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评价范文

时间:2023-03-12 00:58:43

项羽评价

项羽评价范文第1篇

杜牧出生名门,少有大志,文武兼备,尤其善读兵书,且处在军阀割据的晚唐时期,他很想重整河山,干一番事业,在他看来,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以建功立业为重,所以他对项羽的自刎乌江不赞同,甚至不屑一顾。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对待历史人物评价上,更会冷静地分析思考,虽有偶然但须归于必然。他认为民心向背非常重要,项羽失去了民心,兵败是必然的。

李清照处在金兵近逼的南宋,当时南宋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委曲求全,毫无骨气。李清照对朝廷无能,害得百姓遭殃,特别是自己流离失所,更是心生痛恨,不由得想起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节来。她是多么希望当时的南宋王朝能像项羽那样刚强不屈与中原土地共存亡,使百姓免遭背井离乡之苦啊!可现实不是这样,怎能不使人思念像项羽那样的铁骨铮铮的硬汉子呢?可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她借项羽的宁死不屈反衬徽宗高宗父子的丧权辱国。

2.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对项羽性格、成败及其悲剧命运进行评价,可大致主要可概括为五种观点:

一、气节观。这种评价将项羽这个历史人物高度理想化。霸王别姬,引吭高歌,就连项羽本人也未想通兵败的原因。自刎乌江,有气节,有尊严,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生得轰轰烈烈,死得风风光光。此观点以宋朝女词人李清照一首《夏日绝句》为代表。

二、反攻观。该观点以杜牧的一首《题乌江亭》诗为代表,杜牧鄙视项羽的做法,而希望项羽卷土重来,东山再起。在他看来,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以建功立业为重,不以胜负论英雄。其实,这种观点是诗人以跳跃性思维看待历史的观点,是看待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区别,是诗人的丰富想象力与史学家缜密推理的区别。

三、民心观。得民心者得天下,以北宋文学家王安石《题乌江项王庙》为代表。得出“民心已丧、劳师哀兵、败势难回”的结论。另有与王安石同时期为官的文学家苏辙也提出项羽必败的结局。

四、机会观。鸿门宴时有机会杀戮对手,分封诸侯时有机会限制对手,鸿沟之约前有机会剿灭对手,结果均丧失机会。

五、用人观。南宋文学家陆游《项羽》中“范增力尽无施处”等诗句。刘邦认为项羽不会用人,以《史记·高祖本纪》 为例。当时许多贤才良将,均在项羽处未得重用,才流入对手刘邦麾下为谋将的。当时可谓天下第一谋士张良,在灭秦时曾与刘邦一起在楚将项梁帐前听命,当时项羽不仅没有发现张良的才能,却在秦灭后张良事韩王时,妒其才,恨其能,以至牵罪于韩王,将韩贬侯杀掉,使张良无主后逃奔沛公,以定汉室江山。还有陈平、韩信等。同时,项羽又刚愎自用,就连多年忠心事主的老谋士范增,鸿门宴时,言不听,计不从;攻荥阳时,又中离间计,削其兵权,因而使范增告老回乡。

项羽评价范文第2篇

一、对项羽的肯定和赞颂

《史记・项羽本纪》中对项羽的评价:“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这说明项羽并没有什么根基,秦国在政治措施上有重大失误,陈涉首先发难,英雄豪杰像蜂群飞起,一起争雄,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下民间起事,项羽仅用三年时间,就率领五国诸侯灭秦,分割天下,封赏王侯,一切政令都由他颁布,号称霸王。霸王的权位虽然不能维持到底,可显赫的功业是近古以来不曾有过的。

历代文人对项羽也有极高的评价,这些评价无疑将项羽推向了极富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的交椅。名门之后的项羽有一种打破规律、傲睨万物,有如疾风骤雨般的精神。他“身长八尺,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率八千荆楚子弟,横扫秦军,打得刘邦处处亡命逃窜;他乌江自刎更是羞煞世间一切贪生怕死之辈,更显英雄本色。李长之先生说:“这是一个十足的让人快意的英雄!”

二、英雄项羽的道德教育价值

以下几个片段可以透视项羽精神的道德内涵和勇破桎梏、信念坚定、光明磊落、仁爱正直等道德教育信息。

1.学“万人敌”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项羽小时候读书没有兴趣,习剑也不用功,其叔父项梁责备他,他却道:“读书只能记名称,学习剑术只能是一人敌,我要学的是‘万人敌’。”于是项梁便教他带兵打仗和兵法,之后项羽果然成了横扫暴秦的英雄。只此一语就表现出项羽的宏伟大志和英雄气概。其实,项羽学“万人敌”,依现在的眼光看就是开拓创新的体现,试想如果项羽当年的思想、思维、思路仅仅局限于读书、习剑,他也许会成为一个自身较为完善的人,但绝对成就不了日后的霸业。而他的勇于创新又来自于高度求实,不学“万人敌”,无以“敌天下”。正因为他善于突破思想的桎梏,才成为了八面威风的西楚霸王。

2.破釜沉舟

公元前208年,秦国进军赵国,项羽带兵前去营救赵国。渡过漳河后,他下令把渡船凿沉,把锅灶打破,让士兵只带上三天的粮食,誓与秦军决一死战,决不后退。正是由于项羽敢打必胜、义无反顾的坚定信念,使秦军大败,赵国得救,所以后世也便有了“破釜沉舟”的典故。项羽的“破釜沉舟”实质上就是对信念的坚定,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狠劲。现代人常用“破釜沉舟”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这也是项羽留给后世的一个经典精神写照。

3.鸿门宴

秦末,刘邦率军攻破咸阳,不久项羽也率兵入关进入鸿门,准备灭掉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调解,刘邦亲到鸿门拜见项羽,项羽遂在鸿门设宴款待。酒过数巡,范增屡次对项羽使眼色,要项羽杀了刘邦,他怕项羽没注意到他的暗示,又接二连三地举起自己佩戴的玉块,示意除掉刘邦,可项羽视而不见,默不作声。其实只要项羽一个手势,刘邦就会命丧黄泉,但项羽认为这不是大丈夫所为,在他眼里宴会就是宴会,战争就是战争,两者不可混为一谈,从而义释刘邦,虽“鸿门不肯鱼肉人,转眼刀俎及己身”,但大丈夫至死不言悔。有人说这显示出了他的“君人之度”:他在自己的地方杀人,不武;暗杀刘邦在自己的营中,属于谋杀,不是他的本性所为。所以,即使有了后来的垓下悲歌,但丝毫无损项羽一世的英豪形象,项羽依旧被司马迁列入了《本纪》。他的不藏祸心、不搞阴谋、不耍心机、光明磊落的处世风格,永远值得世人称赞。

4.不烹仇敌之父

彭城之役后,刘邦兵败,刘邦父亲刘太公和刘邦妻子吕雉随逃难的人群,一头撞进楚兵队伍中,成了项羽人质。后来在刘邦和项羽两军对峙时,项羽扬言要将刘太公煮成肉酱,刘邦却说我父即你父,你要是把我父亲煮了做羹,请分一杯羹给我。后刘邦求和,即以鸿沟为界,鸿沟以东属楚,鸿沟以西属汉,即历史上的“鸿沟为界”。项羽决定放掉刘太公和吕雉。这时大将钟离昧和季布立即劝阻项羽,说:“刘邦是个小人,我方上的当已经够多了。”可项羽仍将人质归还刘邦,才有了“长留仁爱一杯羹”的典故。竟然放了“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的无赖仇人刘邦之父、之妻,可见项羽是多么宽厚仁爱,无情未必真豪杰。

项羽评价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评价;质疑;选择;组织

1.一次“质疑”的偶然产生

偶然漫步浙江湖城之北的“项王公园”,骏马上威武的英雄正是当年海誓“取而代之”、决断“破釜沉舟”、雄赢“巨鹿之战”、立破暴秦之都的西楚霸王项羽。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功勋和影响的枭雄,却在我们初中八年级历史教材中无迹可寻。在“项王公园”的壁雕前,湖城老小大概的读到了项王的短暂一生,只见霸王最终江边自刎。议论起霸王的一生起伏,课外、民间的一些评论和观点纷繁复杂,略知一二的孩子更不知道该如何取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突然察觉,我们该做些什么。

(1)重视评价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2-2中华文明的传承与中国古代历史进程”部分,内容目标之一是:“2-2-2 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在“2-4 社会进步的动力和历史发展的趋势”部分,也有这样的目标要求“2-4-6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由课标要求可见,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任务,不仅要教会学生学懂书本上的历史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历史是劳动群众创造的,无疑,这是正确的历史结论。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否定社会的其他个体成员,特别是那些占有一席历史地位的历史人物在创造社会历史活动中的作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科学研究中一个重大课题。而对某一个历史人物能否作出准确的评价,则是难度很大的一项复杂“工程”。因此,有不少历史人物,时至今日在史学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其原因也就在这个“难”字上。以对刘邦、项羽的评价为例,为什么两干多年来,对他们一直是毁誉不一、争论不衰?褒者褒,贬者贬,褒贬难确,莫衷一是。

(2)“学贵有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多疑、善疑、质疑、探疑,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正是基于这一点,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半个世纪以前,鲁迅先生就曾通过《狂人日记》倡导这一精神,地质学家李四光曾对他的学生说:“不怀疑就不能见真理。”

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已经发生过的历史的真实性,有责任去质疑,更有权利去质疑。因为历史是发生在政治或权利斗争之下的记录,不免因为各种原因影响到记录事情的人们的倾向,所以就使得流传下来的一些历史事件不能反映完全真实的,就如项羽火烧阿房宫。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这是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句子。项羽火烧阿房宫的说法流传了约两千年,几乎已经成了历史常识。《史记》上似乎说得明确:“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寝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然而,这仅仅是人们一厢情愿的想象,它与历史的真实相去甚远……刚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组建的阿房宫考古工作队,历经两年多时间,对现存的秦代阿房宫前殿遗址进行了“地毯式”的全面考古勘探,挖掘的结果却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当年阿房宫工程只完成了前殿建筑基址和部分宫墙的建设,而宫殿建筑基址以上部分并未来得及营建。在历史之中,阿房宫没有建成,更没有被烧毁过,它只是秦始皇一个未尽的梦想,最终却是给项羽安一个“火烧阿房宫”的莫须有的罪名,确实是冤枉了这个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一代霸王!

这不奇怪,因为无论是有意或无意创造历史的人们,在事情发生之后,要使得历史为自己服务,打击对手,因此就要给已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涂上遮盖或渲染的色彩。这种隐瞒和伪装的历史事实在现代和近代尤其为盛:利用修改的历史事实宣传,达到己方的政治目的。好在大多数历史是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状况的,否则,人类将因疯狂而自己毁灭了自己。

“学贵质疑”,历史学习中,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权威和书本,要敢于质疑。所以,今天我们站在当年霸王自刎浮雕之前,也应质疑:“项王该不该过吴江?”

2.解决“质疑”的内容选择与组织

要解决这个疑问,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尤其是教材上极度缺乏相关各种资料的情况下。

根据课程标准,相应的教学目标制定为:在“知识与技能”上,要使学生了解项羽的主要事迹,理解项王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学会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在“过程与方法”上,感知到历史学习需要质疑、探究的意识,尝试多角度探究问题,学会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提高自主选择与决断的能力;培养学生历史感,使学生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一般方法,学会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认识到项羽在秦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影响,树立强烈的民本意识;强化民族意识和开拓进取意识,增强历史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据此,我进行了这样的材料选择:

2.1文字资料

历史是从史料所提供的“证据”中构建关于过去的论述。因此要真正的学习并了解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地运用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基本的历史材料,教学只能是空谈。由于不知道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是怎样得来的,学生只能把它当作一系列难以捉摸的论断,对这些论断的学习仅仅是记忆而已。死记硬背的历史知识只能被用来应付考试,丧失实际应用价值,这样的历史教学是违背历史教育本质的,是没有意义的。

(1)《史记》

了解项王的一生戎马,也许司马迁的《史记》是第一选择,也是极具价值的第一手史料,关于这点,孩子们在初一“史料的分类和价值”学习中已经知晓。不过基于《史记》的可阅读性,初二的孩子缺乏一定的阅读能力,更会因此缺乏学习的兴趣。《鸿门宴》一课之所以放在高一语文教材,许就是这个缘故。因此,我只能极具针对性的略选一二,以助理解。

(2)成语典故

在与学生的平常交往交谈中,发现一些学生的成语基础甚是不错,且关于项王的成语典故也有很多。综合这两点,我选择了与项王有关的几个重要的成语典故,如:“取而代之”、“先发制人”、“破釜沉舟”、“以一当十”和“十面埋伏”,作为主要的文字资料,预设在第一环节,学生通过对成语典故的阅读,初步了解霸王基本的人生历程,为之后的人物评价和质疑做准备。

(3)诗词歌赋

西楚霸王,豪迈一生,乌江自刎并没有停止历史对他的垂帘。后来众多的名家都用其笔墨在记录着对项王的回忆和评价。如:晚唐杜牧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北宋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还有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所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本身这些后人的诗作中间就有对项王的评价,或褒或贬,看法不一,也可以给我们的评价提供角度和线索。

2.2视频资料

历史其重要的特点是研究对象的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难以被直接观察。不过,在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普及的今天,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手段。视频史料由于能直观地再现历史画面,给学生带来视听的真实感受而备受青睐,在课堂教学中经常被应用,而且也确实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在我的实际教学中,是常用的教学方式。

(1)影视作品

然而,因为年代的久远,项王的事迹不可能是昨天的新闻,虽已过时成历史,却也百分百真实。关于项王的视频资料,除了一些专题纪录片,便是那些根据史书记载而创作的影视作品。这样的作品颇多,如近期最热的电影《鸿门宴》,还有穿越剧《神话》,其它电视剧还有《西楚霸王》、《霸王别姬》、《楚汉风云》、《楚汉骄雄》、《汉刘邦》、《大将军韩信》、《楚河汉界》、《大汉巾帼》……

在众多的影视作品中,如何尽可能真实的还原当年的历史场景是我重点考虑的问题。关注了许多,甄别了许久,最后筛选出与《史记》记载最为接近的《楚汉风云》(胡军版)作为主要视频材料进行还原历史,主要是“乌江自刎”片段。利用这个片段回放,提出质疑:“项王想不想渡乌江卷土重来?”进行主观原因分析。

但必须注意提醒学生,要甄别这样的资料的价值和可靠性,毕竟它不是第一手原始资料,它只是在相应程度上帮助我们换回历史的记忆而已,所以并不可全信。

(2)专题记录

关于项羽的专题研究也颇多,如:《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韩兆琦史记新读》、《西楚霸王项羽》记录片、《百家讲坛―英雄项羽》等等。

我选择了《西楚霸王项羽》记录片中的截取视频,即关于项羽兵败原因的总结,探究“质疑二:项王能不能渡乌江卷土重来?”进行客观原因分析。

综合上述,再引导学生结合秦汉历史相关内容,探究“质疑三:项王该不该渡乌江卷土重来?”

通过以上材料的选择、组织和实施,逐渐向学生明确如何质疑、评价一位历史人物。

(3)本土资料

除极少部分自小喜爱历史典故的学生,大部分孩子不知项王是何人。来到城北项王公园,只知道是一休闲散步的去处,还提到一历史英雄人物,却不清楚其具体事宜及功过。基于大部分学生对评论对象的“熟悉”和“陌生”,在课间,播放《项王公园》视频掠影,用我们浙江湖城既有的主题人物建筑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出历史人物项羽。如此选择与组织,其目的在于通过学生最熟知的本土“教材”来有效的引发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3.一点反思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主题,内容的选择与整合必须都始终围绕主题展开。在《项羽该不该过乌江》的教学设计中,无论是课间的酝酿,还是课堂的导入、探究等各环节,在选材上都围绕评价项羽的这个教学主题进行。

引用我市近几年新建的“项王公园”题材引入,先从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为“他就在身边”。通过对有关项王的成语典故的阅读,使学生依旧带着兴趣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有进一步的了解掌握,并明确项羽主要的历史功绩,为下一步探讨打下基础。第三个环节中,通过三个质疑的问题设置:“项王想不想过江?能不能过江?该不该过江?”利用各种视频资料,一方面较直观的了解楚汉之争的事实与发展,另一方面,使学生有感受从而产生意识:结束分裂战乱,实现国家统一,这是符合民心所向,也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完成对该人物的正确评价。

在每一环节的设计和组织中,充分选择、整合、组织利用各种材料,积极调动和培养学生乐学及合作探究的意识,努力提高学生学习和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激活和调动已学过的相关历史知识,知识得到巩固。

特别需要注意和提醒的是,在对形式、价值不同的资料选择和组织的时候,应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角度对待和判断,进而学会分辨和选择不同形式、不同价值的各种资料。

《历史与社会》是最具包容性的学科,在质疑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使学生学会充分选取利用各种资料,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的人、不同的看法与观点,更应从历史人物的身上读到历史带给我们提供的经验教训,带给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更多的借鉴和指导。

附:《项羽该不该过乌江》教学设计

环节一:本土导入,迁出人物

课间播放视频掠影,用湖城既有的“项王公园”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引出历史人物项羽。(目的在于通过学生最熟知的本土“教材”来有效的引发学生学习这一课的兴趣。)

环节二:成语典故,初评人物

通过对有关项羽的成语典故的阅读介绍,结合秦朝暴政史料的补充,认识他的性格特征,评价项王的最大功绩:“伐无道,诛暴秦”,并肯定其优越的军事才能。

“取而代之”

出自西汉・司马迁之《史记・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史记・项羽本纪》中,讲到项羽少年时的一段故事:秦始皇灭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建立了统一强大的秦朝。他为了宣扬威德,进一步巩固统治,经常出巡全国各地。有一次,秦始皇南巡会稽(在今浙江),当他的车马仪仗浩浩荡荡、威风凛凛的经过时,大路两旁伫立着无数观看的人群。少年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也在其中。这时,项羽忽然说了这么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彼”,即“他”,这里指秦始皇的统治、权势和地位“可以夺取过来并且代替他!”

“取而代之”就是来源于上述的故事。

结合典故,教师提出设问:“项羽欲‘取而代之’者谁?为何要取而代之?你们了解的秦朝暴政统治有哪些?”在接连的提问中,通过挖掘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书本所学、课堂所学,了解到当时历史的时代背景,为接下来的探讨做好铺垫。

“先发制人”

陈胜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想乘机反秦,他于公元前 209 年 9 月召见项羽时说:“现在是灭秦的好时机。我听说先发制人,后发则被人所制,我想和你早点共同起兵。”出身贵族的项羽岂肯委身于人下,按照计划,项羽杀死了声称“先发制人”的殷通,收集了他的部下,公开树起了起义大旗。

“破釜沉舟” “以一当十”

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指挥秦军主力合围巨鹿,项羽率兵前往解救。为了表现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项羽带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率军断秦军粮道,与秦军进行了九次激烈的较量,“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秦损兵折将,项羽乘胜追击,逼使章邯率其残部投降。

在这些成语典故的阅读欣赏中,教师带领学生总结项羽主要的功绩:楚汉之争前,从公元前209年到公元前207年,项羽“伐无道,诛暴秦”,能征善战,以少胜多,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为秦朝的暴虐统治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体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然,亡秦之后,楚汉两军对峙,终究“四面楚歌垓下围,营帐之中别虞姬,乌江赠马羽自刎,悲壮结局中”,何以成败论英雄!

通过该环节的实施,使学生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掌握,并明确项羽最主要的功绩,为下一步探讨也打下基础。

环节三:情境重现,质疑探究

“乌江自刎”视频再现,顺着视频资料,教师质疑:“项羽到底该不该过江?”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回答:

(1)或曰:应该过江,可以卷土重来。

――针对学生这样的想法,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唐代杜牧的诗句和观点:

《题乌江亭》晚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或曰:不该过江。(不知所以,只知不该)

――引导学生联系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和观点:

《乌江亭》北宋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在学生提出的质疑声中,本节课最关键的质疑探究系列活动要开始了:

质疑探究一:项王想不想渡乌江卷土重来?(主观原因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上一视频分析解疑。

视频中项王高呼:“苍天啊,苍天……苍天要灭我,天意不可违”,体现了项羽“天要亡我”的天命观;视频中项王对乌江亭长说道:“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体现他“耻于起兵”;教师再幻灯显示“天下匈匈数岁,徒以吾两人耳”(摘自《史记・项羽本纪》),这话话中又体现出了项羽的忏悔意识。由上述分析可见,项羽应该是不想过乌江了。

不过,这里老师也要主要强调引导:这里所引用的各种视频或文献资料,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影视作品,都需要我们审慎的对待,切忌全盘照收。

质疑探究二:项王能不能渡乌江卷土重来?(客观原因分析)

在这个探究环节,教师再用视频资料:“史家分析项羽兵败之客观原因”,其中包括项羽兵败的主要原因涉及到:

(1)定都不对;(2)分封不该;(3)用人不善,导致项羽实力由强变弱。基于上述分析,项王悲情结局是必然,就算渡过江去,反败为胜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基本可以得出结论:项王即使渡过江去,也很难再卷土重来、东山再起。

质疑探究三:项王该不该渡乌江卷土重来?

在这一环节,结合之前的一系列讨论,先由学生自己发表见解。再通过回顾秦汉历史概况进行分析:此时如果项羽渡过乌江、重振旗鼓、卷土重来,那后果将会如何?

据《史记》记载:“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历史就这样使鸿沟成了“楚河汉界”。2200多年前,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以荥阳为主战场,展开了长达4年的攻伐激战,并以荥阳的鸿沟为界,中分天下,成为中国历史长河中最为精彩的片段之一。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当战争的硝烟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消散,“楚河汉界”却永远定格在了中国象棋棋盘上。此时呈现“楚河汉界”地图,并且结合板书中“秦汉历史年代尺”,充分显示当时时代的社会背景。这意味着分裂,意味着战乱,意味着民生涂炭、民不聊生。

纵观古今,世界历史上,第五次叙利亚战争(前202――前195),一场争夺摄政权的血腥冲突爆发;而2011年,为了争夺政权,叙利亚国土上战事再起,遭受苦难的是正是无辜的黎民百姓们,特别是那些还涉世未深的孩子们。(幻灯片图片显示)结合叙利亚战事,及时让学生发表自己对战争的感受,看到战乱中的民生。最终明了:项羽临死,终究忏悔――造福百姓为荣,祸国殃民为辱,不管是为了自己的尊严,还是造福黎民百姓,他的自刎无疑使天下统一,给社会带来了安定,给经济带来了发展,给人民带来了休养生息,在他身上,“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已经不能用来评价霸王一生。如李清照《夏日绝句》所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环节四:总结评价,情感升华

在上述环节的基础上,教师向学生明确如何综合的评价一位历史人物。首先必须明确对历史人物评估标准: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等。通过这最后一环节的设置,使学生能够从中感悟历史经验带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借鉴和指导,感受学习历史的最终意义。

以古鉴今,项羽的人生对现代人也有充分的启示:项羽的不想过江是一种过于自负的个性;项羽的不能过江重来提醒我们正确的用人、决策的影响;项羽的不该过江则告诉我们该具有的全局观、政治观。这也可以再简单联系国共历史(兵退台湾),至今尚待解决,最后总结得出: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当根据当时的社会背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辩证的评价其功过:是否民心所向。项羽个人对现代人具有很大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2]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评价范文第4篇

《项羽之死》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第四单元“散文之部”自主赏析的内容。

具体就《项羽之死》来说,学生们在高一时已经学过《鸿门宴》,对项羽这个人物有一定的了解。而《项羽之死》记述了项羽一生的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表现了他令人唏嘘感叹的悲壮谢幕!至此,项羽这个形象在太史公笔下得到完满的诠释。对项羽形象的赏析有助于学生赏析推荐作品中的西门豹和大铁锤形象。

二.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对于选修课程的“诗歌与散文”部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适当的评价。能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古代诗文。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基于此,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梳理知识点,借助书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疑难问题,疏通文义。

能力目标:学会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把握诗歌与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区别,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写法。

情感目标: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品读诗人、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人物。从悲剧英雄项羽身上吸取失败的教训,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项羽之死》是一篇人物传记散文,因而把握作品如何通过颇具个性化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映衬的手法刻画项羽这一形象,应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而如何把握诗歌和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区别和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写法,是本文学习的难点。

三.说教法与学法

高中语文新课改明确提出新的教学理念: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项羽之死》是一篇自主赏析的课文。因而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诵读法、自主翻译法、小组合作法、拓展探究法。将分为二个课时,第一课时重在梳理文言知识、疏通文义,主要采用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和质疑法、小组合作法。第二课时重在赏析项羽的人物形象,把握诗文塑造形象的区别,主要采用比较阅读法、质疑法、合作探究法。在难点的突破上,引导学生结合史家的评论,合作探讨并形成自己的一些想法,以造成多种不同认识交流和争论的局面,充分利用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让学生自主形成有关结论。

四.说教学过程

《项羽之死》虽是自主赏析课文,但篇幅较长,也是《史记・项羽本纪》最精彩最荡气回肠的一幕,因而课文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疏通文义和理清故事情节。分为四个步骤:初读扫清文字障碍,标注通假字。二是边读边结合书下注解和工具书,大致疏通文意。三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就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意义设疑、解疑,难点词句由小组提交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四是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而赏析项羽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放在第二课时。

导语:(多媒体显示项羽图片并配项羽生平的文字)我们曾在高一时学过《鸿门宴》,大家对项羽有了比较深入客观的了解,《鸿门宴》中的项羽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学生回答可能有――胸无城府、暴躁易怒、骄傲自大、有勇无谋、刚愎自用、妇人之仁、优柔寡断、缺乏远见、缺乏政治头脑等)这样的人是“英雄”吗?(学生可能回答“不是”)可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列入给历代帝王作传的“本纪”中,并且把他放在《高祖本纪》之前。古往今来很多文人骚客讴歌项羽,把他称之为英雄豪杰、西楚霸王。最脍炙人口的诗则是李清照的《咏项羽》诗云:“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李清照的眼中,项羽是“人杰”,是“鬼雄”,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大英雄!本节课将通过《咏项羽》诗与散文《项羽之死》对比阅读,来把握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按照教学流程,整个课堂我预设了4个大问题(问题用多媒体展示)

1.想一想:李诗评价项羽生时是“人杰”,文中的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杰”?作者是如何塑造项羽的“人杰”形象的?

这一环节我将用吕良伟主演的《西楚霸王》中的一小段视频,设置情景,形象化地再现四面楚歌之际的“霸王别姬”。并提问:四面楚歌之时,项羽惊而起,起而饮,饮而歌,歌而泣。慷慨悲歌的项羽是一个怎样的项羽?(明确:项羽慷慨悲歌表现了他多情善感的性格特征。项羽是一个勇猛豪爽的大丈夫,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名骓美女,为项羽这个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进一步提问:“多情善感”似乎不应是英雄所为,项羽还能堪称“人杰”么?(明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崛起于垅亩、拔山扛鼎、破釜沉舟、征战八载未尝一败的西楚霸王此时的心情应是极其复杂的,文中的一个“泣”字极其传神地表现了这种难言的情感。“泣数行下”,这是司马迁笔下霸王唯一的一次落泪、最后一次落泪,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而“东城快战”则尽显其英雄本色。)

三问:从项羽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中,你看到项羽是怎样的人?(明确:东城快战中,项羽三次出战,第一次他“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第二次“嗔目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第三次“驰,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这一段在对比衬托中,太史公用精彩的语言、动作和场面描写塑造了一个骁勇善战、无人匹敌、气势如虹的战神――项羽。但快战之前,项羽则放言“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表现了他的极端自负而不自省。)

概括:项羽的“人杰”形象――骁勇善战、多情善感。(语言、动作、场面描写、对比衬托)

2.说一说:为什么项羽“不肯过江东”呢?李诗为什么说项羽死了也是“鬼雄”?

(明确:在“别姬”时“泣下数行”的血性男子,面对死亡,却毫无惧色。“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番话发自肺腑,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寥寥数语道尽一个顶天立地大丈夫的心声。“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敢”,而是“不愿”。面临一线生机,不是含羞忍耻地苟活于世,而选择了慨然赴死。在人民需要的时候奋不顾身驰骋战场,涤荡秦军。而一旦意识到自己对不起人民时,选择了立即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才是一个悲剧英雄的本色。他死了,也必为“鬼雄”。)

拓展延伸:结合文后四首诗讨论,项羽到底该不该过江东呢?(可以评价诗歌的观点,也可以有自己的新看法,倡导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多媒体补充:易中天评项羽之死――不用多说什么了。谁都不难看出,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概括:项羽的“鬼雄”形象――知耻重义、心地仁善、视死如归。(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的手法)

通过赏析全文,教师可用生动的语言总结项羽形象:司马迁将自己爱、怜、怨、恨,以至满腔的血全部的泪融注笔端,谱写出这一曲英雄悲歌。项羽是一个多情善感、骁勇善战、知耻重义、心地仁善而又极度自负之人。值被围垓下四面楚歌之际,潸然泣下,悲歌慷慨痛别佳人。以数十击数千,当者披靡,斩将刈旗。身处绝地,杀人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其豪迈之气,善战之能激荡天地。乌江岸边,生死存亡之时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慨然赴死,不忍宝马同行毅然赠于忠诚之士,实知耻重义之人。

3.比一比:李清照的诗歌《咏项羽》和司马迁的《项羽之死》都塑造了项羽的形象,二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什么不同?

(明确:同样是项羽这一历史人物形象,但诗歌与散文创造形象的手段却大不相同。李清照的《咏项羽》给我们一个印象或者是结论:项羽是“人杰”,是“鬼雄”,他“不肯过江东”展现了人格的伟大。而《项羽之死》则通过具体描写项羽的语言、行动、神态等等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了项羽的英雄形象。清代学者吴乔曾以做饭和酿酒分别比喻作文和写诗,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由此可见诗文塑造形象的区别:a.诗歌的形象更注重提炼和升华,散文形象着眼于具体逼真。b.诗歌形象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而散文形象则更明白显豁。)

4.研一研:探究项羽悲剧产生的原因,真如项羽所言“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吗?说说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多媒体补充太史公和刘邦、韩信等人对项羽的评价)

(明确:一要有理有据、客观公正,二要将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三要在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

项羽评价范文第5篇

摘 要:《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习惯上称它为“序赞”或是“论赞”,是作者司马迁用来表明创作主旨、追溯典制源流或褒贬历史人物的一种评议性文字。从“太史公曰”中可见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所成的“一家之言”。本文选取《项羽本纪》,对其中的“太史公曰”部分进行分析。

关键词:史记;项羽本纪;太史公曰;评论

1.解释了项羽入纪的原因

初读者对于《史记》中的《项羽本纪》,会有以下疑问:项羽一生都没有当过帝王,他凭什么也进入到本纪中?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的“太史公曰”可以看成是他的解释。他说:“羽非有尺寸乘孰,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总结起来主要的原因是首先项羽不和从前的帝王一样,由继承而来,而是个人从平民奋斗最终得到,从而更加应该得到嘉奖,其次,他亲率诸侯参与直接战斗颠覆了暴秦,而且他主持分裂天下,所有的政事都由其定夺,称号为“霸王”,这是千古未有的奇事奇人。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司马迁对项羽的思想倾向,他不以成败论英雄,把项羽的贡献放在秦末人民反暴秦的生死斗争转折关头来评价,充分肯定了项羽的历史地位,把其作为一个悲剧英雄来讴歌,给予他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不同角度解释了项羽失败原因

《项羽本纪》篇末的分析,把项羽失败的主要原因归结于他一次次决策的“失误”,归结于他胆大心粗、刚愎自用的个性。从此处便可知“太史公曰”排除思想和感情的诸多干扰,从个体作为出发,结合特定历史时期及特定人物的性格,以磊落的胸怀考量个体作为,做出真实合理的睿智评价。

2.1从特定的历史背景考察

人物处在特定历史时段中,其个体作为必要被涵盖在其中,司马迁准确地把握了这一点并本着“忠”,凭借“智”做出广而深、真而妙的独特论断。《项羽本纪》之“太史公曰”:项羽于“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急”的历史时代下,“乘抛起陇亩之中”三年建立霸业,是“近古以来未尝有也”的奇迹。此时的项羽迎合了力征平天下的历史潮流和要求,他的急、狠、猛充分发挥了威力,让他无往而不胜。可是待刘项两家划鸿沟而对峙后,情势发生了变化。这时候要的是头脑、智慧。而项羽不明白“世异则事变,事异则备变”,仍“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三年兴五年亡,如此急剧的变迁,说明了历史潮流是无情的、严酷的,而个体作为是必受历史时代的选择或淘汰,主观的感受与慨叹是于事无补的。“天亡我,非用兵之罪”,此当是历史潮流吧!总之,“太史公曰”都将项羽置于特定的历史时代下来考察,让世人从浩渺纷繁中辨听出历史庄重而不容置疑的声音: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2.2从人物个性考察

司马迁再现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项羽本纪》中“太史公曰”:“……何兴之暴也!”“号为霸王”,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身死东城,尚不觉而不自责。”率性、猛暴、天真是项羽无以伦比的个性特点,由此引发的个体作为必然是丰富而起伏跌荡的。同时,兴暴不识大体、不反省、不谋虑,招致他四面楚歌,众叛亲离,惨死垓下。复杂的个性决定了他难以褒贬的复杂的个体作为。人们爱他也恨他。这才是司马迁苦心孤诣地“曰”出的真实意蕴。“太史公曰”自觉不自觉地触摸到了人性论,它深入地探索和把握着历史人物的个性,因而意味深长,引人思索和正视这样一个事实:性格决定命运。《项羽本纪》中的“太史公曰”概括了项羽失败的原因有五点:第一,分裂天下,引起争斗;第二,背关怀楚,失去地利;第三,放逐义帝,诸侯叛乱;第四,自矜功伐,不行仁政;第五,专恃武力,失去民心。他与刘邦的不同之处便是一个是鲁莽天真的青年,另一个是老谋深算的中年。今天看来便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中年战胜了一个鲁莽天真的青年,可以说刘邦的胜利是必然的,项羽的失败是值得同情的。

3.细节之“重瞳子”

在“太史公曰”里有一个细节,那就是听闻项羽和舜都是“重瞳子”,可见司马迁在这段文字里掩藏的深层情怀和秘密:司马迁用道听途说来假设舜和项羽都是“重瞳子”,从而推断项羽可能是舜帝的苗裔,这是文学性的叙事和评论笔法,其史料和结论都是不可考稽的。这段文字集中了他对项羽英雄一世而最终兵败自刎的历史现实的评价。单从“重瞳子”这一细节便可看出“太史公曰”是直接而明确地表现了司马迁的主观思想情绪、价值评价标准等。如“……禹岂其苗裔哉?何兴之暴也!”一个疑问句一个感叹句。这些句式本身就有很强的抒情意味,再加上司马迁有意将其连用,更加重了情感的表达。当然“太史公曰”价值评价也具有普遍的合理性。“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这几句话客观、合理而又直接点出了项羽失败的原因。但这也掩盖不了司马迁的价值评价有时表现出相当的片面性。“太史公曰”大部分笔墨都是在说项羽他空有高志却目光短浅;他爱慕虚荣,不乏自满自得的小农意识;凡事勇在先,智在后,残忍有余,仁善不足;缺乏从谏如流、宽宏大量的国君气质。其中“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这个说法便透露了司马迁对英雄项羽失败的痛惜之情。

4.结语

《项羽本纪》之“太史公曰”属于“饱含激情,有感而发型”赞。看《项羽本纪》,荡气回肠,排山倒海,一气下来,顺着文势,涌出:“重瞳子”的霸王呵!你起于陇亩,率王诸侯灭秦,分天下、王诸侯,“近以来未尝有”呢!只恨你不该“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竟“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到死了“尚不觉寤而不自责”,何其可笑!结合着前文这样的批判,一股“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跃然纸上。在司马迁的笔下,昔日的西楚霸王,一身英雄胆气,满腔柔情似水,他虽战败身死,但他那“无颜见江东父老”的人生绝唱,以及他那恋祖恋根的血脉情愫,当该炎黄子孙千古传诵。

参考文献:

[1] 韩兆琦.史记解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4-25

[2] 顾竺.史记十大名篇解读[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59-60

[3] 霍小芳.《史记・项羽本纪》探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9(1)

项羽评价范文第6篇

性格决定命运。分析人物性格形象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决不能只通过一两件事(鸿门宴)就武断地议论。项羽不听范增语,就被说是刚愎自用;不杀刘邦斯,就被说是妇人之仁;兵败乌江刎,就被冠以沽名钓誉。这都是断章取义,片面地理解其为人。认知项羽应基于他一生的事迹,进行理性的分析。

据《现代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妇人之仁”的意思是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而在《项羽本纪》中,有关项羽的事迹、行为或多或少与此不甚相符。在项羽少年时,曾亲眼目睹了秦始皇游会稽时那种隆重、盛大的场面,于是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一个从小从如此远大志向,并为此奋斗一生的人,我们怎么能说他不识大体?陈涉起义爆发后,项羽在叔父项梁的安排下,“籍遂拔剑斩守头”,以迅雷之势杀死会稽郡守及府中反抗的兵士,夺取政权,开始了他雄心勃勃、喑恶叱咤的一生。当号称卿子冠军的上将军宋义奉命救赵,却停留四十余日,徘徊观望,并为自己的做法寻找理由时,他果断地杀掉宋义,排除了进军的障碍,以勇冠三军、破釜沉舟的气势,击败秦军主力,扭转了局势,为最后灭秦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当他发现秦国降卒“其心不服,至关中不听,事必危”时,便毫不犹豫地下令“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如此一个做事果决的三军统帅,我们有什么理由说他处事姑息优柔呢?把“妇人之仁”看成项羽的主要性格缺点显然缺少有力的依据。

因此,我们对项羽的评价不能针对一时的一事,就简单地作出定论。那在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不能最后成其霸业的至关重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项羽的重义守信

刘邦从项梁起事开始,便紧跟着项氏集团南征北战,抗击秦军。刘邦曾和项羽联手攻打城阳、定陶、雍丘、外黄……可谓是经过血与火考验的“战友”。项羽与刘邦结义之时,刘邦的一句:“我乃区区一下人耳,焉敢与将军结义乎。戏言耳,戏言耳。”刘邦欲擒故纵、深藏不露之心机可见一斑。而项羽则豁达大度,他甚至不听部下劝阻,毅然决然的与刘邦结为兄弟。在刘邦部下和霸王部下闹不和的时候,项羽更表现出海纳百川的胸襟,处决了自己的几个部下,还拨了五千人马予刘邦,使得刘邦羽翼渐丰。可见,在放走刘邦这件事上,项羽更注重的是通常所说的“兄弟情谊”。同时,他也是一个级为讲信用之人。怀王曾与诸侯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尽管灭秦的真正功臣是项羽,但毕竟先入咸阳者是刘邦,项羽欲攻刘邦已是背离自己的信义,如今刘邦前来谢罪,俯首称臣,此时若再杀刘邦更是有违自己的良心,这是项羽所不能接受的。项羽宁可在战场上与刘邦一刀一枪地拼命,也不愿玩弄这种失信于天下的阴谋来战胜对手。因此,他才不理睬范增的多次暗示,才宽容了樊哙的不恭,甚至产生了英雄相惜的情感。

中国古代真正的英雄豪杰都是义薄云天之人,如关云长之义释曹操就是生动的一例。司马迁所要高度评价的正是这种仁义精神。因为当初司马迁因李陵之祸遭受宫刑时,多么希望能有项羽这样的英雄相救,然而,当时他身边的所谓知交却一个个离他而去,坐视司马迁遭受奇耻大辱。可以想见,当司马迁在刻画项羽的时候,对于那些明哲保身之徒是怀着极大的愤慨和不齿之情的。

二、项羽的英雄心理

项羽不杀刘邦是基于他的英雄心理,或者说是建立在他对自身勇气充分自信的基础上的。确实,项羽从会稽起事开始,攻城掠地,拔营下寨,从来就不知道世上还有一个“怕”字,诚如他在垓下之围后对他的手下所言,“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即使他只剩下二十八员骑兵,仍能在汉军的重重包围中左冲右突,斩兵杀将,如入无人之境。这种唯我独尊、谁与争锋的气势,足可撼三军,动天地。虎狼之秦尚不在他眼里,区区刘邦又岂在话下。也正是他的这种“唯我独尊”的英雄心理,使得他有时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也很难重用别人,也很难博得别人的信任和拥护。刘邦曾这样来评价项羽:“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三、项羽的思乡恋土

项羽被围困在垓下的时候,四面楚歌,勾起了楚军的思乡之情,他们已经无心恋战,最后一败涂地。秦兵这样,项羽也一样,具有明显的思乡恋土的情结。在《史记?项羽本纪》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如果项羽不放弃关中四塞之地而东归彭城,他是有能力控制刘邦的,我想刘邦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为。这在项羽的悲剧命运中,也许不是主要的原因,但我想它一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项羽是司马迁笔下富有个性特点的人物之一,对他的分析我们应立足于司马迁对他的一生看法,才能做出较为公正的评价。

项羽评价范文第7篇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选自《史记》)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文字中的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答:

2.比较项羽《垓下歌》和刘邦《大风歌》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答:

3.第三自然段中哪些文字最能表现司马迁对项羽一生功过的评价?请简要说明。再找出最能表现司马迁观点的句子是哪两句?

答:

4.评价历史人物应做到“有理有据;把历史人物放到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中去评价;从评价中获得经验教训,以启示今人”。请搜集古今人物对项羽的评价,并谈谈你有何感想,再谈谈自己对项羽的评价。

答:

项羽评价范文第8篇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司马迁的这段话,指出项羽败亡的根本原因在于“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从而导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的可悲结局。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楚汉战争中的项羽。清人王昙《祭西楚霸王之墓》评说项羽的逆天行事:“秦人天下楚人弓,枉把头颅赠马童。天意何曾袒刘季?大王失计恋江东。早摧函谷称西帝,何必鸿门杀沛公?徒纵咸阳三月火,让他娄敬说关中。”秦王朝灭亡之后,项羽逆历史潮流而动,其所作所为应作负面评价。

西屠咸阳。鸿门宴后,“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项羽这一极其野蛮的行径,毁灭了这座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倾全国之力营建的城市。其时,整个咸阳的全部宫殿、陵墓以及其他一切建筑,均焚于三个月的大火之中。项羽西屠咸阳的理由,仅仅是思念故乡,要引兵东归。这种对社会财富和民族文化的无端破坏,足以令项羽成为历史罪人。

分封诸侯。项王欲自立为王,于是先封诸将相为王。冠冕堂皇的理由是:“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于是裂土分封十八诸侯王,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都彭城。灭秦之后,这种分封割据的形势并非不可避免。因为各路诸侯虽然各自拥兵据地,但毕竟皆尊义帝为共主,其时项羽若拥义帝而建立统一的封建王朝,并非不可能。目光短浅、心胸狭窄的项羽开历史倒车,让历史退回至战国时代,矛盾即时触发,天下纷争遂起。

击杀义帝。项羽就国至彭城后,“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其群臣稍稍背叛之,乃阴令衡山、临江王击杀之江中”。当初楚怀王和诸老将不同意项羽为西路军首领,项羽怀恨在心。入关之后,虽尊称楚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自己号令天下,不久即迁杀义帝。义帝本无足轻重,但既然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就不应平白无故加害,项羽因泄私愤而迁杀之,在道义上、舆论上处于被动地位。

坑杀降卒。分封恶果立即出现,未得封王的田荣、田横兄弟首先造反。汉之二年冬,项羽率军北至城阳,田荣败死。项羽“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坑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项羽的烧杀令齐人寒心,“齐人相聚而叛之”,田横据阳城久攻不下。“子羽暴虐”,项羽在战争中向以残暴著称,巨鹿之战后,项羽一个晚上即坑杀秦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屠戮齐民不过是项羽一向残暴行为的继续。楚汉战争中,项羽的这种暴虐行为不乏其例。

众叛亲离。长达四年的战争中,项羽由强而弱,刘邦由弱而强,与人心向背密切相关。韩信离开项营投向汉中,韩信军队正是最后击溃项羽军队的主力。陈平离开项营投靠刘邦,成为刘邦言听计从的重要谋臣。黥布审时度势,背叛项羽,参加刘邦集团,成为项羽心腹之患。范增为项羽霸业运筹帷幄,却被项羽赶走,忧郁而死。项伯为项羽季父,却处处为刘邦说话,最后被刘邦封侯。项羽由鸿门宴时的“兵四十万”至垓下溃围时的“八百余人”,是一部项羽不能容人、不会用人、不善待人,而致众叛亲离分崩离析的历史。

身死不悟。项羽身临绝境,三次仰天长叹:“今卒困于此,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天亡之我,我何渡为?”这些怨气冲天的话语,最能展现项羽一意孤行、至死不悟的个性。“心已死而意犹未平,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也。”(钱钟书《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项羽本纪》)项羽集团的败亡是倒行逆施的结果,项羽却看作是上苍的捉弄,被司马迁斥为“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岂不谬哉”!

这些事实,见诸史载,人所悉知。所以胪列于此,意在说明,《项羽本纪》的传文和赞语表意是一致的,司马迁对楚汉战争中的项羽是否定的。

在否定楚汉战争中的项羽的同时,司马迁对刘邦作了正面评价和充分肯定。项羽西屠咸阳,刘邦进入咸阳之时,“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项羽分封诸侯,刘邦在楚汉战争中虽然先后不得不封了韩信、彭越等七个异姓王,但一直置于控制之下,而且很快即一一翦灭(无足轻重的长沙王吴芮是一个例外),坚持了中央集权。项羽击杀义帝,刘邦“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取得了舆论上的主动。项羽坑杀降卒,刘邦攻城略地,“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诸故秦苑囿园池,皆令人得田之”,“大赦罪人”,“抚关外父老”。项羽众叛亲离,刘邦自述用人之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楚汉广武对峙,刘邦吊民伐罪,宣示项羽的“十大罪状”,罪状大体属实(项羽“掘始皇帝冢”,考古证明不实),司马迁是认同的。这些见诸《史记・高祖本纪》的基本史实,说明楚败汉胜是历史的必然结局。所以,《高祖本纪》赞语称:“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只要客观对照“两纪”的叙事和评判,就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对刘邦,太史公是肯定的,而对楚汉战争中的项羽,太史公则是否定的――司马迁既然热情歌颂了刘邦消灭项羽集团的战争,从逻辑上说,就不会对项羽的失败寄予同情甚至高唱赞歌。

对楚汉战争中的项羽,当代历史学家是这样评价的:

以项羽为首的楚军起初处于绝对优势,由于项羽缺乏远见,妄图倒退至秦以前的割据时代,而违背了统一的历史潮流,加上他刚愎自用,残忍暴虐,不能用人,终至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兵败自杀。(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255页)

古今历史学家的这些结论可以说并不新鲜。笔者之所以要撰文提请读者注意,是因为不少读者忽视乃至忘却了这些基本史实,而给予楚汉战争中的项羽献上了太多的鲜花和溢美之辞,在教师的讲述中,在学生的发言中,甚至在为数不少的文章中――这是语文界许多同仁耳熟能详的。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入《项羽之死》,《教师教学用书》该篇“整体感知”用“多愁善感”“勇武豪爽”“知耻重义”“心底仁善”等赞语肯定项羽并总结道:

这篇文章就刻画出了项羽的“精神气血”:有诀别美人名骓的血性柔肠,有感天怨时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有赠马赐头的豪侠意气……整篇文章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不免对这段传奇的历史感慨万千,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该书110页)

“苏教版”《〈史记〉选读》选入《项羽本纪》,《教学参考书》该篇“文本品读”鉴赏“垓下之战”:

通过帐中别姬、东城快战、乌江拒渡、“为德”自刎等情节,描绘出项羽性格的多个侧面:或英雄气短,慷慨悲歌;或愤懑不平,决死快战;或叱咤阵前,神威不减;或兵败自刎,坦荡磊落……传达出项羽这一悲剧英雄的形象与神采。(该书75页)

读到这些文字,笔者莫名惊诧。对一个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物,有必要去“悲之叹之,爱之怜之”吗?难道在文学鉴赏时,可以完全脱离历史评价,去欣赏“这一悲剧英雄的形象与神采”吗?

笔者认为,不适当地肯定项羽其人,是因为在不少问题上,存在对《项羽本纪》,特别是《项羽之死》理解上的偏差。

有人认为,司马迁通过“鸿门宴”事件的描写,意在说明项羽的“忠实厚道”(《〈史记〉选读・教师教学用书》第98页)。项羽之所以不杀刘邦,不是因为有什么“不忍”之心,最根本的,是因为项羽不屑将刘邦看成潜在的对手(刘邦“谢罪”一事证明,固然不是现实中的对手)。假使项羽认为刘邦是称王称霸的劲敌,就会像杀掉宋义一样,毫不犹豫地将刘邦从历史上轻轻抹去。“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傲慢自大的项羽其时对这一点毫无认识。曹无伤密报刘邦有“天子气”,触动项羽的神经,要“急击勿失”,刘邦谢罪,项伯疏解,项羽误会消除,又放刘邦一条生路,其因盖在于此。所以,“鸿门宴”证明的是项羽的短见和愚蠢,称项羽“厚道”“磊落”到不愿在宴会上暗算对手,这种理解和司马迁的原意是不符合的。

“鸿门宴”是楚汉战争的前奏曲,项羽之死才是楚汉战争的终场戏。司马迁以生花妙笔描摹的这一幕人物悲剧,描绘的是西楚霸王困兽犹斗式的勇猛,说明的是“欲以力征经营天下”者的可悲。

“悲歌别姬”的描写,是为着颂扬项羽“血性柔肠”的悲情吗?司马迁引用《垓下歌》,是引项羽之诗还议其身,指责项羽自恃“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荒谬。彻夜高唱的“楚歌”更能代表正义的力量。刚愎自用的暴虐者项羽面对虞姬,“泣下数行”,这是记录人性之真:项羽,同样具有人的种种复杂情感。但是,项羽一己之悲情,虞姬一人之性命,比起被项羽坑掉的数十万降卒的冤魂,分量又有几何呢!

“东城快战”的描写,是为着表彰项羽“勇武豪爽”的神威吗?这种拔山扛鼎、力敌万人的勇力,韩信嗤之以鼻:“项王喑(口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唐代诗人汪遵《项亭》也不看好:“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无论是作为政治家还是军事家,项羽都是失败的。“东城快战”恰恰证明,“拔山盖世故应亡”(张耒《项羽》),个人的“勇武豪爽”对战争进程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

“乌江拒渡”的描写,是为着证明项羽“知耻重义”的品质吗?对此,政治家王安石《题乌江亭》早已看透此中玄机:“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犹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势不可为,项羽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有乌江自刎之举。司马迁实录的一个小插曲,说明了项羽和人民的关系:“田父”欺骗而不是同情穷途末路的项羽,使其陷身大泽之中,为汉军围歼项羽准备了条件。这无疑代表着人民对走向末路的项羽的唾弃。

这里,有必要议一议论者给项羽戴上的桂冠――“悲剧英雄”。笔者认为,无论是将“悲剧英雄”理解成“悲剧”中的“英雄”或“英雄”的“悲剧”,皆与情理不合。因为,酿就个人“悲剧”之时,项羽已经难称“英雄”。不错,项羽是做过一回英雄的,而且是大英雄、真英雄。破釜沉舟,勇冠三军,项羽的确是惊天动地、叱咤风云的英雄。可惜,项羽自认做了大半辈子英雄,但从西屠咸阳开始,天下人不视其为英雄,太史公不视其为英雄,读史者又有什么理由视其为英雄呢?什么是英雄?基本的核心不可或缺的标准只有一条:人民拥戴。评定英雄,不是看消灭了多少强敌,屠戮了多少生灵,更不能以所谓“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和“赠马赐头的豪侠意气”为标准。从这一角度看,楚汉战争落幕时的项羽,为一悲剧人物,难称“悲剧英雄”。倒是那位常常被称作“流氓”“无赖”的刘邦是一个真正的英雄,只要想一想西汉二百余年的治平社会和辉煌文化,便可知此言不虚。

论者又常引钱钟书《管锥编》中一段文字,说明对项羽其人可以“一分为二”:

“言语呕呕”与“喑(口恶)叱咤”,“恭敬慈爱”与“剽悍滑贼”,“爱人礼士”与“妒贤嫉能”,“妇人之仁”与“屠坑残灭”,“分食推饮”与“玩印不予”,皆若相反相违,而既具在羽一人之身,有似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则又莫不同条共贯,科以心学理性,犁然有当。(《管锥编・史记会注考证・项羽本纪》)

钱氏之评,着眼于项羽性格的复杂性――“《史记》写人物性格,无复综如此者”,着眼于《史记》写项羽性格的高妙笔法――“两手分书,一喉异曲”;并不涉及对项羽是非功过的评价――这不是在为西楚霸王作“个人小结”:优点若干,缺点若干;一分为二,五五对开。“言语呕呕”等语,主要出自《淮阴侯列传》韩信的评论:“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由引文可以看出,对作为领袖人物西楚霸王的“妇人之仁”,淮阴侯是持否定态度的。如此,怎么可以将钱氏之评作为颂扬项羽的佐证呢?

“已破章邯势莫当,八千子弟赴咸阳。新安何苦坑秦卒,坝上焉能杀汉王!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乌江水冷秋风急,寂寞野花开战场。”(郑燮《项羽》)应当承认,《项羽之死》为楚汉战争的落幕涂抹上一层悲凉色彩。在这幕终场戏中,司马迁以文学手法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穷途末路、至死不屈的悲剧人物形象,真实地、前所未有地写出了历史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所以,存在两个项羽,一个是历史人物项羽,一个是文学人物项羽。尽管在《项羽本纪》中,两种形象是完全统一的。但人们在解读《项羽本纪》,特别是《项羽之死》时,很容易抽空历史人物项羽,专注文学形象项羽,忽略司马迁总体上对历史人物项羽的否定,从而产生误读。所以,今人对项羽的揄扬和司马迁“尚奇”的叙事笔法不无关系。笔者认为,《史记》首先是历史人物传记,文学笔法是塑造和丰满历史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不宜离开历史人物的评判去解读艺术形象。在《项羽本纪》的鉴赏中,我们看到的恰恰是这样的情形。至于后世熔铸了作家想象的文学艺术形象项羽(如《霸王别姬》《十面埋伏》中的项羽),由于创作目的不同,和历史人物项羽已有很大差别,自然不必与本篇讨论的历史人物项羽混为一谈。

项羽评价范文第9篇

有人高度评价项羽说:“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又高度评价司马迁对项羽的记述说:“太史公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亦千古无二。”司马迁写《史记》,将项羽放入专门记述历代帝王的本纪,也体现了对他的较高评价。项羽最令人伤感的是其身上所体现的悲剧色彩,他是政治和军事上失败的悲剧英雄;项羽最令人敬佩的是其身上所体现的精神品格,他是精神和道义上成功的盖世英雄。

勇猛果敢

项羽家族世代为楚将,项羽秉承了家族基因。项羽曾剑斩会稽郡守殷通之头,殷通左右随从大惊失色,乱作一团;项羽又杀近百人,整个衙门的人都惊慌失措地趴在地上,没有谁敢站起来。项羽在军帐中砍下上将军宋义之头后,向军中命令说:“宋义与齐国阴谋反楚,楚王密令我杀死他。”当时众将畏服,没有谁敢反抗,并齐声说:“首先拥立楚王的是将军家,现在将军又诛灭乱臣贼子。”随后众将拥立项羽为上将军。项羽杀死卿子冠军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项羽统率全军渡过漳河,沉掉舟船,破釜砸罐,烧毁营房,携带三天干粮,以此向士兵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项羽在垓下之战前守无不坚,攻无不克,“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垓下之战后,项羽将坐骑送给乌江亭长,手持短兵器交战,一人杀死汉兵数百人,身上也受创十多处,最后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还分成四队向四方冲杀。汉军已重重包围,他对骑兵说:“我为你们斩杀一将。”命令骑兵们四面奔驰而下,约定到山的东边分三处集合。接着项羽大声呼喊奔驰而下,汉军随之涣散,项羽斩杀一员汉将。这时任汉军骑将的赤泉侯追击,项羽怒吼一声,赤泉侯人马俱惊,退避数里。项羽与骑兵们分三处会合。汉军不知他在何处,就分三路重新包围。项羽继续奔驰,又斩杀一名汉军都尉和近百名汉兵,楚军仅损失两名骑兵。他问骑兵们:“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回答:“正如大王所言。”梁启超指出,项羽“非有绝大之气魄,绝大之胆量,岂能于此四面楚歌之中打开一条血路”。

刚正磊落

在鸿门宴上,项羽对范增多次目视和举起玉玦暗示默然不应,对樊哙多次不恭的言谈举止宽宏大量,对项伯阻挡项庄欲借舞剑之机刺杀刘邦的行为放任不管,不愿在酒宴上杀刘邦,致使刘邦寻机走脱。气得范增仰天慨叹:“唉!竖子不足与谋。”后来项羽与刘邦约定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属汉国,鸿沟以东属楚国。双方官兵都为休战喊万岁。项羽还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放归汉营,并守约退兵。而刘邦君臣认为这是灭楚良机,又一次背信弃义,毁约突袭楚军。李宗吾先生认为:“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咽鸣叱咤,千人皆废,为什么身死东城,为天下笑!他失败的原因,韩信所说:‘妇人之仁,匹夫之勇’两句话,包括尽了。妇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其病根在心子不黑;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气,其病根在脸皮不厚。鸿门之宴,项羽和刘邦,同坐一席,项庄已经把剑取出来了,只要在刘邦的颈上一划,‘太高皇帝’的招牌,立刻可以挂出,他偏偏徘徊不忍,竟被刘邦逃走。”

立志献身

项羽年少时学习识字、写字,未学好就放弃,学剑术又没学成。项梁很生气。项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而要“学万人敌”,即学兵法以指挥千军万马。有人认为,作为世世楚将的贵族后裔,项羽心向军武,立志以武力秦王朝,为家国复仇。项羽二十三岁时,秦始皇游历会稽,渡过浙江,项梁和项羽一起围着观看。项羽暗指秦始皇说:“他,我们可以取而代之。”吓得项梁急忙捂住项羽的嘴说:“不要胡言,会灭族啊!”但项梁也由此更明白项羽胸怀大志,确是奇才。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有逃脱机会,当时乌江亭长停船岸边,对项羽说:“江东虽小,土地也有千里,民众几十万,足以称王。现在只有我有船,望大王急速渡江。如汉军到来,则无法走脱。”但项羽视死如归,最终选择献身战场,他笑着说:“天要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当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今无一人返回。纵然承蒙江东父老怜爱,以我为王,我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即使他们不说,我内心也深感愧疚!”许多人赞美项羽从容自刎是一种人格尊严和魅力,是一种献身和牺牲精神。

谈论项羽有时不能不提刘邦,古往今来将这两人放在一起比较、议论和研究的成果不计其数,浩如烟海,但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一般谈到两人各自遇到秦始皇同样都是脱口而出的话,大多认为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与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此也”相比,前者更显示出项羽生来号令天下、俯视人寰的英雄本色和气概。而谈到“原来不读书”同样都未受什么文化教育的两人所作的诗,大多认为刘邦《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与项羽《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相比,前者更显示出刘邦追求平定天下、长治久安的政治智慧和远见。有人将刘邦胜项羽与汉代谚语“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联系起来,认为自秦汉以后,“流氓政治”和“阴谋文化”盛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其中的深层原因是值得我们认真探寻的。

上一篇:信用评价范文 下一篇:公司评价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