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服务贸易范文

时间:2023-07-06 11:02:09

外贸服务贸易

外贸服务贸易范文第1篇

(一)贸易“短板”亟待加长

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有利于推进外贸转型增强服务业竞争力,在促进货物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可以推进外贸结构优化,促进外贸转型,培育经济新动能和带动就业。

去年初,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着力点,有利于稳定和增加就业、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效率、培育新的增长点。

来自商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贸易额年均增长14.5%,规模跃居世界第2位,软件、技术、文化等新兴服务出口占据半壁江山,成为对外贸易新亮点和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值得关注的是,2015年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继续优化,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对外贸结构升级作用进一步显现,进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服务出口和进口实现双增长,服务出口结构继续优化,国内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带动外贸结构升级作用进一步显现。

毫无疑问,我国已成为服务贸易大国,但同时也是服务贸易弱国――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攀升,与主要服务贸易强国的竞争力水平相差较大,服务贸易依然是对外贸易的“短板”,凸显出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亟待提升。而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服务贸易的管理体制机制和监管模式将会发生改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新的制度。

在此情势下,创新发展试点的设立能推动丰富我国服务贸易品种,提高服务贸易的效率,扩大服务贸易的覆盖范围。

1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服务贸易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指出,要鼓励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在管理体制、促进机制、政策体系、监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打造服务贸易制度创新高地。推动服务业双向开放,积极商签服务贸易合作协定,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二)创新试点意义重大

国务院在当下进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意义非同小可。

此次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是2016年结构性改革大戏中重要的一幕。要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工程承包、技术转让、设计咨询、国际运输、金融保险、教育培训、民族文化、信息技术等服务贸易出口。同时,充分利用外资和外资企业在新型服务贸易部门的产业示范、人员培训和产业前后向关联等途径实现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我国服务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手段,优化服务贸易结构。

此次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也是促进外贸转型的一个重要举措。随着新经济形式的出现,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机会渐显。去年两会传递出的创新、创造等理念,已成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升级版”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也将是我国服务贸易由弱变强的机遇所在。在一系列的创新理念中,“互联网+”概念的强势推出,为我国服务贸易带来了转型升级机遇。

此次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还可以培育经济新动能和带动就业。当前我国出口形势十分严峻,在中国经济2015年“成绩单”中,对外贸易可能是降幅最大、最引人关注的宏观数据之一。时隔6年后,中国进出口再次出现“双降”。在此情势下,强调服务贸易创新,修补外贸短板的重任在肩,可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发展动能,比如蓬勃兴起的跨境电商,外贸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平台,既可以拓展便捷通道,也可以节省财务成本。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以前基本靠摆摊过日子的传统外贸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正追风逐月跨境电商。商务部预测,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额将达6.5万亿元,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比例将会提高到20%,年增长率将超过30%,有望改写中国外贸的窘迫境遇,可助力中国外贸抵御“寒冬”,实现“优进优出”。

(三)政策支持殿后

试点需要中央给政策,以政策引导,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在面上推广,扩大试点成果。

据此,会议对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提出三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减税、设立引导基金和方便融资的方式,有侧重地鼓励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发展服务贸易,有利于提升服务贸易水平,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促进外贸转型。这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的若干意见》高度吻合。

一是在试点地区推广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将享受政策的企业范围由服务外包扩大到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其他服务行业,给予减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优惠,并对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据实税前扣除。

二是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为试点地区中小服务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对试点地区进口国内急需的研发设计、节能环保和环境服务给予财政贴息。

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对试点地区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全面实施服务外包保税监管。

这三项政策减税是为服务贸易企业松绑减负,设立引导基金是财政支持,方便融资是提供融资便捷通道,都是为试点大开绿灯。

外贸服务贸易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一些制约贸易发展的问题不断涌现,如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成为当今热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我国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概述了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在借鉴国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公共信息服务

2007年底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进出1:3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直接利用外国投资连年居世界首位,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过高,贸易竞争力不强,出1:3市场过于集中,贸易环境改善不明显,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足,贸易摩擦频发,利用外资质量不高等等。鉴于此,我国应积极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水平。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概述

在当今的贸易环境下,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贸易体制改革,加快贸易体制升级,着力发展贸易促进机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也在尝试贸易体制改革,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定义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而提供的经济。具体包括:改善投资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建立更加舒适宽松的投资环境;统一对外贸易出1:3政策和公共商务信息,以帮助公众“一站式”访问现有的政府信息和服务;协调海关、质检、税务等相关的对外贸易管理部门,为出1:3企业提供更加快捷的贸易手续;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开展海外市场调查,为出1:3企业提供全面的出1:3咨询服务。它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国内企业,还应惠及普通的公众。

(二)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类型

1.出口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出1:3贸易公共服务是指国家为促进出1:3的增长,为出:13企业提供政策性扶持和制定出1:3发展规划,并为出1:3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包括:出1:3贸易金融服务(例如建立出1:3银行,为出1:3企业提供贷款等)、技术性促进措施、简化出1:3手续、政策咨询、出口商品技术服务、出口研发服务、出口贸易促进政策、出:13贸易摩擦救济、贸易市场凋研、贸易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以出1:3贸易公共服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动出1:3企业的积极性,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机会均等的公共服务。

2.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国内外关于贸易环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但是可以归纳为: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对贸易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包括相关的贸易软件和硬件基础。具体包括:国家的政治稳定性,相关的贸易制度、政策和法规,基础设施和各种贸易配套设施,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积极地运用各种行政手段,营造宽松和有利的对外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积极地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3.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为辅助,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本国和国外贸易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信息、对外贸易运行状况信息等。该体系有利于国内出:13企业了解国际贸易市场变化和贸易伙伴所在国的政策法规,规避风险,节约生产成本。另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包括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出1:3商品技术服务体系、出1:3研发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演进

近年来,随着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些国家大都对贸易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使之更加高效、便捷地为本国企业服务。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法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法国经济形势出现了衰退的趋势,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近年来,法国不断地改革现行的贸易促进体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该体系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营造了更加有利的贸易环境。

1.庞大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机构主要包括:经济财政工业部对外经济关系司、驻外经参处、各大区外贸局、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原对外贸易中心和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合并)等。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向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为己任,以为企业制定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为手段,共同为法国企业服务。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主要以信息咨询服务和财政补贴为主,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和参加国际展览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培养本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简化为企业提供出口信息和支持的手续,并实行对外贸易促进手段完全商业化运作,既符合欧盟的相关规定,又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

2.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法国通过对外贸易中心和工商会等机构,收集、调查和整理全球对外贸易信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信息服务。法国政府在国外设有100多个驻外经商机构,这些机构收集大量的所驻国的贸易信息、市场综合产业信息、法律法规、融资条件以及出口担保等方面的政策,为本国企业出口和对外投资提供服务。并对信息服务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整个信息服务程序的可控性和有效性。通过高效的信息服务,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海外市场。

3.完善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法国的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不高,一度只维持在40%左右。随着法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中小企业在法国对外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法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中小企业很好地与政府或私人伙伴联合,这些企业在国外谋求发展,并在法国创造就业机会;设立了法国技术创新署、法国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法国风险投资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部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及国际合作提供财政保障,为法国中小企业在国外投资设点和开发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英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英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非常重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一直尝试着改进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创新思维、服务思想及政策措施。试图更好、更全面的为对外贸易服务。

1.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英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遍及各地,具有纵向与横向紧密结合、覆盖范围广、服务细致等特点。除了政府和地方当局各经济管理机构的广泛参与外,民间机构在对外贸易促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国的贸易促进管理部门主要包括:贸工部、外交部、国际贸易总局、出口信贷担保署等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在贸易促进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制定相关贸易促进政策,维护出口企业和外投资公司的利益,营造公平的贸易环境,提供各种贸易咨询、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很好地促进了英国的贸易发展。

2.健全的创新服务体系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创新。作为英国创新的主管部门的贸工部,在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了企业很大的支持。贸工部有多个创新支持措施,如知识转移网络、知识转移合作计划,建立了公益型信息平台;重视信息服务功能,支持信息服务领域的公共服务。此外,还提供培训、会议、考察、国际专家帮助、市场专项调查、人才流动等一系列服务,并且将这些服务渗透到企业技术或市场开发的每一步。

3.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

英国倡导贸易自由化,实施高度开放和自由的对外贸易体制,营造了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英国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了税收优惠、设立自由贸易区、为国外企业提供国民待遇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些优惠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资的流入,增加了国内就业机会。

(三)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虽然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对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政府服务方面,强调服务至上原则,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更好地为本国对外贸易企业提供服务;重视对外贸易促进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机制,各种贸易促进机构通力合作,更好地为本国贸易发展服务;注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贸易信息,搭建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平台;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资金、政策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帮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各个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

(一)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地区分布不均衡

我国目前为止,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虽然在总量上不少,但质量不高,且地区差异性十分明显。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公共服务支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产生的绩效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公共服务支出明显偏少(如表1)。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财力状况好于欠发达地区,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非常充沛,再加上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在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的条件下,形成了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分布不均衡的结果。另外,这六个省市的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9%。由此可见,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不高

发达国家在推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推动贸易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包括中国贸易指南、国内涉外政策环境、世界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等在内的数据库和网站,但是总体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内容不全面,分布零散,地区分布不平衡,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很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捷地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等信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缺乏统·的信息管理和分工。

注:根据公共服务综合绩效得分分布情况,将公共服务绩效等级分为五级:A级代表“优秀”;B级代表“良好”;C级代表“一般”;D级代表“不足”;E级则代表“匮乏”。

(三)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不够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就业数量的增加、对外贸易的增长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不完善,虽然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相关的配套法规明显不足,且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扶持不够,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融资渠道,还是信用担保与欧美国家差距仍然明显;支持创新不到位,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在财政、税收、咨询、技术等方面给予的支持不够。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鉴于我国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的缓慢和滞后,2004年通过的《对外贸易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对外贸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有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公众和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信息障碍,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环境。加大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的专项资金投入,使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更加全面;强化商务部的网站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对外贸易信息服务;完善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及环境、国外贸易市场调研等数据库的建设,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二)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

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处于萌芽状态,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督和管理存在着行政职能混乱、监管规则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晰等问题。因此,在大力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促进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强化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责任,建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权责机制,确保对外贸易公共服务有效的进行;加大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逐渐提高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民主制度,使公众参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建立一支专业化监管队伍,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性。

(三)保证资金投入、实现外贸公共服务均衡化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的省市,由于财力状况充足,投入较多,所以效率相对较高,产出明显;而经济欠发达的省市,由于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较少,所以效率普遍不高。因此,政府应在保证总体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同时,兼顾经济欠发达的省市,以达到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均衡分布,最终实现对外贸易各地区均衡发展。

(四)大力发展商会的作用

外贸服务贸易范文第3篇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概述

在当今的贸易环境下,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贸易体制改革,加快贸易体制升级,着力发展贸易促进机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也在尝试贸易体制改革,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定义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而提供的经济。具体包括:改善投资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建立更加舒适宽松的投资环境;统一对外贸易出1:3政策和公共商务信息,以帮助公众“一站式”访问现有的政府信息和服务;协调海关、质检、税务等相关的对外贸易管理部门,为出1:3企业提供更加快捷的贸易手续;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开展海外市场调查,为出1:3企业提供全面的出1:3咨询服务。它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国内企业,还应惠及普通的公众。

(二)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类型

1.出口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出1:3贸易公共服务是指国家为促进出1:3的增长,为出:13企业提供政策性扶持和制定出1:3发展规划,并为出1:3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包括:出1:3贸易金融服务(例如建立出1:3银行,为出1:3企业提供贷款等)、技术性促进措施、简化出1:3手续、政策咨询、出口商品技术服务、出口研发服务、出口贸易促进政策、出:13贸易摩擦救济、贸易市场凋研、贸易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以出1:3贸易公共服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动出1:3企业的积极性,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机会均等的公共服务。

2.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国内外关于贸易环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但是可以归纳为: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对贸易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包括相关的贸易软件和硬件基础。具体包括:国家的政治稳定性,相关的贸易制度、政策和法规,基础设施和各种贸易配套设施,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积极地运用各种行政手段,营造宽松和有利的对外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积极地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3.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为辅助,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本国和国外贸易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信息、对外贸易运行状况信息等。该体系有利于国内出:13企业了解国际贸易市场变化和贸易伙伴所在国的政策法规,规避风险,节约生产成本。另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包括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出1:3商品技术服务体系、出1:3研发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演进

近年来,随着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些国家大都对贸易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使之更加高效、便捷地为本国企业服务。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法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法国经济形势出现了衰退的趋势,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近年来,法国不断地改革现行的贸易促进体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该体系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营造了更加有利的贸易环境。

1.庞大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机构主要包括:经济财政工业部对外经济关系司、驻外经参处、各大区外贸局、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原对外贸易中心和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合并)等。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向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为己任,以为企业制定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为手段,共同为法国企业服务。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主要以信息咨询服务和财政补贴为主,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和参加国际展览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培养本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简化为企业提供出口信息和支持的手续,并实行对外贸易促进手段完全商业化运作,既符合欧盟的相关规定,又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

2.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法国通过对外贸易中心和工商会等机构,收集、调查和整理全球对外贸易信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信息服务。法国政府在国外设有100多个驻外经商机构,这些机构收集大量的所驻国的贸易信息、市场综合产业信息、法律法规、融资条件以及出口担保等方面的政策,为本国企业出口和对外投资提供服务。并对信息服务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整个信息服务程序的可控性和有效性。通过高效的信息服务,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海外市场。

3.完善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法国的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不高,一度只维持在40%左右。随着法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中小企业在法国对外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法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中小企业很好地与政府或私人伙伴联合,这些企业在国外谋求发展,并在法国创造就业机会;设立了法国技术创新署、法国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法国风险投资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部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及国际合作提供财政保障,为法国中小企业在国外投资设点和开发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英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英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非常重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一直尝试着改进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创新思维、服务思想及政策措施。试图更好、更全面的为对外贸易服务。

1.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英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遍及各地,具有纵向与横向紧密结合、覆盖范围广、服务细致等特点。除了政府和地方当局各经济管理机构的广泛参与外,民间机构在对外贸易促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国的贸易促进管理部门主要包括:贸工部、外交部、国际贸易总局、出口信贷担保署等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在贸易促进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制定相关贸易促进政策,维护出口企业和外投资公司的利益,营造公平的贸易环境,提供各种贸易咨询、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很好地促进了英国的贸易发展。

2.健全的创新服务体系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创新。作为英国创新的主管部门的贸工部,在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了企业很大的支持。贸工部有多个创新支持措施,如知识转移网络、知识转移合作计划,建立了公益型信息平台;重视信息服务功能,支持信息服务领域的公共服务。此外,还提供培训、会议、考察、国际专家帮助、市场专项调查、人才流动等一系列服务,并且将这些服务渗透到企业技术或市场开发的每一步。

3.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

英国倡导贸易自由化,实施高度开放和自由的对外贸易体制,营造了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英国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了税收优惠、设立自由贸易区、为国外企业提供国民待遇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些优惠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资的流入,增加了国内就业机会。

(三)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虽然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对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政府服务方面,强调服务至上原则,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更好地为本国对外贸易企业提供服务;重视对外贸易促进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机制,各种贸易促进机构通力合作,更好地为本国贸易发展服务;注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贸易信息,搭建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平台;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资金、政策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帮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各个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

(一)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地区分布不均衡

我国目前为止,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虽然在总量上不少,但质量不高,且地区差异性十分明显。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公共服务支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产生的绩效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公共服务支出明显偏少(如表1)。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财力状况好于欠发达地区,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非常充沛,再加上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在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的条件下,形成了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分布不均衡的结果。另外,这六个省市的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9%。由此可见,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不高

发达国家在推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推动贸易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包括中国贸易指南、国内涉外政策环境、世界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等在内的数据库和网站,但是总体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内容不全面,分布零散,地区分布不平衡,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很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捷地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等信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缺乏统·的信息管理和分工。

(三)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不够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就业数量的增加、对外贸易的增长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不完善,虽然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相关的配套法规明显不足,且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扶持不够,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融资渠道,还是信用担保与欧美国家差距仍然明显;支持创新不到位,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在财政、税收、咨询、技术等方面给予的支持不够。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鉴于我国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的缓慢和滞后,2004年通过的《对外贸易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对外贸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有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公众和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信息障碍,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环境。加大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的专项资金投入,使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更加全面;强化商务部的网站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对外贸易信息服务;完善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及环境、国外贸易市场调研等数据库的建设,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二)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

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处于萌芽状态,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督和管理存在着行政职能混乱、监管规则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晰等问题。因此,在大力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促进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强化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责任,建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权责机制,确保对外贸易公共服务有效的进行;加大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逐渐提高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民主制度,使公众参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建立一支专业化监管队伍,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性。

(三)保证资金投入、实现外贸公共服务均衡化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的省市,由于财力状况充足,投入较多,所以效率相对较高,产出明显;而经济欠发达的省市,由于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较少,所以效率普遍不高。因此,政府应在保证总体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同时,兼顾经济欠发达的省市,以达到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均衡分布,最终实现对外贸易各地区均衡发展。

(四)大力发展商会的作用

外贸服务贸易范文第4篇

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在各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渐重要,其在2008-2009年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中显示出的抗冲击力,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服务业的发展和扩大服务出口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中国家来讲,服务贸易是其对外贸易的一个新领域,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为他们带来了机遇,而要抓住这种机遇,他们必须重视服务贸易,为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监管环境,培养相应的人力资源。

一、服务贸易:新的经济增长点

服务业在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关键,这主要归因于服务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开创就业两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统计数据,2009年服务业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分别达到74.3%和51.1%。世界银行2010年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2000年至2005年期间,有136个国家服务业的增长同其总体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很强的正相关。这份研究还发现,1990年至2005年期间,在50个发展中国家,相比农业而言,服务业的增长与减贫之间存在着更密切的联系。在就业方面,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2009年服务部门的直接就业人数约占发达国家总就业人口的73%,在发展中国家则为37%。如果算上由服务业带动的在其他部门就业的人数,服务业所创造的就业就更多了。比如,德勤公司与印度全国软件及软件服务公司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ftware and Services Companies, NASSCOM)共同开展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印度,信息技术服务或信息技术相关服务部门产生的每一个工作机会,就会在其他部门(如培训,运输,金融和房地产等)创造4个工作机会。世界银行上述同一份研究还表明,服务业就业比例相对其他行业高的国家,妇女在该国就业市场的参与比例就高。这在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服务业的增长可以促进贫困减少的原因,因为有工作的妇女在减贫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这表现在她们更倾向于把工作收入用在改善家庭生活环境、孩子教育、家人健康保健以及储蓄方面。在最不发达国家,联合国贸发会议的相关报告表明,服务业是这些国家1995年至2008年期间最大的经济部门,在这些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一直稳定在45%左右,虽然农业依然是这些国家最主要的就业来源,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在持续上升,2008年占其总就业人口的26%。

与服务业在各国国内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相应的是世界服务贸易得到了快速增长。1980年是有服务贸易统计的最早年份,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库显示,当年世界服务出口的金额大约为4000亿美元,而2010年超过了3.6万亿美元,2011年则估计将超过4万亿美元。在1980年至2010年期间,世界服务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世界货物出口增长速度,服务出口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相应地从不到3%增长到20%以上。如果能够完整准确地收集到全球跨境服务贸易的数据,或者能够把以外商直接投资形式进行的服务贸易(即服务出口商到进口服务的国家建立商业机构,为进口国消费者提供服务)统计在内,那么世界服务贸易的规模还将大大扩大。以芬兰对中国的服务出口为例,根据芬兰官方统计(即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的服务贸易数据),2007年芬兰出口到中国的跨境服务金额为6亿欧元,同年诺基亚公司出口到中国的与其名下的一款手机(N95)有关的服务约为8亿欧元。从中可见,双边官方数据与实际跨境服务贸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外商直接投资进口国服务领域是世界服务贸易的主要交易方式,占比约为60%,而这并没有在现行的服务贸易统计中得到反映。以美国为例,2007年,美国官方公布的美国服务出口额为4780亿美元,同年,美国公司在海外建立的由其占多数股权的分支机构向外国客户销售的服务就达到了1.026万亿美元。从全球范围看,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的2010年《世界投资报告》称,服务业日益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目标,无论投资者是来自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如2007年至2009年之间来自发达国家的外商在服务业的直接投资是1990年至1992年之间的9倍,其金额从1050亿美元 上升到9600亿美元。服务业占金球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也从1990年的35%提高到目前的50%以上。

服务贸易总体上被认为比货物贸易更经得起经济危机的冲击。联合国贸易会议统计数据也显示,2000年和2010年期间,世界服务出口以每年9.4%的速度增长,而同期世界货物贸易的增速为8.9%。众所周知,2000年世界网络危机爆发、2008年则爆发了更大影响的世界金融危机和随后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服务贸易得以在两次世界性危机的影响下保持高于货物贸易的增速说明它对外部危机有一定的抗冲击力。特别是在2008-2009年的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中,服务贸易的表现好于货物贸易,与货物出口在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大幅下跌的情况不同,跨境服务出口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情况(即所谓的“不同步性”)。总体上2009年全球跨境服务贸易的下降幅度比货物贸易要低很多,前者下降了12%,后者则下降了22%。此外,基本上所有货物的出口都在经济危机中遭遇重挫,而不同服务部门则有不同表现。尽管有些对收入敏感(即对服务的需求随收入的增加或减少变化)的服务,如旅游,零售和建筑服务以及跟货物贸易和旅游密切相联的运输等服务,在这次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受到了严重影响,某些服务,如能源相关服务、健康相关服务,教育服务、通讯服务(包括电信服务)以及一些商务服务(如会计服务、法律服务和数据服务)被视为消费者或生产者必需的服务,对收入的增减或不那么敏感,因而此类服务贸易在危机中相对抗跌。除某些服务的必需性以外,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认为还有三个原因使服务贸易对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抗冲击力,一是服务贸易,特别是可通过因特网交付的商业服务,对贸易融资的需求不是那么大;二是服务不可储存,因而不会象耐用消费品那样受到因消费者突然减少开支而需求下降带来的严重打击;三是经济危机使企业普遍感到有降低成本的需要,因而产生新的服务外包机会。

外贸服务贸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服务贸易;贸易引力模型;面板数据

文化贸易不仅具有经济、文化的双重属性,更具有日益凸显的国家战略意义。国务院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中,强调了对国家重点鼓励的文化服务出口企业推行免除营业税等优惠政策,并鼓励金融机构提供符合文化贸易发展特点的信贷产品和贷款模式。蒙英华采用加拿大文化贸易数据,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经济总量、文化距离对两类贸易的影响方向相反,地理距离对两类贸易都形成了贸易成本等结论。本文从中国文化服务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出发,运用引力模型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文化服务对外贸易的影响因素。

一、文化服务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表1选取商务部的《中国服务贸易统计2015》中2000~2014年关于文化服务对外贸易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文化服务内容选取现有数据中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等四大类数据加总。

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服务对外贸易表现出两个特点:第一,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近年来显著上升,2000年中国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仅为28.3亿美元,到2014年,这一数值上升为1 023.1亿美元,这说明中文化服务贸易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第二,中国文化服务长期存在贸易逆差,其中2006年贸易逆差额达最大值64.7亿美元。尽管本文选取的几个类别不足以完全涵盖中国文化服务领域,但中国文化服务对外贸易长期存在逆差,且贸易逆差近年来有所缓和是学术界认同的基本结论。另外,运用SWOT分析方法得出中国文化服务对外贸易发展的4个特点。

(一)中国文化服务对外贸易发展优势明显

外贸服务贸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增长方式;资源;效益

中央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粗放型增长及其带来的效益低下、环境压力、贸易摩擦、难以持续等问题,要求把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作为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并提出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作为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和举措。那么,服务贸易是如何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呢?其中作用的机理是怎样的呢?又如何发展服务贸易以更好的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呢?

一、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亟待转变

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是对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简洁而又真切的描述。据世界贸易组织《2006世界贸易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为14,221亿美元,占世界货物贸易总额的6.9%,全球排名第三;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1,665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3.4%,全球排名第七。在数字高企的背后潜藏着质量、效益低下的隐忧。这表现在:

(一)物能消耗高 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原材料、能源的消耗大大高于世界先进水平,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40%以上。据测算,我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11.5%。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外贸易,也是以高耗能为代价发展的。特别是由于我国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结构不合理,二者的比例世界平均为1:4.3,美国为1:2.5.欧盟为1:3.6,而我国为1:8.5,这更加剧了对外贸易的增长伴随着原材料和能源的高消耗。

(二)技术含量低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科技兴贸的力度,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28.8%,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及在我国外贸中所占比重仍然不高;产品结构单一,主要集中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领域。尤为关键的是国内企业多缺乏产品的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2005年,我国仅万分之三左右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4%,而发明专利仅占世界的1.8%。

(三)附加值低由于出口产品物能消耗高、技术含量低,也由于我国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使得产品的附加值低。如我国出口鞋类的平均价只有西班牙的1/5、意大利的1/12,平均30美元的DVD出口,生产企业仅获每台1-2美元的微利,在美国市场售价9.9美元的芭比娃娃,生产企业得到的加工费每个仅为0.35美元。

这说明我国外贸增长方式仍然是数量型、粗放型的,难以为继,亟待向质量型、集约型转变。

二、服务贸易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机理

服务贸易促进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是由服务贸易本身的特点以及通过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影响来实现的,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服务贸易客体的无形贸易的客体是服务,即是一种活动、行为,许多学者对其属性做了分析探讨,其中最主要的是“无形性”,意即非物质性,它不象物质产品可视、可触。不具有三维特征,可以交易但却“不会掉到你的脚上”。对此,我们应该辩证地去认识这一特点。一方面,服务的“无形性”并非是绝对的。任何交易的对象都是产品和服务的综合体,纯而又纯的产品和服务只是一种逻辑的存在,而无实际可能。这可称之为产品一服务体系或产品一服务连续谱(product-service continuum)。

另一方面,服务又是可以与产品相区分的。尽管“无形性”不是绝对的,但却有高低之分。在产品一服务连续谱中,产品位于物质化程度高的一端,而服务位于非物化程度高的一端,尽管它不可能位于极点,但可以逼近。而且,消费者需要的满足是物质实体本身还是物质实体承载的活动、行为,也是分得清的。基于这样的认识,就可以把市场提供物区分为产品和服务,把国际贸易划分为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服务贸易的客体非物质化程度高,或说“服务性”高。

由于服务贸易的客体整体上是无形的这一属性,决定了服务的物理构成中,“活动”是主要的,“物质”是次要的;价值构成中,纯服务部分的价值是主要的,纯产品部分的价值是次要的。如存储有音乐的CD,咨询信息的光盘和各种程序的芯片,其物质消耗的价值只占整个价值的极其微小部分,有时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同样,由于服务是活动和行为,因而,在许多情形下,服务贸易不需经过运输方式来进行,即使是服务以实体形式存在,其运输费用也是非常低的,从而节省运输成本。衡量节省的运输成本可以用到岸价贸易总值与离岸价贸易总值之差额来计算。影响这一差额值的因素除运输方式和运输距离外,便是商品的性质。货物贸易的客体是有形产品,其体积越大,重量越重,运输成本就越高。而因服务贸易的客体是无形的活动和行为,无需支出运输成本或运输成本极低。服务贸易节省运输成本的程度可以用同样价值的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运输或传递成本之比来衡量。

通常,对外贸易的增长伴随着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的增长。而由于服务及其贸易的“非物质性”,使得服务的生产和传递过程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就少,就能实现对外贸易的增长与对资源、能源的消耗不增长或低增长兼顾,从而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特征随着服务贸易的发展及其在对外贸易总额中比例的提高而愈加显著。

(二)服务贸易方式的多样性货物贸易要求产品实体跨越国境,经过各种运输工具来完成,其方式是单一的,而服务贸易由于其无形性和多样性,不一定经由运输工具运载,而可由服务贸易的主体,即或是出口服务提供者或是进口服务的购买者移动来实现。依据世界贸易GATS的划分有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

对这四种方式的选择和采用可以依据效益原则来进行。尽管不同的服务部门、分部门和产品与提供方式之间有一种大致的对应关系。但对大多数服务而言,都可以采用四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来提供。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形下,依据什么标准来选择适宜的提供方式呢?效益原则应是首选。如,当国外市场需求足够大时,可以通过许可、特许和直接投资的方式即建立商业存在来提供服务,实现规模效益;当国外需求小时,则只需派遣服务人员到国外,有针对性的解决顾客的问题。

有的服务提供方式本身也符合效率原则,如跨境交付。跨境交付是服务本身跨越国境,除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服务,可以采取类似于货物贸易的形式,即出口方式外,对大多数服务,特别是针对人的心理、精神和无形财产的信息型服务(information-based services),可以通过电子渠道进行传送,

如电话、广播、电视、卫星和网络等向国外顾客提供。这种方式不同于一般的电子商务或网络贸易,是服务本身以信号形式传送,不需另外的配送系统作补充。其好处是,时效快、成本低,而且服务提供者与购买者能互动,购买者能充分、快捷的表达自己的需求。提供者能及时的回应,并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替代贸易与货物贸易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互补的,如货物贸易的发展会带动运输、金融、保险等服务部门的发展,又可以是替代的,服务贸易的发展会导致对货物贸易需求的减少。从替代关系来看,分析的结论是对不同的利益方有好有坏,而从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角度来看,它总是有利的。

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替代的可能性来自于服务对产品的可替代性。物质产品之所以能够用于市场交易,是由于它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对其具有有用性。企业购买电钻是求其能打孔的功能,女性购买化妆品是为了获得美丽和自信的功能,而承载其功能的物质形态,相比之下反而是次要的。这种理解和理念与服务及其贸易的属性十分切合。因为服务整体上是“无形”的,其物质形态是微不足道的,服务的交易和贸易出售的是功能。为此,有学者称服务经济是功能经济。如果说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拥有产品比仅购买产品所具有的功能,即服务,更能满足自己文化、情感需要,而对企业而言二种不同的方式便无多少差异了。

服务如何替代产品?服务贸易又如何替代货物贸易呢?一种途径与产品使用相关。出口商可以向国外客户出售产品,客户拥有产品的所有权,也可以向国外客户只出售产品使用的功能,而所有权不发生转移。前者是货物贸易,后者是服务贸易。如设备出口属货物贸易,设备租赁属服务贸易,而设备租赁可以取代设备出口。另一种途径与满足需要这一结果相关。如国外用户有取暖需求,企业可以向其出口取暖设备,由国外用户自己运营,也可以由国内外企业达成协议,由出口方向进口方提供保证,保证进口方能获得一定的取暖效果,而制暖的过程由出口方进行。前者属货物贸易,后者属服务贸易,而后者可以替代前者。

以上两种类型的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替代,不仅能减少全球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健康发展。而且对企业、对一国贸易增长方式也是有利的。使用型服务贸易能在满足同样需求总量的前提下,减少对设备数量的占用,从而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结果导向型服务贸易。由于满足用户的需要由专业企业提供保证,能做到提高效率。这两方面都有利于外贸增长以低耗、高效的方式来实现。

(四)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促进性首先应该指出,这里指的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促进性不是从数量上来讲的,不是服务贸易会促进货物贸易以更大规模、更高速度增长,而是从效率上来讲的,即服务贸易能促进货物贸易以高效、节约的方式增长。

发展服务贸易,特别是进口服务贸易,能为经济运行提供充分而有效的服务供给和支持,促进经济的高效发展,从而促进货物贸易及整个对外贸易的高效发展。服务部门,特别是现代服务部门,如银行、保险、通讯和运输等服务业,是“软性”的基础设施,也是经济运行的战略性投入。在一国现代服务部门发展落后、供给不充分的情势下,通过实行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国服务及其提供者的市场准入程度和国民待遇,便能增强国内服务业竞争,保证服务基础设施的供给充分和有效,从而促进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集约式增长。如运输、仓储、保险、咨询、金融等行业的发展,降低了货物贸易的时间成本及运作风险,提高了货物贸易的经济效益。

还有些服务产品,如质量控制、研发、设计、营销、分销和培训,在创新、差异化和升级出口产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和消费者求新、求异心理强盛的条件下,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出与众不同的异质产品,改造升级现有产品,才能提高出口竞争力,提高出口效益和附加值,实现外贸的集约式增长。这些服务产品都属知识型产品,在一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进口这些服务或引进掌握这些服务能力和知识的专家、技术人员,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出口服务贸易同样能促进货物贸易的高效增长。服务业的对外贸易和投资是紧密相连的,从全球来说,超过55%的服务贸易是通过在国外建立商业存在来实现的。一国在国外建立起批发、零售等分销设施,并纳入全球分销网络,国内制造业企业与之合作,可以为本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便利,并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使本国企业获得更多的增值空间和内部化收益。

三、发展服务贸易,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

有大量的文献探讨了发展服务贸易的途径和措施。但都没有从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发展服务贸易。我们认为,服务贸易数量的扩张对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总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其强度会因服务贸易本身是如何发展的而存在差异。

(一)保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互动现代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是,产品的服务化和服务的工业化,即。一方面,物质产品所包含的延伸服务在增加,而且这些服务成为产品增值的主要来源,如设备的安装、调试、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检验、维修等;另一方面,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在向工业经济模式趋近,讲求标准化、规模化。制造业企业与服务企业,产业部门与贸易部门要联合、互动。就服务企业出口来说,就可以与制造业企业实行系统式出口。当制造业企业向国外客户出口了设备或完成了交钥匙工程后,国外客户必然会产生对工程服务、分销、清洁等服务需求。这给服务企业提供了向国外市场扩张的机会。发达国家服务企业国际化的经验表明,许多服务企业在国际化的早期阶段,就是追随他们国内的制造业客户的国际化而走向国际化的。这是一种双赢的做法。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有来自国内的服务企业为自己出售的设备或完成的工程提供售后服务,可提高国外客户对产品和工程的满意度,赢得良好市场声誉,提升国际竞争力。对服务企业来说,能低风险、低成本的进入国际市场。总之,要做到以服务贸易促进货物贸易的升级,货物贸易带动服务贸易的扩张,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二)既要重视出口,又重视进口,保持服务贸易进出口的大体平衡我国货物贸易的快速增长和大量顺差的存在,导致了我国与贸易国家的摩擦。尽管我国目前的服务贸易处于逆差态势,由此而产生贸易摩擦的可能性不大,但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不能盲目追求顺差。就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服务贸易谈判动态来说,倾向于对因服务进口过快增长而对进口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采取紧急保障措施,撤回或中止已做出的市场开放承诺。发展服务贸易即包括发展出口,又包括发展进口,不能偏废。我们认为,就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来说,我国保持一定的服务贸易逆差是必然的、合理的。因为,我国服务业发展落后,服务业创造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约40%,而世界平均水平达67%。发达国家

平均超过75%,发展中国家平均也达52%。显然,国内服务业不能满足企业对生产者服务的需求,也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消费服务的需求。服务的供给不足,价格偏高和质量低下,影响国民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影响到对外贸易增长的方式。

(三)比较优势和创造竞争优势相结合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旅游服务、建筑服务、运输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商业服务,这些服务的国际市场潜力是十分可观的。就旅游服务来说,据国家旅游局的估算,到2020年,我国入境人数将达到2.1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达580亿美元。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好这些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

同时,应该看到,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部门层次不高,不能长期只依赖这些部门来支持服务贸易的发展,那样可能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比较优势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这种动态发展既可以是内生的,如技术的变迁和人力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也可以是外生的。如政府的推动。要创造条件,通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消除服务业中的垄断,加快服务人才培养,鼓励研发创新的措施来创造在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设计咨询和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竞争优势。

(四)在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中争取自己的贸易利益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缔结了《服务贸易总协定》,这是规范各成员服务贸易发展的法律文件。自此,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就不能不在其框架下来进行,我国也不例外。世界贸易组织关于服务贸易的谈判围绕两个层面展开:规则纪律和市场开放。目前,正就国内规章、政府采购和紧急保障措施等规则进行谈判,并计划在2007年结束多哈发展回合谈判。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成员,应该以积极的姿态,在谈判中努力维护自己国家的贸易利益。我国的贸易利益主要体现在自然人流动方式和海运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和信息服务等部门、分部门上。

自然人流动是《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提出的服务贸易的第四种提供方式。目前,发达成员以维护所谓的国家安全和本国工人的工作稳定以及防止工资侵蚀等为由,对此设置了签证、资格、培训和经验不适当认证等壁垒,并对外国服务提供者实行歧视性待遇,市场开放程度在四种提供方式中是最低的。而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水平和技能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贸易利益。通过促成各成员放宽市场准入,我国会有更多的计算机人员、护士、厨师、设计人员、海员和建筑技术人员走向海外。这将对增加服务出口数量,创造外汇收入,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力资本等产生积极作用。

外贸服务贸易范文第7篇

服务贸易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服务贸易快速发展。2014年1-5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2376亿美元,同比增长14.5%。其中,服务出口941亿美元,同比增长15.9%;服务进口14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6%。预计上半年,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850亿美元左右。高附加值服务进出口快速增长。1-5月,电影音像、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服务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88.9%、50.8%、31.2%、27.7%和19.9%。服务贸易逆差增幅呈收窄趋势。1-5月服务贸易逆差494.5亿美元,同比增长9.4%。但由于前五个月服务出口增速近年来首次超过服务进口增速,逆差增幅呈现收窄趋势。

二是服务贸易成为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快速扩大,服务贸易在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攀升,2011、2012、2013年占比分别为10.3%、10.8%、11.5%,今年1-5月,占比达到12.4%,比上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今后一段时期,服务贸易规模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将继续快于货物贸易,2015年将超过6600亿美元,2020年将突破1.2万亿美元。

三是服务贸易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服务贸易对拉动就业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贡献十分显著。据测算,2009-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每年分别带动大学生就业184万人、209万人和211万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仅服务外包就吸纳从业人员561.9万人,其中2/3是大学生。

多举措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一是完善服务贸易支持政策。将“支持服务贸易发展”作为稳定外贸增长的重要内容,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2014]19号)中提出了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和便利化政策,并会同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推动“营改增”行业扩围和服务出口零税率、免税政策的落实。指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贸易重点项目建设和服务出口的支持力度。起草加快服务贸易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重点服务出口领域指导目录。

二是推动服务贸易重点领域发展。推动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国发[2014]13号),并牵头细化分工落实方案,推动各项优惠政策落地,筹建对外文化贸易部际工作联系机制,会同、财政部等部门2013-201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复函》(国办函[2013]33号),推广苏州工业园区放宽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条件试点政策,出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利用出口信贷支持企业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政策,加大财政资金对服务外包发展的支持力度,研究制定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积极落实技术出口贴息政策,推动成熟的产业化技术出口。

外贸服务贸易范文第8篇

一、现有产业结构升级模式已难以为继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积极扩大制造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抓住第三次国际制造业跨国转移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货物贸易,使我国货物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2.174万亿美元,增长了近105倍,从位居世界第32位跃居世界第2位,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货物贸易大国。出口商品结构不仅从初级资源性产品转变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且机电产品(主要是处于低端的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品种)已成为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其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也由1994年的21.61%增加到2006年的49.82%(中国统计年鉴),我国产业结构在这一过程中也得到了升级,这是我国发挥比较优势,逐步提升资源禀赋结构的绩效。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从经济发展的趋势并结合国情和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来看,我国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已难以持续,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贸易条件恶化

贸易条件是指一国的商品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的比率,若出口价格相对于进口价格下降则表示贸易条件恶化,即该国必须出口更多的商品以换取同等数量的进口商品。

从表一可看出,自1980年到2005年,我国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即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18%(以1980年为基期)。由于我国工业制成品贸易额占总贸易的比重在90%以上,所以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是导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出现了一部分出口产品贸易量增多,但贸易值增加少的现象。

(二)贸易摩擦增多

至2007年,我国仍是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从图一可看出,自2001年起,世界反倾销立案数呈基本呈下降趋势,但针对我国的反倾销立案数却呈上升趋势。在2007年,我国遭受了61起反倾销立案,占全球反倾销立案总量的40.67%。此外,贸易摩擦产品所属领域不断扩大,遭到调查的产品从农产品、纺织品、化工产品到机电产品、半导体等高新技术产品,涉案产品数量多达4000多种;贸易摩擦的形式增多,除了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外,入世以来,其他国家利用保障措施和特保措施、“市场经济地位”、反补贴等手段频繁发起贸易摩擦。因此,如果继续进行数量扩张和低价竞销,只会招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

(三)低成本优势适步减弱

我国加工贸易产业主要聚集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等沿海地区,近年由于劳动力短缺,这些地区的企业需要通过提高工资才能留得住工人,而随着各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大幅度上升,工资劳动保障部要求各地通过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确保最低工资实际水平不因当地消费价格指数上升而降低,并随经济增长逐步提高。比如广州市连续三年调整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2008年3月将最低工资标准提高80元/月,达到860元/月。

另外我国出口产品中没有完全反映土地的真实成本,没有真正形成“要素价格”,过去地方政府通常把土地很便宜的出让出去以吸引投资。目前,征地补偿已经写入宪法,而且我国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土地成本上升的势头在沿海地区已经非常明显,对企业经营构成巨大的压力。

(四)高能源、高资源消耗难以持续

2001年,中国的实际GDP突破人民币10万亿元,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加,重工业比重出现了增大趋势,钢铁、建材、电解铝等高能耗产业迅速扩张,由此导致了能源消费量的急剧增加,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2001-2005年,我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率分别为3.5%、9.9%、15.3%、15.1%和10.6%,(根据各期《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得出),而我国同一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分别为7.5%、8.3%、9.5%、10.1%、10.4%。在这一时期,我国部分地区频繁出现了供电、供煤紧张问题。在2006年,我国的GDP总量达到了21600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5.5%左右。但是我国的能源消耗在当年达到了24.6亿万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钢材消费量达到了3.88亿吨,大约占世界钢材消耗的30%;水泥消耗了12.4亿吨,大约占世界水泥消耗量的54%。

从一定程度上讲,由于我国能源资源产出率较低,出口增长越快,资源消耗就越多,环境压力就越大,这种高消耗必然难以维持。

二、发达国家通过服务贸易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分工中攫取了极大的利益

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致力于发展服务贸易,以少消耗和占用资源能源却能获得产业高端附加值的服务品,并且利用其服务贸易发展水平领先的优势,通过各种多边、双边谈判要求世界各国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以此来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推动了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2000年至2007年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速为12%,世界服务贸易进口年均增速为11%,2007年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6320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17%。其中,出口32600亿美元,增长18%:进口30600亿美元,增长16%,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从1982年不足20%提高到2007年的近24.02%。

欧洲在世界各大区域中占世界服务贸易的比重最大。2007年,欧洲服务贸易出口16620亿美元,进口14340亿美元,分别增长19%和17%,均高于前几年增长水平。按国家进行考察,2007年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前四位国家依次为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其出口额分别为4540亿美元、2630亿美元、1970亿美元和136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依次为13.9%、8.1%、6.1%和4.2%。2007年服务贸易进口世界排名前四位国家依次为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其进口额分别为3360亿美元、2450亿美元、1930亿美元和1570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比重依次为11%、8%、6.3%和5.1%。这预示着在全球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过程中,服务贸易的发达程度既标志着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增长的协调性和

持续性,也标志着一个国家贸易增长方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推进,服务贸易在各国贸易中的比重还将不断上升,服务贸易成为各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实际利益多寡的表现。

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服务贸易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仅为44亿美元,到2006年已达1917.5亿美元,24年间增幅近43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上升至3.6%。商务部2008年6月6日的数据显示,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000亿美元,达2509.1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30.9%,增幅提升8.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6.5亿美元,同比增长33.1%;进口1292.6亿美元,增长28.8%;逆差76.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4.6%,比逆差最大的2004年下降20.3%,逆差规模显著下降。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十一五”期间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年均增长要达到20%以上,届时服务贸易规模将比2006年翻一番。这意味着我国将努力通过发展服务贸易,来获得和货物贸易高速增长带来的同等好处,带动中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但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仍然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贸易与商品贸易发展不协调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公布的2007年全球商品贸易情况排名,中国的商品贸易出口总额高达1.218万亿美元,占到了全球商品出口贸易的8.8%,较上一年增长了26%,位列世界第二;而在2007年全球商品贸易进口国排名中,中国依然以9560亿美元的商品贸易进口总额排名世界第三,较上年增长了21%,占到了世界商品贸易进口额6.7%的份额。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世界排名分别位居第七位和第五位,服务出口贸易占世界服务出口贸易的比重仅为3.73%,而美国的比重为13.93%,刚及美国的1/4。这与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是不相适应的,也与我国的商品贸易额不相匹配。

(二)进出口以资源、劳动密集型服务为主

我国服务贸易的结构构成,占比重最大的是旅游、运输服务和其它商业服务,2007年分别占服务贸易总额的29.56%、26.56%和17.90%,三项共占服务贸易总额的74.02%。旅游服务的竞争力主要源于资源禀赋、运输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是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通讯、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和信息服务等知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贸易额占服务贸易总额的比重均低于5%。(数据来源: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0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计算得出)

(三)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不强

直至2004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并且呈不断扩大趋势。1997年为92.9亿美元,1998年下降到19.63亿美元,但2004年又回升到97亿美元,按照经济学原理,贸易逆差大竞争力就弱。此外,国内一些学者将某一产业的净出口或净进口与总额之比称为比较优势指数。按照这一公式推算1997-2004年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比较优势指数为-0.09,这也说明目前我国服务竞争力较弱。

四、利用服务贸易促进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要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这与对服务贸易的定位和认识偏差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扶植都不到位,虽然在“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到要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但更多地是停留在口号上,而近几年所倡导的“走出去”战略,更多地侧重于货物贸易。在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已成为新的增长点,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瓶颈”。因此,要加快服务贸易的发展,培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最根本的就是要转变观念,认识到服务贸易对贸易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作用,通过发展服务贸易带动我国外贸发展方式的快速转变。

(二)要努力增加新型出口业务

作为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旅游、运输服务等劳动密集型和资源禀赋型产业,要努力保持其优势。同时,要挖掘潜在比较优势,大力发展保险服务、金融服务、法律咨询、通讯等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业务,以取代靠低成本优势竞争的货物出口。但要注意的是,这些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靠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所以应当创造和提供相应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各类服务标准和条件,同时要把有关政策、配套措施落实到位。

(三)扩大对外贸易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培养,发展国际第三方物流业务、发展转口服务贸易,使我国成为周边国家的转口服务贸易中心、国际货物调配中心,使集约利用和节约资源的贸易方式更多地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

此外,还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目前政府有必要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进一步打破体制垄断,培育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促使企业优胜劣汰,以应对跨国集团涌入的激烈竞争;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等,引导服务产业向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集聚;在国内计算机信息、金融、通讯等行业竞争力薄弱的情况下,充分利用WTO规则保护自己,使这些产业在不长的时期内能够充分发展起来;持续不断地增加对教育、科研、开发等诸多高级要素的投入,培养自己的管理人才。

外贸服务贸易范文第9篇

去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面临了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一方面,由于受到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美国次债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全球贸易增速明显下降。WTO的最新初步估计数据显示,2007年世界经济实际增长率由上年的3.7%放缓至3.4%,同期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长率为5.5%,低于2006年的8.5%。另一方面,伴随中国人民币升值、工资上涨、环保要求提高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出口成本增加、出口增长乏力,贸易顺差出现了自2004年以来首次负增长。因此,尽快改进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积极优化中国对外贸易结构,无疑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十分紧迫的重大课题。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前景广阔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了许多新特点。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服务业比重快速上升,服务贸易成为了当今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服务业的创新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改善贸易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WTO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若按名义价格计算,2007年世界货物贸易额增长15%,低于上年增长率;但是,世界服务贸易额增长18%,比上年高6个百分点,出口总额达到3.26万亿美元。

国际服务外包(又称“离岸外包”)属于国际服务贸易范畴,是服务贸易中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领域。所谓国际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把过去自我从事的投入性活动或工作通过契约方式转移给国外更擅长的服务商来完成,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经营模式。在中国,人们经常将国际服务外包简称为服务外包。有资料表明,2005年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6000多亿美元,2006年达到8600多亿美元。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的服务外包市场每年还将以30~40%速度增长。

从现状上看,当前发达国家是占据着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的主体地位,尤其是美国,约占全球信息技术和商务流程外包服务市场大约70%的份额。但是,随着近年来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及俄罗斯、中东欧国家的参与,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开始出现一些变化。例如,目前印度、巴西、菲律宾、俄罗斯以及一些中东欧国家,就已经逐步成为日益重要的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国。根据2004年联合国贸发会议的调查显示,在欧洲500强企业离岸国际服务外包中,印度已经占33%,西欧占29%,中东欧占22%。

目前,国际服务外包涉及领域已经相当广泛。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国际服务外包可以被分成许多不同的种类。例如,有人根据WTO《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服务业被分成12个大类和160多个小类的做法,将国际服务外包也相应地分成类似的大类和小类;有人按照国际服务外包内容,将国际服务外包分为生产服务外包、研发设计外包、信息服务外包、共享服务外包、后台服务外包等;此外,还有人将国际服务外包归纳为国际商务流程外包(BPO)、国际信息服务外包(IPO)和国际知识流程外包(KPO)等三大类。其中,国际商务流程外包的特征是,跨国公司将其企业的服务职能或流程(非核心业务)外包到国外某些成本较低的第三方,由第三方按照契约和既定的一系列标准来完成这些服务职能或流程。国际信息服务外包主要是从事数据转换、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与开发、网站建设与网络管理等外包业务。国际知识流程外包是新近发展起来的,是专指那些比较高端、主要处于价值链的上游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如产品研发、财务分析、市场研究、数据处理等。

国际服务外包发展主要动因

近年来国际服务外包的迅猛发展不是偶然的。从宏观角度看,首先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密切了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特别是在WTO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各国经济对外开放度普遍提高,这为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与政策环境。其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日新月异与广泛使用,使服务活动和服务产品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过去制约服务外包开展的时空障碍。可以说,正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像异地、异时进行的会计服务、软件开发服务、建筑设计服务等服务外包,才具有了现实可能性。

从企业微观层面看,最近几年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促使了跨国公司通过国际服务外包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根据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跨国公司将同质同量的服务外包到发展中国家,平均可降低成本65%~70%。不仅如此,通过国际服务外包,还有助于跨国公司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基础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来自企业的核心业务和核心能力。因此,跨国公司通过服务外包可以重新整合各项资源,将企业有限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上,从而确保企业拥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事实上,利用国际服务外包和与其他企业的合作,还能有助于跨国公司与其他企业结成长期稳定的战略性的信赖联盟,从而可以实现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获得更多的利润创造机会。

由于国际服务外包的特殊性,与国际制造外包相比,国际服务外包对服务发包方和承包方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不过,单从经济角度看,国际服务外包对服务发包方带来的利益是十分明显的。美国一项产业研究指出,在国际服务外包每一美元所获得的大约1.45到1.47美元的价值中,美国公司是分享其中的1.12至1.14美元,而承接外包的外国服务公司只分享33美分。换言之,美国公司占据着国际服务外包利益的绝大部分。

就国际服务外包的承接方而言,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利益同样十分显著。首先是增加了承接国国内的就业机会,并且提高了就业质量。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潜在的国际服务外包将给承接服务的国家创造高达1400万个就业岗位;仅在金融服务业,国际服务外包就给承接东道国创造200万个就业机会。而且由于从事信息技术外包和商务流程外包的工资普遍高于制造外包,因此,可以提高承接国国内的国民收入。

其次,承接服务外包可以扩大承接国服务贸易出口,使承接国人力资源得到更充分地利用,企业取得更好的规模经济效益。利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和与跨国公司的合作,还可以使承接国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企业近距离地学习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市场运作模式和经营管理,借助于跨国公司的竞争和示范作用,促进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服务企业成长。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国际服务外包利用的主要是当地的人力资源和通讯基础设施,与货物贸易相比,服务贸易的增长不仅附加值高、增长空间大,而且主要消耗人力资源,对当地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少。因此,尤其适合于发展中国家实施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

当然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是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这些制约和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因素。如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和对外开放程度等。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基础设施好、对外开放程度大,跨国公司倾向于向其发包。(2)文化因素。其中一是语言因素,像加拿大、爱尔兰、印度成为国际服务外包的主要承接国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拥有大量英语人口,具有语言上的优势;二是教育因素,因为教育水平决定了劳动力的基本素质。一国教育水平高,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就相对较多,能够从事国际服务外包的人力资源储备也就相对较多。(3)法律因素。在国际服务外包过程中,跨国企业通常最担心的是自己的关键技术和商业秘密是否有泄密的危险,因此,如果一国对国际服务外包提供比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很显然就比较容易承接到国际服务外包业务。(4)政治因素。这里一方面是指有关国家的政治稳定性,另一方面是指有关国家政策的倾向性。目前,有些发达国家出于缓解服务外包给本国就业的一些消极影响,就制定有一些限制国际服务外包的政策,这就不利于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

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和对策

最近几年,经过多方努力,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取得了多方面成绩。2005年中国软件出口约7亿美元、承接国际商务流程外包(BPO)估计约为3~4亿美元。目前,中国国内不仅有一些跨国公司建立的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分公司、基地和研发中心,而且在国内企业中也已经初步形成一批具备一定竞争力的国际服务外包承包企业。然而就总体现状而言,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水平还较低,不仅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而且与印度、菲律宾、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在某些方面也有相对不足。例如,中国目前软件出口和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还不及印度的十分之一,承接外包的市场也主要局限在日韩等邻国;在承接发展潜力较大的商务流程外包上,中国至今成功案例还很少。

而导致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发展水平低下的原因中,首先是因为中国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落后。当前,服务业增加值占世界GDP的比重,平均已经在2/3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也达到50%以上,而中国仅为40%左右。其次,中国能够直接从事国际服务外包的企业不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优质人才短缺,投融资渠道少。另外,中国相关的政策制订相对落后,国际服务外包的配套设施尚不健全。

积极发展国际服务外包,是中国改善对外贸易结构、实现对外贸易出口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切入点,也是中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目前,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已明确,将通过完善相关鼓励政策等措施,全面推进国际服务外包。包括南京在内的一批城市也已经把国际服务外包作为重点发展产业。实际上,通过国际比较可发现,中国在发展国际服务外包上是具有许多优势和的潜力的。其中包括,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基础设施良好、人力资源综合质量高成本低、对外开放政策稳定连续、市场准入条件较好。此外,中国在承接日本、韩国外包业务上,还有着一定的文化优势等。

外贸服务贸易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一些制约贸易发展的问题不断涌现,如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成为当今热点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有利于我国贸易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概述了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在借鉴国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议。

2007年底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进出1:3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直接利用外国投资连年居世界首位,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也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过高,贸易竞争力不强,出1:3市场过于集中,贸易环境改善不明显,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能力不足,贸易摩擦频发,利用外资质量不高等等。鉴于此,我国应积极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贸易水平。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概述

在当今的贸易环境下,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贸易体制改革,加快贸易体制升级,着力发展贸易促进机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也在尝试贸易体制改革,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因此,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走向贸易强国的必经之路。

(一)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关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定义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论,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笔者认为,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可以理解为,国家为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而提供的经济。具体包括:改善投资环境和公共基础设施,建立更加舒适宽松的投资环境;统一对外贸易出1:3政策和公共商务信息,以帮助公众“一站式”访问现有的政府信息和服务;协调海关、质检、税务等相关的对外贸易管理部门,为出1:3企业提供更加快捷的贸易手续;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加速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提高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能力;开展海外市场调查,为出1:3企业提供全面的出1:3咨询服务。它的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国内企业,还应惠及普通的公众。

(二)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类型

1.出口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出1:3贸易公共服务是指国家为促进出1:3的增长,为出:13企业提供政策性扶持和制定出1:3发展规划,并为出1:3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包括:出1:3贸易金融服务(例如建立出1:3银行,为出1:3企业提供贷款等)、技术性促进措施、简化出1:3手续、政策咨询、出口商品技术服务、出口研发服务、出口贸易促进政策、出:13贸易摩擦救济、贸易市场凋研、贸易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出1:3贸易公共服务体系是以出1:3贸易公共服务为基础,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调动出1:3企业的积极性,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机会均等的公共服务。

2.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

目前国内外关于贸易环境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但是可以归纳为:在整个贸易过程中,对贸易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包括相关的贸易软件和硬件基础。具体包括:国家的政治稳定性,相关的贸易制度、政策和法规,基础设施和各种贸易配套设施,以及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与标准。对外贸易环境公共服务体系是指积极地运用各种行政手段,营造宽松和有利的对外贸易环境和投资环境,积极地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3.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行业协会为辅助,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旨在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为本国和国外贸易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国际贸易政策法规信息、对外贸易运行状况信息等。该体系有利于国内出:13企业了解国际贸易市场变化和贸易伙伴所在国的政策法规,规避风险,节约生产成本。另外,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包括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出1:3商品技术服务体系、出1:3研发公共服务体系等一系列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与演进

近年来,随着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逐步放缓,对外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些国家大都对贸易体制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努力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使之更加高效、便捷地为本国企业服务。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加快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一)法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法国经济形势出现了衰退的趋势,贸易逆差持续扩大。近年来,法国不断地改革现行的贸易促进体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该体系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营造了更加有利的贸易环境。

1.庞大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机构主要包括:经济财政工业部对外经济关系司、驻外经参处、各大区外贸局、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原对外贸易中心和法国国际化促进署合并)等。各部门通力合作,以向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为己任,以为企业制定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为手段,共同为法国企业服务。法国的对外贸易促进政策主要以信息咨询服务和财政补贴为主,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和参加国际展览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补贴,培养本国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简化为企业提供出口信息和支持的手续,并实行对外贸易促进手段完全商业化运作,既符合欧盟的相关规定,又不违反世贸组织原则。

2.高效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法国通过对外贸易中心和工商会等机构,收集、调查和整理全球对外贸易信息,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高效的信息服务。法国政府在国外设有100多个驻外经商机构,这些机构收集大量的所驻国的贸易信息、市场综合产业信息、法律法规、融资条件以及出口担保等方面的政策,为本国企业出口和对外投资提供服务。并对信息服务实施标准化管理,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标准化信息管理体系,实现整个信息服务程序的可控性和有效性。通过高效的信息服务,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发展,开拓了海外市场。

3.完善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

法国的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所占的比重不高,一度只维持在40%左右。随着法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中小企业在法国对外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法国政府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中小企业很好地与政府或私人伙伴联合,这些企业在国外谋求发展,并在法国创造就业机会;设立了法国技术创新署、法国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法国风险投资公司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等部门,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转移及国际合作提供财政保障,为法国中小企业在国外投资设点和开发业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英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

英国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非常重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对贸易发展的促进作用,并一直尝试着改进公共服务领域中的创新思维、服务思想及政策措施。试图更好、更全面的为对外贸易服务。

1.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

英国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遍及各地,具有纵向与横向紧密结合、覆盖范围广、服务细致等特点。除了政府和地方当局各经济管理机构的广泛参与外,民间机构在对外贸易促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英国的贸易促进管理部门主要包括:贸工部、外交部、国际贸易总局、出口信贷担保署等政府部门,这些政府部门在贸易促进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制定相关贸易促进政策,维护出口企业和外投资公司的利益,营造公平的贸易环境,提供各种贸易咨询、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从而很好地促进了英国的贸易发展。

2.健全的创新服务体系

英国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并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本国企业的创新。作为英国创新的主管部门的贸工部,在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了企业很大的支持。贸工部有多个创新支持措施,如知识转移网络、知识转移合作计划,建立了公益型信息平台;重视信息服务功能,支持信息服务领域的公共服务。此外,还提供培训、会议、考察、国际专家帮助、市场专项调查、人才流动等一系列服务,并且将这些服务渗透到企业技术或市场开发的每一步。

3.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

英国倡导贸易自由化,实施高度开放和自由的对外贸易体制,营造了宽松的对外贸易环境。英国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政策,制定了税收优惠、设立自由贸易区、为国外企业提供国民待遇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些优惠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外资的流入,增加了国内就业机会。

(三)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虽然内容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对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在政府服务方面,强调服务至上原则,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资源,更好地为本国对外贸易企业提供服务;重视对外贸易促进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对外贸易促进机制,各种贸易促进机构通力合作,更好地为本国贸易发展服务;注重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贸易信息,搭建政府公共服务的信息平台;重视企业的创新能力,在资金、政策方面为企业创新提供帮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为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各个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

(一)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地区分布不均衡

我国目前为止,公共服务的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支出占gdp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虽然在总量上不少,但质量不高,且地区差异性十分明显。北京、上海等一些经济发达的省市,公共服务支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同时产生的绩效也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公共服务支出明显偏少(如表1)。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达地区财力状况好于欠发达地区,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非常充沛,再加上多年来的不断积累,在公共服务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的条件下,形成了目前我国公共服务分布不均衡的结果。另外,这六个省市的对外贸易总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79%。由此可见,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外贸易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水平不高

发达国家在推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推动贸易企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虽然在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包括中国贸易指南、国内涉外政策环境、世界各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等在内的数据库和网站,但是总体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内容不全面,分布零散,地区分布不平衡,很多经济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很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快捷地了解最新的政策法规等信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落后于实际需求,缺乏统·的信息管理和分工。

注:根据公共服务综合绩效得分分布情况,将公共服务绩效等级分为五级:a级代表“优秀”;b级代表“良好”;c级代表“一般”;d级代表“不足”;e级则代表“匮乏”。

(三)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不够

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就业数量的增加、对外贸易的增长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公共服务领域方面,向中小企业倾斜。我国在公共服务领域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明显不够,主要表现在:政策法规不完善,虽然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但是相关的配套法规明显不足,且可操作性不强;资金扶持不够,我国中小企业无论在融资渠道,还是信用担保与欧美国家差距仍然明显;支持创新不到位,我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在财政、税收、咨询、技术等方面给予的支持不够。

四、建立和完善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鉴于我国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发展的缓慢和滞后,2004年通过的《对外贸易法》第五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家建立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向对外贸易经营者和其他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因此,建立和完善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有助于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为社会公众和进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切实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信息障碍,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环境。加大对外贸易公共信息服务的专项资金投入,使公共信息服务的覆盖更加全面;强化商务部的网站建设,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对外贸易信息服务;完善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及环境、国外贸易市场调研等数据库的建设,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全面的指导。

(二)建立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

我国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还处于萌芽状态,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督和管理存在着行政职能混乱、监管规则不健全、管理权责不清晰等问题。因此,在大力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体系,促进对外贸易公共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强化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责任,建立科学的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监管权责机制,确保对外贸易公共服务有效的进行;加大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逐渐提高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民主制度,使公众参与对外贸易公共服务的管理与监督;建立一支专业化监管队伍,确保监管工作的高效性。

(三)保证资金投入、实现外贸公共服务均衡化

我国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分布不均衡。经济发达的省市,由于财力状况充足,投入较多,所以效率相对较高,产出明显;而经济欠发达的省市,由于可支配的公共服务支出较少,所以效率普遍不高。因此,政府应在保证总体公共服务资金投入的同时,兼顾经济欠发达的省市,以达到对外贸易公共服务均衡分布,最终实现对外贸易各地区均衡发展。

(四)大力发展商会的作用

上一篇:员工培训教育范文 下一篇:传统民族艺术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