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教师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8:37:47

托班教师论文

托班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现状分析;建设对策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不仅是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的指标之一,更是图书馆评估达标的重要数据。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建设的基础相对薄弱,纸质文献的馆蒇数量和品种往往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要求。另一方面,不少学院为在短期内追求图书数量达标,投入较大财力突击购买图书,在增加图书数量的过程中,忽略了馆藏结构性合理及图书适用性原则的把握,这样既浪费了有限的经费,影响了馆藏图书的质量,也达不到文献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对电子文献资源的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由于受专业人员较少及设备配置规模较小的限制,电子数据库的配备非常有限。

1 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馆藏文献数量不足,质量欠佳

大多数高职院校是由中专学校、成人高校合并、组建升格而成的,建校历史较短。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增加,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现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由于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作为高职院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馆舍面积小、馆藏数量不足及质量欠佳等,已是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馆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馆员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这些已严重制约了图书馆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制约了读者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一些馆员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缺乏竞争意识和现代管理基础知识,难以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的新要求。

1.3 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手段落后

服务是图书馆永恒的主题。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内容单一,仅仅面向读者开展文献借阅服务,深层次的服务如定题服务、科研跟踪服务没有启动,馆际互借、联合参考咨询等服务的开展还处在探讨之中。由于资金缺乏,很多高职院校难以实现图书馆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等的升级改造,而不少高职院校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方面明显滞后,服务器、交换机、计算机、磁盘阵列、复印机、电教设备等现代化管理设备配置落后,服务效率低下。

2 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策略

2.1 建立特色馆藏资源体系,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在网络信息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除了做好纸质文献资源建设外,还应加强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建设,尤其要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馆藏体系,以适应高职院校迅速发展的需要。

2.2制订科学的文献采购计划,建设特色馆藏资源体系

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对馆藏资源全面调查和评估的基础上,依据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学需求,制订科学的文献采购计划,用有限的经费构建合适的馆藏资源,使其按比例协调发展;在坚持基础性、专业性、学术性的前提下。要保证学校重点发展的新兴专业、特色专业的文献资源需求,尤其是建设具有学校特色的数据库(精品课程、教师教学课件、教师论文和专著、教师科研课题、毕业生优秀论文等特色数据库资源),以满足办学需求;按照“确保特色、兼顾一般”的原则,及时调整文献资源结构,逐步建设以重点专业为主、其他学科门类文献比较齐全的具有一定优势的特色馆藏资源体系。

2.3 补充电子文献资源,完善文献信息资源结构

电子文献是以数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阅读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的文献。电子文献具有信息存储容量大、检索方便快捷、容易复制等优点,是现代读者乐于阅读的文献载体。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加强电子文献资源建设,有步骤地建立具有院校特色的书目数据库、特色馆藏数据库,多种途径、有重点地补充电子文献信息资源。注重网络资源的挖掘和揭示,以形成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于一体的多元化文献信息资源体系。

2.4 加强馆际交流合作,大力推动资源共建共享

在出版物增加和文献购置经费紧缺的情形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地区性图书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通过与兄弟院校图书馆建立良好的馆际关系,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以满足读者的需求。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结合学校特点,建立本校精品课程、教师教学课件、教师论文和专著、教师科研课题、毕业生优秀论文等特色数据库,通过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逐步开展网上文献传递等服务。

3 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综合素质

印度著名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认为:“一个图书馆成败的关键还在于图书馆工作者。”加强高职院校图书馆馆员队伍建设。提高馆员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构建一支素质高、业务精的馆员队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长期性的工作。为此,高职院校图书馆应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综合素质。第一,着力现有人才培养。选拔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馆员,为他们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如采取定向、委托和自学的方式,让他们能进入高校学习,提高他们的学历。通过举办图书馆业务培训班,加强在职馆员能力培训。第二,根据图书馆事业需求,引进高素质人才。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年轻化、专业化,形成较为合理的人员梯队结构。如可引进本科以上的计算机及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外语人才,为图书馆的自动化建设、图书馆管理、信息服务的开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第三,建立竞争机制,激发馆员工作热情。图书馆可实行定编定岗制度,工作人员竞争上岗。年终考核要与工作业绩挂钩,奖金分配的多少要按馆员对图书馆建设的贡献大小来确定。同时,努力打造学术、科研氛围,鼓励馆员课题研究,以提高馆员科研水平。第四,扩大馆际交流,促进队伍建设。馆际交流开辟了一个和谐、健康的有益于人才成长的捷径。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选派业务骨干到本科院校图书馆学习考察,以获取同行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娴熟的服务技能。

4 结束语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加强资源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创新的思维和现代化的手段,把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成高职院校教学、科研的信息资源保障基地,为高职院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陈东.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探讨[J].当代图书馆,2007(3):65-67.

[2]曾清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再思考[J].图书馆论坛,2O12(1):156—158.

[3]许杰星.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5)

托班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我园的“小精灵”读书节已延续八个年头,我们秉承着“让书本与文化熏陶相融、与身心滋养相融、与素质提升相融、与师生共同成长相融”的阅读理念,积极有效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幼儿、教师、家长享受阅读,品味幸福!

一、享受阅读,品味幸福的价值追求

第一价值追求――让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文字或凭借成人的讲读来理解读物,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开启其智慧,丰富其知识,体验阅读快乐的过程。

第二价值追求――通过设置特定阅读场所,并以“读书节”为载体,规范师幼言行,激发师幼兴趣,实现快乐学习。

第三价值追求――提高家长认识,调试家庭阅读环境,唤起家长阅读及指导阅读的兴趣,形成幼儿、教师、家长早期阅读的联合体,共同在阅读中享受。

二、享受阅读,品味幸福的发展历程

我园的校园文化是幸福教育,幸福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读书节活动的展示,可以感受到我园校园文化一步步凝聚、鲜明的凸显。回顾我园“小精灵”读书节,它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

初期阶段――基本定格于“阅读活动区域化”层面。主要是以班级区域化的形式展开阅读活动,幼儿在阅读中学会念儿歌,复述、表演故事。此阶段的阅读体现活动个别化,教师和幼儿都处于入门阶段,阅读是零散的,内容是单一的。

中期阶段――基本定格在“阅读活动课程化”层面。经过初期阶段的实践研究,在大力提倡园本文化课程的背景下,我园将阅读活动区域化逐步拓展,以追寻阅读活动的规范、系统,追寻阅读活动的年龄层次,追寻阅读活动的目标要求为方向,收集案例,总结经验,初步形成了“读书节”为载体的园本课程,使我园阅读活动走向有计划的、系统的、丰富的一个过程。

后期阶段――基本定格在“阅读活动特色化”。阅读的根本意义不在书,而在于阅读的过程,此阶段的阅读活动不仅让幼儿有了阅读的习惯,还辐射到每个家庭,带动家长们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提升家长对阅读的认识,强化家长的育儿观念,同时注重形式和过程中幸福情感的体验。同时,更加注重教师的阅读,让教师在阅读中提升德行修养,积累和增长专业知识,用“专业”点燃教师职业幸福的“催化剂”,使教师们拥有幸福能力,进而“移植”到孩子身上去。

三、享受阅读,品味幸福的活动宝典

围绕幸福阅读理念,我园“小精灵”读书节呈现出三景、四操练、五特色、一打造。

(一)营造氛围“创三景”

建设美好的阅读环境是实现幸福阅读的根基,我园在实施活动中十分关注校园文化中阅读环境的创设,不仅有大环境的精心设计,更有细节的用心雕琢。

1. 一景――文化长廊

走进沿幼,书香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充满童趣、切合实际的文化长廊,根据不同层次的需求分别设立书架,书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类型的书。开放式的阅读环境,为幼儿、家长、教师的自由阅读搭建了平台。

2. 二景――“名著推荐”窗

教师们将一些经典的绘本、图画书等在家园宣传栏中向家长推荐,使家长认识到,为幼儿选择书籍也是有一定要求的。

3. 三景――温馨阅读屋

步入活动室,可谓“班班有特色”。彩色的泡沫垫、柔软的靠垫,温馨的阅读环境让幼儿、家长、教师流连忘返。教师们和幼儿共同讨论阅读的规则,中、大班幼儿还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设计、布置阅读区,提醒大家都来遵守阅读活动的规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结合幼儿阅读的兴趣,选择一些适合幼儿的图画书,幼儿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欢图画书,在阅读区与同伴共享,为他们创设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好机会。

(二)保障时间“四操练”

1. 一操练――“小百灵”阅读广播站

定时间:在一日活动的不同时间段,通过校园广播网定时播放。

定内容:在幼儿入园、离园时播放朗朗上口的儿歌吟诵、古诗童谣等,让幼儿在愉快的儿歌吟诵中感知儿歌的韵律,并随之边走边吟诵。在幼儿起床时播放童话故事,让幼儿在故事中安静地整理衣服。另外还借助广播站每天下午3:15让幼儿在广播里讲述故事、朗诵儿歌,使他们在学会儿歌的基础上,培养大胆表演的能力,体验大胆表演的成功感。

2. 二操练――“读书一刻”激兴趣

为了让孩子每天都能享受阅读,我们创设了“读书一刻”活动。“读书一刻”并非是每天读书一刻钟,而是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段在一日活动中安排相应的阅读时间。

3. 三操练――故事阅读入梦乡

现在有很多家庭都会在幼儿睡前讲故事,我们在幼儿午睡前也开展了“睡前故事”活动。教师会选择一些温馨的童话故事、散文,让幼儿感受到宁静与舒适。孩子们在躺下后不需要教师的提醒,都能安静地听故事,有时教师的故事还没讲完,幼儿就已经进入了梦乡。

4. 四操练――集体阅读同分享

通过一个有主题的、真实而丰富的语言运用情景,让幼儿围绕内容结合已有经验共同讨论,引发幼儿浓厚的兴趣,观察理解画面,体会故事所表达的意思,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同时借助同伴间在阅读时的差异相互影响,促进幼儿掌握一些必要的阅读技能,提高阅读的能力,感受集体阅读的快乐。

(三)形式多样“五特色”

1. 一特色――亲子导读

《纲要》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整合家长资源,形成教育的合力。针对不同的家庭需求,我园组织了在早期阅读上有特长的市、区语言教研组骨干教师,分别展开了托、小、中、大班年级的“亲子导读”活动。通过教师介绍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幼儿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分析,以及一些正确阅读的指导方法,现场带领幼儿、家长一起阅读,让家长体验与幼儿一起阅读的方法。

我们还通过网络开辟了“好书课堂”专栏,向家长介绍一些好书、新书。不时与家长交换阅读心得,组织“家长沙龙”活动,让家长们相互交流家庭阅读的经验与方法,相互借鉴,提高家长指导幼儿阅读的水平。从书香校园的营造,到书香家庭的延伸――在幼儿与家长的共同阅读、共写随笔的过程中,让孩子的小手“牵”上家长的大手,在阅读中体会浓浓的亲情以及成长的喜悦。

2. 二特色――亲子游戏区

托班的孩子年龄小,各种类型的图书都能吸引他们,他们喜欢看书,但也喜欢自言自语。教师结合幼儿的兴趣、年龄特点,设计了“亲子对对读”、“印章书签”等活动。孩子们制作完,便和爸爸妈妈一起有声有色地边玩边说。通过简单的语言对话,加深了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促进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更增进了父(母)子之间的情感交融。

3. 三特色――“吟诵小明星”

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让幼儿自己报名参加“儿歌吟诵小明星”比赛。此次活动并非让幼儿比高低,而是关注幼儿的心理成长。活动中邀请家长做评委,让家长深入到活动中,明确幼儿表演的要求。另外,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如有的幼儿胆小内向,不能大胆表演),采取了小组表演或请表现力强的幼儿与其一起表演,鼓励并影响幼儿大胆地站在集体面前。有时也采取个别表演的形式,给幼儿展示的机会。

4. 四特色――图书交换日

“你知道交换是什么意思?”“交换时该怎么说、怎样做?”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幼儿渐渐明白交换的意义及交换时应如何表达等。教师根据交换的情况,分别请幼儿讲述交换的过程,并一起想办法帮助没有交换成功的幼儿。通过活动幼儿学会了与大家共享,感受到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5. 五特色――“金陵小报童”

大班的孩子参观了报社,了解了报纸的制作程序,并直观地看到报纸的印刷过程。活动中他们不仅获得了有关报纸的知识,还获得了卖报纸、请路人签名后的成功体验,同时向“金陵红十字基金会”,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更重要的是,他们了解到报纸的错字率在万分之三,为幼儿即将进入小学上了及时的一课,让他们知道写字要细心。

(四)幸福阅读“一打造”――打造幸福阅读的教师团队

读书节活动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教师,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并且是新鲜的。那教师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是什么呢?就是读书。它是我们从事职业的需要,是我们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需要,是打造书香校园的需要。只有营造学习型校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让教师沐浴书香,提升教师的知识底蕴与文化积淀,让教师成为幼儿心目中一本活生生的大书、好书,才能将教师的幸福移植到孩子身上。

1. 建立教师书库

赠书――打开学习之窗。园部大力倡导教师们多读书,读好书,投入经费,组织教师们走近书城,结合自己工作的需求,选择需要的书籍,赠与教师,为教师们的学习打开了一扇窗。

读书――工作的需要。积极倡导教师“与书为伴”,要求教师读一本名著,泛读3-5本专业书籍。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使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拓宽知识结构,转变教育观念,逐步形成开放教育、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理念。

2. 提供分享平台

随感――成长的足迹。我们要求教师在读书时带着问题去读。教师在读书中边读边思考,做到“四勤”――勤读、勤做、勤思、勤写,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每月至少撰写一篇教育随笔或读书笔记,并开展教学随笔评选活动。

沙龙――互动的平台。每月定期开展一次“读书沙龙”或“教育沙龙”活动,组织教师结合话题无拘无束的交谈,让教师在宽松的氛围中交流分享。让教师沐浴着书香,充实底蕴,逐步成长为一支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队伍。

实践――分享中提升。请园内在早期阅读中有专长的市、区语言教研组的教师对绘本阅读进行现场演示,极大地影响了教师们对绘本阅读的理解与感受。通过活动,教师能多角度分析绘本存在的价值,分析幼儿可能出现的阅读障碍,确定阅读的重难点,促进教师在实践中成长,在分享中收获。

辐射――幸福阅读传递。教师们走进社区,向社区的家长们宣传早期阅读的重要性,并组织社区散童和家长进行阅读指导活动,引领他们在阅读中学习,在阅读中感受,在阅读中品味。

四、享受阅读,品味幸福的收获

读书节活动开展以来,幼儿的阅读兴趣大大提高,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自主阅读能力得到提升,为幼儿今后的快乐学习打下基础。他们在区诗文朗诵表演、安全情境剧表演以及江苏文艺台的诗文表演和讲故事比赛中都分别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家长们在阅读中逐渐感受到亲子阅读的乐趣与益处,提高了指导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及指导能力,纷纷表示会在家中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营造家庭书香氛围。

教师们通过读书积淀自己的文化底蕴,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效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教育理念。在浓厚的学习和进取的氛围中,精神生活得到不断丰富,生命力得到不断充实,个体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近年来教师论文参评率不断上升,获奖率也达到90%以上。而且在交流书籍、共同阅读的探讨中,能促进彼此个性、思想观念的融合,从而更好地合作,增进教师集体的凝聚力。

在如花的春季,引领孩子们阅读辉煌的黎明;在心静如水之时,引领其阅读静幽的夕月;在如雪的灵魂萌动之际,引领其阅读奇妙的童话;在如梦的岁月里,引领其阅读壮丽的人生。坚持以人为本,以幼儿为主体,家园共育,营造读书氛围,打造书香校园,享受阅读,品味幸福,带领孩子们伴随书页的飘动去阅读旅行。

托班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 写作评改实验研究

问题的提出

怎样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话题,更是一直困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难题。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又突出表现为写作教学效率不高。早在1987年原国家教委委托相关方面对全国初三年级语文教学现状所作的抽样调查报告指出:语文教学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写作成绩不理想,实际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亟待提高。”这些年来,我国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大纲制定、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不少学校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从整体上看,语文教学效率低的总是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针对以上现象,我们联系自身的工作实际,对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学生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有:

1.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重语文知识传授,轻写作能力培养的不良倾向,使多数学生没有掌握好本阶段应掌握的写作技能技巧。

2.从教学方法上看,大都采用单元训练中命题作文这一单调的手段,每学期训练的作文6篇左右,量少,质差。

3.从教学内容看,初中语文各单元光有写作知识提要,缺少写作技能设计,操作性欠强,导致了教学重阅读、轻写作的倾向。

以上分析说明,由于多方面原因,初中作文教学任务实际上没有圆满完成。针对初中生作文水平低,我们建立了《初中作文写作评改实验与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了实验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实验目标

本课题实验旨在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针对初中生写作教学技能训练较差,手段单调等现状,我们在初中语文传统的读写结合的基础上,建立了初中生作文写评改教学模式:1.说与写相结合;2.评与写相结合;3.教师导写、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4.写作与发表相结合;5.课内与课外相结合;6.评与改相结合。实验遵循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训练的基本要求,以“写”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把阅读与写作、课内写作与课外写作、积累等多方面结合起来,最终突破写作难关,切实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实验的理论依据

本课题实验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学科教学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三个方面,可概括为三大原则:

(一)基础性原则

初中阶段是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初中教学应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素质开展。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上明确规定: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书写规范、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本实验的目的是以“写”为中心,评改为辅的原则,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体现了初中基础性的意义。

(二)整体性原则

从系统科学的研究方法看,要求研究者把对象放在系统之中,从整体上、联系上、结构的功能上,考察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求获得最优处理问题的方法。本课题重点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在实验的全过程中,既发挥了各要素的优势,又加强了各要素间的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实验获得了整体效应,形成了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整体功能。

(三)实践性原则

从学科教学论看,语文课是工具课。从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这一项看,工具性更为强烈,技巧性更为复杂。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技巧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实践,本课题实验就是通过多方面调动多种教学手段落实,让学生接受实践训练,在实践中锻炼写作技巧,使初中作文教学理论接受实践检验,将课堂上所学的写作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

本实验的基本内容是构建科学的初中作文教学体系,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效果,强化初中生写作技能,它的实验方案即“初中作文写评改研究与实验”,内容包括下列五大部分:

(一)“说”和“写”相结合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人们大都比较重视“写”的训练,而不同程度地忽视了“说”的训练,其实“嘴巴子”和“笔杆子”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特别是面向21世纪,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语文课作为工具课,“说”的训练应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为了既培养学生的笔头作文能力,又培养学生的口头号作文能力,本实验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将“说”与“写”有机结合起来。

1.以“说”促“写”

每堂课拿出前5分钟,按学号顺序训练两名学生,前一名三分钟演说,后一名一分钟评论,教师用一分钟评定记分。

演说的内容视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作不同要求,对于水平偏低的学生,可要求他们讲一个简短的故事,水平较高的学生,可让他们就一事或名言发表评论,初一的学生以讲故事为主,为了调动积极性,可以组织故事接龙活动,初二、初三的学生装一般要求发表评论,可组织学生围绕“爱国篇”、“求美篇”、“奋斗篇”等专题进行分阶段的演讲活动。教师评定划等视学生个体差别、层次差异灵活操作,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得到锻炼,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感。

训练从易到难。先是让学生自选题目,先天准备;然后过渡到教师先天定题,学生按题准备,最后对于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由教师当场命题(小预备铃后出题),学生即兴演讲。说的方式也由诵说过渡到脱稿演说。

在开始阶段,学生为了讲好,都先写好讲稿,并已熟记。有的甚至还对着镜子练习过了,这在“说”之前实际上就训练了“写”。学生演说完了,师生评论,再将讲稿写成一篇课外小作文,便达到了以“说”促“写”的目的。

2.“说”、“写”并举

在训练学生“说”的同时,不知不觉地训练了学生写发言提纲、写发言稿、写演讲稿,甚至是编故事,也就不知不觉提高了学生的说话水平和写作水平。另外,可以安排说话课,开展辩论会和泛说口头作文等活动,辨论可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学生辩论之后,教师可让他们将辩论内容写成作文;泛说口头作文是由教师命题,让学生围绕题目自由口头作文,然后再让他们写成书面作文,这样把口头作文和书面作文结合起来训练了。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就课文中的某些重点、难点安排一些课堂讨论,在课外安排一些影视评论活动,讲座后让他们写成小论文。通过持续地培养学生“说”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说话技巧,引导他们从写发言提纲到积极发言;从课前即兴演讲到课后写演讲稿;从讲故事到编故事,从课内外讲座到撰写小论文。从而使“说”、“写”互相促进,同步发展。

(二)“评”与“写”相结合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采用学生“写”、教师“评”的教学模式,绝大多数学生都把教师评改当作每一次作文的终结。事实上,教师的“评”往往流于形式,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适时地、有针对性地去指导每一个学生。而学生每写完一篇作文后很需要这样一种指导,他们很想教师对下列问题作出回答:老师喜欢我这篇作文吗?他能给我们提出很好的修改建议吗?与其他同学相比,我写怎么样?与上一篇相比,这次又怎么样?……总之,他们迫切期望从教师那里得到修改习作的具体意见并学到一些修改文章的方法。

要满足这许许多多的期望,要尽可能多地向习作者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那么,学生的作文不应该只有唯一的反馈源――教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本实验要求教师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完整的反馈系统,即以学生为主体的习作评价系统。具体做法是:每篇习作写完后,依次分五个阶段进行评价:1.自改自评;2.同学互评;3.小组评等;4.教师总评;5.全班讲评。第一阶段:“自评自改”。文章写完后,学生先自查自改,然后各自就文章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等作法,写出简短的自我评价附于篇末。第二阶段:“同学互评”。即利用同桌或邻座的有利条件,在两个同学之间互相批改作文的方法。它要求在已学会自改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因同桌或邻座的方便,批改可在随时切磋研究中进行。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小声交谈、询问、征求意见等方式来提高互评的质量。在初学阶段,要求学生先写好“评语”草稿,交习作者审阅,提出异议(“反评”),讨论再改。教师应倡导学生充分发挥信息双向交流的效应,使“互评”始终充满着一种平等、友好和融洽的气氛,同时予以适当指导并帮助解决“互评”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同学互评实际上是学生都具有了“读者”和“作者”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为了使自己的习作赢得读者的喜爱,写作态度比以前认真多了;另一方面,又为自己能评头论足地评价别人的习作而感到兴奋,在评价别人习作,认真写出评语时,又联想到自己习作的得失。在自己“写”时期待着别人“评”。在“评”别人的习作时又想到自己的“写”。第三阶段:“小组评等”。为了扩大反馈面,让其习作与班上其他同学的习作比较,“同学互评”后就进入“小组评等”。每组由教师指定一名习作尖子任组长,由小组评议划等。小组评等的关键在于发挥群体优化作用。第四阶段:“教师总评”。教师总评时,在看到原习作的同时,还看到了学生自评和学生相互评价。这当然能更多地了解到学生的写作实际。此时,教师不必把自己对学生习作的所有看法都摆出来,而应针对不同学生和同一学生的不同阶段精心选择,对最突出的问题进行评价,使每次评价恰到好处地发挥效应。教师的“总评”要强调“促进性”,要善于肯定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第五阶段:“全班讲评”。这个阶段教师只需要抽出各组评等和自己总评有代表性的习作在全班进行讲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他们一套“评”和“改”的方法,讲评以后,要求他们根据各自所有得的全部反馈信息,再对自己的习作作一次全面的修改,最终达到帮助全体提高的目的。

显然、“写”与“评”(包括口头评论与书面评论)相结合的活动促进了学生的互相激励和互相帮助。一篇原本存在许多不足的习作通过习作者本人、同学、小组、全班和教师的多次评改,最终被修改成一篇令人比较满意的文章。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促进了“写”而且学会了“评”和“改”,更为难得的是,养成了学生自己动`手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三)“导写”、“示范”和“练习”相结合

写作是一种借用语言符号系统展示多种能力的复杂的创造性精神活动,而精神活动的内容必须变化为具体成果才能最终脱离活动主体而获得独立存在的价值。正因为写作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所以要求教师应注意手把手地教给学生一些真功夫,还应“下水”和学生“同泳”,写出让学生观摩的范文,直接起示范作用。

1.“导写”和“练习”相结合

布鲁姆指出“学到的观念越是基本的,则它对新问题的适用度就越宽广。”因此,我们构建“课文――模仿――创作”法,这种方法注重教师以课文为范文,在课文教学中让学生有目的地模仿课文的写法练习作文,它通过教师引导模仿活动,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基本的方法,从而取得明显进步。

①指导学生“搭框架”。对写作方法或课文标题具有辐射性的课文进行教学时,结合对课文结构分析,让学生模仿这种结构进行创造性移植。即把文章框架析出来让学生按框架写作。学生可模仿这种框架,写托物抒情的文章等等。

再如:学习《我的老师》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找曾经影响自己最深的一、二件事,为《我的――》进行搭框架,然后写成文章。

用“框架”导写法,发挥了课文的示范功能,学生学有所本,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分类掌握各种作文布局谋篇方法,在模仿中练习,在练习中形成写用技能,为以后灵活写作打下基础。

②指导学生“写段子”。在教授课文时,教师可就课文某些精彩段落让学生仿写。学生在仿写“段子”时,会学习课文段落的生动语言和精彩的表现手法。这种模写训练可提高学生的语言学实际运用能力,对培养学生语感有很大的好处。

2.示范”与“练习”相结合。

教师写出让学生观摩的范文,手把手地给予学生写作方法,这不能不说是写作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如美术教师为学生范画;音乐教师为学生范唱;体育老师为学生做示范动作。这样做一遍比讲十遍效果还要好。然而写作课教师很少示范,这的确是作文教学的严重缺陷。近年来,《语文学习》特辟“师生同题作文”专栏,倡导广大语文教师写“下水”范文,实乃明智之举。本实验要求初中语文教师为学生写作一定量的“下水”范文,帮助学生加强写作技能训练。为了使教师“下水”范文真正起指导作用,所写范文应做到以下几点:①针对性。即学生写什么,教师写什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事先做到。有的放矢,通过下水文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②及时性。教师应在学生作文课的前一周写出范文让学生观摩。当然,能更早一点拿出自己经发表的作品示范,其效果会更佳。③示范性。教师的“下水”范文在观察、构思、立意、语言等方面均能给学生示范。④多样性。对作文教学中各类体裁和各种形式的文章,教师最好都能拿出一篇习作给学生示范。另外,还应根据作文练习的要求,介绍一些富有启发性的习作评语、教师自己的日记和读书笔记及教学后记等,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写作经验。

教师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使作文教学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1)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积性。尽管教师的“下水”范文没有名家名篇精美,但因为是教师自己的作品,使他们读起来格外亲切。特别是当他们看到教师发表了“下水”范文时,一个个评头品足,或争论,或点评,或背诵,或诵写,跃跃欲试,有的甚至还想与教师比一比高低。

(2)提高了语文教师的“导写”水平,让学生学有所得,使作文教学不再停留在要这样写,不要那样写的空洞说教上。

当然,“导写”、“示范”对教师无疑是一种压力,它需要教师全心全意地去组织作文教学全过程,努力追求理论和实践的贴近,久而久之,教师的创造性或许被逼出来了,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就得心应手了。

(四)“写作”和“发表”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累,不吐不快。”(《叶圣陶陶语文教育论集》第434页)。教师组织学生投稿,有意识地鼓励、帮助学生让其习作得以发表,这对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习作变成铅字时,便“一发而不可收”,那高涨起来的的写作热情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和发表相结合活动时,应做好以下工作:(1)创设发表园地。①书面发表园地;先鼓励学生在班级黑板报、班刊、团刊、校广播站、文学社社刊等园地发表自己的习作,然后逐渐将他们的习作推荐到有关的报刊。②口头发表园地;定期组织学生优秀习作朗诵会、文学沙龙、即席演讲等活动。(2)组织参赛活动。先是在班内和校内定期举行一些专题征文和作文竞赛活动,然后引导写作水平高的学生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作文大赛,让他们从中检验自己的写作水平,促其不断进步,不断提高。

当然,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要求师生双方都付出持续的长时期的艰辛劳动。

(五)“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从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凡是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无不得益于课外,本实验要求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课外写作活动。

1.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1)指导选择读物。为了克服阅读的盲目性,提高课外阅读效率,教师可以组织实验班学生自费订阅对学生写作有指导作用的文学报刊。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和有计划安排学生假期阅读一定量的文学名著。(2)教给阅读方法。结合实践,让学生分清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读书方式的不同要求和目的。在注意阅读效果时提高阅读速度。(3)指导写读书笔记。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作不同形式的笔记,对学生的写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如有的学生收集了几十种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方法,从中找出规律性东西,自己写文章时就克服了单调的写法。(4)举行读书经验交流活动。为课外活动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教师引导学生定期开展不拘形式的读书经验交流活动,抽查(包括互查、互阅)读书笔记本。(5)定期分层举行语文课外活动。

2.指导学生课外写作。

(1)在各班成立写作兴趣小组,在全校范围内成立文学社,培养写作尖子。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上写作辅导课,对学习尖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让他们担任小老师,带动全体。(2)定期抽查课外习作,适当指导并传观优秀习作。

3.在课外积累中开启写作心理。

(1)教师指导学生课外欣赏文学作品,教给学生欣赏的目的和方法。(2)要求学生写好读后感。通过写读后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为学生创作打好思想基础。(3)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结合实际,教会学生定点观察、移步观察和对比观察,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逐步养成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学生关于作文的基本能力。鲁迅先生说:“今后如要创作,第一是观察。”(4)在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把观察的结果写成观察日记,并且让学生将观察日记的素材组织创作文章,在这种写的过程中学生头脑再现了事物,把各种表象综合成了新的事物,这就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叶圣陶先生说:“想象不过是把许多次许多方面所观察到的融合为一,形成一件新事物罢了。”

4.指导学生将课外积累用于课内写作。教师应结合课外积累在课内作文训练中教给学生选择材料、挖掘材料、剪辑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素材的能力。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马克思否定之否原理,构建“放――收――放”三步骤教学。(1)“放”,即让学生自由作文,将自己积累的生活素材灵活搬到作文本上,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使学生懂得作文即“我手写我口”的真谛。(2)“收”,即培养学生处理材料的能力,运用同题作文,同题材不同立意、不同体裁的作文训练,教会学生综合运用材料及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3)“放”,它是在1、2的基础上的升华,要求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以较高的审美品味,以明确的目的进行作文,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采访,训练他们写出有时代气息,有社会使命感的高质量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课外阅读和写作不是盲目的,而应成为课内的有益补充和延伸。

总之,“写评改”实验遵循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听、说、读、写训练的基本要求,以“写”为中心,把阅读和写作,听说写作,评改和写作,导写、示范和训练为主线,把阅读和写作,听说和写作,评改和写作,导写、示范和练习、发表与写作,课内写作与课外写作、积累等各方面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地进行读、写、听、说强化训练,从而达到听、说、读、写并举,最终突破写作难关,切实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

三、实验的基本步骤:

本实验以“写评改”为教学模式组织初中1―3年的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注重记叙、说明、议论训练的有序性,按照由片断到篇章、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制定各类文体的训练序列,其中以记叙文训练贯穿1―3年作文教学中。全实验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中一年级开始进行记叙文序列训练。让学生由写事、写人、写景的片断训练进入篇章训练,要求学生写出卷面整洁、语言通顺、要素齐全、清楚、内容具体、中心明确的记叙文。

第二阶段:初中二年级课内开设半命题、命题记叙文训练,教会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要求学生能综合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习作,写出500―600字,感染力较力较强、语言生动的记叙文。说明文序列训练。

第三阶段:初中三年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调查、采访捕捉灵感,写出立意高、构思巧、语言美,有生活气息,有时代风貌的好记叙文。继续进行审题训练,为中考作准备。进行话题作文序列训练,与高中作文教学接轨。

总之,“写评改”相互渗透,连成一体,贯彻初中语文教学的始终,共同作用于初中生写作活动的全过程。

四、实验的初步结果:

根据本实验的理论假设和实验目标,我对本课题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检测和评估,总结如下:

通过“写评改”实验,将方案的六个方面作用于学生身上,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养成了写读书笔记和日记的习惯。抽样调查,92.8%的学生在方案实施两年后,不自觉的养成了阅读习惯,写作水平相对自己有很大的提高;提前五分钟的讲评,锻炼了学生的发言胆量,培养了学生讲话的逻辑思维,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老师自身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实验教师的论文多次在全国刊物上发表或获奖,在整体推进上,实验老师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势态越来越明显,在辅导学生方面,有36人次获全国作文竞赛一、二、等奖,其中李玲、胡慧等40余名同学的作品分别在《作文周刊》、《青少年文史》、《作文》等20多家刊物上发表。

从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出,实施“写作评改”作文教学方案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实验班的语文学科总成绩有了较大提高,有的甚至远远超出其对比班。

五、论证

(一)课题的价值

本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实验逐步深入,效果亦日趋明显。从实验中我体会到本教学研究的价值所在:

1.遵循基础性原则,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技能构建了科学的初中作文教学体系。

本课题旨在探寻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低的问题的途径,重点解决初中生写作水平偏低的问题。我通过以“写”为中心,把“听、说、读、写”四项并举的实验,在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同时,促进他们说话、阅读、听话能力的发展,反过来其他三项能力也促进了写作能力的发展,使“听、说、读、写”相辅相成,共同长进,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为学生将来发展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2.遵循整体性原则,优化了初中教学手段。

本实验以系统科学方法论为理论依据。“五结合”十个方面构成一个整体,形成一种合力,作用于培养初中生写作能力,优化了初中写作教学手段。在实验过程中,能发挥各要素的优势,又加强了各要素的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获得整体效应,形成了初中写作教学改革的整体功能。

3.遵循实践性原则,强化了初中生作文技能的形成。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在《我的语文工具观》一文中指出:语言是技能性很强的工具,语言技能的获得、发展和完善,主要领先语言实践……”,与数理学科相比,语文更多地带有感性色彩,带有技巧性和艺术性。它与唱歌、舞蹈、绘画等艺术是有相似的,除应具备一定的基本知识外,更多地依靠反复实践,熟而生巧,巧而生艺,本课题“五结合”调动了各种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写作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形成写作技能。

4.遵循“三为主”的教学原则,建立了较完整的初中生写作基本功训练网络。

本实验“五结合”的十个方面连成一体,贯彻于初中语文教学全过程(课内与课外),对初中写作基本功进行了全面训练,整个教学研究始终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保证了学生装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本实验训练由点延伸到线,共同组成了初中生写作基本功训练网络。

(二)问题研究

1.本课题要切实完成初中写作教任务,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在提高自身写作水平的同时,获得指导学生写作的全套本领。课题实验教师应进行继续教育弥补自身的不足,在教学中切实提高自己写作、导写水平。

2.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实践,应建立初中生写作基本功训练网络,采取多样化手段开展训练活动,如:课堂训练和课外自练相结合:平时训练与竞赛活动相结合:自觉训练和考核评价相结合;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相结合。逐步使训练由点延申到线,由线编织成网络,由网络形成序列,最终由序列构建系列化、制度化、操作化的训练体系。

3.编写出比较系统又易于操作的写作训练教案,满足初中生写作训练需要,还可在编写教案基础上发展为编写系列化训练教材,弥补语文教材中写作技能训练的不足。综上所述,本实验旨在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对解决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作文水平差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通过以上方案构建论证,本课题组成员一致认为本课题应用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切实可行。

实验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的这项教学研究也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参考资料:

①《叶圣陶陶语文教育论集》语文出版社,1990.5.第434页。

②《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百科全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8.第265页。

③《语文教学通讯》1995年第12期。

④《中学语文教师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8.第205-228页。

托班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我县2004年的教育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切实落实“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投入,夯基础,重管理,提质量,抓改革,谋发展,全县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报告2004年全县的教育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2004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一)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兴教研,强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一年来,我们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以“讲质量,求效益”为根本目的,充分利用各级教研组织所形成的教研网络,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才智,自上而下广泛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教师论文评比、专项课题研究、小学生文化素质测试、中考试题研究、中高考质量分析等教学研究活动,制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奖惩实施办法,加大奖惩力度,加强质量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4年,全县受省、州、县各级表彰的三好学生有321人,优秀学生干部90人;中小学生品德评定合格率为99.9%;中考600分以上达343人,比去年增加225人,最高分672人,荣获全州中考状元;高考上线人数693人,比去年增加286人,其中,达到重点线137人,比去年增加63人,达到一般本科线271人,比去年增加130人,达到专科线285人,比去年增加93人;高考最高分612分,居全州文科第6名,荣获“红烟桃李奖”,中考、高考成绩均跃居全州第三位。

(二)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3年8月调整充实了县属中学的领导班子后,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于今年7月,对全县乡镇中学和中心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选拔和任命;对全县140位中心学校校长、副校长和完小校长进行校长岗位业务培训。一支年轻有为、结构合理、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学校干部队伍正在形成。

为了提高师资素质,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县人民政府拨款30万元,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通过引、培结合的方式,使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全年共引进语文、数学、英语本科生22人,招考聘用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88人;全方位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中小学教师2838人;选派5批629位教师参加省、州举办的新课程培训,推荐55位骨干教师参加州举办的英语、物理等6个学科的培训,举办计算机运用培训13期963人;邀请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等6人到我县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和语文、数学、英语教师861人;组织中小学教师24人到部级课改实验区石林县学习考察新课程,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基科”和文综、理综高中教师11人到全国名校湖北黄岗中学、武昌实验中学考察学习。通过采取多种举措,广大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维,提高了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意识水平。

(三)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今年7月,州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三级干部会议结束后,我县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许翔、副县长韩天识等6位县领导为副组长,1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步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询,反复研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中共天城县委、天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天城县直属中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乡镇中小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中小学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与年薪制实施方案》及《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以指导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年内,圆满结束了在天城三中和西二中学试行的校长公选工作,在全县各学校启动实施了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

(四)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认真实施《天城县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意见》,在总结县内外校点调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撤校并点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校点布局调整的步伐。今年,县财政投入资金150万元,启动了天城二中、天城三中、朋普中学教学楼的建设,以扩大办学规模,为中学合并创造条件。教育局筹措资金10多万元,为朋普、江边、东山等乡镇10个村委会的集中办学点购置床架100余张,行李、洗漱用品300余套,电视机10台,办公桌椅50余套。年内撤销了中学7所,小学15所,小学校点56个,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局调整计划,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空前

为了打牢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办学水平,扩大办学效益,认真贯彻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学校布局调整与校舍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多方筹集经费,全面启动了校舍建设工程,加快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2004年,全县规划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5000万元,对乡镇政府所在地以上的中小学进行改造,扩建和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24幢,年内已开工建设的学校有4所,即天城二中、天城三中、西山民族中学、朋普中学,完成招投标工作的学校有3所,即天城四中、新哨镇中心学校、弥阳镇古城小学,其它学校的建设项目也相继进入了地质勘探、场地规划和图纸初设阶段;年内还争取了省级危改项目6个,各级投入危改资金1536万元,完成中小学危改项目7个,新建校舍面积5489平方米;向州级争取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款30万元,远程教育设备补助款40万元,建成了远程教育卫星站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35个;西山民族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省级投资项目和民族团结示范校的部级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已完成,申报项目资金共计390万元。

(六)高中“瓶颈”制约有所突破

积极按照“合理规划、统筹全盘、重点突出、兼顾一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效管理、提质增效”的高中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压缩天城一中招生规模,向精品型高中转变,扩大天城二中、天城三中、天城四中办学规模,在职教中心尝试办好综合高中,同时引导、鼓励和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兴办高中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今年9月,天城一中完成高中招生10个班415人,天城二中完成高中招生6个班334人,天城三中完成高中招生4个班240人,天城四中完成高中招生7个班415人,职教中心完成高中招生2个班118人,庆来学校完成高中招生12个班384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906人,超额完成了州下达的高中招生任务。

(七)职成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坚持职成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规范和加强了对职成教育的管理,建立起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各乡镇中学为支撑,乡村两级成技校为补充的职成教育体系。职教中心充分发挥其办学优势,开展对在职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干部职工计算机培训963人,普通话培训1期1010人,输送职高中专生198人;各乡镇中学在开设好劳动技术课的同时,实行了初三年级的职教分流教学,对1160名学生进行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乡村两级成技校以扫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扫除文盲161人,扫盲提高班结业898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9184人次,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

(八)民办教育生机凸现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切实加强了对社会力量办学的领导和管理。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对社会力量办学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民办学校在征地、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样的优惠待遇。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政策、学籍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把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对民办学校实行了年检审查制度,加强了对民办学校在办学方针、教育信息、课程标准、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形成了以庆来学校和滇南文武职业学校为代表的民办教育示范性窗口学校。2004年,全县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完全中学1所,普通初中3所,普通完全小学6所,幼儿园41所;在校职高生7个班530人,普高生12个班384人,初中生23个班906人,小学生39个班986人,幼儿学生2412人;教职工309人。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九)企业办学改制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积极按照省州有关国有企业分离办学的意见要求,主动同辖区内的企业协调配合,做好学校改制移交工作,除东风农场所辖4所学校暂未移交外,东风氮肥厂、巡检司电厂、天城糖厂、朋普糖厂所办的4所学校已顺利移交,其学生全部安排到地方学校就读,学校教职工由企业安排,学校设施归企业使用,教学设备由政府接管。

一年来,我县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推行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由于县财力有限,学校自身创收少,实行校长年薪制条件还不成熟;改革打破了长期稳固的“铁饭碗”、“大锅饭”体制,少数教师在思想上一时难以接受,报有抵触情绪。二是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放松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忽视了自我教育,自律性差,教育法制观念淡薄,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水平低。三是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大,全县还有20000平方米的危房面积,排危资金难以落实,基础教育设施的改造任务还很艰巨。四是部分地区的群众对校点布局调整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加之资金扶持力度小,校点布局调整还存在一定阻力。五是在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部分乡镇领导的思想意识跟不上,政策把握不准,对改制后地方政府的责权不清楚,不能切实认真履行政府的教育责任。

二、2004年教育工作的启示

总结我县2004年教育工作的得与失,我们对如何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中国若干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高度结合,这是我们抓好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也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在谋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时,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兼顾一般;既要抓升学率,也要抓普及率;既要重视普通教育,也要重视职成教育;既要搞好硬件建设,也要搞好软件建设;既要正视当前的现实状况,又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县的教育事业才会全面、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发展就会顾比失彼,失去平衡,大起大落,缺乏稳定。

(二)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2004年,我们按照县委提出的“小学打基础,初中求巩固,高中提质量”的教育发展原则,确定了“软硬件并举,重视教育科研,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小学、初中基础,强力推进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科研,狠抓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行以农科教结合和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的综合教育,着力实施校舍建设工程和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使全县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了逢勃发展,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经验总结就是从县委、政府到教育业务主管部门都有一个清淅正确的教育发展思路。

(三)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以质的提升为根本

教育事业的发展包含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个方面。我县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期,由于客观形势的需要和主观意识的考虑不周,教育从整个面上来说,是量的发展大于质的发展。目前,我县尚有中小学校点541所(个),这在全州来说是最多的,这种粗放型的校点布局,使投入不能集中,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不能充分利用,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还影响了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必须以质的提升为重点。

三、2005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200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天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抓改革、调结构、固师本、兴教研、强管理、创特色、保‘两基’、提质量”这一总体发展思路,团结率领全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强教育硬件、软件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奋勇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全县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我县的教育质量要在2004年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乘势而上,顺势而谋,要让“质量是生命线,管理是聚宝盆”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从而步入长期的、稳定的、良好的竞争态势;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各中小学的教学质量目标责任管理,紧紧围绕“有利于提高天城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全方位开展工作,在全力以赴抓质量的同时,抓好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力争2005年中考600分以上人数突破400人,高考上线人数突破800人,努力实现在全州(中、高考成绩)“争二保三”的目标。

(二)进一步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一是强化师德建设,抓好教师的教育法律法规学习,积极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让广大教师模范地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德治教,依法执教。二是实施人才战略,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通过外出学习和聘请专家培训,建设一支既有精深专业水准,又有良好教育素质和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三)搞活用人机制,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全面推行教师评聘分开、竞争择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的教职工聘任制,促进合理流动,激发教育活力。二是全面实行校内绩效分配制,坚持聘任看实绩,上岗看实干,考核看实效的原则,鼓励冒尖、激励竞争、绩效优先,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三是全面推行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对乡镇中心学校以上校长实行校长工作目标管理,通过对校长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对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校长,实行校长公选制。

(四)巩固“两基”成果,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继续花大力气,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危房改造,加大校点调整力度。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推行一个村委会只办一所小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完成中学校点的调整布局和新建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充分利用庆来学校、滇南文武学校教学资源,扩大高中招生规模。力争2005年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0%。

(五)大力支持引导,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发展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对既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大力支持引导,鼓励尝试;将民办学校的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师培训,教研教改,评估表彰等工作统一纳入管理范围;以庆来学校,滇南文武职业学校为重点,创建一批民办教育的示范窗口学校,促进“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教育投入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教育发展

天城三中教学楼、西民中综合楼、朋普中学教学楼于2005年3月投入使用;天城二中教学楼、天城四中教学楼、新哨中心小学教学楼、古城小学教学楼于2005年9月投入使用;其它在建工程项目2005年底竣工。同时继续加强农村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州危改专项资金支持,按计划排除农村小学危房。版权所有

(七)做好学校安全卫生和收费管理工作,促进教育有序发展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机构,健全制度,经常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经常开展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全面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严格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坚持亮证收费,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决不超项目超标准收费。对违规违纪乱收费者,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托班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天城县20__年教育工作情况报告县人民政府副县长__(20__年12月21日)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县20__年的教育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切实落实“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投入,夯基础,重管理,提质量,抓改革,谋发展,全县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报告20__年全县的教育工作情况,请予审议。一、20__年的主要工作成就(一)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兴教研,强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一年来,我们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以“讲质量,求效益”为根本目的,充分利用各级教研组织所形成的教研网络,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才智,自上而下广泛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教师论文评比、专项课题研究、小学生文化素质测试、中考试题研究、中高考质量分析等教学研究活动,制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奖惩实施办法,加大奖惩力度,加强质量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__年,全县受省、州、县各级表彰的三好学生有321人,优秀学生干部90人;中小学生品德评定合格率为99.9;中考600分以上达343人,比去年增加225人,最高分672人,荣获全州中考状元;高考上线人数693人,比去年增加286人,其中,达到重点线137人,比去年增加63人,达到一般本科线271人,比去年增加130人,达到专科线285人,比去年增加93人;高考最高分612分,居全州文科第6名,荣获“红烟桃李奖”,中考、高考成绩均跃居全州第三位。(二)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20__年8月调整充实了县属中学的领导班子后,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于今年7月,对全县乡镇中学和中心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选拔和任命;对全县140位中心学校校长、副校长和完小校长进行校长岗位业务培训。一支年轻有为、结构合理、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学校干部队伍正在形成。为了提高师资素质,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县人民政府拨款30万元,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通过引、培结合的方式,使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全年共引进语文、数学、英语本科生22人,招考聘用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88人;全方位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中小学教师2838人;选派5批629位教师参加省、州举办的新课程培训,推荐55位骨干教师参加州举办的英语、物理等6个学科的培训,举办计算机运用培训13期963人;邀请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等6人到我县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和语文、数学、英语教师861人;组织中小学教师24人到部级课改实验区石林县学习考察新课程,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基科”和文综、理综高中教师11人到全国名校湖北黄岗中学、武昌实验中学考察学习。通过采取多种举措,广大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维,提高了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意识水平。(三)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今年7月,州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三级干部会议结束后,我县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 书记许翔、副县长韩天识等6位县领导为副组长,1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步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询,反复研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中共天城县委、天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天城县直属中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乡镇中小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中小学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与年薪制实施方案》及《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以指导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年内,圆满结束了在天城三中和西二中学试行的校长公选工作,在全县各学校启动实施了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四)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认真实施《天城县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意见》,在总结县内外校点调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撤校并点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校点布局调整的步伐。今年,县财政投入资金150万元,启动了天城二中、天城三中、朋普中学教学楼的建设,以扩大办学规模,为中学合并创造条件。教育局筹措资金10多万元,为朋普、江边、东山等乡镇10个村委会的集中办学点购置床架100余张,行李、洗漱用品300余套,电视机10台,办公桌椅50余套。年内撤销了中学7所,小学15所,小学校点56个,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局调整计划,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空前为了打牢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办学水平,扩大办学效益,认真贯彻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学校布局调整与校舍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多方筹集经费,全面启动了校舍建设工程,加快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20__年,全县规划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5000万元,对乡镇政府所在地以上的中小学进行改造,扩建和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24幢,年内已开工建设的学校有4所,即天城二中、天城三中、西山民族中学、朋普中学,完成招投标工作的学校有3所,即天城四中、新哨镇中心学校、弥阳镇古城小学,其它学校的建设项目也相继进入了地质勘探、场地规划和图纸初设阶段;年内还争取了省级危改项目6个,各级投入危改资金1536万元,完成中小学危改项目7个,新建校舍面积5489平方米;向州级争取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款30万元,远程教育设备补助款40万元,建成了远程教育卫星站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35个;西山民族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省级投资项目和民族团结示范校的部级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已完成,申报项目资金共计390万元。(六)高中“瓶颈”制约有所突破积极按照“合理规划、统筹全盘、重点突出、兼顾一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效管理、提质增效”的高中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压缩天城一中招生规模,向精品型高中转变,扩大天城二中、天城三中、天城四中办学规模,在职教中心尝试办好综合高中,同时引导、鼓励和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兴办高中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今年9月,天城一中完成高中招生10个班415人,天城二中完成高中招生6个班334人,天城三中完成高中招生4个班240人,天城四中完成高中招生7个班415人,职教中心完成高中招生2个班118人,庆来学校完成高中招生12个班384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906人,超额完成了州下达的高中招生任务。(七)职成教育发展态势良好坚持职成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规范和加强了对职成教育的管理,建立起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各乡镇中学为支撑,乡村两级成技校为补充的职成教育体系。职教中心充分发挥其办学优势,开展对在职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干部职工计算机培训963人,普通话培训1期1010人,输送职高中专生198人;各乡镇中学在开设好劳动技术课的同时,实行了初三年级的职教分流教学,对1160名学生进行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乡村两级成技校以扫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扫除文盲161人,扫盲提高班结业898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9184人次,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八)民办教育生机凸现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切实加强了对社会力量办学的领导和管理。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对社会力量办学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民办学校在征地、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样的优惠待遇。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政策、学籍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把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对民办学校实行了年检审查制度,加强了对民办学校在办学方针、教育信息、课程标准、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形成了以庆来学校和滇南文武职业学校为代表的民办教育示范性窗口学校。20__年,全县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完全中学1所,普通初中3所,普通完全小学6所,幼儿园41所;在校职高生7个班530人,普高生12个班384人,初中生23个班906人,小学生39个班986人,幼儿学生2412人;教职工309人。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九)企业办学改制移交工作基本完成积极按照省州有关国有企业分离办学的意见要求,主动同辖区内的企业协调配合,做好学校改制移交工作,除东风农场所辖4所学校暂未移交外,东风氮肥厂、巡检司电厂、天城糖厂、朋普糖厂所办的4所学校已顺利移交,其学生全部安排到地方学校就读,学校教职工由企业安排,学校设施归企业使用,教学设备由政府接管。一年来,我县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推行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由于县财力有限,学校自身创收少,实行校长年薪制条件还不成熟;改革打破了长期稳固的“铁饭碗”、“大锅饭”体制,少数教师在思想上一时难以接受,报有抵触情绪。二是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放松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忽视了自我教育,自律性差,教育法制观念淡薄,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水平低。三是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大,全县还有20__0平方米的危房面积,排危资金难以落实,基础教育设施的改造任务还很 艰巨。四是部分地区的群众对校点布局调整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加之资金扶持力度小,校点布局调整还存在一定阻力。五是在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部分乡镇领导的思想意识跟不上,政策把握不准,对改制后地方政府的责权不清楚,不能切实认真履行政府的教育责任。二、20__年教育工作的启示总结我县20__年教育工作的得与失,我们对如何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一)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中国若干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高度结合,这是我们抓好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也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在谋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时,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兼顾一般;既要抓升学率,也要抓普及率;既要重视普通教育,也要重视职成教育;既要搞好硬件建设,也要搞好软件建设;既要正视当前的现实状况,又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县的教育事业才会全面、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发展就会顾比失彼,失去平衡,大起大落,缺乏稳定。(二)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有正确的思路20__年,我们按照县委提出的“小学打基础,初中求巩固,高中提质量”的教育发展原则,确定了“软硬件并举,重视教育科研,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小学、初中基础,强力推进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科研,狠抓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行以农科教结合和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的综合教育,着力实施校舍建设工程和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使全县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了逢勃发展,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经验总结就是从县委、政府到教育业务主管部门都有一个清淅正确的教育发展思路。(三)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以质的提升为根本教育事业的发展包含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个方面。我县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期,由于客观形势的需要和主观意识的考虑不周,教育从整个面上来说,是量的发展大于质的发展。目前,我县尚有中小学校点541所(个),这在全州来说是最多的,这种粗放型的校点布局,使投入不能集中,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不能充分利用,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还影响了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必须以质的提升为重点。三、20__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20__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天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抓改革、调结构、固师本、兴教研、强管理、创特色、保‘两基’、提质量”这一总体发展思路,团结率领全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强教育硬件、软件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奋勇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全县教育发展的新跨越。(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我县的教育质量要在20__年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乘势而上,顺势而谋,要让“质量是生命线,管理是聚宝盆”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从而步入长期的、稳定的、良好的竞争态势;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各中小学的教学质量目标责任管理,紧紧围绕“有利于提高天城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全方位开展工作,在全力以赴抓质量的同时,抓好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力争20__年中考600分以上人数突破400人,高考上线人数突破800人,努力实现在全州(中、高考成绩)“争二保三”的目标。(二)进一步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一是强化师德建设,抓好教师的教育法律法规学习,积极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让广大教师模范地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德治教,依法执教。二是实施人才战略,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通过外出学习和聘请专家培训,建设一支既有精深专业水准,又有良好教育素质和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三)搞活用人机制,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是全面推行教师评聘分开、竞争择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的教职工聘任制,促进合理流动,激发教育活力。二是全面实行校内绩效分配制,坚持聘任看实绩,上岗看实干,考核看实效的原则,鼓励冒尖、激励竞争、绩效优先,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三是全面推行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对乡镇中心学校以上校长实行校长工作目标管理,通过对校长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对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校长,实行校长公选制。(四)巩固“两基”成果,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继续花大力气,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危房改造,加大校点调整力度。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推行一个村委会只办一所小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完成中学校点的调整布局和新建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充分利用庆来学校、滇南文武学校教学资源,扩大高中招生规模。力争20__年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0。(五)大力支持引导,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发展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对既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大力支持引导,鼓励尝试;将民办学校的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师培训,教研教改,评估表彰等工作统一纳入管理范围;以庆来学校,滇南文武职业学校为重点,创建一批民办教育的示范窗口学校,促进“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教育投入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教育发展天城三中教学楼、西民中综合楼、朋普中学教学楼于20__年3月投入使用;天城二中教学楼、天城四中教学楼、新哨中心小学教学楼、古城小学教学楼于20__年9月投入使用;其它在建工程项目20__年底竣工。同时继续加强农村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州危改专项资金支持,按计划排除农村小学危房。(七)做好学校安全卫生和收费管理工作,促进教育有序发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机构,健全制度,经常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经常开展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全面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严格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坚持亮证收费,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决不超项目超标准收费。对违规违纪乱收费者,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总结过去,我们有得也有失,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和挑战,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切实履行政府的教育责任,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实践,发扬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断提高我县的教育综合水平,更好地为我县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托班教师论文范文第6篇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

(2004年12月21日)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县2004年的教育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切实落实“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投入,夯基础,重管理,提质量,抓改革,谋发展,全县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报告2004年全县的教育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2004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一)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兴教研,强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一年来,我们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以“讲质量,求效益”为根本目的,充分利用各级教研组织所形成的教研网络,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才智,自上而下广泛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教师论文评比、专项课题研究、小学生文化素质测试、中考试题研究、中高考质量分析等教学研究活动,制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奖惩实施办法,加大奖惩力度,加强质量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4年,全县受省、州、县各级表彰的三好学生有321人,优秀学生干部90人;中小学生品德评定合格率为99.9%;中考600分以上达343人,比去年增加225人,最高分672人,荣获全州中考状元;高考上线人数693人,比去年增加286人,其中,达到重点线137人,比去年增加63人,达到一般本科线271人,比去年增加130人,达到专科线285人,比去年增加93人;高考最高分612分,居全州文科第6名,荣获“红烟桃李奖”,中考、高考成绩均跃居全州第三位。

(二)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3年8月调整充实了县属中学的领导班子后,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于今年7月,对全县乡镇中学和中心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选拔和任命;对全县140位中心学校校长、副校长和完小校长进行校长岗位业务培训。一支年轻有为、结构合理、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学校干部队伍正在形成。

为了提高师资素质,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县人民政府拨款30万元,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通过引、培结合的方式,使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全年共引进语文、数学、英语本科生22人,招考聘用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88人;全方位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中小学教师2838人;选派5批629位教师参加省、州举办的新课程培训,推荐55位骨干教师参加州举办的英语、物理等6个学科的培训,举办计算机运用培训13期963人;邀请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等6人到我县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和语文、数学、英语教师861人;组织中小学教师24人到部级课改实验区石林县学习考察新课程,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基科”和文综、理综高中教师11人到全国名校湖北黄岗中学、武昌实验中学考察学习。通过采取多种举措,广大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维,提高了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意识水平。

(三)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今年7月,州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三级干部会议结束后,我县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许翔、副县长韩天识等6位县领导为副组长, 1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步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询,反复研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中共天城县委、天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天城县直属中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乡镇中小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中小学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与年薪制实施方案》及《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以指导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年内,圆满结束了在天城三中和西二中学试行的校长公选工作,在全县各学校启动实施了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

(四)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认真实施《天城县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意见》,在总结县内外校点调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撤校并点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校点布局调整的步伐。今年,县财政投入资金150万元,启动了天城二中、天城三中、朋普中学教学楼的建设,以扩大办学规模,为中学合并创造条件。教育局筹措资金10多万元,为朋普、江边、东山等乡镇10个村委会的集中办学点购置床架100余张,行李、洗漱用品300余套,电视机10台,办公桌椅50余套。年内撤销了中学7所,小学15所,小学校点56个,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局调整计划,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空前

为了打牢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办学水平,扩大办学效益,认真贯彻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学校布局调整与校舍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多方筹集经费,全面启动了校舍建设工程,加快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2004年,全县规划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5000万元,对乡镇政府所在地以上的中小学进行改造,扩建和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24幢,年内已开工建设的学校有4所,即天城二中、天城三中、西山民族中学、朋普中学,完成招投标工作的学校有3所,即天城四中、新哨镇中心学校、弥阳镇古城小学,其它学校的建设项目也相继进入了地质勘探、场地规划和图纸初设阶段;年内还争取了省级危改项目6个,各级投入危改资金1536万元,完成中小学危改项目7个,新建校舍面积5489平方米;向州级争取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款30万元,远程教育设备补助款40万元,建成了远程教育卫星站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35个;西山民族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省级投资项目和民族团结示范校的部级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已完成,申报项目资金共计390万元。

(六)高中“瓶颈”制约有所突破

积极按照“合理规划、统筹全盘、重点突出、兼顾一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效管理、提质增效”的高中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压缩天城一中招生规模,向精品型高中转变,扩大天城二中、天城三中、天城四中办学规模,在职教中心尝试办好综合高中,同时引导、鼓励和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兴办高中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今年9月,天城一中完成高中招生10个班415人,天城二中完成高中招生6个班334人,天城三中完成高中招生4个班240人,天城四中完成高中招生7个班415人,职教中心完成高中招生2个班118人,庆来学校完成高中招生12个班384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 1906人,超额完成了州下达的高中招生任务。

(七)职成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坚持职成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规范和加强了对职成教育的管理,建立起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各乡镇中学为支撑,乡村两级成技校为补充的职成教育体系。职教中心充分发挥其办学优势,开展对在职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干部职工计算机培训963人,普通话培训1期1010人,输送职高中专生198人;各乡镇中学在开设好劳动技术课的同时,实行了初三年级的职教分流教学,对1160名学生进行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乡村两级成技校以扫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扫除文盲161人,扫盲提高班结业898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9184人次,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

(八)民办教育生机凸现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切实加强了对社会力量办学的领导和管理。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对社会力量办学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民办学校在征地、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样的优惠待遇。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政策、学籍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把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对民办学校实行了年检审查制度,加强了对民办学校在办学方针、教育信息、课程标准、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形成了以庆来学校和滇南文武职业学校为代表的民办教育示范性窗口学校。2004年,全县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完全中学1所,普通初中3所,普通完全小学6所,幼儿园41所;在校职高生7个班530人,普高生12个班384人,初中生23个班906人,小学生39个班986人,幼儿学生2412人;教职工309人。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九)企业办学改制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积极按照省州有关国有企业分离办学的意见要求,主动同辖区内的企业协调配合,做好学校改制移交工作,除东风农场所辖4所学校暂未移交外,东风氮肥厂、巡检司电厂、天城糖厂、朋普糖厂所办的4所学校已顺利移交,其学生全部安排到地方学校就读,学校教职工由企业安排,学校设施归企业使用,教学设备由政府接管。

一年来,我县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推行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由于县财力有限,学校自身创收少,实行校长年薪制条件还不成熟;改革打破了长期稳固的“铁饭碗”、“大锅饭”体制,少数教师在思想上一时难以接受,报有抵触情绪。二是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放松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忽视了自我教育,自律性差,教育法制观念淡薄,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水平低。三是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大,全县还有20000平方米的危房面积,排危资金难以落实,基础教育设施的改造任务还很艰巨。四是部分地区的群众对校点布局调整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加之资金扶持力度小,校点布局调整还存在一定阻力。五是在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部分乡镇领导的思想意识跟不上,政策把握不准,对改制后地方政府的责权不清楚,不能切实认真履行政府的教育责任。

二、2004年教育工作的启示

总结我县2004年教育工作的得与失,我们对如何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中国若干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高度结合,这是我们抓好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也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在谋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时,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兼顾一般;既要抓升学率,也要抓普及率;既要重视普通教育,也要重视职成教育;既要搞好硬件建设,也要搞好软件建设;既要正视当前的现实状况,又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县的教育事业才会全面、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发展就会顾比失彼,失去平衡,大起大落,缺乏稳定。

(二)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2004年,我们按照县委提出的“小学打基础,初中求巩固,高中提质量”的教育发展原则,确定了“软硬件并举,重视教育科研,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小学、初中基础,强力推进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科研,狠抓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行以农科教结合和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的综合教育,着力实施校舍建设工程和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使全县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了逢勃发展,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经验总结就是从县委、政府到教育业务主管部门都有一个清淅正确的教育发展思路。

(三)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以质的提升为根本

教育事业的发展包含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个方面。我县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期,由于客观形势的需要和主观意识的考虑不周,教育从整个面上来说,是量的发展大于质的发展。目前,我县尚有中小学校点541所(个),这在全州来说是最多的,这种粗放型的校点布局,使投入不能集中,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不能充分利用,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还影响了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必须以质的提升为重点。

三、2005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200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天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抓改革、调结构、固师本、兴教研、强管理、创特色、保‘两基’、提质量”这一总体发展思路,团结率领全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强教育硬件、软件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奋勇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全县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我县的教育质量要在2004年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乘势而上,顺势而谋,要让“质量是生命线,管理是聚宝盆”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从而步入长期的、稳定的、良好的竞争态势;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各中小学的教学质量目标责任管理,紧紧围绕“有利于提高天城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全方位开展工作,在全力以赴抓质量的同时,抓好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力争2005年中考600分以上人数突破400人,高考上线人数突破800人,努力实现在全州(中、高考成绩)“争二保三”的目标。

(二)进一步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一是强化师德建设,抓好教师的教育法律法规学习,积极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让广大教师模范地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德治教,依法执教。二是实施人才战略,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通过外出学习和聘请专家培训,建设一支既有精深专业水准,又有良好教育素质和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三)搞活用人机制,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全面推行教师评聘分开、竞争择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的教职工聘任制,促进合理流动,激发教育活力。二是全面实行校内绩效分配制,坚持聘任看实绩,上岗看实干,考核看实效的原则,鼓励冒尖、激励竞争、绩效优先,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三是全面推行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对乡镇中心学校以上校长实行校长工作目标管理,通过对校长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对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校长,实行校长公选制。

(四)巩固“两基”成果,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继续花大力气,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危房改造,加大校点调整力度。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推行一个村委会只办一所小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完成中学校点的调整布局和新建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充分利用庆来学校、滇南文武学校教学资源,扩大高中招生规模。力争2005年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0%。

(五)大力支持引导,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发展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对既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大力支持引导,鼓励尝试;将民办学校的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师培训,教研教改,评估表彰等工作统一纳入管理范围;以庆来学校,滇南文武职业学校为重点,创建一批民办教育的示范窗口学校,促进“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教育投入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教育发展

天城三中教学楼、西民中综合楼、朋普中学教学楼于2005年3月投入使用;天城二中教学楼、天城四中教学楼、新哨中心小学教学楼、古城小学教学楼于2005年9月投入使用;其它在建工程项目2005年底竣工。同时继续加强农村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州危改专项资金支持,按计划排除农村小学危房。

(七)做好学校安全卫生和收费管理工作,促进教育有序发展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机构,健全制度,经常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经常开展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全面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严格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坚持亮证收费,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决不超项目超标准收费。对违规违纪乱收费者,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托班教师论文范文第7篇

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会议报告年全县的教育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一)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兴教研,强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一年来,我们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以“讲质量,求效益”为根本目的,充分利用各级教研组织所形成的教研网络,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才智,自上而下广泛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教师论文评比、专项课题研究、小学生文化素质测试、中考试题研究、中高考质量分析等教学研究活动,制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奖惩实施办法,加大奖惩力度,加强质量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年,全县受省、州、县各级表彰的三好学生有321人,优秀学生干部90人;中小学生品德评定合格率为99.9%;中考600分以上达343人,比去年增加225人,最高分672人,荣获全州中考状元;高考上线人数693人,比去年增加286人,其中,达到重点线137人,比去年增加63人,达到一般本科线271人,比去年增加130人,达到专科线285人,比去年增加93人;高考最高分612分,居全州文科第6名,荣获“红烟桃李奖”,中考、高考成绩均跃居全州第三位。

(二)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年8月调整充实了县属中学的领导班子后,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于今年7月,对全县乡镇中学和中心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选拔和任命;对全县140位中心学校校长、副校长和完小校长进行校长岗位业务培训。一支年轻有为、结构合理、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学校干部队伍正在形成。

为了提高师资素质,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县人民政府拨款30万元,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通过引、培结合的方式,使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全年共引进语文、数学、英语本科生22人,招考聘用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88人;全方位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中小学教师2838人;选派5批629位教师参加省、州举办的新课程培训,推荐55位骨干教师参加州举办的英语、物理等6个学科的培训,举办计算机运用培训13期963人;邀请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等6人到我县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和语文、数学、英语教师861人;组织中小学教师24人到部级课改实验区石林县学习考察新课程,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基科”和文综、理综高中教师11人到全国名校湖北黄岗中学、武昌实验中学考察学习。通过采取多种举措,广大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维,提高了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意识水平。

(三)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今年7月,州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三级干部会议结束后,我县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等6位县领导为副组长,1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步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询,反复研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中共天城县委、天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天城县直属中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乡镇中小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中小学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与年薪制实施方案》及《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以指导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年内,圆满结束了在天城三中和西二中学试行的校长公选工作,在全县各学校启动实施了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

(四)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认真实施《天城县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意见》,在总结县内外校点调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撤校并点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校点布局调整的步伐。今年,县财政投入资金150万元,启动了天城二中、天城三中、朋普中学教学楼的建设,以扩大办学规模,为中学合并创造条件。教育局筹措资金10多万元,为朋普、江边、东山等乡镇10个村委会的集中办学点购置床架100余张,行李、洗漱用品300余套,电视机10台,办公桌椅50余套。年内撤销了中学7所,小学15所,小学校点56个,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局调整计划,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空前

为了打牢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办学水平,扩大办学效益,认真贯彻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学校布局调整与校舍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多方筹集经费,全面启动了校舍建设工程,加快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年,全县规划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5000万元,对乡镇政府所在地以上的中小学进行改造,扩建和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24幢,年内已开工建设的学校有4所,即天城二中、天城三中、西山民族中学、朋普中学,完成招投标工作的学校有3所,即天城四中、新哨镇中心学校、弥阳镇古城小学,其它学校的建设项目也相继进入了地质勘探、场地规划和图纸初设阶段;年内还争取了省级危改项目6个,各级投入危改资金1536万元,完成中小学危改项目7个,新建校舍面积5489平方米;向州级争取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款30万元,远程教育设备补助款40万元,建成了远程教育卫星站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35个;西山民族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省级投资项目和民族团结示范校的部级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已完成,申报项目资金共计390万元。

(六)高中“瓶颈”制约有所突破

积极按照“合理规划、统筹全盘、重点突出、兼顾一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效管理、提质增效”的高中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压缩天城一中招生规模,向精品型高中转变,扩大天城二中、天城三中、天城四中办学规模,在职教中心尝试办好综合高中,同时引导、鼓励和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兴办高中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今年9月,天城一中完成高中招生10个班415人,天城二中完成高中招生6个班334人,天城三中完成高中招生4个班240人,天城四中完成高中招生7个班415人,职教中心完成高中招生2个班118人,庆来学校完成高中招生12个班384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906人,超额完成了州下达的高中招生任务。

(七)职成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坚持职成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规范和加强了对职成教育的管理,建立起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各乡镇中学为支撑,乡村两级成技校为补充的职成教育体系。职教中心充分发挥其办学优势,开展对在职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干部职工计算机培训963人,普通话培训1期1010人,输送职高中专生198人;各乡镇中学在开设好劳动技术课的同时,实行了初三年级的职教分流教学,对1160名学生进行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乡村两级成技校以扫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扫除文盲161人,扫盲提高班结业898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9184人次,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

(八)民办教育生机凸现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切实加强了对社会力量办学的领导和管理。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对社会力量办学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民办学校在征地、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样的优惠待遇。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政策、学籍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把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对民办学校实行了年检审查制度,加强了对民办学校在办学方针、教育信息、课程标准、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形成了以庆来学校和滇南文武职业学校为代表的民办教育示范性窗口学校。年,全县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完全中学1所,普通初中3所,普通完全小学6所,幼儿园41所;在校职高生7个班530人,普高生12个班384人,初中生23个班906人,小学生39个班986人,幼儿学生2412人;教职工309人。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九)企业办学改制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积极按照省州有关国有企业分离办学的意见要求,主动同辖区内的企业协调配合,做好学校改制移交工作,除东风农场所辖4所学校暂未移交外,东风氮肥厂、巡检司电厂、天城糖厂、朋普糖厂所办的4所学校已顺利移交,其学生全部安排到地方学校就读,学校教职工由企业安排,学校设施归企业使用,教学设备由政府接管。

一年来,我县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推行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由于县财力有限,学校自身创收少,实行校长年薪制条件还不成熟;改革打破了长期稳固的“铁饭碗”、“大锅饭”体制,少数教师在思想上一时难以接受,报有抵触情绪。二是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放松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忽视了自我教育,自律性差,教育法制观念淡薄,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水平低。三是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大,全县还有20000平方米的危房面积,排危资金难以落实,基础教育设施的改造任务还很艰巨。四是部分地区的群众对校点布局调整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加之资金扶持力度小,校点布局调整还存在一定阻力。五是在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部分乡镇领导的思想意识跟不上,政策把握不准,对改制后地方政府的责权不清楚,不能切实认真履行政府的教育责任。

二、年教育工作的启示

总结我县年教育工作的得与失,我们对如何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中国若干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高度结合,这是我们抓好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也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在谋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时,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兼顾一般;既要抓升学率,也要抓普及率;既要重视普通教育,也要重视职成教育;既要搞好硬件建设,也要搞好软件建设;既要正视当前的现实状况,又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县的教育事业才会全面、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发展就会顾比失彼,失去平衡,大起大落,缺乏稳定。

(二)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年,我们按照县委提出的“小学打基础,初中求巩固,高中提质量”的教育发展原则,确定了“软硬件并举,重视教育科研,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小学、初中基础,强力推进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科研,狠抓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行以农科教结合和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的综合教育,着力实施校舍建设工程和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使全县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了逢勃发展,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经验总结就是从县委、政府到教育业务主管部门都有一个清淅正确的教育发展思路。

(三)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以质的提升为根本

教育事业的发展包含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个方面。我县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期,由于客观形势的需要和主观意识的考虑不周,教育从整个面上来说,是量的发展大于质的发展。目前,我县尚有中小学校点541所(个),这在全州来说是最多的,这种粗放型的校点布局,使投入不能集中,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不能充分利用,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还影响了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必须以质的提升为重点。

三、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天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抓改革、调结构、固师本、兴教研、强管理、创特色、保‘两基’、提质量”这一总体发展思路,团结率领全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强教育硬件、软件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奋勇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全县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我县的教育质量要在年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乘势而上,顺势而谋,要让“质量是生命线,管理是聚宝盆”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从而步入长期的、稳定的、良好的竞争态势;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各中小学的教学质量目标责任管理,紧紧围绕“有利于提高天城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全方位开展工作,在全力以赴抓质量的同时,抓好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力争年中考600分以上人数突破400人,高考上线人数突破800人,努力实现在全州(中、高考成绩)“争二保三”的目标。

(二)进一步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一是强化师德建设,抓好教师的教育法律法规学习,积极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让广大教师模范地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德治教,依法执教。二是实施人才战略,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通过外出学习和聘请专家培训,建设一支既有精深专业水准,又有良好教育素质和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三)搞活用人机制,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全面推行教师评聘分开、竞争择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的教职工聘任制,促进合理流动,激发教育活力。二是全面实行校内绩效分配制,坚持聘任看实绩,上岗看实干,考核看实效的原则,鼓励冒尖、激励竞争、绩效优先,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三是全面推行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对乡镇中心学校以上校长实行校长工作目标管理,通过对校长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对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校长,实行校长公选制。

(四)巩固“两基”成果,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继续花大力气,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危房改造,加大校点调整力度。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推行一个村委会只办一所小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完成中学校点的调整布局和新建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充分利用庆来学校、滇南文武学校教学资源,扩大高中招生规模。力争年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0%。

(五)大力支持引导,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发展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对既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大力支持引导,鼓励尝试;将民办学校的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师培训,教研教改,评估表彰等工作统一纳入管理范围;以庆来学校,滇南文武职业学校为重点,创建一批民办教育的示范窗口学校,促进“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教育投入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教育发展

天城三中教学楼、西民中综合楼、朋普中学教学楼于年3月投入使用;天城二中教学楼、天城四中教学楼、新哨中心小学教学楼、古城小学教学楼于年9月投入使用;其它在建工程项目年底竣工。同时继续加强农村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州危改专项资金支持,按计划排除农村小学危房。

(七)做好学校安全卫生和收费管理工作,促进教育有序发展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机构,健全制度,经常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经常开展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全面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严格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坚持亮证收费,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决不超项目超标准收费。对违规违纪乱收费者,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托班教师论文范文第8篇

我县2004年的教育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切实落实“科教兴县”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增投入,夯基础,重管理,提质量,抓改革,谋发展,全县的教育事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在,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报告2004年全县的教育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2004年的主要工作成就

(一)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兴教研,强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一年来,我们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办学思想,以“讲质量,求效益”为根本目的,充分利用各级教研组织所形成的教研网络,积极发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才智,自上而下广泛深入开展课堂教学评比、教师论文评比、专项课题研究、小学生文化素质测试、中考试题研究、中高考质量分析等教学研究活动,制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奖惩实施办法,加大奖惩力度,加强质量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04年,全县受省、州、县各级表彰的三好学生有321人,优秀学生干部90人;中小学生品德评定合格率为99.9%;中考600分以上达343人,比去年增加225人,最高分672人,荣获全州中考状元;高考上线人数693人,比去年增加286人,其中,达到重点线137人,比去年增加63人,达到一般本科线271人,比去年增加130人,达到专科线285人,比去年增加93人;高考最高分612分,居全州文科第6名,荣获“红烟桃李奖”,中考、高考成绩均跃居全州第三位。

(二)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2003年8月调整充实了县属中学的领导班子后,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于今年7月,对全县乡镇中学和中心学校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考核、选拔和任命;对全县140位中心学校校长、副校长和完小校长进行校长岗位业务培训。一支年轻有为、结构合理、富有朝气与活力的学校干部队伍正在形成。

为了提高师资素质,增强教育发展后劲,县人民政府拨款30万元,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通过引、培结合的方式,使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全年共引进语文、数学、英语本科生22人,招考聘用师范类大专以上毕业生88人;全方位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培训中小学教师2838人;选派5批629位教师参加省、州举办的新课程培训,推荐55位骨干教师参加州举办的英语、物理等6个学科的培训,举办计算机运用培训13期963人;邀请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等6人到我县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和语文、数学、英语教师861人;组织中小学教师24人到部级课改实验区石林县学习考察新课程,组织语文、数学、英语“三基科”和文综、理综高中教师11人到全国名校湖北黄岗中学、武昌实验中学考察学习。通过采取多种举措,广大教育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思维,提高了自我发展、自我丰富、自我完善的意识水平。

(三)教育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今年7月,州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三级干部会议结束后,我县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县委副书记许翔、副县长韩天识等6位县领导为副组长,1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积极稳步地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县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询,反复研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中共天城县委、天城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实施意见》、《天城县直属中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乡镇中小学校长公选方案》、《天城县中小学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与年薪制实施方案》及《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以指导全县的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年内,圆满结束了在天城三中和西二中学试行的校长公选工作,在全县各学校启动实施了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教师聘任制和绩效分配制。

(四)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认真实施《天城县中小学校点布局调整意见》,在总结县内外校点调整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撤校并点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快校点布局调整的步伐。今年,县财政投入资金150万元,启动了天城二中、天城三中、朋普中学教学楼的建设,以扩大办学规模,为中学合并创造条件。教育局筹措资金10多万元,为朋普、江边、东山等乡镇10个村委会的集中办学点购置床架100余张,行李、洗漱用品300余套,电视机10台,办公桌椅50余套。年内撤销了中学7所,小学15所,小学校点56个,较好地完成了学校布局调整计划,大大提高了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五)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空前

为了打牢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提高办学水平,扩大办学效益,认真贯彻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把学校布局调整与校舍建设结合起来,积极争取省州支持,多方筹集经费,全面启动了校舍建设工程,加快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2004年,全县规划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5000万元,对乡镇政府所在地以上的中小学进行改造,扩建和新建教学楼、学生宿舍楼24幢,年内已开工建设的学校有4所,即天城二中、天城三中、西山民族中学、朋普中学,完成招投标工作的学校有3所,即天城四中、新哨镇中心学校、弥阳镇古城小学,其它学校的建设项目也相继进入了地质勘探、场地规划和图纸初设阶段;年内还争取了省级危改项目6个,各级投入危改资金1536万元,完成中小学危改项目7个,新建校舍面积5489平方米;向州级争取了现代信息技术设备配置款30万元,远程教育设备补助款40万元,建成了远程教育卫星站6个,教学光盘播放点35个;西山民族中学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省级投资项目和民族团结示范校的部级投资项目申报工作已完成,申报项目资金共计390万元。

(六)高中“瓶颈”制约有所突破

积极按照“合理规划、统筹全盘、重点突出、兼顾一般、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高效管理、提质增效”的高中教育发展基本方针,压缩天城一中招生规模,向精品型高中转变,扩大天城二中、天城三中、天城四中办学规模,在职教中心尝试办好综合高中,同时引导、鼓励和配合社会力量参与兴办高中教育,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今年9月,天城一中完成高中招生10个班415人,天城二中完成高中招生6个班334人,天城三中完成高中招生4个班240人,天城四中完成高中招生7个班415人,职教中心完成高中招生2个班118人,庆来学校完成高中招生12个班384人,全县普通高中招生1906人,超额完成了州下达的高中招生任务。

(七)职成教育发展态势良好

坚持职成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规范和加强了对职成教育的管理,建立起了以县职教中心为龙头,各乡镇中学为支撑,乡村两级成技校为补充的职成教育体系。职教中心充分发挥其办学优势,开展对在职干部职工的业务培训和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干部职工计算机培训963人,普通话培训1期1010人,输送职高中专生198人;各乡镇中学在开设好劳动技术课的同时,实行了初三年级的职教分流教学,对1160名学生进行了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乡村两级成技校以扫盲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为重点,扫除文盲161人,扫盲提高班结业898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79184人次,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智力支持。

(八)民办教育生机凸现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切实加强了对社会力量办学的领导和管理。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对社会力量办学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民办学校在征地、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等方面与公办学校享有同样的优惠待遇。教育主管部门在招生政策、学籍管理、教师培训等方面把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对待,对民办学校实行了年检审查制度,加强了对民办学校在办学方针、教育信息、课程标准、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工作指导,形成了以庆来学校和滇南文武职业学校为代表的民办教育示范性窗口学校。2004年,全县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完全中学1所,普通初中3所,普通完全小学6所,幼儿园41所;在校职高生7个班530人,普高生12个班384人,初中生23个班906人,小学生39个班986人,幼儿学生2412人;教职工309人。民办教育的发展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

(九)企业办学改制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积极按照省州有关国有企业分离办学的意见要求,主动同辖区内的企业协调配合,做好学校改制移交工作,除东风农场所辖4所学校暂未移交外,东风氮肥厂、巡检司电厂、天城糖厂、朋普糖厂所办的4所学校已顺利移交,其学生全部安排到地方学校就读,学校教职工由企业安排,学校设施归企业使用,教学设备由政府接管。

一年来,我县的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在推行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由于县财力有限,学校自身创收少,实行校长年薪制条件还不成熟;改革打破了长期稳固的“铁饭碗”、“大锅饭”体制,少数教师在思想上一时难以接受,报有抵触情绪。二是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放松了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忽视了自我教育,自律性差,教育法制观念淡薄,依法治教,依法执教的水平低。三是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大,全县还有20000平方米的危房面积,排危资金难以落实,基础教育设施的改造任务还很艰巨。四是部分地区的群众对校点布局调整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加之资金扶持力度小,校点布局调整还存在一定阻力。五是在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部分乡镇领导的思想意识跟不上,政策把握不准,对改制后地方政府的责权不清楚,不能切实认真履行政府的教育责任。

二、2004年教育工作的启示

总结我县2004年教育工作的得与失,我们对如何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协调发展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总结中国若干年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含义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的本质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高度结合,这是我们抓好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教育事业的发展当然也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因此,我们在谋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大计时,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兼顾一般;既要抓升学率,也要抓普及率;既要重视普通教育,也要重视职成教育;既要搞好硬件建设,也要搞好软件建设;既要正视当前的现实状况,又要考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我县的教育事业才会全面、稳步、协调、可持续发展。如果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教育发展就会顾比失彼,失去平衡,大起大落,缺乏稳定。

(二)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有正确的思路

2004年,我们按照县委提出的“小学打基础,初中求巩固,高中提质量”的教育发展原则,确定了“软硬件并举,重视教育科研,突出教育教学质量、夯实小学、初中基础,强力推进高中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科研,狠抓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行以农科教结合和普教、职教、成教三教统筹的综合教育,着力实施校舍建设工程和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使全县各级各类教育事业获得了逢勃发展,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最根本的经验总结就是从县委、政府到教育业务主管部门都有一个清淅正确的教育发展思路。

(三)发展教育事业,必须以质的提升为根本

教育事业的发展包含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两个方面。我县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时期,由于客观形势的需要和主观意识的考虑不周,教育从整个面上来说,是量的发展大于质的发展。目前,我县尚有中小学校点541所(个),这在全州来说是最多的,这种粗放型的校点布局,使投入不能集中,师资力量和设施设备不能充分利用,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还影响了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因此,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盲目地追求数量,而必须以质的提升为重点。

三、2005年教育发展的基本思路

200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天城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关键一年。我们将按照“抓改革、调结构、固师本、兴教研、强管理、创特色、保‘两基’、提质量”这一总体发展思路,团结率领全县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加强教育硬件、软件建设,夯实教育发展基础,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切实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效益,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奋勇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实现全县教育发展的新跨越。

(一)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

教育质量是办学的生命。我县的教育质量要在2004年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基础上,乘势而上,顺势而谋,要让“质量是生命线,管理是聚宝盆”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从而步入长期的、稳定的、良好的竞争态势;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县各中小学的教学质量目标责任管理,紧紧围绕“有利于提高天城教育质量”这个中心全方位开展工作,在全力以赴抓质量的同时,抓好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力争2005年中考600分以上人数突破400人,高考上线人数突破800人,努力实现在全州(中、高考成绩)“争二保三”的目标。

(二)进一步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一是强化师德建设,抓好教师的教育法律法规学习,积极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和理想信念教育,让广大教师模范地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德修身,以德育人,以德治教,依法执教。二是实施人才战略,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通过外出学习和聘请专家培训,建设一支既有精深专业水准,又有良好教育素质和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科研型教师队伍,不断推进教育事业向前发展。

(三)搞活用人机制,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全面推行教师评聘分开、竞争择优、全员聘用、竞争上岗的教职工聘任制,促进合理流动,激发教育活力。二是全面实行校内绩效分配制,坚持聘任看实绩,上岗看实干,考核看实效的原则,鼓励冒尖、激励竞争、绩效优先,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三是全面推行校长目标考核奖励制,对乡镇中心学校以上校长实行校长工作目标管理,通过对校长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对考核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校长,实行校长公选制。

(四)巩固“两基”成果,加快发展普通高中教育

继续花大力气,高标准、高质量地进行危房改造,加大校点调整力度。一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推行一个村委会只办一所小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二是完成中学校点的调整布局和新建工程项目,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充分利用庆来学校、滇南文武学校教学资源,扩大高中招生规模。力争2005年全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50%。

(五)大力支持引导,促进民办教育快速发展

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对既符合《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的,大力支持引导,鼓励尝试;将民办学校的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师培训,教研教改,评估表彰等工作统一纳入管理范围;以庆来学校,滇南文武职业学校为重点,创建一批民办教育的示范窗口学校,促进“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教育投入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教育发展

天城三中教学楼、西民中综合楼、朋普中学教学楼于2005年3月投入使用;天城二中教学楼、天城四中教学楼、新哨中心小学教学楼、古城小学教学楼于2005年9月投入使用;其它在建工程项目2005年底竣工。同时继续加强农村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中央、省、州危改专项资金支持,按计划排除农村小学危房。版权所有

(七)做好学校安全卫生和收费管理工作,促进教育有序发展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机构,健全制度,经常进行安全卫生知识教育,强化安全防范意识,经常开展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全面检查,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严格规范中小学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坚持亮证收费,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决不超项目超标准收费。对违规违纪乱收费者,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托班教师论文范文第9篇

在喜迎新年的礼炮声中,我们即将与写满辉煌史的2006年告别。今天,我校召开八届五次教职工大会,首先,我代表学校班子向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及学校的健康发展,付出辛勤汗水和心血的全体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祝愿全体老师幸福安康,工作顺利!

受学校班子的委托,下面我就2006年学校工作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请审议。

2006年,在区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建设稳定和谐、科学发展的陈仓初中为总体目标,紧紧围绕“降低工作重心,提高工作效益,突出教学中心,确保学校发展”这一工作思路,以“和谐管理,务实管理”为理念,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整合育人资源,求得育人的最佳效益。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先后被教育局推荐为区委、区政府“创佳评差”活动最佳单位和“依法治校”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教育局评为素质教育示范校,被省教育厅命名为“陕西省示范初中”。在陈仓初中的发展史上描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给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无不凝结着全体教师的心血和汗水。

一、胜利通过了“陕西省示范初中”验收,实现了陈仓初中人几年来的夙愿。

学校以创建“省级示范初中”为目标,坚持管理创新,提升了办学水平。按照标准要求,落实硬件,强化软件。从学校管理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从创建方案、制度措施到档案资料、专题片《走向辉煌》的制作,逐项落实,层层把关,保证了各项创建活动的如期进行。6月2日顺利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被命名为陕西省示范初中。这是陈仓初中人努力奋斗的结果,这也是陈仓初中人继续努力的一个新的起点。

二、确立创建和谐学校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能,增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和谐氛围是培养团队精神、推进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学校领导班子认真总结学校管理得失,提出了“和谐管理,务实管理”的理念,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推进学校稳步发展。

学校制定了《创建陕西省示范初中方案》、《素质教育示范校创建方案》、《学校管理示范校创建方案》等,提出了以同志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论述为指导,依托校本教研和新课改,改变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努力构建和谐陈仓初中的指导思想;形成了办学的核心思想:发展目标是“办示范初中,建名牌学校”;发展策略和路子是“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办学框架为“一主体、两实践、四目标”(以打造陈仓初中品牌质量形象为主体,以管理创新和教育科研为两实践活动,以一流的校风、一流的管理、一流的骨干教师队伍、一流的优秀学生群体为目标)。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学校又提出了“减轻师生过重负担”,“建立教学质量长效保障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加快培植陈仓初中办学优势”等一系列论题和“管理科学化,教育科研化,育人特色化”的指导思想,不断引导全体教师明确学校定位,提升办学品位,打造学校品牌质量形象。

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学校的关键。我们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完善制度建设的同时,把人性化管理渗透于教职工队伍管理中,变被动管理为主动参与,提高了管理效能。

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工作有章可循。学初,在教职工中广泛征求对学校管理的意见,并逐一进行论证落实。修订完善了有关管理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首先制定各项管理制度,提出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师德教育的计划要求;坚持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依据《陈仓初中教职工考核奖励办法》严格实行量化考核,建有完整的教师业务考核档案。

二是鼓励教师进修,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学校号召并组织、鼓励教师进修、培训,制定了具体的《教师培训计划与实施办法》,《骨干教师与青教培养方案》,学校一直尽量争取机会投入经费,分期分批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会、培训会,到兄弟学校学习取经。目前教师中涌现出省级先进工作者、优质课教师6人,市级先进工作者、市级教学能手15名,区级教学能手42名,占到了全校教师的55.4%;仅今年内有刘宏波、吕凤凤、孙红梅、黄亚军、潘灵娟等5名同志被评为市级教学能手、新秀,贾耀辉、马利平、张海丽等3名同志被评为区级教学能手、新秀。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全校本科及以上学历53名,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54.4%;中高级职称30人;今年有14名教师参加了专升本学历教育学习,有6名教师参加了新课程培训,有35人参加了计算机二级培训;年内教师论文获区级以上奖励或在有关报刊发表38篇。

三是落实福利待遇,调动其积极性。在学校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尽力为教师办实事,设立了教师月岗位综合奖,依照奖励方案进行考核奖惩;为每个备课组办公室购买了饮水机,改造了暖气管道和安装火炉,解决了教师饮水和取暖问题;设立了教工活动室,丰富了教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探望慰问家中有事或生病的教师及退休教师,送去组织的关怀;特别是恢复提高了在教师中反响强烈的房补和医保费。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促成了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心暢气顺,奋发有为,促成了和谐奋进的教师队伍。良好和谐的氛围,推进了学校的稳步发展。

三、强化学校管理,狠抓教学教研,努力打造质量品牌形象

学校加强和改善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管理能力,各处室管理切实到位,责任明确;各教研组和班级工作认真扎实,极大地发挥了各个管理层的职能。把制度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制度内化成每个人的自觉行为。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考核,注重过程性与终结性管理相结合,狠抓了常规管理细则的落实。巩固了良好的管理运行机制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狠抓课堂实践和教研活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深入实践新课程,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新课标理论,围绕教研专题深化课改,认真组织校内组内教学观摩,大练教学基本功。狠抓毕业班和学科竞赛辅导两项工作,使初三数理化、初二英语、数学、初一数学竞赛辅导工作落到了实处,学科竞赛和中考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5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荣获省级奖励48人,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获省级奖20人,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获省级奖22人。在今年的初中毕业生中考(三合一考试)中,上本学区(虢中)普通线(464分)311人,上虢中重点录取线(517分)148人;上宝中录取线(542分,不含理化生实验成绩)20人,上宝中扩招线(517分,不含理化生实验成绩)121人。在这些喜人的成绩背后,无不渗透着我们每位教师的汗水和心血。

四、德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形成了高素质的学生群体。

学校注重班主任队伍建设,细化班主任(班级)工作管理,突出竞争与提高。加强班级工作指导与班级间工作经验交流,促进了班级工作整体提高。细化班级管理,加大检查考核力度,督促班主任创造性工作,形成了班级工作竞争局面。一是以养成教育为基础,加强文明行为培养。二是配合新“双创”工作,培养提高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加强了住宿生的教育和管理。四是通过法制报告会,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是其知法、懂法、守法。五是通过评选学生各种先进个人、发展团员活动,树立学习榜样,激励学生不断上进。寓教于多种活动,提高了学生教育的水平和层次。

五、坚持综合治理,确保学校安全,努力创建平安校园

学校成立了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校长全盘负责学校综治工作;副校长具体抓好综治措施的落实、督查工作;总务处负责校舍安全和门卫管理,清除一切安全隐患;政教处负责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教务处负责抓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依法执教意识。在综治方面,我们采取“五条措施”“把好十关”。

这五条措施,一是坚持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全班学生,科任教师帮教后进生的安全管理责任制;二是定期召开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发放安全教育《告家长书》二次,落实了学生校外安全责任;三是坚持不懈地制止学生进录像厅、游戏厅、娱乐厅和网吧;四是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来校作法制教育报告,进行法制教育;学校开展安全法制教育月活动,学生聆听了《反报告会》和《法制报告会》两场,并观看法制系列教育片《为了明天》、《为了母亲的微笑》3集90场次。收交师生法律知识答卷2次4000份,征文500余篇。各班召开安全法制主题班会30余次。与走读生、住校生和租住生签订《安全责任书》1900份。五是对严重违纪学生进行校纪处分、跟踪帮教,杜绝了重大违纪事件的发生,保证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抓好各项措施落实,把好安全十道关口:一把学生考勤管,班主任跟班检查,发现未到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查明原因;二把门卫管理关,除按时开关校门外,对外来人员盘查登记,对来访者设立专门接待处,坚决制止不明身份者随便进入校园;三把活动设施关,总务处每日巡回检查校内基础设施,发现门、窗、栏杆、体育设施有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四把活动安全关,政教处在课间检查学生活动情况,发现不利于安全的活动情况及时制止;五把值周值班检查关,值周领导与值周员每天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处理,晚上安排值班领导护校负责学校安全工作;六把分校管理关,针对我校在教师进修学校设有教学点,操场在校外等情况,学校安排一名校级领导两名干事专门管理教学点工作,学生上体育课、音乐课和实验课来总校时,要求科任老师清查人数整队往返;七把外出活动批报关,学校实行外出活动报告制度,全校性大型活动报教育局批准,对年级和整班外出活动报校长批准,每次活动都要统一安排,统一强调安全,由学校领导负责,班主任、科任老师随班参与管理,确保每次活动学生安全去、安全归;八把课前放学巡逻关,学校及教学点均设有巡逻队,每天上、下午提前30分钟到校,在门口检查学生仪表、纪律,放学后在校园、楼道巡查;九把校外路队护送关,政教处安排专人,每天在校门外育才园护送学生安全回家;十把安全管理考核关,学校把学生的安全列入班级评估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今年内学校没有发生一起学生安全事故,确保了学校平安。

六、积极开展新“双创”工作,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品位

今年借创“全国文明城市”之际,学校组织七年级学生参加了区上举办的“文明习惯进万家”万名学生签名活动。学校“文明城市之窗”专题广播,从今年5月21日开始,每天利用来校前、放学后的时间定期播出,共制作了36期,主要从倡导文明习惯、心理健康、卫生常识等方面进行教育,不仅使文明种子播洒在幼小的心灵,而且教育了广大市民,成为我区新“双创”工作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校团委“校园之声”广播从去年3月来,每周3期,紧贴学生实际,从行为习惯、心理调适、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坚持至今。用优美的环境影响人、教育人、塑造人。

学校把创建园林式学校作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巩固“创卫”、“创模”成果,提升办学品位,加快和谐陈仓建设步伐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拆墙透绿。学校对校门和围墙进行了改造,在校门东侧悬挂喷绘宣传版面,将西侧砖墙推倒建成不锈钢透视栅栏墙,并在透视墙外新建一块119平方米的草坪。二是植树建绿。三是修坛造绿。四是垂直增绿。绿化面积1364.5平方米,覆盖率36.7℅.使校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把校园绿化和美化心灵融为一体,把园林环境、文明环境和育人环境融为一体,浓厚了育人环境,也提升了办学品位。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好党建工作,推动学校协调发展

学校领导班子带头抓好自身建设,廉洁自律,坚持“以学习促进步、以团结求发展”的原则,召开支委会和民主生活会,对全体党员进行党的基础知识学习培训,按计划发展党员、培养积极分子。

党支部充分发挥监督保证作用,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团结全体教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在支部支持下,召开教职工大会,征求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将收到的教工提案件,转有关处室处理,使教职工提案基本得到了落实。工会组织教工外出参观旅游。在支部的指导下,团委工作也有了较大发展,今年发展新团员210名,团队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活力。学校支部和行政组织廉洁勤政,依法治校,学校无乱收费、乱订滥发教辅资料行为;学校实行了校务公开,全年共公布收费项目标准、先进评选、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等10余次。

忆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未来,我们任重道远。过去的一学年,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学校整体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基本完成了区教育局下达的目标任务。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党支部、校委会向为我校“质量兴校”工程付出辛勤努力的全体教职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历史的辉煌代表我们昨天的荣耀,但并不预示我们明天的成功。在成绩面前,我们应深刻认识到学校工作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如在办学特色的创建方面还不够突出,分校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资金欠缺给学校发展造成一定的困难。“陕西省示范初中”的荣誉,为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在新学年里,我们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整体推进课程改革为中心,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继续以“和谐管理,务实管理”为理念,高奏“内涵求发展,机制求创新,队伍求提高”的主旋律,坚持创新,强化管理,注重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致力于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着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的爱岗敬业勤奋创新的的教师队伍,努力培养一个钻研型的文明守纪勤奋好学的学生群体,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继续强化学校管理,降低工作重心,提高工作效益。要深入贯彻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学校全局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校争光的决心,促进各项工作健康发展。要抓好“三层”、“三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抓“三层”,就是校级决策层准确、及时、富有预见性;各处室管理层要切实到位,明确责任与要求;各教研组和班级实施层要认真扎实,工作不搞形式。抓“三线”,就是抓政教、团队、班主任思想工作德育线;抓教务处、教研组、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生命线;抓总务后勤服务保障供给线。抓“三线”工作主要是抓落实,抓协调,抓实效。

二、落实德育工作措施,注重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实效。要切实落实德育工作计划,建立和培养好一支德育队伍,抓好学初的纪律作风整顿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重点做好学生吸烟、打架、上网、、厌学、违反校纪校规等行为的教育管理工作。要抓好法制纪律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要实施问题学生帮教制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建立充满人文关怀、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管理机制,除健康课教师外,班主任也应成为学生心灵之旅的引领人。进一步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制订实施《陈仓初中学生素质评价方案》,全面优化学生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三、教师要不断学习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希望全体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计划和新课程标准,更新观念,要用新课程理念驾驭教学。教师要做到精心备好每一堂课,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悉心辅导每一名学生,细心批改每一次作业,真心评价每一个学生,耐心研究每一个课题,用师表形象熏陶学生,用渊博知识传授学生,做深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

同志们,代表辉煌的昨天已经过去,迎接挑战的明天就要来临。我校优势与困难交织,机遇与挑战并存,胸怀家长的期盼,远观时代的步伐,我们丝毫不敢懈怠。我们只有团结一心,锐意进取,抓住机遇,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工作,不断开拓创新,才能谱写出陈仓初中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托班教师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汇聚合力,弘扬正气,激发校园活力

1.融洽工作感情

20*年教师节,总书记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总书记所肯定的师德师风,在我们朝阳小学也默默地涌动着,创建是这种精神得以充分体现的大好时机。

在硬件环境不“硬”的情况下,软实力构建显得尤为重要。软实力的构建包括文化力,制度力、凝聚力等校园文化。本学期,学校党支部和工会将继续在丰富教师校园生活上想办法,通过形式多样活动,不断增进工作感情,凝聚人心,让所有的朝阳老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活中更充满自信,更富有尊严。

2.拥有良好心态

著名的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指出:“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成功人士与失败人士的差别在于成功人士有积极的心态,而失败人士习惯与用消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对于职业人的态度就是如此,积极的心态是职业人的阳光,只要向着阳光走,黑暗就永远留在后头!

古往今来,因为具有坚定的态度好信念而取得成功的人比比皆是,他们都是从“过去的他”走向了“成功的他”,这也进一步表明态度、信念决定未来。

成功往往不是能与不能,而是做与不做。不做就永远不可能成功,要做就要怀着积极的心态,确定明确的目标,选择正确的方法,采取快速的行动,尽快达到预期的目标。学校的目标是缩小和玉山镇城区同规模兄弟学校的差距,即使仍然是最后一名,也要寻求进步。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充沛的精力,发扬创建精神,为学校的发展,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发奋图强。

二、强化意识,维护稳定,建设平安环境

安全是学校教育的前提,有了安全的保障,教育才会有序发展,学生才会健康发展,校园才会平安稳定。因此,很多人将“安全”打过这样的比方:安全是天,天是不能塌下来的!

国家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年度教育部工作会议上,对校园安全作了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建设健康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努力做好学校安全工作。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1月26日,昆山市校长会议上,褚志愿局长和全市所有学校的校长签订了《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责任书详细罗列了9条安全目标,明确指出学校负责人安全责任制、责任追究制,高度体现了对校园安全工作的重视。

事实上,“没有安全,何谈教育?”的问题谁都能回答。毋庸置疑,安全教育是当前构建和谐校园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展安全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安全心理态度,更需要使其具备系统的安全知识与技能,还应具备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作出有效适应与正确价值判断的素质,让学生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突发危机……因此安全教育是一个内容非常宽泛的管理与教育大概念。

我们应该制造“平安无事”的祥和,并享受这种祥和,但不能失去校园生活的更多的乐趣。如:爱动、爱跳、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我们不能为了在安全“紧箍咒”下,让孩子“变成”大人,实行“圈养式”教育。安全固然重要,但“圈养式”的教育我们要不得,它会泯灭孩子们童年的快乐。

1.安全教育要突出严肃面孔,也应丰富温馨表情。

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需要长期抓,经常抓,反复抓的一个过程。只有严格地抓好每一个细节,才能使师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将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上学期,我们饱含温情,在安全上做了很多具体的实事:花了3000多元,在厕所和教学楼之间搭建了挡雨的简易顶棚,保证下雨天学生能够从容地行走安全。本学期学校仍将继续为师生提供温馨服务。

2.安全教育要突出思想动员,也应落实具体操作。

学校环境要消除任何安全隐患,管理人员要关注,普通教师,乃至清扫校园的职工,也要时刻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看到不安全现象,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学校继续实行教师外出委托工作的做法。本学期,值日护导需要进一步落实:操场的值日将面临较大的工作视野,走廊值日的(课间活动、午间活动)对于杜绝奔跑追逐现象要进行积极疏导;另外,低年级的教师,要加强课间,尤其是午间管理的护导,学生吃过饭在教室里扭扭打打的现象时有发生。低年级的班主任,要组织学生开展课间小游戏活动(教孩子们玩),可能要更多地发扬“老母鸡”精神,多花时间,多接触学生,杜绝管理的真空时段。总之,加强值日护导、加强班级管理和常规教育,是保证学生活动安全的一个重要抓手,需要一着不让地做好。

本学期,我们将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游戏运动会(可能要花一天时间),将组织学生外出,去亭林园扫墓等活动,德育处、大队部就做好学生室外运动和外出安全方面的教育,要拿出活动方案,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另外,4、5月份,分部校区可能很快面临新校区基建,学生的安全又面临新的形势,总务处、德育处、大队部将联合行动,拟定可行性方案,保证学生学习、课间活动的正常、安全。

3.安全教育要突出标语口号,也应直观生动演绎。

面对安全教育,我们要善于把条文化、概念化的安全知识及有关要求变为通俗易懂、贴近实际、操作性强的语言,变为图文并茂的橱窗板报、震撼人心的标语口号、言简意赅的宣传资料,让师生易于获得真实的感受,得到心灵的震撼。更需寓教于活动之中,多开展一些体验活动、应急处理演习、知识竞赛、评比和表演活动,不断丰富安全教育形式,才会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安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更不能一蹴而就、心存侥幸、敷衍塞责,应该从严治教、规范管理,在警钟长鸣的同时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每一个人都要多一些安全责任,多一些管理智慧,把眼睛放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更多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适应性的训练,安全教育才会演绎出和谐的乐章。

三、依托课堂,狠抓习惯,打造优质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历来主张把养成良好习惯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他的有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论著中,涉及到习惯的论述,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就有百余处之多,可见他把养成青少年学生的良好习惯摆在多么重要的地位。他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因此本学期学校仍将注重对学生好习惯的养成,全体教师要树立“抓习惯就是抓质量”的意识,要让朝阳小学的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习惯、作业习惯、活动习惯、劳动习惯、用餐习惯,因为好习惯属于“为人”的范畴,而“为人”比“为学”不知要重要多少倍。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亏。

1.向课堂常规要质量。

要向40分钟要质量,学生的课堂常规是关键因素之一,高质量与好常规之间存在正相关。在课堂常规建设当中,有的老师还存在着片面的认识:认为常规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有的甚至认为是低年级老师的事。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矛盾混合体,人同样如此,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在各个年龄段需要掌握不同的文化知识,也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特点,因此随着年级的不同,学生的常规也显示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和要求。所以,抓常规是每一个任课教师的事,学生既是老师的教学对象,也是老师的教育对象,这就需要每一个任课教师重视课堂常规。走进课堂,教师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在课堂上,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

上学期,全体教师都树立了“抓习惯就是抓质量”的意识;教导处牵头出台了学校“课堂常规要求”和“课堂常规示范班评比方案”,得到了广大教师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响应,一学期下来,各个班级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关注课堂常规,促进学生习惯的养成。

2.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本学期,学校要继续开展随堂听课,并将随堂听课作为教学管理的日常性、经常性工作,继续不断提高课前准备的充分性,努力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关注教案与教学的吻合性,让质量体现在每一个40分钟。我们要努力把每一堂家常课上得更扎实、更朴实。

关于备课,本学期有所调整:满15年教龄的教师电子备课,其他教师统一手写,所有的教案都要带进教室、摆上讲台。

期末对于“六认真”检查考核的奖励,“优秀”者将增加奖励额度。关于“六认真”检查,我们在体现教学质量(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的同时,还要突出课堂教学,关注教案,重视作业,兼顾培优补差、课外活动,并努力将期末考试和兄弟学校的试卷有意统一,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以帮助我们自己找到真实的位置。

教学质量,人人有责。本学期开始,倡导“人人上好教研课”:以年度计算(年底考核),35周岁以上者,每学年上1节;35周岁以下者,每学期上1节(每学年上2节)。

有这样一句谚语:“人生就像是一块田地,你不去种花,它就会长草。”所以,对青年教师来说,规划好自己的教育人生是极其重要的。本学期,学校将探索性开展教研沙龙,参加对象是40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学科为语文,时间是每双周五的下午,由王雪琴教导负责。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曾经说:“不听别人的戏,就演好自己的戏”。于永正老师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道:“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可见教师专业成长(包括课堂教学),离不开名师的专业引领。因此全体教师要在平时加强学习,把理论知识、课改精神落实到课堂上,通过上课、评课,聆听专家指点,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

学校现代化教育技术上的投入,乘着创建的东风不断健全,广大教师要用足用好,教技室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使用的服务,让现代教技设备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我们要通过朝阳博客这个平台,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心得。

3.向作业习惯要质量。

中小学生能否规范写字,与教师的关系甚为密切,为此,教师的板书和评语至少应该做到端正清楚,笔顺正确。如果教师本人都不把规范写字当回事,学生势必会跟着不规范,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把规范写字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本学期一定要通过老师(不光是语文老师,包括所有任课老师)及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加强重视,加强训练,逐渐形成写字端正清楚,做作业先正确又端正(甚至是美观)的良好习惯。“六认真”中学生的作业的检查,每个学科的作业都有同样的要求。教导处将组织整班作业展示和有关写字比赛。

“向作业要质量”还包括教师对作业的设计,希望作业设计结合教材特点,有难有易有层次,多一点拓展性作业,少一点机械类的作业,使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都得以发展。自然、品社等学科,要保证书上作业保质保量完成。

4.向早读自习要质量。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的时间是宝贵的,面对我们学校的生源现状,要取得成绩,就必须要付出比某些知名学校更多的辛勤努力。本学期仍将沿袭上学期做法,用好早读课,因为上好早读课,既抓了质量,又抓了常规。全体老师要继续珍惜早读时间,抓住自习时机,虽然不用书面备课,但要做到隔天打算,提前准备,把它当成“课”来上,切实落实培优补差。

本学期教导处将会同老师们共谋良策,从课堂教学、作业训练等着手,努力实现改观,实现进步,在缩小和同年级平行班成绩差距的同时,努力缩小和兄弟学校的差距。

四、传扬文化,夯实德育,落实管理规范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各级各类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内容和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将德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1.巩固校园卫生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对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都是一种可靠的精神归宿。在特殊历史时期,学校要继续突出对校园环境的净化建设,并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创设文明、整洁、充实、和谐的育人环境,使每一个工作在校园的朝阳人树立尊严感和自信心。本学期,我们要巩固创建成果,弘扬创建精神,继续要在“净化”上花时间,学校将加强食堂卫生、各专用教室卫生、教室卫生、走廊地面卫生、教师办公室卫生的检查力度,清除学校各个卫生死角,做到人人讲卫生,处处见卫生。学校卫生将全部有值日校长检查,努力督促到位,维护到位。

2.抓好养成教育

学校教育工作不是单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千忙万忙德育工作不能放,各科教育人的思想素质最重要”,特别是实施素质教育,人的素质中思想道德品质更重要。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形成校长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优化德育实践活动,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设计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贴近学生、吸引力强的“主题月”教育活动,抓住纪念日教育的有力契机,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道德体验,养成文明习惯,提高思想素质。特别要做好六年级毕业生的思想稳定工作,学校将在开学初召开六年级任课老师会议,共同商讨,寻求最佳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3.传扬民俗文化

一段时期以来,在所谓“与国际接轨”和“全球一体化”的乱哄哄喊叫中,许多人迷失了自己,出现了一股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的妄自菲薄风气。在某些地方、某些人心目中只有“洋节”,对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却一点也不感兴趣。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假如我们丢掉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都去过洋节,那肯定丢失了中国人的本色。20*年,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被确定为国假,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扬。

作为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是文明的传播者,就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教育,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本学期学校德育处和大队部将结合这些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

4.感受奥运精神

百年奥运,百年梦想。当得知20*奥运在*举行,整个世界都沸腾了,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在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职业的敏感性,要抓住*20*奥运会的机遇,让广大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奥运会中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感受奥运精神、奥运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本学期学校将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看有关的奥运类电视节目,进一步了解奥运,发扬奥运精神,努力学习。三到六年级的学生将读好《奥运精神伴我成长》一书,德育处、大队部将结合奥运举办相关奥运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活动。

5.推进阳光体育

坚持“健康第一”,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让“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深入人心,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深入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让朝阳的孩子动起来、玩起来,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快乐成长。

学校要加大学生活动时间,在每一个午间,每一节活动课,操场上学生活动的身影多一些,教室里埋头作业的孩子少一些,体育器材室借用活动器材的班级多一些。在春季进行学生体育游戏运动会,让孩子们彻底集中玩一天。三位体育老师提前设计比赛项目,让同学们早作准备。

当然,体育组成员要在学校运动竞赛成绩上下工夫,各训练队的指导老师要少为失败找理由,多为成功想办法,多投入时间、多投入智慧。

积极推进阳光体育,切实深化素质教育,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认真落实苏州市“三项规定”和昆山市“八项规定”的需要,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五、勤于学习,善于总结,提高科研能力

1.建好朝阳博客

写博客可以促进学习。要想写出文章,自然不能是泛泛地了解就可以的,要理解了才能写得出来的。这就促进了对某些领域的不断学习和思考。记录收获博客中,常常记录下来的都是瞬间的灵感,对事物的感悟,经过多日思考和实践的结果,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等等,这些都是财富。写博客可以反映成长,可以反映出人的思考过程,而不仅仅是思考结果。对一个问题或领域,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到熟悉,从熟悉到精通。这记录了一个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成长过程。共享知识博客给大家看,大家的博客也给你看。这个问题我解决了,那个问题他解决了。大家互通有无,建立起一个社群,总好过闭门造车。交流看法回复的人对博客的观点或赞同,或反对,大家一起讨论,听听别人的思想,可以促进双方的共同进步。学校将努力建好朝阳博客,全体老师要积极用好朝阳博客,交流自己的看法,促进自己不断成长。

2.学好征订杂志

20*年教育报刊杂志的征订,体现了广大教师对学习的热情、对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视。

书,是大家亲密的伙伴,读书其乐无穷。高尔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如此,读好一本书,就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上学期全体老师积极征订了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本学期就要切切实实的读好、用好所征订的报刊杂志。加强业务杂志的流通,做到美文共赏,好书共读。平时记录一些名家名言。读读教育教学专著,记录其中的精华;看看教育教学杂志,记录一些零碎的名家名言,这些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用来作论文的依据,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业务素养。

3.参与进修培训

当前,国家的进步与民族的强盛已经追根溯源到每一所学校的每一天的每一堂课的每一分钟里,就是在这累积起来的每分钟里,有这么一批必然将成为国家的未来一代人的年轻学生正在拥有知识、正在不断长大。20世纪末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类的知识与技术与日俱增,发展不等人,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教育需要更高的质量与效率,为适应这一需要,教师需要转变,需要参加培训,从而拥有高质量与高效率的现代教学能力。

教师通过再学习,可以尽快理解国家对教育的最新要求,可以尽快掌握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重点,可以不断的、有效的丰富自身实施教学的技能与方法,可以使自己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中拥有更具信心的心态,可以使自己保持活跃的思维和更多的创造力,可以获到学生更多的欢迎。

菜单式的培训即将开始,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已经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了培训的内容,每位老师都要认真参与,完成规定的学时,及时消化听到的,学到的,将他人的经验转化自己的。

学校仍然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历进修,目前学校在读本科教师14人,包括赵厍小学的老师,希望有更多的青年教师参与其中,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4.写好教育故事

教育故事,也被时下称为“教育叙事”,其实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学过程“叙述”出来。

教师所写的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科室将在本学期中尽可能的收集到更多的教育故事,通过朝阳博客、《朝阳简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一快乐。

5.提高论文质量

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岗位,之所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甚至有点挑剔),乃是因为学生作为复杂的生命体,其心理生理特点理应受到细心呵护,其间的各种教育活动有许多科学的道理需要探讨。那种认为只要拥有学科专业知识就能胜任教师工作的想法是越来越行不通了。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是非常复杂的学问,没有任何理由去轻视。教师必须时时刻刻用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掌握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班级管理艺术、教学理论与设计、家庭与社区沟通理论等等,这就离不开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独立地开展相关的研究。将自己的实践上升为理论,是一种进步。学校在上学期末重新修订了考核方案,(获奖)的奖励力度明显加大,本学期教科室将落实把好全体教师论文的质量关,及时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各级各类的征文竞赛,争取在去年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上一篇:四有教师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班教师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