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书香写风流风雨不歇画彩虹

时间:2022-09-16 07:42:47

翰墨书香写风流风雨不歇画彩虹

站在5000年翰墨文化的肩膀上,我们看得更高更远。历经五十余年积淀与酝酿,成熟而又年轻的桂林市西山小学蓄势待发……

一、“全”——谋篇书法的宏幅,打造“墨香”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生命和灵魂,学校是教育教学诸方面诸因素的综合体,只有具有明晰办学理念的学校,工作才有方向效率。桂林市西山小学自1996年被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究会命名为“全国写字实验学校”以来,就积极探索“以写字教学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路子,提出了以“书法育人”为特色的办学理念。

二、“美”——点击书画的美感,营建“墨雅”校园

(一)基础设施上台阶

校园不仅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文化教育的圣地。近年来,学校抓住机遇,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局的悉心关怀下,积极筹措资金,大规模进行学校建设,对现有的校园进行整体提升。

2012年9月,桂林市西山小学新建的综合楼投入使用。学校2012年基础建设重点是对投入使用的新建综合楼结合办学特色进行室内装修。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网络,不仅有现代化的阶梯教室、宽敞明亮的室内体育馆、能同时容纳800人进餐的国家5A级食堂,还配备有有电脑室、科学室、音乐室、写字室、美术室、劳技室、体育活动室、电教室等专用教学辅助用房16间。

三、“实”——秉承传统的务实,探索墨韵教研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西山小学有着这样一群对事业执着追求的人,他们不陶醉于那已获得的荣誉称号,而痴心于在平凡工作中品尝成功的快乐,他们秉承传统、务实肯干,学生们看到的是一个个兢兢业业的身影。

(一)特色一:大力开发校本课程

西山小学从书法特色校园文化的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大力开发了书法课这一校本课程,成立了写字教学实验领导小组, 成立了“墨轩”书法室,规范了写字教学制度,严格做到三落实:写字辅导老师落实,写字教学内容落实,写字教学时间落实。学校设有2名专职书法教师,学校组织书法教师们钻研整理,开发出一套1-12册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书法校本教材,开设了写字课程。

(二)特色二:“四课堂”加“一表””“一论坛”

1.面向全校教师“预约常态课”

所谓“预约听课”,顾名思义即预先约定听课,就是听课者向对方提前告知,彼此约定时间,然后准备上课。其最大特点是“留有余地”,有充分准备的时间和空间。听课是学校领导落实课堂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传统的推门听课的方式不仅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同时还会影响到教师的正常课堂教学秩序,束缚教育理念的生发,压抑教学能力的发挥,甚至让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因此,2013年秋季学期起,学校行政将改变以往听推门课的形式, 以提前一天预约的形式加大听常态课的力度。同时,为了使预约课真正起到年级共研、推进教学的作用,学校对被预约听课的年级提出各有分工、要求明确的听评课任务:围绕“发挥学生主体性,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主题,运用课堂观察表,一人负责观察学生参与面,一个负责观察学生动手时间,一人负责根据本课重难点,设计“后测题”,在课后马上随机抽查五名检验学生是否通过这节课掌握了本课重难点。预约课的重点放在起始年级、毕业年级、教学薄弱的班级。2013年秋开学至今,先后有23名教师承担了预约课任务,每次课后,学校行政均组织教师均进行了评课议课。

2.培养新教师“新秀起步课”

本学期我校新分配来两名新教师,新教师培养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学校举行了新教师拜师仪式,向新老教师提出具体要求:新教师在一年试用期内,培训内容主要是师德教育、班主任工作、新课标研究、教学案例分析,要求新老师加强自学,做好学习笔记。在上课方面,要求新教师本学期采取“听课—-上课—-反思?”的流程进行教学,每天听师傅一节课,再自己上一节课,及时做好课后反思。每个指导老师每周至少听新教师的课1节,每月都对新教师的工作作出评价。新教师每月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评,及时肯定成绩、找出差距。

3.校内骨干教师“远程拜师课”

学校从语、数、英三个学科开始,开展以“亲近名师,模仿名师、独立展示”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岗位练兵系列活动,由学校推荐及骨干教师自己通过网络寻找一位自己想要学习模仿的学科的名师,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等,要求学习有计划,有笔记,每学期上一节模仿名师的教研课。

4.“有效教育”实验团队课改课

2012年12月,西山小学申报了“有效教育”实验研究,学校申报了3个实验班,共有23位教师参与实验研究。为了提高实验教师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成立学校内的研究攻关小组,组织试验教师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定期举行读书交流会、教研课互听互学活动,并组织教师到柳州等试验先行地区学习。

通过以四个课堂为抓手,实现了学校教师的分层培养。经过两年的着力打造,西山小学现在已经有了一支敬业爱生研究型教师团队,由合格型、经验型、骨干型、名师型等不同能力结构组成,现我校有梯队工程骨干教师3名,尖子教师2名,首席教师1名,名师工程学员2名,“1+1”联动学员3名。

5.一表:有效课堂观察表

为了改变传统听评课形式大于实效的境地,我校分管教学的行政领导决定把课堂观察表引入到我们的校际联合体活动中来,首先组织起学校部分骨干教师进行了试点学习,设计了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课堂观察表,并在教研课上尝试使用观察表观课,2013年春,我校承担了秀峰区的校本教研月展示活动,开展了“课堂观察优化教研模式,实证教研共建生本课堂”系列教研活动,获得了参与活动领导和老师们的好评。

6.一论坛:教研组讲座论坛——西山“周二争鸣”

利用周二学习时间,积极开展以“有效教育”学习心得交流、教材解读、经验交流、课例研讨、教学讲座等校本教研活动,在教研组之间搭建起交流切磋的平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目标教学概述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