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雨的散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04:22:59

写雨的散文

写雨的散文范文第1篇

《雪》一经问世,引来了诸多关于“南国的雪”“北方的雪”象征意义的不同解读,我们学习该文,不妨另辟蹊径,从赏析《雪》的写景手法入手。

一、抓住特征写景:吹尽狂沙始到金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这雪景写得晶莹娟秀,绚丽多姿,“滋润美艳”四字准确地概括了江南雪的特质。但是,朔方的雪花却是另一番景象:“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它既没有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更无奇花异草相伴,但独立不羁、昂然向上。这两种美水融,构成一曲和谐的雪的二重奏,更显示出鲁迅散文诗的独特魅力所在。

二、对比衬情写景: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的作品中经常构成这样的对比:故乡与异地、童年与中年、过去与现在等。对比是一种运用广泛、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艺术手法,它是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运用。《雪》的又一写景特色即对比。

将“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进行对比,作者的感情也逐渐由平静变为热烈。在文中,两幅雪景图营造的意境是完全不同的:一幅是记忆中的故乡雪景,一幅是眼前的朔方的雪景;前者美艳,后者冰冷;前者粘连,后者如粉如沙,“绝不粘连”;前者着笔在“积雪”,后者着笔在“飞雪”;前者蕴含着春温,后者抗击着严寒;前者会逐渐消逝,后者却“蓬勃奋飞”……而这一切对比都落脚在前者的明艳春色、情绪低回及后者的凛然难犯、顽强奋斗的精神上。

三、讲究层次写景:远近高低各不同

作者首先绘出江南雪的全景,“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各种鲜艳的花朵,在雪的映衬下显得分外艳丽。先生还写了“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写花草、蜜蜂,都是为了写出那在严冬里“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然后勾勒儿童戏雪的近景,“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最后突出坐在雪地上的“大阿罗汉”的特写——“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这一段描写如电影里的蒙太奇手法,用一连串分镜头具体、细致地表现了雪罗汉消融的过程,暗示平和优雅的事物固然美好,但经不起外力打击,不可过于眷念。在这里,作者以实写虚,化景物为情思,从想象到现实,层层推进,笔触随情感而游走,愉悦的情绪因雪罗汉的慢慢消逝渐转深沉,这样,形成了意境的层次,使画面格外鲜明动人。然而更重要的是,雪罗汉在内容与结构上是联接朔雪之景的桥梁,继而立刻进入对朔雪的描写,读者不仅不感觉突兀,反因作者笔锋陡转,已感到压抑的情绪重新振奋起来,拥有了强烈的共鸣。

四、妙用修辞写景:浓妆淡抹总相宜

写江南的雪,晶莹娟秀,绚丽多姿。或形容,或比喻;或写色彩,或状形态,或暗示香气;或写静态,或写动态;或实写,或虚写……总之淋漓尽致,惟妙惟肖,这是运用工笔手法所致。在写朔方的雪时,采用写意手法,运用粗线条集中勾画“如粉,如沙”“决不粘连”的特点和“蓬勃奋飞”“旋转升腾”的动态。这样工笔和写意相结合,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文章以描写为主,几乎没有直抒胸臆的句子,作者的情感全都隐含在字里行间。

总之,这首散文诗在写景的手法运用上给了读者很多启示,从工笔与写意相比、相称到相谐,成就了散文诗的情景交融之美。

课文背后的故事:

本文通篇写雪,然而却以“雨”开头,以“雨”作结。可以说,“雨”才是统摄全篇的灵魂,其他描写都是以“雨”为参照的。

写雨的散文范文第2篇

赴台之后,余光中教授将自己沉郁而又浓烈的思乡之情,倾注于他的诗,其中作于上世纪60年代“乡愁是……是邮票……是船票……是坟墓……是海峡”的《乡愁》,便是最著名的一首。后来,台湾歌手杨弦将他的《乡愁》《乡愁四韵》《民歌》等8首诗谱曲传唱,从此,余光中以“乡愁诗人”驰名海内外。同时,他还写过很多怀念大陆故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以下简称《听雨》),则是其“乡愁”散文的代表作。在解读作品之前,必须说明的是,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此文文本,对开头的部分与结尾的部分,编者分别作了删节,两处加起来约千余字。笔者并不赞成随意删节余先生的作品。(据笔者所知,中学语文课本里除鲁迅作品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删节或文字的改动。)删节后,对理解与欣赏此文多少有一定的影响。

这篇散文写于1974年,也正是作者离开大陆25年的时候。那时正值后期,海峡两岸的同胞相互阻隔与禁锢,不仅不能来往走动,而且不可通邮。我们理解《听雨》,必须抓住作者作为诗人的一种特殊感觉。一般来说,诗人的感觉是敏锐、炽热、流动的,有时甚至是神经质的。而余光中写作其诗时的特殊感觉,是执拗地想念家国的忧伤。而作者抒写这种感觉,很巧妙地抓住了一个特殊的意象――“雨”,尤其是抓住“听雨”时内心的疼痛感觉来表现的,因此构成了全篇扣动读者心扉的悒郁之基调。

作品第1节,抒写作者因乡愁生“冷”雨的总体感觉及生成的缘由。

作品开头就用诗的夸张,写道:“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台湾的春天尤其是在惊蛰之后,气候总是比较和暖的。作者却感到“春寒”而且“加剧”,显然这完全是夸大了的诗人的主观感受。“春寒加剧”的原因是雨季的“雨”,是躲不过的“潇潇的冷雨”,在心里的感觉则又是“潮润润的”。而这种“冷”与“潮”的感觉,既是“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的沧桑感,更重要的原因,是离别故土的乡愁。诗人明明白白地说,这“冷雨”的感觉的生成是因为“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是因为“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祖国大陆)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是因为感受这“古大陆”扫来的“酷冷”的雨,“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故而感受到的是“冷”。虽然用诗的夸张,强调了对雨的“冷”的感觉,但这种夸张的强调,却反复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真实:即对大陆故土缠缠绵绵的怀念,以及挥之不去的那种凄冷潮润的痛觉。(原作被删的第二小节,至少表达了两层意思:第一,反复交代诗人――“他”,在金门街到厦门街回家的路上,希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作者直接点明“他”的乡愁:“他是厦门人……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接着,第2节作者用诗的联想,感觉“冷雨”的历史文化意蕴,借以抒写对故土的深挚思念。

诗人在说出“冷雨”感觉的缘由之后,其思绪与神魂一下梦回到“杏花。春雨。江南。”的家国。这个诗意图画的概念出自元代虞集的《风入松》:“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作者用这个典故,抒写他深深思恋养育他的“江南”的游子之情。“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必然长在”,“太初有字……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在这些追溯中华文化本源的背后,其实发抒的是作者的思念之情。后来,余光中说过,在大陆的游历也使他越来越发现,他的乡愁是对中华民族的眷恋与深情。“我后来在台湾写了很多诗,一会儿写李广、王昭君,一会儿写屈原、李白,一会儿写荆轲刺秦、夸父逐日。我突然意识到,这些都是我深厚‘中国情结’的表现。”惟其有着炎黄子孙的文化基因与心理定势,所以在他感觉“冷雨”的时候,诗人自然围绕着“雨”的文化意蕴而浮想联翩,在心里千遍万遍地呼喊着他心中的“江南”。

作品第3、4节,抒写“雨是女性”的诗意感觉及久别故土的隐痛。

第3节写诗人对“雨”的特有的感觉。诗与散文作为抒写自我最直接的文学体裁,常常在文本里表现出作者很幽曲的思维活动与很微妙的心理变化。当诗人在神游故土家国的“江南”之后,再重新回到眼前的“雨”的时候,――他在高雄(在高雄住13年),踯躅于从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雨巷里,心头涌起的那股神游故土故乡的温热,使情绪也变得温热了。他手中的笔也忽然变得温热了:“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诗一般的明快短句中,充盈着欢乐与舒畅的情韵。最突出的,是把眼前的“冷雨”,比喻成“最富于感性”的“女性”。女性是美丽的、阴柔的、多情的,因而也是诱惑着诗人把春雨当成女人当成母亲(作者在《从母亲到外遇》一文中说过“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去动情去感受的:从视觉上感觉,是“空蒙而迷幻”,是迷离惝恍的美;从嗅觉上感觉,“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是清新怡神的美;从味觉上感觉,是“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是清醇本真的美。而其中破译“土腥气”的“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一句,又婉转地道出:诗人他站在台岛上,虽然面对着台湾的“春雨”,心底涌动的却是中国诗人的“中国情结”的感觉,显然,这是他爱国主义情感委婉的流露。

作品第4节,借对“雨”的感觉,进一步抒写诗人对祖国文化传统的眷恋。

诗人的思绪旋即又从感觉的现在时跳到感觉的过去时。将大陆的雨情雨景,与在美国落基山和台湾溪头山的情景进行比较。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虽美,但客居异国,感觉它缺少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也没台湾“雨意迷离”的情调。台湾的溪头山虽美,但作为“江南”人移居他乡,只能有“在白茫茫里和溪头诸峰玩捉迷藏的游戏”的感觉。在诗人的感觉里,美国不如台湾,台湾又不如大陆的家国。“云缭雾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那天下也许是赵家的天下,那山水却是米家的山水……”这里作者又一次议论中国文化传统,借说山水说绘画说“中国风景”,抒写25年久别“江南”故土的眷恋,以及写作其时隔海“望乡”的惆怅与隐痛。

接下来的5―11节,是全文写“听雨”的主体部分。写诗人自己一生“听雨”的辛酸感觉――那种“窗外在喊谁”的凄迷。

作者告诉我们,雨不仅可嗅可观,而且可“听”,可以感受其“美感”。但对此刻的诗人来说,他的感觉与在大陆听秋雨的感觉不同,“更笼上一层凄迷”。因为他把“听雨”与他的流离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了。我们读《听雨》,自然联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作者取了其《雨巷》的境界;也自然联想起宋末元初的蒋捷的词《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余光中更多地是借鉴了蒋作的情调。蒋捷,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入元后,持重气节,遁迹不仕,自号竹山。大约在晚年写成此作,用“听雨”概括自己的人生,曲写自己隐居山林的孤独与亡国之痛。余光中对蒋词作了改动,用“一打少年听雨……二打中年听雨……三打白头听雨……”,来概括并抒写自己20多年来听“冷”雨的况味,是“冷冷的雨珠子串成”的凄迷,甚至感到迷失。所谓“十年前”的“摧心折骨的鬼雨”的“迷失”,是指上世纪60年代台湾文坛关于乡土文学与“现代派”之争,余批评甚至攻击台湾左翼作家及乡土作家,让人诟病至今。此事不为大陆读者所知。作者命意于“冷雨”,把思念大陆凄迷的感觉,诗化为“风吹雨打”的漂泊人生,以至凝成“窗外在喊谁”的诗句。雨声,是大陆母亲对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呼唤!雨声,也是漂泊游子思念故土的心灵之和声。这乃是诗人“乡愁”的最形象最生动的诗性表达,无疑这个诗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当诗人忍不住发出“窗外在喊谁”的抒情最强音之后,以下关于“听雨”的林林总总,都是写诗人内心凄迷的感觉。抒情散文有时就是这样,表面上叙事议论或描述情景,都是“王顾左右而言他”,曲写着弦外之音。余光中无论写忆念中的“听雨”,还是眼前的“听雨”,也是如此。借王禹建竹楼听雨说事,其实是说自己的向往,期盼着回大陆听那“古老的音乐”。――这是比照自己内心的落寞孤独。在青少年时代“听雨”的记忆中,用视觉感受“听雨”,“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的感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这是曲写自己内心的灰暗惆怅。在初到台岛时所居住的日式古屋里“听雨”,或者是黄梅雨的“湿黏黏”侵到“舌底,心底”;或者是台风台雨向他的矮屋“重重压下”,或是雷雨夜感受“一通又一通”的“羯鼓”;或者是江南的雨下遍了江湖桥船,下在四川下湿了那里的“布谷咕咕的啼声”,是“回忆的音乐”。而写作其时,台北的雨,因为遭遇无瓦无树的“公寓时代”,已经没了雨的“音韵”,成了“黑白的默片”。――这些分明是指东说西,反衬身处异乡内心的疼痛。孤独、惆怅、疼痛,因听雨乡愁而生;孤独、惆怅、疼痛,构成了“窗外在喊谁”的凄迷感觉的内涵。

第12节是结尾,写诗人对“故乡”的苦思苦恋,成了半生茫然无望的期待。

与开头呼应,诗人又从“听雨”的联想与想象中回到“雨巷”的情境。他由雨联想到“六角形的结晶体”雪花,由雪花又联想到自己已是白霜染发。“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他神回梦游故乡家国,万般无奈而早生华发。连用“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等三个问句,反复强调“他”已等待很久,很遗憾地说:“厦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这是痴情诗人心欲回归的苦思、苦恋、苦苦等待。何时能够梦想成真?接着把他的期盼,描述成一幅心理感觉的画面:“他”行吟在长街短巷中,无瓦的公寓在等他,一盏灯在等他,“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在等着他……言外之意,说的是另一种踏上故乡的等待:如此天天、月月、年年、春去秋来、年复一年梦回神游,这是一个既无法实现又挥之不去的“望乡”的梦。奈何一个“愁”字了得!“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作者用这三句话结束全文,把梦碎难圆、此“梦”绵绵无绝期的痛觉写到了极致。

其实,余光中并没有绝望,在此文之后的第18年头即1992年,终于如愿,回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故土家国。他回到养育过他的“江南”的时候,他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离开她时才二十一岁呢,再还乡时已六十四岁了:‘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长江断奶之痛,历四十三年。洪水成灾,却没有一滴溅到我唇上。这许多年来,我所以在诗中狂呼着、低呓着中国,无非是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不然我真会魂飞魄散,被西潮淘空。”还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从母亲到外遇》)在他的诗《当我死时》中有这样的诗句:“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头。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这些话可以作为“屋外在喊谁”的“互文”来读,也是《听雨》思想内核最好的解释。

古诗有云:“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田园居》):说的是人的本土性。人的个体,只有生活在养育他的故土上,才能获得自然、习俗、文化、人格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从理论上看,人的本土性,是人的人性中的至性之一;当一个人离开他的故土或祖国之后,就离开了养育他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就自然会产生漂泊感与孤独感,这就是“乡愁”。不过飘零台岛的余光中作为教授与作家,与一般人比较,与一些漂泊海外的同胞作家相比,却又表现得很另类。他不仅强烈地依念他的故土,而且很执着地依恋祖国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乡愁”不是逐渐淡薄而是与日俱增,故而“一念耿耿为自己喊魂”。唯其如此,这篇散文里作者所表现出来的“乡愁”就格外的强烈。归根结蒂,他在“听听那冷雨”的情感宣泄之中,虽然凄迷、忧伤、哀痛,然而流动着的却是“汉魂唐骨”的爱国主义的音色情采。

作者自己说过:“因为写诗,我散文颇接近诗。”(《鸡犬牛羊》)这篇散文是诗性的。诗性首先表现在借鉴蒋捷《虞美人・听雨》与戴望舒《雨巷》的意境,并且通过自己的创造,用雨巷“听雨”的浮想联翩,把游子的痴心“乡愁”淋漓尽致抒发出来,这是诗的构思与诗的概括。其次,如前所述,作者用诗人“冷雨”的感觉思维,并通过联想和想象写自己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里诗心的跳动;同时,叙事、写景、议论、抒情,都是“冷雨”的心理感觉,从头至尾、浑然一体地融成凄迷伤感的情调,因而更有浓郁的抒彩。

《听雨》的诗性,更多地表现在作品的语言方面。余光中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中提出创造一种“现代散文”的新文体,并且提出“弹性”“密度”“质料”三个审美标准;其中“质料”是对散文语言的要求。“它是指构成全篇散文的个别的字或词的品质。这种品质几乎在先天上就决定了一篇散文的趣味或境界的高低。”可以说,他在《听雨》中进行了语言“质料”的实验,由于这种实验而使这篇作品具有了诗性的品质。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运用典故。全文用了30多处的典故。其中大多数暗将古代诗文的词和句活用,既不注明出处,又不加引号。例如:“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云雾缭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这段话中间分别活用了三位诗人的诗句:李白的“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白居易的“山在虚无缥缈间”(《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活用典故,赋予作品的语言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儒雅的韵味,这给读者预留了丰富的审美空间。第二,运用欧化句式。如“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也下在四川的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了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舐舐那冷雨”。这样的欧化或准欧化的句式,时而在作品中出现,是为了强调诗情的激情荡漾或者曲衷缠绵,有如京剧的拖腔,使情绪的抒写烘托得格外的充沛与饱满。第三,叠词的运用。如文章开头:“……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五处叠词形象地描述着春雨的“绵绵”,烘托着作者“乡愁”的缘起。如写听“暴雨”:“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这里三处用叠词,把听暴雨的感觉写得逼真细腻,把内心的凄楚也烘托得恰如其分。大量叠词在《听雨》中很好地起到描述感觉、暗示心绪、整合语言音乐性的作用。

总之,运用典故、运用欧化句式、多用叠词,为《听雨》增添了诗性,这是余光中在语言上与一般散文家殊异的作风;细细体味,表现了作者幽默的机智,从中可以体味作者一贯的幽默风格。不过这篇散文因写“乡愁”,所表现出来的只是淡淡的幽默。从上述语言实验的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管窥余光中散文语言个性风格之一斑。

写雨的散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渡口;桥梁;散文;思想;结构;语言;材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216-02

散文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写无定法、不拘一格的,应该是情之所至,思之所到的。而初写散文的人还没有那么敏锐的感觉、缺乏成熟的笔法,没有优美的语言,他需要有一些简单的规则入格,就像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一样,此文仅告诉一些基本的走法,给初写散文的人寻一处渡口,架一座桥梁。让文学爱好者能有机会跨入文学的殿堂。

散文是指和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笔法多样。它可以描写明净清新、令人心醉的景色,也可以写寄托遥深、引人思考的东西;可以抒发真挚的情怀,还可以阐发一定的生活哲理。写好散文需要“以我手写我心”,表现真性情。

一、纯美的思想是散文的精神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体可以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奔放不羁,而神则需贯穿始终,不离不弃。所谓“神”,其实就是思想、主题。所谓“纯美”就是散文需要表现一些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主题,它可以是宣扬一种有民族特色的道德传统,或是倡导一种有时代色彩的风尚;它可以是反映一种人间生活的真、善、美,或是闪耀一种人性的光辉;它可以是探寻一种大自然的真谛,或是领悟一种深邃的哲理;它可以是要找回的一些即将缺失的品格,或是唤醒一颗已经沉睡的心灵……这些看别人不曾看,想别人不曾想,写别人不曾写,一旦让人看到,就会感动,会情不自已、会震撼于心……抓住生活纯美的思想,给迷茫的人们以启迪,给糊涂的人以清醒,给无路可走的人以正确的方向。

二、简单的结构是散文的体态

结构好比盖房,用柁、木、檩、架,架好房子的结构;或建楼房用钢筋搭好柱子和梁。初写散文要先组织好结构,是由写物到写人,如杨朔的《荔枝蜜》;还是由写事到阐明理,如毕淑敏的《素面朝天》;还是直接写几个人集中表现一个中心。总之,在起笔之前,头脑里应先构建好文章的框架,然后再添加内容。例如付继光的《宋朝的雨》主要内容部分就是按照宋朝的雨飘到江南,降到塞北;宋朝的雨,惆怅哀怨,凄凉悲壮的行文思路结构全文的,以“雨”为线索,邂逅了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岳飞等众多诗人,穿起一幅家仇国恨,聚散离合的雨的珠帘抒发忧国忧民的精神。井然有序,结构清晰。

三、流畅的语言是散文的衣裳

散文语言要流畅自然,风格可各异,清新明快、典雅绮丽、朴实无华、明白如话、雄浑刚劲、峭拔孤瘦、幽默诙谐……面对不同内容的文章时力求拥有一种风格。要让语言准确、优美、隽永,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句式多用短句。长句有长的特点和好处,短句有短句的风格,而散文适合运用短句,因为短句句子简单,而语义明了。简洁明快,语气流畅。让读者用很短的时间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观点。如肖金华的《永远的兰亭》中的一段:

沿着精心铺设的鹅卵石小径,行行走走,漫步于青山、银流、碧沼之间。竹林滴翠,草木溢香、水声淙淙潺潺,鸟儿叽叽啾啾。爽风扑面,清气萦绕,诗人感到犹如置身世外桃源,心神怡然,好不愉悦。

作者用一系列的短句写出了兰亭的清幽静谧的环境。青山隐隐、碧水东流、竹林滴翠、爽风飒飒、清气清心和鸟鸣婉转,作者用短小的句子把一个千古兰亭描摹地如此真切动人。语言清新明朗,行云流水。

2.多用修辞。句子使用修辞手法有很多好处,不同的修辞有不同的作用。使用比喻可使道理深入浅出,文意含蓄、丰富;使用排比可使句子内容充实,语势强劲,抒情酣畅;使用比拟可使意象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使用夸张可使文章想象丰富,抒情真切;使用引用使文章有文化底蕴,增强文学味道;使用对偶可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鲜明……我们在遣词造句时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就可以使文句内容丰富、描绘形象、表意恰当、抒情真切。例如韩传栋的散文《就在您的形象里》中的一段: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您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您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意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您壮年的丰稔。如今,一缕华夏风,为奥运增添风情,听那问候如潮,看那自豪笑脸,温暖八方高朋。“水立方”的一池清水净括一片蓝天,雄伟“鸟巢”竞放科技芬芳!一管羊毫饱蘸13亿人的智慧,一撇一捺当惊世界殊!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拟物、引用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国由弱小到强大的成长历程,真是激情澎湃、豪迈强劲!

3.多用修饰语。句子的内容在主干部分,但修饰语也不容忽视,我们在遣词造句时力求多用定语、状语、补语,这样句子才生动,表意才准确生动。可使句子表意生动形象,栩栩如生。例如下面一段对春景的描写:

迎春花毫不吝啬的将搜集了一个冬季的阳光,明晃晃地洒满路边街角;杏花娇俏地挤在枝头笑看春的热闹,最是那微风轻拂,一低头的温柔,让人怦然心动,粉墙斜露杏花梢;丁香花是婉约的词人,它用点点暗香写下一阙小词,只可你意会,却是不能言传;桃花、梨花最是豪爽,开就开它个掩天覆地,落就落它个昏天暗地,趁着这美景良辰,趁着这人间四月天;就连高贵的牡丹也悄然走入民间,春风暖时花盛开,让这条春天的锦缎,再添天香国色。

此段就是用灵活的笔法,多处运用恰当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繁花似锦、姹紫嫣红的春花。

四、鲜活的材料是散文的血肉

文章要血肉丰满,而鲜活的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所以选材也是很有讲究的。选材一定要准确,典型、有时代色彩、丰富。所谓“准确”就是确实有其人其事,不可胡编乱造或是张冠李戴。“典型”是说能够紧紧围绕论点,充分证明论点,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有代表性。“有时代色彩”是说我们选材要与时俱进,不能总用那些陈年旧事,应该用那些反映时代风貌的,有时代感的人或事,让人读后能嗅到时代的气息,把握时代的脉搏,让人站在时代的舞台上领悟生活的真谛。“丰富”是说材料要多,不能一人一事就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要占用大量材料来证明观点,那样道理就会不攻自破,更有说服力,更有启发力。

写雨的散文范文第4篇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能发现一株草的生长吗?你能发现一朵花的绽放吗?你能发现平常的吃穿住行中的奥秘吗?我做不到,于是就更惊异于作者的观察力。他感受到那些草“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他观察到“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他走遍大江南北,探索四方食事,研究风俗传统,表达个人感受,把深深的情谊融入字里行g。所以,汪曾祺的散文是独特的,是真实的,它引领我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同时,他把生活的哲理表达出来,给人以启迪。

汪曾祺善造意境,使人如临其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达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茂盛。”你看,作者写昆明的雨,没有描写雨怎么样,而是写草木水汪汪的茂盛的状态,而我们体会到的,却不是草如何,而是“润物的雨”,它冲刷一切,洗涤一切,滋养一切,雨也具有了生命。再看他描绘的意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天空不是沉闷闷的,空气也不是沉闷闷的,一切都是明亮的。草木浓绿的颜色衬着雨水,雨变成浓绿的了,雨季也成了浓绿的了。这描写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情感和意境了。把意境带给读者,让读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意境,脑海中浮现出美丽的画面,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汪曾祺的记人叙事散文也别具一格,大多讲述西南联大的师生以及他自己的经历,内容丰富,真实亲切。比如写沈从文先生,不是写先生的生平、成就,而是从沈从文学生、友人的角度,写沈先生教书特点和为人,让我们从一位作家眼中认识另一位文学巨匠。这种故事性的散文,让我真正走进书中。

汪曾祺文风淡泊从容,但是,他却没有如此平淡从容的生活。他曾被打成,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经历了那么多折磨和摧残,然而这不公平的生活,他却能够平静地接受,乐观地看待,在那些困难和挫折中,找到生活的快乐。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在乐观的心态面前,它们都变成了人生的助推剂,成了成功的垫脚石。

留心生活,享受生活,平淡从容,随遇而安。汪曾祺先生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散文,也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盎然的文学人生。

写雨的散文范文第5篇

散文集《水西听雨》是诗人、散文家蒋德明的第六本个人作品专集。蒋德明,一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熟悉,是作为作家、诗人的蒋德明,他的作品在文学界、社会上,都有广泛的影响。他的散文、诗歌为文学界的同行所称道,荣获过一些影响大的奖项,被著名的专家、学者、评论家评论、引用。社会上、网络上的文学爱好者,也纷纷点击、阅读、转载、手抄他的作品,还出现了书商盗版其作品的现象。我也是在对他的有关评述中,才读到他的一些诗文,知道蒋德明的名字的。所谓陌生,虽然知道他是一位有一定成就的作家,但从未相见过,也没有任何文字的交往,对蒋德明知之甚少。最近,缘于好友、同乡、将军作家吴传玖的嘱托,为蒋德明的散文新著《水西听雨》写序,用了几天时间,才一一认真地拜读了这本近三百页的电子文本。同时也渐渐走进了蒋德明的人生经历、文学世界。更是被一位已有显著文学建树的作家诗人的成就所叹服,我能为其作序,既荣幸,也惶恐。从他的作品中我知道,包括阎晶明、徐成淼在内的文坛大家等都对蒋德明的文学成就有很高的评价,更不用说文学界的同仁和他的粉丝了。我一老朽又能说些什么呢?好在我这个人做事认真,为人作序写评,都要仔细先读原著,有了体会才敢动笔。这里,那就以一篇读后感权当为序吧!读蒋德明散文集《水西听雨》,我感觉到他创作的场域总是离不开故乡贵州西北的山水、人文、风情,离不开他的父母妻儿、外公外婆、、兄弟姐妹、父老乡亲,离不开他从事创作以来文学界的朋友、师长和通过社会媒体接交走进他情感深处的各种朋友等。他爱在雨中回忆、联想,常在雨中孕育和捕捉题材,好在雨中突发灵感,又多在雨中写作、做事。雨丝连着他的情丝,雨滴牵着他的泪滴。雨中事、雨中人、雨中情、雨中梦、雨中雨……甚至这部散文集的书名、各辑的栏目名以及不少作品的题目,都有一个雨字。真是好一个“雨”字了得!正是这样,蒋德明的《水西听雨》,似乎有一种淡淡的愁绪,浅浅的忧郁。这是一种婉约的文风么?这是一种幽雅的境界么?这是一种属于蒋德明散文的味道么?联系到作家写的题材和事件、人物,我却在婉约中看到了美好,在忧郁中感受到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乡愁。我甚至认为对《水西听雨》的这本散文集的总体评价,都可以用“乡愁”两个字来概括。乡土、乡愁的味道,就是这本《水西听雨》炫目的亮色。我喜欢读散文,就是因为好的散文,无论写的什么题材,总有一种属于散文特别的味道让人去品评。比如:题材内容上人物、事件真实的原生态味道,行文风格或自由、飘逸、或朴实、闲适、或奔放、洒脱、或清新、自然的味道,作品境界或深沉、隽永、或沉郁、凝重、或活泼、幽默的味道等,在品读散文的味道时,我们感受着散文的艺术魅力,并在潜移默化中,去思考社会、人生、自然生态、科学、艺术等问题,从而受到教育和启迪。品读《水西听雨》,从真实的品格中我们去品乡愁的味道,既有作品题材内容上特别的乡土人文气息扑面而来,也有从艺术氛围飘溢出的散文味道让人享受。特别的乡愁味道,属于《水西听雨》,属于作家蒋德明。不忘乡愁,记住乡愁,说小,是对乡土和父老乡亲的爱;说大,就是要我们不忘本,不忘根。是一个人通过以小见大的民族情、家国爱的集中体现。如果说李白是在床前的一片月光中,走进了故乡的乡愁,那么,蒋德明则在他的故乡水西的雨声里,听到了外公脚下缝纫机哒哒的声响中一条老街的沧桑和亲人们的心语;如果说余光中的乡愁在那一张小小的邮票中、矮矮的坟墓里、浅浅的海峡上,那么,蒋德明的乡愁就在初恋时田野那如雨点般晶莹的蓝花上和随父亲散步时的父爱子情的无语中;如果说贺之章的《回乡偶书》抒发了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情怀,那么,蒋德明的《回家》《花椒又红了》等,则在一切景语事语皆情语的抒写中,抒发了一名赤子作家与故乡及亲人们的血肉之情。“烟雨映南窗”,雨凝赤子情。一棵老屋旁的花椒树,一碗母亲亲手制作的花椒油,在作家笔下无不让人体验到乡情的亲切,感受到乡愁的动人。家宴上机智的母亲用故事为儿解惑,“如诗的母亲”养育出了一位不忘根本的赤子作家。乡愁流淌在作家的血液中,他便以更宽广的视野去写贵州花溪雪的静美,去写瓮安草塘在宇宙生命进程中的神奇和决定红军命运的猴场会议的历史风云,去写青岩古镇悠久的历史和变迁,去写威宁草海的蓬勃生机,去写梵净山大自然的神奇、美丽、丰富和观看金顶日出的震撼等等。一个作家,记住了乡愁,他就会自觉地扎根到生活的深处,扎根在人心之中,他就能永葆创作的活力,就会不断有创作的灵感光临,为我们奉献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美文佳诗。我读蒋德明的这些作品,和他一起在“听雨”中,也听到了他乡情的心声,乡愁的情韵。乡愁使蒋德明的散文情深意浓,乡愁又使他的散文有很特别的一种散文味道。我在读《水西听雨》时,和过去读过的散文比较,还有一种特别的散文味道让我迷醉。而这种味道就是从他散文的故事中散发出来的。用散文来讲故事,而且这本散文集的多数文章都有故事,恐怕也是蒋德明散文味道的又一大亮色。蒋德明散文中的故事丰富多彩,在乡土和乡愁的雨声书写中,外公、外婆、母亲、父亲、兄弟、姐妹的人生故事,充满酸甜苦辣的味道。从这些小故事中,我们听到了一个乡村、一个县城、一条老街、一座矿山、一个家庭变迁的风声雨声,人生的沧桑紧连着时代的节律的跳动声。《难忘的年夜饭》写饿饭年代大年三十外婆送来的一个骨头的故事,从骨头上剃下来的一碗肉,被少年的我“偷”了一半揣在身上……一个细节演绎的时代悲剧溢出的辛酸年味,让人读了无不动容,禁不住泪湿纸笔。德明散文中的故事,无论是他人生初恋和文学经历中与众多纷丝之间的情感纠葛,如《萨克斯倾吐的认忆》《没能握住的手》《没有玫瑰的情人节》《往事中的往事》《琵琶语声》以及长卷散文《雨吻花艳》等,还是述写人生经历中所见所历所闻的《往事》《空门斯人》《小城故事》等,大多善于用散文这种文体自然、亲切、活泼的文风特点,以“我”的目光和感受来切入写故事,把散文中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充满真情实感,既生动幽默,又情彩飞扬,耐人寻味、引人共鸣。这就使散文中的故事,更有散文的味道而和小说中的故事不同。德明故事中的散文,他在注重散文这种文体的艺术个性特点的同时,又以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把小说、戏剧、影视、诗歌等文体形式的一些艺术手法,融入在散文的写作中,使他散文中的故事,充满了艺术百花的绚烂色彩与活力。他散文中的故事像《琵琶语声》《萨克斯倾吐的记忆》《雨吻花艳》以及描写文学大家的《在艾青家作客》《核桃树下》等,都有像小说一样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常用的误会巧合的手法,这些故事又大多是通过一个颇有张力的生活细节来结构情节、描绘人物并推动情节的发展,这就使他散文中的故事具有小说戏剧的可读性与吸引力,同时,也通过跨文体写作的方法,扩大和丰富了散文这种文体的艺术空间,这无疑是对散文文体的革新,使散文所有的艺术味道变得多味而耐品。散文和诗,本来都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甚至被称为文学上的并缔莲。历代不少诗人又同时是散文大家。一些散文家,也把散文当成诗来写。在散文和诗歌文体中,还有介乎二者之间的散文诗和诗散文。蒋德明是诗人,他首先是从写诗登上文坛的,因此,他的散文集《水西听雨》,不少作品都很有诗味。他散文中的诗歌味道,又是德明散文创作的一个亮点。德明的这些散文味道中的诗味,主要在于他的不少散文都有诗的构思像《琵琶语声》《贺卡上的小诗》《蓝色野花》《水西听雨》等,通过联想、想象的构思,使这些散文具有诗的艺术空间引人去想象和进行思想内容上的补充。其次,德明有的散文作品,虽用的是散文的形式,但在写作时,却又是当成诗来写,读文如读诗,让人感到诗意盎然。如《雨中雨》这样的散文,首先以散文的叙述方式使之保持着散文的形式,但在构思和语言的使用上,又尽显诗歌艺术的长处。“雨中雨”,诗的联想引读者去品这“雨中雨”两个雨字的不同意味,从而使这篇散文具有诗的内核而充满诗意,行文上连续几段“听雨”的充满诗意的排比句和古诗词中有关雨的名句的妙用,就像朗诵诗一样,使之有声有色,诗意盎然。这样的散文,它既有散文的特点,又有诗的内核,是真正的诗散文。再次,德明写散文,善于用诗歌的修辞手段和锤炼、挑选最恰当、形象、生动的语言,来写叙事、记人、写景、抒情,如《花溪雪》中写雪花飘落在在水中:“雪养在溪水中,养雪的花溪水,……我……的影子也在其中养着”,一个“养”字妙不可言,充满了原生态的生命力,也更有诗味;又如《雨中雨》里的“青花如梦,梦醒花雨厚”的“厚”字,《古老的大利侗寨》中“有鸟被惊飞,叫声满含水滴”,“一朵雪……是三百年前丢失的莲”,“梵净山的落日像一滴血滴进烟青色的沧海里……”等,见证使用诗歌的各种修辞手段来写散文,从而增强了散文诗歌味道的艺术魅力。关于蒋德明的诗文,文学大家的评论和纷丝的点赞不少,我仅从在阅读他这本散集作品时,品出的味道,说点个人看法,不敢为序,读后感而已。见笑。(作者系鲁迅文学奖评委、《边疆文学》主编。)

写雨的散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渡口、桥梁、散文、思想、结构、语言、材料

散文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是写无定法、不拘一格的,应该是情之所至,思之所到。而初写散文的人还没有那么敏锐的感觉、缺乏成熟的笔法,没有优美的语言,他需要有一些简单的规则入格,就像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一样,此文仅告诉一些基本的走法,给初写散文的人寻一处渡口,架一座桥梁。让文学爱好者能有机会跨入文学的殿堂。

散文是指和小说、戏剧、诗歌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笔法多样。它可以描写明净清新、令人心醉的景色,也可以写寄托引人思考的东西;可以抒发真挚的情怀,还可以阐发一定的生活哲理。写好散文需要“以我手写我心”,表现真性情。

一、纯美的思想是散文的精神。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形式可以自由自在、海阔天空、奔放不羁,而神则需贯穿始终,不离不弃。所谓“神”,其实就是思想、主题。所谓“纯美”就是散文需要表现一些积极向上的、美好的主题,可以宣扬一种有民族特色的道德传统,或是倡导一种有时代色彩的风尚;可以反映生活的真、善、美,或是闪光的人性;可以探寻一种大自然的真谛,或是领悟一种深邃的哲理;可以呼唤一些即将缺失的品格,或是唤醒一颗已经沉睡的心灵……这些看别人不曾看,想别人不曾想,写别人不曾写,一旦让人看到,就会感动,会情不自已……抓住生活纯美的思想,给迷茫的人们以启迪,给糊涂的人以指引,给无路可走的人以正确的方向。

二、简单的结构是散文的体态。

结构好比农村盖平房,用柁、木、檩、架,架好房子的结构;或建楼房用钢筋搭好柱子和梁。初写散文要先组织好结构,是由写物到写人,如杨朔的《荔枝蜜》;还是由写事到阐明理,如毕淑敏的《素面朝天》;还是直接写几个人集中表现一个中心。总之,在起笔之前,头脑里应先构建好文章的框架,然后再添加内容。例如付继光的《宋朝的雨》主要内容就是按照宋朝的雨飘到江南,降到塞北,宋朝的雨,惆怅哀怨,凄凉悲壮的行文思路结构全文的,以“雨”为线索,邂逅了欧阳修、范仲淹、苏轼、岳飞等众多诗人,穿起一幅家仇国恨,聚散离合的雨的珠帘,抒发忧国忧民的精神。井然有序,结构清晰。

三、流畅的语言是散文的衣裳。

散文语言要流畅自然,风格可各异,或清新明快、典雅绮丽、朴实无华,或雄浑刚劲、峭拔孤瘦、幽默诙谐……我们在写不同内容的文章时力求拥有一种风格。要让自己的语言准确、优美、隽永,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1.句式多用短句。长句有长的特点和好处,短句有短句的风格,而散文适合运用短句,因为短句句子简单,而语义明了。简洁明快,语气流畅。让读者用很短的时间把握住作者的思想观点。 如肖金华的《永远的兰亭》中的一段。

沿着精心铺设的鹅卵石小径,行行走走,漫步于青山、银流、碧沼之间。竹林滴翠,草木溢香、水声淙淙潺潺,鸟儿叽叽啾啾。爽风扑面,清气萦绕,诗人感到犹如置身世外桃源,心神怡然,好不愉悦。

作者用一系列的短句写出了兰亭的清幽静谧的环境,把一个千古兰亭描摹得如此真切动人。语言清新明朗,行云流水。

2.多用修辞。使用修辞手法有很多好处,使用比喻可使道理深入浅出,文意含蓄、丰富;使用排比可使语势强劲,抒情酣畅;使用比拟可使意象生动逼真、活灵活现;使用夸张可使文章想象丰富,抒情真切……在遣词造句时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就可以使文句内容丰富、描绘形象、表意恰当、抒情真切。例如韩传栋的散文《就在您的形象里》中的一段: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您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您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意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您壮年的丰稔。如今,一缕华夏风,为奥运增添风情,听那问候如潮,看那自豪笑脸,温暖八方高朋。“水立方”的一池清水净括一片蓝天,雄伟“鸟巢”竞放科技芬芳!一管羊毫饱蘸13亿人的智慧,一撇一捺当惊世界殊!

作者运用拟人、排比、拟物、引用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祖国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历程,激情澎湃,豪迈强劲!

3.多用修饰语。句子的内容在主干部分,但修饰语也不容忽视,在遣词造句时力求多用定语、状语、补语,这样句子才生动,表意才准确。例如下面一段对春景的描写:

迎春花毫不吝啬地将搜集了一个冬季的阳光,明晃晃地洒满路边街角;杏花娇俏地挤在枝头笑看春的热闹,最是那微风轻拂,一低头的温柔,让人怦然心动,粉墙斜露杏花梢;丁香花是婉约的词人,它用点点暗香写下一阙小词,只可你意会,却是不能言传;桃花、梨花最是豪爽,开就开它个掩天覆地,落就落它个昏天暗地,趁着这美景良辰,趁着这人间四月天;就连高贵的牡丹也悄然走入民间,春风暖时花盛开,让这条春天的锦缎,再添天香国色。

此段就是用灵活的笔法,多处运用恰当的修饰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姹紫嫣红的春花。

四、鲜活的材料是散文的血肉

文章要血肉丰满,而鲜活的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所以选材也是很有讲究的。选材一定要准确,典型、有时代色彩、丰富。所谓“准确”就是确实有其人其事,不可胡编乱造或是张冠李戴。“典型”是说能够紧紧围绕论点,充分证明论点,能够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有代表性。“有时代色彩”是说选材要与时俱进,不能总用那些陈年旧事,应该用那些反映时代风貌的,有时代感的人或事,让人读后能嗅到时代的气息,把握时代的脉搏,让人站在时代的舞台上领悟生活的真谛。“丰富”是说材料要多,不能一人一事就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要占用大量材料来证明观点,那样说理更有说服力,更有启发性。

写雨的散文范文第7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散文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深秋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散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

目标预设:

1.感受散文中秋雨带来的美景和快乐。

2.理解散文中运用的比喻手法。

3.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散文意境的感受和理解。

活动准备:

1.组织秋游,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感受秋天明显的季节特征。

2.散文《秋天的雨》动画课件。

3.反映诗歌内容的大图书。

4.画纸及各种美工材料。

教学重点:学习理解散文诗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理解散文的内容,感受秋天的美。

过程设计:

一、联结幼儿有关秋天的经验。

教师:前几天,我们去秋游了,你们找到秋天了吗?

幼儿齐声:找到了!

教师:那你们是在哪里找到秋天的?你看到了什么?所以知道了是秋天到了。(幼儿回忆,教师稍等待幼儿)

幼儿A:我在黄了的银杏树叶里找到了秋天。

幼儿B:我在飘落的梧桐树叶里找到了秋天。

幼儿C:我在变红的枫叶里找到了秋天。

教师:你们除了从各种树叶的变化中找到了秋天,还从哪里找到了秋天?

幼儿A:我从幼儿园植物园的苹果树中找到了秋天。

幼儿BC:幼儿园石榴、橘子。

……(幼儿争着回答)

教师:请小朋友与旁边的小朋友讲讲,你还在哪里找到了秋天?

二、导入本次活动主题。

1.教师:小朋友们真能干!说了那么多自己的发现,找到了秋天。咦!你们知道秋天是谁带来的吗?瞧!她来了!(教师打开多媒体,显示“秋天的雨”)

2.欣赏散文,倾听配乐朗诵的散文,初步感知散文的内容。(教师陪同幼儿倾听)

教师:秋天的雨是一把什么?

幼儿:钥匙。

教师:她轻轻地,轻轻地,你还没有注意,秋天的门就悄悄打开了,她带来了什么?

幼儿A:各种颜色的。

幼儿B:各种水果,苹果、橘子、柿子、橙子……幼儿C:金色的田野。

教师:请小朋友与好朋友讲讲,秋雨带来了什么?

教师尊重幼儿独特的感受,形成独特的感受不是靠教师讲解就能获得的,让孩子去倾听、品味、交流,虽然幼儿回答零星,只是只言片语,但长期练习有助于幼儿听、说、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图书、动画课件、互动分段欣赏散文。

出示大书,指导阅读,欣赏秋天带来的美。

教师:老师把这篇好听的散文制作成了一本大书,书名就叫《秋天的雨》(师生指读)

教师翻开第一页:秋天的雨在干什么?幼儿:她在唱歌。

教师:她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

幼儿:滴答滴答。

教师翻开书的第二页:秋天的雨是一把什么?

幼儿:钥匙。

教师翻开第三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黄色给了谁?

幼儿:她把黄色给了银杏树。

教师:黄了树叶像什么?银杏树在干什么?

幼儿:黄了的银杏树叶像扇子,它扇走了夏天的火热。

教师:诗歌里说黄了的银杏树叶像什么?红了的枫叶像什么?

幼儿:黄了的银杏树叶像扇子,红了的枫叶像邮票。

教师:说得真好!像这样把一种东西说成像另一种东西的方法叫“比喻”,我们以后也可以这样说。

教师:她把金黄色给了谁?幼儿:她把金黄色给了田野。教师:金黄色的田野像什么?

幼儿练习:金黄色的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教师:她把橙色给了谁?

幼儿A:她把橙色给了柚子、橘子、柿子

幼儿B:还有香蕉

教师: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有哪些?请你们与旁边的小朋友讲讲。

通过图书指导幼儿有序阅读、欣赏,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信息,理解散文内容,感悟秋天的美丽、丰收。

写雨的散文范文第8篇

1.赏析课文,揣摩语言。

2.分析雨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仿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习重难点】

仿写,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

活动一:预习、除障(5分钟)

1.初读课文。(自读一遍,互读一遍)

2.圈画字词、查字典、积累。

(把易错字整理到黑板上)

活动二:赏析(有感情地朗读10分钟)。

活动三:探究:雨的形象(独立思考1分钟,对子交流2分钟,班级展示3分钟)

活动四:质疑(7分)。

小组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

活动五:仿写并展示(8分)。

活动六:收获。

二、导学

导入:雨的图片,写雨的佳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活动一:

1.朗读课文,试着揣摩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对子再尝试。

2.学生整理的易错字可以是生字、同音字、多音字。

活动二:学习散文诗的方法。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悟出诗中形象。(浪、雨)

结合背景,把握作者感情。

探究语言及写法。

活动三:雨的形象。

作者以极大的热情歌颂雨,在作者的笔下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活动四:质疑主旨,表达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无私的奉献者的歌颂。

活动五:仿写,要求见课后三。

活动六:围绕学散文诗,写散文诗谈收获。

三、备注

仿写做测试:

一粒沙,;

一棵树, ;

一株草,;

一片云, 。

四、反思

用第一人称和比喻、拟人、等修辞,选取一物,以“ 之歌”为题写一首散文诗,展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1)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

(2)我是根根晶亮的银线……我是颗颗璀璨的珍珠……(选一仿写,注意要有中心。)

仿写句式:

我(花)是大地的女儿,是蜜蜂的母亲,是蝴蝶的情侣。

我(雪)是只只寻梦的蝴蝶,漫天飞舞着,以我婀娜的舞姿,装饰美丽的人间。

五、板书设计(略)

六、作业(略)

写雨的散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平淡自如;知识渊博;语言精练;思考深刻

一、作者概述

黄裳作为现当代著名的散文家、藏书家、记者、翻译家、剧评家,其散文种类丰富、题材广泛。经过阅读,笔者将黄裳的散文分为以下几类:生活往事类、书评序跋类、戏剧品评类和山水文史类。其中,生活往事类包含作者缅怀故人和抒发生活情趣的散文,是为老生代散文家们经常触碰的题材。后几种是黄裳散文独有的种类,书评序跋类散文多用文言文写成,收录在《来燕榭文存》等书中,体现了藏书家丰富的古典文献功底;戏剧品评类涉及的戏剧门类众多,有京剧、昆曲、评剧、黄梅戏等,这些源自于作者对戏剧的喜爱,和他童年看戏以及日后为报刊戏剧评论专栏撰稿的经历有关;山水文史类是将山水风物和人文知识融合而成的随笔,体现了作者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情怀。

二、黄裳山水文史散文的主要特点

(一)平淡自如

黄裳的山水文史散文有平淡自如的风格。这是老生代散文家文风的共同特点,是经历了世事沧桑后的宁静淡泊。黄裳散文的平淡自如和写同样题裁的余秋雨的文史随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此各截取一段对比。

同样写敦煌,余秋雨的《道士塔》这样写:“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遭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1],而黄裳的《敦煌》以如下的话语作结:“月牙泉只是一湾浅浅的弱水。水边有卖吃食饮料的小店,但没有一棵大树,只剩下稀疏瘦弱的几株杨柳,点缀着寂寞的沙滩。听说过去的月牙泉不是这个样子,有树木,有楼台,水面也比现在浩瀚的多。”[2]、“匆匆离开了月牙泉,走回停车的地方。在一间挂满了画的休息室里喝了杯茶,打开窗帘,外面是一片耀眼的夕阳。”[3]。

(二)知识渊博

在《江村》的开头,黄裳这样写:“朋友即将远行,约我到他的乡居去盘桓两天。这地方是吴江震泽与南浔之间太湖之滨的一处江村,十年前他在这里造了三间平屋,用以奉亲娱老。我自己则是很久以前就想访问这一带几处有名的城镇,好为小说《鸳湖记》搜集一些感性的素材。这一带是晚明复社人物活动的中心。孙孟朴就是当地一位富有的士绅,他是复社领袖张天如的“总管”;有名的柳如是也是生于盛泽归家院的名妓;在同时和以后,写《南疆绎史》的温睿临,史学家施国祁、杨凤苞也都出生在这里;那位清初史狱的“主犯”庄廷和写《西游补》的董若雨也都是南浔人……只要想到这些,就不难想见这一带地方有怎样的吸引力了。”[4]这短话蕴含了大量的文史知识,但是丝毫没有卖弄的嫌疑,娓娓道来,像是和朋友闲话家常。

(三)语言精练

这类散文的语言十分精练。虽然老生代作家群中的汪曾祺等人的语言也都十分精练,但黄裳的精练有其独到之处,这是受到文言文影响的结果。在黄裳的散文中,几乎全是短句子,却充满了画面感,读起来也很有节奏。

以下是《胥涛》中作者对于钱塘潮的描写:“记得等了好久,都几乎有些绝望了,才在‘来了,来了’的人声中,盼来了那潮头。先是一排排的潮水波段,缓缓地推进过来,在人们面前依次拥过去,同时还夹杂着轻轻地吼声,好看是好看,但不免过于文雅,看了多少有些失望。正在这当口,第二次潮头又推进来了,这回是采取了与前次成九十度的方向,直向茶棚所在的堤岸拥来,拥到堤脚,看来已经消失了,却不知怎样一来,一声巨响,潮头凭空而上,跃上二三十丈高处,雪白的浪花挥洒时,一大片茶棚里正像落下了一阵疾雨。人们惊呼了,茶桌凳子都被打翻,我站在凳子高处裤脚也全部被打湿了。”[5]。

在该段话中,作者用到了很多精妙的字眼和词,如“缓缓”、“推进”、“直”、“拥来”、“凭空而上”、“跃”、“挥洒”、“疾雨”,将观潮的画面生动地勾勒出来。另外,这段话的风格和史传文学非常接近。这种精练的语言风格和文言文写成的史传文学以及白话章回小说十分接近,这是作者大量阅读作品的结果。

(四)思考深刻

这类散文显示了黄裳思考的深刻性。作为一名高级记者,黄裳对于国内外时局有非常好的把控能力,并且可以做出精彩的评论。在散文中,作者用客观的态度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起来,也将国内时局和国外时局连接起来,具有时空穿越感,而且还时常运用讽刺的艺术手法。

三、结语

以上就是黄裳山水文史散文的主要特点,看似都是老生代散文家文章的共性,但细细挖掘会发现黄裳的独特所在。品读这些散文,除了能发现以上特点外,还能感受到黄裳的人格魅力和道德修养,令人钦佩。

注释:

[1] 余秋雨:《文化苦旅》(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12月),第7-8页。

[2] 黄裳:《如梦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8月),第112页。

[3] 同前注。

[4] 黄裳:《如梦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8月),第180页。

[5] 黄裳:《如梦记》(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8月),第237页。

写雨的散文范文第10篇

我们且来看看《风雨》原文的结尾:“最北边的那间小屋里,木架在吱吱地响着。门被关住了,窗被关住了,油灯还是点不着。土炕的席上,老头在使劲捶着腰腿,孩子们却全趴在门缝,惊喜地叠着纸船,一只一只放出去……”风雨来了,老人应该患有风湿病,只好“使劲捶着腰腿”,这是痛苦而无奈的事,何来温暖之感?小孩也因风雨不能外出玩耍,只是在无奈与无聊中,因为爱玩的天性,“惊喜地”发现了门外涨水成池,可以折纸船,于是,只敢“趴在门缝”“一只一只放出去”,除了“天真纯洁性情”外,更多的是无奈的求乐之举。

贾平凹善于用独特的视角看待生活,还原真实的生活味道,并始终坚持文学创作要用简炼、含蓄、质朴、平实的语言,这造就了他散文的一大特点:淡泊含蓄。他要求散文要写出“生活实感,写出生活的原生态”,同时,他又认为“好的散文,必须是事实和看法都有” [1 ],他的有些散文,借着看似“超然物外,置身事外”的客观,含蓄地表达一种强烈的主观情感;看似信笔涂鸦而成的文章,却在字里行间深藏着某种生活的哲思,甚至是禅思,也就是“作者要写出的地方”。《风雨》便是具有这一特色的散文。初读,会觉得作者没有渗透自己的情感,也没有写出什么哲理,纯粹是对景物的客观描绘,但实际上它是以动写静,写出了一种心游自然时的观望情绪。观望什么呢?那我们就不得不注意到他散文的另一个特点——人文关怀,特别是对弱小生命和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使他的有些散文闪耀着人性之光,蕴含着“虚怀天下风雨”的气息。他曾经说过,要关注日常生活,写散文“要虚怀天下风雨,你便有源于高度的自觉,而不限于就事论事。” [2 ]。贾平凹早年艰辛的生活经历,使他早期作品更多地反映社会的苦难,反映对底层人民的同情,“(贾平凹)在精神上是一个自由的、独立的知识分子,而且对底层保持长久的关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系教授伍方斐语)《风雨》便是他早期的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看似“超然物外,置身事外,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没有只言片语的抒情和议论,但我们若在了解了“贾氏散文”的两个特点后,静下心来,再次进入《风雨》文本,仔细地逐字逐句地品咂,就不难发现,这篇文章真实地还原了芸芸众生(树林、垂柳、杨叶、芦苇、葡萄蔓、浮萍、羊、苍蝇、鸟儿、猫、鱼儿、女孩、老头、孩子)在风雨中的生存本相。文中的动植物或弱小,或卑微,面对狂风暴雨,或不堪一击,或本能地躲避;文中的女孩、老人、孩子们不是幼小,就是老弱多病,面对大的风雨,也是无力抵抗的。然而就是在这些客观的描述中,作者淡淡地在风雨中湿漉漉地渗透着对弱小生命和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关注。我们还应看到,风雨的描写呈现出全知全能全景式的俯瞰,使作者产生了一种地位优势,它会喚起作者内心的大悲悯,于是有了那种关怀!原来他在心游自然时,一直在观望着风雨中的弱小生命和他们的命运,这就是《风雨》所隐含的重要的人文情怀。

《教参》中《风雨》一课的“问题研究”部分虽然提供了主题参考,却没有明确,也没有提及上述问题,后面“有关资料”所提供的参考文章《三议》也未明确提及,许多老师或不知所措,或不明就里,便不曾(或懒得)思考过,便只好一律地“温暖的画面”着,笼统地对文字进行简单粗浅的表面概括。未能进入文本的深处,那又怎能引领学生与作者一起心游自然,然后对文中的“芸芸众生”产生同情与关注呢?又怎能与作者做一番心灵沟通与情感共鸣呢?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学生最终也就只能停留在浅表的印象中。

因此,在教学《风雨》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一步一步地深入文本,进行细细的品咂:

师:第一段表现了什么?

生:风很大。

师:对树林的影响呢?请用原文回答。

生:“鼓了就陷,陷了再鼓”、“飘忽不能固定”、“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

师:虽如此,但总算“再也扯不断”,这说明树林勉强抵住了风雨,还真叫人担心。你们有这种感觉吗?

生:有。

师:第二段写风雨中的垂柳、杨叶、芦苇。相比树林,垂柳、杨叶、芦苇就没那么好过了,它们在风雨中的情状如何?

生:“垂柳全乱了线条”,“杨叶千万次地变着模样”,“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

师:三者相比,那片芦苇的命运最惨,不仅倒伏了,还“响着破裂的颤声。”至此,你听到的仅仅是破裂的颤声吗?

生:不是。

师:那你还听到什么呢?

生:……

师:那是芦苇在风雨中不幸的哀鸣。你是不是也感觉到了呢?是不是会同情那脆弱的芦苇呢?

生:感觉到了。会同情。

师:第三段写什么呢?

生:写羊和女孩。

师:在风雨中,羊的处境又会怎样呢?它能抵挡住风雨吗?

生:羊跌倒了,“失去了白的颜色”,不能抵挡住风雨。

师:是的,羊本来就是弱小的动物,在风雨中更需要帮助,需要主人去把它牵回羊圈躲避风雨,紧接着穿红衫子的女孩出现了,她冲出门去,为何“又立即要返回”?

生:风太大,牵不回羊,所以要返回。

师:返回了吗?为什么?

生:没有,风太大,无法返回。

师:是呀,不仅牵羊无法实现,连自己都回不来了,只能“在院子里旋转,锐声叫唤”,“长时间走不上去”,风雨确实太大了。看到这里,你是冰冷地看着风雨中的一切,还是为那个弱小的女孩担心呢?

生:担心女孩。

师:在大风大雨中,女孩显得那样弱小,我们不禁为那个弱小的女孩担心,担心她在风雨中的命运,心情也骤然紧张起来。这时画面一转,第四段写了什么景物?有什么特点?它们在风雨中的情状又是如何的呢?

生:写了葡萄蔓,“像一条死蛇”、“软成一堆”。写了苍蝇,在电线上躲避风雨。……

师:从“攀附”一词可以看出葡萄蔓是寄生植物,苍蝇是令人讨厌的,这些本不应当进入作者关注的视野,又为何要写进散文呢?

生:……

师:在大自然的风雨面前,一切生物都是平等的,无论强大的还是弱小的,无论善良的还是卑微的。接下来,请你们概括一下第五段的内容。

生:鸟巢掉到地上,鸟儿想去护巢,却从空中摔到地上。

师:想象一下,鸟儿没有了巢会怎样?本能会怎么做?“飞来要守住”,但结果呢?“却飞不下来”,更糟的是,“瞬间石子般掉在地上,连声响儿也没有。”看到这,你的感受又是如何呢?

生:同情小鸟。小鸟真可怜。……

师:是呀,看到此处,我们不禁同情小鸟的不幸遭遇。紧接着进入我们视线的是猫,猫从哪里来?为何“精湿的”?跑来做什么?

生:从外面的雨中跑来,“精湿的”是被雨淋湿了。跑来躲避风雨。

师:从猫“一跃身,竟跳上了房檐,它也吃惊了”,你会想到什么?

生:……

师:为躲避风雨,即使弱小的猫,也会本能地激发力量。试想一下,要是猫没跳成功,是否也会跟这瓦片一样的命运:“垂直落下,碎成一堆”?你是不是也为那只猫捏了一把汗呢?

生:会。

师:接下来,我们关注一下浮萍和几条鱼儿有怎样的命运,请你来回答一下。

生:浮萍“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鱼儿“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

师:作者为什么要在我们面前展示这一切呢?

生:让我们关注浮萍和鱼儿在风雨中的命运。

师:是呀!无依无靠的浮萍任凭被风雨“冲上了四边塘岸”,几条不幸的鱼儿也被冲离了赖以生存的池塘,“在岸上的草窝里蹦跳。”是多么地不幸啊!文章最后一段写了什么?

生:写了小屋里老头和孩子们的活动(写了老头捶着腰腿,孩子们放纸船)。

师:为什么门窗都关上了,“油灯还是点不着”?

生:风太大了。

师:对,还是有风进来,可见风雨的大,小屋无法完全屏蔽风雨,我们也不禁为小木屋担心起来。老头为什么“在使劲捶着腰腿”?看到这一幕,你有何感受?

生:为老人担心。希望风雨赶快停。……

师:老人应该患有风湿病,一到下雨天,风湿病会加剧,疼痛难忍,只好“使劲捶着腰腿”,我们为老人担心,希望雨快停,他的病痛可以减轻。

师:当你看到孩子们叠纸船时,你又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小孩天真可爱,充满童趣。……

师:是的,这里表达出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但是风雨对孩子真的没有影响吗?孩子们为何“全趴在门缝”?

生:有影响,刮风下雨无法到外头玩,只能躲在家里,所以“全趴在门缝”。

师:很好!孩子们也关心风雨,在风雨中,孩子们也是弱小的,风雨使得孩子爱玩的天性无法发挥,怎么办?好在下大雨了,孩子们“惊喜地”发现门前涨水了,可以放纸船,但也只敢“趴在门缝”,“一只一只放出去”。至此,同学们,我们从课文整体来看,不难发现文中的芦苇、葡萄蔓、浮萍、羊、苍蝇、鸟儿、猫、鱼儿、女孩、老头、孩子,都是弱者,他们在风雨中的命运都很让人担忧,他们或回不了家,或被冲上了岸,或被摔到地上,或勉强躲避了风雨,或疾病加重,或苦中求乐,无不引起我们的同情和关注,原来作者不仅仅在结尾展示儿童的童真和童趣,更是一直观注着风雨中的弱小生命和他们的命运,这就是《风雨》所展现的重要的人文关怀要素。

以上的解读引领,并不是要学生做深难度的分析,只要在介绍贾平凹的散文有着“淡泊含蓄”、“人文关怀”等风格和个性特点基础上,然后引导学生逐句逐段地品咂,很容易就可以让学生关注到风雨中的生命。若是简单地将《风雨》主题概括为“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就必然会断章取义,感悟不到作者的人文情怀。

当然,对《风雨》的文本解读还可以有其他合理的解读,但无论如何,对任何一篇教材的文本解读,既要顾及作者的整体艺术风格,也要立足全文全篇,然后逐句逐段地,一步一步地去深入文本,进行细读,才能做到正确、完整而又个性化的解读。

参考文献:

[1]贾平凹:《我对当今散文的一些看法》,《中华读书报》2003年7月23日。

上一篇:散文写作技巧范文 下一篇:爱国散文诗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