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教案范文

时间:2023-02-28 04:51:10

项羽之死教案范文第1篇

《项羽之死》是一篇文言文,但所涉及的知识点难度不大,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掌握;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课文情节简单但生动,内容容易把握。故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分析评价人物形象及“以读促写”,既培养学生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又通过阅读带动写作,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课文中选用事例”和“如何运用事例”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培养文言文自学能力:梳理知识点、确认重点字词句;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学会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共同进步。

2、把握文章内容,联系旧课文,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3、以读促写,通过单项训练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脑显示:项羽图片

(让学生联系《鸿门宴》回答项羽的形象:英雄、莽夫、勇猛、有勇无谋、自负、妇人之仁等。)

在项羽的身上,优点和缺点都是那么的突出,可算是一个相当个性化的人物,也才使得他几千年来从不曾被人忘记,从而成为文学艺术家们宠爱的一个创作素材。

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同样选自《史记·项羽本纪》的《项羽之死》,来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进一步学习如何分析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项羽之死》记述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他的性格。

二、朗诵全文

(作用: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能更好的表现文中描写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脑显示: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

三、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一)确认书下注解在的重点词句

(二)补充讲解

电脑显示: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2、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情绪激昂。

3、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4、项王泣数行下:眼泪

5、平明(平旦)天亮

6、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定语后置句)

译:能跟从的骑兵一百多人罢了。

7、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8、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何……为”,固定结构,由副词“何”与语气词“为”构成。

用于询问原因或反诘。可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等

9、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副词,仅仅、只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却

(三)知识梳理

一、多义词

1、项王军壁垓下()岸土赤而壁立()

2、自为诗曰()为诸君溃围()

赤泉侯为骑将()吾为若德()

吾为公取彼一将()

3、虞兮虞兮奈若何()吾为若德()

4、亦足王也()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5、是时,赤泉侯为骑将()于是项王乃上马骑()

6、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以无厚入有间()

7、籍独不愧于心乎()然今卒困于此()

8、天之亡我()汉军乃觉之()

9、乃有二十八骑()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二、解释下列词语

1、于是项王乃慷慨悲歌()2、力拔山兮气盖世()

3、直夜溃围南出()4、常幸从()

5、然今卒困于此()6、期山东为三处()

7、骓不逝兮可奈何()8、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9、地方千里()10、平明,汉军乃觉之()

三、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词。

1、项王军壁垓下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3、直夜溃围南出4、亦足王也

5、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四、文言句式

1、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2、左,乃陷大泽中

3、然今卒困于此4、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五、固定结构

1、骓不逝兮可奈何2、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六、翻译下列句子。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2、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3、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4、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5、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四、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本课文言基础知识;

2、思考:“项羽之死”给我的启示。

第二课时

一、分析讲解文章内容

第一段:垓下被围的困境

主要情节:四面楚歌——慷慨悲歌

1、请找出表现项羽在“四面楚歌”时的动作行为的五个动词。(惊——起——饮——歌——泣)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多愁善感

第二段:垓下突围、被困东城

主要情节:直夜溃围——绐陷大泽——决意快战

1、此段中项羽对部下所说的话占了很大一部分,请认真阅读,分析其中表达的意思。(辉煌的过去,失败的今天。反复强调:“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自负、勇武

第三段:东城溃围之战

三次行动:

第一次:项羽——大呼、驰下、斩将/汉军——皆披靡

1、“遂斩汉一将”中的“遂”字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意作用?(说明项羽“斩汉一将”轻而易举,从而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第二次:项羽——嗔目叱之

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通过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项羽——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亡两骑(“杀数十百人”展现项羽勇猛少敌,势不可挡的战斗场面,表现出项羽的勇猛善战。)

2、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有什么作用吗?

(说明项羽刚才的勇猛杀敌主要是向部下证明他的失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3、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勇猛、自负

第四段:写自刎乌江

1、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的时候不渡了呢?(亭长的话使项羽心中产生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之意,所以决定不渡乌江。)

2、从中可见项羽的性格:知耻重义

二、小结

故事人物形象语言写法

垓下之围多愁善感惊、起、饮、歌、泣动作、语言、映衬

东城快战勇猛、自负天之亡我,非战之罪!“遂”动作、语言、场面

乌江自刎知耻重义笑答、“吾为若德”“遂自刎”神态、动作、语言、对比

二、总结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要有理有据;

2、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

3、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第三课时

一、写作训练(时间:10分钟)

电脑显示:

要求:1、100字左右;

2、引用一句名言;

3、(主要)以《项羽之死》中的情节、细节为事例;

4、点评事例;

5、联系现实。

二、学生练习

三、示例评析

示例一:

(观点)做人必须要有尊严。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尊严,生存在这世上也就毫无意义。(事例)项羽在乌江边,面对束手就擒和自刎两种抉择,他毅然选择自刎。(点评)一旦被擒,受到的羞辱就无以计数,人生的尊严也就丢失了。(名言)古语云:“男儿膝下有黄金。”所谓“黄金”,就是这珍贵无比的尊严。(现实)因此,在面对选择时,我们一定要保持自己人生的尊严。

示例二:

(名言)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例)项羽攻破秦城时,只顾烧秦殿、庆功业、赏士卒,却偏偏忘了安抚百姓!以致他在溃围迷路时,竟被一田父欺骗,误入大泽,走向绝境。(观点)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点评)项羽英雄一生,却不知民心之贵千金难买。(现实)可见当政者治政、为官者处事,当以百姓为重。

示例三:

(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把人的尊严放到了至高的地位,是一种超脱于物质的高尚情操。

分析示例三所存在的问题:点评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事例与观点结合起来,以突出观点。

修改:(名言)士可杀,不可辱。(观点)尊严比生命更重要。(事例)当项羽被迫退到乌江时,他没有投降——投降就会受辱;他选择了死——宁愿死,也要捍卫自己的尊严!乌江边上,他的身躯无比高大。(点评)项羽把人的尊严放到至高的位置,放弃了生命,却赢得千古美名。(现实)现实生活中,多少人为了一点远不如生命宝贵的虚名浮利,竟能轻易丢掉尊严,虽然活着,却比死去更可悲。

四、作业

归纳总结出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

投影《史记》中项羽本纪的最后一段文字: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执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一:用原句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

明确: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问题二: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入本纪?(用原句回答)

明确: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项羽之死教案范文第2篇

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选修课的增多,我也在不断地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具体说,老师的“教”一是要启发性地“教”,少做灌输式的“教”,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教师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而适当的帮助;二是要针对性地“教”,要针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教学,学生自己能弄懂的知识老师绝不做无用的讲解;三是要创造性地“教”,即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四是要发展性地“教”,教师要把学生的智力、情感水平提高到另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的“学”一是“主动学习”,即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把学习变成发自内心的活动。二是“深度学习”,即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辩证地分析事物,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不是反复机械地记忆。三是“独立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自主选择、自主思考、自主提问、自主领悟,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最高境界。教师要通过教将学生的学习变成发自内心的活动,将学生引向积极学习、深度学习、独立学习的境界。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是:

一、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例如在教授选修课《项羽之死》时,我先让学生阅读《史记》中有关刘邦项羽的章节,归纳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做的贡献和性格缺陷,与刘邦进行对比,让学生把项羽放到大的历史背景中理解分析,然后再让学生自学《项羽之死》一课,学生讨论探究自己的看法、存在的困惑。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对课文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后,我又设计了一些比较深刻的问题,如:项羽轻信别人,直率粗犷的性格在《鸿门宴》中有显现吗?项羽被陷东城后,自知不能逃脱,会必死无疑,他有没有客观地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这反映他怎样的性格?你认为是什么造成项羽失败?面对死亡,项羽有没有退缩,愿意与汉军拼死决战,其目的是什么?这又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探究了这些问题后,我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历史上众家对于项羽都有评价,大家看看这些诗人是从哪个角度去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教学过程中,学生们踊跃发言,极富理性和个性地阐述了项羽在各自心中的独特印象,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理性、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能力,收效极高。

二、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系统归纳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为终生学习打好基础。传统的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精彩完美,并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是专为教师的“教”而设计的,忽视了学生如何“学”,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样学生在上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学生上课只能是一种被动接受。新课程中选修课门类多,知识容量大,如果仍然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既耗时费力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案”是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开发的一种学习方案。我们把问题设计在“导学案”当中,让学生利用“学案”自主学习,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标,意图,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不仅是组织者、引领者的角色,而且是整体活动进程的调节者和局部障碍的排除者角色,这正好与“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不谋而合,大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鼓励学生把选修课内容依据主题、艺术手法或其他标准进行重新选择整合,然后进行比较阅读赏析或共性阅读赏析,也可以把教材之外的作品纳入学习范围,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潜心地读、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个性化地读。同时,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阅读中来,让文本中的生活经验、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接触碰撞,更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项羽之死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语文选修课 “诗意的死” 教学方法

本学期教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其中有一课《项羽之死》,每次读都会被深深吸引,不能不叹服司马迁高超的叙事、描法,将项羽这个悲剧英雄的形象深深刻入读者的脑海,让我们忍不住掩卷而思、扼腕叹息。

课后有两道练习题:(1)从项羽主演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中,你看到项羽是怎样的人?(2)项羽在江边拒渡、赐马、赠头,表现了哪些性格特点?

不用说,涌到嘴边的是“悲壮”,悲剧是人物的必然命运了,那么,项羽身上有美好的东西吗?自从公元前202年的某一天,项羽自刎乌江边,至今已过去了2212年,项羽之死震撼我们心灵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非常奇怪,想到这里,我的大脑里却闪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死,最美?

让我们一起漫步于文学作品之中,感受那些消失于历史长河、闪耀在艺术天地中的优美身影吧。

先看看文学作品中,动物是怎么死的。

斑羚。沈石溪《斑羚飞渡》,镰刀头羊指挥老斑羚,甘为“羊”梯,慷慨赴死,坠落深涧之中。

旅鼠。位梦华《旅鼠之谜》,写到了北极“旅鼠死亡大迁移”:“它们……一直奔到大海,纷纷跳将下去,被汹涌澎湃的波涛吞没。”“它们……明白无误地都把大海看作自己最终的归宿。”旅鼠一方面繁殖力强,另一方面又以极端的方式减少数量,目的仍是种群的长远延续发展。

鹰。唐敏《心中的鹰》:“大自然允许鹰活得庄严并且能够预知自己的死亡。……深得羽毛也无法浮起来。”鹰不让人类看到自己死后的模样,因此,鹰给人以不死不灭的印象。生时威猛,死时无迹,活得庄严,死得更有尊严。

再来看看人物的死。

话题就又回到了本文开头的《项羽之死》:遭遇四面楚歌的项羽,逃到乌江边,面对亭长的劝渡。笑曰:“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自刎而死。

那“咔嚓”的一挥,很美,却使后来读者的心战栗不止。楚霸王,何谓“霸”?就是在生命即将终结时,也要表现出大无畏。低贱地生不如高贵地死,“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之后,再拒渡、赐马、赠头,痛痛快快地死去,把项羽既知耻重义,又仁善多情,最终视死如归的性格展示无遗。

虞姬自刎,美不美?项羽慷慨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泣数行下。虞姬做歌和之:“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从墙上拔出项羽佩剑,向颈中一横,顿时血溅朱喉,一道香魂归于渺渺天际。

在文学作品中,英雄末路自杀,悲壮使我心激荡;美人绝路香消,优雅令人冰彻骨。

刀下之死,壮则壮亦,血腥太浓。那么,诗意的死,究竟是怎样的呢?

《非诚勿扰》中的女主人公韩笑笑,一定要到日本北海道那个爱情开始的地方,在一个黎明,迎着朝阳,张开双臂,投入冰凉的海水之中,来结束旧的一切,脱胎换骨,获得新生。

《红楼梦》中林黛玉是怎么死的?刘心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认为高鹗所续的后四十回不符合曹雪芹原意,黛玉不该死得如此难堪,应是以一种比葬花还要诗意的方式:月下沉湖自溺。

证据1:第七十六回,中秋节黛玉和湘云湖边对对联。湘云:寒塘渡鹤影。黛玉:冷月葬花魂。

“花魂”不是一个陡然出现的词语,葬花词里出现的次数很多,花魂就是林黛玉的象征。暗示在一个凄清的中秋夜,湖面上倒映着圆月,花魂一步一步地沉下去了。

证据2:第三十七回,海棠社黛玉封号“潇湘妃子”。

“潇湘妃子”是古老传说中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得知舜死后,痛哭,泪水洒到竹子上,出现斑痕,此竹得名斑竹。两人找不到舜,眼泪哭干了,就在水中死去。两人的结局就是“泪尽入水”,因此,“潇湘妃子”别号本身,也在暗示黛玉沉湖。

刘心武猜测,如果是曹雪芹,会把黛玉之死描写得非常优美。黛玉会像葬花一样,精心地设计她的服装、道具和路线,一步一步地走进湖底,借仙遁复归天界。

结论:诗意的死应是逝于水。

写过《猛回头》和《警世钟》的近代革命先驱陈天华,怎么死的?

1905年12月,陈天华写下万言书,剪掉满清长辫,披发垂肩,在日本蹈海而死,踩着浪挥舞着双臂大吼着奔进海里。为什么?陈天华大森海湾蹈海后12年,19岁的东渡日本,临行前写下著名的《七绝》:“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最后一句是说,如果理想无法实现,投海殉国也是英雄。陈天华是用自己的死来蔑视那些自私者的龌龊灵魂,唤醒国人的团结意识。他的目的实现了,和改变了中国的历史。

再回到诗人当中去。

屈原。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面对渔父的劝解,曰:“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怀石”是怀里装着石头,而非“抱石”,这是浪漫诗人的死法,永沉江底,不留痕迹。

在《史记》112篇人物传记中,以悲剧人物为主人公的名篇不少于57篇,大大小小的悲剧人物多达120个。伯夷绝食的激愤,屈原投江的孤忠,项羽自刎的刚强,李广自尽的委屈,廉颇客死的凄凉……这些悲剧人物都具备了一种英雄的气质:豪迈奋发、勇于进取,不怕挫折,不怕牺牲,为自己的追求而爆发出全身的力量,使得生命彰显出光彩来。司马迁从自身遭遇及生死观出发,给予这些悲剧人物以最热烈的歌颂,最大力的渲染,赋予极强的爱恨情愁,同样也给我们留下了积极的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李白。一生嗜酒、爱月的他,死也极富浪漫色彩,在当涂采石这个地方的江上饮酒,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李白的狂、醉、爱月,都包含着对强权阶层的戏谑与反抗,但引起闻一多兴趣的是李白身上的另外一个东西:孤独。他的诗《李白之死》说,从以酒浇愁的醉,到盼月望月的怨,到怀才不遇的愤,再到升天入地的飘,最后是精神痴迷的献身,都是他摆脱孤独、自我挣扎的种种努力。

有爱就有恨,恨之深是因为爱之切,大爱必有大恨,死是爱恨的极端表现形式。

他们热切地向往生,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太尖锐,死,是无奈的选择。当诗意地活着已不可能,那就诗意地离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他们不轻生,相反,太热爱生命了,太留恋生活了,所以不愿苟且地活着,此时,只有死才能捍卫个人的尊严,而水似乎能使心灵更加洁净。

本文开端于《项羽之死》,实际源出于讲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所触发的感受:奇特、诡异。

李凭是晚唐供奉宫廷的梨园弟子,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他演奏的《箜篌引》,虽有悲伤,乐曲应以优美流畅为主,为什么到了李贺诗里,变得频繁游走于两个极端、不和谐、甚至恐怖呢?

这让我联想起教过的一篇课文: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说,自己在清华上学时,听了梁启超的一次演讲,记得他开头讲的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所以,“箜篌引”音乐必定与这个“箜篌引”的传说有关。

李贺天生忧虑,不喜欢他所处的世界,所以对另一个世界情有独钟,在他的诗中,死亡总是艳丽而诡异的。当听到李凭弹的“箜篌引”中那突如其来、毫无理由的死亡,也应该使他心动不已。诗中自然就有了“昆山玉碎”的恶意破坏,“凤凰叫”的粗俗刺耳,“芙蓉泣露”的妖异忌惮,“香兰笑”的突兀不安,“石破天惊”的末世破灭感,“逗”的轻浮快意,还有梦中的“神妪”,跳着的“老鱼”,舞着的“瘦蛟”,无不充满一种神秘、古怪、拙陋甚至狰狞的意味。

假如这首诗真的如实描摹了李凭的演奏,只能说,这是一首诡异甚至恐怖的乐曲。但中国传统音乐是不可能有这种音乐风格的。多愁善感的李贺所表现的不再是李凭的音乐,而是他自己的音乐。这才有了那些难以理解的意象组合。诗中,优美词句的背后是李贺焦虑的心灵和破碎的世界。世俗的美感全都失去了,来自一个虚幻世界的召唤,更加突出了现实生活的凌乱、不和谐。

李贺不是一个凡人,他以对死亡的渴望表达了对世界的反抗,他27岁就死了。他是怎么死的?

高一新课程配套教材《古诗文注析与检测》中,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版,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召长吉。少之,气绝。所居窗中,勃勃有烟气,闻行车G管之声。”

唐代的两个浪漫主义诗人:“诗仙”李白和“诗鬼”李贺,带着对自由、光明的仙境和纯净、多情的月亮的向往,同归于永恒。不同的是,“诗鬼”李贺仙召烟飘,升天成仙了;“诗仙”李白波荡月摇,入水成鬼了。

正是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引起了我对死亡话题的思考;“诗意的死”这一提法,来自刘心武讲的“黛玉之死”;后来要讲《项羽之死》,一下子触动我,牵牵连连写下以上的文字,作为讲这一课的时候,课外拓展的教案,以此激发起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

我觉得,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方法应该与必修课不同,不是每课必讲,应注重兴趣和探究,有所侧重。抓住一课,由点带面,复习巩固、思考提升。由老师的探究引发学生探究的意愿。不求多深、多新、多么独到,只要学生动起来,教材就变得有趣了,容易了,因为探究必须要钻进去,必须细读,漂浮含糊是不行的。

探究当然要教给学生方法,一是“追问”,多问“为什么”,然后寻求答案,不懂之处、疑问之处,都是宝藏,“问题比答案更重要”。例如,不论诗歌还是散文,基本上跑不出这四个问题:写了什么内容?怎么写的?抒了什么情?怎么抒的?如:《长恨歌》写了什么内容?李杨的爱情悲剧;怎么写的?先写乐极,再写恨长;抒了什么情?对真挚爱情的歌颂;怎么抒的?寓情于景于事。这四个问题只是把握了作品的大方向,要想钻进去,就应提出更多更细的问题。李、杨祸国的罪大还是爱的情长?该批评还是该同情?白居易这样一位批判现实主义的诗人,为什么对葬送大唐的罪魁祸首充满同情?这样一路追问,就发现,白居易歌颂李杨爱情,有多方面原因,而根本原因是自身爱情悲剧的触发,他实际上借李杨之事,抒的是自己心中之情,所以诗中才会有如此饱满浓烈流畅的情感波涛。在追问中,要让学生相信自己的直观感觉,不盲从书本、老师,有一得就是收获。

二是“牵连”,学选修的内容,一定要回顾联系初中及高中必修阶段的内容,每学到一个知识点,养成纵向横向、多角度多层次牵扯联想的习惯,越多越好。就把以前所学的点点滴滴的死知识盘活了,衔接联通,形成一个系统。例如学到《项羽之死》,就牵连出了一大批别的文学形象的命运。本文只是探究的一个例子。

那么,与学生探讨“死亡”这个话题,好不好呢?

英国作家杰妮・唐纳姆的小说《我死之前》,写十六岁的泰莎患了白血病,生命只剩下寥寥数月,她列了一个清单――死之前想要完成的事情。这和美国电影《遗愿清单》里两个老头的故事有些类似。电影里两个老头坐在金字塔边上聊天,说人死后,当灵魂飘到天堂门口,会被问到两个问题,而灵魂的回答决定了它们的去留:(1)你的生命获得了快乐吗?(2)别人是不是因为你而快乐?

这样两个问题,足以让我们每个人时时自省。实际上,我们常常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忽略别人的快乐,也常常只顾及别人的快乐而忽略自己的快乐。有时候,这是一个难以两全的事。所以,人生总是有遗憾的。

2011年4月9日,在我校“安全活动月”启动仪式上,校长决定开展以“生命、生存、生活”为内容的“三生教育”,以此来引导师生认识、尊重、珍爱生命。

项羽之死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存在问题;提高效率

一、初中语文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现状

随着近几年来新的课程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语文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改善。首先,在教学理念方面,初中语文从原来的以教师为教学中心,逐步转变为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观念。其次,在教学目标方面,其从原来单纯要求语文考试成绩的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水平,加强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以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培养学生语文思维。再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初中语文从原来的“满堂灌”的单一、枯燥的讲授式教学,逐步发展为多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并存,例如,情景设定法、对比法、问题导入法、分组教学等。综合教学方法的运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新的课程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取得了一些优异的成绩,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其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思想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教学思路、教学目标以及课程备案方面,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他们在备课过程中习惯以个人思维为主,没有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造成课堂教案不够科学,容易形成“填鸭式”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

2.教学方式的问题。某些初中语文教师不愿放弃曾经取得过的较好成绩的教学方法,认为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任何学生。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初中生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论是从思维、理念还是从接受能力方面来讲,这种老式的教学方法都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

3.新课程改革理念认识的问题。自从初中语文开始实施新课程体制改革后,许多教师为了能够彻底领会和贯彻新政策的要求,纷纷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但是,他们在认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对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认识上,有些教师出现了偏差,盲目地把过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尽量地缩减自己的讲课内容,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不够透彻,最终导致整体教学水平低下。

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通过上述对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我们深切地感到做好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工作任重而道远。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为语文教学的开展提供动力源泉。这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才有利于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自发学习到自觉学习。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那么,我们如何开展兴趣教学呢?首先,教师要保证互动愉悦的课堂气氛,拉动课堂互动教学,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俯下身子,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每个学生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并做到学以致用。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形成相互平等,互相尊重的关系,同时,教师要多采用问题设定法,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课程《项羽之死》一课时,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即体现项羽的个人魅力,教师可以设定一个问题,项羽在“欲东渡乌江”时,本来有逃生的机会,但没有走,具体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根据这个问题可以展开分组探讨,最后由教师公布原因,让学生感受到当时项羽的情怀。

(二)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为了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首先要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是混乱且盲目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来确定,并且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也应是不同的。例如,在学习初中课程《花木兰》一课时,教师首先应当对本节课的大纲进行深入了解,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层次性,制定出两个教学目标。第一个教学目标即基础目标:了解《花木兰》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原文进行翻译。第二个教学目标即深度目标:除了能够翻译文章,还要能够理解内部隐含的深层意思,这个目标就是给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制定的。教师通过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能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能够减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

三、 结语

总之,初中语文是语文整体教学的基础,抓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有力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以新课程改革思想为指导,大胆采用先进的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文霞,杨改学.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整合的思考[J].教育技术,2006(10).

项羽之死教案范文第5篇

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形态,也是一种教学理想,其意义是为现实教学起到一种动力、牵引、导向作用。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等,都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的折射和反映。当前的高中语文急切需要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高中语文课堂的高效?这里我以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进行探索,谈谈关于如何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想法。

一、声情并茂,锤炼语言,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亲切的语言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沟通师生的感情,融洽师生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是交流的主线,教师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文学作品中,动之以情,则易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如果说课堂上只有冷冰冰的面孔,没有任何温度的语言谈何有效?心理学认为:严谨的语言使人可信,幽默的语言使人愉快,激昂的语言使人振奋,形象的语言使人清晰。可是作为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主阵地――语文课堂仍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的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满怀,滔滔不绝,而台下学生也在忙于自己的交流,一片嘈杂。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由于高考命题的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只有背诵题是课内的,一些学生质疑:学了也不考,学了有什么用?因此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不高,整体的语文素养也是参差不齐的。课堂上为了追赶所谓的进度,往往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少有自己的思考。即使有提问,也是只能关注到少部分同学,不能关注全体。在这样的状态下语文不再是充满灵性的美文,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而是变成了面目可憎的说教,无边无际的试题。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锤炼语言艺术,用精湛的语言变无趣为有趣,变无声为有声,变无形为有形。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形象、生动、饶有情趣,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插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故事、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那么,学生即使在上述思想的支配下,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投入学习中来。这些“碎语”不仅可以调节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而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实现课堂高效。

二、创设情境,精心导入,让兴趣点燃智慧的火花

每堂课都需要一个很好的开始,这一开始就看新课的导入是否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恰当的导入手段和精彩的导语往往能够在课堂中“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肯学、想学、会学”,使课堂真正达到高效。例如我在讲李煜的词《虞美人》时,播放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让学生在委婉凄凉的旋律中理解一个末世皇帝的无奈;讲选修《项羽之死》时,导入由屠洪刚演唱的《霸王别姬》,创设情景,让他们在音乐氛围中理解英雄的形象。这样很快便把学生在课间十分的娱乐躁动稳定下来,使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的情感交流之中,同时又使课内外紧密结合。其实导入的方式很多,比如讲故事、朗诵诗歌、理解成语典故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很快投入学习之中。

三、目标明确,把握重点,让学生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当下的课堂总是目标太多而且模糊,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一堂语文课的灵魂,它既是教师教的指南,又是学生学的指标,也是语文课堂评价的依据。语文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一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上课前就要“瞄准最后的结果”,这个目标要根据教师选取的教材内容而定,这就要求教师吃透大纲精神,用好教材,研究学生,写好教案,做到脑中有纲,腹中有书,目中有人,胸中有案。其次,目标越明确,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就越紧凑,教学效果就越明显,教学的目标要重点突出。一堂语文课不能面面俱到,目标确定了,讲什么,练什么,既要全面又要保证重点。所谓全面,是指在课堂40分钟内能够解决的最大范围;所谓重点,是指从面面俱到的任务中找出占主导地位的任务。例如,讲《荆轲刺秦王》重点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古文《庖丁解牛》教学目标为:在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上理解养生之道。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优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既掌握了知识与技能,又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语文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对知识、情感、学法、实践技能提出相应目标。通过一节语文课的教学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在不同的学习领域都有所提高,真正实现语文课堂的完美整合。

四、凸显特色,巧设提问,拨动学生思考的心弦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喜开始的”,不问一个为什么,什么东西也学不到。法国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斯腾博格在《思维教学》中明确指出:“教育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培养会思考的人,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如何思考”,帮助他们思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正是促进学生学会思考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的问题呢?北大钱志亮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参考答案:“能够触及学生思维神经的问题,于艺术知识十字路口的问题,树立着思维导向目标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能扩展学生思维时空的问题,能迸发出思维火花的问题。”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激发自己的阅读兴趣和探究,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整个课堂就会迸发出生机和活力。师生关系就会呈现出和谐之美,教师不再是权威者、控制者,而是与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探讨的对话者,课堂因而变得高效。

总之,高效的课堂,是流淌感情、充满智慧的课堂,是教育思维和教育情感互动的产物,是师生情智互动共生的过程与结果,是以心灵塑造心灵,以智慧启迪智慧的课堂,让我们怀着语文教学的理想去追求高效的语文课堂,使师生激情燃烧、个性彰显,智慧喷射,让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得到完美体现。

项羽之死教案范文第6篇

高中语文高考150分,谁人会不在意语文?课堂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重视,如果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那么语文教学影响力必增无疑。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很多,我的思考或许理论高度还不够,但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还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重新整合课本,制定教学目的,增添适当的内容,使课堂大容量呈现,并从小细节入手,达到着重训练的目的

日e月累,对教学的影响力提升应当大有裨益。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作组合而成,简单处理,字词句段,就文章讲文章,很是到位地传授了语文基本知识,讲清了高考的重难点,但课堂也许就会变得生硬、死板,学生听课的效果就打了折扣。我们教师可以想办法从课文的广度和深度上扩展,整合课本,确定教学目标。就我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散文部分教学,我对课本进行了加工和深造,有意整合,巧妙渗透。史论文章学习,先复习《过秦论》、再讲《阿房宫赋》、再学苏洵《六国论》、后学苏辙《六国论》、再讲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并补上《伶官传》,通过学习汉人论秦过,唐人论秦过,宋人论六国之过,宋人论五代后唐之过,序列式教学,让学生深刻领悟什么是以史为鉴,懂得“哀之而不鉴之”的惨痛教训,反复诵读,并延伸到写作教学,训练写史评,锻炼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巩固议论文的写作,效果很明显。我给了《始皇本纪》几处节选,让自选角度写史评,学生兴趣极高,确有话说,文章自然流畅,其中《欲望是最深的陷阱》《名归帝王,难称仁主》《始皇之伤》《敬其气魄,怒其残暴》等文章很是惊艳,观点大胆,佐证有利,大开大阖,有古人遗风。这次史论文章的教学很成功,反响很不错。

《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春夜宴从第桃花园序》设计为情感教学,从亲情、爱情、友情等角度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通过对文中细节描写和真切文字的分析和体悟,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意。《项脊轩志》教学补充《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以及现代散文以物写人的名家作品,席慕容的《小红门》,实的《父亲的树》等;《祭十二郎文》补充学习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袁枚的《祭妹文》;当代《祭汶川大地震文》,简单介绍讣告等,打通古今,情感一致,再迁移到写作,自己的书斋,或者与人情有关的事物,要求文言写作,叙事与抒情兼具。这样类型化的教学虽然容量看似加大了,但因为无论语言和还是情感都有共通性,所以学习起来速度并不慢,我觉得这对课堂教学影响绝对有益。这次练笔由于学考,只安排构思,推后一周再写,我很是期待。

《过大孤山小孤山》《游沙湖》等归于游记散文类教学,复习之前所学《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复习文言知识,总结游记散文阅读要领,大小孤山学起来也就不再费力。

课堂是有权力保障的阵地,利用教师自身的非权力性因素,将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力最大化。

二、提高教师自己的课堂参与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讲授,而是亦作为一个学习者分享学习体会和效果,激活课堂,给学生引领和借鉴作用

语文课堂不同于理科课堂,生成性和不可控因素太多,实时调整教学方法常有之事。一种是灵活运用,现场而定。讲诗歌时,对某种艺术手法的赏析,一时兴起要求学生现场学以致用,写几句诗,或者仿写句子,老师也现场试笔,然后再分享,当然有时光彩照人,有时技不如人,不过,师生相互切磋,其趣妙不可言。学生的课前演讲或点评或感悟,由心而发,尽量用典雅的文字表达真实的现场感受。

另一种是课前已设置的活动。《项脊轩志》课前再在看教案时,看到文末归有光表达对亡妻的怀念时,一时兴起,提笔仿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未填完,上课铃已响,进教室先讲完文本,再要求学生帮我填词。时间紧迫,留成了周末作业。(今日课堂亮点,学生的答案)一下课就有学生跑上讲台和我分享:怎奈枇杷今犹在,树亭亭,白发苍。无奈枇杷树下坐,谁人在?谁梳妆?(庭中枇杷今尚在,吾儿中,状元郎)周末亦有人强烈要求周一师生分享。《项羽之死谁之过》小论文写作,先讨论,我评价他们的观点,他们也有评价我的观点,有争锋相对,甚至面红耳赤,也有不谋而合,会心一笑,课后再付之笔端,学生的见解令我赞叹。

我已尽力发挥了我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应该有所提升吧!

三、非权力性影响力实际上不完全依靠老师,学生亦可

不同的学生,风采不同,术业有专攻,学生们也可以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添砖加瓦。

课前演讲就是很好的办法。要求学生分享其最擅长的、最关注的、最感兴趣的。事实上,这个年龄的他们,特别在意在公众面前的发言,很重视个人的展示,利用其此心,打造精品的课前演讲。高一偶有中断,高二至此到已到第二轮,每天必修课,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精彩纷呈,几乎无一中断;第二轮,各个同学明显有了登台之风,讲解自如多了,内容更是精心择选,语言也更为精练。我戏言第二轮就是:用来弥补自己昔日的遗憾,拯救曾经那个失败自己、超越往日精彩的自我。点评他们的演讲,有的放矢,包括内容、走姿、手势、声调、神情等,褒其优,砭其缺,我真的没有想到学生会如此重视,在意,或许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所展示的风采;同时每节课都有新鲜血液,让人很是期待。

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练,演讲与口才,这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影响力吗?老师的语文、学生的语文,这才是大家的语文,大家学才是真的学,一起参与和一起分享,一千个哈姆雷特,带来一千种看世界的观点,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丰富多彩了吗?大语文,生活语文,这样我们何愁语文教学影响力呢?

项羽之死教案范文第7篇

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国语》的文学常识

学习常用字“知”、“复”、“既”、“劝”、“遂”、“当”。背诵第五、六段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感受勾践为图复国卧薪尝胆的意志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论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请给这段话用成语起个标题,有能力的把这段话翻译出来。

题目:卧薪尝胆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的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诵读课文

根据下列问题学生自己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小声读课文。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时,为什么要号令三军?号令三军的内容是什么?

2文种是怎样进见勾践的?勾践派谁向吴国求和?勾践怎么说服出使者的?

3“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为什么没“成”?后来为什么又“成”了?

4当越国解了会稽之困后,勾践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5越国国土面积有多大?勾践对父兄昆弟发誓说了什么?勾践对国人下了什么命令?对“达士”,对“四方之士”,对“国之孺子之游者”,对自己什么态度?十年没收什么产生什么结果?

6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样回答的?

7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订正字音、断句,并准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勾践灭吴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讲叙时要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生动叙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重点字的理解。

注:讲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词“知”、“复”、“既”、“劝”、“遂”、“当”用幻灯打出这些常用词在初中使用过的句子,并注明出处,让学生快速回答。

评价勾践

分析评价勾践,要求用原文语句来分析。

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就行。对勾践评价好与坏,学生可能会超出《勾践灭吴》这课的内容,只要学生引用的史实没能科学性错误,教师都不要轻易否定。目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指导背诵

1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回答的?

2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3战绩如何?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完成书后练习第61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国语》的文学常识

学习常用字“知”、“复”、“既”、“劝”、“遂”、“当”。背诵第五、六段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感受勾践为图复国卧薪尝胆的意志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论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请给这段话用成语起个标题,有能力的把这段话翻译出来。

题目:卧薪尝胆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的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诵读课文

根据下列问题学生自己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小声读课文。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时,为什么要号令三军?号令三军的内容是什么?

2文种是怎样进见勾践的?勾践派谁向吴国求和?勾践怎么说服出使者的?

3“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为什么没“成”?后来为什么又“成”了?

4当越国解了会稽之困后,勾践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5越国国土面积有多大?勾践对父兄昆弟发誓说了什么?勾践对国人下了什么命令?对“达士”,对“四方之士”,对“国之孺子之游者”,对自己什么态度?十年没收什么产生什么结果?

6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样回答的?

7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订正字音、断句,并准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勾践灭吴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讲叙时要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生动叙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重点字的理解。

注:讲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词“知”、“复”、“既”、“劝”、“遂”、“当”用幻灯打出这些常用词在初中使用过的句子,并注明出处,让学生快速回答。

评价勾践

分析评价勾践,要求用原文语句来分析。

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就行。对勾践评价好与坏,学生可能会超出《勾践灭吴》这课的内容,只要学生引用的史实没能科学性错误,教师都不要轻易否定。目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指导背诵

1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回答的?

2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3战绩如何?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完成书后练习第61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3、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与其奋斗成功的具体缘由,理解文种、申胥的忠贤报国之志。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艺术。

教学重点:

(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与本文相关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内容要点;讲读第一部分。

一、导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恨,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板书课题)二、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

1、关于《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一样都是左丘明所作,一般的看法是,《国语》有一个成书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它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采择有多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2、关于本文时代背景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地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战于木隽李(今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盾而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王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而是年教训”,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缓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吴先后征服中原的鲁、邾等国,压服齐、晋,夺得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事实如此,吴王沉湎声色,扰乱农工,违背时令,相信谗言,喜欢娼优,疏远了拾遗补阙、劝善规过的大臣,所以通达贤人隐居不出,忠臣背叛;周围人曲意逢迎,施肥不分,苟且偷安。勾践、鲁哀公十六年攻打吴,鲁哀公二十年保卫了吴,在军营中过了三年之后,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公元前473年)灭吴。

三、指名分别朗读课文,正音释词。

(一)正音:会稽(kuàijī)浠(chī)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句(gōu)无鄞(yǐn)地名,在今浙江宁波。嚭(pǐ)人名,即伯嚭。疾疹(chēn)患病的人。无不脯(fǔ)也

(二)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仇雠敌战之国也。“雠”同“仇”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同“娶”,迎娶

将免者以告。“免”同“娩”,生育

三年释其政。“政”同“征”,税赋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同“磨砺”

无不餔也。“餔”同“哺”,给人吃

振贫吊死。“振”同“赈”,赈济

四、齐声诵读课文一遍,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简要概括其内容。

明确:全文共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一至二自然段),卧薪尝胆(第三至四自然段),胜而灭吴(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五、讲读第一部分

(一)学生自译此部分,解答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疑难处。

难词难句解析: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之上。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2、乃(于是、就)号令三军(古时军队大多氛围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也泛指军队。)

3、有能助寡人谋而退(使动用法,使之撤退)吴者,吾与之共知(动词,主管、管理)越国之政(朝政、政权)

4、贾人夏则资(动词,积蓄,储备。文中是早作准备之意)皮,旱则资舟,水(用作动词,发大水)则资车,以(目的连词,来)待乏(物质匮乏的时候)也。

5、夫虽(即使)无四方之忧,然(转折连词,然而、但是)谋臣与爪牙(指勇猛的将士)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6、今君王既(已经)栖于会稽之上,然后(这样以后)乃求谋臣,无乃后(晚)乎?(无乃……乎:固定句式,岂不是……吗?表反问的句式)

7、苟(如果)得闻子大夫(即大夫,子是加在人名或官名之前的尊敬之词)之言,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后,即有什么晚的)

8、遂使之行成(求和,成,和)于吴

9、子胥谏曰:“不可(与之成)!”省略句

10、夫上(高)党(所、处、地)之国,我攻而胜之

11、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使动词,使服从)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讲和)而去(使动词,使离开)之

(二)讨论:

1、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越王勾践和吴王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3、文种对勾践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批评的?

(明确:批评勾践平时不注意任用谋臣与武将,而到兵临城下时才想到寻找有用之才,为时已晚。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用贾人与蓑笠作比。)

4、伍子胥反对议和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明确:吴月两国是世代的仇敌;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国不能并存;吴国占据中原无利可图,而占据越地则得益非浅。)

5、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王与之成而去)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第二、三部分;概括评析人物形象;归纳全文中心与写作特点。

一、讲读第二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1、勾践说于国人曰shui劝说

2、寡人不知其(自己)力之不足也,而(却)又与大国执雠(结仇),以(导致,以致)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改变治国政策)【省略句】。

3、吊忧者(慰问)

4、去民之所恶(厌恶)

5、然后卑(恭卑)事(服事)夫差

6、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名词用作使动词,“使……为宦)士三百人于(到)吴

7、四方之民归(归附)之,若(像什么一样)水之归也

8、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二三子”,春秋时表复数的习惯用语,相当于“你们”“诸位”“各位”等)夫妇以蕃(生息,繁殖)

9、其达(明智达理)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漂亮的衣服穿,让他们吃饱饭。)

10、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礼,礼遇)

(二)讨论: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提示: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3、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不食,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二、讲读第三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1、昔者(从前)夫差耻(侮辱、羞辱;另解:原为形容词,现作使动词,“使吾君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克制)矣,请报(报仇)之

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怎么能不知道羞耻呢)请姑(暂时)无庸(用)战!

3、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请允许我们再打一战)

4、勾践既许之,乃致(招致,召集)其众而誓之

5、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思想行为)之少耻(缺少知耻的精神)也

6、今寡人将助(帮助,顺应)天灭之。吾不与(赞成)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同进同退,旅;俱)。

7、如此,则有常(规定的)刑就会有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8、果行(果断地这样做(伐吴)),国人皆劝(劝勉鼓励)

(二)讨论: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1因为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2根本原因是勾践忍辱负重,全国同仇敌忾。具体而言:勾践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民心所向,才能无敌于天下,因此,他能够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与百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于是,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勾践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面对强敌,他毫不畏惧,坚持反攻复国的目标,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终于复仇雪耻。勾践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2、越国灭吴经过了哪几次战争?(明确:三次,即课文最后一句: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三、总结全文

(一)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亡吴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2、本文塑造了一组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他们的思想性格特点。

(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嚭: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3、分析本文详略取舍上的特点。(提问:文章标题为“勾践灭吴”,那么,全文的重点是否在于“灭吴”之战?)

(明确: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4、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1叙述语言古朴简明,点到即止,绝无赘言;2人物语言个性鲜明,旁征博引,巧譬善喻;3人物对话曲折尽情,起到了推进事态发展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4人物语言切合特定环境与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践只有在兵败国危以后才会亲切地称三军将士为“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并提出谁能退吴,便与他一道分享国家权力。再如文种作为治乱之贤臣,忠心耿耿,才敢于对勾践提出批评。而伍子胥、老谋深算,富有远见,才会入木三分地剖析不可与越国议和的理由。)

四、布置作业

教案点评:

项羽之死教案范文第8篇

一步一脚印推开教改

走进横县二高,琅琅书声伴着茉莉花香迎面扑来,宣传栏里、围墙上随处可见“MS-EEPO”有效教育的知识图解和研究成果。早在2010年底,该校便开启了教改探索之路,“几年前,我们便意识到传统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我们的课堂需要改变。”谈到教改的初衷,该校校长农克县如是说。

针对教师普遍对“MS-EEPO”有效教育的理念感到陌生的现状,横县二高开展了自上而下的培训活动,不断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课改的技能。该校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到南宁、桂林等地学习教改经验回来后,开经验介绍会、上教改示范课,让教师初步了解教改理念以及操作方式方法。随后,该校选出60名教改实验教师,组织实验教师学习“MS-EEPO”有效教育相关资料,进一步加深教师对教改理念的理解。自治区铺开高中新课改后,该校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进一步扩大教改范围,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加强教师培训,邀请专家到校为教师讲解有效教育的知识;组织实验教师到南宁二中、南宁三中等学校观摩学习,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以及训练课、公开课、新课程改革研讨课等活动;倡导教师多总结、多研究,要求教师每个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总结,组织教师参加各项论文、教案评比活动……

经过一系列的学习、训练、宣传,有效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EEPO”成为横县二高教师们交流的高频词,教师们初步掌握了新的教学方式,有效教育教学改革的骨架上逐渐生出了血肉。“刚开始时感觉什么都不懂,经过不断参加各式各样的培训,如今,我已慢慢摸索出了新教改的规律,总结教改核心就是‘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师生、生生互动’,每节课的40分钟就充分利用起来了。”该校语文教师李日波感慨道。新课堂上,李日波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开口说,在交流互动中思想碰撞擦出火花,他的一名学生说:“李老师的语文课越来越有趣味了,我原本不怎么喜欢语文的,现在感觉爱上了语文课。”

在横县二高的1313班,记者切身体会到了教改的魅力。《项羽之死》一课的展示环节上,学生以人物扮演的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四面楚歌和滔滔的江水声背景下,学生们用略显生涩的表演把霸王逃亡时的情景和垓下自刎时的复杂心情表现得活灵活现。该班学生黎柠开心地说:“这样的上课方式太好玩了,配上《霸王别姬》音乐,看同学表演,原本枯涩难懂的文言文变得有趣了,又学到了知识,现在上课真是享受呢!”“这样有趣的课堂,都没人打瞌睡了,老师提问,小组成员经过讨论‘胸有答案’了,原本内向的成绩较落后的组员都大胆起来回答问题了,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跟老师也像朋友一样交流。”身为小组长的陆秋菊告诉记者。

为了营造更为浓厚的教改氛围,催发师生的活力,该校还将教改之“手”伸进了艺术、体育等课程中,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乐学起来,并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通用技术课的校本课程,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实践社团,为学生“学以致用”搭建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制定了选课指导制度,即每星期二和星期三的第八节课的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愿“走班”上课,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该校从教学模式、教师定位、学生学习、校园氛围等着手,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教改工作,引导师生将“教”堂转变为“学”堂,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有效合作、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活力。

探索英语特色教改路子

在《Roy' Story》一课中,该校英语教师苏俊宏以“Do you have a close friend?”话题展开课堂讨论。苏俊宏教师通过课前测、课中测、课后测的检测流程,一步步强化学生的知识记忆,这个过程中,苏俊宏教师以话题讨论的形式,完成了重难点知识、高频词汇、高频短语等的梳理,引导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随后。他以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围绕整节课的重点“人际关系”话题进行学习,各小组再用学习卡的形式展示本组的学习成果……40分钟的课堂,时间紧凑、安排紧密,既有知识框架的构建,又有生动活泼的讨论和展示,课堂上学生活力十足,氛围热烈。

这样精彩的英语课堂,如今在横县二高已成为常态。在教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之后,横县二高的领导班子意识到了开发特色课程在助推教改方面的重要性。经过全体教职工讨论、研究,该校最终决定将英语学科建设成为教改样本学科,以推进学校教改工作特色化。为此,该校加大了英语新课堂的开发力度,以英语组为单位,不断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英语课程。英语教师苏俊宏说,刚开始研发特色英语课程时,基本是在盲人摸象。在整个团队的调研、探讨、总结下,该校英语组探索出“以话题为主线,串联各个教学环节”的课堂教学方式。每节课前,英语组的教师们都会集中在一起,讨论如何设计切合教学内容并能引起学生参与兴趣的话题,将重点难点词汇、语法等教学内容融合到话题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慢慢消化知识,不断转变学生被动学习英语的局面。该校1315班的银晴晴告诉记者:“很喜欢现在的英语上课方式,以前要回答问题都‘手脚发抖’,憋不出一句英语来,现在学校‘说英语’气氛很浓,平时跟同学说多了,课堂上也老师放手让我们念多了,英语就变得朗朗上口了。”

与此同时,横县二高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结合当地盛产茉莉花的实际,编写了中英文版《茉莉飘香・印象横县》校本教材,并研发了配套教材《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使该校学生有了生动活泼、“接地气”的英语读本,英语学习的氛围愈发浓厚。不仅如此,该校还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入手,把英语学习的种子播撒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现在,无论是在花丛中、草坪上还是楼梯间,随处可见中英双语标语,课间学生们漫步在校园中总禁不住轻轻跟着标语读英文,“通过这种方式,既引导了学生规范自己行为、启发学生团结合作等情智,又营造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丰富了校园英语文化。”该校副校长蒙旭梅告诉记者。

通过全校师生的艰辛努力,横县二高的英语特色成效突显吸引了区内崇左市教育局、宜州实验高中等同行前来交流学习,英语组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苏俊宏老师负责的《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和实践》部级B类课题、蒙旭梅副校长负责的《“MS―EEPO”操作系统在农村高中课堂的应用研究》区级A类课题、施爱静老师负责的《农村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南宁市C类课题等纷纷结题。

英语特色教改取得初步成效后,横县二高进一步扩大有效教育教学改革的规模,从原来的几个教改实验班铺盖到全校班级,形成了全员行动搞教改的局面。如今,该校的学生越来越阳光自信,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越来越高,教育教学取得了累累硕果,学校获评为自治区和谐学校、南宁市中小学校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南宁市基础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获得南宁市高中毕业班工作成绩优秀奖等奖项。谈及学校的未来发展,农克县校长说:“‘迈稳步、不停步’是学校课改的指导思想,‘有进步’是课改的总目标,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坚持教改,走出我们的有效教育教学特色道路。”

项羽之死教案范文第9篇

了解关于《国语》的文学常识

学习常用字“知”、“复”、“既”、“劝”、“遂”、“当”。背诵第五、六段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感受勾践为图复国卧薪尝胆的意志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论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请给这段话用成语起个标题,有能力的把这段话翻译出来。

题目:卧薪尝胆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的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诵读课文

根据下列问题学生自己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小声读课文。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时,为什么要号令三军?号令三军的内容是什么?

2文种是怎样进见勾践的?勾践派谁向吴国求和?勾践怎么说服出使者的?

3“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为什么没“成”?后来为什么又“成”了?

4当越国解了会稽之困后,勾践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5越国国土面积有多大?勾践对父兄昆弟发誓说了什么?勾践对国人下了什么命令?对“达士”,对“四方之士”,对“国之孺子之游者”,对自己什么态度?十年没收什么产生什么结果?

6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样回答的?

7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订正字音、断句,并准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勾践灭吴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讲叙时要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生动叙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重点字的理解。

注:讲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词“知”、“复”、“既”、“劝”、“遂”、“当”用幻灯打出这些常用词在初中使用过的句子,并注明出处,让学生快速回答。

评价勾践

分析评价勾践,要求用原文语句来分析。

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就行。对勾践评价好与坏,学生可能会超出《勾践灭吴》这课的内容,只要学生引用的史实没能科学性错误,教师都不要轻易否定。目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指导背诵

1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回答的?

2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3战绩如何?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完成书后练习第61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国语》的文学常识

学习常用字“知”、“复”、“既”、“劝”、“遂”、“当”。背诵第五、六段

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感受勾践为图复国卧薪尝胆的意志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勾践之困会稽也,喟然叹曰:“吾终于此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论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请给这段话用成语起个标题,有能力的把这段话翻译出来。

题目:卧薪尝胆

译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困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地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也不要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屈己礼待那些有才能但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善待来访的宾客,救济贫穷的人,慰问死者的家属,与老百姓同甘共苦。

诵读课文

根据下列问题学生自己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要求注意字音、断句。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小声读课文。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时,为什么要号令三军?号令三军的内容是什么?

2文种是怎样进见勾践的?勾践派谁向吴国求和?勾践怎么说服出使者的?

3“夫差将欲听与之成。为什么没“成”?后来为什么又“成”了?

4当越国解了会稽之困后,勾践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5越国国土面积有多大?勾践对父兄昆弟发誓说了什么?勾践对国人下了什么命令?对“达士”,对“四方之士”,对“国之孺子之游者”,对自己什么态度?十年没收什么产生什么结果?

6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样回答的?

7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订正字音、断句,并准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复述课文

学生复述勾践灭吴的故事。要求学生在讲叙时要用联想和想像的方法生动叙述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重点字的理解。

注:讲大纲要求掌握的常用词“知”、“复”、“既”、“劝”、“遂”、“当”用幻灯打出这些常用词在初中使用过的句子,并注明出处,让学生快速回答。

评价勾践

分析评价勾践,要求用原文语句来分析。

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就行。对勾践评价好与坏,学生可能会超出《勾践灭吴》这课的内容,只要学生引用的史实没能科学性错误,教师都不要轻易否定。目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指导背诵

1越国父兄几次向勾践请求报仇?勾践是怎回答的?

2讨伐吴国的战争开始后,国人有什么表现?

3战绩如何?

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最后两段。完成书后练习第61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

教案示例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国语》的体例及主要内容。

2、理解文言实词:知、成、耻、资、服“等的含义;了解几个通假字:帅、政、取、有。

3、认真诵读课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勾践在逆境之中不气馁、不沉沦,刻苦自励战胜困难的精神与其奋斗成功的具体缘由,理解文种、申胥的忠贤报国之志。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艺术。

教学重点:

(1)积累本课要求掌握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奋斗精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解题;简介《国语》思想内容、文学价值与本文相关时代背景;把握全文内容要点;讲读第一部分。

一、导语: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幅对联是颜迈为颂扬蒲松龄坚忍不拔的意志而写的。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项羽带兵渡过渭水,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击败秦军主力的史实;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务求报仇雪恨,终于达到目的的故事。今天,我们结合历史事实和古人的记述,看看越王勾践是如何实现心中理想的。

二、题解:

《勾践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记述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之间的矛盾斗争并最终战而胜之的故事。

1、关于《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一样都是左丘明所作,一般的看法是,《国语》有一个成书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它是分别叙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记言史书。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前990年)起到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538年的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采择有多少,以《周语》的记载最详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国语》的编写意图,是“求多闻善败以鉴戒也”(《国语·楚语下》)。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韦昭《国语解·叙》、刘熙《释名》)之称。《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它具有史家“尚实录,寓褒贬”的传统,也能运用形象思维来写史,具有较强的史学和文学价值。言谈为事实而发,事实又作为言谈的验证。它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名为《国语》。它叙事比较完整,着力于通过对话,验证于行动,虚实相生,详略有致地揭示人物性格,表达思想。

2、关于本文时代背景

吴越是春秋后期兴起地两个大国,两国经常攻战不休。公元前496年,吴攻打越,战于木隽李(今浙江嘉兴),吴师战败,吴王阖闾受伤死去。儿子即位。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败越于春椒(今江苏苏州),又乘胜攻入越都。越王勾践即位三年后讨伐吴国,在五湖(今太湖)大败。率五千甲盾而退保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并使人向吴王求和。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三年,回国后“十年生聚,而是年教训”,一方面为保命存国,施行缓兵之计,忍辱含垢图生存,一方面引诱吴王肆无忌惮地膨胀称霸诸侯的野心。吴先后征服中原的鲁、邾等国,压服齐、晋,夺得霸主之位。《左传》说夫差“吴日敝于兵,暴骨如莽”,又说吴王不恤民力,“视民如仇”,穷兵黩武,凋敝不堪。事实如此,吴王沉湎声色,扰乱农工,违背时令,相信谗言,喜欢娼优,疏远了拾遗补阙、劝善规过的大臣,所以通达贤人隐居不出,忠臣背叛;周围人曲意逢迎,施肥不分,苟且偷安。勾践、鲁哀公十六年攻打吴,鲁哀公二十年保卫了吴,在军营中过了三年之后,终于在鲁哀公二十二年冬(公元前473年)灭吴。

三、指名分别朗读课文,正音释词。

(一)正音:会稽(kuàijī)浠(chī)夏天穿的一种细葛布。句(gōu)无鄞(yǐn)地名,在今浙江宁波。嚭(pǐ)人名,即伯嚭。疾疹(chēn)患病的人。无不脯(fǔ)也

(二)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仇雠敌战之国也。“雠”同“仇”

令壮者无取老妇。“取”同“娶”,迎娶

将免者以告。“免”同“娩”,生育

三年释其政。“政”同“征”,税赋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同“磨砺”

无不餔也。“餔”同“哺”,给人吃

振贫吊死。“振”同“赈”,赈济

四、齐声诵读课文一遍,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试简要概括其内容。

明确:全文共三部分,分别为:战败和谈(第一至二自然段),卧薪尝胆(第三至四自然段),胜而灭吴(第五至第六自然段)。

五、讲读第一部分

(一)学生自译此部分,解答学生在字词句方面的疑难处。

难词难句解析:

1、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山之上。本指鸟类歇宿,引申为停留居住。

2、乃(于是、就)号令三军(古时军队大多氛围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也泛指军队。)

3、有能助寡人谋而退(使动用法,使之撤退)吴者,吾与之共知(动词,主管、管理)越国之政(朝政、政权)

4、贾人夏则资(动词,积蓄,储备。文中是早作准备之意)皮,旱则资舟,水(用作动词,发大水)则资车,以(目的连词,来)待乏(物质匮乏的时候)也。

5、夫虽(即使)无四方之忧,然(转折连词,然而、但是)谋臣与爪牙(指勇猛的将士)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6、今君王既(已经)栖于会稽之上,然后(这样以后)乃求谋臣,无乃后(晚)乎?(无乃……乎:固定句式,岂不是……吗?表反问的句式)

7、苟(如果)得闻子大夫(即大夫,子是加在人名或官名之前的尊敬之词)之言,何后之有?(宾语前置句,有何后,即有什么晚的)

8、遂使之行成(求和,成,和)于吴

9、子胥谏曰:“不可(与之成)!”省略句

10、夫上(高)党(所、处、地)之国,我攻而胜之

11、嚭闻古之伐国者,服(使动词,使服从)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讲和)而去(使动词,使离开)之

(二)讨论:

1、越王勾践为什么要与吴王夫差谈判?

2、越王勾践和吴王对臣下进谏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明确:越王纳谏,吴王拒谏)

3、文种对勾践提出了怎样的批评?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批评的?

(明确:批评勾践平时不注意任用谋臣与武将,而到兵临城下时才想到寻找有用之才,为时已晚。采用比喻说理的方法,用贾人与蓑笠作比。)

4、伍子胥反对议和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明确:吴月两国是世代的仇敌;吴越两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两国不能并存;吴国占据中原无利可图,而占据越地则得益非浅。)

5、谈判的结果怎样?(提示:夫差王与之成而去)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讲读第二、三部分;概括评析人物形象;归纳全文中心与写作特点。

一、讲读第二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1、勾践说于国人曰shui劝说

2、寡人不知其(自己)力之不足也,而(却)又与大国执雠(结仇),以(导致,以致)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改变治国政策)【省略句】。

3、吊忧者(慰问)

4、去民之所恶(厌恶)

5、然后卑(恭卑)事(服事)夫差

6、宦(帝王的仆隶,这里名词用作使动词,“使……为宦)士三百人于(到)吴

7、四方之民归(归附)之,若(像什么一样)水之归也

8、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二三子”,春秋时表复数的习惯用语,相当于“你们”“诸位”“各位”等)夫妇以蕃(生息,繁殖)

9、其达(明智达理)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漂亮的衣服穿,让他们吃饱饭。)

10、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礼,礼遇)

(二)讨论:

1、越王勾践对战败的反省及态度如何?(提示:力之不足,此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2、越王勾践是如何纠正自身错误的?(提示: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

3、从文中找出能表现勾践卧薪尝胆的句子。(提示:卑事夫差……亲为夫差前马。非其身之所种不食,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4、勾践为了增强国力,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果如何?(提示: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招纳贤士。轻徭薄赋,整肃军纪。结果: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三败吴国)

二、讲读第三部分

(一)疑难字词句疏通

1、昔者(从前)夫差耻(侮辱、羞辱;另解:原为形容词,现作使动词,“使吾君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克制)矣,请报(报仇)之

2、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怎么能不知道羞耻呢)请姑(暂时)无庸(用)战!

3、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副词,表诘问,同“岂”,难道)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请允许我们再打一战)

4、勾践既许之,乃致(招致,召集)其众而誓之

5、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思想行为)之少耻(缺少知耻的精神)也

6、今寡人将助(帮助,顺应)天灭之。吾不与(赞成)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同进同退,旅;俱)。

7、如此,则有常(规定的)刑就会有合于国家规定的刑罚。

8、果行(果断地这样做(伐吴)),国人皆劝(劝勉鼓励)

(二)讨论:越国伐吴时,国人为什么“皆劝”?越国终能灭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1因为勾践与民休息、体恤百姓的措施,深得民心;越国国力大增,百姓忠君爱国;越国上下精诚团结,雪耻心切。2根本原因是勾践忍辱负重,全国同仇敌忾。具体而言:勾践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他认为只有民心所向,才能无敌于天下,因此,他能够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与百姓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于是,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勾践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面对强敌,他毫不畏惧,坚持反攻复国的目标,忍辱负重,不屈不挠,终于复仇雪耻。勾践礼贤下士,重用人才;纪律严明,赏罚分明。)

2、越国灭吴经过了哪几次战争?(明确:三次,即课文最后一句: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

三、总结全文

(一)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从越王勾践战败媾和,卧薪尝胆,最终灭亡吴国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提示: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

2、本文塑造了一组形象鲜明生动的人物,试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他们的思想性格特点。

(明确:

勾践:一代开明圣贤的明君。他胸怀大志,不忘国耻,有胆有识,处变不惊;知人善任,勇于自责,能屈能伸,奋发图强;抚慰百姓,深得民心。

夫差:一个有勇少谋的昏君。他优柔寡断,刚愎自用,骄矜自满,不纳忠言,听信佞臣,终于错失良机,埋下祸根。

文种:一个治乱之贤臣。他耿直坦率,忠贞自负,足智多谋,长于辞令。

子胥:一个失败的忠臣。他忠心耿耿,力谏君主,观察敏锐,分析深刻,但缺乏进谏之艺术,又遇上惑于谗臣的昏君,一片苦心付之东流。

伯嚭:一个色令智昏的奸佞之臣。他置自己的职责于脑后,贪图越国美女,巧言惑君,帮助越国“行成于吴”,成为吴国灭亡的千古罪人。)

3、分析本文详略取舍上的特点。(提问:文章标题为“勾践灭吴”,那么,全文的重点是否在于“灭吴”之战?)

(明确:吴越战争的具体情节不是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因此文中隐去了吴越五湖之战、勾践被打败这一段史实:对于越国反攻过程中数年发生的几次战争,也只是一笔带过。而和谈备战是作者要重点表现的,因此不惜笔墨放开去写。写和谈,各色人等纷纷出场,文势跌宕,高潮迭起。写备战,从人力物力两方面写,人力一面写得尤为详细,如婚娶的具体规定,奖励剩余的具体措施等,无不如实笔录。从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勾践灭吴,事有必然;夫差覆亡,无法逆转。)

4、分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1叙述语言古朴简明,点到即止,绝无赘言;2人物语言个性鲜明,旁征博引,巧譬善喻;3人物对话曲折尽情,起到了推进事态发展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4人物语言切合特定环境与人物特定的思想感情。例如:勾践只有在兵败国危以后才会亲切地称三军将士为“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并提出谁能退吴,便与他一道分享国家权力。再如文种作为治乱之贤臣,忠心耿耿,才敢于对勾践提出批评。而伍子胥、老谋深算,富有远见,才会入木三分地剖析不可与越国议和的理由。)

四、布置作业

教案点评:

上一篇:蜘蛛开店教案范文 下一篇:校本课程教案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