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技术范文

时间:2023-08-18 17:02:37

医学专业技术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综合能力;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人口学特征的转变,全球所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2009年我国新医改实施以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我国基层全面展开[1]。综上,对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文对陕西省基层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进行调查分析,为高校培养符合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要求的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本文以基层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地域为单位,分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关中东地区和关中西地区,即一市十县。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61份,回收率达到94.71%。

2 结果

表1 预防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需求分析

由表1可知,基层工作人员中55.90%认为应该增加预防学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的学习,其次是统计分析知识,占43.48%,再次是健康教育及健康管理知识,占42.86%。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处理及统计知识的应用、健康教育知识以及日常的公文写作、人际关系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应该重点学习掌握。

表2 预防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素质需求分析

如表2所示,在基层工作必备的能力依次是实际工作能力、专业实践技能、专业知识、团队协作能力及社交能力,而对于基层工作外语应用能力要求不高。由此可看出,基层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的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要适应工作并且干好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3 讨论及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出,基层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能和综和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基层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

3.1.1 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系统分析、综合处理能力急需提高

近些年来,水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越发频繁,在此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对预防医学专业人员预防大灾发生后疫情的发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此次调查中有76.40%的调查者提出需加强这方面能力的训练,因此今后需提高预防医学专业学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系统分析、综合处理能力的培养。

3.1.2 加强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项目管理能力培训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我过对医疗卫生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公共卫生工作领域的各类项目也越来越多。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繁琐且需要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专业人员完成的工作。此次问卷调查中有36%的调查者提出需强化项目管理的培养,且在基层机构管理者中,这种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工作中,急需加强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

3.1.3 课题申报、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课题申报、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能力,是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技能,但是通过此次调研发现,部分调查者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比较欠缺,且积极性不高。因材在今后继续教育中,需加课题申报、数据分析、论文撰写等专业能力的培养。

3.2 基层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能的要求

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同于医疗卫生人员,其工作对象是群体,工作烦琐及工作周期长,这势必对公共卫生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在公共卫生专业人员除了要掌握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外,重点要提高医务人员团队协作能力(52.8%)、社交能力(42.24%)和创新能力(36.65%)等综合素质。因此在今后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需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应对相关工作。

【参考文献】

[1]彭松,丁宏.社区卫生服务从业人员工作满意度研究现状[J].安徽医学,2009,12(1):72.

[2]刘智勇,陈浩,刘骏峰,徐缓,詹引,姚岚.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培训适宜信息技术应用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3(2):23-24.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专业技术;自然疗法;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cupe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ince "Eleventh Five-Year" plan.Methods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cupe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discipline from all military sanatoriums since "Eleventh Five-Year"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ResultsSince "Eleventh Five-Year",the recupe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in our army had realized combination of natural remedies and modern technologies,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ies and Western medicine technologies,and combination of experience-based medicine and evidence-based medicine.Technology of recupe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combined past and present,Chinese and Western,and theory and practice.ConclusionThe three "combinations" showing special features is not only one characteristic that different from other medicine disciplines,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new developments of recuper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Key words】Professional Technology;Natural Remedies;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Evidence-Based Medicine

疗养康复医学是疗养医学与康复医学交叉、渗透、整合而成的一门新型的边缘学科。在核心技术上疗养医学与康复医学有所不同,一个偏重于自然疗法和传统疗法,一个偏重于现代医学和现代科技。“疗养康复医学”将二者求同存异,使自然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医疗法与西医技术相结合、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在新的基础上达到融通重整,形成了鲜明的专业技术特色。

1自然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疗养康复技术融通于古今之间

“自然因子疗法”是疗养康复医学最主要、最古老的技术之一。俄罗斯对自然因子疗法研究的深度和日本对自然因子应用的广度有目共睹。近年来,全军疗养院在四医大陈景藻教授的倡导下,兴起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因子疗法进行研究应用的热潮。

1.1地处温泉的疗养院对矿泉疗法的研究应用 临潼疗养院徐莉等[1]深入分析了临潼硫酸盐、氯化物、重碳酸钠、氟水弱氡复合型矿泉的温热效应、力学原理、理化性质及其对人体多项生化指标、微循环、血流变、脑血流等的影响,研究了临潼矿泉对亚健康军人、高原作业后军人、抗震救灾人员的心理、疲劳状态、睡眠质量、颈腰背痛等方面的作用疗效,近3年在《中国疗养医学》上发表的系列论著13篇;武汉疗养院范平等[2]对咸宁硫磺石膏低氡温泉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近4 000例皮肤病患者进行了大样本人群专病治疗的疗效观察和作用机理研究;昆明疗养院黎英[3]对重碳酸钙、镁高热型温泉和氯化物及硅酸矿泉进行了骨关节病的疗效和作用机理研究,探讨了自然因子治疗顽疾的新路;兴城疗养院刘欣等[4]用全身温泉水疗法加腰背肌锻炼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法独到;230医院五龙背疗养区张衍波等对温泉泥疗的机理深入探讨,利用地表深1.5 m的紫黑色火山泥通过温泉数年浸泡滋养,加热至22℃~24℃,制成温泉泥,对软组织伤、风湿类疾病、创伤、训练伤后进行康复治疗,疗效喜人。

1.2地处海滨的疗养院对海水疗法的研究应用青岛一疗朱红宇等[5]探讨了海滨疗养因子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以及对2型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北戴河疗养院段利平等[6]观察了海滨疗养因子对老年高血压降压疗效;鼓浪屿疗养院郑芳等[7]分析了海滨康复疗养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做功指数、左心室功能以及心率变异的影响,李秀增等[8]进行了鼓浪屿疗养区微小气候观测;烟台疗养院高鹰等[9]研究了海水浴疗法在保健养生防治疾病中的机理作用。多元化的研究加深了对海水疗法理性认识。

1.3地处湖滨的疗养院对景观疗法的研究应用西湖之滨的杭州疗养院赵瑞祥[10]研究了景观疗养因子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神经系统调节、生物反馈效应、心理血压调节等作用及景观文化内涵;东湖之滨的武汉疗养院余红英等[11]用滤膜采样等检验检测方法研究了气候、湖水等自然因子和人文景观,并对慢性下腰痛、颈椎病、飞行疲劳等飞行员航空性疾病进行了自然因子和人文景观治疗的疗效观察;太湖之滨的总装无锡疗养院也发表了关于湖滨景观治疗各种疾病和亚健康状态的有关报道。

1.4地处山林的疗养院对森林疗法的研究应用庐山疗养院、峨眉疗养院、武汉疗养院鸡公山疗区分别对所在地的自然疗养因子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量化检测分析研究以及疗养康复临床应用。

古老的自然因子疗法在现代高科技检验检测和离子水平的研究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2中医疗法与西医技术相结合,疗养康复技术融通于中西之间

中医疗法是疗养康复医学最具特色的方法之一。被美国西医界称作“创造奇迹的中医师”的田小明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中心创建了第一个中国针灸诊所,成功医治了很多疑难病症患者,2007年被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授予“国际杰出医师贡献奖”,成为首位由美国总统亲自任命担任白宫医政委员的中医专家。我国著名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针刺手法量学”理论以及针刺治疗老年期痴呆等研究,构成其学术成就的主要内容,他带领的“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以世界先进设备、当代高新技术研究发展中的中医针灸学,充分发挥中医针灸、推拿、药物、洗浴、气功等疗法的独特优势,促进了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12]。他们的成功经验,为疗养康复医学指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结合的道路。

与国内外医学发展趋势一样,近年来我军在疗养康复技术的中西结合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大连疗养院“全军软组织病诊疗康复中心”杜杰等将针、刀、药结合的中医治疗方法与磁振热、低周波、高射频等西医物理治疗技术相结合,创造了“非手术软系疗法”用于软组织伤治疗康复,中心研制的“功能数显脊柱治疗机”创造性地将中医、物理治疗与现代高科技技术相结合,治疗脊柱损伤性疾病,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青岛二疗“全军神经疾病诊疗康复中心”陈庆华等创造的“六位一体序贯疗法”、“三针两药一整脊”(神经阻滞注射针、一穴多针平衡针、小针刀,内服外用中西两类药,手法整复关节解剖位置)与康复治疗的PNF技术、大脑功能重塑技术等相结合,促进脑卒中康复,充分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兴城疗养院“中国软组织疼痛研究会”第五临床诊疗中心和“全军软伤疼痛治疗与康复研究中心”潘德金等,将中医整脊调衡、穴位压痛验证小关节错位等中医技术与激光射频等微创介入技术相结合治疗软伤疼痛达到新水平。

3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疗养康复技术融通于理论与实践之间

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医学发展中的流行词汇,其含义为:充分、正确、明智地利用最新、最可靠的各种医疗手段为病人制定最有效的医疗方案。20世纪末,康复医学界又提出了“循证康复”(evidence based rehabilitation,EBR)的观点,认为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如何采集到客观科学的临床资料、如何利用相关的数据库、如何收集和正确分析文献资料以及正确的统计学方法等“循症”过程,是获得最佳康复效果的关键[13]。

近年来随着疗养康复医学科技工作者学历的不断提高和对“循证医学”的共识,采用“循证医学”方法从事疗养康复医学实践和研究的人越来越多。北戴河疗养院邢建华等[14]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中医症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为肾病的中西结合康复治疗打下可靠基础;青岛第二疗养院侯建明等[15]用“循证医学”研究银耳多糖对免疫功能和脂代谢的影响以及酶法逆向提取工艺,为心血管代谢异常、各种疾病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中药康复做好充分准备;临潼疗养院王忠波[16]用“循证医学”探讨TCD对模拟失重下脑动脉血流的检测,为航天员疗养康复寻找正确依据;广州疗养院郑军等[17]用“循证医学”分析腰身指数、腰臀指数、体重指数、踝肱指数、脉压指数等“五指数”对心血管代谢危险的早期评估价值,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康复提供明智方法。

综上所述,疗养康复医学的自然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医疗法与西医技术相结合、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在新的基础上达到融通重整的专业技术特色,是疗养康复医学专业技术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特点之一,也是“十一五”以来我军疗养康复医学学科新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徐莉,王绍林,仝武军.临潼自然疗养因子矿泉的临床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6):530-531.

[2]范平,刘晓君,刘明桥,等.咸宁疗养区自然疗养因子调查与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1-3.

[3]黎英.温泉浴疗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11):645-646.

[4]刘欣,王梁一代,张宁.全身温泉水疗法加腰背肌锻炼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28-30.

[5]朱红宇,王珩.青岛海滨疗养因子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07,16(3):133-134.

[6]段利平,李娟,宋丽,等.海滨疗养因子对老年高血压病降压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7):

387-388.

[7]郑芳,戴蓉,林玲.海水浴体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5):452-455.

[8]李秀增,余涛,戴明,等.鼓浪屿疗养区微小气候观测[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7):578-579.

[9]高鹰,王庆涛.海水浴疗法在保健养生防治疾病中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11-12.

[10]赵瑞祥.景观疗养因子对机体作用的研究[J].中国疗 养医学,2009,18(3):195-196.

[11]余红英,张奕.武汉自然疗养因子治疗飞行员航空性 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08,17(4): 193-194.

[12]石学敏.中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必须发挥自己的优势 [J].中国临床康复,2002,6(3):329.

[13]范建中.物理医学与康复的百年进展[J].人民军医, 2002,45(1):49-50.

[14]邢建华,翟红莉.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近况[J].中 国疗养医学,2007,16(2):68-69.

[15]侯建明,蓝进,郭树兴,等.酶法逆向提取银耳多糖的 工艺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4):292-293.

[16]王忠波.TCD对模拟失重下脑动脉血流的检测[J].中 国疗养医学,2009,18(5):391-393.

[17]郑军,肖,杨洁,等.广州市健康体检人群腰身指数 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相关研究[J].心脏杂志,2008, 20(5):616-617.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预防医学;课程设置;初探

2009年新一轮“医改”在我国全满展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作为“新医改”的重要内容,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中全面实施,这势必对公共卫生工作员的专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1]。为了培养适应我国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本研究特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者进行了调查,为相关高校优化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1 资料来源

本文以基层县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乡镇卫生院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地域为单位,分为陕南地区、陕北地区、关中东地区和关中西地区,即一市十县。此次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161份,回收率达到94.71%。本次调研单位以县级疾控中心为主(115人),此外还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和乡镇卫生院相关公共卫生工作者。

2 结果

2.1 预防医学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

表 1 预防医学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表1可看出,基层工作人员认为现行的预防医学专业设置的主要问题中56.52%认为过分强调理论教学,不注重理论实践合理安排。其次是没有以就业为目标,学非所用占26.09%。有部分基层工作人员反映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少,建议多以就业为目标选择课程,且还应增加实践学时,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促进学生在进入就业单位后能很快适应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2.2 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问题上,71人认为边讲边练易于学生接受,占44.1%,调查的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认为公共卫生服务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传统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法已不能较好的让学生尽快掌握专业知识,边讲理论边让学生动手实践,尽可能增加实践操作机会更利于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并且在未来实习及工作中能尽快适应工作,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其中有53人认为现行的先理论后实践的方法较好,占32.9%; 35人认为课堂少讲理论多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占21.7%;2人认为课堂更应注重自由探索,占1.2%。

2.3 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实践能力培养探讨

现行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有78人(占48.45%)认为注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能够达到就业后岗位要求; 46人认为一般重视,占28.57%;只有29人认为非常重视,占18.01%;其中8人认为不重视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占4.97%。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现行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及创新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的岗位要求,但是在局部还应改进、优化。

3 讨论及建议

3.1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次调研有近57%的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认为现行的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过分强调理论教学,不注重理论实践合理安排。因此在优化预防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中应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加强实践教学各环节教学质量的提升,切实提高学时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2 明确教学目标,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在预防医学专业课程教授的过程中,应精简文化基础课所占课时,提高专业课程比例。以培养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技术人员为方向,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多开展间隙教学、模拟演练教学以及案例讨论等形式的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从而提高预防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效率[2]。

【参考文献】

[1]黄鹏,黄河浪.预防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毕业实习模式初探[J].西北医学教育,2005,03(4):14-15.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绩效评价

医学职称是医学人才专业技术能力、工作业绩和科研学术水平的标志,也是评价、激励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医学职称的评价标准对广大医学工作者工作价值观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职称评定也历来是有关单位最棘手,也是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我国的晋升制度目前还难以充分反映每名医生的学术水平和临床技能,需要加以完善。

一、我国医务人员职称评定的现状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的取得一般须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专家的评审总体上是对临床医学专业人员学术水平、专业工作能力等诸方面的一种综合定性评价。现行的医学职称评定规范是以卫生部颁发的《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试行条例》为依据的。在具体实施中,存在评审考核内容不够全面、评价指标不够具体、一般性的文字描述过多,概念普遍较模糊,没有很好地规范的量化标准,主观性强等不足,在操作上存在一定困难,增添了评审过程不可控因素。评审专家很难据此对晋升对象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作客观评价,更难以对晋升对象的工作态度、诊疗质量乃至医德医风等方面进行较客观地评判、衡量、检测与认定。实际上,对一位要晋升高一级职称者,最需要考察的应是与任职职称相对应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医德医风、服务水准乃至个人的心理素质等,以及概念较为清晰又可操作的资历、外语、论文等指标。

医学职称评定工作的现状与现代化进程是极不适应的。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1)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办法还不够科学、不够完善;(2)量化的评价标准较少,评审导向、评审方式还过于单一;(3)评审过程还不够严密,职称与各种福利待遇联系还过于紧密等等。目前职称评定的方式在许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规范,有人为的因素,也有政策的因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注重医生“人”的整体发展,综合考虑。职称评定体系是衡量医师水平的效度和信度,应更有利于推动医疗水平的提升和产生良好的学术氛围。

科学人才观的核心是坚持以能力和实绩来衡量人、评判人、选拔人。晋升评审工作过多靠人为运作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制约了医学专业人才潜力的开发、人才资源的优化与整体素质的提升。目前我国职称评定工作中存在许多漏洞,没有统一的标准。即各单位有不同的标准,同一单位在不同年度也常有变化,同一单位对不同的人也常使用不同标准,这就造成了许多不公正现象。如何使职称评定达到公平合理,是知识界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卫生人才综合素质与整体能力水平,关键在于制定全面、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使各项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因此,制定出一个全面注重临床医学专业人员临床能力、业绩、科研等方面的量化评价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为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评审工作的质量,保证评审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性。这一改革的关键在于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量化评价标准。

二、关于医务人员职称评定标准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从事职称改革和卫生管理研究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有学者提出应按照现代人力资源“有效的人才评价指标应建立在个人特质与工作要求相匹配的基础之上”的观点,首先确立评价指标与专业职位要求特征的一致性,确立不同岗位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评价指标的共性和差异性,确立不同专业指标在评价导向中的地位、作用、权重与分值,同时确定各类可量化指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职称晋升需要从实践技能、数、所承担或参与的课题、工作条件等方面进行单项考核,分为考试和评审两部分。孙春玲等以重点学科工作人员、重点学科负责人、发表文章的SCI指数、5年内科研项目总数等9项指标建立医学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De1Phi法进行专家咨询,随后采取列名小组法征求专家意见,制定了涉及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数量和质量、安全医疗、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外语水平、教学科研能力、科研成果、奖惩”等等方面的“临床主治医师晋升副主任医师评分标准”。该标准在提高评审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考核临床专业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工作业绩方面有进步。

但在考察评审对象的业务能力、学识水平、职业道德等方面,由于过多倚重于单位提供的书面材料和高一级专家的主观评语,易使评审产生不确定性和不公正性;另一方面该标准有关评审对象的基本情况、业务能力水平方面所占分值比例也偏低,不利于充分调动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学习医学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罗小楠等采用特尔菲法(Delphi)与列名小组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晋升副主任医师的主治医师临床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项目、内涵、权重和权值及评分方法建立两级结构指标体系。韩良峰、胡修周等在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科研工作的考核测评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对临床专业人员从事的科研工作和情况等方面进行了量化计分,分类也较细。但就临床专业高级职称评价来说,可能过于单一,少了体现临床医生主要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的工作数量和质量这一块考核测评内容。严春友提出职称评定中应当依据论著的质,而不仅仅是量。

因为,论文的生命力不在于它的字数,而在于它的质,即它的创造性。要确定论著的质,就必须有客观的依据,不能以“权威肯定”或“引起反响”等模糊说法为依据。这个客观依据就是论著的影响,即一篇论文的引用率。期刊的影响因子也应考虑。职称评定应当采取以质为主,质、量结合的方法,在保证质的前提下再考虑数量。质和量可以有不同的权重。这种以质为主的定量化是比较科学的,也是国际上通行的方法。张文挺等则在建立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面作了尝试,他们把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一般资历、科研论文、工作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归入定量考核体系;政治思想表现、实践经验、专业理论水平等方面则纳入定性考核范围。

这种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办法对临床医学专业人员进行综合考核考察,相对比较全面;但在定量与定性的具体项目内容和归类以及所占比例值得商榷,定性考核内容过多、比例过高,易产生评审弹性。浙江省卫生厅则在总结各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2002年起在评审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中,要求申报人员提供反映其专业工作业绩、工作能力的有关数据,如:门诊量、经管病人床日数、主刀台次、会诊人次、主持疑难危重病人抢救数、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及所处的水平、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以及教学带教、科研、奖惩等等方面的情况,供专家在评审时结合申报人员的学历、资历、外语成绩、业务笔试成绩、发表的论文等等有关资料,进行综合评价,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在量化计分方面作了深入的调研。

三、关于医务人员职称评定标准的可能发展方向

目前一些学者试图探索建立以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学识水平”、“承担工作量和质量”、“科研教学”和“其它”等5个项目的职称评审标准,,各项目又包含若干子项目并确定其相应分值为主要内容的“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量化评价标准体系”。制定出一个具体的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量化评价标准,全面反映临床医学专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医德医风、科研水平和代教能力等。为临床医学专业高级职称评审提供可靠、客观的依据,提高评审工作质量,保证评审工作公正、公开、公平性。

这一设想的探索有可能对医学职称晋升评价工作的科学化、客观化和规范化起到推进作用,并促进全行业人才评价体系、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总之,职称评定工作关系到我国科学事业和学术的发展,关系到能否形成一个公正的、有利于学术发展的氛围。职称评定工作虽然复杂,但找出一种科学的解决办法还是可能的。加强对医学职称评定标准的研究,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深化医疗卫生系统的职称改革,推进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是全面、科学地评价医学人才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的重要内涵,也是卫生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晋升考核评价体系的逐步细化、量化,晋升评审工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有望进一步加强。

参考文献

[1]人事部,卫生部。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S]1999-08-18.

[2]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通知[S].2000-12-03.

[3]黄一平,梁朝。从医院质量管理反思临床医师职称评定考试[J].卫生经济研究,2003,(2):34.

[4]周丹军。卫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定指标体系研究[J].厦门科技,2008,(3):24-26.

[5]何银根,张明样,杨潮,等。卫技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6):9.

[6]李素矿。浅析我国职称制度改革发展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90-91.

[7]郭肖宁。综合性医院医疗量化考核初探[J].中华医药杂志,2003,2(9):42.

[8]吴家琳。浅谈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量化标准与考评[J].中国卫生人才,2003,67(11):33-34.

[9]赵怀峰,陈普崇,郭长根。等。建立数量化晋升标准确保临床医生晋升质量[J].中国医院管理,2000,20(4):36-39.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5篇

预防医学专业男女学生的比例没有差异,藏族学生占71.7%,汉族学生和其它民族学生占28.3%,见表1。就业率大学预防医学专业2009~2012届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连续四届达到100%,男女生就业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2就业单位类型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各地区的地市级、县级医院以及乡卫生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次为自治区行政单位,见表2。就业区域分布159名学生中到自治区以外就业的占3.1%(5人);符合大学推荐免试研究生条件并先后被选派到内地不同高校公共卫生学院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占7.5%;在自治区内不同工作岗位就业的占89.4%。

3讨论与建议

由于自治区地广人稀、卫生服务半径大,区内各地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包括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地方病、高原病的防治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到2012年底,大学已培养了5年制预防医学本科专业毕业生159人,学生以本地生源为主,有32.7%的学生在自治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从事医疗卫生工作,其中36.5%的毕业生在各地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rediseaseofpre-ventionandcontrol,CDC)从事预防医学专业工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紧缺和学历偏低的问题。自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在中国内地爆发后,逐渐暴露出全国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在应对和处理公共卫生事件时存在硬件落后、知识老化和能力低下等问题。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自治区有81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1],873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仅占8.58%,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5.5%)[2],文献[3]指出,自治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技术人员中具有公共卫生专业背景的人员偏少,在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新发传染病监测、实验室检验以及突发传染病现场处置等工作时,难以达到快速、准确、科学、高效的要求。因此,大学5年制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能够为基层医疗单位输送新鲜血液,同时能够逐步改善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学历低、专业不对口等问题。作为最重要的高等学府,大学在为当地培养医疗卫生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4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就业率达到了100%,高于陈敏[4]对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2004~2007届本科毕业生分析的就业率,说明大学预防医学专业目前的就业形势较好,也说明了自治区大学生的就业政策和形势良好。大学毕业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主要集中在各地市级、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和乡卫生院这三类单位,符合了医疗卫生改革要求基层医疗防治疾病的任务要落到县、乡和村级医务人员的工作目标。这三类医疗卫生机构是公共卫生和医疗两大体系的主要环节,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在自治区县、乡卫生机构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作用。在5年的大学学习期间,预防医学专业学生既学习了预防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同时也学习了临床医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并在三级甲等医院、县级医院、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和社会调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基本上达到了大学要培养“留得下、靠得住、用的上、下得去”的高级应用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目的。从分析结果中发现,2009~2012届4届学生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就业人数从2009年的57.1%减少2012年的5.0%,而在其它单位就业的人数逐渐增多。徐英等[5]曾对部分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生做过就业观的调查,不论是男生或女生,绝大部分都把疾控、监督所、医院(卫生院)放在首选的工作岗位,但这与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就业结果有所差异。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公开招录人员的编制少,学生主要被招录到县级医院、乡卫生院从事临床医疗职业。而从事临床医学专业必须具备临床医师资格,但是预防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工作后只能参加公共卫生医师资格证考试而不能考取临床医师资格证,这对从事临床专业和岗位职称晋升等方面带来诸多的问题。

因此,往后毕业的学生中大部分选择公务员考试从事公务员职业,而不去选择医疗卫生单位。另一方面,是由于前几届学生毕业时当年的事业单位和专业技术考试时间被安排在地区公务员考试之后,因此大部分学生首先选择公务员考试,出现了先就业后择业的现象,加之部分学生认为公务员的待遇比事业单位的要好、工作压力比从事医疗卫生专业的要轻,且部分学生还反映,学生在报考大学专业时并不是自愿从事医学专业,而是被调剂到医学专业的,这些学生对医学专业没有更多的兴趣。因此,根据当时公开招录的就业政策,较多的学生宁愿选择公务员考试到乡镇从事行政工作,也不愿从事预防医学职业。可喜的是,2014年开始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公开考录时间提前到每年4月份,并要求高校毕业生公开考录中,医护类专业学生只允许报考医护类相关职位,不能报考其它事业单位招录职位或公务员。此政策的出台,能够有效缓解自治区各类专业人才流失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分析结果还发现,前4届毕业生中有89.4%的学生选择在自治区区内就业,这主要与生源中71.7%来自本地生源有关。在23.3%的汉族学生中,仅有2.5%的人选择了在区外就业,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区外生源的学生认为,在较容易实现就业,而且工资待遇也比内地高,工作压力较轻有关。7.5%学生通过了推荐免试研究生条件或参加少数民族骨干研究生考试,在国内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历,其中藏族学生符合推荐免试研究生条件的人数较少,其主要原因是藏族学生的英文基础较差有关。因此,新生入学教育和预防医学导论课程介绍中,需要较详细地介绍有关的政策,以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较好地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培养素质更高、更加符合公共卫生事业需求的预防医学专业人才,是我们每一位医学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能够学有所用,真正发挥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有更好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指导。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6篇

第一条为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临床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与水平,鼓励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要,实现卫生工作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标,特制定本评审条件。

第二条临床医学各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名称为主治医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名称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第三条按照本评审条件通过评审或考试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者,表明其具有相应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可以被聘为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章适应范围

第四条本评审条件工适用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合法行医权的医师。

第五条根据医疗机构专业设置的实际情况,临床医学专业评审条件分为两个部分:

(一)按二级学科分类的评审条件,适用于按二级学科设置的临床医学专业岗位,共分为十四个专业:全科/家庭医学、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口腔、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病与性病、精神病、肿瘤、病理、医学影像、计划生育。

(二)按三级学科分类的评审条件,适用于三级学科设置的临床医学专业岗位,共分为三十二个子专业: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血液病、结核病、传染病、风湿与临床免疫、老年医学、急诊医学、普通外科、骨外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小儿外科、烧伤外科、整形外科、麻醉、运动医学、康复医学、妇科、产科、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口腔整形、核医学、放射治疗、医学检验。医学全在线

第三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申报人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德和敬业精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和法律。

第七条有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任务的专业,申报人应当按有关规定完成下基层工作任务。

第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医疗事故责任者三年内;医疗差错责任者一年内;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第九条申报人应当符合下列学历和资历的要求

(一)主治医师

1、医学中专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七年;

2、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六年;

3、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五年;

4、医学大学本科毕业并取得与医学有关的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医师资格后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四年。

(二)副主任医师

1、医学大学专科毕业,在县及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七年;

2、医学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五年;

3、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四年;

4、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主治医师工作不少于二年;

5、临床医学博士后人员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出博士后流动站前。

(三)主任医师

医学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学士以上学位,从事副主任医师工作不少于五年。

(四)符合下列有关条件,经考核合格,可认定主治医师任职资格:

1、取得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医.学全在.线,提供从事医师工作不少于三年;

2、取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五)符合下列有关条件,申报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任职资格不受上述学历和任职年限的限制:

1、获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的主要完成人;

2、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及以上奖的主要完成人。

第十条申报人应当符合下列外语能力的要求

(一)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要掌握一门外语,并能通过临床医学专业外语职称等级考试,取得相应级别的合格证书。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7篇

第一条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已登记注册,从事内科、外科、麻醉科、妇产科、妇幼保健、儿科、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皮肤科、传染病科、肿瘤科、急诊医学、康复医学等临床医疗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申报评审临床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资格。

第二条思想政治条件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以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报:

一、年度考核不合格或受单位通报批评或发生医疗差错未满1年的;

二、受到行政处分未满处分期的;

三、发生医疗事故未满3年的;

四、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未满3年的。

第三条学历、资历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博士学位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2年以上;获硕士学位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4年以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5年以上;获大专学历,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7年以上;中专毕业后,在乡镇卫生院从事卫生专业工作25年以上,并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8年以上。

二、国家机关分流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尚无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按以下学历、资历要求申报:

获得博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获得研究生班毕业或双学士学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9年以上;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1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

第四条外语条件

一、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A级)成绩合格;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五条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三个模块)成绩合格;

二、免试条件按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继续教育条件

完成本部门、本行业及政府人事部门规定的继续教育任务。

第七条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

一、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0周以上,能承担专科查房工作。在医院管理工作岗位的人员,每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时间不少于20周。

二、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实验,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的技术问题,完成较复杂的院内外会诊和抢救工作。

三、参与医疗、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开展本专业必须具备的各项诊疗技术项目。

四、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能将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1项以上。

五、对下一级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临床技能培训,每年专题授课3次以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六、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应按规定到县或乡(镇)卫生机构工作6个月以上(提交“广西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基层工作考核卡”)。

第八条业绩成果条件

任现职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以上参与者。

二、市(厅)级(含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参与者或三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三、承担县级批准立项的科研课题(课题组成员前五名),其研究进展经主管部门组织鉴定,确认己取得阶段性成果者(只适用于县及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属于本单位专业技术骨干,在开展本专业技术方面有较大的创新,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1项以上,并经卫生系列组织专家组鉴定认可。

五、市(厅)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第九条论文、著作条件

任现职以来,必须以第一作者在医学专业公开发行期刊(同时具有国内统一发行刊号CN/R和国际统一发行刊号ISSN)上,发表本专业有价值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文献综述1篇。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县和县以下各医疗单位申报副高级职务资格,学术论文可发表在医学专业公开发行期刊的增刊。

第十条破格条件(见附录一)

第十一条附则

一、凡是符合上述条件规定,可申报临床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资格,并按规定程序送评,否则,各级人事(职改)部门不予受理,评委会不予评审。

二、本条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此前与本条件不一致的,以本条件为准。

三、本条件由自治区职改办、自治区卫生厅职改办按职责分工负责解释。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8篇

一、需明确的几点政策

(一)申报条件:按照《关于卫生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 [2002]101号)执行。

(二)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的要求,按照《关于贯彻人事部<关于完善做好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京人发[2013]31号)执行。

(三)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的要求,按照《北京市人事局关于职称评聘程序调整有关政策的通知》(京人发[2003]37号)以及《关于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京人发[2000]111号)执行。

(四)关于对2013年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的要求,按照《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卫人字[2003]37号)和《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京卫人字[2004]38号)精神,要求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1年(即晋升副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40周或200个工作日,晋升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36周或180个工作日)或到83个边远山区半山区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8个月。

按照《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京卫医字[2013]45号)要求,各支援医院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的服务。对无故拒绝到社区服务或没有按时完成规定的每年下社区服务15天任务的人员,不能晋升职称。对积极下社区并按要求圆满完成任务并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好评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

城市医生到农村基层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对于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核实,将严肃处理,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五)关于对申报全科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2012]6号)执行。

(六)关于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2012]9号)执行。

(七)关于对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的要求,根据2005年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首都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学习掌握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每人每年学习不得少于20个学时,在今年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答辩中,各专业答辩组将继续考核申报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并作为职称晋升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需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对申报人员公示的要求,各单位须对申报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情况(如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的周数、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医德医风、论文、到农村或社区基层服务的时间和地点、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公示,时间一周。公示后由本单位推荐委员会进行推荐。在公示期间群众举报申报人有弄虚作假的,由单位推荐委员会责成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核查,一经核实,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关于对论文的要求:按照人事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各单位推荐委员会负责对申报人提交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核。

(三)关于破格的要求:申报中医、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医学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未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申报条件,但业绩突出的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委员会同意后,报市卫生局核准,可以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标准参照临床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执行。

(四)关于网上申报问题:为了使报名工作更加方便、准确、快捷,北京市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继续实行计算机网络申报与离线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申报人可登陆北京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网站进行网上申报或下载离线录入版(网上填报的内容必须准确、详尽,并与报送的纸质材料一致),各单位人事部门认真审核申报人资料后,按规定时间报送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

三、答辩评审时间

拟定于10月份,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报送材料时间

区县卫生局、市属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月20日—月21日

直属单位:月22日—月24日

五、报送的材料

(一)单位需报送的材料:

1、区县卫生局提交区、县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市属局(总公司)提交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评聘分开工作试点单位除外)。中央等非本市所属单位提交委托代评函。

2、申报人员的公示情况。

3、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服务的书面证明(须注明时间、地点以及工作内容,并加盖支援医院、接受支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所在区县卫生局的公章)。

(二)个人需报送的材料: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表(申报表中评审委员会意见不再填写)一份。

2、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报送《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量化考核表》和《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工作业绩群众评议汇总表》各一份(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统一印制)

西医临床医学以外的专业报送上一年度考核表(可提交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3、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执业医师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4、城市医生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鉴定表”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5、答辩论文或代表作(必须为第一作者) 一式二份

6、按文件规定,需提交的其他论文或材料 一式一份

7、外语成绩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 一份

8、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护理专业除外)一份

9、破格审批表一份

10、学历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1、现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2、《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六、报送地点

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9篇

一、需明确的几点政策

(一)申报条件:按照《关于卫生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101号)执行。

(二)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的要求,按照《关于贯彻人事部<关于完善做好职称外语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京人发[]31号)执行。

(三)关于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的要求,按照《北京市人事局关于职称评聘程序调整有关政策的通知》(京人发[]37号)以及《关于北京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京人发[]111号)执行。

(四)关于对2010年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的要求,按照《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卫人字[]37号)和《关于城市医生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前到基层服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京卫人字[]38号)精神,要求城市医生晋升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之前必须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1年(即晋升副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40周或200个工作日,晋升主任医师必须到基层农村服务36周或180个工作日)或到83个边远山区半山区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8个月。按照《对口支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京卫医字[2010]45号)要求,各支援医院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的服务。对无故拒绝到社区服务或没有按时完成规定的每年下社区服务15天任务的人员,不能晋升职称。对积极下社区并按要求圆满完成任务并受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居民好评的人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称。城市医生到农村基层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和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对于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一经核实,将严肃处理,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并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五)关于对申报全科医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全科医学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与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6号)执行。

(六)关于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要求,按《关于印发<北京市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的通知》(京卫人字[2006]9号)执行。

(七)关于对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的要求,根据2011年北京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首都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学习掌握重点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每人每年学习不得少于20个学时,在今年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答辩中,各专业答辩组将继续考核申报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并作为职称晋升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

二、需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对申报人员公示的要求,各单位须对申报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情况(如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的周数、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医德医风、论文、到农村或社区基层服务的时间和地点、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公示,时间一周。公示后由本单位推荐委员会进行推荐。在公示期间群众举报申报人有弄虚作假的,由单位推荐委员会责成有关部门或人员进行核查,一经核实,两年内取消其申报资格。

(二)关于对论文的要求:按照人事部、卫生部的有关规定,晋升副主任医师,应在担任主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2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专业期刊发表或在省及省以上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晋升主任医师,应在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期间,至少有3篇第一作者论文(或著作),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或在全国性、国际性学术会议的大会上报告。各单位推荐委员会负责对申报人提交论文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进行审核。

(三)关于破格的要求:申报中医、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医学技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未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申报条件,但业绩突出的人员,经所在单位推荐委员会同意后,报市卫生局核准,可以破格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破格标准参照临床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执行。

(四)关于网上申报问题:为了使报名工作更加方便、准确、快捷,北京市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继续实行计算机网络申报与离线申报相结合的方式。申报人可登陆北京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网站)进行网上申报或下载离线录入版(网上填报的内容必须准确、详尽,并与报送的纸质材料一致),各单位人事部门认真审核申报人资料后,按规定时间报送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详见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的有关通知)

三、答辩评审时间

拟定于10月份,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四、报送材料时间

区县卫生局、市属局(总公司)、各有关单位:8月20日—8月21日

直属单位:8月22日—8月24日

五、报送的材料

(一)单位需报送的材料:

1、区县卫生局提交区、县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市属局(总公司)提交职改(人事)部门出具的本年度可使用的指标或岗位职数证明(评聘分开工作试点单位除外)。中央等非本市所属单位提交委托代评函。

2、申报人员的公示情况。

3、临床科室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不少于15天服务的书面证明(须注明时间、地点以及工作内容,并加盖支援医院、接受支援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所在区县卫生局的公章)。

(二)个人需报送的材料:

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表(申报表中评审委员会意见不再填写)一份

2、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报送《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量化考核表》和《推荐晋升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工作业绩群众评议汇总表》各一份(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统一印制)西医临床医学以外的专业报送上一年度考核表(可提交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3、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执业医师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4、城市医生申报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须提交“城市医生到农村服务鉴定表”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5、答辩论文或代表作(必须为第一作者)一式二份

6、按文件规定,需提交的其他论文或材料一式一份

7、外语成绩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8、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护理专业除外)一份

9、破格审批表一份

10、学历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1、现专业技术职务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12、《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培训证书》复印件并加盖人事部门公章一份

六、报送地点

市卫生人员考评中心

医学专业技术范文第10篇

按照《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开展年全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渝职改办〔〕40号)的统一部署,现就开展年全市卫生技术专业(含中医药技术,下同)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评审范围和对象

(一)卫生、中医药各个专业符合任职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根据《重庆市人事局关于实行“五个打破”进一步深化职称改革的意见》(渝人发〔2001〕126号)精神,上述专业申报人员,可不受单位所有制、地域界限和身份等限制。

(三)按照《重庆市人事局关于我市机关机构改革中分流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渝职改办〔1998〕50号)有关规定,对机关机构改革中分流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原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仍然有效(需确认和转评的应按有关规定履行和完善相关手续);原未评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可不受职称档次的限制,根据其学历和工作资历、业绩和实际工作水平,可以越级申报评定相当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四)按有关文件规定,除经批准办理了延长退休手续的人员可申报晋升职称外,凡所在单位申报推荐时已办理了退休手续(含提前退休、病退)的人员均不再评聘专业技术职务。

二、申报条件及标准

(一)学历和资历

申报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执行人事部、卫生部《关于印发<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人发〔1999〕第92号)、《关于印发<预防医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4号)、《关于印发<药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和<护理学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16号)规定,见市卫生局职改办编印的《卫生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合订本。申报中医药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执行《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职改字〔1986〕第20号)规定。任职年限计算到年12月31日止。

(二)外语、计算机

外语(医古文)条件按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调整完善全市职称外语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渝职改办〔2007〕53号)规定执行;计算机条件按照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调整全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外语和计算机考试有关规定的通知》(渝职改办〔2005〕99号)规定执行。

1981年12月底以前参加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评聘副高及其以下级别专业技术职务,在2007年3月参加了职称外语考试不合格者,今年申报职称仍然有效。从2004年起,取消职称外语、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有效期限制:凡2000年参加全市(含全国)职称外语、计算机A级考试和2001年以来参加职称外语、计算机B、C、D级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者,其考试合格成绩继续有效。

(三)任期内年度考核均为合格

(四)论文

副高级2篇,正高级3篇,必须是国家统一书号或刊号的论文,第一或第二作者。

(五)执业资格

申报临床医学专业(含临床、口腔、公卫、中医、中西医结合)高级职务人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申报护理专业高级职务人员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取得执业护士资格并注册。凡变更、交叉申报上述专业者,须取得拟申报专业的《执业证书》,方可申报。

(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申报

1、有不符合以上五条款其中之一的,均不得申报。

2、医疗事故责任者三年内;医疗差错责任者一年内;受到行政处分者在处分时期内。

(七)破格推荐评审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条件

对不具备规定学历、资历,但能力和业绩突出、确有真才实学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规定按照《关于卫生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工作中有关问题说明的通知》(渝卫职办〔2007〕41号)执行。

(八)对抗震救灾人员实行倾斜,按渝职改办〔〕40号执行(附件10)。

三、评审程序及评审内容

(一)评审程序

实行评审与答辩相结合的方法。材料审查—专业答辩—小组推荐—评委会表决。

(二)评审内容

1.查阅资料:学历及资历、外语及计算机、继续教育、工作经历及工作量、论文、科研成果、教学、年度考核、卫生支农。以上内容通过查阅资料获取,具体指标要求参阅《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药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预防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中医药专业高级技术资格评审量化评分表。

2.答辩:答辩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学术动态、知识应用。具体指标要求参阅《临床医学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药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护理学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预防医学专业高级技术资格标准条件(试行)》。

四、申报程序

按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下放高中级职称申报评审权限及简化资格考试发放程序的通知》(渝职改办〔2007〕12号)的规定执行:本人申请—所在单位审核推荐—主管部门审核—各级政府人事(职改)部门(或市级主管部门)资格审查并加盖公章—送相应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

破格申报者须由区县人事职改部门或市级主管部门先将申报材料及相关证明送市职称改革办公室核准后,再送卫生技术专业高级职务评委会参加评审。

五、报送材料及要求

(一)材料种类

1.《重庆市申报级专业技术职务送审名册》一式3份。按行政隶属关系,由市级主管部门或各区县(自治县)人事(职改)部门加盖公章(附件1)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2份(附件2)

3.《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附件3)。一律要求打印,并用A3纸复印:卫生技术人员一式17份,中医药技术人员一式19份

4.破格申报者需填报《破格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推荐表》1份(附件4)

5.行政领导兼任专业技术职务者,需填报《企、事业单位行政领导兼任专业技术职务审批表》1份(附件5)

6.任期届满考核和任现职以来近三年年度考核表各1份(单位提供)

7.担负有卫生支农服务任务的单位的申报者,需报送《重庆市卫生支农服务业绩考核鉴定表》1份(附件6)

8.任现职以来,最能代表本人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的论文(论著、学术报告)、科研成果、政治思想和业务工作总结各1份(本人提供)

9.申报人任职资格材料1套(一律报送复印件,由市级主管部门或区县人事职改部门审查原件,出具审查意见并用印后方为有效)

(1)学历、学位证书

(2)现任职务的任职资格证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人事(职改)部门下达的任职批文及聘书

(3)有效的职称外语(医古文)、计算机等考试合格证书。按渝职改办〔2005〕99号、〔2007〕53号,属免试范围者,应填报《职称外语(医古文)、计算机免试审批表》(见附件7)。属年龄免试者,需同时提交本人身份证;属翻译文章免试者,需同时提交原文和译文;属公派出国留学免试者,需出具有关出国留学证明

(4)《继续教育证书》或《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卡》,区县卫生局或市级主管部门验审并用印后方为有效。

(5)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口腔、公卫、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人员须提交《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护理专业须提交《护士执业证书》。

10、《委托评审函》1份(附件8)。

11、申报材料清单1份(附件9)

(二)材料要求

1.所在单位负责对申报人员的申报条件进行严格审核,认真把关,并清点申报材料,统一收集上报。11种材料中,除学术成果(含论文、科研成果、科研立项等)、执业资格、外语译文提供原件和复印件外,其余均提供复印件,复印件需加盖单位公章。

2.公示。各单位要对《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予以公示,公示时间7天。未按规定公示和签字盖章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3.学术成果真伪鉴定

(1)学术成果真伪鉴定,由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负责,于报送材料时同时进行(免费)。

(2)鉴定内容:论文要求复印封面、版权页、目录和正文;科研成果要求复印获奖证书、研究报告、成果鉴定书等有关资料;科研立项要求复印立项申报书、立项批文、查新报告结论等资料。学术成果如系合作项目,须由该项目负责人(主编、主研、执笔)出具申报人所承担的部分或所起作用的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

(3)鉴定办法:学术成果鉴定数量,报送材料时应由申报人明确拟鉴定的学术成果,并同时提交拟鉴定成果的原件(原件审核后退回)、复印件;复印件要求字迹清晰,经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鉴定并用印后,随其它申报材料送评委会。

4.执业资格鉴定:需出据原件和复印件,由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负责鉴定,于报送材料时同时进行(原件审核后退回)。

5.申报材料中涉及各种表格,除特定表格外,其余材料统一规格为A4纸;报送材料中所有复印件,均需市级主管部门或区县人事(职改)和区县卫生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鲜章。材料字迹潦草或复印件字迹不清影响辨认效果者,责任自负。

六、各单位在推荐申报工作中的职责

(一)材料审核:各单位负责申报材料的审核。

材料审核的内容及要求:查学历证明、任职资格及年限证明(任职资格评审表和资格证)、外语和计算机考试合格证、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资格证、继续医学教育记分卡、学术成果等原件是否与本人情况相符,是否符合申报条件,审查完毕,在复印件上加盖公章。

(二)公示:各单位在申报前对《重庆市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综合情况(公示)表》予以公示,公示时间7天。对公示中有举报的,推荐单位要认真查实,凡举报属实,属“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取消申报资格;属“主要业绩”弄虚作假的,需在推荐意见栏内予以更正说明。未按规定公示和签字盖章的申报材料不予受理。

(三)材料的收集归档申报:所有申报材料由单位派专人统一报送,高级职务申报材料按照《申报材料清单》的顺序清点,用牛皮纸标准档案袋按人分装,并在档案袋上张贴《申报材料清单》(附件9)。

七、报送材料时间、地点

(一)报送时间

7月10日-25日:市级各医疗卫生单位

7月26日-8月10日:区县、厂矿(市卫生局审批的厂矿企业医院)、学校及其他有关单位

凡逾期或由申报人员个人直接报送的材料一律不受理;申报材料经过重庆市职改办审查后,不再受理补充材料。

(二)报送材料地点

地址:重庆市卫生局职改办(渝北区松石路418号重庆市卫生局七楼719房间)

联系人:谢悦峰李永发谢春鹰联系电话:67706587 67706581 67706693

公交线路:

1.沙坪坝(土湾)—花园新村(205路公交车终点站下车)

2.杨家坪(方向)—花园新村(148路中级车终点站下车)

3.石坪桥—冉家坝(118路车东和春天站下车,途经上清寺、海关)

八、评审费

按《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重申职称评审收费标准有关规定的通知》(渝职改办〔2007〕47号)所明确的收费标准执行。

上一篇:现代生命科学范文 下一篇:智慧教育市场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