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管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23:24:35

系统管理论文

系统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河段与工程概况

1.1河段概况

三峡工程施工区从伍相庙至鹰子咀长约12km,面积15.28km2。为较好地掌握施工区水文、河道、水环境变化情势,水文监测河段上起太平溪、下至莲沱,全长22km,水域面积约为22km2(以下简称坝区河段)。大坝轴线以上1.5km至大坝轴线以下1km为明渠截流水文监测河段(以下简称截流河段),全长2.5km,面积约为3.0km2。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河段水文监测布置见图1。

图1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河段水文监测布置图

1.2工程概况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继一期导流明渠开挖、二期大江截流导流和通航之后、为修筑三期围堰而实现戗堤进占与合龙的关键性工程。

(1)三期围堰工程。三期围堰位于导流明渠内。三期上游围堰为Ⅳ级临时建筑物,围堰轴线长427m,设计洪水标准为4月份实测最大流量17600m3/s(1877年~1990年资料,下同),相应上游水位81.05m,堰顶高程83.0m,最大堰高33.0m。三期下游围堰为Ⅲ级临时建筑物,围堰轴线长415m,设计洪水标准为频率2%的洪水流量79000m3/s,相应挡水位78.3m,堰顶高程81.5m,最大堰高36.5m。上、下围堰均由风化砂、石渣、石渣混合料和块石以及反滤料构筑而成,总填筑量分别为146.58万m3和152.48万m3。

(2)明渠截流分流工程

明渠截流期采用大坝泄洪坝段导流底孔分流。22个导流底孔分别布设在泄洪坝段的表孔正下方跨缝处,其有压出流口尺寸为6m×8.5m,中间16孔进口底高程56.0m,两侧各3孔进口底高程57.0m。大坝底孔泄流能力受二期上下游围堰拆除高程和底宽的影响,设计明渠截流前,上游围堰拆除高程57m,底宽不小于550m;下游围堰拆除高程53m,底宽不小于410m。

(3)明渠截流戗堤工程

三期截流采用上、下游戗堤立堵,上游双向、下游单向进占的施工方案。设计按上游戗堤承担截流总落差的2/3,下游戗堤承担截流总落差的1/3。上、下截流戗堤总抛投量分别为35.85万m3和38.38万m3。戗堤施工进占分为非龙口进占和龙口进占两个阶段,设计上、下截流龙口宽度分别为150m和140m,抛投量分别为20.4万m3和20.5万m3。设计截流流量10300m3/s,经模型试验表明,上、下龙口最大平均流速分别达5.14m/s和4.01m/s,截流终落差4.11m。合龙能量指标达40.4万kw,为葛洲坝工程截流的2.6倍,是巴西伊泰普工程截流的1.4倍,居当今世界龙口能量指标之首。

1.3水文监测的目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鉴于明渠截流的难度,水文监测的目的主要为三期截流设计、施工、截流指挥提供可靠数据,同时也为模型跟踪试验、水文预报、水文及水力学计算提供基本资料。特别要为在明渠截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况进行跟踪监测,以指导明渠截流施工决策和调度管理。水文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下地形、截流落差、龙口流速、坝址流量及导流底孔分流量等,其主要作用是为掌握截流边界条件、截流水流条件和截流环境影响的动态变化,见表1。

表1三期截流水文监测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主要作用

水下地形

水下地形形象

掌握水下地形形象、口门水面宽及床沙的变化情况,为截流设计优化、调整截流施工方案及进度、模型跟踪试验、水文预报及水文、水力学计算提供基本资料

固定断面

固定断面形象(含口门水面宽)

床沙

床沙(抛投料)颗粒级配

水位

坝区沿程水面线

是监测截流落差及其变化的基本资料。同时监测葛洲坝水库调节对截流水力学指标的影响

龙口落差、戗堤落差

掌握上、下戗堤落差及其分配,指导上、下戗堤施工进占的时机及进度

流速及流态

护底加糙区流速、戗堤头及挑角流速、龙口纵横断面流速、截流河段流态

掌握戗堤口门区(以龙口为重点)的流速变化特征,指导戗堤进占的抛投体块径、形状、抛投方式及推填角度的选择,以利戗堤头的防冲和稳定

流量

坝址流量、茅坪溪支流流量、大坝底孔及龙口分流量

掌握坝址来水流量及导流、截流的分流量

河床演变

永久船闸下游引航道口门河势及两坝间河道演变

截流对河道、航道口门区的河势影响及抛投料对水环境的影响

水环境

截流河段及下游水质

2水文监测系统设计

根据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施工布局和截流工程设计、监理、施工、水文预报、水文及水力学计算、模型跟踪试验等部门对截流水文监测的要求,为确保水文数据全面、可靠、精度和时效,建立包括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与反馈等四个子系统的三期截流水文监测系统,见框图2。为系统实施成立了五个专业组,即水文组、河道组、水质组、水文信息处理中心和综合组。

2.1信息采集子系统。包括水位降水、龙口流速、流量、流态、口门水面宽、河道冲淤、水环境等,根据三峡坝区现有监测站网条件,结合截流所需的水文信息,共布设18个水位站、2个水文站、17个流速或流量监测断面、32个河道固定断面、5个水质监测断面。

2.2信息传输子系统。采用计算机有线或无线数传方式,辅以电话、电台或对讲机等方式,将自动、半自动或人工采集的水文、河道地形数据,经无线或有线数传、或无线人工、有线人工传至水文数据处理中心截流数据库。各专业组之间的联系采用短波电台、电话(有线或WAP电话)等。

2.3信息处理、信息与反馈子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明渠截流水文信息处理中心,使用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合理集成,实现水文信息接收、处理、存贮、检索和e水文情报的网络化与自动化。

水文信息处理中心建立截流水文数据库和计算机局域网,实现数据、图表自动处理与共享。截流水文数据库包括水文数据库、河道数据库、施工信息数据库等,数据库采用表结构设计方案。计算机局域网挂靠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局域网,其间专设“截流水文网站”,以动态方式直接从数据库生成《水文实测信息》、《水文快报》以及其他信息网页,水文监测信息。

内容包括水位、流量、流速、水面流速流向、泥沙、固定断面、水下地形等信息和相关的分析成果。信息以截流指挥专用通信系统和“截流水文网站”为主,并以电子邮件、电传、电话、电台等为辅的方案。《水文实测信息》全面反映坝区河段水文变化情势,在戗堤进占和龙口合拢期每天一期;根据水情变化确定《水文快报》频次,如在龙口合拢期,实时水位、流速、落差等信息。系统还具有实时查询、信息反馈、整编归档及检索等功能。

3水文监测仪器设备与技术措施

截流水文监测除采用常规的、成熟的测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外,尽可能采用新的监测仪器设备与技术措施。截流水文监测是在特殊环境条件下的水文观测,其仪器设备将经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如明渠截流施工场地窄小、截流龙口水流湍急和高强度施工形成的复杂水域,以及无线电波干扰等,都将影响到水文监测工作,也对仪器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明渠截流水文监测的特点,应立足于成熟的先进仪器设备、先进的技术手段,以收集、传输、水文资料。经过调研和大量的仪器设备技术指标分析,确定在明渠截流水文监测中使用以下关键仪器设备与技术措施。

3.1ADCP测流系统。ADCP(AcousticDopplerCurrentProfilers)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文测验仪器之一,具有不扰动流场、测验历时短、测速范围大等特点。对截流河段多断面的水文监测,采用船载型ADCP测流系统,辅以GPS导航技术,能快速、准确地巡测各断面的流速分布及流量或分流比,还可解决船舶无锚定位和全天候测验等问题;对龙口流速测验,采用无人测艇ADCP测流系统,可精确地获取龙口流速分布。

3.2无人测艇测量技术。该方法是通过龙口上游150m左右的锚锭船,用钢丝绳牵引无人测艇(艇上安装ADCP等仪器)深入龙口进行水文测验。无人测艇采用全密封双体船结构,具有稳性好、阻力小、安全可靠等特点。锚锭船安装有以计算机为主的控制中心及机电设备,控制无人测艇测验。

3.3GPS水道测绘系统。利用GPS接收机,配备数字测深仪或多波束测深仪、绘图仪、计算机与数据链、通讯等设备组成的GPS水道测绘系统,可高效地施测水下地形和冲淤断面,具有全天候、多功能、精度高、成图快等特点。

3.4无人立尺测量技术。对戗堤头水位观测,传统的方法难以达到安全、高效的要求,选用成熟的无人立尺测量技术,并配以高精度的激光全站仪,可测量未知点的三维坐标,用于龙口戗堤头水位和口门宽度的测量。

3.5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水文信息远传、处理、计算机化,具有快速、准确等特点。

3.6监测系统在明渠截流中的运用实践

三峡明渠截流从2002年9月15日导流底孔闸门调试开始,至11月6日龙口合龙结束,明渠截流水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了明渠截流水文情势变化,收集到全过程多要素完整的水文成果,并实时动态更新截流水文网页,为指导截流施工、调度、水文预报、提供了大量科学的水文信息。

4结语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水文监测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是截流不可缺少的技术保障服务系统。

三峡工程明渠截流水文监测采用高新的监测技术、选进的仪器设备、高素质的监测人员以及合理可靠的组织措施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充分发挥水文监测在三峡工程截流中的耳目和参谋作用,体现一流工程和一流的水文服务。

参考文献:

[1].郑守仁.三峡工程三期围堰及截流设计关键技术问题.人民长江.2002.(1)

系统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甘蔗;农务;制糖;管理软件

1概述

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9年,是由南宁市6家大中型制糖、造纸企业组成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已控股(参股)了16家企业。目前南宁糖业主要的生产能力为:日榨甘蔗2.7万吨,年产机制糖50万吨,机制纸5万吨,商品蔗渣浆10万吨,食用酒精3万吨,公司年产糖量约占广西食糖产量的10%,占全国食糖产量的5%,主导产品碳酸法和亚硫酸法白砂糖,曾多次荣获国家、行业、区、市奖励,并被国内外著名的百事可乐、可口可乐、健力宝等厂家列为原料定点厂。2003/2004年榨季总榨甘蔗371.77万吨,2004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20亿元。

目前,南宁糖业形成了以甘蔗制糖为主,综合利用制糖过程产生的废糖蜜、甘蔗渣制造酒精、商品蔗渣浆,以蔗渣浆生产机制纸及其他制品的产业结构,甘蔗成为公司产业链的最主要生产原料。

在制糖生产中,甘蔗成本约占食糖成本的70%,且制糖生产要求所榨甘蔗糖分高、新鲜度好,以提高产糖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农务管理是制糖生产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制糖企业效益好坏的主要因素,更牵扯到广大蔗农的利益,涉及面较广。为了较好地兼顾糖厂和蔗农的利益,就要下大力气抓好农务管理,且只能走高效、低耗的道路。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改造传统业务,优化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充分利用企业内的各项资源,建立更高效、更合理的业务流程,实现企业管理的整体最优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运营成本已成为企业发展的趋势和迫切需要。为此,南宁糖业成立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工作小组,在2001年启动信息化建设,遵循“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依据实用、高效、可拓展的要求,统一组织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分布实施方案。在第一期的信息化建设中,先后投入230多万元,首先建成了综合报表查询、仓库、农务管理三个管理软件系统。第一期建设完成后,使用仓库系统取得了公司降低库存资金300多万元,使用农务系统的糖纸厂、伶俐糖厂因提高甘蔗蔗糖分而产生经济效益500多万元的良好效果。

按公司信息化建设原来的规划:先期开发的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在试用厂应用成熟后,再推广到公司其他厂使用。但由于系统设计、开发实施等原因,2002/2003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不具备较好的适用性、扩展性,不能较好满足各直属厂的需求,只能推广到两个厂使用,而且各直属厂原有的农务系统都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无法完成推广应用的任务。为了进一步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农务管理水平,2004年4月,南宁糖业决定按信息化的总体规划建设一套公司统一的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在吸取以往经验的基础上,由公司成立项目组负责系统功能设计及关键环节把关,与外公司合作开发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该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对公司直属香山、东江糖厂蔗区甘蔗的砍、运实现了计算机调度管理,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下面,就对该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作简要介绍:

2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在甘蔗制糖生产中的开发与应用实践

2.1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设计开发的出发点、难点和技术关键

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设计的出发点是:

(1)要有较好的兼容性、扩展性、统一性;

(2)能基本包括公司内各厂的基本需求,推广到各厂时,保持主体框架和基础数据库同时能进行少量、局部的二次开发;

(3)随着生产的发展,能较好进行升级,主要对多分支处理选项改动,对数据库的存储过程改动,减少对系统主体程序的改动;

(4)在数据的共享应用及提供决策依据,体现全公司的统一。

该系统要能合理安排砍蔗计划,保证甘蔗在较高糖分时砍伐,同时公平合理安排运蔗,保证甘蔗的新鲜度和较低的营运成本,要能满足生产扩大及甘蔗种植、砍运情况变化的要求。另外,蔗农、运输方要求能及时和公平的安排砍运甘蔗、发放蔗款、运费、合理的处理贷款的扣付。该系统要能对庞杂的、关联的数据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尽量的排除人为因素的不良影响,达到及时、公平的目的。

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开发的难点在于:

(1)一套系统要兼容5个直属糖厂的具体管理需求(每个糖厂因为传统、地域特点、管理模式、蔗农情况不同而有详细不同的管理需求,甚至两个直属糖厂间的某个具体环节管理需求差异达到60%),5个糖厂的管理需求都包含在一套系统而不影响系统整体结构、基础数据统一性、数据处理性能,提供数据的共享应用和统一公司层报表。

(2)农务系统应用环境较为复杂,随应用需求变动而程序变更较大,甚至在同一生产期内变化较大。

针对旧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不足,我公司运用软件系统工程思想来指导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重点技术关键是:良好的系统结构,使系统具备较好的兼容性、统一性;统一、高效的数据库及数据处理方式,提高系统的适用性及性能;适用的软件开发技术,使系统具备较好的扩展性。

新版农务系统开发的关键是主体程序与底层数据库有效划分,使系统具备灵活的构成及支持分布式的计算环境,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可用性;在应用系统框架的支撑下可开发不同的功能并包装成对象进行使用和管理。

2.2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规范

2.2.1系统的开发及运行平台

(1)系统开发平台及工具软件:开发工作站操作系统Windows2000;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2000;数据库系统MicrosoftSQLServer2000;开发工具软件MicrosoftVisualBasic6。

(2)系统应用平台:数据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Server2000;数据服务器数据库系统MicrosoftSQLServer2000;各应用工作站操作系统Windows98/2000/XP。

2.2.2系统设计的规范

(1)软件系统工程思想指导系统整体的需求分析、架构设计。

(2)使用第三范式要求设计数据库及创建库表结构。

(3)运用分布式对象的方法设计、开发系统的模块功能。

(4)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方式构架系统应用。

2.3执行技术规范实现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开发的各种需求

通过执行技术规范,从系统整体的框架结构、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处理方式、多种编程技术的灵活应用、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方式构架系统应用来实现系统开发的各种需求。

2.3.1对于系统整体的框架结构,系统开发项目组采用软件系统工程的思想,进行整体业务需求分析及整体设计系统,涵盖全流程的砍蔗、运蔗、甘蔗进厂质检、过磅、结算业务处理。系统按整个业务流程中对原始数据的处理性质为基础划分处理模块,强调各业务处理模块的独立性及减少相互间业务处理的相关性及耦合度,有利于系统各模块合理功能的独立、兼容各直属厂不同的管理需求而不对其他的模块产生影响。导出整个系统的农务业务流程图及系统数据处理过程图,并根据上述的原则及流程图,形成系统功能框架图(见图1)。

图1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功能框架图

系统共分为基础信息、砍蔗计划、甘蔗上点报进度、调度派车、质检、过磅、结算、查询及报表、系统管理等9大模块,实现五大主体业务全流程,模块通过业务活动图表示处理功能及涉及的数据内容,指导模块开发,产生系统的数据库。具体的模块划分、业务功能及数据关系如下:

“基础信息”模块主要功能是整个系统各模块处理的基础数据的输入,包括了甘蔗调运方式、甘蔗品种分类、甘蔗品种信息、农务员档案、农务员蔗点管理(香山糖厂的特点)、区域信息蔗点信息、蔗农基本信息、蔗农预付款信息(个人扣款、生产队扣款)、银行信息、车队信息、车辆类型、车辆信息、船只信息、路况信息、种植信息、签类型等主要的信息种类。

“砍蔗计划”模块主要功能是企业对所辖蔗区的甘蔗按生产需求及考虑蔗农利益等因素,灵活设定条件安排砍蔗,保证甘蔗在较高糖分时进厂生产,包含榨前砍蔗计划、每日砍蔗计划两个处理环节。榨前砍蔗计划按保证甘蔗糖份、公平合理、均衡生产的原则分阶段进行生成,确定榨季阶段砍蔗任务的方针目标;每日砍蔗计划根据糖厂榨季当前的实际情况,从蔗农抽签表中筛选出符合设定条件的砍蔗任务,生成规定时间内完成的砍蔗计划,并打印蔗农砍蔗证,发放到蔗农手上作为砍蔗通知(两个计划中,各直属厂都有共同考虑的原则和个性化原则,需要具备各种处理功能提供使用,该模块在作计划时对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较高)。

“甘蔗上点报进度”模块主要功能是蔗农按砍蔗证的要求,将砍蔗的情况上报给农务员,由农务员按一定的灵活高效方法方式报给糖厂,作为可派车运回厂的任务(有自动报进、手工报进两种模式)。

“调度派车”模块主要功能是对上报完成计划砍蔗的甘蔗按调度及生产需要,公平、合理安排运输甘蔗,保证进厂甘蔗较好的新鲜度,需要同时考虑糖厂、蔗农、司机三方面的利益【有自动派车(人工制定派车的原则,电脑自动运算结果从报进度的记录中选择安排车辆运蔗)及人工排车(操作人员直接找到已经报进度的甘蔗安排车辆运蔗),该模块特别强调派车的灵活性。各直属厂因为各种因素,实现派车的因素、策略条件较多、差异度较大,有专题的需求,该模块对系统的功能、性能要求较高】。

“甘蔗质检”模块主要功能是对进厂甘蔗的质量检验、评定等级并提供结算有关的数据,包括一级质检、二级质检(可选)(该模块各直属厂的差异不大,但是与报进度选择的运输方式、过磅方式有关联的处理,各直属厂有特定的处理模式,对系统的处理性能及数据的安全性能有较高要求)。

“过磅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通过限定的条件进行甘蔗称量,把重量数据读入系统,包括完成甘蔗票据的验证、初步处理甘蔗质检的结果、提供结算数据,进行该车甘蔗的结算。包括重磅(含甘蔗的整车测重)、回皮(甘蔗卸车后空车测重,电脑自动计算甘蔗重量)、磅单复核(复核质检、过磅的单据数据项)三个处理环节(该模块各直属厂的差异度不大,但是对数据的处理性能要求较高,磅单复核作为一个处理过程使用)。

另外,“磅单复核”的主要功能是经过回皮结算后,由复核员对单据内容和电脑上的内容进行核对,以确保数据完全正确。若发现不符之处,可以进行修改,修改通过后自动重新结算,再检证内容的正确性。

“甘蔗结算”模块是作为一个过程在回皮后调用,实现对经过上述流程后甘蔗的蔗款、运费、各种费用原始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及汇总结算处理,确保数据的准确安全与恢复,能够自动正确计算补耗、蔗款、各项扣款、运费,任何修改可以重新批量或单个计算结果。

“查询及报表”模块主要功能是对过程的原始数据、处理数据、报表数据及其他统计分析数据的查询;形成各种管理需求的报表、提供管理决策的依据;根据报表的相关分析数据对各环节、责任人考核(各直属厂的差异大,要求查询的条件种类多、方式多,报表种类及各种要求多,虽然不是过程处理的模块,但是对系统处理性能的要求高)。

“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对系统的农务系统数据库初始化、操作员管理、功能权限管理、子模块参数设置、数据备份与恢复、日志管理等功能进行管理。

由上述的模块划分可见,通过整体需求分析,以完整业务流程中对数据处理的性质为基础划分功能模块,每个模块都对其中相应部分的数据进行单一处理,基本上每个直属厂对该处理环节的管理差异需求都含在每个模块中,加强各模块的独立性及减少相互业务处理的相关性及耦合度,不同的需求都能在不同的模块处理中进行处理,有效保证了主体应用程序与底层数据库有效划分,对应不同需求,保持系统主体框架和基础数据库的同时只需要进行局部二次开发,使系统具备了灵活的构成及支持分布式的计算环境,提高了程序的统一性、兼容性。

2.3.2数据库的建立及数据处理方式,根据系统的农务管理业务流程图及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图,运用三层体系结构的思路及第三范式要求设计数据库及创建库表结构。强调合理划分系统主体业务程序与后台数据处理过程,系统各种功能应用来进行应用、数据层面的处理,通过使用存储过程直接对底层数据库的数据处理,减少了程序对数据库的直接影响;程序对数据库的使用借助调用存储过程,加强了不同程序的功能对数据库的同类使用,简化了主体程序,减少了程序功能需求的变化对系统底层数据库应用的直接改动,只要增加相应的存储过程或对存储过程改动,减少对系统主体程序、基础数据库的改动;使系统具备了灵活的构成及支持分布式的计算环境,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可用性,在数据的共享应用及提供决策依据,体现全公司的统一。

另外,划分系统主体程序与基础底层数据库,使用存储过程后,合理利用设备资源,支持客户端/服务器方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性能及速度。

根据系统的数据流程图,执行第三范式要求设计数据库及创建库表结构,建立统一、标准、信息完备的关系型应用数据库,作为各功能应用模块的标准数据接口;同时提供各种对数据进行的处理操作基础,广泛使用数据信息进行分析。

通过以上有效措施,系统具有一个标准、高效的数据库,满足了系统对统一性、扩展性的要求。同时,该数据库也满足对数据进行灵活查询分析的需求。

2.3.3多种编程技术的灵活应用、采用三层软件设计结构构架系统及组件技术应用,减少了软件单元之间的繁杂依赖,使系统具备了更为灵活的系统构成,更好地适应因业务需求的变更而给软件带来的大量维护工作,缩短了软件的维护周期。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分析各模块具体的处理功能并进行抽象整合封装,更好地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同时具有更好的扩展性、兼容性和适应性,最大程度地满足各厂的个性化需求。

使用上述方法,对各模块中的各直属厂具体需求进行分析,归纳共同项和不同项,对于不同项使用选项处理,对于系统功能的增加、调整只是面对单一的对象或过程增加、处理。实现系统的统一性、扩展性。同时,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开发出了较好的应用,如在系统中,开发出了树形类,并在结构树上灵活显示相关的业务信息,在各模块都可以方便使用并且提供了操作的具体参考信息。

充分利用服务器的优势,在数据处理方面把业务层和数据处理层分开,系统多模块分工、多用户同时进程、多工作站联网工作的情况下,业务、数据处理由工作站和服务器组成的网络化前后台合理分担,提高数据处理的批量能力和执行速度;同时,加强对数据服务器的管理,能够集中保护系统的核心业务数据及保证系统的运行,不会因为个别工作站的故障影响系统的整体运行。

针对制糖企业农务报表种类繁多、格式设置灵活的要求,系统引用先进的表格控制理念,开发了灵活表格处理模块,通过表格设置功能用户可自行定义适合自己的表格和单据的样式,实现即看即所得。

2.4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项目的建设

2004年7月,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南宁市元光达计算机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并于2004年11月完成。2004/2005榨季,在公司直属香山糖厂应用;2005/2006榨季,该系统同时推广在公司直属的香山、东江糖厂应用,经过实践考验,该系统运行稳定,整体运行情况良好,达到了设计要求,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3运行效果

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在香山、东江糖厂的实际运用,解决了原来旧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所存在的问题,满足了生产需要,达到了设计要求,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产生的综合效益有:

(1)通过有效的砍蔗安排,保证掌握甘蔗砍、运的最佳时机和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各品种甘蔗在其高糖时期及时进厂,与去年同期相比蔗糖份提高了0.3%,为企业提高产糖率提供了优质原料,为提高成品糖的产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了显著作用。

(2)灵活优先安排欠本厂预付款的农户,大大提高了预付款的回收率,也顺应了蔗农的要求,截止2006年2月20日止,预付款回收率已达97%,保证了糖厂的经济利益。

(3)完善的“调度派车”功能可进行自动派车、人工派车,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来由调度员较难考虑周全的“先报先运”、“里程均衡”、“难易优先”等诸多难题。

(4)“自动派车”的功能大大减轻了调度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因人为派车失误造成补损耗而使糖厂损失的现象,为企业节约了数万元的开支,也赢得了蔗农的认可。

(5)“人工派车”功能解决了砍运调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也顺应了当今甘蔗收购市场的各种需求,如“拆分、组合”等功能,既解决了蔗农因人力不足所砍蔗量不足吨位或蔗地分散归堆困难的问题,又能使所砍下的甘蔗及时进厂,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综合查询及报表”模块提供的统计、明细报表共40多份,分为“产量类”、“质量类”、“蔗款类”、“决策类”五大类。特别是“决策类”报表,对砍、运等农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数据依据,既方便了对农务各级人员的考核,又可对农务业务进行有效监控,大大提高了各蔗点甘蔗砍运的平衡和进厂甘蔗的质量。

(7)系统功能权限明确。每个业务模块都设有详细、明确的权限,不仅大大提高了操作员的责任心,也使系统数据的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以往有些功能启用的权力过于集中,有些工作必须指定某个人来做,现在只要赋予权限,每个操作员都能操作,大大缓解了操作员的工作压力,也使工作的变通性更强。

4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由于采取了新的开发理念及开发方式,开发过程中存在设计思路的偏差及双方合作的磨合,同时由于农务系统适应形势变化的要求较高,原来调研分析的情况可能有疏漏及出入,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存在有以下问题:数据库处理模块间接口、效能还不够理想;系统模块的扩展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派车模块中,自动派车的条件出现了设计外的情况,自动排车应用未完全达到设计目的;报表模块未能完全实现电子化报表的全部功能,影响报表的扩展应用。

针对存在的问题,项目组通过反复的研究、讨论,初步明确: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是正确的,正是基于这种设计提供了较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系统后续的开发改进工作可以很好地借鉴利用系统的基础内容来进行扩展和改进。

下一步推广应用工作的重点应放在:

(1)数据库的库表结构进行优化划分,全面利用数据库系统的强大功能提升系统的性能。

(2)确定每个处理环节的数据接口标准格式,统一各模块的数据处理内容,放开每个模块的处理程序并在实际使用时调整,增加了系统的扩展性。

(3)兼顾各直属糖厂的各种具体、明晰的需求,运用软件系统工程的思路及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分布式对象技术等对系统模块的实现功能进一步归类、细化划分,具体确定每个处理功能的分支出口及分支选项内容,综合利用各种已在系统开发中证明有效的技术,保证系统的统一性,加强系统的兼容性、扩展性。

5小结

新版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通过2004/2005榨季、2005/2006榨季在东江、香山糖厂的实践考验,整体运行正常,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预期目标,满足了生产需要。通过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使我公司可以进行合理的甘蔗产地原料配送平衡,既能合理地指导蔗农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也促进了我公司甘蔗新鲜度的提高,并为糖厂保持较高的甘蔗糖分,保证高产糖率提供了技术保障。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制糖生产成本,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且投资较省,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促进作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南宁糖业将进一步推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农务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后续开发完善、网络安全建设、人员培训等为主要内容,开展后续建设工作,并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取得新的突破,进而促进企业业务流程整合、优化企业管理,为企业增创更多的效益。

作者简介:丁建民(1970-),女,湖南长沙人,1992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工程师,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部经理,有10多年造纸技改、自动化管理经验。

傅其军(1972-),男,广西博白人,1994年毕业于天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30多篇,有10多年酒精、制浆造纸项目的技改、生产管理经验。

黄向荣(1975-),男,广西容县人,1997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制造专业,助理工程师,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企管部副经理,有多年机械设计、设备管理经验,现负责企业信息化建设。

丁建民,傅其军,黄向荣(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31)

Applicationoftheautomaticagriculturemanagementcontrolsystem

inthesugarmanufacturingprocess

DingJianmin,FuQijunandHuangXiangrong

(NanningSugarManufacturingCo.,Ltd,Nanning,Guangxi530031China)

Abstract:Theapplicationofautomaticagriculturemanagementcontrolsysteminthesugarmanufacturingprocesswasintroduced.Itwastestifiedinthepracticethatithasplayedanimportantpartinkeepingthefreshofsugarcane,raisingthesugarcanerateandthehighsugargetting.Alsotherearesubstantiveadvantagesinreducingproductscostandinvestment,andincreasingeconomicbenefit.

系统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使问题更加复杂的是,汽车嵌入式设计必须使成本绝对最低。材料清单中通常不能增加管理电源波动或不受控关断的硬件,而这两种情况中的任何一种都会导致闪存损坏,并导致业务丢失。因此,闪存文件系统技术不能简单地提供高吞吐量的读/写功能;它还必须具有自恢复功能,并且在启动之后的若干毫秒之内能被完全访问。(参见“快速启动技术可以满足汽车信息娱乐/远程信息系统的需求”一文)

基于事务的文件系统

解决这些需求的方法之一是采用基于纯事务的模型。例如QNX嵌入式事务文件系统(ETFS)就遵循这种模型,完全是由事务组成。无论是文件系统的元数据还是用户数据的每一次写操作都是由一个“原子”事务组成。一个事务要么获得成功,要么就当成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这种方法可以确保文件系统在电源故障的条件下也能完好无损,即使电源故障发生在闪存写入或块删除期间。为避免文件破坏,事务从来不会覆盖现有的“有效”数据。在文件升级中间的写入操作总是会写入到一个新的未用区域。因此如果这次操作因为突发事故或电源故障不能完成,现有的数据将保持不变。重新启动后,文件系统可以重新执行和正确完成写操作,这样就可以从可能损坏传统文件系统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事务文件系统可以通过处理设备中的事务日志来动态建立文件系统的层次结构。这种操作发生在系统启动之时,应设计成只有很少部分的数据需要读取和CRC校验。这样一来,文件系统可以获得高的数据完整性和快速的重启时间。例如QNXETFS可以在数十毫秒内恢复,而传统的文件系统需要数百毫秒。

图1:这种车载导航系统是要求大容量可靠闪存文件系统(用于三维映射、动态路由等)的一个实例。

如图2所示,在纯粹基于事务的文件系统中,每个事务由头和用户数据组成。事务头被放在闪存阵列的空闲字节中。例如,一个具有2112字节页的NAND器件可以由64字节的头和2048字节的用户数据组成。事务头标识数据所属的文件以及其逻辑偏移,并包含一个序列号来确定事务的顺序。头部还包括CRC和ECC字段,用于误码检测和纠正。

图2:这张器件图表明了它相对于纯事务文件系统中物理媒介的独立性。

在系统启动时,文件系统扫描这些事务头来快速重构存储器中的文件系统结构。除了确保高的数据完整性和快速的重新启动时间,一个闪存文件系统还必须具有可以延长闪存寿命的特性,进而增加整个嵌入式系统的长期可靠性。这些特性包括读取性能劣化监测、动态和静态损耗平衡以及避免文件碎片的技术。

恢复丢失的比特

在NAND闪存块内的每一次读操作都会使保持数据位的电荷减弱。因而,在大约10万次读操作后闪存块就会丢失数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个设计完善的文件系统会跟踪读操作,并在块的读次数达到极限之前标记出弱电荷块以便进行刷新。文件系统随后执行一次刷新操作,该操作将数据拷贝到一个新的闪存块,并擦除该弱块。这种擦除实现了对闪存块的再充电。

文件系统还应该对所有的读写操作执行ECC运算,以便从可能发生的任何单比特差错中恢复。然而,尽管ECC对于那些本身丢失了单个比特的闪存效果很好,但是对于在写操作期间因为电源故障而导致的很多比特损坏则无能为力。因此,文件系统应该对每个事务执行一次CRC检验,以快速检测出损坏的数据。如果CRC检测到一个错误,文件系统就可以使用ECC纠错功能将数据恢复到一个新块上,然后标记出弱电荷块以便擦除。

动态和静态损耗平衡

每个闪存块在其失效之前的擦除次数是有限的。在某些器件中,这个数字可以低到10万次擦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件系统必须实现动态损耗平衡,它通过将擦除次数均匀地分散到设备中来延长闪存寿命。

差异可能很大:从没有损耗平衡几天就产生故障的使用情形到利用损耗平衡超过40年的情形。为实现动态损耗平衡,文件系统会跟踪每个块的擦除次数,然后优先使用那些较少使用的块。

通常,闪速存储器包含大量的静态文件,这些文件经常被读取,但不会再写入。这些文件占用的闪存块没有理由被擦除。如果闪存中大部分文件是静态的,剩余部分包含动态数据的块的损耗将戏剧性地加快。对于NAND存储器来说这方面的问题更大,因为NAND每个块的读次数相当有限。

因此,一个设计优秀的文件系统应提供静态损耗平衡功能,它将较少使用的静态块中的数据拷贝到过量使用的块中,从而实现块的平衡使用。这种方法可以让过量使用的块休息,因为它们现在存储的是静态数据,并将使用较少的静态块移动到动态块组中。

尽量减少文件碎片

文件碎片也是闪存器件的一个问题。然而,支持去碎片技术只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因为NAND闪存具有有限的写次数,文件系统必须尽可能避免碎片产生,以延长闪存的寿命。

基于日志的文件系统经常受碎片的影响,因为对已有的文件进行刷新或写入会产生一个新的事务。为减少很多小事务产生的碎片,QNXETFS使用写缓冲来将小的写入合并成大的写入事务。文件系统还能监视每个文件的碎片水平,并对那些已经严重碎片化的文件进行后台去碎片处理。这种后台活动应该总是能被用户活动占先,以便确保对正在进行去碎片处理的文件进行立刻访问。

正确的组合

系统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1、针对变电系统运行的相关制度,例如,操作制度、工作制度、交接班制度、检查制度等进行合理的规定,建立合理的设备管理和运行维护制度方式。为了提高通信现场技术人员的安全设备处理能力,防止因各类事故造成相关问题的产生,对电气配件进行有效的检查和分析,从而更好地完善电站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防止因运行操作失误直接影响整个变电站系统的正常运行。

2、变电站系统的运行管理。变电站系统的运行有人工控制管理的和自动控制管理两种。人工控制的变电站系统按照8小时交接班制度进行编排,对每一个班组进行人员匹配,制定合理的配租成员,保证每一个班组的整体技术员工的分配。

3、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分析。变电站的运行以变电设备的运行为主,对运行的相关设备、技术操作、资料设局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确保变电设备的有效运行,及时完成变电站系统运行的相关管理总结,提高变电设备的相关运行质量,更好的加深变电站系统的运行工作过程,对变电站系统设备进行细致的管理人事,防止因设备故障造成变电系统的错误,直接影响变电系统的整体工作过程。通过实践方法认识,提高变电设备内容的有效分析和管理。运行数据的分析和管理,是对变电站相关数据的有效检测,以合理的运行方式检测相关存在的问题,及时采用有效的解决方法完成数据的处理,合理的应用相关运行方式完成继电器的保护工作,保证直流系统的有效化管理,加深变电站系统继电保护效果工作,进行细致的自动设备运行,认识接线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对变电站系统中的电容和电流相关变化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变电接线运行和接地电压的准确性,检查变电站的接地设备运行情况。

二、变电系统设备的安全化管理

变电站系统的运行管理工作人员通过合理的操作性管理,对相关的安全设备进行定期检测,保证安全数据的准确记录,切实的认识变电设备的安全级别,采用合理化的实施管理规程,对操控、上岗、交接、检测等工作进行系统的规定,确保变电系统的整体合格效率达到万无一失,制定合理的设备状况检查管理方法。严格执行相关变电系统的调查过程,对于发生的问题要以转变的方式上报汇总,确保事故相关处理原因,明确相关处理职责,保证相关处理过程,更好的完善变电系统的相关问题的处理能力。防止变电装置误碰现象,可以通过给变电设备的等级需要对防负荷开关、防电挂接地装置、防接地闸盒装置、防止误碰电源装置间隔装置组成。变电站的运行人员应当熟悉相关的防误装置原理,掌握相关的操作和维护过程,对变电站系统的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电气设备的相关误操作形式的产生。在变电设备运行中,确保电气设备防误装置的有效工作,保证装置设备的状态良好程度,对运行中发生的防误装置进行缺损控制处理,实时的处理防误装置产生的停用或解除工作。及时处理变电设备的整体系统维护,保证设备的整体清洁性,合理化完成系统的变电操控,技术处理和解决相关问题,保证变电装置的误碰电源装置问题的产生。

三、变电站系统设备的管理

1、合理的变电设备检测可以保证变电站系统的整体规划建设,布局、技术方案和相关检测维修,实现技术设备的变电管理,对相关变电运行部门进行有效的规范,确保变电设备的整体验收情况,保证变电设备的合理投入运行,完成电网的有效使用。

2、变电设备的维护管理,是通过对变电设备的年度、月度计划制定,确保变电设备相关检测范围,保证变电技术的有效维护和开展。

3、变电系统的运行以变电站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制定相应的周期,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的系统维护处理,保证变电系统设备的有效工作。

4、变电站系统的变电运行应以变电设备的相关维护形式进行分工,做好相关的日常工作,实现变电站系统设备维护工作的有效性。

5、对变电设备的相关缺陷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结合相关的实践工作,对变电设备中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处理,结合相关数据进行定期的问题分析,从而确保变电器设备中各类问题的有效控制和处理,从而提高变电系统条件中各类问题的控制。

系统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项目概述

(一)配套项目建设必要性

A7配套项目系统是集团公司信息技术总体规划中A类系统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得到了集团公司、板块公司的高度重视,目前已确定项目年内完成在川庆公司的推广实施。结合试点单位的一些经验,需在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前完成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以确保项目的顺利上线。因此,加强川庆公司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建设针对公司和基层作业单位的集成化和标准化井场网络及通信系统,对于A7系统的建设和实施至关重要。本项目并是涉及到远程通信、数据传输、信息安全、存储计算、组织实施、运行维护等多个环节的大型系统集成项目,是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进行生产现场信息化管理、远程应急通信指挥、现场数据实时上报、数据集中运算和存储的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环境较特殊、通信条件差、应用复杂、服务要求高等特点。

(二)项目系统定位

围绕集团公司主营业务,是集团公司整体规划的公司业务链中各环节对应支持的8类48个项目之一,是集团公司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支撑主营业务发展的系统解决方案。

(三)项目实施目的

1、为物探、钻井、录井、测井、井下作业五个专业提供现场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生产调度、生产运行统计等技术支持。

2、为生产安全管理、勘探开发专业数据管理等其他业务管理内容提供所需的数据支持。

3、提高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管理效率与水平。

(四)项目设计基础

通过应用数据仓库技术把存储在不同类型媒体或数据库中的现场数据抽取出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应用商务智能,帮助高级管理人员进行战略决策,帮助工程管理人员优化生产。

(五)项目实施内容

充分依据对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实时数据采集、网络传输能力、高性能计算能力以及协作性可视化工作环境,实现生产运行的实时操作控制 (RTO-Real Time Operartion)。

二、项目实施难点

(一)地域分布广

地域分布广(七省区、150余县),井场战线长,总行程里程数达30W公里。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川庆公司项目组指导和协调下,在地理位置偏远、环境恶劣的宜宾市兴文县、长宁县山区各选择了一个井队作为选点测试性安装。2010年12月14日~15日分别在西钻40648队、东钻40652队安装了一套设备,在两个井队经过紧张的安装、调试,都与中心建立了连接。经过测试,数据传输稳定。经过本次试点安装,我们改进了一些安装方式,比如:网线带到现场定制;3G路由联通和电信设备都要带上备份;安装的流程固定成模式;为保障安装顺利准备2辆越野车等。通过选点测试性安装,效果明显,既对安装、调试、联调、协调工作做了全面摸底,又为以后的大规模全面展开打下坚实基础。

(二)运输条件差

整装公路运输条件差,大部分道路崎岖或泥泞。无法做到沿公路或行政区域部署或实施,导致回头路较多,涉及道路里程20万余公里,装车次数60车次。从2011年1月6日到5月10日期间,A7系统井场安装全面展开。分别由各项目实施经验丰富的5名同志任项目小组长率队进行实施,人员最多时近20人,动用了越野车、商务车、货车等各型车辆6台,涉及到川、渝、陕、甘、宁、蒙、青海省地区的共205支井队,其中由于2010年12月,长庆片区由于受到严冬气候的影响进入冬修,工程实施被迫拖延到2011年第一季度进行的。在川庆科技信息处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川庆东钻、西钻和长庆钻井公司等的大力协助下、在各井队的紧密配合下,经过3个多月的艰苦奋战,顺利地完成了全部井队的安装,并投入A7 系统运行中。

(三)井场通信条件差

井场通信条件差,通信信号不稳定,导致通信设备更换率高。由于本项目前端设备安装地域广、安装数量多,无法一次同时开展试运行,所以上线试运行是与安装同时进行的,在2010年12月14日试安装的2套A7配套设备时,试运行已经同时进行。直至全部设备安装到位,试运行一直在进行。试运行期间根据数据中心监控反映的数据显示,川渝片区117支井队全部都有上线记录。其中长期在线井队数量在60支左右,其余50多支井队分时间段选择性上线;陕、甘、宁、蒙片区105支井队全部都有上线记录。其中长期在线井队数量在70支左右,其余30多支井队分时间段选择性上线。试运行期间我公司硬件技术工程师平均每天都要接到10个以上A7系统硬件技术咨询电话。目前通过远程协助方式已经解决井场技术问题130余起,其中咨询问题100余起、误操作导致设备故障问题10余起、通过返修维护解决硬件问题7起、3G接入信号问题10余起。

(四)专业人员缺乏

井场无专业通信或信息设施管理人员,导致沟通效率和培训效率不高。A7配套设备的硬件故障发生率并不高,占反馈问题量不足1%。其主要原因还是来自操作人员的操作欠熟练。为保障各井队技术人员顺利的使用设备,编写了全套的《A7硬件设备操作手册》,电子文档已发送给各井队技术人员。

(五)施工受时间限制

多数井场冬季施工条件不具备。由于项目实施范围地域较广,涉及川渝、陕、甘、宁、蒙、新及青海省十多个城市,各地区的气候各不相同,项目在实施期间又遇上长庆片区所有钻井队冬休,九龙山片区暴雪,下川东地区路面凝冻,路况极为恶劣和危险,尤其是青海格尔木、西昌普格县、重庆奉节县等距离较远的井队,鉴于安全原因,部分井队只能等到4月后实施

(六)工作条件较差

井场条件较差,食宿不能保障。本项目实施的井队分布地域较广,涉及川、渝、陕、甘、宁、蒙及青海七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整个行程达到20余万公里;井队大多数在交通困难的山区,如:九龙山、青海格尔木的戈壁、西昌的螺髻山等;实施期间正好面临冬季的到来,气候恶劣,更加大了实施的难度;井队数量众多,达到222支,这对路线安排、井队协调、队伍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井队缺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人员更换也较频繁,在培训上、后期的远程维护上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面临了众多的困难,但是在川庆科技信息处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川庆东钻、西钻、长庆项目部的大力协助下、在各井队的紧密配合下,我带领公司技术、管理人员的施工队伍经过不懈努力,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坚持在本职岗位上努力把本职工作干好,切实让同志们放心,让亲人们放心,让党放心,让公司和组织放心的理念,历时近六个月的艰苦劳动付出,我们终于按时按质完成了项目的施工。

三、项目技术的先进性和信息的安全性

(一)项目技术的先进性

根据长城钻探(国内)、大庆钻探试点建设情况,生产运行管理系统能较好地为物探、钻井、录井、测井、井下作业五个专业提供现场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生产调度、生产运行统计等技术支持,不仅提高了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的本身的管理效率与水平,而且为生产安全管理、勘探开发专业数据管理等其他业务管理内容提供所需的数据支持。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消除威胁、降低风险是关键,因此,我们首先应该建立全面的系统和网络防御体系。川庆钻探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终端安全防御措施,而McAfee提供的先进的IPS检测产品,可以帮助客户对抗未知的和将来出现的安全威胁,通过McAfee NSP在骨干链路中实时准确的检测各种恶意流量,包括僵木蠕,完善整个网络安全建设。

本项目采用 Juniper SSG-20-SH-W作为IPsec 用户端安全网关,同时该网关设备具备全面的UTM 特性及WiFi 特性,在少数井场采用SSG-5-SH-W作为井场端安全网关,其具有与SSG20相同的业务功能特性。

SSG20 及SSG5是一个专用、模块化安全平台,提供160 Mbps状态化防火墙流量和40 Mbps IPsec VPN吞吐量,适用于小型分支办事处、远程工作人员和企业部署,其中SSG20 支持更多的广域网连接,例如在有条件接入ADSL 的井场,可以通过在SSG20上配置ADSL 2+PIM模块连接至。

Juniper网络公司的安全业务网关5(SSG 5)和安全业务网关20(SSG 20)系列是新型的专用安全设备,将高性能、安全性和局域网/广域网连接性完美地结合起来,可以用于小型分支办事处和单独的企业部署。产品提供一套全面的统一威胁管理(UTM)安全特性,包括状态防火墙、IPSec VPN、IPS、防病毒(包括防间谍软件、防广告软件、防网页仿冒)、防垃圾邮件和 Web 过滤等,可防止出入分支办事处的流量免遭蠕虫、间谍软件、特洛伊木马和恶意软件等安全攻击。

这套丰富的 UTM 安全特性允许您将SSG 5 和 SSG 20 部署成单独的网络防护产品。强韧的路由引擎还允许您将SSG 5 和 SSG 20部署成传统的分支办事处路由器,或部署成防火墙和路由的综合产品,以降低前期 IT 购置和后期运行成本。

SSG 5:SSG 5是固定规格的平台,提供160 Mbps的状态防火墙流量和40 Mbps 的IPSec VPN 吞吐量。

SSG 20:SSG 20 是模块化平台,提供160 Mbps 的状态防火墙流量和40 Mbps的IPSec VPN 吞吐量。

对分支办事处、中小型企业和服务供应商来说,如果他们希望拥有一个安全平台,能够保护他们的广域网和高速内部网络,而同时还要通过高级别的系统和接口模块化扩展该平台的投资回报,那么,SSG 5和 SSG 20是理想选择。

(二)项目信息的安全性

随着川庆钻探客户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壮大,中心网络的规模和节点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在网络的发展过程中,川庆钻探一直非常重视信息安全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已经建成了非常全面的安全防御体系。本方案根据川庆钻探客户目前的信息安全建设状况,借助McAfee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解决方案,以动态安全风险管理为基础,提出了全面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及实施步骤。

Juniper网络公司 SSG 5和SSG 20系列解决方案的关键特性与优势包括:

1、高性能专用平台,提供广域网连接性与安全性,还可以保护高速局域网免受内部网络层和应用层攻击。

2、公认的安全性和局域网/广域网路由功能,可以提供合并设备并降低IT成本。

3、一套全面的统一威胁管理(UTM)安全特性,可防止网络和应用层攻击,同时阻断基于内容的攻击。UTM安全特性包括:

4、状态检测防火墙,可进行接入控制并阻断网络层攻击;

5、IPS (深层检测防火墙),可阻断应用层攻击;

6、基于卡巴斯基实验室扫描引擎的最佳防病毒特性,包括网页仿冒、间谍软件和广告软件防护等功能,可在病毒、特洛伊木马和其他恶意软件损害网络之前阻断它们;

7、与赛门铁克合作阻断已知的垃圾邮件和网页仿冒攻击的发送方,提供防垃圾邮件功能;

通过SurfControl 提供Web 过滤,阻止访问已知的恶意下载网站或其他不适当的 web 内容;

站点间 IPSec VPN,可在办事处之间建立安全通信;

拒绝服务(DoS) 攻击牵制功能;

面向H.323、SIP、SCCP 和 MGCP 的应用层网关,用于检测并保护VoIP 流量;

固定的局域网接口和广域网接口选项,包括RS-232 Serial/AUX、V.92、T1、E1、ISDN BRI S/T 和ADSL 2+;

接口与路由灵活性,应对不断变化的网络连接性需求和未来的增长需求;

多种高可用性选项,可以在一秒钟之内在接口或设备之间进行故障切换;

可自定义的安全区,能够在不增加额外的硬件开销的情况下提高接口密度,降低策略创建成本,控制未经验证的用户和攻击,并简化防火墙/VPN的管理;

通过图形Web UI、CLI或NetScreen-Security Manager 集中管理系统进行管理;

基于策略的管理,允许集中的端到端生命周期管理;

采取安全措施

(1) 加强网络边界的安全防护手段,准确的检测入侵行为,并能够实时阻断攻击;

(2) 能够检测出已知或未知的各种攻击形式,实时阻断黑客攻击;

(3) 能够探测出已知和未知的蠕虫、病毒及IPS,准确定位传染源,并能够阻断蠕虫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4) 能够检测异常网络流量,有效阻断DoS/DDoS攻击;

(5) 能够对整个客户网络进行实时、准确、全面的入侵防护;

(6) 通过现有系统或新购产品,及时识别网络中的安全弱点,并且获得具体的安全弱点的修补建议;

(7) 发现新的弱点和新的威胁时,能够有手段在Internet入口及网络边界阻止这些威胁,实时保护内部网络的安全;

(8) 需要依照全面的安全策略和管理策略,部署先进高效的网络入侵防护产品,并从安全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真正有的放矢地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系统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定期出具半月报、月报,针对出现的问题形成问题分析报告和整改意见,通过建立动态联动机制形成业务分析与管理考核相挂钩的闭环管理。进一步扩大业务信息应用的评价范围,努力拓展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升绩效,实现信息化与公司发展的深度融合,带动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支撑公司全面深化“两个转变”。

2业务信息系统的指标体系及指标分析

2.1概述根据国家电网月度业务信息系统使用情况通报,业务系统的权重按照ERP权重占34%,营销业务应用权重占20%,安全生产权重占20%,协同办公权重占12%,综合管理权重占14%,进行综合计算。

2.2ERP现状分析

2.2.1ERP指标包括日集成凭证比率、日发票校准率、从套装软件到财务管控集成成功率、从财务管控到套装软件集成成功率、采购订单完成率、采购申请完成率、收发货凭证录入及时性。

2.2.2从ERP应用情况上分析,主要失分点体现在采购订单完成率、采购申请完成率、收发货凭证录入及时性这四个指标上。

2.3营销系统现状分析。目前公司营销系统的失分点体现在工单核查一级错误即工单信息完整率、工单信息完整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工单信息完整率该指标含有人为操作错误和归档工单数据完整性。主要体现在归档工单数据完整性上,工单用户数据完整性不高。

2.3.2工单信息完整率主要问题是错误数据整改不及时。

2.4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安全生产包括生产管理和安全监督两个部分。生产管理权重占60%,安全监督权重占40%。安全监督包括安监系统和应急管理。其中,安全监督月人均安监业务量占33.3%,安全监督登录率占33.3%,应急管理登录率占33..3%。其中生产管理系统指标包括设备管理、缺陷管理、运行管理、检修管理、状态检修、两票管理、报表管理共七大模块。目前主要失分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4.1设备管理主要失分点在设备台账的及时率及完整率。

2.4.2缺陷管理主要失分点在缺陷管理的缺陷与任务单关联率、缺陷原因填写其他或原因方面。

2.4.3运行管理失分点主要是各单位未按巡视周期填写巡视记

2.4.4检修管理主要失分点体现在停电工作任务单与工作计划未关联,修试记录与工作任务单未关联上。

2.4.5两票指标主要失分点在工作未及时归档。为了规范工作票归档问题,运维检修部下发了《关于明确生产管理系统PMS工作票的创建及归档的通知》,明确了设备运行管理单位与检修单位、外部施工部队与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的职责。

2.4.6报表管理公司主要失分点在输、配电报表未及时报送。

2.5安检系统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常规督查次数、专项督查次数、员工特种作业证复审及时率、投稿及采用率”4个模块的应用率不高,造成排名较低。

2.6综合管理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公司财务管控、市场交易、企业门户、信息化业务管理(IRS)登陆率有待于提高。综合管理系统的管理制度有待于完善。

3业务信息系统的管理目标及范围

以“抓基层、抓质量、抓常态”为发展目标,持续推进和深化信息系统应用,努力拓展信息系统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推进深化应用常态化,实现信息化与公司发展的深度融合。

3.1协助项目责任单位针对信息系统应用率监测、业务梳理的过程中找出存在的薄弱点,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制定整改措施方案,提高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3.2全面梳理、更新信息系统的操作手册,确保系统操作和实际业务操作相吻合;总结常见“误操作”典型问题,形成具有针对性的专题指导手册,及时规避实际业务常见问题。督促项目责任单位加大培训力度,具体采取现场、远程电话指导、录屏等多种方式,对实际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3.3开展各业务系统设备及业务数据规范性、数据质量检查及治理工作。加强县级供电单位的基层应用系统的规范使用。

3.4加强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工作流程管理和流速控制,将管理流程固化,形成闭环管理、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地州单位管理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积极健全工作机制,优化、规范业务流程,通过针对关键环节提供必要的业务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等措施。

3.5针对公司业务信息使用情况,公司将完善系列标准及制度,加强了对业务信息系统的深化应用,建立了考评机制,提升公司总体排名。按照业务信息系统的具体标准及规定,组织各业务管理系统培训,制定考核管理办法,落实考核责任。

4切实落实业务信息深化应用责任制

按照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管理考核办法,落实深化应用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全面、完整的信息系统深化应用相关制度规范,明确各层次业务、数据处理与管理人员的职责、工作时限和质量等要求,编写管理办法、成立深化应用领导组,落实信息系统深化应用责任,形成闭环的沟通协调机制。创造业务部门主导、信息部门配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持续推进深化应用的氛围,在公司全面深化应用基础上,推广地市县深化应用,确保到县、到所、到站、到人,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积极性,鼓励参与系统建设与创新实践,充分挖掘应用潜力。

5完善业务信息深化应用通报机制

继续深化完善信息系统应用月报通报制度,持续优化业务指标,实现与业务发展紧密融合,进一步推动公司业务深化应用。将进一步细化县级供电公司应用评价指标,逐步将县级供电公司业务系统应用情况纳入评价。

6业务信息深化应用的具体措施

6.1ERP业务深化应用具体措施

6.1.1督促各部门(单位)及时清理三个月内创建的错误、废弃采购申请。对于未完成的采购申请,并及时清理。对有用的采购订单安排专人统一进行“手工关闭”。

6.1.2物资供应公司收到货物后,应及时进行ERP系统收发货操作。.督促各单位对完成的采购订单,在标识“交货已完成”打钩。

6.1.3物资供应部门应关注收发货的凭证录入及时性,避免事后补单。凭证在ERP中完成后,杜绝冲销物资收发货凭证。收发货凭证在ERP系统录入工作,物资供应公司应在下班前完成。做到凭证日期与系统电脑输入日期不超过12个小时,避免影响收发货及时性指标。

7生产管理系统深化应用具体措施

7.1所有新设备在投产送电前,其台账要提前在PMS中创建,并按照规范要求,准确录入设备的基本参数信息。并要求变电设备台账必须在投运后5日内、输电和配电设备台账必须在投运后10日内完善全部评价字段并。

7.2在录入台账时,台账必填字段不能为空或不完整,基层单位领导认真把关,认真执行审批手续。明确规定消缺安排人要根据缺陷是否停电,决定是直接下发工单还是安排纳入周计划、月计划。消缺结果登记人,即缺陷最后一步环节人员,必须完整准确的填写缺陷技术原因和责任原因(不能为“其他”或“原因不明”)和相关必填字段。

7.3按巡视周期填写巡视记录、变电运行记事、故障记录等。按正确的流程进行停电工作任务单与工作计划的关联,修试记录与工作任务单的关联。明确设备运行管理单位与检修单位、外部施工队与设备运行管理单位的职责。

8营销管理深化的具体措施

8.1高度重视稽查系统业务工单,安排专人进行此项工作,对每月公司下发的稽查工单及时按质保量的完成异常整改措施,并归档工单,使工单完成率达到100%。

8.2稽查业务人员在稽查系统内定期抽取数据,严格监控工单流程,杜绝工单超期现象的发生。

8.3加大营销系统深化应用工作考核力度,营销部每周对各单位系统应用指标进行抽查,并进行反馈,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整改,对没有按时完成数据整改的单位,进行追究问责。

9安监系统深化的具体措施

9.1认真组织各单位对16个模块的使用进行培训。

9.2安排专人对16个模块的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督促整改,对于不认真执行安监系统16个模块的单位进行追究问责。

10综合管理深化的具体措施

10.1加强对员工对综合业务登录的管理,从思想上认识到此项工作的意义。

10.2业务信息管理部门组织对相关模块的培训。

11结束语和展望

经充分发挥标准化归口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作用,形成畅通、及高效的业务信息推进会工作机制,定期召开例会,每月督促、检查、评价业务信息系统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同业对标排名为导向,结合现场业务培训,针对不达标的业务项进行数据分析,对指标进行动态监控,按日、周、月追踪数据。认真分析管理差距,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针对出现的问题形成问题分析报告和整改意见,通过建立动态联动机制形成业务分析与管理考核相挂钩的闭环管理,使业务应用水平逐步提高。

系统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1.1一般资料

我院ICU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289例呼吸机使用患者,男175例,女114例;年龄18岁~80岁,平均年龄(44.1±8.3)岁。随机分为A组男90例,女55例,平均年龄(43.6±7.8)岁;B组男85例,女59例,平均年龄(45.6±8.8)岁。2组性别构成及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VAP诊断标准

①使用呼吸机48h后发病。②胸部X线影像可见新发生的或进展性浸润阴影。③肺部实变体征和(或)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并具有下列条件之一可诊断VAP:①体温>38℃或<36℃;②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③气管支气管内出现脓性分泌物。需除外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结核、肺栓塞等疾病。

1.3方法

消化系统强化管理组(B组)在一般管理组(A组)的基础上,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生产商:大日本制药株式会社)5mg/次,3次/d促进胃肠动力,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生产商: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4片/次,2次/d调节肠道菌群。一般管理组参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组间基线资料(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入院时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患者3d内VAP发生率比较

B组VAP发生率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2组患者4d~7dVAP发生率比较

B组VAP发生率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呼吸机大量使用以及VAP预防经验的不足,使VAP发生率不断增高,已经成为国内外ICU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者关注的焦点。VAP患者往往是危重症患者,受到自身基础疾病和VAP新发病的影响,病死率很高,国外资料报道病死率为20%~71%。本研究通过加强消化系统的管理,以期降低ICU患者的VAP发病率。本组研究表明,加强消化系统管理(在基础治疗上常规加用胃肠动力药及调节肠道菌群药物)能够降低ICU患者VAP发生率,其中4d~7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资料显示,益生菌是活的非致病微生物制剂,有助于保持机体的菌群平衡,应用益生菌预防各种感染包括VAP已得到广泛认可。益生菌预防VAP的作用可能与其能拮抗口咽和胃部微生物有关,此外,也可能因为益生菌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最近的一项Meta分析认为,对机械通气患者预防性应用益生菌能有效降低VAP发生率,同时有利于缩短NICU住院时间,并减少呼吸道绿脓假单胞菌定植。国内NICU也有报道支持如此观点。胃肠道内的细菌逆行被认为是引起VAP的重要因素,VAP患者在远端气道和胃内常存在同一种细菌。因此有效的胃肠道管理对减少VAP发生尤为关键。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道蠕动,减少胃肠道内的细菌逆行,从而减少VAP发生。但基于本实验有限的实验样本及某些设计上的局限,此结果需要更大样本量及设计更严谨的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4结语

综上所述,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增加ICU患者病死率,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该对其采取积极的预防救治措施,加强消化系统管理可以减少患者VAP发生率,从而降低其病死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系统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高校房地产档案资料的精准性,对高校各项指标是否达标意义重大,房地产档案内容是否全面完善,关乎到教职工自身最真实的利益。在住房货币化的今天,对教职工住房面积是否达标,需通过对房地产档案的检索来实现,因教职工在申请住房之时,住房信息中会对教职工的自然信息进行整理与记录,与此同时教职工若申请房屋补贴,则在申请材料中会对教师校外房屋信息进行全面的记录,因此如何快速的检索这些信息,为提高房屋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果,笔者认为专业化的房地产档案资料的建设尤为必要。

二、高校房地产文件烦人系统分类

高校房屋可以分为教学、科研、商业、住宅、后勤、商业等类型,其中住宅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已售和未售住宅、周转房、单身宿舍等,而高校现有对房地产资料的记录文件又可以分为电子文件、纸质文件两种类型,其中电子文件是伴随计算机的应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件存储类型,在电子文件中对学校的房屋信息、教职工的家庭及住房状况、高校拟建房屋资料,甚至包括建筑工程图都有记录,这些数据虽然小,但是涉及到高校房屋信息的方方面面,这为高校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以及房屋货币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高校进行学区规划、用房调整、教职工再购房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因此需对这些宝贵的资料做好保存,必须建立一套系统性的房产档案管理系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高校后勤房屋管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首先,档案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在资料移交、转移过程中,资料丢失严重,对档案的完整性造成严重的破坏,并且不可复制;其次,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养不足,尤其是缺乏系统性的档案管理技能学习与培训,导致档案资料整理意识的缺失;第三,房屋档案资料缺乏有效的保护,目前我国高校中有很大比例的高校没有建立专门的房屋档案管理室,文件堆砌严重,久而久之会使得文件出现破损甚至霉变,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第四,住房档案信息缺乏流动。若高校教职工因工作等原因导致人事变动,一旦到了新单位,其住房档案信息依然留存在旧单位,可能会导致一些不符合享受房屋住房补贴标准的人员获得补贴,对高校也是一种损失;第五,因文件的鉴别缺失,导致统计数据出现矛盾。如对同一事件的资料,因记载人或时间间隔较长,导致资料被重复记载的概率大幅上升,这对高校学区规划建设存在隐性的影响。再如因高校住房信息没有实现共享,且工作人员仅仅对与自身业务相关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直接导致了高校住房面积统计数据结果不一,有些部门按照房屋的净面积进行统计,而有的部门则按照房屋可居住面积进行计算,这也会导致统计数据的矛盾。以上主要的几点原因会导致高校房屋管理出现混乱,也极易导致高校房屋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记录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对教职工住房面积是否达标的评判结果也值得怀疑,为确认教职工住房面积是否达标,不得不对纸质文件进行整理,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使得教职工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改进高校房屋管理工作迫在眉睫。

四、建立房地产档案措施

用计算机进行存储,因存储磁盘空间大、存储文件,不仅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也节省了大量的物力及财力,使得其经济效益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成果,建立一套基于计算机的高校房屋管理信息系统,将笔者以上提及的信息及时的录入到计算机之中,并根据搭建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块,实现信息的快速检索。如何搭建此系统,笔者认为应紧急结合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而展开。档案资料管理的规范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前提及要求,档案资料必须准确、完整、客观,因此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首要是做好档案文件的检查职能,对于纸质文件可以通过对文件的公章、签名、文件签订时间、时间反生时间等进行检查,对于电子文件则可以对其发生时间与文件起草时间的关联性进行判别;其次,做好档案的归类工作,如以件问单位进行档案的分类,可以分为工程图、公用房文件、未售住宅承租文件、规划许可验证证明、租赁合同、相关部门的未售住宅文件皮肤、买卖契约、房地产证、产权证明、购房申请表、个人证书复印件、夫妻双方证件、商品房产件等。若按照事件发生的年度进度资料分类,则可以分为会议既要、一般文件、来往通知。若按照事件发生的顺序,如房屋产权归属的变化等。其次,房屋信息的录入必须做到准确、完整。如在进行资料立卷之时,对于已经出现泛黄、破损的资料要进行及时的修补与维护,对于容易褪色的资料应做好复印件的存档,并在立卷卷宗中做好备注说明,并将卷宗的目录、标题、档案号、文件数量及内容等信息输入计算机之中,确保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料准确完整;第三,管理系统建立,信息的检索功能不可或缺,这样当相关人员有房屋信息检索需求之时,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实现快速、便捷的检索,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存储空间,对相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及归档,之后根据计算机具备的模糊检索功能,及时检索相关的档案信息,以满足不同人员对资料的差异化需求;第四,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模块也应包括后台管理职能,对于具体负责房屋信息管理的人员,在管理信息系统中,要甚至权限,权限的设置可以通过身份验证(如姓名、身份证信息亦或是指纹指别等),这样管理人员就可以实现房屋信息的更新,对于非管理人员而言,由于不具备权限,对于房屋信息只具备只读功能,而不具备改写功能,确保房屋资料信息管理的规范性。

五、结语

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首先指出了高校房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艰巨性,之后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指出了高校房屋信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改善这些不足及充分借鉴计算机技术发展成果,指出做好高校房屋管理工作,建立一套系统化的房屋档案信息系统是可行的策略,之后对该系统中涉及的主要模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笔者坚信通过房屋档案信息系统的建立,不仅能够实现高校房地产信息资源共享,也能提高高校房屋管理的质量及水平,为更好的服务于高校广大教职工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也是高校后勤房屋管理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系统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门诊病人40例。纳入标准:①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确诊为SLE病人;②经住院系统治疗后病情稳定;③需门诊治疗或复查随诊;④年龄14岁~45岁;⑤学历:小学及以上文化;⑥有简单网络应用的知识和能力;⑦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狼疮脑病病人;②有精神疾病病人;③生活不能自理病人。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研究者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婚育情况、经济状况等。

1.2.2症状自评量表(SCL-90)

共90个项目,分9个因子和其他。①躯体化,共12项,主要反映主观身体不适感;②强迫:共10项,反映临床上的强迫症状群;③人际关系:共9项,反映与他人相处时的不自在或自卑感;④抑郁:共13项,反映与抑郁症状相联系的广泛概念;⑤焦虑:共10项,反映与焦虑症状有关的精神症状及体验;⑥敌对:共6项,主要从思维、情感及行为3个方面反映病人的敌对表现;⑦恐怖:共7项,与传统的恐怖状态反映的内容基本一致;⑧偏执:共6项,主要是指猜疑和关系妄想等;⑨精神病性:共10项,主要是精神分裂样症状项目;⑩其他:共7项,上述因子不包括的、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每项均采用5级评分制。本研究利用SCL-90测查SLE病人的心理状况。

1.2.3SLE病人门诊管理信息系统

由我科人员与软件工程师合作设计。软件工程师通过我科人员对其提供的有关专业信息,利用Access程序,建立SLE病人门诊管理数据库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应用部分包括:病人信息管理模块、健康教育模块和随访信息模块。利用SLE病人门诊管理信息系统对SLE病人进行管理。

1.3研究方法

1.3.1调查问卷发放及收集

采用一对一问卷调查。能够独立完成量表者,由其独立完成;独立完成有困难者,协助其完成。调查人员对研究对象不明条目给予解释,保证每条目解释内容的一致性。在管理前及管理后各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1.3.2管理模式的实施

利用SLE病人门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采集病例及建立管理档案:课题组对病人的信息严格管理,确保病人隐私不外泄。对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护士把采集到的资料输入电脑,分别储存在病人信息管理模块和随访信息模块。评估病人:对病人的资料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把不同情况的病人进行分类记录。如肾脏损害用“S”标记,血液系统损害用“X”标记,皮肤损害用“P”标记;使用激素治疗后出现高血压用红色“↑”,血糖高用橙色“↑”,血脂高用黄色“↑”标记。标记储存在病人信息管理模块中。根据病人使用激素量、免疫抑制剂使用或具体病情和医生医嘱设置复诊提醒时间。实行护理干预:根据病人信息管理模块中不同符号标记,识别不同情况的病人,给予不同的健康教育处方。健康教育处方根据病人信息管理模块中不同符号标记从数据库中提取导出,可通过Email方式或飞信发送,也可通过QQ传送。利用软件的查询、提醒功能,检索病情改变,2d~7d后需复查或更改用药量或执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两个月未来复查的病人进行电话随访。此工作每周执行1次。随访时不仅和病人沟通,而且与家属沟通。随访内容为相关疾病知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为病人争取家庭支持,督促病人按时复诊,严格遵医嘱用药。根据病人的需要及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处方。对需要进行心理辅导的病人则约定时间进行专人辅导。为了方便与病人沟通,除了设立固定的随访电话之外,还有专用邮箱和QQ群,方便病人表达内心感受,也使医务人员能及时采集到病人信息,网络应用能力差的病人予以培训指导,保证每位参与病人能够利用手机短信、邮箱、QQ群这些信息平台传递、获取、分享信息,与医务人员达到互动。其目的主要是对病人用药、饮食、日常生活(包括运动、休息、学习、工作、皮肤护理、口腔卫生方面)生育与避孕、心理等各方面进行长期、系统、有效管理。每次随访及干预内容、时间都记录并输入随访信息模块中储存。按时复诊的病人,每次复诊的临床资料交专管护士处,录入数据库中存档。干预效果评价。通过门诊日志记录,查病人是否按时复诊,3d查1次。未按时复诊的病人,及时追踪原因。电话随访后的病人,1个月后再进行电话回访,主要了解病人是否按医嘱服药、饮食、日常生活(包括运动、休息、学习、工作、皮肤护理、口腔卫生方面)、生育与避孕等方面是否遵循医务人员指导。并把评价结果记录输入随访信息模块中储存,为下一次的评估及干预提供依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干预前后得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SLE病人应用门诊管理信息系统前后SCL-90评分比较,各因子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因子项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有研究表明: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通过心理干预,可以解除病人心理困扰或压力,减轻心身症状和改善心理状态,降低病人的心理、生理应激。本研究中,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管理的过程中有具备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人员的参与。心理咨询师可以从专业角度发现病人的问题,用专业的方法进行疏导、治疗,提高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的结果除了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这3个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总分和其余因子(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其他)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研究结果已表明:利用信息系统管理提高了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通过长期、系统、反复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认知水平,使病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明白疾病的性质与转归;掌握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方法,提高病人自我满足需要的能力,面对出现的或潜在的各种健康问题能从容应对,以减少心理应激反应而产生的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同时,医务人员和家庭的支持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案例利用信息系统管理SLE病人的过程中,动员和争取家庭成员的参与和支持,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争取到更多可利用的资源,医务人员所提供的医学专业支持和家庭成员所提供的情感、物质等方面的支持,为病人提供安全感和增强自信心,满足病人安全需要、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减少孤独、空虚的负性情绪。家庭支持的基本目的是为了维护病人最佳的心理及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支持为他们提供了自由表达自己想法和感情的机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可以使病人家属更准确了解病人的需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之一: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成正比,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任何需要都有利于健康发展。利用信息系统管理SLE病人的过程中,多方面地满足了SLE病人的需要,因此,接受管理后的病人大部分因子和总分都有显著变化。本研究结果中躯体化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及精神病性这3个因子差异无显著变化,可能与所研究的人群有关,纳入的是经住院系统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的病人,排除了精神病病人,其精神病性症状阳性因子得分处在低水平状态,生理健康程度已得到很大改善。经信息系统管理后提高病人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进一步稳定了生理指标,减少疾病反复导致生理功能下降、躯体症状加重的影响;病人能回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岗位,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能体现自我价值提高自尊感和自信心。

系统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摘要题】观点与流派

【关键词】电影评价系统/评价主体/评价导向/评价环节

【正文】

本文尝试探究我国电影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所涉及的范畴如影片审查、发行宣传、电影批评、媒体舆论、票房上座、电影评奖等等,此前都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然而,将所有这些因素纳入电影评价体系展开全方位、整合性的考察与研究,尚未成为普遍的共识。值得强调的是,引发笔者进行探究的初衷,很大程度上受到近年来我国影坛诸多现象的触动,仅举以下三个现象为例:

现象之一,张艺谋导演的两部大片《英雄》与《十面埋伏》,在海内外赢得巨额票房的同时,却遭致国内媒体舆论一片骂声与苛求,对其评价明显存在偏颇,不利于国产片在入世的严峻挑战下理直气壮地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争;

现象之二,全国性文艺评奖活动(包括电影)出现较大幅度的整改,中央主管部门最近颁布了《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着手纠正设奖、评奖过多过滥带来的负效应,借以提高评奖活动的公平性、科学性和权威性;

现象之三,面临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以及媒体时代舆论环境的新格局,曾经数度辉煌的中国影评界陷入“集体失语”的困境,现已引起有关人士的诘问:“在电影产业化链条上,电影批评这个重要环节为何失落?”

凡此种种,均表明中国电影评价体系亟待建构与完善。

一、评价因素分解

美国学者帕姆·库克指出,电影“不仅仅通过生产、发行和放映系统而存在,同样通过为它提供文化语境而使其从中汲取营养的评论圈而存在”;评论圈已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亚工业”。(注: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55页。)受此启发,笔者进一步将“评论圈”扩展为电影评价体系,结合我国电影评价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探究电影评价体系多元性制约与互动的深层关系。

电影是一种高成本高投入的大众化艺术,投资方、制片方追求功利性可谓天经地义。业内人士曾概括出“叫好又叫座”、“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不叫座不叫好”的说法,任何一部影片面世以后,必然会从上述四种结局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广义地说,“叫好”与“叫座”构成电影评价系统的两大基准。但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实际上并不存在评价影片的划一的、静态的标准,而是非常庞杂的互动系统,包含了意识形态、艺术审美、市场运作、媒体导向、受众趣味、评奖激励等错综复杂的合力因素。

观赏电影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审美体验,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又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事实上,观众在观看某一部影片之前会受到外界各种讯息的干扰影响,难免先入为主,在一定程度上修正其个人的价值判断。正如前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指出的:“评价不创造价值,但是价值必定要通过评价才能被掌握。价值之所以在社会生活中起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够引导人们的价值定向。同时,评价当然不是价值的消极的派生物。在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评价活动的‘机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注: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1页。)为此,笔者将我国电影评价机制分解为下述构成因素:

(一)基于评价主体,划分为领导部门、新闻媒体、影评人、普通观众四类。其中前三类主体手中掌握着话语权,能通过各种手段去影响受众。但受众不全然是被动的,最终以是否进电影院消费的实际行动,以及诉诸口碑或文字的褒贬意见反馈给电影业。

(二)基于评价导向,划分为舆论导向、观影消费导向、专业学术导向三类。它们构成不同意义的“叫好”或“不叫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某部影片是否“叫座”。但此中存在着变数,取决于受众的逆反心理。

(三)基于评价载体,划分为印刷媒体、视听媒体、网络媒体等三种。当今值得关注的是迅速崛起的网络媒体,使网民观众拥有了畅所欲言的渠道。网上影评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具有参与随意性、匿名性、褒贬极端性等特征。

(四)基于评价环节,划分为预评价、映期评价、后续评价三个阶段。预评价主要指电影审查、发行准入和媒体炒作,意味着一部新片在公映之前,即已获得某种价值评定,无形中能诱导受众的期待视野;映期评价包括媒体评价、票房上座率和影评舆论,贯穿整个上映时段,后续评价的时效性不强,而以学术深度取胜,还包括各种各样的评奖等等。

二、强势话语

根据笔者观察,将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有四个历史时期分别出现了某一种强势话语,在电影评价实践中起着主导作用。

第一个时期为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影评最辉煌的时期,其特征是“影评人说了算”,在电影创作者及广大观众中形成令人信服的权威性。韦彧(夏衍)在《电影批评的机能》一文中提出左翼影评追求的目标:“电影批评不仅对观众以一个注释家、解剖者、警告者、启蒙人的姿态而完成帮助电影作家创造理解艺术的观众的任务;同时还要以一个进步的世界观的所有者和实际制作过程理解者的姿态,来成为一个电影作家的有益的诤友和向导。”郑正秋当年由衷地感叹:“靠着前进批评家的努力,便造成了新的环境的需要,它这种力量,好比是新思潮里伸出一只时代的大手掌,把向后转的中国电影抓回头,再推向前去。”张石川亦坦陈:“当我导演的影片出映后,第二天我就得细心的读一遍人家给予我的批评。在这些批评中,我可以得到不少的益处。”左翼影评的力量于此可见一斑,这一宝贵传统值得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扬。

第二个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国家极度重视电影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功能,强势话语转到了政权机关,其特征演变为“领导人说了算”。建国初期,席卷全国的第一场政治运动是从批判电影《武训传》入手的,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社论《应当重视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出自主席手笔,由此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用钟惦棐的话来说:“在中国,能够真正对电影发表评论的不是电影评论家,而是政治家和行政长官。”(注:钟惦棐《论社会观念与电影观念的更新》,载《电影艺术》1985年第2期。)有心人曾翻阅1949—1976年的报刊杂志,结果发现当时95%以上的影评都是纯粹谈论政治问题的,评价结果通常只有两个:或作政治上的肯定,或作政治上的否定。到了“”后期,“”一伙蓄意围攻《创业》,在仗义之士富有政治智慧的策动下,《创业》编剧张天民斗胆给写申诉信。1975年7月25日,对《创业》作了亲笔批示:“此片无大错,建议通过发行。不要求全责备。而且罪名有十条之多,太过分了,不利调整党内的文艺政策。”最高领导人一锤定音,这一震动全国的政治事件方得以暂时平息。电影界老领导陈荒煤晚年反思道:“长期以来,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不具体分析作品的主题、题材、风格、样式的多样化,简单片面地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为政治服务,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地造成了创作人员的心态:不求艺术有功,但求政治无过。大家都怕犯政治错误,结果都犯了一个严重错误:忽视或否定艺术的客观规律,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注:转引自马德波、戴光晰《导演创作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第三个时期是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电影抓住历史机遇重新起飞,老片复映、新片献映、外片开映,全国人民踊跃进电影院观赏,也迎来了电影评论又一个黄金时期。在普及层面,群众性影评生机勃勃,据统计全国约有两万多个影评学会或社团常年开展活动,在专业层面,专家学者压抑已久的学术激情空前焕发,加上吸收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精华,一批理论含量很高的电影评论应运而生,其特征是“学术说了算”。例如白景晟的《丢掉戏剧的拐杖》、张暖忻与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钟惦棐的《谢晋电影十思》等文章,均对电影创作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80年代前期,在评论界推崇纪实美学及巴赞“长镜头”理论的促动下,韩小磊、丁荫楠、郭宝昌等几位中青年导演活学活用“打擂台”,结果郭宝昌导演的《雾界》(1984)后发制人,硬是超过《他在特区》和《见习律师》,以全片168个镜头数创出中国影坛长镜头新纪录。

第四个时期即当今所处的媒体时代,特征是“媒体说了算”。信息社会媒体竞争异常激烈,中国报刊业近年一再扩版娱乐影视版面,迅速集结起一个“娱乐记者”职业群。众所周知,市场营销素来是中国电影的软肋,既缺营销意识也缺营销手段,可一旦明白“酒香只怕巷子深”的道理之后,也开始使劲吆喝。投资方计入营销成本的宣传费首先投向娱乐媒体,配合着新片首映式、观众见面会、新闻会等商业性活动,“炒作一把”的做法在业内盛行开来。然而,炒作的出发点毕竟是谋求商业利益和小团体名利、个人名利的最大化,在电影评价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乃是具有排他性的“观影消费导向”。有识之士指出,娱记们现在并不满足于传播信息,而热衷于“生产信息”,他们拥有进行炒作的版面优势,凭借自己掌握的话语权,“能吸引无数不明真相的观众轻易相信媒体所作出的结论”。(注:陆绍阳《媒体炒作时代的电影批评建设》,载《电视·电影·文学》2001年第3期。)我们注意到,这些年来媒体对国产电影的报道总量不能算少,竭力满足人们对影片拍摄幕后花絮、明星名导花边新闻的阅读需求。应该说,只要趣味不低俗不出格,娱乐新闻自有存在的价值。然而,有个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如果媒体停留于浅层次“热炒”,媒体持论不能受到公众的信赖,将导致公众仅仅从纸媒了解电影的“讯息”,可就是缺乏走进电影院观赏的欲望,那岂不成为“纸上看片”了吗?近年备受媒体“围剿”的张艺谋为此大声呼吁:“中国电影发展需要健康的电影评论,需要有一支有力量的、有权威性的影评队伍。到今天中国哪里有影评队伍?主要是媒体一些记者们自己的观点。”语虽偏激,不啻是一帖清醒剂,透出电影艺术家对健康舆论导向的热切期待。

三、评价环节

(一)预评价

“预评价”意指一部新片正式公映之前获得的相关评价,未必诉诸于公众,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左右影片的命运。

1.来自领导部门的评价

中国电影业目前纵向或横向的管理层涉及、国家广电总局、文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近十个中央部委。况且,国产片送审有个不成文的惯例,出品单位习惯于将制作完成的样片按题材归属(尤其现实题材),对口送达有关领导部门审查,如体育题材送体委、教育题材送教育部、警匪片送公安部审查等等。电影人潜意识中有着浓重的“红头文件”情结,指望在新片发行放映时获得中央部委的认可与支持。因而,领导部门对具体影片作评价在所难免。其实这种做法利弊互见,有利之处在于某些影片(尤其主旋律影片)确实符合当下形势需要,能获得“红头文件”撑腰组织公费包场;弊处在于电影毕竟是艺术品而非宣传品,部门或行业痕迹太重反而不利于吸引更多的观众。再则,“婆婆”多了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有时让人无所适从。汤晓丹导演曾回忆当年执导《红日》犹如“走钢丝”,为的是在军委与文化部相左的审查意见中寻找平衡点。(注:参阅蓝为洁《〈红日〉拍摄内幕》,载《上海滩》2005年第6期。)有必要强调,总理是尊重艺术规律的典范,他的忠告是:“艺术是要人民批准的。只要人民爱好,就有价值;不是主义的,就许可存在,没有权力去禁演。艺术家要面对人民,而不是只面对领导。”(注:转引自《与电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88页。)

2.来自发行部门的评价

影片发行属于发行部门的一项常规业务,其决策者客观上处于市场“把门人”的特殊地位,这道“准入”门槛实质上也起到预评价的作用,因为发行公司的取舍标准直接影响到影片能否同观众见面。在“一夫当关”式的态势下,即便获得审查通过甚至已经在电影节捧奖的片子,照样会吃闭门羹或者仅开一丝门缝。例如,《三毛从军记》的导演张建亚就抱怨在发行上遭遇令人啼笑皆非的局面,“发行公司经理们承认这片子老少咸宜,但只因片名听上去是‘儿童片’,就不敢多订拷贝!”又如,今年在戛纳电影节获奖而归的《青红》在本土备受冷遇,四川成都院线便对该片“婉言谢绝”,因顾忌艺术片没有票房。可见,这种一叶障目的草率判断,事实上已介入评价体系,其后果立竿见影。期待发行部门不单纯以票房预测作为评价准绳,因为电影毕竟是文化产品,过于单一的评价标准,无形中剥夺了偏爱欣赏艺术电影的那部分观众的权利。

(二)映期评价

顾名思义,映期评价是最直接的评价。“叫好叫座”,此时不叫,更待何时?

1.来自媒体的评价

媒体对影片的公开评价往往引人注目,其功利目标是引导“讯息受众”接受媒体记者做出的褒贬。目前,媒体评价多以新闻报道“本报讯”形式出现,娱记行文则采用“夹叙夹议”的文体,随意性较强,个人观点亦很鲜明,时常呈现“捧杀”或“封杀”某人某片的倾向。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去年众多媒体肆意“伏击”张艺谋的《十面埋伏》,惹得制片人张伟平怒斥:“给那些心态不健康的媒体记者提个醒!应该有职业道德,不能通过媒体去哗众取宠、误导观众!”后来还惊动国家电影局局长召集媒体见面会,“呼吁大家以宽容平和的心态看待国产电影,给国产电影提供一个好的舆论环境”。(注:参阅新华社2004年8月14日北京电讯《给国产电影好的舆论环境》。)这里不妨摘抄媒体记者两段文字体味一下,其一属主观武断型:“在《英雄》概念化主题遭到几乎众口一词的痛批之后,张艺谋看来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在《十面埋伏》里你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思想内涵。”其二貌似客观报道:“双休日看过影片的观众大多以‘恶俗’、‘老土’、‘弱智’、‘无厘头’等字眼,对影片给出了直感式的点评。”须知这些文字均见诸于首映当日的报纸,对《十面埋伏》显然起了负面宣传作用。不过,由于受众存在逆反心理,最终《十面埋伏》仍拔得票房头筹。

2.来自票房的评价

票房不足以全面承担对影片的价值做出公正的、终极的评价,但至少能从市场角度去验证一部影片是否受到观众的欢迎。票房营收及上座率可视作观众通过消费方式对影片的选择性评价,通过全国影院计算机售票终端系统每周公布的“票房排行榜”,能即时反馈给影片的投资方、制作方与发行方。叫座是硬指标,叫好有弹性。不同的观众群体常因不同民族文化、地域背景以及年龄、性别、学历等等形成审美趣味的差异,也可因上映档期是否“天时地利人和”而造成截然不同的反响,有不少必然或偶然因素制约观众进电影院。例如2004年引进的好莱坞大片《烈火雄心》在美国十分叫座,不料在中国票房表现不佳,令业内人士大跌眼镜。原因是美国观众基于“9·11”情结踊跃观看此片,而中国观众的感应度相对不那么强烈,仅视作一般的消防行业故事。再如山西电影制片厂近年推出的“暖”系列通俗煽情三部曲,在内地的票房表现远远高过沿海城市。

3.口碑

长期以来,我们对依靠人际传播的口碑评价缺乏跟踪研究。事实上,正如海外学者戴安娜·克兰所言:“一部影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一座城市公映之后马上出现的口耳相传的荐举。”观众的口碑好像看不见、摸不着,但最终结果是会体现出来的,而且力度大、底气足,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最新案例是2004年6月发行的好莱坞大片《后天》,上映之时恰逢举办第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档期并不理想,媒体也没留出多少版面给这部具有科幻色彩的灾难片。岂料此匹黑马后劲十足,倚仗观众的口碑成为2004年度最卖座的好莱坞大片。在电视剧领域,由于电视深入千家万户的收视特点,观众的口碑效应比起电影更容易辐射放大。例如近期在央视8套创出上半年收视率第一的家庭伦理剧《错爱一生》,在首播前几乎没经过什么炒作,完全依靠观众自发的欣赏热情,收视率节节攀升,促使央视8套破例在新剧播出后仅一个月便安排重播,可见老百姓口碑的威力!

(三)后续评价

电影是有生命力的。有些影片短命夭折,舆论来不及反应;有些影片昙花一现,舆论任其自生自灭;也有些影片生命力顽强,即便过了上映档期许久,依旧招来舆论说长道短,构成了后续评价。

1.总结式

这种类型的评价绝非急就章,一般经过较长时间的观察与思考,具备学术性和深度感,对电影文化的积累大有裨益。试举《主旋律与新时期广东的影视创作》为例,该文作者从宏观上着眼,评价广东影视作品弘扬主旋律持续达20余年的特色,归纳为“广东立场”的文化态度,即“广东影视文本是出于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衷心拥护和切身体验而讴歌主旋律的,是为自己所认同的生活方式进行价值辩护”;概括出“一个是宽容,一个是进取,构成了广东影视剧人物的普遍性格;对财富和都市时尚的表现,构成了广东影视剧的美学特色”;最后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主旋律创作在对人民选择的尊重下构建起对人民的引导。”(注:罗宏《主旋律与新时期广东的影视创作》,载2005年7月12日《文艺报》。)

这种总结式评价超越了就事论事、就片论片的局限性,给人以启迪。

2.秋后算账式

目前我国影坛流行此风。2004年岁末,有一家《艺术评论》杂志召开“张艺谋和中国电影艺术研讨会”,会议名称将张艺谋个人姓氏与整个国家的电影艺术尊列一起,会议传出的信息却似瞄准张艺谋的一次“集体开火”,替他开列了“六宗罪”。针对在美国赚得盆满钵满的《英雄》与《十面埋伏》,有位知名作家以不屑一顾的口气发难:“不要认为张艺谋在美国成功就怎么怎么样,美国那些观众是什么观众?一个大胖子坐在那里嚼着爆米花,你飞来飞去,打来打去,他觉得挺好看。我们不要为这些东西过分的感到骄傲,我们应该有自尊,应该有自己的人格。”光凭一句发挥形象思维的推论,就轻轻抹煞了国产片首次走向世界的成功之举。在中美两国电影交往近一个世纪的岁月里,美国片大批量地在华倾销(解放前有两个年头分别达到350部左右,几乎每天有一部好莱坞新片登陆上海)。而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特别是通过市场渠道一举占领美国主流院线2000多块银幕,《英雄》堪称先锋,更难能可贵的是连续两周夺得北美地区票房周冠军。长久以来,国人期待中国影片早日走向世界,但当这一天不期而至时,部分人士却显出叶公好龙的模样,故作惊人之语,对《英雄》、《十面埋伏》这样成功运作的商业大片冷讽热嘲。

传播界认同这样的规律,即100%正面报道的宣传效果等于零,90%正面报道的宣传效果约为10%,而批判性写作(负面报道)的接受效果倒反强烈。曾几何时,坊间冒出黑色肃杀封面的《10导演批判书》,在著者笔下,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王家卫、吴宇森、李安等华语电影一线导演被刻薄地称作“一把辛酸泪,一堆烂拷贝,再丑的媳妇因其‘无辜’,终将能熬成婆。他们把无数的垃圾真诚地献给了我们,而自己却也终究逃不过两手空空。”另有一书取名《野调无腔:中国当代影视文化另类批评》,扉页内推介本书“更像是一块为专门打碎中国当代影视文化梦境而造的‘砖头’”;作者在《自序》中用的动词是“我决定开始‘抡’了”,摆开了“愤青”对“失宠的贵妇”(指中国电影)和“乱妆的娇娘”(指中国电视)大动干戈的架势。在当今以酷评为时髦的舆论生态环境下,看来导演们要练就经得起恶骂的心理承受力。

3.评奖式

电影评奖是具有权威性、荣誉性、商机性的评价方式,对获奖影片能带来“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的效应,对影人的激励亦非同小可。例如查理兹·塞隆荣获第76届奥斯卡影后,南非总统姆贝基特致电祝贺:“继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文学奖后,南非又诞生了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塞隆的胜利证明了南非是一个可以培育出最佳人才的国家。”总统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电影评奖历来喜欢“多多益善”,评出的最佳影片通常不是“唯一”而是多部并列,激励作用随之大打折扣。按理说,凡评奖必有一套游戏规则,但前些年曾发生过这样的怪事:某些获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的影片,实际上是观众很少、票房很低的片子,更有甚者系尚未公映的“样片”,完全背离了“百花奖”奖励广大观众最喜爱影片的初衷。难怪有人拍案而起,批评影坛上上下下一年四季都在忙评奖,结果“离评委近了,离观众远了;离奖杯近了,离市场远了”。

鉴于“入世”后中国影片参与国际电影节赛事的机会日渐增多,有必要辩证看待国际电影节的评价标准及评价效果。不少第六代导演频繁接触海外电影节,他们的创作走向自觉或不自觉地被西方评委的口味牵着走,忽视了本土观众的欣赏口味与评价反馈,结果造成“墙外开花墙里不香”的尴尬结局。

4.传承式

在高科技时代,电影爱好者用DVD等新载体保存、收录经典电影已成家常便饭。面对汗牛充栋的影片,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影工具书《里奥纳德·马尔廷电影指南》独创“电影打星”评价系统,自1986年之后每年更新一版,迄今已出版26版,总共收录了2万多部影片资料。“马尔廷给过几颗星?”成为一代代影迷选看经典名片的重要参照。

上一篇:管理系统论文范文 下一篇:生产管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