馆的入馆教育、讲座与信息检索课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还必须与专业课老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合作,开展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主动的、专业的、到身边的泛在服务。

国内有关人员对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实践进行了研究,李玉花[3]从服务于教学出发,探索图书馆分层次嵌入教学服务之模式,提出图书馆学科馆员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嵌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将学科服务嵌入教学课堂、将主题技能讲座嵌入教学实践、将个性化服务嵌入教学研究等,为高校中有不同信息需求的人员提供分层次服务。陈全松[4]对厦门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活动进行了研究,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内容、方式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深化学科服务的建议,即:加强用户研究、整合信息资源、建设交流平台、丰富服务手段、提高嵌入式馆员素质、健全运行机制6点建议,为其他高校图书馆的嵌入式学科服务提供了参考。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馆员与教师合作开展的嵌入式信息素质教育尚未全面普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学科馆员主要采用的是部分参与式的嵌入模式,采用全程参与式的嵌入模式很少。学科馆员和教师的合作程度还有待加强。

2.5在线信息素质教育

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就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互动式网络教学的方式来培育和提高用户的信息素质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学生不再是接受被动地填鸭式的学习,而是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进行个性化学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使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课程设计,更加突出了个性化教学。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我国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大部分高校图书馆主要是借助图书馆网站一些文献检索课件、教学大纲和数据库的介绍等,在内容上着重于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缺乏有关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5]。大部分图书馆没有专门的信息素质教育平台,教育内容主要分散在图书馆网站的“读者培训”、“教学与培训”、“服务指南”、“培训园地”、“图书馆利用指南”和“新生入馆教育”等栏目下,内容比较分散,只有少数院校建有专门的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图书馆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媒体形式简单,大多是以PPT、PDF、HTML或DOC文件形式存在,缺乏音频、视频教学媒体。

要真正发挥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其次要建立协调管理机制,合作开展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再有,加强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平台建设,全面丰富在线信息素质教育内容,提高自助在线学习的动态性和交互性。

参考文献:

[1]王运显.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新模式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2(5):19-22,30.

[2]宋爽,李斌.谈面向知识建构的层级式高校信息素质教育[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117-120.

[3]李玉花,张馨荷.高校图书馆分层次嵌入式教学服务模式研究[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3,31(4):66-69.

[4]陈全松.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7):83-87.

上一篇:化学教与学范文 下一篇:农村社区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