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5 11:54:21

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

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规范管理,积极迎接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估

对照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估标准,制定2020年度迎检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到分管领导、相关股室和具体责任人,动员全馆力量,紧张有序做好迎评工作。上半年先后完成馆藏机关文书档案的清点、破损档案盒更换、图书资料和报纸的整理及移库工作;接收部分一级进馆单位到期档案和机构改革涉改单位档案进馆,馆藏档案数量达到近60万卷(件);指导县扶贫办开展精准扶贫档案整理、县卫健委开展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档案整理、县工信局开展破产改制企业档案整理。馆藏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取得突破性进展。迎接全省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估工作进展顺利。

(二)密切跟踪推进,确保高水平建成省5A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是县档案馆承办的县政府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1-3月,我们多次修改完善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报省档案馆、市档案馆审核,获得省、市档案馆的高度认可。数字档案馆项目通过县人大常委会票决通过后,我们于3月25日招标公告,4月16日开标,由信息科技公司以509.2万元中标。此后我们与中标单位一起对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完善,并于5月8日召开项目签约启动会,项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截至目前,在我馆和监理单位的严格监督下,中标单位已完成了网络布线,服务器、磁盘阵列等设备安装,监控、拼接屏安装等工作,严格按预定的序时进度推进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将于9月底之前部署到位,投入试运行,11月份申请省5A数字档案馆验收。上半年,数字档案馆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43万元,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的57.2%。该项目建成后馆藏档案的信息化水平将大幅提高,群众来馆查询利用档案将更加便捷。

(三)筑牢安全体系,深入细致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化解

1.定期维保大楼火灾自动报警和档案库房自动灭火系统,确保消防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实行24小时有人值守制度,健全完善县档案馆消防设施维保台帐、消防安全日常检查台账。组织开展档案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应急演练,进一步强化全体人员的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和火灾应急处置实战能力。

2.持续完善档案安全管理设施、设备建设。投入资金66.1万元,采购安装大型档案消毒仓,对馆藏档案批量消毒。为筑牢强有力的档案安全防线,上半年我们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投入资金80万元实施20KV配电及线路改造工程,对内部老化线路进行规范改造,目前项目招标公告已,于6月30日开标,该项目预计9月中旬完工,可以确保在遇停电故障情况下启动另一路电源,实现对档案馆全套消防设备和中心机房的双电源供电,以此来确保实体档案和档案信息安全。

3.严格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落实馆长、分管副馆长和库房管理人员安全巡查制度,仔细排查安全风险隐患,及时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整改到位。上半年共开展各类安全巡查126次,排查化解问题18个。

(四)建强基层堡垒,规范支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1.深入开展政治理论的学习。组织全体人员深入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学习省委、市委和县委全会精神,认真梳理2020年档案馆支部党建工作要点,制定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学习强国”学习活动,档案馆支部23名党员(其中退休党员13人)总分排名位列机关党委党支部前列。

2.扎实推进党支部和党员评星定级工作。按照县委组织部和县级机关工委要求制定《中共县档案馆支部2020年度党建工作计划》,按照工作计划安排,党支部组织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3.扎实抓好党务公开工作。将党支部成员的分工情况、主要工作制度、年度工作计划、月度工作安排、党组织、党员评先评优情况,领导干部执行廉洁自律规定的情况,民主评议党员情况,重大决策、重大政策制定的情况,较大资金开支、使用情况,及时在党委公示栏公示,接收党员和群众监督。

4.认真开展“作风五问”大学讨论活动,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工作。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与档案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以“作风五问”大学讨论活动为抓手,制定活动实施方案,以活动的开展推动机关党风廉政工作上台阶求突破。每月召开警示教育会,以违规违纪的反面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汲取经验教训,增强规矩意识,守好廉政底线。细致抓好落实“两个责任”记实平台信息录入工作,上半年共录入履责信息123条。

(五)决胜脱贫攻坚,多举措开展脱贫帮扶工作

持续加大帮扶力度,春节前夕,大家积极购买粮油等物品到结对帮扶的四河乡雪二村10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上门慰问。4月份开始,组织单位全体干部职工定期订购雪二村优质蔬菜,同时还广泛发动其他县直机关单位的人员定购,上半年订购合蔬菜近4000元。

(六)发掘自身潜力,档案文化宣传工作迈上新台阶

1.依托红旗展览馆,大力宣传红色文化。将“擦亮红旗展馆品牌发挥党性教育作用”列为2020年度“支部书记项目”。今年以来,先后接待了县委巡察办、县纪委机关工委、青阳街道部分党支部等10余家单位500多人来馆参观,开展党性教育活动。

2.开展国际档案日宣传周活动,不断提升群众的档案意识。在今年的第13个“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中,我馆收集整理馆藏档案资料,举办“档案见证小康路”图片展,展示我县自1992年以来近3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和辉煌业绩。图片展挑选馆藏图片近百幅,分为“领导调研视察”、“基础建设”、“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八个板块、十块展板,用丰富的图片和详实的数据,讲述了全县人民脱贫奔小康的历程,记录21届400余名省委驻洪帮扶队员和社会各界对我县扶贫事业的辛勤付出,留存了扶贫脱贫的“记忆”。宣传周活动期间,接待参观人数达200人次以上。

3.加大信息撰写和报送力度,扩大对外影响。上半年,全馆人员积极投稿,共发表各类文章27篇,其中:档案网2篇、档案网15篇、中国网7篇、电视台1条、爱APP2篇。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篇。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稳步推进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确保如期建成投用

细化工作目标,定期召开会办会,及时处理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阶段性工作进度保障总体进度,确保9月底前实施到位,今年通过省5A级数字档案馆验收。

(二)进一步加强馆藏档案管理,努力提高规范化水平

全员参与完成馆藏退伍军人档案、已死亡离退休老干部档案、纪检档案的规范化整理。开展对撤并乡镇的档案收集、整理的现场指导并及时接收进馆。督促指导县扶贫办完成精准扶贫档案的整理、县卫健委完成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档案的整理、县工信局完成对破产改制企业档案的整理,并将整理完成的档案接收进馆。

(三)完善馆藏民生档案远程查询出证平台,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完善馆藏民生档案远程查询出证平台建设,在去年已部署完成6套查询终端的基础上,完成撤并后保留的所有乡镇(街道)的馆藏民生档案远程查询出证软件安装和终端查询设备配备,采取委托代办和上门培训的方式,让乡镇便民服务窗口的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平台使用方法,让群众在就近的便民服务窗口就可以查询馆藏民生档案。

(四)持续加强党建工作,争创示范党支部

高质量完成年度“支部书记项目”,提升红旗展览馆对外开放知名度。进一步规范档案馆支部党建工作,创成“最具规范党支部”示范点。

(五)全力争取,努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2020年度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强化责任落实,保障母婴安全

1、持续推进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2020年,我县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工作继续按照省卫健委《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和《县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等文件通知精神,加强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从源头控制风险,要求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对怀孕至产后42天的孕产妇进行妊娠相关风险的筛查、评估分析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干预影响妊娠的风险因素,防范不良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主要做法:强化首诊医疗保健机构妊娠风险筛查责任和二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妊娠风险的评估责任,各医疗保健机构对首次建档的孕产妇进行妊娠风险筛查,按照风险严重程度(以绿、黄、橙、红、紫5种色标)进行分级标识,相应评估结局在保健手册上标注。要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对筛查阳性孕产妇根据其健康状况转诊至上级相应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动态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只能管理风险评估分级为绿色(低风险)和部分为黄色(一般风险)的孕产妇;对于风险评估分级橙色(较高风险)、红色(高风险)的孕产妇一律转诊县级以上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孕产妇保健服务;评估分级为紫色的孕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并落实母婴阻断综合干预,确保做到发现一例、登记一例、报告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严格落实高危孕产妇的专案管理制度,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按照职责和要求对高危人群进行规范管理,此项工作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1-9月份,全县常住孕产妇早孕建卡2075人,全部进行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评估与管理;其中妊娠风险筛查阳性914人,阳性风险评估分级为黄色的766人、橙色的70人、红色的4人、紫色的41人,专案管理转诊130人。

2、持续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2020年,县人民医院持续加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两个救治中心”建设力度,结合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的推动,加大软硬件建设投入,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为全县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保驾护航。县、乡、村三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转诊、急救、会诊制度与网络建设更加完善,落实妊娠风险预警初筛、分类管理体系和高风险重点孕妇管理,确保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得到及时转运及救治有效。今年以来,开展母婴安全管理和相关技能培训二期六批300余人次,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县、乡两级具有助产服务的单位均相继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演练,提高应急快速反应能力。

3、进一步强化剖宫产手术控制管理。2020年,我县进一步规范助产技术服务管理工作,加强剖宫产手术控制管理,持续降低非医学指征剖宫产手术比例。继续按照以下七个方面抓落实。一是抓县直,以上率下。今年县直三家医疗保健机构分娩数占全县的80%以上,对全县的剖宫产率控制起举足轻重作用。具有分娩的助产机构均出台具体措施,努力降低剖宫产率;同时树立一盘棋思想,共同抵制社会因素剖宫产。二是抓宣传,贯穿全程。年初,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继续制作《平产好处、剖宫产控制》等宣传册10000份,发放到全县所有医疗保健单位妇保科,要求在为孕妇建保健手册时即时进行孕期全程宣传。开展助产的各单位除利用宣传栏、宣传图版、入院宣教等措施宣传自然分娩和剖宫产优缺点外,同时加大孕产妇学校建设。规范执行住院健康教育措施,让孕产妇及家属能充分了解产程进展,减少因信息不足造成的焦虑及紧张,使更多孕妇选择顺产,科学提高自然分娩率。三是抓培训,进一步提高检查诊断护理水平。加强产科医生和产科护士的培训学习和管理,做到诊断依据充分,剖宫产指征把关严谨,认真做好产检,减少“过期妊娠”等因素导致剖宫产。做好产程中的全程护理,减少过度疲劳导致的难产情况发生,要求首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分娩产妇在没有阴道试产禁忌症的情况下,上转到具备有输血、备血等急救条件较好的三家县直医疗保健单位选择阴道试产。四是抓引进,推广新技术。县直三家医疗保健机构均引进推广镇痛分娩、导乐陪伴分娩等助产技术,对降低剖宫产率起到了有力的支持保障作用。五是抓制度,强化手术管理。要求各分娩单位落实剖宫产手术报告与评审制度,对于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的要向产妇及家属讲清剖宫产手术的利弊,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严格履行手术签字手续。择期手术报科室值班主任会诊签批,急诊手术及时报告值班主任同意备案后方可实施。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剖宫产手术需由中级职称以上的妇产科医师主刀并组织术前讨论。六是抓奖惩,及时兑现。要求各助产机构将降低剖宫产率控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和绩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严禁医务人员违反原则,满足家属要求开展择日、择时、无医学指征剖宫产。各助产机构相继制定了控制剖宫产率的奖惩措施并带入绩效考核(平产奖励、过高的剖宫产率处罚),实行按月兑现,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七是抓避孕指导,减少意外妊娠。要求乡村妇保人员努力做好产后访视,尤其在产后访视过程中做好剖宫产术后避孕方法的指导,减少因间隔时间不足2年妊娠导致剖宫产手术结束分娩的情况发生。八是抓督查,定期调度。我县将总剖宫产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一孩剖宫产率三项指标纳入卫生健康工作重点考评内容,除每季度督导外,对重点单位经常性检查督导,定期由县卫健委主要负责人调度。剖宫产率控制不力的单位在调度会上作表态发言、汇报情况,查找原因,落实整改。

1-10月份,全县各医疗机构累计分娩总活产数3214人,剖宫产活产数1175人,总剖宫产率36.56%;一孩活产数1108人,一孩剖宫产数246人,一孩剖宫产率22.20%;社会因素剖宫产数0人,社会因素剖宫产率0%。全县总剖宫产率较2018年同期36.85%下降0.51%;一孩剖宫产率较2018年同期21.30%上升4.22%;社会因素剖宫产率较2018同期0.12%下降100%。其中乡镇卫生院平均总剖宫产率16.50%,一孩剖宫产率5.13%,社会因素剖宫产率0;乡镇卫生院平均总剖宫产率较2018年同期均值14.89%上升10.81%,一孩剖宫产率较2018年同期均值3.23%上升58.82%,社会因素剖宫产率较2018年同期均为0%。三家县直医疗保健机构总剖宫产率均值39.51%;一孩剖宫产率23.50%,社会因素剖宫产率0%;三家县直医疗保健机构总剖宫产率较2018年同期均值40.77%上升3.09%。一孩剖宫产率较2018年同期均值22.90%上升2.62%,社会因素剖宫产率较2018年同期均值0.12%下降100%。

4、强化母婴安全责任落实。2020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母婴安全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和省健康儿童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精神,将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健康保障工作摆在妇幼健康工作首要位置,强力推进落实。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孕产妇和新生儿及健康儿童死亡评审管理办法,成立相应组织,规范孕产妇和新生儿及健康儿童死亡评审工作。落实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个案报告制度,施行死亡一例报告一例评审一例,落实季度或半年分析评审工作制度。加强日常监测和管理,对重点乡镇和单位进行约谈,强化针对性督查指导,确保母婴安全。实现了省母婴安全和健康儿童行动实施方案至2020年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8/10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9‰的工作目标。为确保我县2020年全面脱贫择帽奠定坚实基础,孕产妇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控制在全省均值以内,达到预期效果。

1-9月份,全县累计孕产妇数4990人,孕产妇死亡人数0人,孕产妇死亡率0%;累计总活产数5069人,婴儿死亡人数14人,婴儿死亡率2.76‰;累计5岁以下儿童数39102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21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14‰。

(二)加强规范化建设管理,提升优质服务能力水平

5、持续推进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2020年我县继续推进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工作。各乡镇卫生院在新建或改扩建过程中,注重突出对孕产妇保健、儿童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等保健科室、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科室及儿童营养包、叶酸、避孕药具等仓储保管科室的规范化建设管理工作,使科室合理布局、环境美化亮化,全面推进妇幼健康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在争取2020年中央补助妇幼保健机构能力建设资金200万元的基础上,自筹资金250万余元,着力加强妇儿保科、妇产科、新生儿科等重点科室能力建设,同步提升医技等科室服务能力建设。添置LEEP刀、电动综合产床、新生儿体重秤、婴儿辐射保暖台、12导心电图机、单道微量注射泵、呼吸震荡排痰系统、新生儿心电监护仪、插件式病人监护仪、多功能电动产床、客观听力测试仪、麻醉机、视力筛选仪、双道微量注射泵、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可视人流机、全自动身高体重检测仪、视动眼震仪、脉搏血氧检测仪、纯水机、容积探头、多功能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胶体金试纸分析仪、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常温)、自动粪便处理分析系统、产前筛查仪、2-8℃药品冷藏箱、-86℃超低温冰箱、-25℃低温冰箱、普通离心机等先进设备,积极拓展新项目、新技术;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复审、“厕所革命”等工作,投入10万余元资金用于婚前保健门诊规范建设及孕产保健部、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部四大部等科室改造建设,进一步规范科室布局、改善服务环境。随着服务环境的不断改善,医疗业务大幅增长。

1-10月份,门急诊就诊46881人次,出院2907人次,其中妇产科1205人次、儿科1702人次,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3%、7.6%、4.5%、10%;全院实际占用床13375日,平均住院日4.6天;产科活产数为1040例,其中平产663例,剖宫产377例,总剖宫产率为36.25%;开展妇科手术63例,各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手术1390例;医疗业务收入17930486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3.22万元,增加18.76%;药品收入4915180元,药占比为27.4%。预计2020年全年医疗业务总收入突破2200.00万元。

6、深入推进妇幼健康“三级网底”建设。2020年,我县继续推进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三级网底”建设工作。注重示范引领,及时发现和处理县乡两级妇幼健康服务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激发妇幼健康服务工作人员的事业心、责任心和荣誉感;完善村妇干、计生专干、保健员“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夯实村级网底,将妇幼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相关经费侧重倾斜补贴给落实相关妇幼健康服务的村“三位一体”专干,妥善解决相关劳动报酬。

7、加大妇幼健康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2020年,我县创新妇幼健康宣教形式,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妇幼健康服务过程中,县乡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利用世界母乳喂养周、世界早产儿日、预防出生缺陷日、世界避孕日、六一儿童节、爱眼日、三八妇女节等开展节日宣传教育;利用电台、板报、宣传栏等栏目和汇演等形式宣传妇幼健康工作,营造全县重视和关注妇幼健康事业的良好社会氛围。依托省、市级妇幼保健学会、协会等学术平台,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推广适宜技术、新技术、新技能的使用;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牵头采取以区域为中心,分片培训的方式开展妇幼基本公共卫生及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助产技术服务等业务培训一期五批次,培训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人员600余人次;同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合作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高危儿的早期干预、婴幼儿喂养建议、婴幼儿哮喘的规范化治疗等业务培训一期,培训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人员200余人次;举办进社区、进乡村义诊和送医送药活动四次,县本级大型义诊活动1次,接受义诊服务人员达1000余人次;同时围绕妇幼健康服务重点难点问题,同省、市妇幼保健机构适时开展专题调研和学术科研,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高基层妇幼健康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妇幼健康服务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和学术水平。

8、继续推进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2020年,我县按照省、市卫健委加快妇幼健康信息一体化建设要求,认真落实各级各类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信息化建设的互联、互通,全力提升全县妇幼信息数据报送及时率和准确率。按照县政府“智慧医疗”建设要求全面推进妇幼“两卡制”推行使用工作,按照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布局,为七个区域中心孕前优生检查点配备孕优信息系统(徐州雷奥公司)和相关设备端口联网建设工作全面完成;4月14日至5月15日期间,再次对全县300余名乡村妇幼信息员进行国卫信息系统信息模块使用和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进一步规范村级基础台账和月报表的填写,提升乡村妇幼信息报表和各种业务记录帐簿质量,为提升全县妇幼信息管理质量,各种信息定期及时报送进一步夯实基础,实现了县、乡、村妇幼信息网络畅通和资源共享,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使用效率。及时落实新版全国妇幼卫生调查制度,做好妇幼卫生月、季、年报和监测工作,加强质量控制,强化分析利用,促进妇幼健康服务工作健康发展。11月份,代表市接受省妇幼健康信息质控检查,我县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成效,获得质控专家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提高出生人口整体素质

9、落实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民生工程。2020年,我县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继续保持与民政部门协调配合,推进婚姻登记与婚前保健“一站式”服务。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规范服务流程,按照婚前医学检查技术服务规范,应检的项目全部检查到位(如艾滋病、梅毒、乙肝筛查项目等),力求做到方便群众、环境温馨,切实提高婚前保健服务水平。利用婚检大厅、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场所强化宣传,在婚检大厅摆放宣传展牌、发放婚检好处、流程等明白纸,使婚检对象了解婚前保健意义。设立专门接待窗口提供全程服务,在现有条件下,尽量规范服务流程,必要时开设专门窗口,配齐所需检查设施设备,重大节假日婚检高峰时段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使每一位婚检对象检查全过程时间压缩在半小时之内。全年婚检目标任务数3000对(6000人),婚检率达85%以上,疾病检出率达到8%。

1-10月份,全县共结婚登记对3134(6268人),3012对(6024人)男女适婚青年接受了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率达96.1%,完成年度任务3000对(6000人)的100.4%;婚前卫生咨询1659人,咨询率26.47%;疾病检出总人数888人,疾病检出率14.74%;疾病分类构成:指定传染病检出29人(占检出人数的3.27%),严重遗传病检出2人(占检出人数的0.23%),有关精神病检出2人(占检出人数的0.23%),生殖系统疾病检出295人(占检出人数的33.22%),内科系统疾病检出567人(占检出人数的63.85%)。提出具有影响婚育医学意见疾病人数256人,占实检人数的4.25%。这些疾病在早期发现的同时均得到了相应咨询指导或治疗,达到了出生缺陷一级预防、防止传染病传播及促进家庭和谐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愈后效果和社会效益。10月顺利通过市级婚前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初审验收,11月21日代表市迎接省级婚前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复审验收,根据反馈有望通过复审验收;12月底将超额完成相关工作任务。

10、进一步规范产前筛查管理工作。2020年,我县继续将产前筛查管理工作纳入妇幼健康服务年度工作计划。对照省市要求,按照《县产前筛查管理办法(试行)》(金卫办〔2018〕6号)及县卫健委印发的《关于明确2020年度产前筛查管理工作任务的通知》(卫妇幼秘〔2020〕4号)要求,进一步规范我县产前筛查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服务方式和各级服务单位的工作职责。从分解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加大宣传,提高工作质量和强化服务,压实责任主体三个方面进一步强调落实,强化清理整顿产前筛查服务不良服务市场,全面规范产前筛查工作,有效落实出生缺陷二级预防干预措施;产前筛查工作领导小组和产前筛查技术质控专家组发挥主动作用,加强质控督导力度,规范信息报送,提升产前筛查服务质量;加强产前筛查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产前筛查率,此项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各乡镇卫生院完成县卫健委下达的2018年孕妇建卡数的80%任务较困难。力争年底完成市卫健委下达的60%产前筛查率目标。

1-10月份,全县送往市产筛中心标本数2119人,送检筛查率42.46%。

11、积极推广应用新项目新技术。

4月份,市卫健委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启动会议后,我县根据省、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实施方案,于4月26日印发《县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项目实施方案》(卫妇幼秘〔2020〕7号),确定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及青山镇、燕子河镇、天堂寨镇、古碑镇、吴家店、斑竹园镇、汤家汇镇、南溪镇、双河镇、白塔畈镇、油坊店等11家乡镇卫生院共14家助产机构为项目单位;筛查项目管理办公室设在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承担全县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全县项目督导和培训。各项目管理单位相关管理负责人和联络人报县项目办备案;5月份制定筛查操作流程图、规范转诊要求及制定信息报送制度,印制宣传品等;6月份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召开项目启动会,率先试点开展项目筛查工作。6月18日,全国婴幼儿血管瘤脉管畸形公益筛查技术启动会在市卫健委召开,根据会议安排,我县及时启动该项目;按照年初工作安排,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及时推动孕产妇系列康复技术服务,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洽谈援助的“母亲健康快车——导乐分娩关爱服务”公益项目和超早期宫颈癌筛查、妇科无创治疗中心、乳腺癌筛查与预防、孕妇营养检测、产后母乳营养分析、红细胞叶酸检测、孕产妇心理测评及干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等项目将相继建成开展服务。

6-10月份,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419人,转诊12人,确诊先天性心脏病12人;全县各医疗保健单位共筛查上报拟似血管瘤或脉管畸形84人,确诊血管瘤或脉管畸形70人;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筛查99人,治疗18人;骨密度检测1226人;妊高症检测816人。

(四)加强妇幼公共卫生项目管理,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质量

12、加强妇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

①全面落实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工作。2020年,县卫健委、财政局分别于2018年年底和2020年5月及时印发《县2020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金卫计〔2018〕38号)和《县2020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4个实施方案》(金卫发〔2020〕9号)的通知,明确孕产妇健康管理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任务和考核办法。孕产妇健康管理工作,在孕13周前为孕产妇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的同时进行第1次产前检查;在孕16-20周、21-24周、28-36周、37-40周分别进行1次产前随访服务;完成产后2次访视,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早孕建册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和产后访视率均达85%。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完成辖区内常住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出院后两次访视(1周内和28—30天),了解出生时预防接种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情况,询问和观察一般情况并进行喂养等相关指导;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在3、6、9、12、18、24、30、36月龄分别进行1次随访,在6、18、30月龄进行1次血常规(或血红蛋白)检测,在6、12、24、36月龄进行1次听力筛查;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和完善健康档案。新生儿访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85%、85%、90%。

目标任务下达后,各乡镇按照《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和《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规定的项目数量和质量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县卫健委严格按照《考核方案》,围绕孕产妇和儿童健康管理两个系统管理率,利用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和计生“一卡通”平台,狠抓早孕建卡、产后访视和体弱儿管理等重点环节,每季度组织相关人员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情况进行专项督导,采取随机抽查、现场检查、电话访问等方式掌握各项目单位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服务对象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对服务机构的满意度,并对督导情况及时通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同时及时预拨项目资金,使全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以扎实开展、稳步推进。

1-9月份,在全县范围内继续使用全省统一的新版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手册及IC卡,优化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共新建孕产妇保健手册4830人份,提供服务24360人次;全县产妇数4990人,总活产数5069人,孕产妇早孕建册4830人,早孕建册率96.79%;孕产妇系统管理人数4823人,系统管理率95.14%;孕产妇产后访视4956人,产后访视率均达97.77%。共新建0-6岁儿童保健服务手册49333人份,提供服务32077人次;新生儿访视4983人,新生儿访视率均达98.30%;3岁以下儿童23553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人数21534人,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1.42%;0-6岁儿童53784人,0-6岁儿童健康管理人数49333人,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91.72%。其中1-10月份,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早孕建册864人;儿童新建儿管卡423人,总服务1983人次,中医药保健服务430人次,儿童视力筛查210人,其中散光11人,屈光不正1人,双眼凝视5人。

②推动免费避孕药具管理工作。2020年,免费避孕药具管理工作,按照县卫健委《关于印发县2020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4个实施方案的通知》(金卫发〔2020〕9号)及《关于下达2020年度计划生育避孕药具分配计划的通知》(金卫明电〔2020〕90号)等文件通知要求抓落实。以优质服务为重点,开展乡村两级药管员培训和换发证工作,以“免费发放、减少浪费”为立足点,依据药具管理的各种制度,疏通避孕药具发放渠道,突出优质服务,通过加强对基层药管员培训、完善制度管理,提高避孕药具使用的社会效益,提供药具知情选择与优质服务,增强药具发放覆盖面,全面提高免费避孕药具的使用率和及时率。

1-10月份,开展乡村两级药管员培训培训5批次,培训人员300余人次。免费避孕药具调入、调出、结存同需求数进一步趋于合理,避免了浪费,无过期失效药具。全县避孕药具应用率达98%;避孕药具有效率99%;随访率100%;知情满意率达96.55%。

13、推进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2020年年初,县政府办公室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0年妇幼健康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2020〕-2),将《县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方案》、《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实施方案》、《县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实施方案》、《县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实施方案》、《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县农村家庭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各项目管理单位组织实施。同时成立县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组及专家技术指导组,督促各项目执行单位落实领导组议定事项,积极开展项目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定期组织对项目实施进度、完成质量等情况进行督导管理,全面完成年度项目目标任务。

①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注重加大对项目关键环节的指导力度,确保项目质量,推动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4月龄儿童。总体看,全县6-24月龄儿童服用情况良好,儿童营养包项目实施以来,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和关注。

1-10月份,全县购进儿童营养包4批次89910盒(2018年库存2420盒),发放74644盒,库存17686盒。应领80256人次,实领74644人次,营养包发放率93%;有效食用74065人次,未有效食用918人(其中外出773人,口感不102人、吐泻25人、皮疹12人、其他6人),有效食用率99.22%。

今年10月份开展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第四次监测评估,该项目实施干预前贫血发生率29.0%,低体重发生率3.8%,生长迟缓发生率6.7%,消瘦发生率1.9%。实施干预4年后贫血发生率15.5%,较干预前下降46.55%;低体重发生率1.0%,较干预前下降73.68%,生长迟缓发生率2%,较干预前下降70.15%;消瘦发生率0.7%,较干预前下降63.16%。

②母婴阻断(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2020年,继续落实首诊负责制,认真贯彻国家卫健委《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做好项目检测试剂、防护用品的采购。切实落实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免费检测、咨询、治疗等综合干预措施服务,着力提升梅毒感染孕产妇和所生儿童的干预比例和规范程度。完成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查率分别达到80%以上、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规范化诊疗达80%以上、乙肝阳性孕产妇所生婴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比例达90%以上的控制目标。

1-10月份,全县共3213位孕产妇接受了初次产前保健服务和HIV、梅毒、乙肝表面抗原或乙肝五项免费检测与咨询,检测率为100%,查出梅毒感染孕妇4例,HIV感染孕妇1例,乙肝表抗阳性孕产妇114例,乙肝表抗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24小时内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100%。

③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2020年,我县新生儿疾病筛查目标任务为3500例新生儿,开展三种遗传代谢病(苯丙酮尿症(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筛查及新生儿听力筛查;对确诊为苯丙酮尿症和永久性听力障碍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新生儿父母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知晓率达60%以上。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广泛社会动员和多种形式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开展项目管理和技术培训,采集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血片及时递送至市筛查中心,认真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归档工作,负责对筛查可疑阳性或阳性病例的随访和不合格血片的召回、采集工作。做好新生儿听力的初筛、复筛、转诊和追访、咨询等工作,为确诊儿童提供咨询和听力语言康复建议,对确诊为苯丙酮尿症的儿童纳入医保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给予康复救助,对确诊为永久性听力障碍的儿童纳入国家贫困聋儿康复救助项目实施康复救助,开展质量控制与评估。

1-10月份,全县应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3213人,实际筛查3316人,筛查率为100%。其中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可疑阳性数23人;苯丙酮尿症(PKU)可疑阳性数5人;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可疑阳性13人;总可疑阳性数41人,总可疑率0.12%;总召回41人,总召回率100%;不合格血样1人;确诊病例2人(其中苯丙酮尿症1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1人),新筛覆盖率100%。应接受免费听力筛查新生儿3213人,实际筛查3291人,筛查率达100%,筛查出可疑阳性547人。其中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疾病筛查1135人;听力筛查1033人,AABR(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排查55人,转市进一步检查27人,初筛可疑阳性率16.6%,听障确诊1人。

④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2020年,我县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在组织好采购的同时,采取县级管理、乡镇领取、村级发放的方式开展,主要依托村妇幼保健员(“三位一体”保健员)发放、随访,强化督导与绩效考评,提高育龄妇女叶酸服用依从性,确保叶酸服用率达到90%以上。1-9月份,全县共免费发放叶酸15669瓶,新增叶酸应服用人数4271人,新增服用人数4215人,服用率98.69%;新增服用依从人数4045人,依从率95.97%%;增补叶酸知识调查人数4103人,知晓人数4051人,知晓率98.73%。

⑤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2020年,我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继续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合作、专家支撑、群众参与”整体部署,推进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城乡全覆盖。采取县乡结合模式开展孕前优生检查,在加强业务培训和服务质量核查评估的同时,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5%。采取一抓参检对象的早孕发现,将怀孕率作为年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考评的主要指标,使乡村在确定参检对象时首先确保有生育意愿对象参检,以提高项目检查效益;二抓参检序时进度,避免参检对象在节假期突击检查,超过检查单位接待能力造成检查质量不高现象出现;三抓评估质量控制,提高评估质量,及时发放评估报告,为参检对象准备生育提供科学数据;四抓孕优项目检查和婚检有机整合,优化工作模式,实施数据共享,减少服务对象重复检查(1-10月孕优项目和婚检检查共享对象861对,占完成检查人数的27.2%,节约检查经费154980元),提升服务水平。

2020年我县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省下达目标数3589对,1-10月,完成3157对,完成率87.96%;早孕随访完成率19.23%;8月份,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参加全省2020年第一次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5大类14小项评价正确结果均为100%。

⑥“两癌”筛查项目。2020年,我县“两癌”筛查项目严格按照《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要求,结合全县实际组织实施35-64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以加强项目质控和监管,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两癌”筛查补检工作为重点,结合健康扶贫规划的实施,继续实现贫困地区妇女“两癌”检查全覆盖。省下达我县2020年“两癌”筛查任务为宫颈癌12000人、乳腺癌4000人。

为做好各乡镇“两癌”检查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县妇计中心(保健院)通过县政府采购中心采购合肥千麦医学检验所做好第三方检验工作,按乳腺癌12000人和宫颈癌4000人的检查数配齐所需检查工具和耗材,印制宣传手册2万份,全部下发到各乡镇,同时做好“两癌”玻片标本的收集、集中运送,以及阳性病例的乳腺钼靶、电子阴道镜和病理检查保障工作。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反馈及时性。真正达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提高阳性确诊病例的有效生存率。

1-10月份,全县共完成宫颈癌检查12055人,完成任务数的100.45%。接受宫颈癌检查人员全部对其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BS)分类,其中484人进行了阴道镜检查,对阴道镜检查阳性的33人进行了组织病理学检查,共检出低级别病变(CIN1)9例,高级别病变(CIN2-CIN3)15例,宫颈癌确诊病例1例。乳腺癌手诊检查4122人,完成任务数的103.05%。乳腺彩超检查4122人,乳腺钼钯检查326人,乳腺癌疑似病例73例。同步完成了两癌检查的数据录入、上报、阳性个案跟踪随访,对确诊的宫颈癌和乳腺癌患者及时落实手术等治疗,并通过妇联系统发放两癌救助,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身体健康水平,得到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良好的社会反响。

(五)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供全程免费服务管理。

14、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手术免费服务。2020年,全县各级医疗保健单位按照年度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总要求,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各施术单位根据乡镇计生办开具的“免费”计划生育手术通知单施行相应手术,严格按照县卫计委、发改委和财政局印发的《关于全县计划生育服务手术经费有关事项的通知》(金卫计〔2018〕25号)的按例手术收费标准记费,年终由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收集审核后,报县财政局足额兑现拨付。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严禁弄虚作假,虚报财政资金;项目单位作为项目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项目单位主要领导对项目管理负主要责任;建立健全专项资金项目责任追究机制,虚报冒领专项资金的,一经发现,将扣回专项资金,并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行政责任;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据统计,2020年县财政拨付全县各施术单位计划生育手术经费310万余元。

1-9月份,全县各级妇幼保健服务单位积极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工作,开展生育咨询6327人,随访4491人;发放避孕药具4600人次;病残儿医学鉴定3人次,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1人次。开展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手术4491例,其中放置宫内节育器1011例,取出宫内节育器1753例,输卵管绝育64例,人工流产1115例,药物流产529例,放置皮埋12例,取出皮埋2例,输卵管吻合术4例。

(六)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监管,严禁违规发放事件发生。

15、规范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2020年,出生医学证明在实际签发中严格执行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的通知》,全县各医疗助产机构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出生医学证明》相关文件要求抓落实;11月份中旬,县卫健委根据省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关于开展2020年<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工作监督管理的通知》(皖妇儿办〔2020〕76号)要求,组织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相关人员对2010年以来《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督查,同时对全县助产单位的签发管理进行现场督导,对存在问题发出限时整改意见通知书。11月21日,市卫健委组织相关人员对我县县直和乡镇4个单位《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进行抽查督导,督导反馈整体情况较好;2020年全县未发现明显违规违纪发放《出生医学证明》现象。

1-9月份,全县机构内分娩2890人,当年出生首次签发2795人,当年出生领证96%,换发29份,补发39份,医疗机构外分娩签发19份,废证5份。

1-10月份,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从市妇幼保健院申领《出生医学证明》5000份(2018年底库存0份),全县各签发机构从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申领3625份,库存1375份。

(七)加强日常工作督导,促进妇幼健康工作发展

16、强化妇幼健康服务监管,加大相关工作督导力度。2020年,我县严格执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准入制度,进一步加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管理。围绕卫生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相关指标开展督查指导,扎实开展季度和年度专项督导,落实季度和年度督导通报。健全督导制度,完善评估机制,细化考核要件,注重日常监管,优化结果使用,提升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

(八)推进医联体建设成果,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17、持续推进医联体建设,建立人才队伍培养通道。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在2017年11月份与省妇幼保健院成功签约“医疗联合体”和2018年11月与省儿童医院建立“医疗联合体”的基础上,2020年1月25日与省儿童医院成功签约“医疗联合体”。医疗联合体建立以来,两家医院定期派专家、学者前往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开展教学、观摩指导、坐诊、查房、手术、病案讨论等活动,通过选派人员进修培训、双向转诊、坐诊等不同方式,提升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的管理水平。今年6月15日始,省妇幼保健院每周六定期派影像专家前往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开展四维彩超产筛示范带教,对超声诊断疑难复杂症进行会诊;10月14-15日,省儿童医院牵头北京福康儿童医疗集团专家来我县开展授课、大型义诊及现场教学业务帮带活动,通过专家带教帮扶,明显提高了业务人员的诊断水平。“医联体”的共建为县妇计中心(妇幼保健院)乃至全县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引领作用,为全县妇女儿童保健和就医提供绿色通道,给我县育龄群众的健康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全县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据统计,医联体建设以来,两家医院共派专家团队10批次,授课培训330余人次,现场手术及技术指导(四维彩超中孕产前筛查)205人次,进修和短期培训66人次,妇产科、儿科双向转诊445人次,生殖科双向转诊356人次,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双向转诊494人次,产后康复双向转诊328人次;合作解决和处理疑难医疗纠纷4例。获得了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主要做法与成效

我县按照省市卫生主管部门要求,以卫生民生工程和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为抓手,以推动妇幼健康临床医疗业务和系列保健服务为支撑,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紧紧抓住各项工作进度,扎实推动妇幼健康各项业务开展。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领导组织,设立办事机构,确立“政府协调、卫健牵头、部门配合、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层层落实。按照实施方案,迅速启动、快速推进。

(二)深入宣传,广泛发动。充分利用电台、网络、短信平台、简报、宣传栏、公众号、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在“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母乳喂养周、出生缺陷宣传周等节日走上街头,开展义诊宣传;制作发放手提袋、围裙、宣传册、抽纸盒等宣传物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造浓了工作氛围,使妇幼健康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一是明确责任。年初,分别以县政府、卫健委、妇联、财政局等部门文件下发各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各项目实施单位的责任,并且把任务分解到相关项目单位。由于谋划早、行动快,工作衔接好,卫生民生工程和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展顺利。二是健全网络。在妇幼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逐年增大的情况下,全县23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中心配齐配强妇、儿保医生,村级“三位一体”保健员由县卫健委培训考核合格统一聘任。三是强化培训督导。县卫健委适时组织召开项目启动会、推进会、技术培训会,采取分片培训乡村妇幼保健员方式提升服务能力,要求全县所有院长、分管院长和相关技术人员按时参加相关培训,通过强化培训,提升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综合业务素质。项目牵头单位按时督导,提出整改措施和意见,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完成。

(四)资金保障,及时到位。县项目资金实行“预拨与报账相结合”的管理方法,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按任务分季度预拨80%项目经费到基层项目实施单位,服务券每月审核,年终按实际提供的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及绩效考核情况一次性拨付到位,卫生民生工程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施行季度结算或年终一次性报账结算。

三、存在主要问题

1、妇幼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质量和信息上报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2、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分级管理工作需持续推进。

3、剖宫产率控制管理工作任重道远。

4、融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道路迷茫。

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今天这次会议,既是一次盘点成绩、鼓励先进的总结表彰会,也是一次明确任务、鼓劲加压的动员部署会。回首2016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令人难忘的成绩;展望2017年,我们的责任更重、压力更大。刚才,大会对2016年度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典型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你们让我们看到了*的未来和希望。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乡西排村的*老人,他临终前将“拾破烂儿”挣的一千多元钱全部捐给教育事业,家人又毫不犹豫地把1万元奖金全部捐给*教育基金。*月*日,央视新闻频道对*老人的感人事迹进行了深入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我想,这就是先进,这就是榜样,这就是正能量,这就是对“*精神”的最好诠释。会前,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开展捐资助教活动的决定》,向大家发出了捐资助教的倡议,希望大家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你们的爱心,为*的民生事业和教育事业多做贡献。我坚信,在*这座英雄的城市,最美人物会不断涌现,正能量会不断汇聚,沿海美丽*梦一定会实现!一会儿,*书记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总结成绩,坚定信心,增强打造“沿海增长极”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6年是很不平凡、很不容易、很不简单的一年。回望一年的工作,我认为可以用“一好、两提升、三改善”来概括。

“一好”就是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面对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我们紧紧围绕“打造沿海增长极”的目标,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全部财政收入*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分别增长*%和*%,市开发区和*个乡镇财政收入超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分别增长*%和*%。各乡镇和财政、国地税等部门,想尽千方百计,确保了各项指标圆满“收官”。企业家们也做出了突出贡献,尽管面临市场不景气、利润空间小等困难,但仍为*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里一并给予充分肯定。

“两提升”:一是发展质量提升。在园区建设上,全市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亿元。市开发区和*庄临港产业聚集区分别实现财政收入*亿元、*亿元,同比增长*%和*%,为加快打造两大“千亿级”园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产业发展上,*车、化工、物流、五金、服务业五大产业竞相发力,共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在项目建设上,集中精力推进了*、*、*、*庄煤炭物流交易中心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优化了投资结构,带动了工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北*实现整车下线,圆了*人的“*车梦”。二是城乡面貌提升。在新城建设上,实施了“四横五纵”路网建设,推进了企业总部大厦、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学校等项目。*客运站完成主体,水厂扩建工程试运行,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建成运营。在老城改造上,深入开展了“四城同创”活动,实施了老农行、信誉楼培训中心等*个片区的拆迁改造工程,开展了*条精品路创建,组建了园林局、环卫局,推行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荣获省“人居环境进步奖”。在城镇化建设上,按照“一城九星”的城镇布局,以“十个一”工程为抓手,投资*亿元,启动城镇化建设项目*个,*庄、*、*等镇区面貌大为改观。同时,打造了*村、*村等一批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样板示范村。

“三改善”:一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累计投入资金*亿元,有效解决了农村群众饮水难、行路难、过桥难等实际问题。大力发展水产、盐业、冬枣、畜牧、蔬菜等特色产业,农业产业化率达到*%。二是民生事业有效改善。围绕“学有所教”、“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等民生热点,全年安排民生支出*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三是生态环境有效改善。南海公园、森林公园、滨河景观带等一批水系景观工程加快推进,市污水处理厂管网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大力度开展了环境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建成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我们向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美丽城市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其中也饱含着在座各位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向可亲可敬的*市父老乡亲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站在*看*,成绩喜人,应当欣慰;但跳出*看*,差距还不小,更应保持清醒。比如在综合实力上,从我们的对标城市山东龙口看,201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分别是我市的*倍、*倍和*倍。从新区内部看,昔日的“小兄弟们”正在迎头赶超,而我们还没有体现出新区增长极、排头兵应有的气势。2016年,*完成全部财政收入*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港城区完成全部财政收入*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基本上与*持平。在产业竞争力上,主导产业不“主”、骨干企业不“骨”的现象依然存在。2016年,五大产业实现税收近*亿元,仅占全部财政收入的*%,和大港油田、房地产、盐业所纳税收占比相当。去年*市新增规上企业*家,我市仅有*家,总数*家,占*市*家的*%,属于中游的位置,*、*、*都超过了*家,*县、*县、*山、*县、*村也都在*家以上。当然,做这些对比并不是妄自菲薄,也不是自消士气,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朝先进方向努力。面对这些差距和不足,我们必须要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迎难而上往前赶,一年当做两年干,确保沿海强市目标早日实现。

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为打造“沿海增长极”奠定坚实基础

2017年是我们打造沿海增长极的关键一年,也是充满希望和期待的一年,能否抢抓机遇,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业绩,是我们必须共同面对、共同回答的一个重大课题。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可比口径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和*%。我们将紧紧围绕打造沿海增长极目标,坚持项目统揽,全力实施项目园区建设、城市建设、城镇化建设、沿海建设、民生建设“五大战略”,发展*车、化工、物流、五金、服务业“五大产业”,建设“十大园区”,抓好“十大战略项目”,推进“十个一”工程,办好*件大事实事,奋力掀起*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新热潮,努力让*人的腰杆挺得更直,让*人生活的更加扬眉吐气!对于今年的工作,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做了具体详细的表述,同时政府又细化分解了*项目标任务,列出了*件要干的大事实事。在这里,我再从八个方面点点题。

第一,坚持在项目建设上求“快”。要牢固树立“项目是打造沿海增长极的最重要支撑”的理念,继续实行领导干部分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和项目开放日制度,提速增效,强力攻坚,重点抓好“十大战略项目”。具体来说,开发区要瞄准“*车城”目标,一是加快北*集团*车产业基地二期建设,确保全年实现*万辆整车下线;二是引进总投资*亿元的北*零部件产业园项目,促进我市*车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完善。*庄镇要立足沿海大化工、大物流基地建设,一是抓好总投资*亿元的信诺立兴精细化工基地项目,力争完成一期设备基础工程;二是加快总投资*亿元的浅海石化建设,确保年内试生产;三是抓好投资*亿元的*化工三期项目,确保年产*万吨的重交沥青装置具备生产条件;四是做好*庄煤炭物流交易中心一期扫尾工作,确保工程投入运营。旧城镇要重点抓好总投资*亿元的海洋医药科技产业园项目,确保完成一期建设并实现投产。其他乡镇也要抓好各自的重点项目,对储备项目要提前介入、主动对接;对签约项目要强化服务、强攻落地;对开工项目要加快推进、尽早见效;对投产项目要跟踪服务、尽快达产达效,全年要确保*个超亿元项目竣工或部分投产、*个超亿元项目开工建设,力争坐上*市项目建设的“头把交椅”。

第二,坚持在园区建设上求“强”。要按照*市、河北省一流的水平抓好“十大园区”建设,确保*的园区成为引领*乃至全省的标志性产业集聚板块。一是高标准编制完善“十大园区”的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二是强力打造*庄临港产业聚集区和开发区两个“千亿级”园区,加快实施*庄通一路及延伸线、通二路等园区路网建设,完成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和排水管网等工程。尤其是*庄园区,要充分借助港口、沿海优势,争取成为*、新区,乃至*市第一个销售收入超千亿级园区。三是抓好*河沿海园区建设。虽然*河的园区还没有成型,但是在新区“一港一城、三组团、九园区”的发展格局中,*河沿海经济园区的地位很重要,今年一定要在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出成果。四是发挥各自优势,抓好旧城、*庄子、*等城市园区,*、*等乡镇园区和齐家务临津工业园建设,完成园区基础设施投入*亿元,努力实现园区实力大提升。

第三,坚持在主导产业上求“优”。主导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要立足产业基础,挖掘增长潜力,引导要素资源向主导产业集中,推动主导产业扩规模、提效益、上水平。在*车产业上,要以北*项目为龙头,成立专门机构,建立对接机制,加快引进相关配套项目,尽快把*车产业做大做强。在化工产业上,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化工和盐化工,重点推进*化工与央企、国企的合作,积极争取原油进口资质和配额,力争“十二五”末全市炼化能力达到*万吨。在物流产业上,建立物流信息平台,继续落实好物流优惠政策,全年纳税力争突破*亿元。在五金产业上,要抓好五金企业“倍增计划”,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努力改善五金产业靠“走量”生存的局面。在服务业上,重点抓好新信誉楼商厦建设,确保*购物广场和金都郡府商厦开业。重视金融业发展,积极争取兴业、中信银行在我市开设分支机构,加快*联社改制步伐,抓好金融秩序整治,打造良好金融环境,确保金融业全年纳税突破*亿元。

第四,坚持在开放招商上求“活”。我们要走出一条沿海特色、*特点的发展路子,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我们目前的开放程度来讲,重中之重仍然是招商引资。一是全面对接京津招商。充分发挥毗邻京津优势,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机遇,实现借势借力发展。市政府要成立一个专门组织,形成专门队伍,特别是针对京津的相关园区和产业搞好对接。二是围绕“五大产业”进行精准招商,注重绿色、环保、低碳、循环发展,坚决控制“两高一低”项目上马。三是抓好外来投资客商、外来投资企业和招商项目“三大信息库”建设,力争开发区、*庄临港产业聚集区各引进超*亿元项目*个、超*亿元项目*个,全市引进超亿元项目达到*个。

第五,坚持在城市建设上求“高”。规划要高标准,建设要高品位,管理要高水平。一是抓紧完成城乡总体规划和城区*平方公里控详规编制,修编道路交通、园林绿化等专项规划。二是加快推进总投资*亿元的核心区“四横五纵”路网建设,力争滨河大道、石碑河南路、华兴街、华东街、和平大街工程竣工通车。三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核心区企业总部、商业综合体、五星级酒店、金融一条街等工程,促进核心区快速崛起。四是按照“成熟一片,改造一片”的思路,出台政策、打造队伍,积极稳妥地推动旧城改造。按照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当前政策法规有效结合的原则,完善政策,有序推进安置性社区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五是全面推进部级卫生城、文明城、园林城、环保模范城“四城同创”工作。六是大力实施“三治两提”攻坚行动,重点开展城管综合执法,试点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抓好*大街、*路等*条精品路和工行小巷、国土局西小巷、市医院西小巷等*条精品胡同创建工作,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进一步擦亮*的“城市名片”,力争在*的城市竞赛中“拔得头筹”。

第六,坚持在城镇化建设上求“特”。以“十个一”工程为抓手,因地制宜,稳妥推进,确保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有特色,发展有特色”。一是深入开展园林镇、卫生镇、文明镇、环保镇“四镇(乡)同创”活动。二是启动总投资*亿元的*河镇区开发工程,实施*庄镇区生态广场、滨城小区及经七路、纬三路建设,加快打造两个沿海城镇。三是加快*、旧城、*庄子、齐家务等乡镇驻地建设。四是实施沿路、沿城、沿海、沿园区的*个村的面貌改造提升工程,让我们的农村真正绿起来、洁起来、美起来。五是新改建村道*公里,重建农村桥梁*座,新建净化站*座,改造管网*处,缓解农村群众“行路难、过桥难、饮水难”等问题。六是加快推进苜蓿、蔬菜、牛羊、貂狐、虾蟹等“12+1”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富民强镇的特色产业。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第七,坚持在生态环境上求“美”。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推进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一是抓好城乡绿化,新增城区绿化面积*万平米,完成乡镇植树造林*万亩。二是抓好南海公园、地坤湖公园、天健湖文体公园和森林公园二期等重点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三是坚持绿色低碳理念,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项目准入制度,严厉打击污水车倾倒等环境污染案件,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生态环境。

第八,坚持在改善民生上求“实”。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务,民生幸福是最大的政绩,老百姓的满意度就是我们最大的追求。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我们也对“三公”经费进行了大力缩减,那么,省下来的钱干什么?答案就是全部用于民生。要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争取民生支出占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0%以上,力争民生工作*第一。按照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所得、老有善养、闲有所乐、困有所济、住有所居、安有所保“八有”的具体要求,全心全意办好民生实事。一是抓好城乡学校建设,加快推进新城小学、五中、职教中心迁建、三幼和*二幼建设,启动三中扩建、学院路小学扩建工程,实施投资4800万元的乡镇驻地及农村小学、幼儿园建设和投资*万元的中小学基础教育信息化工程,让每一个*的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二是加快推进总投资5亿元的新医院和总投资*万元的公共卫生服务中心项目建设,启动卫生院改造提升三年计划,重点实施*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及“一村一所”建设,新建村级卫生室*所。三是切实维护好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就业培训,鼓励全民创业,全年新增就业岗位*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市人社局将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村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民进行上岗培训,增加其就业机会。四是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完成*个农村幸福院和1个社区养老服务站试点建设。五是抓好*公园、*城公园等文化项目,推进新世纪中学、渤海理工职业学院等共享体育馆建设,举办第二届全民运动会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六是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结合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更加关心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七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八是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抓好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交通安全等工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凝聚打造“沿海增长极”的强大合力

汇聚正能量,关键看作风。作风正,能量增;能量正,*兴。“*梦”是*人民的共同梦想,“圆梦”要靠全市上下的共同奋斗。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付出努力,每个人都挥洒汗水,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的事业就一定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一要敢于担当。为官避事平生耻,古人云:“食君之禄,奉君之事”,在其位就得谋其政、任其职就得尽其责。我们享受着人民给予的俸禄,掌握着人民给予的权力,如果不为人民的事业积极作为,不要说愧对*,愧对*的百姓,恐怕连自己的良心也对不住!面对打造沿海增长极的历史重任,面对全市人民加快崛起的一致心声,全市各级干部只有敢于担当,带头担难、担险、担责,才是人间正道,才是为官根本。

二要提高效率。*是沿海增长极的增长极,不多干成事,不快干成事,就体现不出增长极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做到接受任务不讲条件、执行任务不找理由、完成任务不打折扣,只争朝夕、时不我待,满腔热情、充满激情,雷厉风行、高质高效,坚忍不拔、顽强拼搏,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斗志昂扬的状态,奋勇争先,创出一流。

三要提升能力。赶上*大发展、快发展这么好的时机,如果没有真功夫和硬本领,就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就将会使我们错失机遇、错失良机,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各级干部要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加强学习和实践,多涉猎不同领域的各种知识,深入一线,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努力增强驾驭经济发展、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难点问题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四要狠抓落实。*焦彦龙书记提出的“四个干”工作机制,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抓落实的有效方法。今后,我们要继续按照“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干部干事档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计划和推进措施,层层分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以“钉钉子”精神,把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重大问题,牢牢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要大力发扬“头拱地往前推”、“摁住葫芦抠出籽”的精神,对认准决定的事、已经部署的工作,雷厉风行、攻坚克难、一抓到底。

五要阳光政府。要用公开、公正、制度的理念推进政府工作。干什么,*的老百姓说了算;怎么干,完善的制度说了算。要把老百姓关心的、社会关注的、政府决策的事项,一切都晒在阳光下。常言道:心底无私天地宽。要让权力为民所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赋予广大人民群众最充分的知情权、监督权,让政府的工作、*的发展在阳光下灿烂!

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自去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创建××市文明镇作为统揽全镇三个文明建设的总载体和总抓手,按照“建设一流的现代化工业强镇,一流的江南水乡型卫星镇和一流的文化休闲镇”的工作目标,在巩固××市文明镇创建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市文明镇创建工作。在创建过程中,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六方面工作:

一、明确目标,加强领导,完善创建工作机制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明镇创建工作,把创建文明镇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来抓,并把这一工作列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根据我镇实际,制订了创建文明镇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团结协调的组织领导体系。

1、成立工作班子,做到组织上落实。为切实做好文明镇创建工作,我镇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党群书记、政法书记任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领导为成员,并组建了创建工作办公室,由镇宣传委员兼创建办公室主任,抽调了经济发展、农业、教育卫生等办及城管、环卫、工商、卫生院等单位的人员,形成了齐抓共管、团结协调的创建工作局面。同时,镇党委还经常在书记办公会议、党委扩大会议上专题商量和研究创建工作,听取工作汇报,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督促,从而确保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订工作计划,做到制度上落实。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末有总结。制定了《××市文明镇创建活动实施规划》,实行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制,各项任务均落实到分管领导和牵头部门,逐项分解到各办、线、村,从而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具体成员积极抓的良好氛围,健全了“统一领导、分工负责、整体推动”的良好工作机制。

3、加大资金投入,做到经费上落实。镇党委拔出专项经费,用于各项创建活动,加大投入强化各项软硬件设施建设,如增加环卫投入,改善道路、河道等清洁面貌;建设渣土中转站、城区内建设小型停车场、规范化蓄粪池等;设置××大街“十不”规范一条街和横街文化一条街;在主要道口设置大型广告牌,建设宣传、科普长廊;广泛开展城镇、平原、村庄绿化等。

4.加大舆论宣传,努力营造文明镇创建氛围。今年,我镇召开了创建××市文明镇动员大会,贯彻精神,部署工作。同时,利用有线电视、黑板报、广播、横幅标语、喷绘、灯箱等宣传工具,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发动,并组织文艺宣传小分队下村进行宣传,努力使创建活动家喻户晓,形成了创建文明镇的良好氛围。制作了各类宣传标牌、灯箱宣传牌30块,悬挂横幅15条,文明镇创建专题公民手册3000份,发放创建公开信12000份。

二、以人为本,强化教育,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一)全面推动道德素质教育活动

1、大力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活动。镇妇联在14个行政村开展推选“文明家庭”活动,同时结合正反二方面的典型,进行讨论学习;形象使者和青年志愿者开展了上街宣传“十不”的活动,分发宣传资料5000张;在9月20日开展“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组织形象使者、青年志愿者上街宣传《公民思想道德规范》。今年,又广泛开展礼仪文明教育活动。在全镇人民包括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了促进个人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等方面的活动,向社会分发《礼仪文明知识读本》总计3500册;各村、企事业等部门举办专题讲座及培训总计18次;在全镇举办“市民礼仪教育知识竞赛”,参赛人数达2500人次;举行礼仪文明纳凉晚会5次。在本次活动中受教育人数达15000多人,受教育率达20%以上。

2、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今年来,我们从基础抓手,突破难点,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后组织了党委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机关干部以办单位学习,村干部座谈会。镇教办组织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学习、讨论。同时,我们成立了镇、村、学校三级领导小组。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同时强化社会和家庭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责任,依托各村、单位的各种活动阵地,组织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衔接,形成社会化开放性的思想道德建设格局。一是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我镇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单位的基础上,同时开展文明学校、文明少先队、文明兴趣小组、文明小伙伴、文明学生等创建活动。同时,在全镇中小学生中开展“健康快乐5+1”活动。二是深化××作为文化古镇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以古建筑群车子屋文化博物馆、××独一无二的重檐山顶建筑的灵龙宫、梁开平初年建造的洞山寺、南宋末年思想家黄震的古迹古卧床桥、新兴开发的东埠头茂山公园及去年新落成的占地52亩的彰河文化广场等等,以这些文化古迹为点,提出“爱我××一日游”活动。组织了中小学生和镇退协老教师、镇关心下一代工作者,到各个爱国主义教育点实地参观学习,向中小学生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号召全镇中小学生为××建设争做栋梁之材。三是不断建设新基地。和镇农办、镇科协联系,把镇科普教育基地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基地,办好科普宣传展览。

3、完善外来人口思想道德教育。针对我镇外来人口多的特点,镇党委政府狠抓外来人口素质教育工作,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创造了一系列载体,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努力提高暂住人口思想道德素质。一是从点入手,树立典型。开展了评选外来人口“优秀工作者”活动。经过各企业、有关单位的层层推荐,最后联评,十位来自江苏、安徽、湖南等地的外来人员获得了“优秀工作者”称号。在表彰先进的同时,大大激发了其他外来务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开展了推选外来人口“形象使者”活动。我镇共推选了30名遵守公民道德规范的外来人员为“形象使者”,为外来人员作出表率。通过这些推荐典型的活动,让广大外来人员看到了自己身边的榜样,一股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的文明之风在我镇兴起。二是从线入手,局部培养。引导广大外来人员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此,我镇在企业中推选了6名文化素质较高、道德修养较好、有一定宣讲能力的外来人员组成公民道德宣讲组,分别在外来用工较多的“海路”、“万事发”、“远大”、“三开”等企业进行巡回演讲。演讲以“热爱第二故乡,为创建文明城镇作贡献”为主题,用通俗的语言,用发生在外来人员身边的具体事例,向广大外来务工者讲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规范要求。三是从面入手,广泛活动。组织开展了“争做文明××人”万人签名活动,分别在外来人员用工较多的企业组织签名;组织了“十佳外来人员”及“形象使者”向全镇3万余名外来务工人员发出“用我们的汗水,为第二故乡的文明建设增光添彩”的倡议,号召外来人员认真学习《××市民礼仪知识读本》,倡议书通过企业,外来人员集居地所在的村委会发到每位外来人员手中;举办了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规范”为主题的首届外来青年卡拉OK大奖赛。

(二)切实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的“十六大”精神、“艰苦奋斗、勤政为民”、“为民、务实、清廉”等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镇党委在完善中心组学习制度的基础上,坚持每月一次的机关干部学习和各大办(所)集中学习,保证全年政治理论学习在40次以上,切实提高机关干部政治理论素质。与此同时,积极抓好基层党员和群众的学习教育,充分利用业余学校、党员活动室、文体活动室等教育阵地,定期组织村三套班子成员、农村党员和广大群众参加学习培训和辅导讲课,提高他们奉献意识、开拓精神和整体素质。自去年以来,全镇共组织各类党员培训132次,镇、村、企业两级党校举行思想教育类党课89次,实用技术类课程43次,受教育人数达18307人。

今年我镇还特别强调围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的学习,围绕提高领导干部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这个目标,在全镇领导干部中开展了“读一本理论原著”活动和“求真务实”专题学习。开展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征文活动,领导干部共撰写理论学习心得体会文章15篇,其中党委书记何建立同志撰写的《邓小平富民思想在××的成功实践》一文在市理论研讨会上获得一等奖。

(三)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创建××市文明镇的契机,大张旗鼓地宣传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在全镇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同时,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基本教材,充分运用评选“五好文明家庭”、“绿色家庭户”等载体,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及爱国主义教育。一年来,我们共评选“五好文明家庭”4445户,评选出“绿色家庭户”100户。在村级和各基层单位开展了星级文明村、文明单位、业余党校及村落文化宫等创建活动,各工商、地税、派出所等职能部门开展创建窗口示范单位等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创建活动的开展。到今年底实现××市级文明村1个、××市三星级文明村1个、二星级文明村3个、一星级文明村6个、市级文明单位13个,70%的村创建成市文明村,60%的村创建成村落文化宫。

(四)着力转变机关作风。我镇率先在全市实行了便民服务项目,成立镇便民服务中心,凡是面向群众、企业的审批项目,全部进入中心,实现一个窗口受理。进一步规范便民服务中心的运作,实行结办审批、告知承诺、服务承诺、违诺追究等制度。使群众能在便民窗口顺利地办理好各项事情,真正起到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

积极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成立了××镇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镇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制》和《××镇政务公开工作考核办法》,以及《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加强了政务公开工作。

各类“窗口”行业积极开展“创文明行业,让人民满意”的活动,其中××镇电管站已经创建成“省一流”,现在正在向“国一流”迈进。去年,电管站积极开展了××市级“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

三、调整结构,巩固基础,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

(一)立足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经济

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坚持以生态的观念、市场的眼光、科技的头脑、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发展农业。按照“能调则调,宜粮则粮,效益优先”的原则,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2004年可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74万元,总产值1.4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5%和5.3%。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7350元,增长5%。种植业结构继续调整优化。单季稻播种面积1.48万亩,比去年增长3.8%。全镇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1.97万亩,增长幅度3%。油菜籽种植面积0.75万亩,比去年增长4.5%。全镇花卉苗木种植面积预计可达1570亩,全年可实现畜牧业产值5350万元。养殖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逐步得到推广,今年水产品总产量1405吨,比上年同期增加1.5%,全镇实现渔业产值174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0.15%。

农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土地整理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河道疏浚五年规划。抓好万亩畈土地整理项目,改造治理土地总面积15510亩。去冬今春共投入水利资金112.56万元,完成一、二类河道11条1.65万米,计土方6.9万方。同时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截至目前,引进优质水稻品种5只,种植面积达到14500亩;优质柑桔苗种、优质茶叶新品种引进种植面积达到200亩和150亩。

(二)合理规划,切实提高工业经济实力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全面实施“创新工程”,加速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实力,逐步使工业经济向科技型、集聚型和外向型发展。经济总量不断提高,到10月份止,实现工业总产值56.73亿元,同比增长39.9%;预计可实现销售收入56.55亿元,同比增长36.5%。块状特色经济打火机行业产值达到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工业区累计开发面积达到3500多亩,入区企业达到115家。一是工业园区建设扎实推进。工业园区今年已投入资金35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共硬化道路25000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5600平方米。到目前为止已新增入区企业6家,累计入区企业106家,其中已投产88家,在建18家。二是外向带动日趋明显。今年以来,实现外贸出口销售额5.43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自营出口3929.6万美元,同比增长55.49%,完成上级下达指标3870万美元的101.5%,提前二个月完成任务。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外方认缴出资额367万美元,外资实际到位额435万美元,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给我镇400万美元的任务。三是技改投入保持增长势头。全镇共有××市级以上各类科技项目立项3项,专利授权8项。到目前为止,我镇获批部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开发××市级新产品5只。全镇技改财务投入达到1.97亿元,同比增长6%;共审批千万以上投资项目6只。全镇已有2家企业申报了市信息化科技计划项目(ERP),3家申报了“综合管理十强”项目,2家申报了“5S”管理项目。

(三)积极探索,第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04年可完成三产增加值3.25亿元。三江等一批联锁超市的引进,××大厦的交付使用,进一步加快了××大街H型商贸中心建设步伐;××横街、镇中路两侧商业、服务和娱乐场所建设实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四、精心规划,优化环境,塑造文明镇形象

1、完善规划体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我们按照打造“经济发达、环境优美、信用文明的现代化工业强镇”这一发展思路,调整了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在近几年的城镇建设中,××立足于杭州湾大通道引发的区域优势,逐步实现既有江南特色,也具有新时代风貌,不仅是形式多样、形态靓丽、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协调统一、环境优美,而且能透过具体的建筑布局和形象,反映出当代××的精神面貌、文化追求、价值取向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根据××纵向的文化历史和横向的地域特征,提出了城镇“#”字型发展框架和“八区一带”的城镇格局,即要逐步建成特色工业园区和综合工业园区、H型商贸街区、教育文化休闲区、农民别墅区、古建筑历史文化区、国道××段高品位形象区、沿山文化休闲区、树滩观光休闲农业区,以及江南水乡文化带。

2、加快建设步伐。今年来,先后全面启动杭州湾大桥南岸连接线的拆迁安置、土地征用等建设任务;继续实施镇横街延伸工程;北一环路继续向西延伸;启动洋山夜市路综合楼,完成洋山夜市路拓宽工程;新建洋山片校教育楼,完成洋山片两个小学的拆并工作和乾明学校操场及综合楼,完成我镇学校基本建设;逐步规划启动树滩水上公园前期工作;积极实施康庄工程,完成慈洋公路与余姚连接段的铺浇工程;全面启动桐井桥大路、鹤凤路等5条康庄道路建设;镇南畈5000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中横线北侧6000亩土地整理项目;完成老年公寓建设任务,基本实现我镇孤寡、五保老人的集中供养。

3、深化环境整治。围绕“蓝天、碧色、绿水、洁静”的要求,扎实推进新一轮“环境整治年”活动,在建立完善各项长效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庭院四周整治工作。目前,全镇累计实行常年道路保洁387条,实行常年河道保洁147条,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5%以上,陈家村和洪魏村旧村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控制“三废”排放标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改革城镇管理体制,集中抓好三轮车整顿、巩固和道路“三乱”治理,建立并完善了建成区内道路保洁、绿化、护养管理市场化运作体制,进一步塑造城镇文明有序形象。

五、加大投入,创造载体,繁荣社会文化事业

1、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注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已建××文化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球场、宣传窗、阅报栏等各项文化设施。去年投入近1000万元,兴建占地52亩的大型休闲文化广场——彰河文化广场;投资100多万元,修缮了民国古迹车子屋,建成了车子屋民俗博物馆,该馆布置了历史文化展、工业发展史展、民俗用具展等10个展区,集中反映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蓬勃发展的现代经济,以车子屋为中心的古建筑历史文化区块正在形成。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成立了越剧团、书画协会、戏曲协会、民间木兰扇、门球队、健身健美队及篮球队、乒乓球队等15个文化团体,各类文艺骨干达512人。目前,全镇基本形成了以镇文体中心为龙头,以村落文化为基础,以企业、校园、社区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体育网络。

2、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精心设计各项载体,通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做到大型文体活动每月1次,中小型活动每月2-3次,真正达到“群众文化繁荣群众”。如:成功举办了首届全民运动会、首届企业文化展演、广场文艺会演、首届外来人口卡拉OK演唱赛、“三八”文艺会演、“振兴杯”乡村青年篮球赛、同唱国策歌大型文体系列活动等。同时,在每年的重大节庆日,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特色文化,如组织木兰扇队、腰鼓队、越剧团等进行表演,组织大型民间文艺巡游等等。

3、同步推进教育卫生各项事业。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形成较完善的基础教育办学格局。二年来,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高中段教育普及率达到90%以上,教育质量和师资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行计生优质服务,二年来计划生育符合率达98%。扎实有效地开展了“防非典、除陋习、创文明”活动,深入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积极筹建农村社区服务站,现全镇14个村都建立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使该项制度真正服务群众。此外,更新广电设备、改造有线电视线路,大力抓好新闻报道,现全镇电话入户率达97%,有线电视终端入户率达到82%,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

六、落实职责,健全网络,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版权所有

在社会治安方面,我镇积极强化社会治安网络体系,组建了社区保安中队,加大“平安镇”的创建活动,规范社区保安中队建设,加强基层网络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取培训上岗的方式,由原社保中队改为社保大队,社保人员充实到201名。进一步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建立了镇、村二级外来人口管理网络,始终保持“严打”高压势态,积极实施专项整治,坚持对社会不安定因素定期分析制度,及时化解社会各类矛盾和纠纷,社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1.健组织,明职责,群防群治网络不断完善。全面落实维护社会治安责任制,健全社会治安工作网络,规范了综治办、派出所、镇保安中队、村治保调解队伍、村级夜巡队伍为主的防控体系;加大“平安镇”、“治安合格村”、“治安合格单位”的创建力度,使全镇100%的村和单位达到治安安全标准。成立了镇外来人口管理办公室,各村成立了外来人口管理站,配足配好外来人口专管员,健全镇、村二级外来人口管理网络,使外口管理登记率达到95%以上,同时,加强对出租私房的定人定位管理,积极实施私房出租的税费征管工作,从源头上遏制暂住人口违法犯罪。

2、严检查,除隐患,安全生产工作扎实推进。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方针,于年初与行政村和企业签订了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分级负责制,并组织一年两次检查和考核;定期组织行政村及企事业单位的治保、调解干部参加相关知识培训,增强治安意识;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全镇各学校、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进行调查摸底,排除一切隐患因素,自始至终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3、重监控,抓严打,社会风气得以不断净化。以开展“打黑除恶”、反窃车、治爆缉枪等专项斗争为突破口,认真部署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2004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90起,查处各类治安案件195起,共打处理各类违法犯罪分人员372人,刑事拘留66人;处理司法调解107起,稳定发展的环境进一步形成,一般刑事案件发生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版权所有

通过二年来的文明镇创建活动,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才能以点带面,促进全面提高;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自觉参与文明镇创建活动,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只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断完善科学长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使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和提高:只有加快全镇经济发展,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镇民的综合素质,才能使创建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经济暨农村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市、县“两会”精神,科学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年经济工作。刚才,表彰奖励了上年度各项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签订了20*年度目标管理责任书。接下来,杨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客观估价成绩,准确把握形势,增强发展信心

客观评估去年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我们所面临的宏观环境,清醒审视自身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是我们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坚定信心、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

(一)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为我们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势头,主要表现为:“一增”、“两好”、“三新”。“一增”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在较高基数上实现了较快增长,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3.*亿元,增长14%,人均生产总值9991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5.29亿元、8.81亿元和8.98亿元,比上年增长7.5%、20.3%和12.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亿元,增长30.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1亿元,增长15.3%。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9957万元,增长26.15%;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50万元,增长24.51%。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2685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6239元,分别增长8.27%和12.6%。“两好”是经济运行质量好、经济发展趋势好。工业主导作用日益明显。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87亿元,增长39.1%(现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7亿元,增长44.5%(现价);实现利税8210万元,增长28.8%。出口硅合金6512吨,创汇582.3万美元,分别增长12.5%和22.6%。寿鹿山水泥公司产销量双双突破90万吨大关,产值超过2亿元。“景云”牌石膏粉、“条山”牌系列白酒荣获“甘肃名牌产品”称号。节能减排初见成效,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1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降低6.5%,二氧化硫排放量降低20.7%,实现了年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农业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枸杞、红枣、优质梨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2万亩、3万亩和1.8万亩。建成各类养殖小区95个,羊、猪、鸡、牛饲养量分别达到76万只、25万头、67万只和2063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3.5万吨以上。全县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1家,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企业7家。条农集团、三福粮油2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盛大种猪场被列为省级活畜储备基地。条山牌皇冠梨、黄河石林牌枸杞在全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交会上荣获金奖。旅游经济发展迅速。黄河石林被批准为4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366万元,分别增长20.6%和33.7%。“三新”是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城市建设呈现新进展。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全年开工建设各类重点项目78项,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30项,投资总规模22.2亿元。年内完成33项,在建39项,完成投资6.42亿元,增长23.1%。新签约项目36项,签约资金10.5亿元。兴泉风力发电场一期、引大入秦延伸*供水一期工程、中泉土地开发整理、县城天然气供应工程等一些影响全县长远发展和全局的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大唐*电厂获准开展前期工作,黄河石林基础设施建设世行贷款项目通过评估。“十件实事工程”得到积极落实。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当年新增非公经济单位424家,完成增加值13.76亿元,增长18.2%。实现利润1.85亿元,增长22.7%;实现税金7210万元,增长18%,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2.4%。城市建设方面,加快了县城过境公路、车站路综合开发进度,开工建设各类房屋建筑工程36项,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实施了城市硬化、亮化、绿化工程,改造东西街、车站路、人民路、泰玉路等4条车行道5.6公里。新架南北街、车站路路灯106盏、新架设交通信号灯8处。城区植树8万多株,种植花草2万多平方米。与此同时,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力度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生质量和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其它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真抓实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为全县经济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面临的良好机遇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宏观政策带来的机遇。今年中央财政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住房等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投资力度,继续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财政支农投入增量将明显高于去年,而且更多地向中西部倾斜。这对于我们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带来了非常重要的机遇。只要我们吃透国家产业政策,找准结合点,及时做好各类项目的对接,就可以争取到更多更大的支持。二是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今年是奥运年,北京奥运经济发展将进入爆发期,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10%左右的增速,国内需求势头保持强劲。从目前市场需求特别是部分农产品价格上扬的趋势来看,大中城市对粮油、蔬菜、瓜果、肉、蛋、奶等农产品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农产品价格上扬的趋势还将会持续一定时期。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县来讲,这些都为今年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三是产业梯度转移带来的机遇。目前,中东部地区正在加快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民间资本也在寻找新的发展空间。我县虽然地处内陆,但是土地、矿产、电力、旅游、水等资源优势明显,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进一步扩大开放,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对接与合作。四是自身发展孕育的机遇。经过近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加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对外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实施“三大战略”、坚持“四个不动摇”、落实“五项县策”的发展思路更加深入人心,“三翻番、两增长、一提高、一降低”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只要我们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地抓下去,*的发展就一定会出现新的局面。

(三)宏观经济形势和自身发展现状为我们加快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内形势看,一是中央出台的“两防一稳一紧”的新宏观调控政策,固定资产投资、信贷增长、项目建设等经济发展的约束因素增强,加之我县自筹资金能力弱,这势必会对全县的投资和项目建设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二是国家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而我县的冶炼、化工、建材等主导产业大多属于高能耗、资源型产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工作压力较大。三是元月下旬以来的严重雪灾,袭击了我国大部分地区,煤、电、油、运告急,一季度工业生产将因此受到一定影响。四是受国内外价格上涨的传导性影响,我县居民消费品价格也持续走高,稳定物价、保障人民生活的任务十分艰巨。从我们自身的情况看,尽管这几年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一是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还不够强,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传统农业真正向市场农业、现代农业转变还需很长的路走。工业生产对资源的依赖性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二是事关全局的大工程、大项目大多正处于启动和推进之中,培植壮大新的增长点和支撑力还需付出艰辛努力。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资金的严重制约,民生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繁杂而紧迫。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宏观经济环境,面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与压力并存的态势,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把握今年的宏观经济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预见性和敏感性,坚定信心,妥善应对,更加积极地抢抓机遇,更加主动地应对困难,牢牢掌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创造发展条件,挖掘发展潜力,把发展的措施抓得更实,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工作重点,推进科学发展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作出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中国的奥运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党代会、人代会的总体安排部署,20*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社会和谐两个大局,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全面落实“五项县策”,充分挖掘和发挥境内五大基础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业经济和旅游产业,切实加强财源建设、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进程,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达到26.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增长14%以上,达到11390元。财政收入高于GDP增长,大口径财政收入过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5000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达到9.78亿元以上。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达到5.26亿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624元,增长10%,达到68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215元,增长8%,达到2900元。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严格控制在市上下达的指标之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围绕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今年的经济工作要牢牢把握“八个重点”,力争实现“八个突破”。

(一)牢牢把握项目建设这个重点,力争在壮大经济实力、增强发展后劲上实现新突破。项目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必须始终坚持“项目带动、开放带动”,迅速在全县掀起新一轮抓项目、争投资、促发展的热潮,千方百计扩大投资规模,使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投入我县,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是要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今年我县共确定各类项目70项,总投资58.5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4.5亿元,其中大唐*电厂计划投资35.61亿元,兴泉风力发电场计划投资2.93亿元。这些项目事关全县发展大局,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在建项目加快进度,条件具备项目早日开工,竣工项目按期交付使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着力抓好大唐*电厂、兴泉风力发电、引大入秦延伸*供水工程、天然气入城、中泉部级土地开发整理、县城至五佛通乡油路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配合国家、省、市做好黄河黑山峡段水电梯级开发、兴泉风电场二期等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重大项目在*布局建设。二是要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非金属矿物制品、能源和新能源、冶炼、化工、农畜产品深加工、黄河文化旅游等六大支柱产业的培育发展,千方百计洽谈引进一批新的项目落户*。重点抓好翔健冶炼公司年产5万吨金属镁合金生产线、安泰薯条生产线、大格达万亩生态园建设等项目的签约引进工作。要坚持多管齐下,大力开展上门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和园区招商,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主动承接产业资本转移,力争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上实现新的突破。县发改局、招商局、经济局等相关部门要对全县重点产业、重点企业进行深入排查,加强宣传,包装推介一批重点项目,切实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年内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5亿元以上,增长25%以上。三是要抓好项目论证储备和争取工作。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以节能环保、基础设施、新农村建设、社会事业等领域为重点,多渠道捕捉项目信息,切实加强与国家部委和省、市对口部门的联系,主动衔接汇报,争取凝练和实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的项目。对已列入“十一五”规划的项目,要逐个疏理,做好规划,启动开发,确保尽快开工建设。对已衔接、上报的项目,要紧盯不放,力争提早落实。要积极做好各类项目的前期工作,促使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做好农村基础设施、畜产品加工、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易地扶贫搬迁、重点退耕还林区基本口粮田建设、通村公路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四是要完善项目推进机制。继续坚持和完善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部门单位负责主抓对口项目的项目工作机制,靠实责任,加强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继续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各级各部门尤其是发改、财政、国土、建设、环保等部门,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分工协作,搞好项目建设的全方位协调服务,既要依法办事,按国家政策规定办理项目手续,又要结合实际,用足用活相关政策。尤其是对已经落户和正在洽谈的重大项目,要实行重点联系、重点跟踪和牵头服务制度,在审批核准、土地征用、环境评价等方面,积极主动为项目单位提供便利和支持,确保项目早落户、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二)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这个重点,力争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上实现新突破。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中央1号文件精神,着眼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格局。一是要优化结构,做大规模。今年,中央将拿出50亿元,扶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省上把产业化资金的扶持重点放在马铃薯产业上。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抓住机会,多方争取,推动特色种养业快速发展。要立足区域特征和已有的产业基础,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围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经济林果”三大基地建设,继续扩大沙漠洋芋、啤酒大麦、玉米制种、优质小杂粮等特色产业种植板块,发展壮大枸杞、红枣、优质梨等林果产业基地,做大做强肉羊、生猪、蛋鸡、奶牛等四大特色养殖业,逐步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年内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6个。当前要针对肉、蛋等农畜产品价格上涨且在一定时期内还将持续的形势,在草畜产业发展、畜产品加工上做足文章,在确保主要农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加快发展畜牧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突出特色,壮大龙头。加快农业标准化、无公害生产,稳步发展订单农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各涉农部门要加强与省上有关部门的衔接和县内农业产业化企业的联系,年内力争将我县纳入全国商品粮建设基地范围,完成*县无公害小杂粮生产基地认证和30万亩农作物的订单生产任务。继续加大龙头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力度,重点抓好枸杞、红枣深加工及奶牛乳业基地等项目的引进建设,积极引导玉杰农贸公司等新兴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引导扶持农村致富能人领办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兴办农产品包装企业,通过及时更新产品包装,提高加工增值水平。三是要强化基础,增强后劲。重点抓好中泉部级土地开发整理二期工程、生态移民搬迁、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沼气建设、农村公路、农田林网改造、村镇绿化、安全饮水等农业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抓好农业科技、信息、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巩固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建村级能源沼气池服务合作社3个。重视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畜禽及其产品安全。四是要抓好劳务,增加收入。继续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大的项目,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各级各部门要围绕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和层次,集中力量抓好对农民的技能培训,采取就地输转和向外输出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切实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力争年内输转劳务3万人(次)以上,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人(次)以上。要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足额兑现对农业、农民的各项补助。要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五是要抓好试点,建设新村。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按照长远有目标、当年有重点、区域有典型的原则,以村镇建设和培育产业为重点,通过项目整合、产业扶持、社会帮扶等有效途径,加强规划引导,积极推进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要坚持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相结合,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扎实做好改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加快新、老村庄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逐步实现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卫生净化、环境美化。要深入开展“双联双带”活动,鼓励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结合自身特点,发挥各自优势,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支援,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形成县上部门单位配合、乡镇村组主抓、群众主动参与的工作格局。确保年内通过1个省级示范村的考核验收,完成6个市、县级示范村的完善提升和13个旧村的整治改造任务。要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加强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逐步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

(三)牢牢把握兴工活商这个重点,力争在提高工业效益、发展民营经济上实现新突破。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命脉。要通过大办工业夯实基础,发展民营壮大群体,搞活商贸繁荣三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要千方百计破解工业发展难题。综合经济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和指导,全面准确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积极应对煤、电、油、运和资金紧缺带来的压力,千方百计解决好资金、人才、机制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努力破解制约工业发展的难题。要探索建立规模以下企业晋级规模以上企业的考核办法,并将其逐步纳入政府考核目标,引导扶持小型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要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扶持,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二是要做大做强优势骨干企业。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扶持建材、煤炭、冶炼、化工、农产品加工等行业加快发展。大力培育发展优势骨干企业,不断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切实提高企业生产效益,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实施好翔健冶炼公司年产10万吨硅铁、腾龙公司年产2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等项目,抓好煤炭资源整合、金龙建材公司年产2000万平方米纸面石膏板生产线等15项技改项目和硕蕾公司红萝卜素系列产品等6项新产品的开发。确保年内工业增加值增长15%,达到7.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达到5.48亿元。三是要加快上沙沃工业集中区建设。坚持把工业园区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平台,按照“市场运作、行政推动”的思路,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和配套服务能力。今年要重点抓好集中区环评规划,争取在水、电、路、供热、通讯等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大的进展。有关部门和乡镇要加强与省、市业务部门的衔接,力争将集中区列入省级工业园区,积极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同时要尽快研究出台发展园区经济的具体政策,增强园区吸引力和竞争力。今后新上的规模较大项目,原则上都要摆放到工业集中区,推动集中区尽快形成规模,努力把集中区建成全县工业发展的核心区。四是要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坚持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中小民营企业。年内力争使3-5家企业纳入全省培育工程行列。要抓住投资、管理、服务三大要素,积极筹建信用担保公司,连结“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努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销售难等问题,着力搭建融资服务、信息化服务、技术服务三个平台,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要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的活力,鼓励和引导广大群众不拘形式,不拘规模,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围绕市场需求、产业基础、资源优势抓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和谐。力争年内民营经济增速保持在20%以上,完成增加值16.5亿元。五是要进一步搞活商贸流通。围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三大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新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引导各类专业市场、商厦、超市、专卖店、连锁店等强化经营,全面激活城乡消费,着力培育便民利民的流通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培育开拓农村市场,强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体系建设,改造和兴建一批标准化农家店,大力发展镇村两级商贸流通网络。要扎实开展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欺行霸市等不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商贸流通秩序。

(四)牢牢把握旅游开发这个重点,力争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建设甘肃中部旅游大县、西部旅游影视文化基地和培育国家著名旅游品牌目标,突出景点建设、要素配置、对外宣传三大重点,保护利用和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尽快将旅游影视文化这一“朝阳产业”做大做强,使之成为支撑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和支柱。一是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经营性项目建设步伐,逐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设施。重点实施好黄河石林基础设施建设世行货款项目,全力打造黄河石林4A级旅游景区品牌。积极争取永泰古城保护利用与旅游开发项目和丝绸之路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力争大水至龙湾公路建设立项批复。二是要积极推进旅游产业整体开发。紧紧抓住市上打造258公里黄河旅游文化产业的良机,加快开发境内112公里黄河文化产业,推进旅游产业深度开发。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和丝路文化,全面做好县内旅游资源普查,做好梧桐山、索桥古渡等景点的详规编制和项目包装工作,加快观光旅游、休闲渡假旅游、民俗宗教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等建设,努力形成大旅游格局,不断提升*旅游的整体形象,争创“中国旅游强县”。年内要编制完成《*县旅游和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三是要努力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深入挖掘地方传统文化,加快开发刺绣、布艺、剪纸等民间工艺品和黄河奇石等旅游纪念品,不断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发展旅游接续产业,增加游客消费,提高旅游业综合收入。进一步加大旅游产业招商和旅游宣传营销工作力度,实现与周边地区、省内外及国内外旅游资源的互动对接,不断拓展客源市场。力争年内吸纳游客突破3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00万元,增长33.7%。认真组织开展“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努力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行业管理,着力改善旅游发展环境。

(五)牢牢把握财政税收这个重点,力争在提高理财水平、增强保障能力上实现新突破。财政是国民经济的综合反映,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物质保障。要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认真做好“增收、节支、严管”各项工作,不断提高财政工作水平,确保财政可用财力大幅增加、重点支出及时到位、全年实现收支平衡。一是要大力培植财源。财税部门要坚持围绕财源抓财政、围绕产业抓财源的思路,认真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全力支持企业发展,促使其不断扩大生产,增加效益,形成新的税收增长点。要加速重点项目达产达标进程,加快新上一批税源项目,不断培育后续财源,实现财源增量扩张。要千方百计巩固现有财源不被挖走,大力提高生财、聚财水平。二是要切实加大征管力度。严格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坚持依法治税,强化征管措施,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的税源监控、征收管理和税务稽查工作,确保税收足额及时入库。要进一步强化零散税源征管,加大对陈欠税款的清理和非税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确保实现增收目标。三是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年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将明显高于往年。县发改局、财政局要牵好头,充分利用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倾斜政策,会同相关部门单位,加大争取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资金和各类专项资金的力度,努力增加地方可支配财力。同时财政部门要积极向上衔接汇报,力争将我县列入“省直管县”试点。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去年没有完成引大入秦延伸*供水工程拼盘资金任务的县水务局和县农牧局,今年要继续按照“任务不减、目标不变”的要求,积极向上争取各类资金,确保年内完成资金拼盘任务。今后,凡县上安排的项目整合和资金拼盘任务,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高度重视,按时间任务要求不折不扣地完成,不得推延至下一年度。四是要不断优化支出结构。去年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后,给我县的财政支出造成了很大压力,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各级各部门提项目预算要考虑财力可能,不能脱离实际,大手大脚,敞开口子要钱;不能干一项工作,就要一笔经费,一些正常的工作,既然安排了公用经费,就不能再向县财政申请经费。财政要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正确处理保障运转、解决民生和支持发展的关系,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对一般性支出要从紧从严安排。人员经费要足额安排,公用经费要逐步提高,解决民生问题资金必须落实,重点支出要按照有关政策尽力保障,积极支持经济发展。根据今年的财力情况,从现在开始,各部门提出的一般性专项一律由部门通过向上级争取和自行调剂解决,不再追加预算,切实维护预算的严肃性。同时,财政、审计部门要切实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切实加强预算外资金和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对一些专项资金,要实行“以奖代补”,实行严格的报帐制,不能把钱一拨了之,不追踪,不问效。要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严防国有资产收益流失。五是要努力强化金融支撑。继续坚持和完善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协调金融部门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对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信贷投放,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对于大项目建设,金融部门要积极介入,加深对项目的了解,增强对项目的信心,主动为项目建设提供支持。要全力打造社会信用平台,提高企业信用等级,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违法行为。

(六)牢牢把握市政建设这个重点,力争在提高建管水平、优化人居环境上实现新突破。按照“改建并举、建管并重”的原则,抓住“规划、建设、管理”三个关键,努力把城市的规模做大、功能做全、形象做美。一是要强化城镇规划。今年要编制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同时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部分重点村镇启动编制工作。年内要确保完成1个乡镇总体规划和8个村庄发展规划。要切实加强规划的实施和监管,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违章建筑,确保各类建设按规划实施,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要加快基础建设。重点抓好环卫设施建设、道路改造、城区亮化、人行道硬化、城区绿化等县城建设“五项工程”,争取建设日处理100吨的垃圾处理场,改造红水路、东街东段两条车行道,新架长城路西段、红水路路灯,硬化东街、车站路等道路人行道1.8万平方米,抓好公园、街道、庭院、城南三角广场等处绿化及管护,争取“省级园林县城”达标验收。同时要加快以红水镇为主的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三是要加强城镇管理。整合部门职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组建成立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强化社区属地管理职能,促进城市基础工作重心下移。适当增加城区环卫工人,加强市容市貌综合治理,巩固“省级卫生县城”成果,努力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人居环境。

(七)牢牢把握节能减排这个重点,力争在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大工作力度,务求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消耗持续降低,污染大幅减排。一是要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国家、省、市的要求,按照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加大力度,集中力量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今年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对建材、冶炼、化工等重点行业的监管上,确保年内完成境内水泥、石膏粉生产企业污染治理任务。要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约束,确保完成年度责任目标。要认真搞好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保质保量完成各项普查任务。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清洁生产。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节能环保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二是要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严格执行国家保护基本农田的政策,全面推行国有建设用地招拍挂制度,坚决制止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化程度。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扎实做好矿山企业资源整合工作。确保6月底前完成煤炭资源整合工作。加大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力度,重点做好石灰石、石膏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科学合理开发县内各类资源,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三是要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坚持生态立县,继续抓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力争完成封造任务4.3万亩。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切实抓好补植补造。实施好农田林网改造和村镇绿化工程。扎实推进以防沙治沙、封山育林、封沙育草为主的生态环境治理,加强林木资源管理和湿地保护,加快建设绿色*,积极推进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八)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重点,力争在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上实现新突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这是我们改善民生长期努力的目标。各级各部门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大力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千方百计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力争在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更大进展。一是全力办好“12件惠民实事”。去年我们承诺办的10件实事,收到了很好效果。今年围绕就医、就学、饮水、行路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县委、县政府又确定了要办的12件实事。一是实施兰银输气管道*县城天然气供应工程。二是实施引大入秦延伸*供水一期工程。三是实施五佛通乡油路工程。四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五是实施农资和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工程。六是实施城乡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工程。七是实施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八是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和“农家书屋”工程。九是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十是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十一是实施解决县聘人员工资待遇工程。十二是实施县中心敬老院建设工程。这12件实事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向全县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各责任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全力以赴抓好惠民实事的落实,及早安排,尽快着手,抓紧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年底全面完成。二是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巩固提高“两基”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扶持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重视解决城区学校班额过大问题。稳定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多方筹措资金,积极化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普九债务。加快改造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发展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建成40个标准化村卫生室。继续落实“四个全覆盖”政策,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管理。加大文体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公共文体服务网络。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巩固提高优质服务成果,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努力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拓展就业渠道,促进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充分就业,确保年内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四是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建立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继续扩大城镇五项保险覆盖面,力争年内达到90%以上。进一步完善城乡特困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等制度,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积极引导调整房地产结构,争取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项目,着力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力争做到人均住房面积8平方米以下城市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加强价格监管调控,有效抑制物价上涨,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五是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着力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消防、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等高危行业安全管理,努力消除安全隐患,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和人民调解工作,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积极预防和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努力建设“平安*”。

三、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督查考核,抓好工作落实

今年全县经济工作的任务艰巨而繁重,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很大。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责任,不断加强和改进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促进各项工作任务的全面落实。

一要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各级干部要时刻牢记肩负的重大责任,坚定不移地把发展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始终保持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努力在加快发展上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切忌心浮气躁,作风飘浮,作表面文章。要切实减少会议,减少文件,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上,用在抓好工作落实上。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领导发展、促进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要严明责任,加强考核。今天会后,县上将对今年的重点工作、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进行分解,进一步明确县级领导和乡镇、部门的责任。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也要把今年的重点任务、重点工作,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等任务指标进行量化细化,落实到分管领导,落实到责任单位,做到层层有目标、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要把安排部署与督促落实结合起来,对每项工作实行跟踪督促检查,进行考核评比和公开通报,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交待。监察局、人劳局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考核办法,使考核更趋科学化、合理化,真正达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的目的。两办要切实强化各项工作的督办检查,以有力的措施促进落实,以严明的责任确保落实。

三要团结协作,狠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想问题,干工作,都要从大局出发,为全局着想。无论是县属部门还是条管单位,都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形成团结创业的合力。要坚决维护县委、县政府的权威,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凡是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重点项目和中心工作,都应不讲条件,破除部门意识,雷厉风行,一抓到底,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从当前开始,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进入工作状态,及早动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尽快启动各项工作,抢占工作先机,争取全年主动,赢得良好开局。要根据全委会、人代会确定的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结合各自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以今天会上提出的重点工作和主要任务为统揽,对照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紧紧抓住影响工作的关键环节,及早制定出操作性强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和重点,列出时间表,算好任务帐,扎扎实实的抓好落实,力争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最后,强调一下近期要抓好的几项工作:第一,要抓好各项工作的开局,尤其要抓好经济运行调节,做好煤炭、电力、运输、资金等生产要素的协调工作,确保工业企业正常生产,实现工业经济“开门红”。第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分析灾情和农业生产形势,采取得力措施,全力以赴抓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努力将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为全年农业丰收、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针对受灾特点和气温回升情况,及时清沟排水,除雪除冰,尽快恢复日光温室生产。特别要防止因雪冻低温灾害造成畜禽免疫能力下降而引发的禽流感等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各涉农部门要积极做好种子、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调运、供应和农业信贷等工作,确保生产资料及时有效供应。工商、质监、物价等部门要组织人员全面开展农用物资市场清理整治活动,做好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及质量监查工作,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严防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第三,要根据工作推进的阶段性特征,扎实抓好春季植树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第四,要抓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在家的有利时机,切实做好计划生育各项工作。第五,要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安全生产,开展春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和集中整治活动,坚决遏制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第六,要抓好社会保障和扶贫济困工作。民政、扶贫等部门要进行排摸、普查,保证群众尤其是受灾区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不出问题。

卫健委信息化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州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前所未有的五年。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州人大、州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州上下深入贯彻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高举“发展、团结、奋斗”旗帜,深入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和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战略行动,着力做长板补短板,圆满完成本届政府任期的各项目标任务,办成了一批大事新事实事,是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成就最多、群众获得感最强的五年。

过去五年,我们紧紧扭住“赶”和“转”的双重任务,综合经济实力实现历史跨越。全州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三个高于”的增长速度,年均增速位居全省第1位。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39亿元和3868美元,均为五年前的2.4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357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5.2倍。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110亿元,是五年前的2.4倍。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5282元和7584元,年均分别增长9.7%和13.9%。人均财力从3704元提高到7717元,实现翻番。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由第13位上升到第9位。工业强州支撑有力。工业行业大类从23个增加到29个,工业产品种类从44个增加到98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5亿元,是五年前的2.6倍。高载能产业占比从58.9%下降到46.9%,轻工业占比从7.7%提升到23.5%,以大数据、大健康为重点的新兴产业迅猛增长。旅游活州风生水起。整州列入全国30个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试点,施秉云台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天柱县三门塘刘氏宗祠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打造提升了镇远、西江、肇兴、旧州、隆里等一批精品景区。全州旅游人次和综合收入分别累计达到2.04亿人次和1709亿元。农文旅一体化多彩纷呈。农业增加值实现五年翻番,粮经比调整到38.5:61.5。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90个。整州列入部级农业科技园区,麻江、雷山、黎平获批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雷山获批部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建成省级现代高效农业园区56个,创建了凯里云谷田园、麻江乌卡坪、三穗颇洞等一批农文旅一体化示范园。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金融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9.1%,营利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1.3%,电商交易额98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52.6%,对GDP贡献率63.4%,提高了10.4个百分点。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补齐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短板,发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交通瓶颈实现重大突破。贵广高铁、沪昆高铁境内通车里程接近全省一半,迈入了高铁时代。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占全省六分之一,实现县县通高速。改造国省干线848公里、县乡公路709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2.44万公里。凯里黄平机场建成通航,成为全国少数拥有两个支线机场的市州之一。白市库区四级高等级航道建成通航。都柳江从江、大融两个航电枢纽工程机组并网发电,填补了我省航电一体化开发的空白。水利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成中型水库7座,开工建设中小型水库37座,建成城镇供水厂31座,供水能力提高到32.44万吨/日,解决20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城乡供水覆盖率达95%。治理病险水库137座、中小河流50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9万亩。能源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完善。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365.6万千瓦,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启动。通信光缆总长度13.94万公里,数据服务器总量突破1万台,互联网出州带宽1070Gbps,城市宽带接入能力50M用户覆盖比例30%,行政村通宽带比例100%。

过去五年,我们坚定不移实施“城镇带州”战略,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建成区面积从229平方公里增加到2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9.7%提升至42.5%。凯麻同城化加快推进,凯里列为部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和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凯里城市首位度居全省前列。产城景融合深入推进。形成了剑河、锦屏等一批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新亮点,实现了山水、田园、城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建成一批城市综合体和城市公园,完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14.6万套、农村危房改造36.7万户,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从8.93平方米提高到10.25平方米,城镇绿地率从9.9%提高到16.6%,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镇污水处理率分别从13.6%和50.74%提高到71.43%和80%。特色镇村加快建设。精心打造20个特色小城镇,西江入选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试点,肇兴、旧州入选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全面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着力打造100个特色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明显提升。创建了施秉望城村、丹寨卡拉村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大美黔东南风行天下。重点改革取得突破。纳入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12项和14项。“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建成州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行政审批效率提升70%以上。商事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家授权我州开展商标注册申请受理业务。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突破,设立基金25支,发行债券10支。州属国有企业改革成效明显,组建6大国有企业集团。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坚持开展大招商活动,成功引进富士康、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累计到位资金突破3000亿元。新增各类市场主体11万户。民营经济占GDP比重54.4%,提高10.4个百分点。大力建设开放平台,“6个20工程”完成投资3032亿元,建成10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贵州侗乡大健康产业示范区成为国内首个省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性组织合作,成功举办有机峰会、民族文化旅游峰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环雷公山超100公里国际马拉松赛成为金牌赛事。创新动能加快形成。新增部级、省级科技创新创业平台76个。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州”和“国家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州”。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412件,数量居全省第3位。入选首批国家“星创天地”单位4家,数量居全省第1位。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入选首批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

过去五年,我们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人民群众日子越过越好。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减少贫困人口100.68万人,移民搬迁12.5万人,10个县和117个贫困乡镇按省标摘帽、72个贫困村按国标退出,贫困发生率从38%下降到17.13%。总结推广“十户一体”“党社联建”“五个全覆盖”等一批典型经验。全面小康实现程度91.4%。教育事业优先发展。7个县普及十五年教育,8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420万人次学生享受免费营养午餐,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十有”经验在全国推广。基本形成具有黔东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凯里学院成为贵州省唯一列入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试点高校。就业创业带动有力。城镇新增就业30.59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4.85万人,建成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点)23个。医疗卫生加快发展。基层医疗卫生实现“五个全覆盖”,完成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128所,县级综合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床位4.86张,是五年前的1.4倍。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95%以上。公共服务保障稳步提升。基本实现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城市低保平均标准由262元/月提高到495元/月,农村低保平均标准由1360元/年提高到3073元/年。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实现全覆盖。社会治理全面加强。“平安黔东南”建设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实现双降。防灾减灾救灾有效开展,社会治安防控和维稳力度加大,人民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国防、司法行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档案、地方志、文史、文联、科协、气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过去五年,我们着力发挥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优势,绿色发展成为主色调。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成效明显。获批建设部级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申报中国传统村落309个、部级非遗名录53项,数量均居全国市州第1位。连续举办“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办法,完成100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建成非遗博物馆(陈列室、展示馆)35个。成功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云上绣娘》,取景于榕江阳开苗寨的电视纪录片在法国电视二台播出,引起强烈反响。《仰欧桑》等一批文化精品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建成凯里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生态环境优势得到巩固提升。完成营造林277万亩、石漠化治理437平方公里,全州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新增8个县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和“两江一河”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达到98.2%,全面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州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居全省第1位。颁布实施《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整州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岑巩县列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试点。

过去五年,我们坚持依法行政从严治政廉洁从政,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全面推进政府系统从严治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驰而不息纠正“”,“铸勤”“铸廉”行动取得实效。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管理,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度监管。建立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在全省率先推行行政复议案件集中办理。“六五”普法通过国家验收。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进一步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重要部署、重大项目,做好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加强权力运行监督。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州人大报告工作,向州政协通报工作,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31件、政协委员提案1125件。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积极听取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建议,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桥梁纽带作用。

2016年,我们围绕省委对我州作出的“守住两条底线、用好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全新定位,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一是经济发展提速进位。生产总值增长13.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4%,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存贷款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400亿元以上,新增金融机构46家。增比进位综合测评居全省第4位,上升4位。二是转型升级步伐坚实。启动实施“四百工程”,引进500强企业13家,技改投资50亿元,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户,新增市场主体3.35万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三是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建立精准扶贫识别机制和责任体系。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搬迁4.19万人。减少贫困人口17.71万人,19个扶贫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定点帮扶、对口帮扶和社会帮扶成效明显。在全省率先推行乡镇脱贫攻坚集团化作战。四是改革开放亮点突出。狠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关键领域改革,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为企业减少成本约20亿元,压减炼钢产能70万吨,占全省31.8%,“营改增”等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87亿元。五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显著提高。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1%和10.5%,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位和第1位。“十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经济发展满意度居全省第3位。剑河综治网格化建设、台江联防联治等经验在全省推广,人民群众安全感达到97.64%,居全省第1位。六是州庆活动精彩纷呈。隆重举办60周年州庆系列活动,充分展现了我州6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了我州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进的良好风貌,展开了我州各族人民再创辉煌的美丽画卷,极大地增强了全州各族人民的文化自信,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热爱大美黔东南、建设大美黔东南的热情。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切感受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须坚决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黔东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坚持“赶”和“转”两条腿走路,走出一条改革引领、开放带动、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新路。必须坚决贯彻落实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加快发展中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福祉。必须坚决加强政府现代治理能力建设,着力建成法治型、服务型、创新型、阳光型政府,以实际行动赢得人民群众信赖。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州人大、州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州各族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是中央和省各单位、对口帮扶城市以及社会各界倾力相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全州各族人民、各级干部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派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州人民、武警官兵和人民警察,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黔东南州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贫困程度深,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任务艰巨。实体经济较弱,新旧动能转换不足,做长板补短板任务艰巨。开放活力不强,创新能力较弱,尚未形成开放型、创新型经济发展格局。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才、资金等重点要素支撑不够,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压力大。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开创黔东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二、今后五年主要目标和战略任务

今后五年,我们既要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迈向“第二个百年”宏伟目标。当前,我州正处于加速发展、缩小差距的黄金期,正处于抢抓机遇、后发赶超的冲刺期。我们要用好国家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和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战略机遇,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民族自治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带来的政策机遇,用好贵州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生态文明试验区和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带来的改革机遇,用好交通区位条件变化带来的发展机遇,用好“两个宝贝”蕴藏的后发机遇,努力把黔东南的事情办得更好、更有成效,向全州人民交出更满意的答卷!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贵州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及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以五大发展新理念为引领,以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为总纲,以脱贫攻坚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战略定位,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主基调主战略和重大战略行动不动摇,聚焦富民强州,构建“九大体系”,做强做优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大文化“四块长板”,补齐补全脱贫攻坚、基础设施、产业建设、教育卫生“四块短板”,确保实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宏伟目标,努力建成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大美黔东南。

今后五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4%左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0%;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2%和14%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以上。

围绕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着力构建“九大体系”。

(一)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构建发挥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优势的全域旅游发展体系

加快形成全域旅游空间布局。围绕“三山三江一中心”总体布局,切实做好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扎实抓好部级特色旅游目的地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把凯里市打造成山江公园市,把环雷公山打造成国家公园和国际旅游度假区,把月亮山打造成国际标准的农耕文化遗产地旅游度假区,把云台山打造成世界喀斯特遗产地旅游度假区,把清水江打造成滨江临水旅游休闲度假带,把都柳江打造成国家公园和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把氵舞阳河打造成古城古镇、自然山水、温泉康养融合发展的旅游休闲度假带。

打造具有国际标准的旅游产品。围绕打造国际旅游“排头兵”,构建特色旅游产品体系。大力发展以节会为重点的商务旅游、以苗侗医药疗养为重点的康养旅游、以温泉和森林康养为重点的休闲旅游、以农耕体验为重点的研学旅游、以传统村落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以民族文化为重点的风情旅游、以低空飞行和观光小火车为重点的新奇旅游。实施千亿旅游项目建设行动计划,强化核心景点、精品景区、精品线路建设,建成国家5A级景区2个以上、国家4A级景区10个以上,全面提升旅游产业规模化、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水平。大力开展旅游营销攻坚行动,大幅提高境外省外游客比例。

大力提升旅游配套服务水平。加强旅游交通建设。加快构建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架、国省干道为主体、县乡道路为支撑、通村公路为网络,涵盖低空飞行、轨道交通、观光缆车等旅游交通方式的现代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推进旅游酒店、旅游交通、旅游厕所、旅游数据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全方位改善提升旅游接待条件。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围绕“智慧旅游”建设智能化旅游信息服务系统,围绕“快旅慢游”建设更高质量的旅行社体系和导游服务体系、独具特色的文化演艺体系、功能完备的旅游食宿体系、国际标准的商业服务体系。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全力做好“旅游+”这篇大文章,大力实施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城镇、旅游+服务业、旅游+大数据、旅游+扶贫等行动计划。着力抓好产城景一体化建设,加快县城景区化建设步伐,创建一批国家优秀旅游县城、国家园林县城。推进乡村旅游、农业观光、森林康养等为重点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建成一批特色农旅、工旅、文旅等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示范小镇。引进一批集团化、品牌化大型旅游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绿色概念的旅游商品品牌。

建设民族特色文化强州。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在构建全域旅游体系中的核心作用,加快推进国家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全州民族特色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构建立法与村规民约相结合的保护机制,建立健全州县乡村四级民族文化保护责任体系,设立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基金。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挖掘整理工程,加强文物保护,建立民族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加大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力度。把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纳入大中小学和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培育壮大民族文化传承人队伍。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新业态,建设“云上绣娘”等影视基地,加快培育一批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基地,打造一批民族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实施优秀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努力扩大黔东南民族文化的国际国内“朋友圈”,让黔东南民族文化蜚声海内外。

(二)围绕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构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民生保障体系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扎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精准构建脱贫攻坚责任链。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完善“州县抓落实,片区为重点、工作到村、精准到户”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链任务链。精准落实各类扶贫政策。用好国家和省脱贫攻坚政策,以项目化、实物化抓好对接落实,打好政策“组合拳”,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激发群众脱贫攻坚内生动力,整合用好对口帮扶、定点帮扶和社会帮扶力量,深入实施“千企帮千村”活动。精准实施扶贫专项行动。同步推进19个扶贫专项工作,坚决打好产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两个硬仗”。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扶贫、林业产业扶贫、水产业扶贫、乡村旅游扶贫、文创产业扶贫、易地产业扶贫有机结合,实现产业脱贫40万人以上。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大力推广“五个三”经验,围绕县城集中安置,实行以县为单位统一建设,确保易地扶贫搬迁30万人以上。统筹抓好“两山”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乡和极贫乡镇扶贫。精准抓好扶贫对象管理。用好“扶贫云”平台,做好贫困人口动态统计监测,加强定期核查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精准开展检查考核。加强常态化督查巡查和考核考评,抓好交叉考核、第三方评估、扶贫资金绩效考评和领导干部明察暗访“四管齐下”的考评督查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重把脱贫攻坚与全面小康结合起来推进,以县为单位实现全面小康。补齐经济小康短板指标。实施县域经济倍增计划,确保人均GDP实现程度达到小康标准值。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确保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补齐教育小康短板指标。大力实施“教育兴州”战略,在稳定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重点突破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着力抓好民办教育和高等教育,全面普及十五年教育,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补齐医疗卫生小康短板指标。大力推进“健康黔东南”建设,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升计划,强力推进“百院大战”。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疾病预防为主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人口计生服务,人口预期寿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补齐文化小康短板指标。实施精准文化扶贫,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大型文化、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施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和民族文化覆盖工程。补齐社会保障小康短板指标。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推动社保金融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稳步发展商业保险,支持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全民参保计划”,兜住困难群体民生网底。统筹抓好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建立完善公共住房供给体系。补齐资源环境小康短板指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加快推进低碳循环发展和生态创建,着力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两个短板指标。

稳步迈向基本现代化。着力推进经济现代化,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经济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政治现代化,加强“法治黔东南”建设,提升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度,增强政府公信力。着力推进文化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传承提升州域民族特色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化。着力推进社会现代化,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着力推进生态现代化,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支持全面小康已达标的凯里等县市率先向基本现代化迈进。

(三)围绕推进转型升级壮大实体经济,构建以新经济为代表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

做优现代高效农业。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着力打造“中国有机第一州”。大力实施有机农业培育工程,加强耕地生态保护修复,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和溯源体系建设。建成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00个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400个以上,实现有机农业产值10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南方最大的蓝莓科研、生产、销售基地。着力建设全国茶油大州。大力推进农业“三园”建设工程。建设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园100个、农业科技园30个、返乡创业园30个,加快形成规模化发展、科技化支撑、现代化管理的农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农业新兴业态。实施新型农业发展工程,建设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三位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施农业产品提升工程,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农业观光旅游、冷链物流、农村电商等服务业,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加快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大力实施亿元龙头企业行动计划,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20个、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部级和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突破100个,扶持一批家庭农场主和乡村工匠。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做强新型工业产业。围绕新工业革命,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工业园区优化成长工程。做大做强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主导产业产值占工业园区产值比重90%以上。建成一批500亿级工业园区,推动凯里经济开发区与炉碧经济开发区优化重组,尽快建成千亿级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实施传统工业改造提升工程。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大力推进工业强基工程,着力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工程”专项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传统产业产值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型建筑建材、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同步推进产业耦合、产品升级、业态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实施特色工业倍增发展工程。做大做强以白酒、果酒、茶叶、油料、蓝莓等为主的特色食品加工业,推动规模化、集聚化、品牌化发展,实现特色食品加工业产值200亿元以上。加快推动银饰、刺绣等民族民间工艺品发展,打造国内知名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创意、生产、交易中心,建成全省重要的特色工业基地和民族产品加工基地。

做大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服务业质量和效益。扎实推进现代服务业“十百千”工程。全州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服务业占GDP比重达到55%以上。大力拓展生产业。以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为导向,推动金融、知识、科技、物流、人力资本密集的生产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把金融业培育成支柱产业,金融业占地区生产总值10%以上。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设粤桂黔和湘黔桂区域物流中心,培育和引进一批战略性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生活业。积极发展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五大幸福产业”,推动文化娱乐、影视传媒、健康养老、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等生活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加快培育发展电子商务、网络教育、远程医疗、在线娱乐等服务业新模式。培育电商骨干企业100家,电商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

大力发展新经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围绕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以凯里大数据产业园区为重点,积极培育大数据核心业态、关联业态和衍生业态,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大数据产业规模总量达到40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健康经济。深入推进大健康战略行动,围绕“医养健管食游”打造大健康全产业链,建成部级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苗侗民族医药产业,打造中国苗药集团。推动医养结合,扩大康养消费,加快建设区域性健康服务中心,大健康产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加快发展共享经济。以旅游为带动、以民宿客栈和绿色出行为主要载体、以互联网为平台创建全国共享经济示范州。实施万户精品客栈、万户民宿建设计划。加快发展创意经济。支持各县市建成1个以上创意产业园,支持民族文化浓郁的乡镇建设文化创意基地。加快培育影视传媒、出版发行、工艺美术等新型文化创意业态。推进新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四)围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构建区域联动和产城互动的新型城乡发展体系

加快形成“一核一圈两极”区域发展格局。推进凯里核心城市建设。围绕“打造国际旅游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定位,以建设山江公园市为抓手,加快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宜游宜业的公园城市。推进凯里都市圈建设。围绕“打造黔中经济区极具竞争力的重要板块”定位,加快构建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六大体系,加快推进成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推进黔东片区建设。围绕“打造贵州东部集群发展创新区”定位,加大力度推进区域规划、基础设施、重大产业、资源要素、发展平台、重大项目“六个一体化”,努力把黔东片区打造成为贵州东部重要增长极。推进南部片区建设。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首选地”定位,共建大交通、共筑大平台、共育大产业,加快建成潜力大、活力强、动力足的城市组团。

实施“五个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城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提升工程。加快以路网、供排水、采暖供热、地下综合管廊、停车场、充电桩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础设施联通化。统筹地上地下硬件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交通拥堵”“马路拉链”等各类“城市病”。实施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工程。加快城市公共空间和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各类开放场所和公共服务场所。构建以城市公共交通、学校医院、智慧管理、便民服务、休闲场所等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实施城镇环境容量承载能力提升工程。优化以扩大城镇人口容量、大气容量、水容量等为重点的环境容量功能布局,实现城镇容量和要素配置合理化。实施城镇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工程。以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城镇空间拓展,打造差异发展、优势互补的产城互动格局。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提高城镇就业能力。实施城镇文化竞争能力提升工程。在城镇规划建设中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建设一批文化长廊、特色街区和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打造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文化名片。

抓好特色镇村建设。打造特色小镇。加快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三次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因地制宜发展一批产业特而专、形态小而美、功能聚而拢、机制新而活的产业小镇。新增万人小镇、亿元财政总收入小镇、亿元农业总产值小镇、亿元旅游总收入小镇各5个以上。建设美丽乡村。以创建全国乡村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加强乡村规划建设,深入实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实施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促进特色村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集中力量建设500个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点。保护传统村落。加强传统村落保护立法,建立传统村落保护机制,设立传统村落保护基金,打造传统村落保护平台。建设传统村落旅游精品景区,创建全国传统村落整州保护示范区。

壮大县域经济实力。优化县域经济布局,夯实发展平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进撤县建市工作。支持凯里冲刺“全国百强县”,支持镇远、天柱、黎平、榕江等县冲刺“全省经济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亿元以上的县提高到6个以上,其余各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部达到5亿元以上,形成一批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特色经济强县。

(五)围绕打造贵州对海开放“桥头堡”,构建具有竞争优势的对外开放体系

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左右江革命老区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围绕贵州建设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加快建设高铁经济带贵州合作试验区和临空经济区,着力构建南下开放、对海开放新格局。加强与定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单位合作。加强与桂林、张家界等重点旅游城市交流合作,打造区域旅游联盟。主动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积极争取在教育文化、旅游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加强与港澳台深化合作,推动与波兰等友好城市交流,积极开辟与瑞士、法国等文化旅游合作途径。

构筑多层次开放平台。夯实物理平台。深入推进“6个20”工程,加大基础平台配套和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凯里海关、综合保税区、无水港建设,创造条件建设国际旅游机场。建好活动平台。瞄准省级开放交流平台,主动借助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阳数博会等省内重大活动发出黔东南好声音。深化与国际性组织合作范围和合作成果。继续高水平办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列重大活动。优化线上平台。用足用好淘宝贵州馆等电子商务综合平台,加快打造本土第三方电商平台和电子商务专业平台。大力引进一批跨境电子商务企业,打通我州跨境电子商务的采购和销售渠道。

培育竞争性开放主体。着力向外引进。瞄准国际国内500强企业招大商选好商,争取国内外知名企业到我州设立企业总部、外贸基地、研发中心等,全力引进一批引领性、标志性项目落户我州。充分用好国家支持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引进和培育拟上市企业100家以上。立足自身培育。引导各类中小微企业集群发展,大力培育外向型企业,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分别增长20%和10%以上。力争一批本土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和新三板上市。

打造高效率开放环境。营造高效的政务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搭建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网络,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加快发展,让各类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落实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和省支持我州发展特殊政策,落实国家积极利用外资的相关政策和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新政策,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试点新经验。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利用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和市场服务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健康发展的市场环境。

(六)围绕改革创新激发活力,构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动力支撑体系

着力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把房地产去库存和促进人口城镇化结合起来,做好有关保障房和住房政策的衔接,完善过剩商业地产向健康养老、文化体育等领域转移的配套政策。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引导企业业务结构重组,多措并举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围绕服务和壮大实体经济,切实降低企业融资、用电、物流、税费、制度易等五大成本。推进质量品牌创建,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围绕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品牌产品,确保每个特色产业、每个产业园区都有知名品牌。

着力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最大限度缩减政府审批范围,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经济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构建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优化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互促进的所有制结构。深入推进旅游管理、民族文化、生态文明等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的后发优势和发展红利。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快财政支农投入和农村金融创新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健全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村创业创新体制,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和扶贫开发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社会事业改革。深化教育、科技、卫生、文化、养老、司法和社会治理等社会事业改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着力抓好创新激活力。强化科技创新。开展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行动计划,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增国家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部级、省级科技创新创业平台30个以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形成一批重大关键技术专利,培育一批驰名商标。新增发明专利申请量30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40亿元以上。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全力破解制约发展的制度障碍,构建有利于创新驱动的科研创新机制、投融资体制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大力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支持专业化市场、商贸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联动发展。鼓励本土商贸企业通过兼并、联营、特许加盟电商等方式进入连锁品牌经营领域,引进全国各类名优商品实体体验店。积极推行网上订单与实体店体验、传统销售与网上商城同步经营模式。

(七)围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构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体系

扎实推进绿色家园建设。将绿色理念深度融入城乡建设各个方面,大力推进城市建筑绿色化、城市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城市燃料清洁置换、城市绿色交通建设等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行动,推动社区绿色化、生态化、和谐化发展。加快创建“美丽中国先行区”和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州。确保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50%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95%以上、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0%以上。建成一批山水园林城市、绿色生态小镇、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绿色低碳和谐社区。

扎实推进绿色制度建设。加快创建环境治理体系改革示范区。抓好“五权交易”和“五项金融”制度创新。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以实行绿色GDP核算、生态文明绩效评价、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及“河长制”等机制为重点,科学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评价和问责体系。建立绿色发展开放合作机制,全面推进绿色投资贸易便利化。大力推进生态补偿惠民和绿色金融惠民。加强生态环境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设,完善环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联动机制,实现环保督察全覆盖。

扎实推进绿色屏障建设。深入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和环保能力建设五大工程,严格环保执法,着力提高全民绿色意识。全面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系统综合修复治理工程,突出抓好“两江一河”生态综合治理,加强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着力打造雷公山、月亮山生态屏障和“三山三江”生态走廊。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00平方公里,新增治理石漠化面积500平方公里,每个县建成1个以上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努力建成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和长江珠江上游绿色屏障示范区,让绿色成为黔东南亮丽的名片。

扎实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围绕绿色经济“四型十五类”产业,重点发展“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绿色产业。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立资源利用集约节约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出大生态产业工程包,引导环境治理产业化、社会化,鼓励工业企业实施环保节能改造,实行优质资源优先向环保型、科技型企业集中配置,大力创建绿色园区和绿色企业,全面实施园区绿色化、循环化改造。

(八)围绕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战略基础体系

提升经济发展动能。发挥投资拉动作用。扩大投资总量,围绕主战略、重大战略行动和做长板补短板谋划万亿重点项目工程包,确保年均投资2000亿元以上。优化投资结构,大力实施县域投资、产业投资、民间投资比重提升工程,确保三类投资比重达到50%、40%、40%。创新投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全国示范州。发挥消费支撑作用。稳住传统领域消费,实施城乡商品消费刺激计划,以大宗物品、传统产品、刚需产品消费为重点,加快商贸中心、专业市场、商业超市、农村电商实体店和销售网点建设。积极扩大新兴领域消费,培育和壮大新消费热点,围绕旅游、文化、健康、体育、教育、娱乐等重点领域,释放潜在需求和新兴需求。努力建成区域性特色商贸旅游消费中心。

强化重点要素支撑。增强金融支撑能力。加强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引金入州”工程,培育和引进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加强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多渠道融资和股权投资力度,围绕扶贫金融、绿色金融、民生金融和科技金融,创新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科技创投基金等各类金融产品,有效增加实体企业的金融供给。加强基金投放和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建立健全以州属国有企业为平台、股权和资产为纽带的州县投融资体制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进行农村合作金融探索。积极争取发展竞猜型体育。加强风险管理,抓好金融风险防控。抓好政府债务管理,依法依规合理举债。增强人才支撑能力。优化人才环境,完善人才政策,大力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和基层人才队伍培育工程,扎实推进“十百千”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乡村医生、乡村教师、学前教师队伍建设。力争每万人人才数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增强土地支撑能力。完善土地资源保护、储备、使用机制,实行土地集约化、市场化运作,合理有序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盘活存量土地,挖掘用地潜力,保障项目建设用地。

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以形成连通内外、覆盖城乡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为目标,打通连接周边地区和连接沪昆、贵广的快速铁路通道,力争铁路营运里程突破1000公里。实施高速公路联网覆盖工程,新增高速公路746公里,加快建设所有乡镇所在地半小时通达高速公路的快速路网,基本建成“两环三纵四横八联线”高速公路网。实施普通国省道改造1600公里以上。建成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6164公里,提高通村公路建设标准,实现村村通客运。建成天柱支线机场,实现通用机场县县全覆盖。加快实施航电一体化建设,高等级航道达到200公里以上。加快建设现代水利工程。以形成大中小微水利工程相配套、管道输送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现代水利保障体系为目标,开工建设麻江宣威、榕江忠诚、从江下江等3座大型水库和21座中型、74座小型水库,新增供水能力3亿立方米以上,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乡乡有稳定供水水源。治理病险水库30座。有效灌溉面积率达到60%以上。基本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提升能源基础保障。以构建清洁能源为主的能源供给体系为目标,新增电力装机35万千瓦以上。全面实施区域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强电力输配网络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延伸建设。加快城际输气干线建设,全州城镇人口气化率达到80%以上。加快建成高速泛在信息基础网络。以构建“出州宽、州内联、覆盖广、资费低”的现代信息体系为目标,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无限网络?满格黔东南—信息网络全覆盖”工程和“光网黔东南”工程,城市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M,农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行政村通光纤比例100%,出州带宽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九)围绕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构建现代政府治理体系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和州委十二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懈整肃“”。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织密筑牢“制度铁笼”“数据铁笼”,加强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民生监督,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

加强法治型政府建设。建立全州统一的权责清单体系,严格按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行使职权,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完善州县乡三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贯彻落实“七五”普法规划。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建立政府及部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和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自觉接受州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和工作监督、州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

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各级政府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力营造尽心履责、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的干事创业氛围。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做好国家和省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衔接工作。压减政府性一般支出,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推行政社分开,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加强创新型政府建设。强化政府管理观念、管理内涵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职能转变、方式更新、流程再造等方面入手,推动政府治理结构、管理模式、服务方式创新。大力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云上贵州”等平台,建设完善电子政务云等“云工程”。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不断提升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难题的能力,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创新力。

加强阳光型政府建设。全面推进行政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着力打造诚信政府。完善政府新闻制度,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尤其是依申请公开工作机制建设,实现州县政府及其部门依申请公开工作受理渠道100%畅通、100%依法按时回复、100%符合法定程序。

今后五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决胜全面小康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国防、司法行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人防、档案、地方志、文史、文联、科协、气象、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事业发展,使全州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三、2017年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关键之年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之年,也是贯彻落实州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战略行动,做强做优长板、补齐补全短板,实现全州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3%,农业增加值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镇化率提高到46.6%;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6%以上,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省下达计划范围内。围绕今年目标,全力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壮大实体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产业建设年活动,新增企业市场主体2600户以上。抓好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培育创建计划,实施“四百工程”,引进落地500强企业5户以上,完成技改投资60亿元以上,新增规上企业100户以上,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约50亿元。抓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新认证有机农产品3万亩,有机农业产值实现3亿元,新增“三品一标”10个以上,建设蓝莓基地2万亩以上、花圃基地和葡萄基地各5000亩以上,实现畜牧业增加值58亿元以上。打造一批订单农业生产基地,扶持一批农产品骨干流通企业,建成“剑河土鸡”等一批优质农产品交易市场。抓好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建设3个区域性、综合性物流园,建设5个文化创业产业园,新增省级服务业集聚区1个、“四上企业”260户。创建贵州省名牌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

(二)全力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精心组织发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集中力量打赢产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两个硬仗”,确保全年脱贫攻坚再战告捷,减少贫困人口19.1万人,3个贫困县、244个贫困村按国标脱贫退出。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用好省脱贫攻坚基金产业子基金,制定年度产业扶贫工作计划,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五融五帮”经验。实施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着力解决24万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就业问题。扎实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全面推开“五个三”和“五个全覆盖”模式。完成投资82.3亿元,建成安置点41个,整体搬迁贫困自然村寨186个,搬迁33782户13.7万人。推动以凯里为中心的跨区域安置。持续抓好教育扶贫。深入实施教育提质扶智脱贫工程,推动优质教育覆盖更多“两山”地区贫困家庭学生和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家庭学生。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政策,发放资金1.28亿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4.2万人。统筹抓好各类扶贫专项行动。扎实抓好医疗、旅游、电商等扶贫专项行动,强化定点帮扶、对口帮扶和社会帮扶工作。切实抓好极贫乡镇脱贫和人口较少民族脱贫工作,实现18个人口较少民族贫困村稳定脱贫。

(三)全力抓好全域旅游攻坚行动。以承办第十三届省旅发大会为抓手,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活动,加快推进国内外知名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创建。实施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和基础配套攻坚。完成旅游建设投资500亿元、涉旅招商引资200亿元,重点实施154个观摩项目,建设游客服务中心20个,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公路149公里,建成四星级酒店8个以上、五星级酒店2个以上、民宿客栈1万户以上,建成旅游公厕200个以上。实施旅游品牌和旅游商品提升攻坚。推进百里梯田观光小火车、非遗博览体验园、农耕文化体验园、百里温泉产业带等旅游品牌建设,以县为单位打造旅游商品加工示范园,培育旅游商品骨干企业50家,推出旅游购物休闲街10个,旅游商品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攻坚。组织国内外旅游营销推介活动200场次以上,建立国内旅游客源地营销中心10个、境外旅游营销中心2个,力争游客量增长30%,省外游客占比提高到45%,构建南部片区与桂林的旅游国际联盟。

(四)全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大力发展新经济。制定新经济发展规划和政策,完善新经济统计体系,实施一批数字经济、健康经济、共享经济等重大项目。力争大数据产值增长35%,大健康产业投资完成500亿元以上,培育1至2个共享经济品牌。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争取设立黔东南综合保税区,确保碧波公共保税仓封关运行。积极筹办2017年全球古村落可持续发展大会暨第三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中国国际民歌合唱节、中国民族文化旅游?黔东南峰会等一系列重大开放活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资金85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确保进出口总额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2.8亿美元以上。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申报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城市和国家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创业平台15个,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5亿元以上,完成专利申请1500件以上,州级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提高到45%以上。

(五)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运用好省支持民族自治州各项政策。全面推行“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开展工商登记电子化试点,同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全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政务公开。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和村级集体资产股份量化改革试点,推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确保如期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扩大“两权”抵押贷款试点,推进供销社改革。深化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旅游产业建设用地机制。健全大旅游综合协调管理和大景区管委会体制,以西江、肇兴等景区为试点推进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分离。推动乡村旅游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建立“群众参与、群众管理、群众受益”的乡村旅游开发和利益分配机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完成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培养2至3家行业影响力、战略引导力强的国有大企业集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有偿出让制度,推进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改革,推广林业碳汇商业化模式和生态补偿机制。深化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推动教育综合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加快推进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统筹推进司法、文化、统计等领域改革。

(六)全力扩大投资和消费。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扎实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做大用好州级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资金池,建立黔东南州“项目云”平台。编制实施“十大工程项目包”,确保储备项目5000个以上,总投资1万亿元以上。全年新开工500万元以上项目1200个,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完成交通投资200亿元以上、水利投资100亿元以上、城建投资150亿元以上、房地产开发投资150亿元以上、工业投资260亿元以上、文化旅游投资500亿元以上、生态建设投资100亿元以上、社会事业投资100亿元以上、服务业投资50亿元以上。发挥消费基础作用。实施城乡商品销售畅通行动,建设专业市场20个、商贸中心20个。实施居民住房改善行动,确保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320万平方米。积极促进信息消费,力争全州电信业务总量增长40%以上。

(七)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城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凯里至都匀、下司至麻江、三穗至镇远等城际快速通道,提升一批街区微循环路网。实施城市电网、通讯网络架空线入地工程,新增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公里。加快凯里至都匀天然气支线管道工程建设。提升社区综合服务水平。每个县市建设3个以上“15分钟便民服务圈”。新建文体中心2个、休闲广场10个、山地体育公园10个,打造一批居住区游园、邻里公园、社区公园。新增城镇公共停车位2000个以上,公共厕所400个以上。实施城镇扩容提质工程。新增建成区面积8平方公里,完成棚户区改造9103套。大力开发旅游地产、康体地产和新兴城市综合体,新开工旅游地产项目10个以上。推进“百镇会战”计划。加快凯里、台江整县推进小城镇建设试点,积极推进21个示范小城镇建设,新建“8+X”项目70个。实施“百村示范”行动。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重点围绕省旅发大会打造一批特色旅游村寨,实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行动计划。

(八)全力强化金融和人才支撑。大力培育引进金融机构。加快推进重庆银行、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在我州设立分支机构。完成8家村镇银行组建工作,筹建地方性商业银行。全力支持华鑫证券公司、中泰证券公司到我州设立分支机构。设立保险公司县域分支机构10家以上。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建立财政支持的中小企业应急转贷基金和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基金,用好贵工贷、贵园信贷通、特惠贷等优惠政策,积极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全面推进贫困县统筹涉农资金改革。制定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重点支持列入国家和省PPP项目库的项目建设。在凯里市建设基金小镇,力争引进基金10支,设立基金规模800亿元。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深入实施“十百千”人才引进计划,出台引进培养人才实施方案和优惠政策,引进“高精尖缺”人才50人以上。落实好国家关于贫困县乡放宽人才招考的优惠政策,提高基层人才待遇,解决基层教育卫生人才紧缺问题。

(九)全力加快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施生态环境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绿色贵州建设行动计划,扎实推进生态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完成退耕还林7万亩以上。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控制在3.0以内,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以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积极争取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在我州召开。推进整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10+N”行动计划,重点抓好凯里、台江、剑河等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整县推进”工程,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示范带3个以上,实施高铁、高速和旅游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工程。推进城乡环卫工作一体化,确保40%以上的村寨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持续推进环保执法“风暴行动”。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强力推进污染源十大治理工程。建立健全“三位一体”监控机制,深入开展“六个一律”环保利剑行动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专项行动。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各项工作。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林下经济产值40亿元以上、新型建筑建材业产值25亿元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产值10亿元以上、特色食品加工业产值90亿元以上。开发培育一批矿泉水、天然纯净水、功能性饮料等生态饮用水和饮品制造业品牌,发展壮大水产业。

(十)全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启动建设州级十大社会事业标志工程,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做好稳定就业和改善收入。实施全民创业就业计划和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计划,重点解决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搬迁移民、大学生等群体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启动100亿元教育基金项目建设。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计划,新增9个县普及15年教育、4个县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关注重视特殊教育。积极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上档升位。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加快凯里学院向应用型教育转变,推进贵州万达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使用,加快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启动贵州侗乡大健康学院建设。积极支持优质民办教育发展,扩大开放办学。高度重视校长、教师、班主任等队伍建设。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全面启动100亿元医疗卫生项目建设。启动实施“千人支医”计划,妥善解决好村医待遇问题,抓好医院结对帮扶工作,建设州儿童医院、4个县级中医医院、2个妇幼保健院,确保20%以上县级妇幼健康机构达到二级标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扎实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建设一批文化主题公园、文创基地和名师大师工作室。加快苗寨侗寨等申报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推进民族文化、民族体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申报省级民族民间文化项目学校35所。加快体育事业发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扎实抓好竞技体育工作,建设榕江国家体操基地,全面启动生态体育公园建设。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特困人员特别是城镇困难群体救助供养制度,加强未成年人和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建设,做好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关爱工作。全州五项基本保险参保人数124万人以上,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13万人以上,建设农村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100所。大力推进社会治理工程。深入推进“平安黔东南”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推广网络信息化建设“剑河模式”。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营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扎实抓好十件民生实事:(1)压缩党政机关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精准扶贫。继续对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上高中、大学免除学杂费,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5个县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完成46个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建设39所幼儿园。(2)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达到8000人。将662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3)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5%和10%。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贴标准。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接入全省预约挂号统一平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疗和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开展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慢性病医疗救助。(4)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9103套,基本建成5448套。改造农村危房3万户。实施20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州级示范点16个。开展以垃圾、污水治理为重点的100个村庄整治。完成209个传统村落消防安全改造。对34个乡镇实施消防应急救援力量及装备建设工程。(6)新建、改扩建农村公路2742公里。建设通组(寨)道路985公里、人行步道593公里。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处置隐患里程700公里。(7)基本消除乡镇以上城镇建成区移动网络盲点盲区,新增400个行政村电信光纤网络全覆盖。(8)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户户用工程,新增用户20万户。新建乡镇广播影视综合服务站30个。建成50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新建和改造26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9)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改造全覆盖,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改造覆盖70%行政村。(10)建设州公共安全服务管理中心,全州戒毒场所容量1万人以上。安装1万个公共安全监控视频探头,各县市建设智能执法办案监督管理中心。重点公共区域安全视频监控覆盖率100%。对这些民生实事,我们要一件不漏地办实办好,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

上一篇:高中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学校信息中心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