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范文

时间:2023-03-19 13:22:33

液相色谱仪范文第1篇

关键词:液相色谱仪器;液相色谱技术;实际应用

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具有灵敏度高以及便捷实用等特点。近年来,结合有机质谱以及原子光谱等仪器联用,液相色谱仪器的性能以及应用范围大幅度提升。随着色谱仪器研究以及应用的不断推广,相关的技术标准的重要性也是逐渐显现出来。本文重点探索液相色谱仪器的相关技术标准,并对液相色谱仪器的主要应用进行分析。

1 液相色谱仪器相关技术标准

1.1 液相色谱产品和性能试验标准

目前,我国在分析仪器的测评标准制定上主要有:环境试验方法以及质量检验规则等。同传统的分析仪器比较来看,液相色谱仪器单元部件涉及多、关联强,并且,指标复杂。其产品与性能试验标准主要包括:分析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2519-2010)、高效液相色谱仪(GB/T 26792-2011)以及液相色谱仪测试用标准色谱柱(JB 5226-1991)等。

1.2 液相色谱数据处理系统标准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色谱数据系统已经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成功地实现了仪器的有效控制、相关数据的收集以及处理,所以,数据系统实现标准化非常重要。目前,液相色谱数据系统标准主要包括:色谱分析数据互换协议标准导则(ASTM E1948-98 (2009))、色谱分析数据互换协议技术规范(ASTM E1947-98(2009))以及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验证标准导则(ASTM E2066-00(2007))等。

2 液相色谱技术的具体运用

2.1 液相色谱技术在生态纺织品检测中的应用

液相色谱技术不仅具有速度快、灵敏度高以及高分离效能等技术,还可以同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联合使用,从而高效、及时地将有害物质检测出来,所以,在纺织品分析检测的应用过程中,越来越备受关注。

2.1.1 甲醛测定。在服装面料的生产过程中,无论是为了防皱、防缩,还是提高染色的耐久性,都需要添加甲醛。而当面料被制作成衣服之后,则会逐渐地释放到空气中,进而,随着人们的呼吸进入到人体的呼吸系统引发炎症,同时,甲醛对人们的眼睛以及皮肤都有刺激。所以,务必要确保服装中的甲醛含量为超出标准。色谱法是检测服装中甲醛含量的重要方法。其不仅能够将衣物中的衍生物同分异构体成功地分离,检测结果同实际含量非常接近,并且,分离出来的物质还可以高效回收。

2.1.2 全氟有机物测定。全氟有机物本身具有耐热性和化学惰性。其与水和油都不相容,所以,经常在纺织品的拒水拒油整理剂制作中被使用。然而,由于全氟有机物具有难降解、毒性大以及生物积累性等特点,所以,常常会对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而持久的危害,所以,需要对出厂的纺织品的全氟有机物含量进行防控。张晓利等人研究出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样品前处理以及液相色谱柱等条件进行优化。事实证明,该方法不仅提取彻底、还大幅度降低杂质干扰,并充分满足欧盟标准。

2.1.3 农药残留测定。类似于六六粉之类的有机氯农药,其代谢产生的物质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并且,很容易沉积到生物体的脂肪当中。随着高浓度农药的不断研发与应用,对农药残留分析检测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纺织品的农药残留成分检测方面,检测方法主要有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法,但是,其分析对象如果是高沸点或者热稳定性差的农药,则需要对农药进行衍生化处理,这样大幅度增加了样品前处理难度。张翔等人推出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不仅能够有效满足Oeko-Tex Stan100 要求,还能够做到简捷、准确,对于检测生物纺织品中农药残留非常适合。

2.2 液相色谱技术在油脂成分分析中的应用

2.2.1 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油脂肪酸含量进行检测。脂肪酸通常在可见光区吸收偏弱,并且,很难依靠光度法对其进行准确检测。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能够借助高灵敏度以及对衍生剂类型进行变换,大幅度提高枸杞之类物质中游离的脂肪酸含量检测准确度。

2.2.2 与质谱联用。随着质谱技术的不断成熟,质谱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气象色谱质谱法对不稳定或不挥发物质无法分离,所以,常常与液相色谱联合使用。Suo和Wang利用荧光衍生剂1-[2-(对甲苯磺酸酯)乙基]-2-苯基咪唑[4,5-f]9,10-菲(TSPP)对白刺籽油中的游离脂肪酸进行柱前衍生,采用梯度脱洗在Eclipse XDB-C8色谱柱上对游离脂肪酸衍生物分离。利用柱后在线的串联质谱以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正离子模式实现了各组分的质谱定性。采用梯度洗脱实现了30种饱和脂肪酸和9种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分离。按照实验确定的色谱分离方法分别对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微波辅助回流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溶剂回流提取)得到的白刺籽油分析测定,最佳的提取方法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并且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利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分析苔藓等生物样品和天然环境样品(如土壤)中痕量游离脂肪酸的含量,200 mg的样品即可得到良好的线性关系和成分分析数据。王洪伦等利用荧光衍生剂1,2-苯并-3,4-二氢咔唑-9-乙基对甲苯磺酸酯(BDETS)测定白刺籽油中游离脂肪酸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说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3 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行业的工业污染日趋严重,严重地阻碍了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目标。为了更好地促进国内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和谐社会的优质构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工业中危害成分的管控力度,并对产品的有害物质含量进行了严格规定。为了确保这些规定落到实处,大力加强此类物质的检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液相色谱仪器以及相关技术在检查工作中的广泛应用,高效地推动了我国的检测技术发展,并有效地保障了工业产品的安全质量。

参考文献

[1]Grushka E. Grinberg N. Advances in Chromatography[J]. CRC Press, 2012, 50:10-12.

[2]陈焕文,朱志强.我国科学仪器研发进入新阶段 [J]. 分析化学 ,2011,39(11):1463-1464.

液相色谱仪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仪 问题 使用

中图分类号:TH833 文献标识码:B

高效液相色谱仪在环境监测、医疗卫生、食品检验等领域都被广泛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分析效率高、分辨率高等优势,尽管如此,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使用过程中仍然有一些常见的问题,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十分必要。

1、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分析--以检测酱油中苯甲酸为例

1.1 检测方法

戚荣平根据GB/T5009.29-2003技术标准,将标准溶液的浓度确定为0.05mg/ml,酱油样品采用超纯水定容,采用0.45um水系滤膜进行过滤,分别配置苯甲酸浓度为10ng/ul、30ng/ul、20ng/ul、50ng/ul的标准溶液,均重复检测3次,检测后对标准曲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按照y=bx+a进行计算,结果a=6.1153546,b=72.2285736,因此数学模型确定为y=72.2285736x+6.1153546。

选取6份酱油样品,具体检测结果如表2所示。

可见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有重负检测、拟合工作曲线、标准贮存液、移液管、刻度吸管、容量瓶、峰面积量化误差、分析仪器。

2、高效液相色谱仪常见维护措施

2.1单向阀维护

单向阀故障主要是因为在球与阀座密封不严造成的,可导致压力不稳、液体倒流,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就是污染或气泡,如果污染过于严重,甚至可以导致球与阀座粘连阻死。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应使用HPLC级的溶剂作为流动相,这样可以防止单向阀中的宝石球和阀座受到污染。同时可以用水、异丙醇、甲醇、二氯化钾来冲洗被微粒污染的泵。当气泡进入阀中之后,会导致宝石球难以回到阀座,就会出现倒流现象,此时泵的压力和流速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迅速打开泄液阀,采用大流量液体来冲洗泵,直到排出液呈现出直线型。

2.2泵垫圈维护

垫圈受损污染系统、渗漏是泵垫圈常见的故障,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系统中应尽量不使用强酸强碱溶液,当强酸强碱溶液应用到液相色谱系统中之后,很容易损坏柱塞杆以及密封垫。另一方面,要想使柱塞在泵头自由运动,并且确保流动相不发生渗漏,就必须要使密封垫圈与运动的柱塞杆接触紧密,因此密封垫圈很容易受到磨损,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定期更换密封垫圈,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泵系统遭到污染。

总结:

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是由溶液贮存设备、高压泵、进样系统、色谱分离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具有分析效率高、分辨率高等优势,笔者在此分析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在实际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并介绍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戚荣平.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酱油中苯甲酸的不确定度[J].浙江预防医学,2006(02): F0003-F0004.

[2] 杨金香.高效液相色谱仪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法[J].中国计量,2011(11):85-86.

[3] 王琴,杨静,任远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液态乳中三聚氰胺的含量及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乳业,2011(11):40-43.

液相色谱仪范文第3篇

液相色谱仪是由输液系统、进样器、色谱柱(柱温箱)、检测器和数据记录处理装置等部分组成的分析仪器。液相色谱仪利用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柱内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或吸附特性的差异,由流动相将试样带入色谱柱中进行分离,经检测器检测,依据组分的保留时间和响应值(峰面积或峰高)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1.测量依据:JJG705-2002《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2.环境条件:温度:(10-30)℃,湿度:(20-85)%RH

3.测量标准:液相色谱仪检定装置;测量范围,标准物质:萘-甲醇溶液(1×10-4~1×10-7)g/mL; 温度:(0-400)℃;不确定度:6%(k=2)。

3.测量对象: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及二级管阵列、荧光和示差折光检测器)

5.测量过程:用电子天平和秒表检定流量设定值误差和流量稳定性误差;用数显温度计检定柱箱温度设定值误差和温度稳定性能;用微量进样器和标准物质检定仪器的检测限、定性定量重复性。

二、数学模型

(1)

式中:CL-最小检测浓度,g/mL

Nd-基线噪声,mm(mV)

C-标准溶液的浓度,g/mL

H-标准溶液的色谱峰高,mm(mV)

V-进样体积,μL

三、不确定度的来源和分析

根据不确定传递由(1)式得出

(2)

式中各不确定度分量比此独立,灵敏系数为+1

1.不确定度来源

1.1 B类不确定度

1.1.1 标物的相对不确定度是检定液相色谱仪的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直接影响检定结果。标准物质的相对不确定度通常由标准物质证书给出,国家标准物质目录上列的检定液相色谱仪的标准物质为GBW(E)130168,其定值不确定度为4%,包含因子k=2,所以:u1=0.04÷2=0.02。

1.1.2 游标卡尺的标准不确定度u2

游标卡尺经上级传递,符合其技术要求,其最大允许误差为±0.02nm,半宽区间为0.02nm,在此区间认为均匀分布,故覆盖因子k= ,由游标卡尺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1.1.3微量注射器的标准不确定度u3

微量注射器经上级传递,符合其技术要求,相对标准偏差1%,所以:

1.2 A类不确定度

1.2.1峰面积或峰高测量值的相对不确定度u4

峰面积或峰高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是仪器测量的重复性引起的,重复进样6次,检定规程规定定量重复性为3%,因此

1.2.2流动相流速测量的不确定度u5

流动相流速测量的不确定度是由流量的不稳定性,电子天平,使用电子天平引起的不确定度,可以通过对流速连续重复测量得到,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

以一台北京东西电子研究所生产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为例,用甲醇作流动相,设定流量1.0mL/min,进行重复测量,测量结果如下:

其标准偏差:

相对标准偏差:

流动相流速测量的不确定度

1.2.3 基线噪声测量的不确定度u6

基线噪声测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游标卡尺的不确定度和用卡尺测量的不确定度,一般为0.02,如果用色谱工作站记录基线噪声,则其不确定度优于0.01。

2.不确定度分析

为标准物质的相对不确定度;

为标准高或峰面积测量的相对不确定度,还包括流动相流速测量的不确定度和游标卡尺的标准不确定度;

为微量注射器的标准不确定度。

四、不确定度的合成

五、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包含因子k=2时,扩展不确定度U=kuc=2×0.0270=0.054=6%。

液相色谱仪范文第4篇

关键词:液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气相色谱

中图分类号:O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6-0168-02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分离速度快,分离效能高,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能高的特点,而且液相色谱对样品使用范围广,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也很宽,因此现在液相色谱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高效液相色谱仪是分析实验室的常用分析仪器之一,它担负着食品、劳卫等诸多指标的检测,仪器条件经常变化,色谱柱经常拆卸,因此需要对色谱仪经常检定以发现仪器性能的变化。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不少使用分析仪器的工作者常因为不熟悉仪器的结构原理,不甚了解仪器的技术指标对分析测定结果的影响,而不能将仪器调整到最佳状态,从而直接影响到所测定数据的准确性。因此笔者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与基本原理概述出发,探讨了检定液相色谱仪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与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析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并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主要检定项目

对气相色谱仪的检定,应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 700-1999)《气相色谱仪》,主要检定项目有柱温性能、基线噪音、基线漂移、采集系统、检测器等。

(一)柱温性能、基线噪音、基线漂移的检定

对于工厂中使用的某些液相色谱仪,许多色谱柱温的控制只有恒温操作或者只使用恒温操作,从不使用程序升温控制,此时,可只检定恒温的控温精度和稳定性,对程序升温控制的重复性指标可暂不检定。某些气相色谱仪只承担气体样品的分析任务,且只使用低柱温,有的甚至在室温下操作,此时,检定柱温时,只能在其使用的色谱柱温度或者低于老化温度的状态下测定柱温的控温精度和稳定性,以及基线噪音和基线漂移等指标。否则,柱系统内长期滞留的重组分或杂质将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流出,这将会给基线的稳定带来极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低温固定相的流失或失效。某些承担组成复杂的样品分析的气相色谱仪,配置有多色谱柱、多切换阀的多维色谱分析系统,而且,所配置的数据处理程序和柱切换程序都是专用的。由于柱系统连接复杂,拆换色谱柱困难,且生产控制分析要求不许轻易更改程序和拆换色谱柱,所以,只能在其使用的柱温条件下检定柱温的控温精度等指标。

(二)色谱数据采集系统的检定

在检测过程中,色谱峰面积的记录一般由原色谱仪所配用的记录仪、积分仪或色谱数据工作站完成,然后根据所采集的色谱图或峰面积数据对基线噪音、基线漂移、检测器的灵敏度或检测限等指标进行计算。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由于积分仪和色谱数据工作站的制造厂家、型号的不同,所得到的峰面积也有所差别,由此计算的检测器灵敏度或检测限的差别也较大,有的甚至相差几倍或十几倍。为此,我们采用了不同的积分仪和色谱数据工作站对同一台色谱仪的同一信号进行了采集,并进行了部分数据比较,结果发现所采集的峰积分面积的大小差别较大。试验表明,HP3392积分仪积分峰面积是C-R6A积分仪积分峰面积的7.95倍(约8倍);SP4290M积分仪积分峰面积是C-R6A积分仪积分峰面积的2倍。所以,在使用数据处理系统时,应特别注意不同的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的积分峰面积的差别,并在计算时加以校正。

(三)检测器的检定

检测器的种类很多,应根据所测物质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检测器。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中使用最广泛的为紫外吸收检测器。它分为固定波长、可变波长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三种。固定波长紫外吸收检测器仅由低压汞灯提供固定波长254nm或280nm的紫外光。可变波长紫外吸收检测器(UVD),由氘灯和钨灯作为光源分别提供紫外光和可见光。由于可选择的波长范围很大,既提高了检测器的选择性,又可选用组分的高灵敏吸收波长进行测定,从而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PDAD)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紫外吸收检测器,其可获得吸收度随时间与波长的变化的三维空间的立体色谱图,用于被测组分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蒸发激光散射检测器(ELSD)与紫外吸收检测器相比较,它消除了溶剂的干扰和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完毕冲洗色谱柱时,首先要关掉检测器,目的是为了节约光源,保证灯的有效使用,此外,尽量断开色谱柱与检测器的连接,防止污染检测池。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检定应注意的问题

用于工业应用的液相色谱仪大部分项目可按规程要求检定,但在检定检测限这一项技术指标时,常遇到一些困难。比如用于白酒分析的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是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色谱柱主要是DNP-TW填充柱或毛细管柱,规程中规定用标准色谱柱和浓度为100 mg/L的正十六烷-异辛烷标准溶进行检定,尽管我们把色谱仪的各种气体流速、柱箱温度、汽化室温度、检测室温度、仪器衰减等条件一一考虑进去,也不容易得到理想的色谱图,即使得到符合要求的色谱图,也花去很多时间,影响企业使用。遇到的问题与检定方法如下:(1)峰面积重复性差。由于进样阀漏液或加样针不到位会影响到峰面积的重复性。检定方法:进样阀漏液应更换进样阀垫圈:并且保证加样针插到底,注射样品溶液后需快速、平稳地从LOAD状态转换到INJECT状态,以保证进样量的准确。(2)主峰不佳或峰分叉。长期使用后的色谱柱,由于有杂质进入,会使色谱柱入口处的固定相“板结”并在流动相所产生的高压作用下,形成柱头的塌陷,色谱柱被污染。检定方法:先用纯水反向冲洗柱子,然后换成甲醇冲洗,接着用甲醇:异丙醇冲洗柱子,再用甲醇冲洗,然后用纯水冲洗,最后甲醇冲洗正向柱子30min以上。

总之,液相色谱仪检定过程中,每项检定项目的检定结果独立给出,因此,进行检定结果来源分析及其评定时要针对每项进行。其中仪器型号不同、所使用计量器具不同,其评定结果也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评定。比如当仪器性能发生变化时,用不同的色谱柱、不同的标准品分别检定仪器,判定色谱柱和检测器性能的改变,从而找出引起仪器性能变化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伍音茵.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故障分析及处理对策[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3,33(2).

[2]陆森林,张虎军.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维护与保养[J].医院学报,2002,4(3).

[3]杨进,冯念伦.高效液相色谱原理、临床应用及常见故障处理[J].医疗设备信息,2001,16(1).

[4]刘珍.化验员读本[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杨维平,张琰图,章竹君.高效液相色谱-化学发光法研究异烟阱和利福平[J].化学学报,2003,61(2).

液相色谱仪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三聚氰胺;液相分析;色谱仪

前言

三聚氰胺是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化工原料,作为有机化工的中间产品应用于各个领域,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然而若将三聚氰胺加入食品或者资料中,往往会导致很大的危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08年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也正是这个事件,让三聚氰胺家喻户晓又臭名昭著。其实作为一种化学产品,三聚氰胺在化工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防止不法商贩利益熏心,将三聚氰胺加入到食品或者饲料中,我国出台了国家标准三聚氰胺检测方法GB/T22388-2008。本文主要介绍利用液相色谱仪检测食品或者饲料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方法。

1三聚氰胺的物理、化学性质

三聚氰胺俗称蛋白精,又叫蜜胺,分子式为C3H6N6,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5,按照分子结构叫做2,4,6-三氨基-1,3,5-三嗪,属于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在化工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

纯净的三聚氰胺呈乳白色单斜棱晶体,在室温下(16摄氏度)密度为1.573g/L,无味。三聚氰胺虽然是一种有机物,但并不溶与醚、四氯化碳和苯等常见的有机溶剂,在冷水中微溶,溶于热水。在20摄氏度时,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3g/L,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另外,三聚氰胺也可以溶解于乙酸、甲醛、甲醇、甘油、吡啶和热乙二醇等有机物。

三聚氰胺在强酸或者强碱的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反应,分子中的胺基被羟基取代,生成三聚氰酸二酰胺,然后随着水解反应的继续发生生成三聚氰酸一酰胺,最后生成三聚氰酸。

2检测过程

2.1检测标准选择

食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标准分为原料乳与乳制品中的三聚氰胺检测和饲料中的三聚氰胺检测,这两种检测执行的标准是不同的。在原料乳和乳制品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标准为GB/T22388-2008,而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标准为NY/T1372.29-2007。

2.2检测试剂选择

(1)检测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溶液均为水溶液(溶剂为超纯水)。

(2)将5mL氨水溶于100mL甲醇中,制成,氨水甲醇溶液。

(3)质量分数为22g/L的乙酸铅溶液,配置方法是将22g乙酸铅溶解在300mL水中,再将溶液扩容至1L,摇匀。

(4)将200mL甲醇与800mL水混合,制成20%的甲醇溶液。

(5)甲醇:色谱纯。

(6)乙腈:色谱纯。

(7)氨水:浓度25%~28%。

(8)取10g三氯乙酸与水配成10g/L的三氯乙酸溶液。

(9)检测标准品:纯度大于99%的三聚氰胺标准品。

(10)标准储备液:将100mg三聚氰胺在100mL的容量瓶中与20%的甲醇水溶液混溶,制成标准储备液体。注意,三聚氰胺的重量应当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避光存放,存放温度为4摄氏度。

(11)标准中间液:将5mL标准储备液在50mL的容量瓶中与20%的甲醇水溶液混溶,得到浓度为100μg/mL的溶液。溶液避光存放,存放温度为4摄氏度。

标准

3检测样品预处理

3.1预处理原理

样品经沉淀脂肪和蛋白质,将样品的PH调至中性,过滤,将样品送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经过反相色谱分离之后,就可以根据谱图中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进行定量和定性操作。

3.2预处理方法

(1)取10g样品,放入50mL容量瓶中。

(2)缓缓加入20ml三氯乙酸溶液,振荡容量瓶,超声提取10-20分钟之后在加入乙酸铅溶液,将容量瓶中的混合溶液稀释到刻度线。

(3)溶液静置三十分钟以后,用滤纸过滤,再将滤液经过滤膜过滤,最终得到的滤液做液相分析使用。在有些时候,经滤纸过滤的滤液还需要净化处理,方法如下:一是小柱活化。分别用3mL甲醇和3mL水活化小柱,注意顺序,先甲醇后水;二是上样:准确吸取10mL(可根据实验情况调整)滤液转移至固相萃取柱中;三是净化:再用3mL水和3mL甲醇分别洗涤,抽至近干;四是洗脱:用6mL氨化甲醇溶液洗脱,收集全部洗脱液;五是控制流速在1mL/min以内;六是洗脱液于50℃下用氮气吹干,残留物用1mL流动相(或20%甲醇水溶液)溶解,摇匀混合1min,供液相测定用。

4检测色谱条件

4.1色谱条件选择

(1)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

(2)波长为240nm的紫外线检测器。

(3)根据保留时间进行定性操作,根据外标峰面积进行定量操作。

(4)色谱柱为C18或者C8柱,4.6mm×250mm,5μm。

(5)将2.02g庚烷磺酸钠与2.10g柠檬酸溶解成1L溶液,取其中的900mL和100mL乙腈,混匀制成流动相。

6计算方法

8结束语

液相色谱仪检测三聚氰胺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在实际检测中经常用到。化学分析是一门精细的学科,在检测过程中,要认真对待每一步操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晓娟,王俊全,李凡.液相色谱技术在三聚氰胺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J].天津化工,2012(26).

[2]朱美琴.改进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液相色谱检验方法的研究分析[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1(6).

[3]张薇.改进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液相色谱检验方法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09(7).

[4]朱鹤云.三聚氰胺检测方法在国内外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5).

液相色谱仪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作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在石油样品的范围检测越来越广。本文主要针对蒸发光散射检测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作为一种新型的通用型检测器,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HPLC传统检测器上的不足。笔者综述了ELSD的仪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影响检测的因素,重点介绍其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1.ELSD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966年, Ford第一次介绍了ELSD,当时它被称为蒸发分析器( Evaporative Analyzer) ,后来又被称为质量检测器(Mass Detector) 、光散射检测器(Light Scaterring Detector) 等,属于一种具有较高灵敏度的通用检测器。它运用光散射技术使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化合物检测时通过质量敏感(Mass Responsive)模式来完成。对于各种已经商品化的ELSD主要由3部分组成:雾化器、加热漂移管和光散射池。

1.1雾化器

雾化器直接和分析柱的出口相连接,从柱后出来的流出物进入雾化器,在雾化器的末端与通入的气体(通常是氮气或氦气)充分混合成均匀的小液滴,可以通过调节气体的流速和洗脱液的流速来调节所产生液滴的大小。对于ELSD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化器气体流速,气体流速如果低于正常流速,会产生较大体积的液滴,大液滴会凝聚在加热漂移管上使响应值降低,大液滴中的流动相如果不能完全蒸发,则会形成尖峰;如果气体流速过高,则大液滴的数量会减少,响应值降低。

1.2加热漂移管

加热漂移管是ELSD的一个重要部件。柱流出物经过物化器后变成气溶胶,然后经过加热漂移管。加热漂移管的作用是使气溶胶中的易挥发组分挥发,流动相中的不易挥发组分经过加热漂移管进入散射池。加热漂移管的重要参数是在保证流动相完全蒸发的前提下设置尽量低的温度,特别是对于一些不稳定的化合物,更应该在低温下蒸发掉流动相。

1.3光散射池

在光散射池中,样品颗粒散射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检测器产生电信号。在仪器的实际结构中,光源大多数使用多色光源,但是也有的厂家使用激光源。激光源除强度较大以外,有本征的缺憾,即对于一些具有生色基团的化合物,如果其吸收波长正好与激光光源波长相等,这种化合物就不会被检测到;另一方面,因散射光强度和(D/I)有关,所以多色光的散射强度使ELSD的响应因子更接近于一个真正的质量检测器,而单色光ELSD的响应因子会有较大的变化。经样品颗粒散射的光被光电倍增管或硅晶体光电二极管接收,其发展趋势是硅晶体光电二极管被逐步取代光电倍增管。

2.影响ELSD检测的因素

Charleswoortin最早研究了ELSD的检测原理,并为它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后来经过大量的学者研究逐渐加以完善,并由Mengerink系统地总结如下:

2.1 物化器

散射光的强度与进入光散射池的颗粒大小有关, ,因此也就与在雾化过程中产生的液滴大小有关。可以用Nukiya-ma和Tanasawa的经验公式计算气溶胶中的液滴平均直径(D) 。液滴直径的大小与表面张力、流动相的密度和粘度以及气体的流速有关,可以通过调节这些参数来实现对液滴大小的调节,以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

2.2 加热漂移管

加热漂移管的作用是把柱流出物中的流动相加热蒸发掉,只剩下化合物的颗粒。其温度的设定值应根据洗脱液的组成和性质而定,例如当流动相的沸点高时,应该升高操作温度,使其完全蒸发,同时要尽量保持较低的温度,以免使待分析的物质加热蒸发,而导致检测器的灵敏度降低。

2.3 光散射池

当一个颗粒与光作用时,共有3 种类型的散射过程发生: Rayleigh散射、Mie散射和折射- 反射。这3种过程均与颗粒的直径(D)及波长(λ)有关,当D /λ < 0. 1时产生Ray-leigh散射;当0. 1 < D /λ < 1 时,产生Mie散射; 当D /λ > 1时,产生折射- 反射。散射光的强度主要来自于两种不同的组合,即Rayleigh散射和Mie散射或Mie散射和折射- 反射。冯埃生和Trathnigg等人分别考察了影响ELSD检测的因素,发现加热漂移管的温度对基线水平和噪声的影响有明显的规律:温度较低时,流动相不能完全蒸发掉,基线水平较高;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噪声。

3. ELSD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由于ELSD具有其它传统检测器无法比拟的优点,所以在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表面活性剂、医药、磷酯类化合物等检测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石油化工领域,由于物质的复杂性而应用比较少。Padlo等人用HPLC - ELSD体系对VGO 馏分油和减压渣油进行模拟蒸馏,当加热漂移管的温度为40~80℃时流动相为正戊烷,工作温度为115~150℃时流动相为正己烷,结果发现当加热漂移管的温度为40℃时,对应油样中只有沸点大于315℃的组分才能被检测到,也就是说检测限为315℃,同样当加热漂移管的温度为80、115、150℃时,对应油样沸点检测限分别大于380、435、482℃,依据不同的ELSD操作温度可以得到油品的沸点分布结果。把实验结果与气相模拟蒸馏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前者具有分析时间短、样品用量小、不使用色谱柱、使用范围广等优点。Padlo、朱继升等人采用Padlo建立了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用PAC (丙胺氰基柱) 、DNAP (二硝基苯胺丙烷) 、D IOL (正相硅胶键合二醇) 3个液相色谱柱串连,通过柱切换和梯度洗脱等手段将沸点大于315℃ (600°F)煤液化油分成饱和烃、芳烃(1~5环)和极性化合物3个组分,然后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分别对各个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把结果与气相模拟蒸馏法和重量法测得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前者在准确性和重复性方面均与后者相媲美。Ashraf采用带有两个正相色谱柱(丙胺氰基柱PAC和二硝基苯胺丙烷DNAP)和两个检测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VD和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的多维HPLC系统,成功运用于瓦斯油(VGO) 、重瓦斯油(HVGO) 、减压渣油(VR)以及深拔馏分(DD)中6种烃类组分的芳香烃含量、质量和支链分布的定量测定。这些烃类组分包括饱和烃(脂肪烃和环烷烃) , 1~4环芳香烃和极性化合物(高于4环的含N、O杂环化合物) 。这种独特的HPLC系统以正己烷、二氯甲烷和异丙醇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有效分离烃类组分,对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进行较宽范围质量校正以及独特的算法将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光谱转换成芳香烃含量。此方法在分离初、馏点高于340℃的样品时具有其它方法不具备的优点。Bartle对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在凝胶渗透色谱(GPC)中的应用做了进一步的探索研究,研究发现在测定煤液化油提取物时,对于一些窄分布、高分子量(大于300)的馏分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线性关系,从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之为质量检测器,相对于传统GPC检测器而言具有巨大的优越性;但是对于低分子量的馏分,由于沸点低,在蒸发除去流动相的过程中,待分析物也一同被气化而损失掉,所以应用ELSD测定煤液化油提取物时只能测定高分子量(大300)馏分;Xie Rong等人采用配有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粘度计、示差折光检测器的GPC系统成功地分析了聚合物的螺旋半径、固有粘度、分子量及其分布; L i同样将ELSD应用在GPC上测定沥青和渣油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并把测定结果与用薄层色谱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调节气体流速和加热漂移管的温度,使响应值、信噪比达到最大。ELSD的响应不依赖于被检测物质的光学性质,只能检测沸点低于流动相的样品。ELSD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限达到ng级且检测过程中基线稳定,能进行梯度洗脱。

参考文献

液相色谱仪范文第7篇

关键词: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不确定;标准溶液;评定

中图分类号:TS73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对液相色谱仪测量准确值的检测标准是按照相关的国家计量检定标准进行检测的。在使用液相色谱仪进行测量应用中,液相色谱仪的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情况可以充分反应出液相色谱仪检测反应的灵敏度,而作为一个测量仪器,液相色谱仪在测量应用中的灵敏度对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液相色谱仪的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是通过使用萘或者甲醇作为检定使用的标准物质进行评定操作的。在应用液相色谱仪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过程中的基线噪声以及重复性测量误差、检测使用标准溶液的浓度情况等。本文主要通过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试验与最小检测浓度不确定度的计算,对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在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试验中,主要是通过应用标准物质溶液使用液相色谱仪进行最小浓度检测操作,并且在检测操作过程中,根据试验操作情况在检测仪器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一定时间段的基线情况采集并进行噪声值的计算,同时在检测使用的标准溶液中取一定数量标准的溶液,进行重复的进样,并且测量出标准溶液样品的最小检测浓度。

1、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计算的数学模型

在应用相关数学原理进行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结果计算中,对于液相色谱仪的最小检测浓度的计算是通过基线噪声情况与检测使用标准溶液的浓度、重复检测过程中标准溶液的峰高值情况、检测过程中进入检测应用的标准溶液样品的体积等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计算出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情况。如下公式关系所示。

上述公式中,CL表示液相色谱仪的最小检测浓度值,Nd表示的是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过程中的基线噪声值,c表示的是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过程中使用的标准溶液的浓度情况。最后,H表示在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过程中标准溶液的峰高值,V则表示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检测中标准溶液的进样体积值。

2、液相色谱仪输入量标准的不确定度评定

对于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过程中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主要包括进行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过程中的对于基线噪声以及检测使用标准溶液峰高、标准溶液的浓度、标准溶液在进行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中进样体积等测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2.1 液相色谱仪测量中基线噪声测量不确定情况

在进行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过程中,对于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过程中的基线噪声值的测量,最开始使用的是积分仪或者使用卡尺进行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检测过程中的基线噪声值的测定的,使用这种基线噪声测量仪器进行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过程中的基线噪声值的测量,一般情况下,对于基线噪声值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性在0.02左右。现在对于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中的基线噪声的测量使用的是色谱工作站进行测量应用的。使用色谱工作站进行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中的基线噪声情况的测量要比最开始使用的测量仪器进行基线噪声值测量的不确定度结果要相对好一些,使用色谱工作站进行基线噪声情况的测量,其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一般要小于0.01。如果在对基线噪声测量的过程中,基线噪声是一个均匀分布的状态,那么使用色谱工作站进行基线噪声值的测量应用,那么基线噪声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006,并且这种不确定度在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中,其基线噪声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还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自由变化值。如下所示。

自由变化情况为

2.2 标准溶液的峰高值不确定情况

在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中就有测量使用标准溶液的峰高值的不确定度造成的。对于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过程中测量使用标准溶液的峰高值的不确定误差主要是在进行检测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或者定量环体积、环境因素、色谱数据处理系统等情况原因造成的。假设进行检测使用的标准溶液是萘,现在对于萘的峰高值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假设进行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试验应用的是特定型号的液相色谱仪,并配备有专门进行基线噪声监测的色谱工作站,那么取有一定标准量的萘溶液进行定量的循环进样,那么,每次进样循环的萘溶液峰高值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萘溶液进样峰高值

根据上表中的萘峰高值结果情况就可以计算出萘的平均峰高值结果为0.820,同样对于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试验中每次实验萘峰高值的误差也可以通过相关公式关系计算得出,那么,萘溶液的峰高值不确定情况就如下所示。

2.3 检测试验中标准溶液的浓度不确定情况

在进行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试验中,检测使用的标准溶液的浓度情况也是对于检测测量不确定产生影响的因素之一。因此,对于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也需要对于使用标准溶液的浓度不确定情况进行评定计算。在对于标准溶液的不确定度的评定中是根据国家相关中心单位给定的单位标准溶液的浓度不确定值进行实验使用标准溶液的数量进行浓度不确定情况的评定的。

2.4 应用标准溶液的进样体积不确定情况

根据上文中对于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值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要想得出最终的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情况,还需要有检测应用标准溶液的进样体积值。同样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情况也是与应用标准溶液进样体积的不确定情况有关的。根据相关关系,标准溶液的进样体积的不确定情况为0.01,其中自由变化情况是

3、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根据上述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情况的数学公式以及对于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产生影响的基线噪声不确定度、标准溶液浓度不确定度以及标准溶液进样体积不确定度等,在综合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检测标准不确定度和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对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等情况,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为0.046,有效自由度为50。

4、结束语

总之,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情况受到基线噪声的不确定度、标准溶液浓度的不确定度以及标准溶液进样体积的不确定度等的影响,因此,对于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测量不确定度中应注意从这些影响因素中进行综合考虑评定。

参考文献:

[1] 徐靖,汪欢晃,刘娟.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孕激素的不确定度[J]. 化学分析计量. 2009(3): 11-14.

[2] 张清华,杨劲,贺英,等. 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曲克芦丁血药浓度的不确定度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1): 68-70.

[3] 张清华,杨劲,贺英,等. 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曲克芦丁血药浓度的不确定度评价[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0(1): 68-70.

[4] 孔国强.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中的质控评价[Z]. 中国广东广州: 2011399.

[5] 魏大伟,程江山,郑玉芝. 液相色谱法测定饼干中日落黄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 食品工业科技. 2011(6): 414-417.

[6] 谭洁,樊宏伟,于翠霞,等.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米格列奈血药浓度的不确定度评价[J]. 中国药师. 2012(8): 1070-1072.

液相色谱仪范文第8篇

论文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仪;水环境;监测;前景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其技术简介

高效液相色谱(HPLC)也叫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等。是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于60年代后期引入了气相色谱理论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它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区别是填料颗粒小而均匀,小颗粒具有高柱效,但会引起高阻力,需用高压输送流动相,故又称高压液相色谱。又因分析速度快而称为高速液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能检测色谱柱流出组分及其量的变化的器件。指机械的、电子的或化学器件,用于区分、记录或指示环境中某一变量的变化,如温度、压力、电荷、电磁辐射、核辐射、粒子或分子等。)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传统监测项目指标的监测;一方面是针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进行监测;另一方面是利用其高效分离的技术特点在对水体中污染物质总量的监测的基础之上对不同价态及其形态的污染物进行分类定量监测。

(一)对传统污染物的监测

对传统污染物的监测主要是针对日常水体中常见污染物的重点监测。根据国家的相关要求及其本站的实际监测条件,对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包括了重金属元素(铜、锌、砷、汞、镉、铬等)、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特殊元素(硒、氯、硫等)。通过如上监测对水体的日常污染状况进行把握与评价。同时,传统污染物的监测还包括了对特定企业排污点的污水监测,作为其环保达标的重要依据。

(二)对水体中的有机物

在传统的污染物的基础之上工业以及农业淋容等多方面因素会对水体中造成一定的有机物污染,在针对有机物的污染监测过程中传统的监测方法无法在精度与效率方面达到要求。在此方面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在对有机物进行定型的同时进行定量的监测。主要监测的项目包括了,工业有机污染物(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总有机物等)、农业有机物(如杀虫剂、除草剂、消化抑制剂)、特殊有机物(微生物代谢物、医疗污染物、生活污水等)。针对如上的有机物监测一方面能够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现状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可以鉴别污染物种类进而对排查污染源提供一定的帮助。

(三)对不同价态及其形态的污染物的监测

同种化学元素的不同存在价态以及形态对其生物毒性的影响至关重要。比如铬元素在水体中存在三价与六价之分,其中三价铬毒性较小且对在较大浓度范围内对人体有益,而六价铬则表现为较强的生物毒性,在较低浓度下对人体造成较大危害。在水环境的监测过程中传统的六价铬的监测方法是利用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的显色反映进行检测的。这种检测方式由于收到氧化还原条件的影响容易造成较大误差,进而使得对水体环境的判断失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能够同时监测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进而对水体的污染物及其毒性进行更好的定量分析,为后续的环境评价与治理奠定基础。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特点

(一)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准确性

与传统的检测方法相比较,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这种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效液相色谱仪为全自动检测仪器,在避免了人为误差出现的同时降低了机械误差。而机械误差经过标准物质的校订之后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这就决定了高效液相色谱仪在监测过程中误差较小。同时,在另一方面高效液相色谱仪在监测原理上同样优于传统的监测方法,以火焰原子吸收测量水体中的重金属浓度为例,其以火焰原子激发的峰值为测定浓度结果,在测定过程中的波动式消耗会使得测量结果较实际浓度偏低的现象。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则是利用全部曲线的面积来代替相对体积内的总量,在计算优化方面更具备准确性。

(二)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高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高效性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效率本身,样品从进样到出结果仅需要30秒作用的时间对于单向测定,此时间还具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多重测定效率。在针对多项目的测定过程中。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可以单次进样多指标共同检测的效果,大大的降低了进样的重复性工作,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

3、高效液相色谱仪的连续进样机制,在前一样品转移到检测室后,后一样品既可以做进样处理,在监测相同的项目指标的情况下,连续进样与单独进样的监测效率提高越30%。

此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的连用可以实现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进行定性的监测。一方面省略了定性检测的二次步骤,另一方面降低了样品前处理的难度与过程。进而,降低了监测的时间。

(三)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广泛性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广泛性主要表现为对监测物质的广泛性,其监测项目几乎涵盖了水体环境监测的所有基础项目。包括了重金属的测定、营养元素的测定、其他离子的测定、不同价态的测定、有机物的测定等等诸多方面。尤其是其针对有机物的测定方面还可以细致划分为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的测定、酚类化合物的测定、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氯联苯和卤代化合物的测定、苯基脲类化合物的测定、酞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等等。几乎涵盖了所有类别的污染物种类,使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监测目标与监测目的进行合适的项目选择。

四、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应用前景

(一)与评价软件连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评价软件连用主要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数据收集功能以及数据计算功能。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数据计算的基础上结合电脑的评价软件对获得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的过程。通过与评价软件的连用可以达到在监测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进行合理的评价结果输出的方式。进一步使得环境监测具有高效化与准确性。

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其可能应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评价软件的评价功能对超标样品进行筛选。在测定前利用标准物质对环境标准进行测定。而在测定的过程中利用评价软件的筛选功能自动对超标样品进行报警或者标红处理,而对于未超标样品则可以采用忽略的处理方式。最终的数据输出结果为超标样品编号与浓度。这样能够有效的降低环境监测站的工作强度。

另一方面是利用预设的国家标准以及不同污染物的环境效应权重针对同一样品的权指标测定项目进行评价报告的生成。在测定的过程中自动的对比国家环境标准,进而生成科学的环境评价报告,为后续的环境治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与质谱仪连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只能够定性的分析被监测物质,或者通过对吸收光谱的设定来测定特定物质的浓度,而对于未知物质的监测则存在一定的不足。此方面的缺陷使得其在使用的过程中测定项目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的连用可以在同一样品测定的情况下测定未知样品中的特定物质种类以及物质浓度。方便并拓宽了水环境监测的广度。

(三)与连续进样装置的连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具有一定的连续进样能力。但是,此种进样依旧采用手动的模式进行。在手动模式下,一方面对进样效率的提高程度不显着。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进样的准确程度不精确。因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连续进样装置的连用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障了进样的准确性与测定的自动化程度。在效率与精度方面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均是一种提高。

五、总结

液相色谱仪范文第9篇

关键词:液相色谱仪;计量检定;期间核查;使用率;完好率;保养与维护

现阶段不少第三方产品检验机构的实验室均为实验测试平台建立了服务体系并不断进行完善。为了使大中型的实验仪器实验率得到提高,某产品检验机构的实验仪器实行全天开放的政策,如今提供给检验人员所使用的不同类型液相色谱仪有10台,而每一台液相色谱仪年度机时数最多可达2000多小时,最少也有1000小时左右,其中一部分的仪器除了在常规维护时停止运转外,基本上每天都要运转,由此很大程度提高了液相色谱仪的故障风险,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仪器计量检定制度,根据JJG705-2002《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最好液相色谱仪的检定工作,由于该仪器的检定周期为两年,高频率的使用仪器,所以在检定周期期间要认真做好期间核查工作,保证仪器出具的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稳定性,现阶段将液相色谱仪的使用率以及完好率提高已成为仪器管理者的研究重点。

1、通过培训制度的建立,提高液相色谱仪的使用率

液相色谱仪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石油化工、环境化学、生物医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均有涉及,尤其是在研究药物的分离与代谢中,具有关键的作用[1]。对于该产品检验机构的日常检验与科研而言,液相色谱仪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液相室每年通过液相色谱仪完成的检验工作十分多,若要提高液相色谱仪的使用率,不仅要规范仪器的使用方法,还要制定标准、科学的仪器管理制度。这也表明了对使用者制定培训制度、使用登记制度、实行仪器预约制度等制度十分关键,因此要求各使用者在使用仪器前,必须接受培训,并在其取得仪器的操作合格证之后才可允许其操作仪器。仪器的培训内容需包含各台仪器的相关知识,例如数据处理、实验条件,测试方法、附件安装、样品制备、仪器操作等,此外还需对使用者进行仪器安全运行以及实验室安全等安全教育,特别是遭遇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为了使使用者可更好的操作仪器,因此在每一位使用者初次操作仪器时,向其讲解仪器的相关知识,由于仪器滤头以及系统在水相中长期浸泡会导致系统内的管路长菌,使仪器的可用寿命受到影响,因此在讲解时要对仪器的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重点解释,直至初次使用者能熟练的操作仪器后同意其自行操作,并记录仪器的使用情况。

2、通过仪器维护与保养制度的建立,提高液相色谱仪的完好率

构成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系统共有五个,分别是数据处理系统、检测系统、分离系统、输液系统以及进样系统[2],其中每一个部件在分离的整个过程中均有受染可能,而仪器若发生故障现象则会使仪器的可用时间有所减少,严重的会直接损坏仪器。这也表明了液相色谱仪日常维护以及保养制度的建立十分必要,一来不仅可使仪器产生故障的几率降低,还间接节省了昂贵的修理费用,使实验室的有限资金可用在必要的地方。因此,平日要积极对仪器进行维护与保养,采用试剂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冲洗,并对受污染泵垫与泵过滤器及时更换,从而保障仪器可正常投入工作,维护液相色谱及的完好性。

现阶段,多数平台的仪器的购买时期以及购买公司均存在差异,由于购买公司不同,仪器操作系统的化学工作站也有所不同。不同的操作系统其各项功能复杂零碎,使初学者一时之间无法充分掌握,而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操作,仪器管理人员应结合各个仪器的型号以及相关的说明、部件操作方法、操作体会等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张贴在仪器旁边,为使用者提供参考。这样做不仅可保证仪器操作的准确性、有效性,降低操作失误的可能,对仪器完好率以及使用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3、通过仪器公司提供的电话服务资源,对仪器进行更好的管理

虽然通过仪器维护与保养制度、培训制度的建立有效提高了仪器的完好率以及使用率,但由于使用仪器的工作人员中存在一些操作技术不是十分熟练的个别例子,其虽受过仪器操作培训并获取独立进行仪器操作的许可,但由于每一个使用者的实验习惯不同,加上分离样品的差异,导致依旧存在难以避免的仪器故障情况。因此,产品检验机构管理人员应于仪器购入公司的专业人员保持联系,在一起发生故障无法继续运作时,可通过仪器公司提供的电话服务,向专业人员描述仪器故障情况,向专业人员咨询业务,通过不同的手段判断仪器的故障原因并获取解决方法,例如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使仪器的故障问题可以得到最及时有效的解决,从而实现提高液相色谱仪其使用率以及完好率这一目标。

4、对报废仪器中的可用部件有效利用,提高液相色谱仪的完好率

采取仪器公司所提供的电话服务资源、仪器操作培训以及日常的维修养护等管理措施后,虽有效预防了许多仪器故障现象,使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效率、完好率得到了提高,然而因为仪器的运转时间过长、运转频率过于紧密,其中一些零件易于发生磨损情况常需进行更换[3]。现阶段,随着色谱技术的迅速发展,不同型号的仪器均在不停的更新、改进,有些旧机型甚至已经淘汰,但是已淘汰的老旧仪器中仍存在许多可继续利用的零件,因此可对报废仪器中的可用零件进行手动拆卸,安装在需要更换又合适的机型中,实现零件二次利用,提高液相色谱仪的完好性。

5、及早准备易耗的仪器零件,从而保持仪器的完好性与使用效率

液相色谱仪中的易耗部件较多,其使用寿命较为短暂,其中以检测器内的光源氘灯最为典型[4]。提前将仪器中的光源氘灯等易耗部件准备好,若易耗部件在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便可将故障问题及时解决,而不是待仪器发生故障后再购买易耗部件进行更换,增加了零件购买的等待时间,使仪器无法及时恢复运转状态,影响了仪器的正常运转,也降低了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效率以及完好率。

6、积极参与仪器购入公司开展的学术讲座,增强仪器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仪器的管理人员在提高液相色谱仪完好率以及使用效率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专业素质会直接影响到仪器的完好,并决定着仪器的功能能否充分开发。所以,仪器管理人员应积极参与仪器购入公司所开展的学术讲座,通过专业讲座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以提高对仪器的管理水平、操作能力等[5]。通常仪器购入公司都会根据仪器的维修保养开展一些相关的培训,而仪器管理人员应努力争取培训机会,通过培训提高自身对液相色谱仪的认识以及维修能力,更好的服务产品检验机构的液相色谱仪,通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将仪器的使用效率与完好性提高。

综上所诉,建立培训制度与仪器维护制度、充分利用好电话服务资源与报废仪器的可用零件、积极参与仪器相关专业讲座、预先准备好易损零件等措施均可有效保持液相色谱仪器的完好性,提高其使用效率,因此在管理仪器时,应根据维护仪器使用效率与完好性的措施加强对仪器的管理,使仪器可更好的运转。

参考文献:

[1]易国顺,赵邦枝,李名家,杨兵,刘乔.强化管理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03):158-161.

[2]朱晶,贾维平,吕楠,赵楠嵘.高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07):292.

液相色谱仪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液相色谱仪 最小检测浓度 不确定度

1 概述

(1)测量依据:JJG705-2002《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

(2)环境条件:温度:(15~30)℃,湿度(20~85)%RH

(3)测量标准:的萘/甲醇溶液GBW(E)130167

(4)被测对象:Agilent1260液相色谱仪(配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5)测量过程:用标准溶液萘/甲醇测量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将20μl标准溶液注入仪器内,从工作站读得相应量的峰高,根据公式直接计算出,分析标准溶液的浓度、峰高、进样量及基线噪声的不确定度便可求最小检测浓度的不确定度。

(6)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实验室通用液相色谱仪的紫外检测器的最小检测浓度的不确定度,一般可以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

2 数学模型

(1)数学模型:

式中:——紫外检测器的最小检测浓度(g/ml);——基线噪声(μV);

——标准溶液的进样量体积(μl);——标准溶液的进样量浓度(g/ml);

——标准溶液萘/甲醇峰高的算术平均值(μV)。

不确定度传播率:=+++

本式中各不确定度皆为相对不确定度

(2)灵敏系数:上式中各分量彼此独立,灵敏系数皆为1。

3 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输入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有:峰高的不确定、进样量体积的不确定度、标准样浓度的不确定度及基线噪声的不确定度。

3.1 输入量H的不确定度的评定

主要来源于色谱仪的测量重复性,通过连续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列,采用A类方法评定。在上述条件下,连续10次测得的峰高数列分别为(单位:μV):1270,1273,1265,1285,1257,1250,1272,1261,1258,1269,根据公式计算其相对标准偏差,。

3.2 输入量C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证书GBW(E)130167给出的标准溶液的相对不确定度4%(扩展因子),则浓度为的标准溶液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3.3 输入量V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微量进样器的标准不确定度1.4%,服从均匀分布,按B类方法评定,则=1.4%/=0.808%

3.4 输入量N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基线噪声的最小分度值为0.1μv,按均匀分布,用B类方法评定,故基线噪声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

3.5 标准不确定度汇总表(见表1)

3.6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

3.7 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取包含因子,则扩展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4 测量不确定度报告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对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不确定度影响最大的分量是标准溶液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根据规程可知其使用的标液中,BW5022丙三醇水溶液带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最大,为,而GBW(E)130169硫酸奎宁高氯酸标液带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最小,为,其余分量参照奈/甲醇溶液评定执行,可得液相色谱仪最小检测浓度的不确定度为

参考文献:

[1]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2,12,03.

[2]JJG 705-2002 液相色谱仪检定规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2,05,24.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仪范文 下一篇:气相色谱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