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综合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21 12:15:26

小班综合教案

小班综合教案范文第1篇

本文就近年来在政治教学中学案的设计——如何备课、如何作业两个教学环节略谈一下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体会,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关键词】学案 备课 作业

思想品德教学中学案的实践初探

在新的形势下——新课标、小班化等。思想品德教学一直被传统教学模式所困扰。如何改变为“老师为主体,学生为容器”的僵化局面成了我们思想品德教师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自从我校实行小班化教学以来,如何提高课堂效益,真正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越来越生动活泼的互动起来。关键在于教师观念、认识的转变——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作者从教案改为学案开始尝试的。

本文就近年来在政治教学中学案的设计——如何备课、如何作业两个教学环节略谈一下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体会,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1、备课要体现学生如何学而不是教师如何教。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备课质量的高低关系着课堂教学的好坏。只有备课有创新,才能有课堂教学的创新。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备课时要改变“备书不备人,备教法不备学法,备知识的传授不备能力的培养、觉悟的提高和行为的规范,备知识的传授与继承而不备知识获取的技能”等状况。因此,

第一、备课应站在时代和国家未来发展的高度上,拓宽视野,重新审视和选择备课的思路,充分利用小班化的教学优势和特点,教学环节和教学形式的设计要注重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增长点和突破点,寻求开发学生如何获得知识、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教会学生如何掌握知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

第二、备课要结合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和思维点,促使学生形成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的兴趣,从而使课堂教学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和实践体验过程,使学生不仅知道知识的结果,而且知道知识获取的过程,从而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譬如我在备初二思想政治课第二课关于法律严禁破公共安全和社会管理的行为时设计了一个创新思考题,不仅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而且使学生从中体验出在日常生活青少年应如何关注社会,关注法律,关注自己与他人……真正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安危息息相关,可谓是三维目标一气呵成。

题目是:关注社会现象,堵住潜在漏洞。请你细心观察,找出下列各镜头中存在的隐患,并提出消除隐患的措施。(图1)

以上镜头中的隐患分别属于教材第二课第2-3框法律严禁的哪种行为。

镜头一中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二中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三中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镜头四中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上述镜头中存在的隐患,请你提出消除隐患的具体措施。(至少2条)

措施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措施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对镜头中的行为进行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业要体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简单再现。

当前思想政治学科的作业存在多、杂、乱的现象,有的教师讲完一章内容后,给学生发几套练习题,要求学生一道不拉地做完,而这些练习题中不少的题大同小异有的同一道题,答案却完全不同。这种低水平的重复训练,耗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搅乱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已学的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开卷考试的大背景下。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

第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各种试题进行筛选,同时自编一些有针对性、思考性、层次性、迁移性的练习题,做到少而精,让学生每做一道题都能达到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收获。

第二,作业的形式、内容、答案、目标要有多样性。从形式上看,作业既有课内,又有课外;有课前,也有课后;有笔答,还有口答;既可答内容,也可答思路;做练习、编习题时既有必答题,也有选答题等等。这样做,克服了传统作业的单一性。从内容上看,作业既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体育等某方面的知识,也可以是本学科内的多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的综合性、渗透性的结合,有利于培养适合现实社会所需要的复合性人才。作业的答案没有固定单一的标准,也不是课本上能够简单找到的,只要言之成理,皆应认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激发他们学习政治课的热情。作业的目标不限于认知、记忆,更要突出发散思维及理解、分析、综合评鉴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

第三,作业要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传统的思想政治作业只重视教材中的知识,不关注实际、社会热点,使教材知识与实际、社会热点“油水分离”,创新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创造性地解答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小班综合教案范文第2篇

一、教研组工作原则:

1.“三个符合”:工作要符合学校“二次创业”精神;研究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做事要符合真诚、尊重原则。

2.“三个有利于”:做有利于教师长远发展的工作;做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工作;做有利于集体团结协作的工作。

二、学年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达标工作,以我校学期工作计划与小学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为课程改革服务,使组内教研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效率化。

2.积极配合教导处做好各项教学指导与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日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3.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加强备课组建设,科学化管理,人性化服务。

4.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为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创造机会。

三、学期工作目标:

1.围绕学校迎接达标工作这一核心任务,以我校学期工作计划与教务处工作计划为指导,进一步促进组内教研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效率化。

2.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加强备课组建设,进一步落实集体备课工作,重视备课组内的单元备课与反馈交流,促进日常教学水平的切实提高。

3.按照教务处安排,开展“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通过听评课深入研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积极准备区级课题的阶段小结工作,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5.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为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创造机会。

四、具体工作描述:

(一)集体备课

1.开学初备课组集体教研,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集体备课计划。

2.每周四教研时间开展集体备课工作,进行单元备课、反馈交流或教学研讨,立足教学需要,深入扎实地研究教法、学法。

(二)大组教研

1.隔周周二教研时间开展大组教研活动,内容:(1)教研组教学研讨会;(2)区级课题组阶段成果交流会。

2.第十一周周四,召开期中语文教学阶段总结会,总结前半学期教学工作,推动下半学期教学工作的发展。

3.第二十周,召开期末语文教学阶段总结会,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假期教研工作。

(三)听课评课

1.开展“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各个备课组确定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教研组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

2.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学师傅深入年轻教师的日常课堂,及时指导,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其更快更好发展。

(四)资料共享

1.各个备课组分别完成本学期各年级语文知识汇总,初步形成小语知识资料库。

2.按照常规要求,各备课组建立阶段检测题库。

3.由青年教师组成博客维护小组,利用我校小语教研组网上博客x,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料共享。

(五)检查汇总

1.按照教务处安排,组织学生作业与教师教案的检查。

2.按照教务处安排,做好期中、期末各项资料的检查、汇总。

(六)学生竞赛

期末阶段组织第十届“文心杯”小学语文(作文)竞赛活动。

五、重点提示:

1.集体备课时间必须专时专用,选取独立教研场所,保质保量完成教研工作。该项工作负责人为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将不定期参与各组教研。

2.“同课异构”教学交流活动以各个备课组确定的时间为准,同备课组教师必须参与听评课,欢迎其他教师主动参与。

3.教研组将加强35岁以下青年教师日常课的听评课工作,与教师共同研讨日常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听课前一天通知授课教师。

4.常用邮箱:

小学教务处邮箱:目标明晰,科学务本,积极向上,和谐共进,小语组将是国际学校值得自豪的团队!

小学上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这一总体发展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导处的工作轴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教学的各项工作。深化管理,规范学校教育行为;强化师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优化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和全面发展,坚持抓核心、求突破;抓薄弱、求协调的策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教学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理念,经常温习《新课程标准》,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为重点的校本培训。

2、狠抓教育教学研究,以研促教争做教育科研的策划者、引领者和实施者。教研组活动要做到有主题、有计划、有主讲人,使教研活动有针对性,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建立、健全教研活动机制,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抓好新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几个教学基本环节(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检查考核等)。

4、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管理促质量。加强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网络建设。

三、主要工作:

(一)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树立“全面、科学、均衡、协调”发展的质量观,实行教学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抓薄弱”“求协调”即抓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步协调发展,一抓各学科教学的同步发展,二抓学生知识掌握和培养能力提升学力的同步发展,三抓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整体均衡发展,四抓年级之间与班级之间的均衡发展。

面对严峻的“抓质量,求发展”的教育形势,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攻坚克难,力争完成各种目标任务。

1、要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全面负责,不放过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要重视每一位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特别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要坚持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思想。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贯彻执行教学常规的重要性,要认真执行好《教学常规要求》,要强化课前准备,过好备课关,努力提高每堂课的质量和效益,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关注各层次学生。强化课后反思,反思每个环节的得失,反思每一节课的实际效益和质量,要思考调整改善的策略。强化训练与辅导,精心编制或筛选好每一次的学生习题,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测试和考试,精心评判好每一份试卷,耐心做好每一次质量分析与研究,及时为学生查缺补漏、亡羊补牢,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及时梳理教学思路。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督查与考核,坚决杜绝无教案进课堂、私自调课换课、不按要求布置批改作业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核心,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抓核心”即抓教师群体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不断增强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力,参与竞争的实力和不断攀升学校发展的潜力。“求突破”即队伍凝聚力的进一步提升,合作氛围的进一步浓厚,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质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的专业氛围,更离不开教师自身的钻研,离不开自主研究,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自主研究和同伴互助来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积累提高,在研究问题中产生智慧。本学期要开展好教师教案设计比赛活动。

1、要坚持“守球门”的理念。各年级、各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在抓好学生常规管理的同时,要下大力抓好本年级、本班教学质量的提升,既要抓好整体质量的提高,又要抓好学困生的提高,尽自己的努力让学困生的数量降到最少,学困的程度降到最低。

2、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讲座、专题讨论、案例研究、课题研究等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按照教师专业基本功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通过传帮带,师徒挂钩结对计划,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课题的选择、设计和研究,举办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教改课等,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能力。

(1)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校的校本培训计划,通过校本培训增强教师课程改革的能力。

(2)全体教师要强化自主培训意识,要确定自主培训目标,制定自主培训计划。

(3)广大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校本培训计划,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重视校本培训档案装档,促进自我反思,不断提高。

(5)加强理论学习,重点要学习课改的理念和教育专家的专著,每人都要读一本书,并要写读书笔记。

3、通过考核激励,加强教研组建设,

重点研究“轻负担,高质量”的科学规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坚持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教师在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的基础上,把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作为减负增效的主要抓手。积极开展说课比赛和公开课展示活动,结合教研组考核方案,开展创建先进教研组室活动,推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实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导处的中心工作。提倡电子备课,鼓励多写教后感想,加强教学反思。鼓励优秀教案、课件上网,加强共享资源建设。实行校领导和教导处推门听课,有效促进教师重视平时的日常教学。强调有效训练,课堂练习和学生作业要精选精练,倡导分层作业、特色作业,注意学科间的合作与平衡。加强毕业班教学工作管理,精讲精练,重视分层次教学。力求教学成绩的新突破。

5、优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教学与教师。

教导处全体人员强化责任、质量等意识,完善和健全各项考试、命题、阅卷、登分、质量分析、反馈等规章制度,使考务工作更科学,更完善,更合理,更严密,真正起到考试推动教学的作用。

6、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

继续开展网络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教师的网络管理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

1、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管理,各教研组要认真制定教研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多组织开展专题教研活动,使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针对性,每个教研组成员应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并积极承担组内分配的教研任务。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发挥教师群体智慧,不断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教研组(备课组)要及时总结上学期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找准突破口,在“研”字上下苦功夫,下狠功夫。

2、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学进度,统一测评,大力提倡组内的随堂听课活动。

3、以课堂为阵地,以教研组为组织形式,深入开展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活动。每个教师要多在“说”上下功夫,教研活动多在“评”上下功夫,以“研”促“教”提升本组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全校优质课的数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各教研组成员本学期必须完成每人至少一节组内公开课的任务,各教研组要发挥好组内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以人定教,以点带面开展教研活动。

4、本学期学校继续组织教学展示活动,搭建教师交流和提高专业素养的舞台,并认真进行总结评比。

5、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提升我校的知名度。

6、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教研组要努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培养本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加强交流使他们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7、作业布置与批改:

(1)、布置作业目的明确,侧重于学生的知识巩固个各种能力的养成。

(2)、作业设计要难易适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别布置作业,以达到都有发展的目的。

(3)、作业量要适当。

(4)、教师对学生作业要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5)、作业批改及时认真,要给予评价,做好批改记录。

教研室小学部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的“三个面向”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文件精神,根据县教研室小学部2011年工作计划要点,结合我镇的工作计划,根据教导处工作安排,深入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强教研、教改力度,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努力营造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每一位学生和谐、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工作目标

1、继续以镇教研室教研要求来规范教学行为,加强常规管理。

2、认真落实教学管理制度,推进教学行为的规范。规范备课的书写,规范作业的批改等相并定期进行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

3、教研组对于镇里组织的教研要积极参与,并做好记录。

三、主要任务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素养。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能力向多元知识储备、多种教育手段运用能力方向发展,成为“复合型”教师,教师应具备以下知识储备:一是较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二是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三是广博的知识视野。教师只有只有不断博览群书,修身养性,才能成为新世纪合格的教师。

2、提高教学技能抓好常规教学工作,促进全体语文教师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每一位教师都要立足课堂,深入研究,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重视以下环节,实现自我专业提升。精心备课,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倡导相互交流,重点突破,备出精品,积极鼓励教师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备课,实现智慧共享。

3、各年级要扎扎实实抓好写字工作,严格抓好学生的写字质量,提高作业质量。作业的批改应及时、细致,批语具有激励性。注重反思,及时捕捉教学中的得与失,逐步提高反思能力。

4、加强研讨,提升教学能力。学校教研主任鼓励教师们上展示课,为刚毕业的新教师做好榜样。并以此规范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青年教师要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向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请教。上课时教师尽量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开学常规管理,正常教学秩序。

2、各年级完成语文科教学计划。

3、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工作要点。

4、认真检查备课(鼓励自查)。

5、随机听课,重点是进行新调入教师的听课。

6、组织好评课活动。

7、做好本月的蓓蕾读书活动。

十月份:

1、备课与作业的常规检查。

2、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

3、随机进行听课,组织好评课。

4、做好蓓蕾读书活动。

5、教学质量期中抽测。

十一月份:

1、备课与作业的常规检查。

2、做好本月的蓓蕾读书活动。

十二月份:

1、备课与作业的常规检查。

2、做好本月的蓓蕾读书活动。

3、期末复习工作、安排期末考试

4、教师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5、教研组工作总结。

市中学学会教研课题研究和教研机制创新工作计划(4)

迎来2011年,学会工作将继续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服务基层、服务教学、服务教师的宗旨,继续落实“进一步推动我市群众性教育科研活动、进一步拓展学会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学会系统自身建设”的工作目标,根据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和新时期教育改革要求,结合本届年会“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研组建设及教学常规机制创新”这一主题开展工作,从而更好地实现“为教育行政决策服务、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服务”的总体目标。根据上述思路,新的一年里,学会将以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文化创建为抓手、突出教研课题研究和教研机制创新两个工作重点、进一步推进“名师培养”、“引领帮扶”、“资源建设”三项工程,努力提升会员的教学与教研水平,推进中学化学教学、科研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一、加强学科组建设,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学科教研组是基层的教研组织,学科教研组工作效能如何直接决定着学科教学、科研的质量与水平。因此,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创新教研机制、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要的教研文化,将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管理的一项中心工作。但从基础调研情况来看,教研组工作存在工作效能不高、管理机制落后、教研水平较低等现状。为此,新一年学会工作将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以教研机制创新为手段、以创建新型教研文化为目的,切实提高教研组工作效能。

1.认真开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认真领会精神,明确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并以此为行动指南,做好教研组工作长计划、短安排,同时对教研组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关的整改活动。

2.加强教研组长业务研修培训工作。学会将根据有关相关行政、教研部门的安排,组织教研组长开展相关的研修培训活动,切实提高教研组长的教学、教研与业务管理水平,从而为教研机制创新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3.引领教研组长开展教研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新的一年里,将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需求,组织教研组长对学校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教学评价等相关教学常规制度进行反思与研讨,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教研管理机制,并在探索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与推广。

二、突出两项重点工作,积极探索实践

根据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的工作要求,本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创新教研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深入学习、积极研究、先行先试,确保取得阶段性成果。

(一)深入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因其具有规划性、系统性、长期性等特点,对推动业务学习、提升研究水平、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课题研究将为中学化学教学带来长期的教学、教研效益。为此,学会本学年度将深入课题研究作为工作重点之一来抓。

1.进一步开展市级重点课题“普通高中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学科子课题“高中化学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之研究”。该课题从属于课堂教学常规机制创新研究的一项内容,课题研究的目的旨在引导老师建立起基于学习取向的课程教学。本年度将在上学年制定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组织会员深入学习课题实施方案,领悟课题实施目标及意义。同时,引导我会会员基于高中化学学科特点,积极开展实践中如何开展学习策略的指导与训练的探索。本着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的课题实施原则,引领参与课题实验的会员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提升,深化对学习策略的认识、把握学习策略指导训练方法,最终实现专业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提升的双赢目标。

2.继续开展“九年级化学单元整体教学”之课题研究。“单元整体教学”从属于教学常规中的教学设计(备课)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两个范畴,试图解决如何开展教学设计、如何从整体性的角度开展课堂教学。该课题是基于目前九年级“低效耗时、效率不高”的教学现状提出的,本课题研究旨在研究、揭示教材单元整体性关系,从而为一线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支撑。该课题拟用一半左右的时间来完成。为使本课题研究得到较好的落实,本学年将结合相关工作的开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单元整体教学的初步实践”、“单元整体教学阶段总结”三次专题研究会议,分别进行理论研讨、实践尝试、阶段小结等相关工作。

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计划,结合“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化学教研组建设及教学常规机制创新”这一主题,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相关工作,从而为创建符合课程改革需求、符合教育改革方向的教研常规与教研机制。

(二)创新教研机制

教研机制的创新是提高教研效果、促进教学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措施。然而,从目前学校教研来看,存在“手段落后、模式守旧、效益不高”等特点,甚至有些学校的化学教研工作几乎流于形式。究其根源在于缺乏理论指导、活动效益很低。基于此,学会也将创新教研机制作为本学年的另一项工作重点页页。

1.积极探索构建“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的教研新机制。对于三位一体教研机制创建的实践探索,将以“课堂教学中师生行为”为研究对象、以“课堂观察”为手段、以发挥“讲学评价的传导作用”为着力点,努力提高学校本教研的效果。由于此项工作处于探索阶段,本年度将主要开展如下三项基础性工作:(1)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与培训;

(2)基于“说课——听课——评课”三位一体教研机制的初步探讨;(3)基于上述教研活动机制的活动实践。本年度拟开展四次的教研活动,探索活动机制、收集活动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升。

2.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网络教研的最大优势在于克服时空限制、人人平等参与的优点。本年度拟继续通过“龙岩中学化学”网络平台,继续开展基于课堂教学调研、教学技能比赛等方面情况的网络教研活动,探讨如何有效开展教学、如何提高教学技能等方面内容;另一方面,将利用“龙岩中学化学群”、“初中化学名师教研群”等qq群,拟将开展6-8此的专题网络教研活动。由于网络教研活动在我市还处于起始阶段,许多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将要求会员积极参与、献计献策,确实发挥网络教研的贡献,发挥其在推进区域教研中的应用作用。

对于网络教研工作,各县(市、区)教研室、学校、会员,也应根据各自的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如创建专题网站、创建专题博客、创建专题qq群等),从而做到有序组织、人人参与、确保实效等。

三.继续推进“三项工程”,创建优质教育品牌

建设三个工程是学会在上一届年会工作计划中提出来的。根据新一届学会理事会工作思路,配合国家、省、市工作规划,将用五年的时间,积极探索三个工程的实施策略,并努力使三个工程的建设取得初步呈现。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会在三个工程建设中开展了实践和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新的一年里,学会的工作安排有如下几个方面。1.对于“名师培养”工程,我会一方面将继续结合市教育局“红土书香”品牌,倡导名师进一步开展“读教育名著、学教学理论”系列活动,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和教研论文;另一方面,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工作计划,为名师争取更多的外出学习、学术交流等机会,进一步拓宽名师的视野;再一方面,积极推荐我市优秀会员参在各级各部门组的专题会议上开展学术专题讲座。

2.对于“引领帮扶”工程,学会将结合市教育局、普教室等部门的工作安排,通过名师专业引领、专题讲座、教学观摩、课题研究等系列帮扶活动,促进年轻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和我市高中、初中化学名师工作室合作,通过名师工作室会议,为工作室中的青年老师提供更多的展示、交流的机会;此外,通过组织年轻教师参与更多的教学比赛活动,通过参与过程的指导、培训和辅导,给予专业上的帮扶。

3.在“资源建设”工程方面,一方面我会将根据相关部门的教研活动(如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征集、教学论文与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等),鼓励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共同搞好课程资源的开展与建设;另一方面,鼓励会员在各教育网站上开设教育博客,刊载教育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第三,进一步办好普教室化学组《龙岩中学化学》网络平台,及时刊发调研心得、教研文章、教学素材等。

学校2011年小班化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庆教研[2009]71号《关于在我县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顺应当前我县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全面素质提高。经学校班子研究决定:学校从200年开始实行“小班化教育”试点。为了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小班化教育”上来,学校召开了专题会议,分析了学校生源、师资及资源状况,讲述了学校实行“小班化教育”的意义。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小班化教育”,学校制定了“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并在低、中年级各选定了一个“小班化”教学实验班(分别是二(1)班、四(1)班)。为了更好地实施“小班化教育”,我们对“小班化教育”的优势和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机制保证

1、学校高度重视小班化教学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及教导处工作计划,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大力推进,并在资金投入、硬件设备配置上加大投入力度。学校成立“小班化教学”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这一工作,由学校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班子成员、教研组长组成。

2、对进行小班化教学并取得成绩的教师,学校在评聘、表彰、奖励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三、实验年级

目前,我校初定在低、中年级各选定了一个“小班化教学”实验班(分别是二(1)班、四(1)班),根据实验情况,争取在下一学年在各年级各学科同时尝试推广小班化教学。

四、试点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9年11月):学校成立“小班化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我校“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组织教师“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1月):实验班级教师根据学校的要求制订本班“小班化教育”的计划等及实施办法等,同时做好学生层面的动员工作,明确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目的、要求。

第三阶段(2010年3月----2010年6月):实验班级正式启动小班化教学。

第四阶段(2010年7月----2010年8月):召开实验班级教师会议,进行阶段总结,修正实施方案。

第五阶段(2010年9月----2011年8月):争取有更多的班级参与“小班化教育”在我校进一步实验,逐步推广探索,进一步总结、积累经验阶段。

第六阶段(2011年9月----2012年7月):“小班化教育”在我校正式实施阶段。

五、实施“小班化教育”的管理策略

在我镇逐步实施“小班化教育”,有助于深化我镇义务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符合我们农村小学当前义务教育的实际。“小班化教育”能有效增加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频度和密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健康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

1、“小班化教育”应坚持客观、相异、科学性原则。

与传统学校管理相比,“小班化教育”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除了要坚持方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民主性原则、规范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外,根据“小班化教育”的特点,还要坚持客观性、相异性、科学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就是在研究过程中从学校实际、班级实际、教师实际、学生实际出发,学校管理的措施要切实可行,落实到位。

相异性原则,是体现小班管理与大班管理的最大区别。学校对小班的管理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计划;将整体目标细化,做到参与研究的人各有责,事有人管,相互衔接,协调配合。科学性原则,是实现“小班化教育”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保证。学校要建立适合“小班化教育”管理的科学的规章制度和科学评价方法。

2、“小班化教育”的师资管理策略

“小班化教育”的管理过程涉及到学校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必须调动全体参与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使“小班化教育”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加强“小班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是小班人事管理的出发点,也是整个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1)“小班化教育”的教师素质要求

一般标准--热爱教育事业,乐于从事“小班化教育”,具有一定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在教育中既面向全体,又注重因材施教,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个性标准--小班教师应注重“三力”的培养。“学力”方面:除了要达到大专学历外,还应注重学识水平的提高,不断充实自己,更新知识,了解新的信息技术;“能力”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掌握教育教学的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努力”:是对小班教师工作态度的要求,只有“努力”,才能体现“学力”、发挥“能力”。

(2)小班教师的配备

按照扬长避短、择优选择的原则,根据教师的师德、能力和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小班教师的组合。我校正探索学校班子成员根据教师的任职条件和工作能力,协商任课教师;听取教师本人意见和相关教师意见;校长室根据教师的意见综合平衡,优化组合小班教师。

(3)小班教师的工作量

从“小班化教育”的目标、教学流程和全面提高教师、学生素质出发,小班教师的工作量包括:

备课--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体现分层要求。

上课--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体现面向全体、小组合作和个别化教育。

作业--布置弹性作业,要求尽可能当堂面批。

辅导--对学生进行课内、课外多种内容、多种形式的辅导。

科研--每学年根据教师自身实际、班级学生实际,确立个人的“小班化教育”研究课题。

学习--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手段和科研动态,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

展示--通过公开课、说课、讲座等多种形式,每学期进行公开展示。

(4)小班教师的培训

只有提高师资水平,才能让“小班化教育”取得成绩。对小班教师的培训必须在普通培训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新的内容:

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农村教师对“小班化教育”的方式方法缺乏研究,“小班化教育”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除了常用科研方法的培训,还将请来专家,专门就小班科研的方向进行专题辅导。

教育信息科技手段的培训--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教师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除了掌握基本的网络手段,对于目前在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普遍使用远程教育培训,小班教师不仅要会用、而且还要对所下载的资源进行整合,以更好地体现小班化的教育思想。学校应尽可能提供适合制作小班课件的平台,进行媒体制作的培训,让教师尽快掌握制作方法。

其它方面的培训--除了上述校本培训,还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教育教学培训,并自觉地参与社会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3、“小班化教育”的德育工作策略

培养“自理、自治、自学”的小班学生,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到首位,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重视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校内校外协调一致的德育工作网络。(1)开展小班德育工作的途径

品德与社会(或品德与生活课)课--是对小班学生进行系统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按照教学要求,对小班学生的品德课可以课内外结合进行: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预先搜集相关主题的各项媒体资料等。

学科教学--除了思品课的其它学科,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都应渗透德育,体现每一个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

班队活动--以小队、中队、大队为活动单位,发扬少先队员的自我教育精神,开展实践性的主题活动、系列活动、公益活动、阵地活动、传统活动……让学生在班队活动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

社会实践--是对小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和手段。为小班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通过接触社会,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小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

班主任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通过集体宣传、个别谈话等多种形式,运用行为儿歌、具体训练、检查反馈、及时表扬等方式,进行文明礼貌常规教育。

班主任根据教育要求,针对小班实际,适时地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榜样,组织活动,开展讨论,引导行动,培养小班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观念。

班主任应对自己的中队辅导员角色有清醒的认识,熟悉少先队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在与小班学生的相处过程中,自觉转变角色,既是教师又是朋友,既当良师又当益友,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班主任协调科任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的关系,听取意见,参加班队活动,担任辅导员,依靠多方面力量共同做好小班的班级工作。

学校要加强小班班主任的队伍建设,安排合适的教师担任班主任,重视情感交流,经常召开班主任工作交流会,帮助他们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使业务水平整体得到提升。

4、“小班化教育”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小班化教育”要注重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充分的、平等的教育,因此对小班的课堂教学管理应注重过程的管理、注重平时的管理,发挥好组织作用、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使运行环节有机衔接,提高小班教学工作的效率、效益。

备课--教师在备课中除按照常规教学要求备课外,特别要考虑“小班化教育”的特点,认真分析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提问、练习,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写出适合“小班化”教学的好教案。

上课--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小班的教学活动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易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将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营造“小班化”教学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鼓励提问,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安排时间开展自主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位学生,在教法上可运用分组合作法、个别指导法、游戏活动法、角色转换法等。

作业--作业设计精炼实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量不能过大,避免过量的机械重复。设计弹性作业,允许小班学生根据自身的基础、水平和能力,选择不同要求的作业。小班作业尽量做到面批,通过面批让学生及时发现作业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学生作业要做到:封面整洁、字迹端正。

辅导--小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重视个别辅导,为学有余力和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不同层次的帮助,不忽视成绩一般的学生的辅导,让所有的小班学生在各自基础上有所提高。小班教师要组建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的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科社团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的辅导要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目标、有效果、有记载。考核--小班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笔试、口试等多种考核形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

5、“小班化教育”的校本教研策略

校本教研是创新“小班化”教学手段,提高“小班化”质量的根本保证。学校要扎实开展“小班化教育”校本教研活动,通过校本教研解决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教学问题,通过校本教研大胆探索“小班化”教学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学校要将“小班化”校本教研制度化,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管理,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内容、有督查、有效果。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小班化”教学研讨会(或经验交流会),对教师开展“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成果进行评比,将优秀成果汇成文集。通过对小班的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研讨,为全面培养学生积累有益的经验,探索有效的途径,发挥最佳的效益。

6、“小班化教育”的档案管理策略

一是建立“小班化教育”的学校管理档案。包括“小班化教育”的实施方案、管理制度、师资培训、教学研究、考核评价、奖惩办法等。

二是建立“小班化教育”的学生档案。学校将探讨建立学生个人档案,档案的内容初步定为:学生个人情况、家庭情况、学习情况等,档案内容可由学生个人记录,学或班干部记录、教师记录。

教师要定期和不定期查看学生档案,通过档案信息,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小班化教育”的评价探索

(一)小班化教育评价方法的特点

1.主体性特点。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

2.多元性特点。既有对学生知识学习的评价,也有对学习过程中各种非智力因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和意义等)的评价,还有学生创造性思维、动脑动手能力等的评价。

3.激励性特点。激励评价有三层含义:激发学生合作精神;以每一个学生的原有基础为基础,以学生个体纵向发展和提高的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培养竞争意识。

4.形象性特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改变以往以分数等级作为评价的形式的做法。设计让学生看得见,能接受,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因人制宜的形象性评价标志。

5.形成性特点。教学过程的评价。在每堂课中,每一项活动中进行即时评价。

6.个性化特点。个案化、个性化的评价。

(二)小班化教学常用的评价方法

1.小组评价法。以小组为主体的评价。

2.活动评价法。通过组织活动来评价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3.鼓励评价法。从评价形式上分:口头与书面;从评价媒体上分:语言与体态;从评价指向分: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学生对老师、自己对自己;从评价时效分:即时与长效。

4.形象评价法。运用一些标志、图标甚至手印等,调动学生情绪。

5.模糊评价法。在一定的时间阶段后,教师用语言描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

6.参与评价法。把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以及家长评价纳入评价主体的范畴。

7.无级评价法。取消分数等第评价学生的做法,以己之长补己之短,提供多次评价机会。

8.反馈评价法。学生在课堂中有机会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展出学生的作业、作品)。吸纳家长的反馈(比如: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数量与质量、对教师的评价、批改正误率、建议部分)。社会的反馈。

小班综合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PBL教学法;中医学;临床医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3-60-03

《中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唯一一门课程,是奠定学生建立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其对中医药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的课程。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性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难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中医临床思维较差。再者,在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设置存在着内容多、课时少的问题,本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知识面较广,内容抽象,仅用70学时讲授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等内容,很难讲解透彻。且《中医学》教学主要面对的是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西医基础课程已经学完,因而他们在接受了西医还原、实证的思维方法后再接触中医感到有一定的难度,对《中医学》难以产生兴趣和自我学习意识。为进一步提高化《中医学》课程教学效果,我院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小班制中尝试教学改革,即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引入PBL新型教学模式,并辅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圣地医学班学生(40人)作为实验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结合PBL教学法;选取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普通班(45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法。两组学生教学改革前的基本资料(性别、年龄、问卷调查得分、学习成绩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教材

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鹏祥主编《中医学》第8版作为授课教材。

1.3教师

由中医学教研室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讲师以上教师任教。

1.4教学方法

实验组运用PBL教学共授课4个学时,其余课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讲授。

1.4.1编写PBL教案实验组将学生分4组,每组10人。带教老师根据大纲要求,编写2个PBL教案。精心设计案例和问题,问题要求注意趣味性、启发性和综合性,案例不能太过简单,以能引发学生深入讨论,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目的。案例撰写后,经教研室主讲教师讨论后定稿,编制教师版和学生版两个版本的教案。教案一般设置三幕,学生教案有真实案例,临床情景要求结构循序按幕编排,逐渐提示信息,具备结构不良、开放、真实性,还可以包含社会、行为、心理等真实情景,案例包含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而每部分又是很重要的。教师教案要求有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各幕关键词,各幕提示题,各幕指引参考、时间安排和学生、教师参考资料。

1.4.2PBL课堂实践每组固定一位导师,一次2学时。每组学生自由指定一名主持人,一名记录员。主持人负责主持整个案例的讨论过程,记录员记录每名成员的发言。老师在课堂讨论中对偏离讨论主题者给予纠正指导。课后,学生进行意见反馈,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评价老师两部分。同时,老师也要对每位小组成员进行评价,形成反馈意见,点评各位组员的发言质量、提问质量、回答问题的水平,为学生整理思路,提出更为完善的方案,让学生对中医学的内容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1.5教学效果评估

1.5.1问卷调查课程结束后,发放自制教学效果调查表,其科学性经过信校度检验。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本教学法对学生在提高知识获取能力、促进表达理解能力、激发学习中医兴趣、同学交往互助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对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共发放调查问卷85份,收回85份,回收率100%。

1.5.2成绩分析期末进行理论考试,同一时间同一试卷进行机考。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评价学生在实施PBL教学和非PBL教学中的差异。

1.6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f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P

2.结果

2.1两组学生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表1)

2.2两组学生对考试成绩比较(表2)

3.讨论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病案为先导,来引导学生自学和讨论的学习方式。它克服了传统灌输式、被动教学的不足,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医学院校公认的一种有效方法,得到了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HO等国际组织的高度评价。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教学模式多年来一直采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即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以班级组织和课堂教学形式,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保证学生顺利地学习。传统模式教学无疑可以使学生获得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其不足表现在:(1)以“教师为主宰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填灌式”的学习状态;(2)教学内容受教学模式的限制,可以说是“以书本为中心”;(3)教学模式重知识结构、轻知识传输过程、忽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于《中医学》而言,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知识面较广,内容抽象,学时较少,需要教师系统全面地讲授。但如果单纯应用传统课堂讲授方式,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厌学、逃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近年来,国内中西医院校的一些学者和同行对如何讲好《中医学》或中医各们课程从不同侧面进行了不同层次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一定成果。郑瑾等提出要充分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现代手段启发式互动教学,以现代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的方法进行授课。有研究提倡采取提问的方式,启发、开拓学习思路。麦志广等翻提倡增加“病例分析”小课,增设“中药电脑”课,优化多媒体组合教学等,孙涛通过对学生实施PBL教学后观察了学生的成绩及对教学的满意度等,均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x翠英等采用“3+2”学科整合式PBL教学方法在中医学实验班中应用,根据不同的年级要求设计出不同的“3+2”课程整合PBL教学内容,从而提升了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张红等认为在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中应用开展PBL教学模式可具有下列优越性:(1)强调了学习能力的培养。(2)加强了各学科间知识的联系。(3)避免了章节间内容不必要的重复。由于将基础与临床进行了有机结,将教材的杨心内容掌握得更加深入、透彻,可有效地解决中医学课时少和教材内容多的匹配不合理问题。

小班综合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小班化教育 可行性研究

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期望的提高,小班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所谓“小班化教学”,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

1 推进素质教育――我国实施小班化教学势在必行

小班化教学是当代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教育优质化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建设现代化学校的新模式。 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小班化教学在我国势在必行。

1.1 小班教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

小班化的课堂教学,人数多在20~30人,符合教师的最佳关注范围,有条件实施网式连接。在小班化教学上,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方便互动交流信息,整个课堂是一张网,教师和学生都是这网上的线,任何一根线如有所反应,整张网都能颤动,教师随时进行调节,真正做到变教案为学案,让学生有更多练习、发言、展示、交流的机会,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效辅导,学生学习知识更扎实、更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1.2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自主、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方式的变革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否则只能成为空谈或沦为形式。而“小班”正是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最切合的教学环境。

1.2.1 小班化可以优化教学的物理环境。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客观条件,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生物、物质和精神因素的总和。小班化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减少学生之间的冲突,让他们有更广阔的空间学习、阅读和娱乐。

1.2.2 小班化可以优化教学的心理环境。小班的组织形式给师生彼此的认识提供更多时空。教师能在单位时间内关心更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受教师辅导的机会明显增多,基本能做到“面向全体”,加强了情感交流和教学信息的传递。

1.2.3 小班化可以优化课程设置。小班化教学资源上的优势,为课程的设置安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发挥集体智慧,增进相互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体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大部分学生不再是看客,而是真正课堂的主人。例如,可以充分进行分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如此这般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加强。

1.3 小班化教学可以改善我国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小班化教学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和课程的综合性,教师和学生不只是课程的“接受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创作者”。在师生相互交往的动态过程中建构课程意识,同时也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小班化的改革为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舞台。从而改变我国学生缺少自信、恭顺无创造精神的个性。

1.4 小班化教学可以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做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2 我国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

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教育发展的健康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前途、命运。在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今天,教育不容小视。在亚太一些地区,如新加坡、泰国等都在进行一系列教育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缩减班级规模。在我国,小班化教学也已具备了可行的条件。

2.1 计划生育效应为小班化教学提供了现实基础

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的人口基数大,实行的是大班教学制,一个班级的人数甚至达到了七八十人。班级的庞大给教师造成了不小的负担。但随着80年代后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出生率明显下降,升学压力降低,这就为实施小班化教学创造了可能。

2.2 我国GDP总值的不断增加是小班化教学的前提条件

教育的投入是小班化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以泰国为例(泰国的各方面情况类似于我国),政府资金是泰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来源,总的教育支出从1987年的13.48usd增加到1997年的68usd,再到 2000年的70usd。2000年,总教育支出占政府财政预算的25.7%。从1991年开始,教育支出成为中央财政预算中最大的份额。而在我国如果能提高教育支出在政府财政预算中的份额,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可能。我们来算一笔账(以某城市为例):现任小学教师为6000人,按师生比1: 19.5 的比例来说,学生有117000人。一个有50人左右的班级,教师大约有2人左右,把班级拆为25人左右的班级,教师大约1人,但是他所面对的学生数却减少了一半,若实行包班,就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教师的情况下实现小班化教学,也有利于综合课程的实施。目前,我国的GDP已达到小班化实施的前提条件。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投资,需要五至十年甚至更长的过程才能见到效果,但是足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后续发展。

2.3 师资条件和教育资源为小班化提供了可能性

教师通过各种渠道的继续教育,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成为小班化教学的生力军。他们可以有效地开展小班化教学,为“综合性的课堂”的推行展开一片新天地。其次,本科全日制小学教育专业教师也大大提高了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壮大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推行小班化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原有的教学资源,缓解小班化校舍紧张的问题,将就近的学校整合起来,共享教学资源,合理分配老师以及教学场所。

2.4 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应“由点及面”进行推广和普及

上海、北京等地的部分小学已开展了多年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在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实施过程、策略和模式上已有了初步的经验,这就为我们在较大范围内推行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小班化教学继承了班级授课制的所有合理内核,又克服了大班授课制的弊端,增加了个别教学的优点。既不过分增加教育的成本,又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小班教学与大班教学相比,教学成本提高了,但教学效益提高了。学生获得更多的指导,特别是享受更加充分的优质教育资源,教学质量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而大班教学使部分学生得不到更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而出现“吃不饱”或“消化不了”的现象,在小班化教学中可以得到比较有效的克服。

不难看出,小班化教学以它特有的优势,逐步引领着世界基础教育的改革浪潮,小班化教学带给我们的将是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我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小班化教学”为素质教育带来了曙光。

参考文献:

[1] 乐毅,朱雪雯. 也谈小班化教育与教育机会均等――基于美国缩小班级规模实验的比较研究[J]. 常熟高专学报, 2003, (6): 15-17.

[2] 郭荣球. 小班化教育改革在美国[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111-112.

小班综合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幼儿园 教学 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332-02

幼儿时期正处于生长学习的起始阶段,注意力往往都不太集中,所以在安排活动的时候,怎样才能抓住这有限的时间来提高活动效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做好活动前准备,精心备课

要做到活动的有效性,教师还要做好活动前反思,即备课的过程多从幼儿的角度思考:怎样设计教案更能引发幼儿的兴趣,更容易被幼儿接受?活动过程中幼儿会出现哪些状况?教师怎样应对幼儿的表现?做到心中有幼儿,心中有教案。

二、重视选材,关注兴趣

一个活动内容能否获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选材。幼儿园教学首先要考虑幼儿对活动是否感兴趣,如教师选择的教材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并且是否是幼儿兴趣的,那么幼儿学起来就比较轻松,学的过程中能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接着考虑所蕴含的价值,即有助于幼儿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发展能力,为促进幼儿的发展服务。另外,操作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简便有效,尽可能地就地取材,一物多用,一个活动解决一个问题来确定学习材料。最后活动的展开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

三、教师在幼儿教学活动中要有激情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如果一位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富有激情、生动活泼,那么孩子就会被感染因而积极向上。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调节好情绪,信心饱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当中,用自己那铿锵有力、富有激情的语言去感染每一个幼儿,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氛围好了,幼儿才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关注教学中的提问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积极思考,但作为教师应该思的是自己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能激发幼儿的思考?在多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思考?就像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但是仔细地进行琢磨、思考,就会发现有许多所谓的问题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问,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回答出来,简单的集体应,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动。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仅要备内容、备问题,要备幼儿。对于不同年龄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

小班的提问应具体明确,问题一个个地问,不可以提几个连续性的问题;大班不能提出简单的问题,要提一些具有一点难度、概括的、多样性的问题;中班则适中即可。当然,在同一龄段中,不同层次的幼儿也应设计难易不同层次的问。难度、灵活性较大的,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的、所创造答案的问题,要问能力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回答,有助于启发全体幼儿思维;中等能力的幼儿,可提一些基础性、综合性的问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只要经过认真思考就能回答出的问题,帮助他们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五、教师要掌握好语言技巧

语言是师生信息沟通的重要手段,是联系师生情感的重要纽带。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语言表达仅仅做到准确、清晰、规范是不够的,还必须实现语言的“儿童化”,才可能吸引幼儿。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用儿童化语言上课,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易于幼儿接受。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用语。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应具备的便是用甜美的语调给幼儿上课。幼儿有一种本能心态,即期望得到教师的“”。如果教师用寡淡冷漠的语言给幼儿上课,幼儿会很敏感地觉察到,他们同样会以冷淡的态度回应教师,教学自然收不到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慈母般温柔的表情、声调,就能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教师要焕发童心,进入角色,用亲切、自然的表情和语言让幼儿感受天真烂漫之情;语调上要注意舒缓有致,语气上要注意柔和;巧妙地处理好轻重、停顿、儿化、变调,做到抑扬顿挫,以求达到娓娓动听的效果;选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施展绘声绘色的描述技巧,来刺激幼儿,激发起他们对新事物的再造想象力。其次,幼儿教师应该能掌握的语言技巧便是灵活,教学活动中灵活地运用一些自然、亲切、看似家常絮语、亲朋叙旧的“插入语”,可以起到调节幼儿听课情绪,使他们注意力集中的作用。

在教学活动中,一般对表现好的孩子会多表扬,对调皮捣蛋的孩子会毫不客气地批评,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孩子好,让他知道不好好听课是不对的,但是收效甚微。有人在指出人性的弱点时曾说:没有人不喜欢听恭维的话,学生也是如此。所以,不要吝惜您的表扬,要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进步,让他们重拾自信,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六、运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语言活动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故事、诗歌、讲述、谈话、语言游戏等。其中故事主要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科幻故事、笑话等;诗歌主要包括儿歌、古诗、谜语、绕口令等;谈话教学主要包括主题谈话、讨论、辩论、漫谈等;语言游戏主要包括语音游戏、词汇游戏、表达游戏、识字游戏等。在诸多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因时、因地、因环境而宜,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总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只有老师把教学活动组织的井然有序,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开展常识教育和创新教育,努力使教学活动充满活力,能让幼儿进入乐学境界,切实提高教学活动效率。而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参与者,只有幼儿积极主动滴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才能从中得到提高和进步,才能达到教师与幼儿珠联璧合的效果。所以只有师生共同努力,互相配合,课堂效率才能提高。

参考文献

[1]潘莉玉. 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效率的策略探索[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2,08:99.

[2]张嵩. 幼儿园小班教学活动导入环节的功能与组织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小班综合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中职 机电专业 课程建设

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影响到社会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的中职机电专业需要加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坚持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师资的配套保障,并完善知行合一的考核方案。

1.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现状

1.1课程体系基本形成

中职机电专业的课程体系目前已基本形成,机电专业课程设计、课程用书及实践安排、实践安排等基本上都已有要遵循的常规模式。在此基础上,各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差异。绝大部分中职院校采用大班化理论教学加小班化实践教学的模式,仅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理论和实践都采取小班化教学。在实践教学上,不同条件的学校在实践设施、实践课时设计等方面都具有差异。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看,当前中职机电专业各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及实践教学方案基本形成,现有条件下的教学实现了有章可循,但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模式僵化、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等问题广泛存在。

1.2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总体来看,当前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存在睡觉、早退、旷课等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考试成绩不理想,往往只求及格,缺乏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二是学生的就业情况不理想,从事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学生,普遍反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够扎实,对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够,或者完全与工作实践相脱节。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看,中职学生认真学习的寥寥无几,每逢考试不是想尽办法作弊,就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更多的学生在僵化的教学模式下认为所学知识并没有太大用处,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兴趣。

2.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课程体系与实践脱节

当前中职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往往在学生高一及高二上学期开设大量的文化知识课程,开设专业课程较少。这与中职学校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原则是背离的,不利于让学生在学校深入学习机电专业知识。在课程体系中,理论知识教学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而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小。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是以实训室的演示教学为主,学生缺乏进入工厂企业或承接项目而积累的直接经验,这些因素导致课程体系与实践脱节。

2.2教学模式传统僵化

当前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还是较传统的教师课程讲授,学生听课记笔记,教师实训室演示,学生模仿操作。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教师的教学热情降低,满足于单方面讲授知识,甚至出现一套教案、一套PPT使用十年不变的情况,教师的教学内容跟不上企业日渐变化的实践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实践的要求严重脱节。另外,僵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不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思维僵化,只知道单方面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学生缺乏思考,也就难以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更不用说将之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

2.3教师实践经验不足

中职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当中处于末端,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资源较少,导致中职学校教师的水平整体较低,尤其是教师的实践经验严重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导致实践性教学的质量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学校的经费有限,难以高薪聘请优秀的教师,难以为优秀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实践环境。另一方面,中职学校对优秀教师的吸引力不够,这就导致很多先进的课程设计模式,优化的教学实践方案,都难以在中职学校有效地得到落实。

2.4课程考核模式单一

课程考核情况会影响课程设计的执行力,课程考核又分为对教师的考核和对学生的考核两个方面,目前中职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机制形同虚设。对学生的考核,主要是看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与中学的单一化考核模式别无二致。考核模式上存在的问题,久而久之,积累成学校人才教育中懒散和不作为,必须加以规范。

3.中职机电专业课程建设的建议

3.1加强课程体系的实用性

鉴于中职机电专业的特殊性,首先需要适当调整好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课程间的关系,降低文化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增加专业课的课时、课长及比重,近而使学生学到更多与将来的工作联系更紧密的知识。其次要坚持校企合作、项目化教学的理念,将之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中。通过中职学校对接社会资源,突破传统的学校课堂的思维局限,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将企业、项目纳入到框架范围内,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均安排相应的实践企业及项目。

3.2坚持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做”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将之顺序替换为学生预习并提问,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从而提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注重学以致用,在每一课程或每一单元教学完毕,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课程任务书,并验收考核。

3.3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师资和教师团队实践经验的缺失,一方面,学校需要转变思维,加大师资投入力度,为教师团队争取社会实训机会和项目,聘请业界知名人士出任学校外聘教师,有效地改善机电专业教学条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向政府寻求补助,争取教育科研项目,争取校企合作单位的捐资捐物,与其他高校开展联合办学等,加强师资的配套保障。

3.4完善知行合一的考核方案

中职学校完善考核方案,需要贯彻知行合一的理念。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考核的执行力。根据调整后的课程设计方案,制订出相应的教师考核方案,加大实践教学的考核权重,将考核结果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将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实践表现、项目参与、企业实习实践等多元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中,保证考核结果形成良好的引向,鼓励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汉荣.区域经济发展视阈下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32.

[2]卢霞.中职机电专业课程改革的实施策略[J].职业技术,2015,9.

小班综合教案范文第7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的通知精神,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优化教学、减负增效”为主题,以提升教师素质为抓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线,强化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认真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努力构建有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主要工作

一、严格执行课程方案

本学期,将严格执行省教育厅有关“五严”的规定,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按照上级课程计划的要求,开足开齐全部课程。加强体育艺术类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保证师资和课时。认真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规定,认真组织“跑操”和“健美操”活动。

二、聚焦“有效课堂”

认真学习落实秦淮区《关于开展“有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以“优化教学、减负增效”为主题,努力构建“有效课堂”,扎实开展校本研究,形成秦淮外校的校本研究特色。

1、明确“一个中心”

“教学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五严”规定是为学生“减负”,“增效”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关注“二个层面”

关注课程标准的“执行力”。要求教师从本学期开始认真解读细化课程标准,科学合理地设定教学目标,按照学校“列出目标点,梳理知识点,把握重难点,找准中考点”的备课要求,制定学科达成细目表。

关注学生的“学习力”。“有效课堂”的核心就是教学的高效益,其有效性体现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良好的参与、交往、思维的情绪状态,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3、兼顾“三个方面”

心中有教材。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明确教材中的重点章节(课文)和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注意补充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等资料,整合教学资源,做到思路清晰,容量恰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贴近学生。

眼中有学生。了解所教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需要、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思想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点以及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各有所得的要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手中有方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双基”的关系,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实现在教师组织指导下的学生有效学习。在方法运用上,学生会的不讲、不需要讲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重视情感在教学中的能动作用,关心每一个,关注每一个,关爱每一个。

4、落实四个“精”字

教学设计精巧。其“精巧”表现在:教学目标明确、资源开发充分、教材钻研透彻、主体地位突出、教法合理有效、过程设计缜密、教案规范完整。

课堂讲课精炼。其“精炼”表现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准确、教学方法科学、信息反馈及时、教学行为规范、教学艺术精当。

作业布置精心。进一步明确我校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五项要求”:

(1)作业设计“四句原则”:量有适度、质在其中、精心选择、效益当先。

(2)作业设计“四性”:针对性、迁移性、延伸性、整体性。

⑶作业布置和批改的“四精”:精选、精评、精练、精批。

⑷作业布置和批改的“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

⑸作业布置和批改的“四提倡”:提倡教师“面批精批”;提倡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评价;提倡教师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建立学生“错题册”;提倡分层类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分层教学精当。按照学校“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分档提高,整体推进”分层教学要求,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全体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5、强化“五个尽量”。

尽量让学生自己观察、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尽量让学生自己表述、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尽量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三、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本学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深度教研活动”。加强学习、反思,重视总结交流,继续发扬已形成的一个教师上公开课,全组教师出谋划策;一个关键问题,全组共同商量探讨;一个成功典型,全组学习推广的好风气。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努力在全区、全市创建优势特色学科,英语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形式小班化、口语教师外籍化、教材使用复式化、英语活动生活化”的英语特色;语文组要进一步凸显“在活动中学语文”的特色,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数学组在分层教学,“错题册”建立上要彰显特色;理化组在“主题性复习”、“情景设置教学”上要做好文章;政治组要在“案例教学”上有所建树。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注重集体备课的实效。在集体备课组织形式上,继续坚持备课组活动统一安排,要求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均深入备课组参与备课,共同研究。学校领导既要为集体备课活动策划,更要为集体备课活动服务。在备课内容上,要关注热点,突破重点,聚焦难点,有效地把备课内容转化到教学实践中。坚持“个案——交流——反思”三级程序备课法,努力营造“同成长、我快乐”教研氛围,促进广大教师在集体备课中体验集体的力量,分享集体的智慧,进而提高自己,提高质量。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培训。请有关教育专家、领导、骨干教师来校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思想和发展趋势。通过专题讲座、示范课等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积极作用。

以秦淮区开展的第四届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为契机(第12周),开展“师苑杯”教案设计竞赛活动,培养和造就学校教师骨干。认真开展“四课活动”,即开展展示课、汇报课、达标课和公开课,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搭设进一步提高和展示才华的舞台。

做好语文、数学、物理教师的网络培训工作,通过自主学习、网络交流、专家在线、任务驱动等形式,有针对性帮助相关教师解决教学中实际问题。本学期根据市、区文件的要求,开展第六届市、区学科带头人的推荐评选工作。按照区教研室要求(第14周),积极开展教师做中考题、研究中考题活动,以适应中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五、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加强过程管理。

进一步完善教师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课堂教学随机调研制度、上课评课制度、教师考核制度。实行教案进行定期检查。教研组长对组员的教案每月检查一次,教务处每学期至少检查二次,并做好记录。查是否按教学进度授课;查教案是否齐全,是否规范。要求教师认真备课、教案完整全面。要求35岁以下教师必须是手写教案。

加强课堂教学情况捡查。校长室、教务处领导有重点地对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进行推门听课,对教案、板书、课堂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检查与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教师听课节数,要求教龄在3年(含3年)内的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校长室、教务处领导、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30节,其他教师不少于15节。继续进行学生问卷调查,检查学生对老师教学的满意程度。

为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初

一、初二政治、历史、地理、生物要有单元反馈。

加强理化生实验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和音体美课堂教学的管理工作,规范教学行为,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保障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改进教师绩效评估方式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为宗旨,以教学评估为杠杆,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改进教师绩效评估方式,完善绩效评估体系,采取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积极稳妥地做好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工作。

七、以“十一五”省级课题为支撑,培育科研型的教师群体

本学期将组织有关人员就省级课题《错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展研究,进一步调整和落实研究方案。充分发挥错误“反例”功能,让学习错误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继续建立“错题库”,挖掘纠错中蕴藏的创新因素,使学生获得适合自身特点的纠错策略,为教师提供一份由理论到实践的、操作性较强的纠错实施指南和纠错方法体系,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提高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

八、扎实地抓好毕业班工作。新晨

小班综合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结构设计原理;研究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42-02

一、引言

上世纪末,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开始谋求一场根本性的变革,著名的博伊报告从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面临的挑战出发讨论了本科教育的问题,提出了本科教育的十大对策,“使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成为标准”是博伊委员会提出的首条对策。其主旨是建立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并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变革,而且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把学生作为知识接受者的文化转化为把学生作为知识探索者的文化。东南大学作为一所211和985建设的研究型大学在本世纪初也提出了基于上述21世纪新教学理念的“三元结合”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自主研学,按照精炼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活化课外研学,构建学生自主、教师主导下的学习研究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我校的《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面向交通运输大平台,包括交通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岩土工程、港航工程等专业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向传输的教学模式。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交通土木工程界输送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但很多仍然缺乏探究性和创新精神,已无法适应新世纪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与挑战。《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组的教师们也越来越感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开展了研究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工作。针对《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特点,我们主要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和考核形式改革等三个方面开展“启发、互动、探究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研究型课堂教学的关键是研究型教案和多彩课型的设计。教师们利用现代各种信息技术,重新设计了课程授课方式,制定了新的教学方案,充分体现一种从因到果的探究理念,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型设计实现教学目标。《结构设计原理》主要讲授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圬工结构和钢结构等基本构件的受力性能、破坏形态、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其中大量的设计计算公式和构造要求都是来源于工程的半经验半理论的成果,即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总结而出的。在教案的改革中,我们针对每个重要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手段制作各具特色的教案,展示各知识点形成的过程和场景,强调科学原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们了解当前所采用的结构、计算理论、设计方法、材料和施工方法等的来历和进步,一方面使他们学会对原创者的尊重和崇敬,同时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同学们通过学习逐渐意识到应以创新论英雄,而不能只满足于规模、尺度和速度的超越。多彩的课型设计包括多种教学活动的设计,如问答、讨论、演练、案例和演讲等。对于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的授课采用大班形式,并对不同的内容设计各种题目开展专题演讲;对于习题的讲解分析则采用问答和讨论式的小班授课形式;对于课程设计的辅导也采用案例分析式的小班授课形式。上述的专题演讲活动主要由5个环节组成:咨询与选题、检索文献、阅读文献、撰写研究报告和做大会演讲。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进展给出研究报告主题供学生选择,召开2~3次咨询会,向学生介绍这些研究主题的基本情况,回答学生的提问,在此基础上学生们按兴趣选择题目,自由组合4~5人为一个研究小组开展后续工作。通过这一系统的训练和实践,学生们学会了在合作性环境中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会了如何提出好的问题,掌握了基本的文献研究技能和如何进行逻辑思考与清楚地写作和严谨的表达。

三、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研究型大学是以发展新知识为特征和骄傲,应使学生充分地利用其资源,而不仅限于科研。因此,在《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中,我们采取了开放式多类型的试验形式,让学生不受实验室、实验学时和实验项目的限制,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实验。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所有实验项目可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等四类,且后三类实验项目占总实验项目的50%以上,且实验项目的主题随学科的科研发展而不断更新。基础性和综合性试验具有实验内容和对实验环境要求方面的“开放内禀性”;设计性实验具有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和对实验环境要求方面的“开放内禀性”;探究性实验在实验内容、实验过程、实验分析、实验指导、实验时间和实验资源等方面均具有“开放内禀性”。所有实验教学实施中始终贯彻的三原则是: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除课程实验环节外,还注重将探究学习贯穿课程前期的专业认识实习和课程后期的桥梁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全过程中,处处给学生提供在合作性环境中探究的学习机会,除了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外,还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考习惯,掌握通用的定性和定量研究问题的工具。

四、考核形式的改革与实践

传统的考核方式以分数为标准,以卷面成绩为依据,笔试是重要的形式,这不仅难以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专业水平,而且还助长了学生“上课抄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错误学习方法的蔓延。研究型教学的考核应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实际成果为标准,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包括学生完成教师交给的课业和其他任务时,掌握、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要求教师对每次课业和课内外活动都给出明确的等级评判标准。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各种实践性活动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运算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设计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最终的考核的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五等。

借鉴国外研究型大学教学改革经验,《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改革紧紧抓住“要在发展知识和传播知识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这个支点,开展研究型教学实践,符合东南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的特殊使命和师生特点,已初步形成能充分体现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顾建民.整合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重建本科教育的新范式[J].外国教育研究,2002,(5).

[2]张红霞.从国际经验看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J].高等教育研究,2006,(12).

[3]项海帆.改革工程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5).

[4]余承海,姚本先.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构及其优化[J].高等农业教育,2005,(12).

[5]林永柏.浅谈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及其养成[J].教育与职业,2008,(9).

[6]叶志明,宋少沪,汪德江,等.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性还给学生[J].中国大学教育,2006,(8).

基金项目:东南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新增道路、桥梁与渡河专业桥梁方向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小班综合教案范文第9篇

1.探索主题美术活动的整合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在幼儿的视野里,世界是整体的,幼儿不会把他的生活分割成细碎的点和面。而大美术教育理念下的幼儿主题美术活动正是以生活为素材,以美术教育为纽带,将美术教育渗透于各个学科;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渗透于家庭教育之中,让幼儿美术教育回归到真实、完整、和谐、融合的生活世界,让美育装点生活,让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根据主题的内容,通过调查问卷、组织参观、实践操作等多元的方式进行,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将美术与五大领域的内容自然而贴切地渗透与整合,如在大班《我与动物有个约会》主题活动中,老师组织孩子们参观了淹城野生动物园,在长颈鹿活动区,孩子们近距离地感受着它的一举一动,在看看、听听、说说中观察着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他们还开心地笑着亲手拿胡萝卜、树叶等进行喂食活动,回园后的《高高的长颈鹿》绘画活动,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出了长颈鹿的样子或甜蜜地吃着食物,或乖巧地与孩子们玩耍,一幅幅和谐有趣的画面就这样从孩子们的手中绘制了出来。同时他们还将画面变成故事娓娓道来,对长颈鹿的喜爱之情也油然而生,这不仅是美术能力的展现更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讲述是切身体验到的,更是发自内心的告白。

2.探索主题美术活动的组织策略

(1)大胆实践,构建合适的教学经验。

有了良好的理论积淀,教师们就带着自己的见解进行实践,但在与教师们交谈中发现:个别教师顾虑重重,无从下手,针对这种情况,大班教师大胆尝试,她们将主题活动的场景放到了社区,通过带领孩子们游览“三河三园”,感知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收集了宝贵的实景素材,将这些素材带回教室后进行写生,孩子们的作品因为身临其境而更具灵动感;小班教师针对小班幼儿“唯我独尊”的个性,开展了主题《我》;中班教师也开始带着幼儿走进了《双桂坊》社区,进行了了解双桂坊的故事及亲手制作各种小吃的尝试。教师们在研究中“敢”于实践,克服畏难情绪,从难点突破,有计划地重点研究,勤于实践,及时发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教育教学的渗透点,选择了贴合实际具有较强生命力和实践性的主题活动,增强了科研的实效、成效。

(2)“一课三研”,完善教学案例。

进行了前期活动的资料收集以后,教师开始备课,设计教案,然后进行教学活动。此间我们从初探――疑惑――再探,课例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每个活动经过一稿、二稿、三稿这样的修改,促进了教师的备课水平,更增进了教师课堂反思的能力。

(3)多元化整合教学,培育综合型幼儿。

以主题为线索,以儿童为中心,以经验为基础,以大美术教育观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美术手段来培养情感丰富,乐于探究,敢于创造,个性健康的人。这种活动,打破了学科界限,强调课程的整合,而这种整合不仅是形式上的整合,更关注的是幼儿各种经验的整合,身边资源的整合,使幼儿的整体素质得以发展。

在研究中,我们选择从幼儿的生活体验、主题教育活动、地方特色文化、优秀艺术作品等多个方面深入挖掘,整合优秀教育资源,使活动更具生活性、地域性、时效性和艺术性。在美术活动形式上更是动足了脑筋,综合运用水粉、线描、刮画、砂画、水墨、撕贴、油画棒、泥塑、综合手工等,丰富了幼儿美术主题活动。

(4)适度把握教学,释放无限创意。

幼儿有了想象的翅膀,创作的灵感,并要把这种想象与创造用作品表现出来,这就需要对幼儿进行美术技能技巧方面的训练。在教学指导过程中,课题组教师综合运用启发、提示、鼓励等教学方法,多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美术工具;多提供生活中的照片资料及欣赏各种艺术作品;少给幼儿提供范例,以免孩子们一味地模仿,作品缺乏创造力。教师的激情鼓励和激发兴趣,让幼儿所呈现的作品百花齐放,天马行空,想象独特,对于能力弱的幼儿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5)合理评价,尊重创新。

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我们尝试着用孩子的眼光去理解他们,在看似幼稚杂乱的图形和线条中发现他们的才华,体会他们的情感,抱着一份充分尊重和信任态度,耐心地运用恰当的评语谈出自己的体会和对幼儿的期望,幼儿会感到老师是真心帮助和尊重欣赏他的,从而他们的作品也会更加的千姿百态。

主题美术活动以主题的形式贯穿于各个美术活动内容,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发展进程,要求教师关注儿童的生活和经验,以活动为载体,以环境为依托,以美术活动为手段,充分利用周边资源,预设和生成相结合,引导幼儿围绕主题的核心内容,亲历过程、整体感知、体验表达、促进认知、情感、能力多方面的发展。

小班综合教案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教师 教学工作 五个必须

新教师由于任职时间不久,在教学阅历、经验、方法等方面均存在短板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达成。那么,新教师应如何提高实际教学效果,尽早达成教学目的呢?我认为,首先应做到“五个必须”。

一是教学思路必须清晰。教学思路是教学工作的统领和纲目,提纲才能契领,纲举就会目张。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观念,围绕学生的实际需求,理清教学思路,包括课程怎么定位,教学对象什么特点,进度怎么安排,遴选哪些内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设置哪些环节,讲到什么程度,按照什么标准,如何进行考核评价等问题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胸,如此教学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地稳步推进,否则,教学工作就会出现“打乱仗”的现象,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或衔接不够紧密,或难以形成整体效果。

二是专业知识必须精通。专业知识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教师专业知识实际上可分为教育教学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类,而每一类又都可分为理论性的显性知识和实践性的隐性知识两种。对于新教师而言,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能以数据、公式、教科书、说明书、手册等形式实现共享的,因而是容易掌握的;而隐性知识则是教师个人从事学科专业的观念、方法、应用技术及窍门等,是难以用文字、语言来精确规范的,因而也是难以掌握的。这就要求新教师必须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运用,既要向书本学习,又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学习显性知识,又要学习隐性知识,在弄懂吃透、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另外,专业知识也有新、旧之分,作为新教师,一定要紧盯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及其运用,这样才能不断更新知识内容,掌握专业领域最新发展变化,提高教学工作的层次性、时代感和吸引力。

三是课前准备必须充分。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只有进行充分的准备,才能找到课堂教学的方向感,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课前准备可分为调查研究、教学设计、备课、试讲试教四个环节。调查研究可采取个别交谈、侧面了解、摸底考核、问卷调查等方法,旨在提前掌握教学对象情况,对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预判。调查研究要做到 “三熟悉”,即对教学对象要熟悉其原先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熟悉其学习需求、兴趣及思想状况,熟悉其学习习惯和主要学习方法。教学设计通常包括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步骤的设计、教学情境的设计等。一般认为,教学设计应做到“三要”,即目标设计要重点突出,可区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四个目标等级;内容设计要分类优选,可根据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区分为自学、领学、重点讲授三类,优选教学内容;步骤和情境设计要紧贴实际,综合考虑教学任务、教学对象接受能力、保障条件、考核标准等。备课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备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新教师一定要把备课环节做深、做细、做实,尤其对授课内容要切实弄懂吃透搞清,决不放过任何一个陌生的概念,决不放过任何一个搞不准的数字,唯有如此,才能逐渐树立起自己的教学权威。备课应做到“三须”:须吃透大纲教材,须编实授课教案,须弄清相关知识。对新教师而言,进行试讲试教是必要的,有利于查缺补漏、汲取经验、完善方法、提高效果,因此这一环节不容忽视。

四是教学方法必须灵活。教学方法与专业知识是表与里的关系,是哲学上讲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教学艺术应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好的教学形式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达到育人的目的;反之,不适宜的教学形式则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会违背育人的初衷。对新教师来讲,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是必须的。教学方法具有层次性。从教育学的层面看,教学方法可分为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构建主义教学等等;从教学组织的层面看,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从课堂设计的层面看,教学方法可分为辩论式教学、提问式教学、边讲边练式教学、角色转换式教学等。总体而言,新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把握“五适合”原则,即适合教学目的任务、适合教学内容要求、适合教学对象特点、适合教师自身特点以及适合教学条件环境五个原则。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做到“灵活”二字,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调整变化,不能墨守成规或仅限于一两种方法。另外,教学方法有时候也是教学理念的一种体现。比如现在不少人倡导的从大班教学到小班教学的转变,实质上反映的是教学对象由被动接受者的从属地位向主动参与者的主体地位的提升。

上一篇:景观设计教案范文 下一篇:平面设计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