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1:31:07

文教论文

文教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学校教育一般人认为,就是技能教育、知识教育,但无数的案例已经证明没有人文素质做底蕴,再好的知识教育对于人的成长来说都无济于事。几乎所有的老师的工作重心,其实都在培养学生怎么就业上,而严重忽略了人的素质的另外构成——人文素质。学校教育只有三年或四年,但如果不认真对待,就会给学生带来一辈子的不良影响。如何加强学校的人文教育,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

案例一:2007年5月的一天,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坐在教室一侧戴着耳钉的男孩先对着镜头,“这就是地理课”,画面中的一个声音说。随后“耳钉男”走上讲台,伸手要摘掉老师的帽子。老师像有所防备,迅速将帽子放在了衣兜里,“耳钉男”则回到了座位上。此过程中,老师讲课的话语没有停止。学生们不停地尖叫和骂着脏话。另一名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拾起一个塑料瓶向老师掷去。

案例二:2008年3月20日,《信息时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文秘专业课堂上,老师和学生正如火如荼地商讨如何“打劫银行”,听起来让人毛骨悚然。原来,这是任课老师在对之前布置的作业进行点评。作业如下:人物:1名首领、1名开锁工、1名司机、2名抢劫员、1名;时间:必须在7分半钟内完成。(因为开锁工一碰到后门警铃就会响,届时警察就会来到现场);限制:从银行后门到前门需要45秒;开锁工开后门需要2分钟;从后门到保险柜的距离为1分钟;前门的人就位需要30秒;穿过柜台需要30秒;洗劫柜台需要3分钟;撤退需要45秒;组织:5~6名学生为一小组。要求:根据以上的人员以及时间限制,运用人力资源配置等的方法,以抢劫银行为目的,撰写一份企划书。

这两则消息,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耳钉男”对于自己的老师竟然用泯灭人性的手段肆意侮辱,这是对我们教育效果的极大讽刺。而作为“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老师,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意能力,居然讲解起了如何抢银行,可悲,可叹。一个是学生的无知,一个是老师的荒唐。这样的老师和学生共同折射出了我们的人文教育的脆弱和缺失。

人的素质构成应该有两种:一是技能素质,一是人文素质,两者缺一不可。三国有一个真正活在了人们心目中的人物:关羽,他武功高,讲忠义,两种素质都具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吕布,天下第一的武艺,本应赢得当时以及后人的尊敬,可是,因为其不讲信用反复无常小人之心最终遭到了罗贯中和后人的鄙视。人在社会上其实就是展现了这两种素养,那么在我看来,更重要的算是人文素养。学生在算题的时候可能慢了些,英语单词记得有不那么准确,或者专业技能要到社会上才能真正提高和完善,但在人文素质上一旦丧失或残缺不全,那就几乎宣告了这个人整体上的失败。学校教育强调的专业核心竞争力,学动画的,得具备制作动画的能力;学广告的,得具备创意制作设计的能力;学新闻采访的,得具备写作摄影等能力等。许多高校的课程都围绕培养和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设置,人文素质则靠一些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自然事件随机培养,有些学生由于性格等原因其实是游离于学校活动之外的。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不能使学生成为高能低质的社会竞争者。早年在云南大学出现的马加爵事件就是个有力的证明,以知识能力来判断他,他应该是个优秀者。可在他的人格构成里,某些成分的缺失,综合判定他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甚至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在我看来,学校教育首先要保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好人,其次,才考虑培养其成为能人,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应双管齐下彼此呼应,厚此薄彼,势必会为人才成长埋下隐患。李俊,一个技校毕业的中专生,一个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电脑爱好者,一个被杀毒软件公司拒之门外的年轻人,荼毒了小半个中国互联网。如果不是地震引发海底光缆故障,那只颔首敬香的“熊猫”,还将“迁徙”到更远的地方。从网络专业的角度看,李俊具备了令人赞赏肯定的一切专业技能,但人文情怀的冷酷以及人文素质的不足终使其成为一名囚犯。听说国内著名公司随即宣布等他出狱后要以百万年薪聘请他,笔者不否定此做法,但提醒该公司应鉴定一下李俊品质方面修葺的完好程度后再做决定。

如何在学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首先,是增加人文课程课时量。在不影响专业课程的前提下,利用教学计划内课时或选修课,给学生灌输做人的思想和理念。其次,一定在评价体系上做调整。对于学生期末评价以及毕业评价不要单一地看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否,还应从品质德行上给予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当然,“处事”能力是看得见的,“为人”似乎不太好评价,尽管如此,也要尽量制定出较为科学的标准,至少给学生传递一个信息,专业能力只是你素养的一部分而已,还有更多的关乎生命本真人只本性的东西需要学生自己自觉修养大力完善;第三,多举办人文方面的讲座。举办讲座的作用不仅在于听过讲座后所获得的积极影响,校园内关于讲座宣传的海报本身就是对人文精神的传递;第四,专业教学也不能忽略人文素养的引导;第五,强调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地位和影响。传统文化对于真善美的表述和引导会起到特殊的效用,现在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高职高专学生,对于传统的继承力十分脆弱,价值观渐渐向功利化方向倾斜,快餐文化盛行,做事能力有余,做人根基不深,需要传统文化的介入使其“君子慎其独也”、使其“善养吾浩然之气”等。

提高人文素质的办法很多,需要更多教育界同仁探讨。我们的社会在飞速发展,“发展”指的是经济;某某高中的教学质量很好,“教学质量”指的是学生的考试能力;某某大学的就业率和高,“就业率”指的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进入社会以后还要有很长的人生道路要走,学校教育不能只图一时之成就,忽略为学生建立一生强健的人文根基。所以,从国家人才的需要看,从教育的基本规律看,从人格的完整程度看,笔者还是要再次虽无新意却不遗余力地呼吁:警惕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参考文献:

[1]朱俊伟.2007年最新中国大学人文教育理念实践与展望.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文教论文范文第2篇

直观性是历来被称道的教学原则之一。

直观教学除了实物、教具之外,最实用的就是直观性的语言。

从理论上讲,语言从来都不是直观的,但好的、形象的语言可以使学生通过想象、联想进而直接地去感知事物,这就是语言的直观性。这种直观性表现为生动形象,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运用直观语言,自然会引导学生进入教材特定的情境之中。

比如,我在指导学生阅读《语文读本》中《雨中登泰山》一文时,当读到对泰山松出神入化地描述之前,我启发学生说:“作为人,我们有你争我夺的球场竞技,有追逐嬉戏的课间游戏,有等待好友的焦灼不安,还有自我感觉甚佳的自得情态。现在,作者把这些描述统统给了泰山松,那么,这些泰山松显示了怎样的形象呢?”这样的启发唤起了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他们还极有兴趣地去印证自己想象中的形象。

读到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在半空中展开枝叶,像是和狂风乌云争天夺日,又像是和清风游戏”时,同学们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好像那“望穿秋水”、“斜着身子张望”的泰山松等待的正是这些莘莘学子。于是,学生很快地进入特定的教学情境中。

这种形象的、富有直观性的语言来自教师平日的语言修养,来自教师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将学生所熟知的事物,经过加工了的语言与课文知识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接受,加深对课文知识的感性认识。

二、趣味语言———巧妙生辉

语言有趣味,才能使学生陶醉、忘我,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又会促成积极的情感,而积极的情感将会使学生全神贯注,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把趣味比作教学语言的”味精”。这种“味精“的作用是将课堂“活”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一次公开课上,我指导学生习作夹叙夹议。其时已是上午第四节课,学生已很疲劳。我走进教室一言未发,在黑板上写了一副对联:“邹孟子,吴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周宣王,齐宣王,司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然后,在上端大书课题“夹叙夹议”。

这才转身说:“寺人孟子虽是个阉人,本质上还是个男的;司马懿虽有不臣之举,毕竟只是个臣子。夹叙夹议也不是属骡子的,它本质上还是记叙文,其议论是为记叙服务的,所以我们写这类文章时要注意,不能为议而议。”从我开始板书起,教室里就泛起了切切的笑声。

至此,学生的注意力已完全被我吸引过来。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教育家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趣味性往往是靠幽默的语言来创造的,它决非庸俗的滑稽和浅薄的哗众取宠。它应该紧扣教学内容,在用词的精当和巧妙上下功夫,创造一种幽默的氛围。

著名作家老舍说过:“我要求自己用词造句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单纯地、孤立地用一字、造一句,而是力求前呼后应,血脉流通……这样,前面所说的,是为后面打埋伏,到时候就必有效果,使人发笑。”

同时应该将谐趣和理趣结合起来,寓理趣于谐趣之中,这样才能让人觉得像品怪味豆———鲜中带辣,营养丰富:像嚼青橄榄———甜中含酸,回味无穷。

三、修饰语言———锦上添花

语言要有修饰性,就是说要使用各种修辞手段来增强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教师如能口吻生花,学生必能如浴春风,受到美的语言的感染,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爱迪生说:“最能直接打动人心灵的还是美。”

极富美感的语言,会使课堂教学产生春风化雨般的魅力。在学习《荷花淀》一文时,我们先观看了教学录像片《荷花淀》。

看过之后,我引导学生讨论其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说到其中的“绿”,我有意识地强调:“那不是朱自清笔下醉人的绿,也不是李乐薇笔下的那片纯绿,这绿要人们用心灵去捕捉,用精神去体味,用双眼去勾画方能寻出个中真味,那么,这片绿的内蕴是什么呢?”

由于我有意识地运用了对比和词语移用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修辞性,所以,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也象受到了感染,语言也披上了美丽的霓裳:“这是充满生活希望的绿”,“这是蕴藉纯情的绿”,“这是饱含乡土芳香的绿”,“这是洋溢斗争精神的绿”……修辞本身具有动态美,运用得巧妙就会锦上添花,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如此,不但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也会牵动起学生仿学的兴趣。学生不但学得课文中知识,也会深为教师优美的语言所感染,进而能学得许多词语,学得优秀的表达方式,从而拓延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可谓是“一箭双雕”、事半功倍。

当然,教学语言既不同于一般的口语,也有别于书面语言,所以,修饰语言也要恰如其分,切忌哗众取宠,避免买椟“失”珠。

四、抒情语言———陶情冶志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教学不仅是用理性的光芒去照耀学生、教育学生,更重要的是用情感的浪花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开启智慧的大门。

可以说情感是教学中的灵魂。

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情感所起的作用,比单纯用理智所抱的信念,比由于畏惧惩罚而形成的根深蒂固的习惯,都要有力得多。”

教学语言的情感表现为语言的抒情性。

那来自于对课文深刻理解的极富抒情的语言,必然凝聚着深深的情感。

而教学中这种充满了情感的“高级信息”必定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强烈共鸣。

在讲巴金先生的散文《灯》时,我描述着那漆黑的寒夜:万物是死一般的沉寂,脚下的大地仿佛在下沉,这时在我们眼前闪出几点灯光,尽管那灯似在微微颤抖,尽管它的颜色是昏黄色,但它还会使人们心中一震,因为它是光明的使者……在这个过程中先是我被那无望的感觉攫住心灵,所以语调格外低沉、冷涩。这时,我发现学生眼里也布满了迷惑不安的神色。接着,当我自己为文中的灯光一震,用充满情感的语调牵出希望之时,学生们也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在教学中如何使用抒情性语言使学生入情,关键在于教师必须使自己的喜怒哀乐为作品的情感所牵动,即所谓的“要使别人被感动,自己首先要被感动”。

自己被感染了,成了“局内人”,把作者的情感化作自己不吐不快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所运用的教学语言也一定充满真实感情。

语文教学是艺术,是通过艺术化的语言创造出的艺术,只有将语文教学艺术化,才能展现出语文课的个性来。

艺术化的语言来自于生活,来自于教师的修养,来自于丰富的知识。

文教论文范文第3篇

分析文章结构,弄清层次段落

结构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议论文的结构有一定的规律,但无固定的模式。由于文章内容及作者表现这些内容时的思路不同,因而议论文的结构是多姿多态的。这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三段式,表现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2、并列式,即文章各内容间的关系是平行的。3、递进式,即文章的各内容逐层推进。4、对比式,即文从正反两方面对一个问题展开论证,借以突出中心论点。5、总分式,分为先总后分式和先分后总式两种。6、散论式,这是一种有叙有议、边叙边议的议论方式。

分析议论文的结构,关键是划分段落。议论文分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根据论证方法来分段。议论文有破有立,可根据立论和驳论这一论述问题的方法来分段。2、根据论证过程的阶段性来分段。有的文章内容集中,全文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三段式”展开论证,这就可按作者思路把文章分为相应的部分。3、根据非论证部分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分段。议论中过渡与照应,既非论点也非论据,但它们是文中起重要作用的非论证部分,体现了议论文的内在联系,反映了作者思路发展的线索,是考虑分段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分析议论文结构,弄清文章的层次段落时,教师可指导学生编写结构提纲、编制结构图解。这种提纲和图解用文字、数字、线条、符号把文章主要内容、论证过程、文章各部分的关系,简明地标示出来。不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应注意:能概括文章的基本内容,语言准备精炼,文字或符号能标示文章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分析议论文要素,明确全文中心思想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找出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找准中心论点、归纳中心思想,这是议论文教学的重点。

1、找准中心论点,概括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是一篇议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统率全文的纲。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找准中心论点:(1)从作者出示中心论点的方式上去思考。议论文出示中心论点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有的先分析论证,最后归纳中心论点;有的在论证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有的渗透在论证过程中,需读者加以归纳。(2)从文章的层次段落上去思考。文章的层次段落是作者思路发展的轨迹,因此从层次段落入手,把握作者的思路,这是找准议论文中心论点的又一方法。(3)从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中去思考。一篇较复杂的议论文,除有贯穿全文的中心论点外,还有若干分论点。其中中心论点起支撑作用,《改造我们的学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改造我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接着从三个方面论证了三个分论点: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成就和意义;主观主义学习态度和方法对革命造成的危害;论述主观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这两种学习态度的实质和特点,并提出改造学习制度的具体措施。这三个分论点从不同侧面论证并支撑了中心论点,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就可确定全文的中心论点。找准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后还应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某一问题所作的总判断,是中心思想的核心。而中心思想除包含中心论点外,还包含文章的主要内容、现实意义及作者的希望等。如《反对自由主义》,题目就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中心思想则为:作者通过对自由主义的表现、根源、实质和危害的分析,深刻批判了自由主义的倾向,号召全党坚决反对这种倾向。

2、分析论据和论点间的关系,以加深对中心论点的理解。论据是证明论点的依据,充分准确的论据是议论文的基础。分析论据的方法大多是按文章的逻辑顺序,依次分析作为分论点的论据,以证明分论点,再逐一分析作为中心论点的论据,以证明中心论点。这样,就构成了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序列,教学中就可引导学生逐层概括,最后找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3、分析论证过程,考察作者怎样建立自己的论点。建立论点的过程,也就是论证的过程。在议论文教学中,分析论证是个难点。因为论点、论据的表现形式为判断,在文中不难发现;而论证则不表现在字面上,而渗透在论证过程中,因而难以把握。这就要求教师从课文的实际出发,找出文中的主要论证方法,而不要面面俱到。同时,还可联系已学过的论证方法,结合课文加以印证比较,以加深理解。

分析语言,提高读写议论文的能力

议论文的逻辑力量不仅表现在论证过程的严密上,也表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议论文语言的显著特点是准确、鲜明、概括。据此,教师宜把对议论文语言分析的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词语的选择(关键词语、关联词语等);句式的运用(各种复句、长短句、整散句等);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一篇文章里,要讲的词语、句式和修辞手法很多,教师应根据教材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加以讲解。

文教论文范文第4篇

国家教委对1986年制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于1990年初作了调整,1990年6月出了修订本。调整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降低难度,减轻学生负担。

根据修订大纲,教材作了相应调整,情况如下:

甲:基本课文,初中由110篇减为100篇,高中由80篇减为70篇,共计篇数是由原来的190篇减为170篇。

乙: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见下表:

表一课文类型变动情况表

(附图{图})

这个变动体现着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因为文言文是删掉了五个单元20篇课文(即由原来的16个单元66篇课文,变为现在11个单元46篇课文,原先比较系统的古汉语知识点,绝大部分已经删掉,只剩下怎样学习文言文,诵读要领,常见文言虚词和实词,学习文言实词应注意的几点,词类活用,断句,翻译和古文化常识(对人称谓,纪年纪月法、地名、官名、科举名)。这给我们省了很多事。修订大纲是“今后一个时期教学,评估教学质量、编写与修订教材的依据,也是实行新的考试改革办法之前毕业考试、升学考试和中学会考命题的依据”。语文考试(包括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更应严格以大纲为依据,要根据教学要求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考试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能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高考命题为了考查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以选一些课本以外的浅易文言文,但较难的词句必须加注,这是很关重要的降低要求和减轻负担。

原来的1986年大纲要求高中生要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修订大纲对此也降低了要求,修改为要求能写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由“比较复杂”降为“一般”。

对现代文的阅读,丝毫没有降低要求,这表现在现代文课文的调整,只在讲读课,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范围内调整,没有任何一篇被赶出课本。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得出结论:根据修订大纲调整的教材,降低要求,减轻学生负担,主要体现在文言文上;再是规定毕业考,会考和升学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其次是写作上。现代文的阅读,没有降低要求,而是要加强。

二、教材的结构特点

关于教材的结构特点,我们按照下表认识: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单元平面(横向)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年级立面(纵向)

1、基本课文和非基本课文的关系:即讲读课和课内自读课、课外自读课的关系。这是例子和实际应用的关系。讲读课是例子,通过研究这些例子来掌握知识和方法,自读课则是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自学运用中培养出能力,能力是大纲要求的重点之一。从这个角度说,高考对非基本课文是在间接考,即从能力方面去考。因此,我们不能以“高考命题涉及课文部分不得超出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文”为理由而只管基本课文,不管其它。如果那样,就等于取消了指导学生自学的机会,他们将会缺乏自学的习惯和兴趣,甚至会没有自学能力,没有独立钻研的能力,达不到大纲的要求。我们都希望学生能举一反三基本课文就是“一”,非基本课文就是“三”。这70篇基本课文包括了各类体载,也包手了古今中外,足以成为各类例子。我们要管好这个“一”,引导他们去反“三”,让他们在我们的引导下,去亲自实践练出终身受益的本领。要这样,我们就得要按照计划去完成讲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的教学任务。完不成这个任务是个大损失。我们不要给学生包打知识天下,而要教他们去打知识天下

2、单元知识和课文的关系。单元知识着重介绍重要的教学要点,有关的单元知识联系起来,就成为统率这类课文的纲。编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个教学要点或是这个纲,还特地编有单元知识训练题。这样,这个单元知识,一头联系着已学过的课文,一头联系着后面的训练题纲举而旧目新目均张。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单元知识不是课文而忽视它。会考标准要求学生自学单元知识,目的是叫学生自己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之系统化而不是吃老师嚼过的馍。

3、基础知识和练习题的关系。语文基础知识相当于数理化中的公式、定理、定律、法则,它是理性的东西。练习题是叫学会应用这些知识的。会不会做题,就是会不会运用。它是实践性的活动。按理说,知识掌握得好了,做题应该是没有问题。做题情况往往能看出掌握知识的情况。因此,做题是检查掌握知识的方法。实际上,知识很少一学就会,是要反复做题反复实践才掌握得牢固的。因此,做题也很重要。我们所要注意的是:防止只管做题,不管知识。要以掌握知识,特别是掌握知识中的规律为中心,以做题为手段,达到培养运用语文能力的目的。

4、保底不封顶的特点。170篇课文,70篇是基本课文,是例子,毕业考、会考、升学考命题要涉课文部分只涉及它,要求学生必须学好它,这就是底。会考标准是这个底的具体化,是根据贵州的具体情况确定的。其他100篇中,8篇为讲读课文,92篇为自读课文,这92篇中,26篇为课内自读课文,课时上给以保证,其余66篇让学生到课外自学。自学到什么程度,没有个极限,所以说“不封顶”这样“底”和“顶”之间有充分的活动余地,也就是大有因材施教的余地。我们要保好底,面向大多数,争取大面积提高。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忽略对高材生的因材施教,让他们吃不饱而厌学,我们既要保底,又要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他充分的用武之地。

这样的因材施教,对高考也有好处,高考命题虽然不涉及那100篇课文的内容,但那只是不直接考到而是要间接考到的,因为要考学生能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要在自己这92篇课文中去培养。所以不引导学生去自学这些课文,对高考是直接有影响,对他们今后的工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5、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关于各年级的螺旋式深化问题,我们将这70篇基本课文依体裁归类,按册次顺序列出。并附上它的单元知识,就可以看出基本的深化轮廓。下面统计表左边部分为篇目,“1、2、3……”为体裁篇目顺序,“〈一〉、〈二〉……”为册次顺序。右边部分为相应的单元知识要点,每个要点后边的括号内注明册次和页码。

这样,我们分别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观察教材,对教材的立体结构就有3个初步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我再按照各个系统去分析它的螺旋式深化的结构,就可以成为我们组织教学和复习,特别是组织复习的科学依据,也可以作为我们命题的依据。关于教学和复习,我另有专文去说,下面就考试问题说一下。

三、教学内容、复习内容和考试内容的关系

如果用A、B、C分别代替这三者,那么它们的关系是:

A〉B〉C

教学内容所构成的是知识的立体结构,学生要从中不断地看到点,看到线,看到面,看到体,而且要从中获得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又由于教材是多功能的,学生都会得到多方面的收益,特别是熏陶思想和陶冶情操方面。复习内容仍是个立体结构,只不过是重在抓要点,难点,使之系统化,做到纲举目张,而不是面面俱到罢了。如果说在授课阶段的教学强调举一反三,那么在复习阶段要特别注意举三反一、好好把握住那宝贵的“一”。说它小于教学内容,就是从这这个角度说的。考试内容则是这个立体结构的横截面。一张卷子,就像是对这个立体一刀下去,看看考生对这个立体中的各个系统、各个部分掌握的情况如何。考试或做题不能代替复习,更不能代替教学,其原因就在此。

扎扎实实的教学,实实在在的复习,功夫过得硬,是不怕考试的。

四、语文的多功能性

由于语文是以文章为教材,它具有多功能性,不能把它看成是纯粹的工具课。多功能是语文本身的特点。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以完成提高民族素质的任务。钱梦龙说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达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形成健全人格三种境界,就是根据语文的多功能性这个特点提出来的,很有见地。

这套教材是训练型的,而不是一般的文选型。训练型的目的在于练出能力,切不可限于以读懂课文为目的。这是这套教材多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心中有个明晰的这套教材的立体系统,让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随之系统化,系列化,去把握那举一反三中的“一”,境界就将大不一样,这套教材的功能也将发挥出它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都匀一中

审稿:邓训shì@①

字库未存字注释:

文教论文范文第5篇

“意境”两字在许多民心目宛如只属诗歌,着实否则,“意”,情思也;境,形象也。散文既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寻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展现了意境美不独为诗,也为散文全部;而且,今众人搪塞“散文是美文”的界说,也在认同散文文质相承,形神兼美的同时,实质上认可了散文的特之一,即用独具质感的精致的语言建立特定的情境以托付自己的哲理情思。

在散文中意境的建立,通常有两种重要途径——以形传神和以神御形,其共是到达散文意境的融和统一,不行疏散。观赏散文的意境美,就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领略差异人物的差异人生的差异场景,从这种场景的或闪灼而过或慢速展现之间,捕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绵长的情思,深奥的哲理。

(一)以形传神的意境需要循形察情

散文意境建立要领之一因此形传神,即是“议决对具体形象的传神描绘而传达出抒怀主体的精神意蕴”,转达出文中主人公的主观情绪,阅读这样的文章,我们没关系循其形,入其里,察其情,到达观赏的目的,得到审美的愉悦。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统一样平常,作为观赏,就需要体味这种美感的孕育发生历程。我们可以见出该段重点是何塘的月色,故文中先用一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传神的以为。“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风景皆云云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恰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想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组成此段美盛意境的绝不行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条理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

()

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实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临的寂静和宁滥的那般温和清静的心境呢?而讨论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清静”也就见出一斑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正是展现了此种情形下的观赏要领。

(二)以神写形的的意境需要追问真意

散文建立意境要领之二——“以神写形”,即是“议决工具的秘闻来塑造形神兼备的意象”。在这种要领下的意境,通常出现出浮夸变形的特点,弥漫象征意味。阅读这种散文,我们尤其应该探求散文形象变异的缘故原由,象征的配景,而这是说,这种观赏较之前者那种自然的进入,更着意在故意识的探求。

波德莱尔的杰作《每小我私家的怪兽》,描绘了背负綦重繁重怪物盲目行走的人群局面。这小我私家与“怪兽”完美无缺的象征,猛烈地表现出人之生存的綦重繁重与荒诞。这种对理具有显着打击力的观赏效果,无疑需要我们对文中被异化了的人类的生存状态发出追问;鲁迅的《秋夜》中,夜空会躲闲、微笑,枣树也有情绪与知,夜空是“稀罕而高”、虚有其表,狡猾凶险,枣树则直而往上,奋不顾身,抗争到底,这样,自然风景完全在作者的主观世界中异化变形,组成奇特的意境之美。更多精致结业论文来自

我们在以为艺术形象这种扑面而来的天气味的同时,要到达审美的条理,更重要的是要追究其孕育发生配景,其目的指向。

二、观赏散文的情绪美

与韵文相比,散文如一样平常发言般率真诚,随意自由,外国散文中有所谓絮语散文,随笔散文,我国今世有发言风散文,有所谓“闲话”、“杂谈”类散文种别,在夸大散文情绪的自然流露上二者恰恰不谋而言。

简直,散文抒怀志的功效并不比诗歌差,在深入民心探幽,在要领途径的机动多样上,散文可说还胜诗歌一筹,因此,散文通常成为作者心田情绪最自然的最熨贴的托付。散文直接面临的是宇宙间最俏丽的生命体--人,直接面临的是最为富厚多样的生命的情绪体验。实现散文的审美功效,还需要循其语言表征,追寻它直抒或隐含的人物情绪,在对这些情绪的明确认同和重复体味中提升审美品位。

那么,散文的这种审美功效在阅读中是怎样实现的呢?

稍有观赏力的读者都有从阅读愉快中享受艺术美感的经验和体验:阅读之后,在肯定的艺术直感的支配下,艺术意象重现,与作者之间缄默清静的情绪交换出现了热潮,在愉快中得到共鸣的,这时间虽生吞活剥而心绪飞动,虽掩盖而毕而余味无穷……,这是在值得观赏处自然形成的“愉快点”,金圣叹评点《水浒传》时常有“快绝!妙绝!”的赞美;脂评本《红楼梦》常用“宁不相杀”的点评。追根溯源,这种愉快点的形成正是在读者进入阅读观赏的田地,偶然识的换位思考后得到的一种情绪的愉悦与共鸣,而唤起读者审美体验的正是作品中或浓重或淡然或婉曲或直爽的情绪。

由此,我们可以回复以上的题目: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是实现欣赏散文情绪美的有用途径。

举朱自清的《配景》为例,作者在用家庭磨难设置好父亲送子远行的配景后,描绘了父亲送子的几个局面,尤其过细入微地描绘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举措,此时似影戏镜头叠现的情势点示了“我”多次的哭泣。“事非履历不知难,情非以为不知味”,若只是冷眼寓目,置若罔闻,那与我们屡见不鲜于街偶中的托钵人的以为有何相异?又何以能唤起我们的审美愉悦?此时,唯有发挥想象,换位思考,变更自己的生存体验,才气深入意会到一个父亲,一个一家之长在家国两茫茫之际,送子远行时的那种深情的挂念,那种不忍不舍,满怀盼望而远景黯淡,相互交织的庞大以为。

但仅仅是变更想象,换位思考,还只是促使“愉快点”的形成,停顿在“明确情绪,引发共鸣”的条理上,不够以说明进入审雅观赏的较高层面。要进入情绪美的观赏,还必须要求对在形成的为自我所感知到的情绪举行追本溯源,探索出一番理思考的“所以然”,而这一番“所以然”的得出历程则可见出读者的观赏门道,其效果也正可见出读者的观赏脸阴来。

再举《背影》,文中引发我们共鸣的天伦之情——父爱,为什么在当时的作者却未能明确,“真是太聪明确呢”?为什么直至“近几年来,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之际,收到父亲的灰心而故作达观的信后,作者对父亲的挚发才得以象火山一样喷发呢?(——而这千言万语只成绩又一个“背影”!)对这些题目深入分析,不光要变更自己的生存体验,而且可能需要借埋头理学、历史学、美学的知识配合加入解读。山东李洪昌老师在其“教学感悟”中悟出以为父子在时间、空间情绪的适当间隔孕育发生了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6期)这种对情绪美的缘由的理追溯就使观赏历程有了实着实在的着落。()

人的情绪是类似的,差异履历差异阶级差异时期的差异读者都可能从某一角度找到与散文作者的共通处,到达部分地继承作品的田地,要害是看你在什么理配景下,沿什么途径入手、探幽,也即是说,观赏散文的情绪美,不光要“通其情”,而且要“晓其理”。张炳隅老师在其《文学观赏学》中用“通情达理”概括,正是其意。

三、观赏散文的哲思美

小说展现故事风景,让读者在领略其风景的同时,步入看不见的故事的深入,悟着名贵的人生伶俐;诗歌表现情绪,读者总是被诗的意象、情绪和想象本事所牢牢吸引,在诗的阅读中得到的更多是情绪宣泄的,是破解解读这种宣泄途径后的愉悦。而散文,从历史的隧道中走来,更从人间世相中展现而出,自有其有别于诗歌、小说的寻求。

回首散文走过的足迹,战国时的《左传》作为古代叙事散文成熟的作品,善于记事写人尤其善于战争,而叙事散文的丰碑《史记》则进一步发扬古代叙事散文的纪录笔法,唐宋作为散文的黄金时期,叙事当中挟进了抒怀议论,明清小品散文把情思信息逐步宣扬开来……,以下至今,才是我们较为熟知的现今世散文,这暂时期的特,用郁达夫的话来说,是“每一位作家的每一篇散文中所表现的天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鲁讯的沉郁博大、朱自清的清新淡雅、张爱玲的传神玄妙、丰子恺的幽默拙雅……无不具有光显的天特。(本免费论文文来自)

恒久以来散文以纪录为本,以史学为伴,蕴集着散文作者搪塞人生世相的几多关注,几多思索,几多探索。在这个种根之上,才繁衍出了作者各具特的情思。因此我们可以说,散文是体验进程的产品,是纯洁思考的结晶。散文之“神”,散文之“魂”即是作者搪塞人生世相的思考,搪塞生存之理的探索,这即是渗透渗出于散文形象中的哲思。罗丹提及其著名的作品《思想者》时说:“艺术人的整个美,来自思想,来自意图,来自作者在宇宙中得到开导的思想和意图。”这句话适用于散文。

观赏散文这种奇特的哲思美,需要开放地明确散文的哲思。

观照世界,无论作者或读者都不能不基于肯定的角度,受制于肯定的时空,因而,无论其寄寓或所以为到的哲思都逃走不了注定的死角。但历史社会文明的庞大却时时提醒人们不行以用一种模式来解释世界,无穷纷纭的世界、千般千般的感悟,需要以多元的精神为扶引,开放地接纳、明确,由此而拓展着自己的相识空间,从而更好地前进审美品位。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今世散文中独具浓重生命天色彩的一篇,其艺术熏染力不光来自冷静的文笔穿越苦难而喷涌出的一样平常奇特的凝重与凄然的气味,而且来自于本应茂盛如青草却霎间枯萎的时光中的往事,来自于在被毁灾的运气中对生命的思考,对生与死的执着的追问。(现实受骗一个西席喋喋不停于记叙的要领、素材时,门生早被这其中具有哲理忌昧的永恒命题的探寻所激动,只管以其经验,他并纷歧定知晓该怎样观对这份激动。)本免费文转自

毫无疑问,《我与地坛》最奇特的美的特质就在于其哲思的表达,这种哲思因其存在于那么狂乱急躁的年月而益显奇特,因其存在于作者的遭受恶运之中又宛如显得云云平凡,只有分析一个时期的寻求,明确群体与个体的气力之比,只有明确了史铁生的插队生活,他的青春空想,才气明确谁人发出亘古疑问的刹时对他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把这种对生命两难田地的困难决议到在特定的群像配景中加以视察,如屈原、如司马迁、如老舍、如哈姆雷特……,那么“生”大概“死”对我们就不只意味着一个题目,而意味着人生的一种永恒的状态。悲剧感由之而生,审美演厘革累积人生,洞察生命,——而这,需要开放的眼光,辽阔的视野。

虽然,观赏散文的哲思美还应该还必须当心到它与散文的意境是魂体相依的,不行以伶仃地抽脱离来品读而妄自衍生出某种看法。

四、观赏散文的情势美

黑格尔说:“艺术内容在某种意义上终极是从感事物,从自然取来的;大概说,纵使内容是心灵的,这种心灵的工具也必须借外在现实中的形象,才气掌握得到,才气表现出来。”这即是说,文学的情绪美和哲思美都离不开表现方面的情势美。美学家有个命题叫“美在情势而不即是情势”,说明情势与内容的调和统一才气铸成艺术的美,其关连犹如衣饰与人体,相得益彰,才气称之为美。-

刘勰以为文学可有六观:“一观体制的部署;二观描文辞的布置;三观怎样警惕他人而厘革;四观或奇或正的表现伎俩;五观怎样运用事类使用内容富厚充实;六观语言语的音韵节奏。这“六观”可作为我们对散文情势美的一种参照,这里撷其要归纳成如下的观赏要点:

(一)验证篇章结构的“适当美”

一篇散文所写的内容,只管可以是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但绝不会是一样平常散沙,尤其是优秀散文,其内容应该是一个团体,是一个调和统一的有机结构,内容的团体要求便带来内在结构的恰在利益的张力和活动要领,使文章的篇章结构更细密地附着于内容之上,以致与之血肉相连,息息相干。在翰墨的散与整,质料的疏与密,文笔的繁与简,结构的开与合收与放的关连上,能够凭据文章意境的要求,作者情思的要求而处理好这些关连,这样的篇章结构便成称之为美。

朱自清的《绿》是一篇善用工笔细描的写景散文,重心在梅雨潭水之“绿”,文笔就“简”在瀑布,“繁”在潭水。简笔略写和繁笔详写时,又看重疏密之分别。繁笔详写潭水,先是正面展现,又从旁遐想开去,用他处质色各异之“绿”来陪衬,来渲染,却止于平常而及,传神而已,开放的款式中又有疏密相间之美。整个结构多姿多彩,摇荡生色,把个抽象的“绿”色写得夺民心魄,使人为之心醉神迷。这样的情势处理与作者对梅雨潭生气勃勃的绿的赞美已完美无缺,语言的张力与内在情绪逻辑的推动相辅相成,难分相互,虽然是我们所赞美的美的结构。

(二)验证语言表达的“外饰美”

生动的语言,形象的修饰,文体的运用,章句的排列等若配合和当,通常使作品更为精致,表现了外在装饰般的感人的美。对这种美的观照和审视将强化我们观赏历程中的审美愉悦,也加深我们对散文美的多方位的相识。此方面例子举不胜举,不再赘述。

教诲部“八五”和“九五”两个美育研究的计划课题,提出了将美育向各学科教学渗透渗出和各学科教学向审美特质偏向转化的教诲教学理念或模式。新大纲夸大语文学科要“作育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肯定的审美本事。”散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不行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中学语文新课本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谊浓重,文辞精致,构想绵密,语言富有情绪和哲理,在一个辽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富厚多样的情绪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情势。只有从审美的需要出发,解读和观赏这些文学作品,使散文教学转化为美的再现,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的活动,才气有用地前进散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作育和提升门生的审美素质,真正表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的归属。

参考书目

1、汪文顶《怎样写散文》(海峡文艺出书社1992年8月)

2、孙绍振《审美价钱结构与情绪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出书社2000年)

3、张炳隅《文学观赏学》(上海教诲出书社1991年12月)

4、于君《生成与创意》(北方文艺出书社1991年10月)

5、刘勰《文心雕龙》

6、《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期刊2001年第一期至第六期)

7、《语文月刊》(期刊2001年第一期到第七期)

参考资料

文教论文范文第6篇

一、热爱语文教育事业是情感产生的基点

教师难当,语文教师更辛苦更难当,但魏书生却在两千多日日夜夜里,写了150多次申请,才实现了从教的心愿,这份执着的情感是他进行教育改革的原动力。他在1980年初的日记中曾说过:“对中学教学,我是百分之百的外行,由于在教学经验上是零,为着对得起学生,我只有发挥自己的特长,即冷不下来的热情和用不完的力气。”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热情”,才能点燃学生的热情之火,他分析班级中差生语文学习的现状,用时代的要求去激发学生情感,探索出一条发展中学生智力的规律,增强信心、掌握方法、定向活动、规则活动、惯性运动五步,这实质上是学生情感启动、维持和恒定的过程,它又必须建筑在教师积极的情感基础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话里分辨出真正的热情或者是故意做作的、虚假的、慷慨激昂的情调。他们不喜欢教师那种毫无热情的表现(不是指外表上的表现,而是指内心的流露),因为这里面隐藏着教师对学生的力量缺乏信心的因素。”[1]

一个教师单有激情还不够,他还要有一个支点,要能不断丰富充实自己。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这一桶水还必须是不断更新的。魏书生刚教书时仅初中毕业,但他不断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新知识,不断研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他正是付出了辛劳代价,才收获到了充实而又甘甜的幸福和欢乐。“学生在上课时,在课外活动时,几乎天天可以看到教师的模范作用和个性品质,这两条是教学教育影响的强有力的手段。”[2]魏书生甘于清贫、心胸开阔、积极探索,这种情感无时无刻不体现渗透在他的教育教学中,处于这种情感熏陶下的学生必定会感受其人格力量,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师生配合才能和谐一致,达到水融的境界。

二、“商量商量”是情感交流的起点

魏书生也曾走过一段弯路。他刚教语文的时候,也曾海阔天空津津有味地满堂灌,但他不久就对那段可悲的教学生活加以总结,认识到:“教师与学生之间毫无民主气氛,思想没有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去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怎能搞得好呢?”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魏书生就开始了新的教改历程。他深入到学生中去,具体感受体验他们的情感信息,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学生也向老师敞开了思想情感的大门。在此基础上,他开始将教学要求情感化,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作业是自己根据实际确定还是由老师统一留?作文是同学互批还是由老师批?日记是统一题目还是自选题目?教材分析是假期写还是开学写?这些较大问题他都和学生一起商量,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办。学生由此充分体验了做学习主人翁的情感,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找到了情感的共鸣区域,人人想的是教学,是高效率,有了持久的牢固的学习愿望,学习效果怎能不突出?

当然,实际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不简单,中学生的情感发展有其不稳定性,他们已很少直接向老师、家长倾吐心中的情感,这种闭锁性心理特征,就使得教师很难知道其细微复杂的情感,教师如能征得学生的日记这个情感宣泄和引导的重要载体,把这作为一个中介,就可获得合二为一的交流效果。在魏书生的每个学生三年完成1000篇约24万字的日记里,有对某一事情的看法,有对学习焦点的研究,有对自己思想行为的审视,有对个人学习生活的总结,这些不仅为学生语文学习打下厚实的基础,而且我们也可从中看到学生情感完善的轨迹。教师既指导了学生作文,也正确引导了学生做人。

抄录格言和座右铭是魏书生所教班级每个学期必做的两件事。每个学生在选秆言时就必然经历着一个学习的过程和接受情感熏陶的过程。抄写的座右铭结合着自己的思想实际,它起着督促和矫正作用,如有一个学生的座右铭是“闭住你的嘴”,原来他担心自己闲话过多,认识到这一点并写下来,本身就体现着敢于正视缺点并努力改正的积极心态。学生在做这些事时,情感始终处于正向流动状态,这一切为其课堂教学创造了一片和谐的天地。

三、愉悦的氛围是课堂激活的共鸣点

十七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学的艺术就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情感的显著特点是感染性。课堂教学的情感起动首先是教师要有饱满的情绪,教师的上课情绪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讲课时精力充沛,情绪激昂,态度祥和,学生就会受到熏染,产生愉悦激奋的情绪,思维积极,乐于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就会出现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反之,教师上课萎靡不振或疾言厉色或冷若冰霜,都会带来学生的郁闷恐慌、思维迟滞,降低教学效果。魏书生从不把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入课堂,上课就全心全意投入,除此而外,他还努力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时他让学生唱歌,消除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有时采取集体朗诵的方式调节气氛;有时采取口头作文方式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有时到课堂外上课,甚至出些“剧场简介”之类的题目让学生观察说明等。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初能很快拉近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集中了注意力,为课堂学习营造了和谐的气氛,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苏霍姆林斯基语)学生在乐学的氛围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才可能达到好的效果。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体验”过的情,一方面是学生“潜伏”的情,一方面是教材“内蕴”的情。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学生的情感激活自然起源于教师体验的情感。也许有人认为文学作品“含情量”丰富,易于挖掘,议论文、说明文又怎能体现情呢?其实不然,语文课堂教学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感情流动,无论哪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语文教师要摸到作者感情的脉搏,并精心加工制作,以情引情,学生才能产生心理位移,在课堂教学的“小天地”里感受到大千世界的复杂的情感信息。比如讲《回忆我的母亲》,魏书生就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母亲无比深沉的爱,与母亲永诀的悲痛。讲《大自然的语言》,就引导学生去说明身边的事物,讲盘锦大水产生的物候因素,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情怀。讲古代诗词或离现实较远的作品,就让学生在大脑荧光屏上去再现图景再现场景,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和人物内心的情感流动。人们常说“教无定法”,从魏书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这里的“法”,并不是教学的一套套方式和方法,而只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感染学生,对学生施加一系列情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作用于学生的记忆思维和感情,又可以引起学生欢乐、愤怒、痛苦、惊异和同情的体验。”[3]魏书生也正是把学生当成了具有复杂的内心世界的完整的人,去注重激活其情感体验,课堂才活起来。试想,教师如果面对的是一台台“录音机”“复印机”,这“独角戏”如何能吸引人,课堂教学又焉能洋溢着“情”的氛围呢?

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体验到了自学的幸福和欢乐。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个独特世界,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无法适合每个人的个性,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更是同学生的情感格格不入。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心理需要的最高层次。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满足了每个学生的自我实现的情感需要。“定向”使师生的情感集中指向了具体的目标;“自学”“讨论”使全班学生口到、眼到、手到、耳到,参与教学的热情强烈,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全神贯注,思维积极,“答疑”使学生的情感进入了“愤悱”的境地;“自测”“自结”使学生的情感由被激发而被引导升华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由此可见,“六步教学法”就是“愉快教学法”,让学生愉快地投入,愉快地参与,愉快地反馈,形成良性循环,其变化就如同人物的情感变化一样,奥妙无穷。

人的情感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师生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不可能都处于一种平面的或正向流动的状态,这就要求师生善于随时调节自己的情感,使之处于最佳状态。魏书生从十个方面构建了情感调节的立体网络,这些方面涉及到教学环境、师生活动的方方面面,既表现了感情的强弱变化,也表现了各种不同情感的转换变化等,课堂的情感律动节奏和谐分明。尽管不少教育工作者也注重了某个侧面的研究运用,但很少有他这样用得全面、活泼、自然。

魏书生还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调节自己的感情。他曾举例说,如对于孔乙己,有的是同情,有的是气愤,有的觉得可笑,极少数还有认为孔乙己可恨的,这时教师就应当去扶植正确的感情,排斥不正确的感情,并引导学生把感情上升为理智,并形成积极的动机和行为。

课外作业和考试是课堂学习的有机延伸。作业是学生对教师的信息反馈,考试则是为了收集检查这种反馈信息,这当中也都伴随着情感等非智力成分。但魏书生十多年来都是让学生自己留作业。这是否意味着这种反馈输出的脱钩呢?魏书生的学生自己出题考试评卷,是否意味着没有这种信息的反馈呢?显然不是。自己留作业,同学互相考,学生积极性高,他们不但体验到自己的情感受尊重,而且也避免了学习的重复浪费,避免了教师心血来潮时大作业量的冲击和无作业时的闲散状态,定量作业使学生的思维列车得以匀速行驶。而且魏书生也不放任自流,他总是想方设法把上进情感纳入一定的轨道,及时检查了解,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得到了有效的巩固。

四、“大语文”——生活和语文的情感交汇点、终极点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可以成为大语文概念的一个很好的诠释,而魏书生更用其丰富的改革实践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魏书生探索了在广阔环境中学习语文的方法,让学生在德育、美育、体育中学语文,在课外阅读欣赏中学语文,在社会活动中学语文。具体做法这里不作细述,单提他的几样新招儿。一是班级日报,这是班级学生自办为同学学习服务的。魏书生的班级讨论规定,有关本班的内容必须占60%以上,这份报纸,多侧面多角度地透视班级学生活动,这既起到督促指导学生生活的作用,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写作的能力。学生关心自己的报纸,生活和语文学习情感在这里交融,其德育功能也得到了自然的体现。另一招是日记和说明书。日记是学生自我心灵的解剖,说明书是对一件事的过程的叙述和认识,这体现了人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历程,也是语言表达的积累过程,一举两得,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纵观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改革,“情”是其改革的基点和核心,它起着导向和强化作用。“热爱是最好的老师”,魏书生和他的学生们把我们带进了情景广阔的新天地。

注:[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P20。

[2](前苏联)巴班斯基《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方法论原理》P91人教社1985年版。

文教论文范文第7篇

一、走进文本,加大读写结合密度

“存在即合理”,寻求每一篇文章的合理性,教师应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领路人,不应是教参与学生的传声筒,照搬照抄教参。现行教参缺少细化的写作目标和具体的能力训练步骤,师生对于课后的语言训练,重形式轻内容,“说说”即可,缺乏深入思考,于是考场上一切都听天由命。其实,读是写的基础,有读,有感,有悟,方有文。阅读教学的失误造成学生作文中精神的贫瘠和语言的断流。单纯以阅读为目的的阅读活动往往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化的阅读,能扩大知识面,陶情冶志,提升审美能力。以写作为目的的阅读活动是目标明确的自觉行为,它既思考文本的情感思维,更注意了文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系统。写作技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能当“教条”来信奉。另外,重视范文的指导性,并不意味着轻视能力。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往往把“规范”和“能力”对立了。教学中也就出现了淡化写作技巧,慎讲知识的现象。写作教学无法有效进行。学生对文体知识没有深切的认识,于是写出来的文章就是“四不像”,要么就是空洞的文字堆砌,要么是泛泛的叙述。教材中的典型文体典型文章有:《羚羊木雕》、《孤独之旅》典型的记叙文;《中国石拱桥》说明文的典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严谨的议论文;《谈生命》情真理至的散文。《口技》、《愚公移山》的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曹刿论战》中的详略处理等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写作知识点。明确文体,灵活运用写作技巧,也就知道了“怎么写”。文本中有效的语言信息被学生理解并感知后,便自动复制在学生的大脑中,经过反复的思考,提炼整合,烙印在学生的头脑中。一旦受到特定时机特定信息的刺激诱发,这些语言的“碎片”将被恰当地提取出来,在反复的使用之后就形成了属于学生个性化的语言系统。通过赏析美文佳句、语段篇章。如《雪》中的名言“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灵”,<<培根随笔>>中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之所学,皆成性格。”这种寓意丰厚的句子更应细细品味,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教师要唤醒学生的语言意识,通过古文、古诗品读,感受语言魅力,激发语言创作热情。骈散结合的古文句式,精准传神的古诗词领会并用于实践写作,会让学生的文章更添古韵之美。教材语言信息的有效处理也就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

二、巧用课后练习,把握写作细度

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不同学段,不同文本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不同。所以,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可参照课后研讨与练习进行有目的的写作训练。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后练习让学生参考雪地捕鸟的动作描写,叙述某个游戏的过程,《雪》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描述一次雪地游戏。没有见过雪的同学以写想象作文。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阶段目标也是递升的,学生“垫垫脚”就可完成,目标就有了可操作性。教材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有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选自《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教材做到“因地制宜”。如《月亮上的足迹》课后练习让学生写奔月时感悟,虽然编者是在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但学生没有探月体验,加之学生对于此有关的科普知识积累不够,进行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没有科学依据的评谈。这样的习作训练对学生习作能力毫无效果。我们可以把这篇文章作为写作的素材。教材中的诸多开放性练习,有些练习目标不够明确,对于写作细节和步骤指导也是笼统含糊的。学生在写作训练上也就是草草了事,对自己的写作成果无法评价,“学而不思则罔”。很难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写作能力便停滞不前。所以,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写作目标细化,提示写作要点。练习要求要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的第3题“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这就是一道很好的想象训练题;如培养情感价值观的,可设置讨论题、查找资料题、户外体验题、辩论题等。教师切不可说说而已,读写结合更为紧密有效;如练习写作技巧的,可采用续写、扩写、缩写、改写、仿写等形式。打好写作基础,抓好写作训练细节,这才有可能普遍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灵活处理文本,增加作文深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生活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缺少新意。学生作品中空假大、情节假,主题浮等现象十分严重。生活和写作成了两条平行线,它们无法相交,自然碰撞不出智慧的火花。而在学生的随笔中,我们却能看到才智的绚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动情点,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例如《藤野先生》中鲁迅对藤野先生在“东亚病夫”下对自己的平等、负责的那份尊敬、感恩之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报国之志。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宋濂的“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的刻苦求学。教师有感、有情,才能带领学生去感悟,去表达。教师的语文素养是有效提高写作训练的先决条件。教师语文素养不提高,写作教学便是隔靴搔痒。我们只有直面教材和学生,活用教材,才能大浪淘尽,尽显。让我们在学习教材的过程中,不仅能增长语文知识,更能提高写作能力。

文教论文范文第8篇

国内教育界还没有系统研究论文教学法的论文,目前提高论文教学法的论文是关于地理教学的:论文教学法是指用想论文、写论文、析论文、疑论文的思路来指导地理教学。教学时先把所教的地理内容设想为一篇有见地的论文,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寻找论点,把握论据,逐步论证,最后提出、解释疑问,归纳引伸。用此种方法不但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还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笔者提出的论文教学法和课改方法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相似之处是用论文的方式来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同之处是笔者用的是学术论文。笔者对论文教学法的理解是在书本教学的基础上,引入相关的学术论文来扩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思想、更好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建立起一套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论文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1.解决教材的不适应性。

目前,旅游管理本科的系列教材基本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第一是因为旅游管理是一个新兴学科,旅游学科的理论体系比较薄弱,现有的教材难以支撑本科教学。第二是旅游教材的编写者水平参差不齐,难以编出有思想且反应旅游发展和旅游学术动态的好教材。两者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是教材五花八门,但是真正适合教学的教材很少。而使用论文教学可以借鉴当前旅游学术界的大量最新最好的成果,让学生了解旅游业发展的动态、旅游学术界研究的动态,还可以让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学习最新的思想和方法。

2.弥补实践教学的缺失。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课程都需要大量教学,但是目前由于课程设置、实习经费等客观原因的制约,旅游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远远不能满足专业的需求,而使用论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很多实际的案例,并在作者的引导之下学习如何分析这些案例,从而对旅游行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3.弥补学科的不成熟。

旅游管理的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等都不完善,还在不断发展之中。其中有不少好的研究方法、研究思想都蕴含在大量的论文、文献中,这些最新最好的东西都没有纳入到旅游管理的教材中来。而使用论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思想、方法、知识。

4.培养学生的能力。

目前,旅游管理本科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难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更多的是教学生一些常识和有限的知识,缺乏能力的培养、方法的训练。而使用论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以问题为中心去思考问题。

三、“论文教学法”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

笔者在旅游规划与开发这门课程试图尝试用每周一节的时间去引导学生读论文,并讲解论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以下问题。

1.由于学生的惯性和惰性,容易流于形式。

长期以来,大学本科教学的主要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很舒服的方式,因此,如果让学生去读论文、去钻研一些研究方法、去讨论一些思想,对他们来讲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因为他们已经有了很大的惰性和惯性,要从这种惰性和惯性中扭转过来非常困难。而且更有甚者,部分同学对专业课程毫无兴趣,对这些论文的内容显得无动于衷。

2.由于论文比课本更加难懂,所以讲解难度大。

学术论文涉及的概念、内容、方法等是学生平时基本没有接触过的,老师讲解起来有相当难度,比如旅游的很多论文是用数学方法分析的,而相当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是文科生,所以对数学方法理解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还有比如,旅游的很多论文涉及到民族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很多概念,这些对于学生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

3.由于课堂的局限性,缺乏充分的交流。

学术论文是需要详细分析、仔细品读才能理解的,有时还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专著等,还有的时候需要大量的交流、讨论,只有通过这些方法才能理解论文的思想,才能进一步深化认识、升华思想,而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大部分学生对老师讲解的论文似懂非懂,也没有提前做好充分吸纳和质疑的准备,因此也缺乏有质量的交流。

四、“论文教学法”实施的解决方法

1.加强师生沟通,让学生接受“论文教学法”。

首先要让学生对“论文教学法”有比较透彻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对一些教学方法的抵触很多时候是由于不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造成的,他们把老师的要求当成是负担来对待,而对其中的益处知之甚少,再加上老师平时很少和学生有交流的机会,更多的是课堂上单向交流,所以必须建立师生之间双向沟通,让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一些高级别的学术交流活动。

高校一般都有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但由于学生大部分对一些学术交流活动不了解,觉得和自己没任何关系,因此,总体上学术交流活动主要是老师和研究生参加,本科生参加的很少。老师可以给班上的学生提出要求,让他们去感受学术氛围,让专家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影响力。

3.提升学生的目标效价和期望值,让学生主动参与。

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某一活动对个体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V×E,其中:M———激励力量,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V———目标效价,指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价值的大小。E———期望值,这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因此,老师应该不断强调学习论文的目标效价和期望值,例如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解论文,让学生通过课程论文的形式写论文并指导他们发表。

五、结论

教学内容深度不够、专业性不强、实践教学困乏、学生兴趣不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无能为力是旅游管理本科教学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旅游管理教学需要不断提升和探索,笔者认为“论文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如果在实践中不克服诸如学生的惰性和惯性、师生交流不畅、讲解不透彻等一系列问题“,论文教学法”也很难发挥作用。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师生沟通,让学生接受“论文教学法”,必须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一些高级别的学术活动,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目价标效和期望值,让学生主动参与。

文教论文范文第9篇

“临床”作为医学术语,源于医学著作《临床医学的诞生》,“临床医学”是相对于基础医学、靠实地诊断治疗病人的医学。教育学人由此获得启迪,主张在师范生培养中融进临床学理念,以突出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案例性、现场性和动态性。“临床教育学”概念由荷兰学者提出,后在日本、美国发展较快。1988年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设立“临床教育学”专业,2000年田中孝谚著作《理解儿童:临床教育学的尝试》出版;日本多所大学设置“临床教育学研究中心”,聚焦教育实践,展开教育、医疗、心理等多学科参与的“临床教育学”研究。美国20世纪90年代有教育学者提出相关概念并产生积极影响,柯南特主张由“临床教授”负责指导和评价师范生教学实习,古德莱德呼吁加强“临床教授”队伍建设。这些理念在美国及西方国家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美国“蓝带小组”研制出了“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特别强调候选教师的临床经验。

1.基于“临床教育学”的教师教育研究成果

我国以“临床教育学”为命题要素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以译介性内容为主,较有影响的有两篇:刘燕红、周琴发表在《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第8期上的《美国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述评》,钟启泉发表在《全球教育展望》2007年第9期上的《从巴赫金的语言哲学看“临床教育学”———日本教育学者浅沼茂教授访谈》,前者概述美国2009年以来临床教育学应用与发展,重点介绍“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背景、研制思路、主要内容等,对我国深入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钟先生的访谈文章涉及理论视野较深广,其中介绍临床教育学三基轴概念:“现场性、实践性”,聚焦医学中“实地”特征;“病理性、问题性”,聚焦医学中针对“病人”个别性;“发现性、批判性”,基于“临床”的引申义。此三基轴构成彼此独立的三维空间,虽然逻辑关系不甚清晰,但基本揭示了近年来临床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及特色,为研究者提供一个鸟瞰临床教育学整体面貌的工具,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基于临床教育学的教师教育研究,国外体现为“在实践中”“指向实践”“为了实践”的教育模式,以英、法、日、美等发达国家为代表。国内聚焦于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获得途径的研究,钟启泉、陈向明的研究成果具有引领性影响。我国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已有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现场性、实践性”问题的研究,而缺乏对“病理性、问题性”现象的关注;有些研究即使涉及学校存在的“教育的病理”或“病理的教育”领域,也多数是着眼于对教育教学中“已然”的“问题”“病理”进行归类、总结,为之寻找“治疗”手段,并形成带有共性特征的诊疗方案。而临床教育学则注重教育教学问题的个性化内涵研究:如果时间、地点和教师、学生以及其他诸多教育因素不同,则其“现场性、实践性”内涵必然不同,可能出现的“问题”“病理”也将各有不同。教师要充分认识儿童成长环境的复杂性,对中小学生行为、心灵的“病理”有一定的敏感度;善于预测或发现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焦虑、困惑”等心理问题,“逃学、欺凌”等不当行为,以及校园“轻生案”“案”等,对此能够适时寻求恰当的引导、教育等规避策略和方法。总之,师范教育不可能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教师只有增强反思能力、发展教育智慧,才能妥善解决复杂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旁逸斜出”或“突发事件”。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发展新趋势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指向研究,以裴娣娜、倪文锦、王荣生等学者及大批语文教改一线专家为代表,其研究成果产生了广泛影响。《语文建设》2013年首期发表《聚龙宣言》,开启了大规模的“真语文大讨论”,全国语文人针对新课改以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假大空杂”的积弊,进行了全面反思和重构。2014年以来,《语文建设》又相继推出系列讨论专题,如“将国学融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本”“文本解读应以文本为本”“语文知识是语文学习之本”“继承并弘扬古代优秀语文教育传统”等,并且集中刊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研究”的前期成果,包括语文教育改革的总体构想(任翔)、语文教育语用观的核心理念(曹明海)、语文教育改革的整体设计(李宇明等),还有语文教育评价(倪文锦)、语文教师教育(靳彤)、语文教材改革(顾之川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语文建设》2014年第6期、第7期、第8期)。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前沿成果,无疑应该成为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建构的重要元素。

3.“临床教育学”视域下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研究的意义

临床教育学强调实践性、跨学科性,其隐喻意义在于:临床医生在决定治疗病人时,一般运用艺术的、非形式的、质性的方略,是不能量化的。基于临床教育学的理论视野,优化学科教学论课程,将使高效开展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研修工作拥有源头活水。当前,业内人士已经关注“临床性”,普遍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打造,但往往强调了可操作性,却淡化了学术性;流于急功近利的机械训练、低效模仿,解决的都是“已然”“应然”问题;侧重于打造知道“怎样教”,却淡化了要理解“为什么这样教”,忽略了要反思“还可以怎样教”。借鉴临床教育学“三基轴”内涵特征,突出对“或然”“将然”问题的研究,体现了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教育环境的复杂对教师的新要求。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殊性质,在人终身发展中奠基性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内容和任务的高度综合性、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境更为复杂,不确定因素更多;同时,母语教育对于“立人”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任重道远的使命,对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求更高。因而,开展临床教育学视域下的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研究,更具特殊意义。2013年国家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了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同志最近指出:“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因此,进行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研究,对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出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从而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实效性、时效性,也有一定的前瞻性。

二、语文教学论课程优化建构的目标定位及主要内容

1.目标定位

借鉴临床教育学“三基轴”内涵特征,贯彻《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三个基本理念;以“回到原点”为突破口,着力研究“学科”“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发展”几方面的原点问题,以语文学科为凭借和依托,以语文教学事实为基础,以提升语文教师临床实践能力和教育智慧为旨归。

2.主要内容

(1)遵循“实践取向”理念,突出“现场性、实践性”特征,研究当代语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内涵、特征及获得途径和策略,聚焦于“语文教师知识”,包括语文学科知识、语文课程知识、语文教学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学实践的主要原料和依据;知识与能力,是教学实践的两个基本支点;语文教师知识首先应该指向“语文学科知识”。语文学科知识,即学校教育课程中的语文课程学科知识,由文字、语言、文学、文章等多门学科综合改造、遴选、提取而来,这些知识力求精要、好懂、有用,以适应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需要,后来被概括为“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称为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并列,构成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双基”。语文课程知识。随着语文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从关注“教学层面”走向关注“课程层面”,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握课程的整体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自觉。语文课程知识,即把语文学科知识转化为语文课程内容的知识,其基础内容仍然是语文学科知识,但又不是单纯的语文学科知识的直接呈现,而是对它们进行加工、重整、变更,使其形成课程知识,即指向语文教学目标、在学校基础教育阶段需要学习,而且是可以教、可以学,值得教、值得学的语文知识。语文课程知识内容指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实现什么目标”,指向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知识;二是“拿什么来实现此目标”,指向为了实现此教学目标,要运用哪些语文知识;三是“怎样教才能更好地实现此目标”,指向将采取哪些方法、策略来呈现、传递这些语文知识,使其能够转化为语文能力,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四是“何以知晓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指向如何通过检测、评估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来判断教学目标实现的效度。语文教学知识。198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舒尔曼(L.S.Shulman)提出“教师知识”的概念及其理论框架,由七个组成部分构成:学科内容的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关于学习及其性质的知识、教育情境的知识、教育目标与价值的知识,其中“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ContentKnowledge,简称PCK)最受重视,它是“学科的科学内容与教学论的合金”:教师将学科内容转化和表征为有教学意义的形式、适合不同能力和背景学生的能力,是综合了学科知识、教学和背景的知识而形成的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由于学科教学知识(PCK)具有专业独特性、个体发展性、多元整合性、实践生成性等特征,因此,该部分的重点是语文教学知识(PCK)如何获得,难点是语文教材内容教学化和语文教学设计个性化。理想的语文课程体系应该是:课程目标内容化(国家)———课程内容教材化(专门机构)———教材内容教学化(教材编者、教师)———教学设计个性化(教师)。我国2011年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仍然属于“能力型”标准,缺乏课程内容;而当前的教材基本属于“文选型”教材,在“教材内容教学化”方面还有待提高,这必然增加语文教师“备课”的难度。据业内研究者粗略统计,70%的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是源于教师研究教材和把握教材的欠缺,问题大多处在弄不明白究竟要“教什么”。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教材内容教学化”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教什么”“学什么”比“怎样教”“怎样学”更重要,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也是有效教学的原理之一。

(2)坚持“育人为本”理念,注重“病理性、问题性”特征,改变一味重视“已然”“应然”问题的研究惯习,重视语文教育教学中“或然”“将然”问题的研究,旨在提高语文教师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形成语文教育智慧。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表明,当代教师教育必须从“教书匠的训练”走向“反思性实践家的成长”,课程实施需要由“定型化教学”走向“情境化教学”,教学研究需要由“技术性实践”走向“反思性实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由“教育理论实践化”走向“教育实践理论化”,语文教学论课程的优化必须在此前提下进行。要广泛吸纳“真语文”大讨论的研究成果,探索怎样建构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注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和教育智慧的形成。特别要研究怎样锻造教师的“专业品性”,引导语文教师形塑自我角色,恪守专业伦理,习得专业知能,养成实践智慧,促使其提高对学校教育教学中“或然”和“将然”的“问题”的洞察力和敏锐度,增强驾驭教育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必须进行自我角色的形塑,了解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善于通过母语文化的熏陶浸润,促成儿童心智的良好发展。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品性,才能避免在教育教学中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怠惰心理,甚至出现“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的逃避行为;教师“不愿做”比“不会做”更亵渎“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本,更有损于教书育人的大业。拥有优秀专业品性的教师,对教育教学中“或然”“将然”问题,不仅具有敏锐度,还具有责任感;他们对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能够使日常“保健”“预防”与“临床治疗”合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传承母语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文教师更加责无旁贷。

(3)体现“终身学习”理念,强调“发现性、批判性”特征,体现当代教师“反思性实践者”的专业属性;聚焦于语文高效课堂的建构,即语文课堂技术(基础)———语文课堂技艺(桥梁)———语文课堂艺术(境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教授唐纳德•A.舍恩(DonaldA.Schon.)20世纪80年代提出,教师要从技术理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实践中反思和探究,树立“反思性实践者”的专业形象,他指出,“反思性实践者”是实践情境的研究者,是实践知识的创造者。“反思性实践者”体现了当代教师的专业属性。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充其量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他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罗赛尔、科萨根指出:“训练只能缩小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之间的差异,而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却是促使一部分教师成为专家教师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教学实践的过程,不是合理技术的应用过程,而是在复杂的语境中展开的实践性问题的解决过程,是要求高层次的思考、判断和选择的决策过程。反思,是在实践中提升理论的重要途径。就反思策略的生成机制而言,可以分为“外辅式”“内发式”两种,前者是经由教师教育者引导而学会反思;后者是由师范生、准教师进行自我澄清。对准教师而言,“内发式”反思难以自动生成,需要在教师教育者的指导下逐渐形成并提升反思能力,因而“外辅式”策略在教师职前培养中更加重要。国外教育研究者通过初任教师与熟练教师的比较,揭示了熟练教师的实践性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第一,不仅在课前、课后进行反思,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即兴地思考丰富的内容。第二,能够积极地、感性地思考教学,即在教学中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推理,发现并解读教与学的问题与意义,并从该问题与意义出发探寻教学的其他可能性,以求得实践性问题的解决。第三,不限于教师的教,能够置身于学生的种种立场来反思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够多角度地把握教学事件。第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教与学的语境,从教材内容的关系、其他学生思考的关系上来做出相应的思考与判断。第五,能够发现教学中的种种事件之间的复杂关系,不断地重建教学所固有的问题框架。任何课堂实践都是技术与艺术的对立统一。教学兼具技术性与艺术性,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实用技术,但在教学过程中包含了艺术的要素———直觉性、创生性、即兴性、表现性;无论哪一种教学方法,即便是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必须有“艺术性”。建构语文高效课堂,就是使语文教师努力从教学技术向教学艺术迈进,其发展的逻辑思路可概括为:语文课堂技术(基础)———语文课堂技艺(桥梁)———语文课堂艺术(境界)。第一,语文课堂技术,即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并且被固化、定型,具有普适性的教学观念、操作流程、方法手段等,它是浓缩了语文教学实践经验的精华,是静态化了的语文教学智慧;课堂技术是高效课堂的起点,是高效课堂不可或缺的“底座”,因此,必须强化语文课堂技术的训练与掌握,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打牢基础。第二,语文课堂技艺,即指在熟练掌握语文课堂技术的基础上,个性化地理解、迁移、改进和重组现成的语文教学技术,使其更适应当下的教学情境,更符合自己的教学需求的一种更加合理有效的课堂样态;语文课堂技艺,是语文教师基于自己的专业积累,进行反思性实践的专业提升的成果表征。课堂技艺,是“有效课堂”到“高效课堂”的过渡带,具有桥梁作用;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技艺,可以避免对名校名课的“模仿秀”,回归语文真味。第三,语文课堂艺术,是高度自主化、个性化、弹性化的语文教学形态,是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完美教学境界。教学艺术表现为优秀教师对教与学的整体性理解和知行合一的行动样态,这些思维和行动特征已经组成了他们安身立命的个人哲学。研究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与形成,必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背景,重视中国教师本土的思维和行动特征研究,有必要通过整体性、情境化和默会知识等方式进行研习;如优课研究、案例剖析、反思性模仿等方式,还可以采用师徒制、做中学、角色体验等途径,促成语文教师教学经验的生长与升华。

(4)注重跨学科性,组建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强化合作意识;建构课程模块,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综合性;加强教育见习与实习的管理与考核评价。国外教师教育发展新趋势体现在四个方面:学历要求规格高,职业素养综合性强,实践能力练扎实有效,准入制度规范而严格。首先,必须建设一支年龄层次合理、专业结构多元、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兼备的教师教育队伍,组建一个由师范院校、中小学、教育研究机构、教师培训机构以及教育主管部门成员构成的教师教育“学术共同体”,特别要注重调适共同体成员单位彼此的文化,营造一种理念与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与工作氛围,以真正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功能。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校内组建教师教育共同体的下设组织,如“项目俱乐部”“科目学习型团体”“成长服务站”等;要充分发挥教师教育共同体以及下设团体的作用。其次,要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使未来教师获得综合性较强的职业素养,以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的设置值得借鉴,如英国“教育学学士”培养计划中,课程大体包括四个部分:其一,主要学科课程,涉及中小学所设置的起步科目,学生一般应该主修两门;其二,教材研究课程,指对中小学所设科目的教材教法研究;其三,教育学课程,包括教育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科目;其四,学校教育工作体验,主要是到中小学参观、听课,以及进行个人调查等。因此,要强化课程一体化意识:宏观层面,注重教师教育“通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三大类的逻辑关联性,追求彼此互为观照、相互渗透的整体性课程观;微观层面,要充分发挥校内教师团队的优势,打造选修课程模块。除了必修课程“语文教学论”之外,还可开设一些选修课或专题讲座。可以通过“主题单元模式”呈现,例如,教育原理主题:“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语文教育哲学发展史”“语文学科前沿”等;教育研究主题:“语文名师研究”“语文有效性教学研究”“语文教育研究方法”“中外母语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等;教学实践主题:“语文教师素养与教学实务”“语文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语文名课评析”“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论文读写”“演讲与口才”等。再次,在课程优化建构中力求做到在课程结构上,将教育理论课程与教师实践课程交叉设置;在实施过程中,将经典案例融入到教育理论课程中。要把师范生所学的各科专业课程与中小学教学内容直接联系起来,并且加强教育课程实施的横向联系,改革学科课时安排;必修与选修课程结合,静态和动态课程互补;改革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及方式,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后,要构建实习资源、实习过程与实习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模式。构建实习资源共享且能不断更新的平台,提供突破时空的教育实习模式,实现实习管理过程的规范化与网络化。构建“师范生教育实习平台”,提取整合师范生教育实习的丰富资源,建立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块,不断提供并及时更新各种主题班会、优质课堂教学案例或课堂实录,供师范生观摩学习。编制师范生见习、实习指导手册,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措施得力。明确实习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及考评标准,明确教育实习的显性内容和隐性内容的具体范畴,明确大学与中小学指导教师的职责等。

文教论文范文第10篇

1、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无中心状态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缺乏权威性统一研究机构。作为民间学术团体、中语界唯一的全国性研究机构——全国中语会及地方各级中语会,近些年来由于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在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力度及影响呈弱化趋势。不少基层中语会实际上早已形同虚设。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所属教研室的专业教研人员也往往成年累月地忙于繁杂事务,忙于各类考务而难以专心致力于研究工作。一线教师中的不少人或因学术造诣、理论修养的力不从心,或因条件所限而难以使研究趋向深入。在众多的语文教学专业期刊中,真正能在语文教育理论研究上独树一帜的也屈指可数。于是,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在宏观上呈“散兵游勇”状,在微观上呈“人自为战”状,既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研究导向中心,也没有形成颇具实力的研究阵容,当然也就难以使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使之走向整体性与高层次。

2、语文教育理论研究内容(课题)的无序与模糊

就整体看,新时期以来的语文教育研究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从专家到教师,都想在攻克语文教育这一难题上有所突破,有所建树。但是,如果对近十几年来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现状作冷静的观察与思考,即可发现,在这理论研究空前活跃的另一面,却又给人以浓重的扑朔迷离之感,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语文教育思想,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者各执一辞,认定自己的观念是“五岳独尊”;另一方面是在第一线工作的语文教师多数对此难以接受且深感无所适从。今天强调布鲁姆目标分类教学的着手成春,明天宣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神奇妙用;今天说语文教育要以德育为主,明天称语文教育要以工具性为重;今天说语文教育要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主义,明天讲语文教育要使塑造健康人格与发展语文能力同步。对写作教学有研究的,认定写作是语文教育的第一要素;对阅读教学有探索的,强调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内容。甚至在教材的选文比例问题上,直到今天仍然争执不休。有人坚持当代语文教材要削减文言文分量,有人则认为教材选文要以文言文为主。时至今日,只要认真阅读各类语文报刊的若干文章(其中包括一些专家学者的大作),我们仍然会强烈地感受到各种语文教育观念的无序与模糊。面对这样一种局面,如果有迷惘者站出来,求教于莘莘研究者——语文到底该怎么教?语文教师到底该如何当?那将是怎样一种场面呢?笔者在此绝无非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之意(笔者也曾涉猎其中)。学术昌明,从来都是有益无害的。只是认为,在这旷日持久、莫衷一是的争鸣之中与争鸣之后,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没有一个中心机构来对这些学术性见解进行哪怕是初步的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再研究工作,以致使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包括相当一部分研究人员)难以发现这异彩纷呈的各种学术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更难以使这些零散的教育理论观念臻于整饬。结果,它们也就很难对语文教育实践起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作用,有时甚至会对实践产生误导。我们完全可以静心想一想,长期以来,各类专业报刊上发表的语文教育理论文章怎一个“多”字了得,其中不少文章确有一定的甚至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文章发表之后,充其量或则由权威报刊转而载之,或则引起部分读者当时情感上的共鸣和认识上的趋同,然而时过境迁之后,就如同天女散花般地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重大损失,这种零散、无序的格局如果得不到改变,损失仍然会继续下去。

3、对语文教育专家教育思想研究的单向性

若干年来,中学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界对叶圣陶、吕叔湘以及于漪、魏书生等许多专家学者的语文教育思想和语文教学艺术进行了热烈的研究。但时至今日,还仅仅限于对这些专家学者的单(纵)向研究——研究一个个具体对象的语文教育思想或语文教学艺术,却没有对其进行横向的比较、分析、综合与提炼。这就出现了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甚至尴尬的现象:尽管中国近现代语文教育史上群星璀璨,但我们却至今没有能够使之融会贯通,使之珠联璧合,进而使之成为建构当代中国语文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石,成为指导当代中国语文教学实践的指南。这样下去,中学语文教学就永远不会形成合力,也就永远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4、语文教育理论研究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

若干年来,语文教育理论如同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一样,存在着一种理论功利主义倾向。一方面,某些所谓高层次理论文章并非来自直接或间接的语文教育实践,而是源于某些理论研究者的“纯智力”,往好处说,它们只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贵族文化”,是一种堆砌新辞、大而不当的“思辨哲学”;另一方面,有些文章又走向另一极端,它们只是一种夸大的、带有不少主观想象和虚构成份的直接经验或实践过程的描述,缺少(恐怕也无力进行)切中肯綮的理论阐发。这两类文章给人的总体感受是华而不实。许多时候,它既不像作者与整个中语界教师群体的娓娓而谈,也不像作者与语文教师个体的思想(学术)交流,而仿佛是作者旁若无人般的自言自语。这样的文章,或则昙花一现,或则自赏孤芳,实在没有什么研究和实践价值。

此外,还有些文章善于重弹老调。一些在语文教育界已经取得共识或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问题,至今有人还在喋喋不休。如“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写作方法”,“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语文知识”,对于这些浅薄的、不被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实在没有必要再去争鸣、去商榷。

5、一点建议

上一篇:文化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扶贫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