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营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2 04:43:08

投资与营销论文

投资与营销论文范文第1篇

综观整体形势,尽管我国中资金融机构针对各自的金融投资产品已经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营销策略,在科技开发、推广宣传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策略的运用仍是乏力的,推广效果并不好。

(一)营销费用投入大,收效不显着。以外汇理财产品为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推出外汇理财产品后,一些外资银行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荷银也相继加入了这一市场争夺拼杀,各家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投资者。本土商业银行斥巨资投入投资理财服务业务,欲于外资银行试比高。但其行为令人费解,仿佛谁投入越大,谁就是最大的赢家。经过调查,上海、北京、广州、郑州、重庆的消费者对于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的认知状况普遍反映较差。他们被国内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面对众多“看起来差不多的”的产品,变的更加无所适从,边际消费量一路走低。

(二)品牌意识薄弱,整合力不强。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的金融产品,例如上述所说的外汇理财产品,拥有很多“牌子”,金融机构看上去忙个不停,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打造、去维护,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品牌规划,绝大多数做的只是品牌的一个方面、一个局部,往往想到什么做什么:或广告,或包装,或渠道,每个企业都强调自以为重要的环节,但很少有企业把品牌的各个方面都做到位。几年下来,其品牌资产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积累和加强。我国金融企业关于品牌的整合意识还比较薄弱,品牌的努力还停留在某个方面。

(三)产品营销论文缺乏策略,随意性大。对于营销决策,本土金融机构还是更多地倾向于拍脑袋做决定,营销人员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营销策略缺乏长期性、稳定性,从而最终影响了其业务的发展。

(四)营销方法落后,人才缺乏。我国本土金融机构的产品营销论文,主要依靠定性的、人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导致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的专业程度和效率较低。特别是信息的传递效率低下,使信息在上行下达过程中出现了人为拖延,导致高层与执行层步调上的不一致,影响执行层在面临突发事件中的变通速度。

二、产品营销论文按照“骆驼与兔子”理论提出几点建议

“骆驼与兔子”理论是由我国营销学专家路长全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刚进入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资金实力雄厚,因为自身规模效应的需要,在产品营销论文中一般讲求战略管理,对体系、流程、规模、沟通要求高。在金融产品营销论文中他们做得起大投入、大产出,所以可以称之为骆驼,骨架大,有足够的资本,在市场上可以靠一定时期的亏损来获取未来更大的回报;而我国本土金融机构普遍较小,绝大多数在未来10年内都很难达到他们的规模,与他们相比是弱者,可以称之为兔子,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要有速度,所以我国本土金融机构要谈效率,谈速度,谈利润,谈策略。在缺乏大量金融资本支持的情况下,想用金钱和时间来堆积业绩是绝对不行的。反思现状,弱者与强者怎样谈竞争?按照“骆驼与兔子”产品营销论文理论所阐述的观点,惟有找一支营销支点,在渠道上,在速度与策略上,在品牌的建立与促销上与之抗争。

(一)建立自己的品牌,找到营销的靶心。国际著名营销大师菲力普?科特勒曾经说过:营销的艺术就是建立品牌的艺术。因为对于一个致力于建设长青基业的企业来说,她所塑造的品牌将是她在多年后赖以生存的法宝。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今天最著名的金融企业,不论是汇丰,还是花旗,其最宝贵的财产不是企业雄厚的资金,不是丰富的管理经验,甚至不是技术能力,而是品牌。原因何在?因为成功的品牌能使产品增值,成功的品牌能获得更大的利润,成功的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品牌是消费者的朋友,值得消费者信赖,因为没有人会拒绝朋友的诚意推荐,而去选择陌生的产品。

(二)坚持品牌形象和品牌核心价值的统一。纵观全球,坚持全面完整的品牌塑造,是一些国际品牌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这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宣扬的是其“开创优越理财典范,财富增值更为可观;彰显尊贵,专业周到的贴身银行服务”,汇丰银行提倡的是“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的专家性质。尽管花旗、汇丰的广告中,人物、广告语、情节都会经常变化,但在品牌营销的各个方面,却始终承载着他们“银行专家,卓越理财”的品牌个性、精神内涵与价值观。

(三)坚持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品牌是所有因素的总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所以仅产品好、包装好,或仅广告好、概念好,都不够。品牌应该是有关消费者认知产品经验的总和:从产品性能、品质、包装、价格到销售环境,从产品陈列、售点广告、卖场气氛到销售说辞、服务态度、员工行为、商务礼仪,从企业声望、媒介舆论、大众口碑到广告气质、设计风格,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在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消费者有太多的选择。企业要成功得更快更久,就必须像所有成功的国际品牌一样重视品牌的全面建设,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竭尽全力。

(四)剔除主观因素,用市场分析说话。国际大公司习惯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依据产品的成长性,将市场纵向划分为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建立监控体系,分别为不同时期的产品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不断观察各个时期的销售量、市场份额、损失,以及客户满意程度,及时观察发现产品营销论文过程中的错误,从而进行正确的市场选择和定位。处于导入期的金融投资产品刚投放市场,由于逆选择等其他原因,金融投资产品设计还未定型,产品处于试销阶段,风险大、成本高,基本无利润。并且金融机构难以在短期内建立高效率的分销模型和最理想的营销渠道,这时可以选择高价格高促销的双高营销策略,加强产品的包装,制作出来能够体现和说明投资理财产品特征的一系列具有视觉冲击力,意念性的说明书、图片、标志、广告等,使金融产品新颖具有特色,满足客户求新心理强的特点,“先声夺人”,迅速占领市场。产品经过导入期的试销进入成长期后,大多为客户所了解和接受,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市场需求,同时销售已经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利润迅速增长。但由于金融投资产品易于仿效,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将有大量的相关产品进入,市场同业竞争激烈。这时经过市场调研后,要积极创建新的解决方案,开拓新渠道、拓展新市场、建立新网点;加强促销,建立和运用蕴藏着潜在价值的客户机制,在适当的时机调整价格,找到很有发展潜力的客户,增加客户对本产品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同时,要适时地将客户进行归纳,知道哪些是最有利可图的客户,哪些是最无利可图的客户。通过这样的比较,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和努力,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进入成熟期后,金融产品和销售量基本已达到饱和状态,销售量增幅趋缓,利润开始稳中有降。此时就应重新研究市场策略,在稳定老客户的同时,积极寻求新客户;要重新为产品定位,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赢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从而增加眼前利润。新晨

(五)塑立优秀的企业精神,加强营销人才的培养。“伟大的产品产生于营销部门”,科特勒的这个观点充分说明了产品营销论文要以人为本,花最高的努力,去培养和寻找最合适的营销人员。领导要以身作则,不可朝令夕改;营销人员要熟悉岗内工作,理解和掌握工作要点,积极努力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论是企业广告还是与企业目标相关的赞助活动,拿出自己的热情,反复宣传产品理念,成为金融产品的彻底传播者。

(六)注意产品组合的创新,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国金融机构除了有重点地使用不同的策略外,还应在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上多下功夫,采取产品垂直多样化、水平多样化、无关联多样化等产品组合策略,拓展面向个人、企业以及国际市场的金融服务领域,从而促进金融产品的营销。

当前信息社会高速发展,我国本土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开拓数字化的金融产品营销论文市场。在传统营销传播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较大的门户网站的数字化营销服务平台,财经网站的资源和传播优势,加上专业软件公司配合,配套、优化数字化营销平台的软件支持,建立强大的投资者数据库,利用数据库开展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等基础工作;运用网络技术,充分利用中资机构网点资源,实现在线咨询、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营销工作;协助客户实现产品营销论文的个性化和数字化,最大程度的不断满足投资者的需求,真正实现一对一服务,充分发挥数字化营销服务在个性、便捷、互动、安全、持续等方面的优势。这是我们中资金融机构同外资机构竞争的又一重要砝码。

投资与营销论文范文第2篇

综观整体形势,尽管我国中资金融机构针对各自的金融投资产品已经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营销策略,在科技开发、推广宣传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策略的运用仍是乏力的,推广效果并不好。

(一)营销费用投入大,收效不显着。以外汇理财产品为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推出外汇理财产品后,一些外资银行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荷银也相继加入了这一市场争夺拼杀,各家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投资者。本土商业银行斥巨资投入投资理财服务业务,欲于外资银行试比高。但其行为令人费解,仿佛谁投入越大,谁就是最大的赢家。经过调查,上海、北京、广州、郑州、重庆的消费者对于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的认知状况普遍反映较差。他们被国内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面对众多“看起来差不多的”的产品,变的更加无所适从,边际消费量一路走低。

(二)品牌意识薄弱,整合力不强。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的金融产品,例如上述所说的外汇理财产品,拥有很多“牌子”,金融机构看上去忙个不停,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打造、去维护,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品牌规划,绝大多数做的只是品牌的一个方面、一个局部,往往想到什么做什么:或广告,或包装,或渠道,每个企业都强调自以为重要的环节,但很少有企业把品牌的各个方面都做到位。几年下来,其品牌资产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积累和加强。我国金融企业关于品牌的整合意识还比较薄弱,品牌的努力还停留在某个方面。

(三)产品营销论文缺乏策略,随意性大。对于营销决策,本土金融机构还是更多地倾向于拍脑袋做决定,营销人员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营销策略缺乏长期性、稳定性,从而最终影响了其业务的发展。

(四)营销方法落后,人才缺乏。我国本土金融机构的产品营销论文,主要依靠定性的、人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导致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的专业程度和效率较低。特别是信息的传递效率低下,使信息在上行下达过程中出现了人为拖延,导致高层与执行层步调上的不一致,影响执行层在面临突发事件中的变通速度。

二、产品营销论文按照“骆驼与兔子”理论提出几点建议

“骆驼与兔子”理论是由我国营销学专家路长全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刚进入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资金实力雄厚,因为自身规模效应的需要,在产品营销论文中一般讲求战略管理,对体系、流程、规模、沟通要求高。在金融产品营销论文中他们做得起大投入、大产出,所以可以称之为骆驼,骨架大,有足够的资本,在市场上可以靠一定时期的亏损来获取未来更大的回报;而我国本土金融机构普遍较小,绝大多数在未来10年内都很难达到他们的规模,与他们相比是弱者,可以称之为兔子,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要有速度,所以我国本土金融机构要谈效率,谈速度,谈利润,谈策略。在缺乏大量金融资本支持的情况下,想用金钱和时间来堆积业绩是绝对不行的。反思现状,弱者与强者怎样谈竞争?按照“骆驼与兔子”理论所阐述的观点,惟有找一支营销支点,在渠道上,在速度与策略上,在品牌的建立与促销上与之抗争。

(一)建立自己的品牌,找到营销的靶心。国际著名营销大师菲力普?科特勒曾经说过:营销的艺术就是建立品牌的艺术。因为对于一个致力于建设长青基业的企业来说,她所塑造的品牌将是她在多年后赖以生存的法宝。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今天最著名的金融企业,不论是汇丰,还是花旗,其最宝贵的财产不是企业雄厚的资金,不是丰富的管理经验,甚至不是技术能力,而是品牌。原因何在?因为成功的品牌能使产品增值,成功的品牌能获得更大的利润,成功的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品牌是消费者的朋友,值得消费者信赖,因为没有人会拒绝朋友的诚意推荐,而去选择陌生的产品。

(二)坚持品牌形象和品牌核心价值的统一。纵观全球,坚持全面完整的品牌塑造,是一些国际品牌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这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宣扬的是其“开创优越理财典范,财富增值更为可观;彰显尊贵,专业周到的贴身银行服务”,汇丰银行提倡的是“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的专家性质。尽管花旗、汇丰的广告中,人物、广告语、情节都会经常变化,但在品牌营销的各个方面,却始终承载着他们“银行专家,卓越理财”的品牌个性、精神内涵与价值观。

(三)坚持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品牌是所有因素的总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所以仅产品好、包装好,或仅广告好、概念好,都不够。品牌应该是有关消费者认知产品经验的总和:从产品性能、品质、包装、价格到销售环境,从产品陈列、售点广告、卖场气氛到销售说辞、服务态度、员工行为、商务礼仪,从企业声望、媒介舆论、大众口碑到广告气质、设计风格,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在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消费者有太多的选择。企业要成功得更快更久,就必须像所有成功的国际品牌一样重视品牌的全面建设,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竭尽全力。

(四)剔除主观因素,用市场分析说话。国际大公司习惯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依据产品的成长性,将市场纵向划分为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建立监控体系,分别为不同时期的产品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不断观察各个时期的销售量、市场份额、损失,以及客户满意程度,及时观察发现产品营销论文过程中的错误,从而进行正确的市场选择和定位。处于导入期的金融投资产品刚投放市场,由于逆选择等其他原因,金融投资产品设计还未定型,产品处于试销阶段,风险大、成本高,基本无利润。并且金融机构难以在短期内建立高效率的分销模型和最理想的营销渠道,这时可以选择高价格高促销的双高营销策略,加强产品的包装,制作出来能够体现和说明投资理财产品特征的一系列具有视觉冲击力,意念性的说明书、图片、标志、广告等,使金融产品新颖具有特色,满足客户求新心理强的特点,“先声夺人”,迅速占领市场。产品经过导入期的试销进入成长期后,大多为客户所了解和接受,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市场需求,同时销售已经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利润迅速增长。但由于金融投资产品易于仿效,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将有大量的相关产品进入,市场同业竞争激烈。这时经过市场调研后,要积极创建新的解决方案,开拓新渠道、拓展新市场、建立新网点;加强促销,建立和运用蕴藏着潜在价值的客户机制,在适当的时机调整价格,找到很有发展潜力的客户,增加客户对本产品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同时,要适时地将客户进行归纳,知道哪些是最有利可图的客户,哪些是最无利可图的客户。通过这样的比较,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和努力,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进入成熟期后,金融产品和销售量基本已达到饱和状态,销售量增幅趋缓,利润开始稳中有降。此时就应重新研究市场策略,在稳定老客户的同时,积极寻求新客户;要重新为产品定位,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赢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从而增加眼前利润。

(五)塑立优秀的企业精神,加强营销人才的培养。“伟大的产品产生于营销部门”,科特勒的这个观点充分说明了产品营销论文要以人为本,花最高的努力,去培养和寻找最合适的营销人员。领导要以身作则,不可朝令夕改;营销人员要熟悉岗内工作,理解和掌握工作要点,积极努力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论是企业广告还是与企业目标相关的赞助活动,拿出自己的热情,反复宣传产品理念,成为金融产品的彻底传播者。

(六)注意产品组合的创新,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国金融机构除了有重点地使用不同的策略外,还应在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上多下功夫,采取产品垂直多样化、水平多样化、无关联多样化等产品组合策略,拓展面向个人、企业以及国际市场的金融服务领域,从而促进金融产品的营销。新晨

当前信息社会高速发展,我国本土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开拓数字化的金融产品营销论文市场。在传统营销传播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较大的门户网站的数字化营销服务平台,财经网站的资源和传播优势,加上专业软件公司配合,配套、优化数字化营销平台的软件支持,建立强大的投资者数据库,利用数据库开展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等基础工作;运用网络技术,充分利用中资机构网点资源,实现在线咨询、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营销工作;协助客户实现产品营销论文的个性化和数字化,最大程度的不断满足投资者的需求,真正实现一对一服务,充分发挥数字化营销服务在个性、便捷、互动、安全、持续等方面的优势。这是我们中资金融机构同外资机构竞争的又一重要砝码。

投资与营销论文范文第3篇

综观整体形势,尽管我国中资金融机构针对各自的金融投资产品已经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营销策略,在科技开发、推广宣传上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策略的运用仍是乏力的,推广效果并不好。

(一)营销费用投入大,收效不显着。以外汇理财产品为例:国内主要商业银行中行、建行、招行、民生推出外汇理财产品后,一些外资银行如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荷银也相继加入了这一市场争夺拼杀,各家银行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夺投资者。本土商业银行斥巨资投入投资理财服务业务,欲于外资银行试比高。但其行为令人费解,仿佛谁投入越大,谁就是最大的赢家。经过调查,上海、北京、广州、郑州、重庆的消费者对于各银行外汇理财产品的认知状况普遍反映较差。他们被国内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弄得眼花缭乱,不知所措,面对众多“看起来差不多的”的产品,变的更加无所适从,边际消费量一路走低。

(二)品牌意识薄弱,整合力不强。不可否认,我国当前的金融产品,例如上述所说的外汇理财产品,拥有很多“牌子”,金融机构看上去忙个不停,也做了很多努力去打造、去维护,但重视程度依然不够,没有进行全面系统的品牌规划,绝大多数做的只是品牌的一个方面、一个局部,往往想到什么做什么:或广告,或包装,或渠道,每个企业都强调自以为重要的环节,但很少有企业把品牌的各个方面都做到位。几年下来,其品牌资产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积累和加强。我国金融企业关于品牌的整合意识还比较薄弱,品牌的努力还停留在某个方面。

(三)产品营销论文缺乏策略,随意性大。对于营销决策,本土金融机构还是更多地倾向于拍脑袋做决定,营销人员不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营销策略缺乏长期性、稳定性,从而最终影响了其业务的发展。

(四)营销方法落后,人才缺乏。我国本土金融机构的产品营销论文,主要依靠定性的、人为控制的直接管理方法,导致金融产品营销论文的专业程度和效率较低。特别是信息的传递效率低下,使信息在上行下达过程中出现了人为拖延,导致高层与执行层步调上的不一致,影响执行层在面临突发事件中的变通速度。

二、产品营销论文按照“骆驼与兔子”理论提出几点建议

“骆驼与兔子”理论是由我国营销学专家路长全教授提出的。他认为,刚进入国内的外资金融机构,资金实力雄厚,因为自身规模效应的需要,在产品营销论文中一般讲求战略管理,对体系、流程、规模、沟通要求高。在金融产品营销论文中他们做得起大投入、大产出,所以可以称之为骆驼,骨架大,有足够的资本,在市场上可以靠一定时期的亏损来获取未来更大的回报;而我国本土金融机构普遍较小,绝大多数在未来10年内都很难达到他们的规模,与他们相比是弱者,可以称之为兔子,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要有速度,所以我国本土金融机构要谈效率,谈速度,谈利润,谈策略。在缺乏大量金融资本支持的情况下,想用金钱和时间来堆积业绩是绝对不行的。反思现状,弱者与强者怎样谈竞争?按照“骆驼与兔子”产品营销论文理论所阐述的观点,惟有找一支营销支点,在渠道上,在速度与策略上,在品牌的建立与促销上与之抗争。

(一)建立自己的品牌,找到营销的靶心。国际著名营销大师菲力普?科特勒曾经说过:营销的艺术就是建立品牌的艺术。因为对于一个致力于建设长青基业的企业来说,她所塑造的品牌将是她在多年后赖以生存的法宝。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今天最著名的金融企业,不论是汇丰,还是花旗,其最宝贵的财产不是企业雄厚的资金,不是丰富的管理经验,甚至不是技术能力,而是品牌。原因何在?因为成功的品牌能使产品增值,成功的品牌能获得更大的利润,成功的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更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品牌是消费者的朋友,值得消费者信赖,因为没有人会拒绝朋友的诚意推荐,而去选择陌生的产品。

(二)坚持品牌形象和品牌核心价值的统一。纵观全球,坚持全面完整的品牌塑造,是一些国际品牌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这已成为许多国际一流品牌的共识。例如美国花旗银行宣扬的是其“开创优越理财典范,财富增值更为可观;彰显尊贵,专业周到的贴身银行服务”,汇丰银行提倡的是“环球金融,地方智慧”的专家性质。尽管花旗、汇丰的广告中,人物、广告语、情节都会经常变化,但在品牌营销的各个方面,却始终承载着他们“银行专家,卓越理财”的品牌个性、精神内涵与价值观。

(三)坚持品牌形象的全面塑造。品牌是所有因素的总和,是一个整合的概念。所以仅产品好、包装好,或仅广告好、概念好,都不够。品牌应该是有关消费者认知产品经验的总和:从产品性能、品质、包装、价格到销售环境,从产品陈列、售点广告、卖场气氛到销售说辞、服务态度、员工行为、商务礼仪,从企业声望、媒介舆论、大众口碑到广告气质、设计风格,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都会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理解。在金融理财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消费者有太多的选择。企业要成功得更快更久,就必须像所有成功的国际品牌一样重视品牌的全面建设,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竭尽全力。

(四)剔除主观因素,用市场分析说话。国际大公司习惯进行大规模的市场调研,依据产品的成长性,将市场纵向划分为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建立监控体系,分别为不同时期的产品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不断观察各个时期的销售量、市场份额、损失,以及客户满意程度,及时观察发现产品营销论文过程中的错误,从而进行正确的市场选择和定位。处于导入期的金融投资产品刚投放市场,由于逆选择等其他原因,金融投资产品设计还未定型,产品处于试销阶段,风险大、成本高,基本无利润。并且金融机构难以在短期内建立高效率的分销模型和最理想的营销渠道,这时可以选择高价格高促销的双高营销策略,加强产品的包装,制作出来能够体现和说明投资理财产品特征的一系列具有视觉冲击力,意念性的说明书、图片、标志、广告等,使金融产品新颖具有特色,满足客户求新心理强的特点,“先声夺人”,迅速占领市场。产品经过导入期的试销进入成长期后,大多为客户所了解和接受,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市场需求,同时销售已经取得了比较成功的经验,利润迅速增长。但由于金融投资产品易于仿效,会出现“搭便车”的情况,将有大量的相关产品进入,市场同业竞争激烈。这时经过市场调研后,要积极创建新的解决方案,开拓新渠道、拓展新市场、建立新网点;加强促销,建立和运用蕴藏着潜在价值的客户机制,在适当的时机调整价格,找到很有发展潜力的客户,增加客户对本产品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同时,要适时地将客户进行归纳,知道哪些是最有利可图的客户,哪些是最无利可图的客户。通过这样的比较,降低企业不必要的成本和努力,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进入成熟期后,金融产品和销售量基本已达到饱和状态,销售量增幅趋缓,利润开始稳中有降。此时就应重新研究市场策略,在稳定老客户的同时,积极寻求新客户;要重新为产品定位,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以最有利的市场来赢得尽可能多的利润,从而增加眼前利润。新晨

(五)塑立优秀的企业精神,加强营销人才的培养。“伟大的产品产生于营销部门”,科特勒的这个观点充分说明了产品营销论文要以人为本,花最高的努力,去培养和寻找最合适的营销人员。领导要以身作则,不可朝令夕改;营销人员要熟悉岗内工作,理解和掌握工作要点,积极努力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论是企业广告还是与企业目标相关的赞助活动,拿出自己的热情,反复宣传产品理念,成为金融产品的彻底传播者。

(六)注意产品组合的创新,运用高科技的手段,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我国金融机构除了有重点地使用不同的策略外,还应在产品的开发和创新上多下功夫,采取产品垂直多样化、水平多样化、无关联多样化等产品组合策略,拓展面向个人、企业以及国际市场的金融服务领域,从而促进金融产品的营销。

当前信息社会高速发展,我国本土金融机构迫切需要开拓数字化的金融产品营销论文市场。在传统营销传播的基础上,可以利用较大的门户网站的数字化营销服务平台,财经网站的资源和传播优势,加上专业软件公司配合,配套、优化数字化营销平台的软件支持,建立强大的投资者数据库,利用数据库开展市场调研、产品设计等基础工作;运用网络技术,充分利用中资机构网点资源,实现在线咨询、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营销工作;协助客户实现产品营销论文的个性化和数字化,最大程度的不断满足投资者的需求,真正实现一对一服务,充分发挥数字化营销服务在个性、便捷、互动、安全、持续等方面的优势。这是我们中资金融机构同外资机构竞争的又一重要砝码。超级秘书网

投资与营销论文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金融人才;应用型;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544(2011)06-0066-05

通过十余年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我们逐步探索了适用于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1234模式: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即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教学主线;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两大教学体系, 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课程体系安排上,重点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明确人才培养的三个教育阶段,即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专业强化教育阶段、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四项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 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实践证明,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有效模式。

一、一条教学主线: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

为了把学校办成让学生、 家长、 社会满意的学校,我们把“应用为本、学以致用”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 并将其贯穿于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因此,金融学专业从招生伊始,就开始探索如何培养金融学专业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金融职业素质的养成。

金融学专业涵盖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银行、保险、证券这三个方向的专业知识是其三大支柱 [1] 。因此,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细化专业方向。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金融学专业都是不分方向的,导致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内容多而杂, 最终培养出的是一批批“样样通、样样松”的人才。虽有个别学校作了一定的改革,如将金融学专业改为保险专业、国际金融等若干专业, 这样做的结果虽然使学生对某一个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有了深入了解, 但又导致专业口径太窄,使学生就业时面临困难。针对这种状况,我校金融系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确定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能力为本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动手能力强, 基础扎实的金融领域第一线的高级应用技术人才”的目标,就金融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如下的改革方案:在大金融的平台上,将符合市场需要的银行、保险、证券行业某些岗位作为专业方向,构建出“一个专业多个方向”的金融学专业,最终把金融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培养成“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市场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 。经过多年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 我们认为在大金融学的平台上开设投资理财方向、证券期货方向、保险营销方向是比较适时的,可作为目前首选的三个方向。

在这一大背景下, 我们进一步提炼了金融学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认为金融学专业学生通过4年大学生活, 应该在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三大应用能力和思想道德、专业业务、文化素质、身体心理四大综合素质方面有较大提高。详见表1、表2。当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 专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业务的养成是应用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中之重,而且,应该根据学生所选专业方向,有所侧重。

二、两大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安排上, 我们重点突出了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 把实践教学环节上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建立起了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体系。从理论教学体系来看,要把握好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时比例,可以各占三分之一,也可以有所侧重。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比重,这既包括公共基础课, 也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如前所述,金融领域宽泛,涵盖知识较多,因此,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从实践教学体系来看,要改变“重课堂、轻实践”的传统教学观念 [3] ,所以,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 保证实践学时至少占到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具体说来,除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外,还采取了课外学时和专用周的形式。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这类课程需要利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实际操作, 可以采取课内实验、上机等形式,加大实践学时比重;而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市场营销学、金融英语这类课程安排一定的课外学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效果更佳。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采取专业周的形式加大实践学时,如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可以通过开设证券投资模拟实训、 外汇模拟交易实训等实践课程。部分实践课程安排如表3所示。

为了增强学生的专业方向实践技能, 我们增加了专业方向综合实践周, 如根据前面提到的专业方向,我们让学生在理财规划综合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保险营销综合实训中选择一个。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们增设了创新实践周。创新实践包括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实践、学术讲座、实验室开放研究项目、专业课题研究、学术论文、创新能力培训等,该项学分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 学校可集中开设社会实践与调查、 学年论文、创业专用周等实践课程,使学生可以获得部分创新实践学分。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有意识地自己参加其他创新实践, 并根据上报的材料获得一定的创新学分。如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公开发表专业性论文;参加证券协会、信贷协会、保险协会等表现突出; 在各个层次的点钞技能比赛、 证券模拟交易大赛、外汇模拟交易大赛等专业性比赛中获奖;取得理财规划师、证券、银行、保险从业资格证,等等,都可以获得创新学分,并且,规定学生大学期间至少要取得创新实践学分10个, 多出部分可以抵扣其他实践环节学分。见表4。

三、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专业强化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可以分为三个教育阶段:专业基础教育阶段、 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和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 专业基础教育阶段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可以这样说:没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这8门全国高等学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支撑,金融学专业就如同“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所以,在这个阶段打好基础是后续强化、提高专业技能的关键。在专业强化教育阶段,国际金融、保险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 证券投资学等专业课程是学习的重点。在专业综合提高教育阶段,学习的重点应该放在专业方向的理论课程、专业方向的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等。

如理财规划方向理论课程我们设置了财务分析、投资分析与组合管理、理财规划原理、理财规划实务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投资经理实训、理财规划综合实训课程等; 信贷管理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银行会计学、个人理财、风险管理、银行信贷管理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银行前台实训、信贷管理综合实训课程等; 保险营销方向理论课程设置了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再保险学、保险营销学等课程,实践课程设置了保单设计与销售、 保险营销综合实训课程等。最后,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实现金融学专业人才素质的综合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金融学专业还应该加强毕业实习前的职业入门指导,所以,我们还增设了学科前沿专题讲座、创业指导、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

在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毕业设计(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成效的一个综合考核, 所以最好将其贯穿于整个大学三个教育阶段中。建议采取课题驱动项目教学模式,即通过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形式来驱使学生分阶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4] 。张五常教授认为, 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带着明确的要解决的问题去学。所以,如果让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 带着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课题)去学,分阶段地解决各个阶段性小问题,并分阶段检验其学习效果,要比单纯地靠毕业设计(论文) 检验更具有现实意义。 课题驱动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思路提出的。它也可以分三步实施:第一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论证阶段,可设在大二第二学期期末实施, 因为这时学生有了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能够较好地完成课题的论证,同时, 也有利于下一步带着问题开始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中期检查阶段,可设在大三第二学期末完成。经过大三的学习,学生的专业理论课基本学完(有些院校在大四也安排专业课),具备了专业基础知识, 且经过长达一年的资料收集和思考,可以掌握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 这同时也是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综合检验。 但由于这一年学生还没有经过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还不强,所以还不适宜让所有的学生在大三期间直接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在大三第二学期,必须开展课题中期检查,我们主要采取学年论文的形式。学年论文的撰写内容为学生所做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综述, 这对于提升学生毕业时的竞争力很重要。 第三步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结题阶段。经过大三的充分准备,学生应该在大四一年时间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结题报告。通过结题的学生除可以得到毕业设计(论文)学分外,还可以得到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课题结项证书,证明其本人(或所在团队)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成功完成了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研究工作。

四、四项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加强四项结合是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有效途径, 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研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1. 理论与实践结合。陆游曾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一诗中告诫自己的孩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学中干”、“干中学”,是实现金融学专业素质提升的必要路径。这也正是我们一直强调实践教学体系要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主要原因。 除设置了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外, 为了保证学生关注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我们还创办了《金融快讯》刊物。该期刊每周发行一期,由指定教师负责指导、终审,由学生证券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证券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信贷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银行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由学生保险协会负责组织学生进行保险版面热点问题的采编、初审。这样,既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也使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得到了提升。

2.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保证。从目前来看,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都有较强的与高校合作的意愿。高校要抓住有利时机,建立起与金融企业深度合作的双赢机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 我校除了经常与金融企业合作开展各种活动之外, 还成立了一个以教师指导为辅、学生自己管理为主的金融服务公司。该公司按行业(也可以是按专业方向)设置服务中心,如设证券服务中心、银行服务中心、保险服务中心等。其中,证券服务中心可以帮助证券公司进行股票开户等服务,银行服务中心可以帮助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第三方存管等,保险服务中心可以进行保单推销、讲师培训等。

3. 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金融行业既要与钱打交道,也要与人打交道。金融从业人员如果没有很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就很难发展起来;如果没有很强的自律性,就很容易步入歧途。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金融企业的从业要求,我们特别开设了礼仪实训、演讲与口才、团队拓展训练、职业教育等课程。此外,每个学期还安排专业性的辩论比赛、点钞技能大赛、证券交易模拟大赛、外汇交易模拟大赛。这些比赛,由学生负责筹划、组织、主持,老师负责指导、评判,较好地促进了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的结合。

第四,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结合。金融学专业方向的设置与就业岗位相关性很强, 且在入职时往往要求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所以,金融专业人才培养一定要强调职业资格证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通过设置相关课程和专业指导使学生适时拿到职业资格证。如理财规划师、银行从业资格证、保险从业资格证、证券职业资格证等。以证券职业资格证为例,该证有效期为两年,所以,可以在三年级时组织学生考证,相应地,证券投资学等相关课程就应该在此之前开设。在考证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发挥学生团体的传、帮、带作用,并专门组织辅导。

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我们的实践证明,“明确一条教学主线、建立两大教学体系、 强调三个教育阶段、 加强四项结合”的1234模式是一条培养高级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都红雯,金月华,高国庆.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J]. 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2(4):12-14.

[2]吴云勇,陈凌白. 金融学专业投资理财方向建设方案[J]. 浙江金融,2008(1):41-64.

[3]刘桂梅,马洪勋,王品正. 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J]. 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06-109.

投资与营销论文范文第5篇

我们并不希望这仅仅是一台“专家秀”。我们的杂志,将会借此搭建一个专业平台,在促进业内交流,使专家团成员可以展现自己最新、最权威的观点同时,为我们的读者带来营销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而对于中国企业的营销实践,这个专家团也必将会起到指导性的作用,为一线工商企业提供最实用的支持。

陆定光:

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总监,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企业及合资企业的市场营销行为;中国市场的特征及相关的营销行为;销售渠道管理,跨文化的市场营销活动等。在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论文集上多篇,曾获美国华人管理学者管理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美国决策科学西部学会国际企业管理最佳论文奖。除学术研究外,拥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管理经验,曾在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及新西兰从事营销活动,为政府与私营机构提供管理顾问服务。

营销观点:

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加速渗透,中国市场已进入品牌战国时代,但国内很多企业在品牌的管理及意识上仍然比较落后,对品牌在购买过程中的作用并不全面了解,加之一些品牌的地方色彩过于浓厚,不利于其打开全国乃至全球市场。

王缉慈:

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国际地理联合会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指导委员、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21世纪研究院兼职教授。在北京大学主要讲授“工业地理学”等课程,并从事产业集群方面的研究。著有《现代工业地理学》、《新的产业空间: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布局》、《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等著作,另有中英文论文100余篇发表。

营销观点:

产业集群是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升级的主要载体,对提高企业、产业、区域和国家的竞争力举足轻重。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需要创意设计的传统产业,都需要企业在近距离协作和互动,以降低成本,加速创新。我国很多产业集群要从基于低成本的集群发展成为创新性产业集群,还需要企业、政府、科研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共同的长期努力。

何茂春:

现任国家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和中央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WTO研究会副会长。长期从事中国“复关”、“入世”对策问题研究和国际贸易及投资法律研究。在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金融学院等学校担任客座或兼职教授。曾多次参加国际经贸谈判和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与和主持过联合国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调研项目,独立主持完成过数个重大投资项目的规划工作和国家级课题。

营销观点:

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应先在本土基本完成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管理水平的国际化,再积极进行海外开拓,并能勇于“客场”挑战,主动竞争。只有这样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经受考验并发展壮大。

叶智辉:

现任特许经营协会首席顾问、CEPA商机发展联合会创会理事。2002年创办商机无限(中国)顾问有限公司,并担任总经理。商机无限现已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顾问机构之一,设计创造了全中国第一个以CEPA为主题的商场――“CEPA香港商品城”。该商品城在一个月内奇迹般地完成了全部招商工作,取得空前的成功。曾多次组织数百个香港品牌北上考察,为国内引进香港及国外优秀零售及餐饮品牌做出了贡献。

营销观点:

投资与营销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饭店;战略与发展;市场营销;服务质量;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6-0048-07

1 前言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饭店业已经走过30年岁月。从默默无闻到被世人瞩目,中国饭店业的迅速发展、出现的新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不仅引起国内专家的关注,也成为海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2 研究方法

为了对现存的有关中国饭店的文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笔者于2008年1月通过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网上系统检索了海外的3个学术数据库,分别是:ProQuest Basic Search,EBSCO Host Web和EmeraldManagement Review。之所以选择这3个数据库,是因为其涵盖了旅游接待业管理的前10大期刊,分别是:Cornell Hotel&Restaurant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International lournal oj Hospitality Management。lournal oj Hospitality&Tourism Research,International lournaloj Contemporary Hospitality Management,10urnal ofHospitality&Tourism Education, FIU HospitalityReview,journal of Hospitality&Leisure Marke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Administration,J0urnal of Foodservice Business Research,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in Hospitalit$&Tourism(见McKercher,Law&Lam,2006)。并且这3个数据库也包括旅游管理的一些领先期刊,如TourismManagement。

论文的选择、分析和分类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3个数据库中搜索相关文章。首先进入EBSCO Host Research Databases数据库,在搜索内容(Find)一栏中填写“中国饭店”(Chinahotel)作为一个整体关键词,在检索范围(In)一栏中选择“Hospitality&Tourism Complete”(接待业与旅游管理),点击“Search”开始搜索。出现结果后,在“所有结果”(ALL results)中再点击“学术期刊”(Academic Joumals)精确搜索,最终确定22篇相关论文。然后进入ProQuest Basic Search数据库,填写同样的关键词“China hotel”,在“数据库”(Databases)一栏中选择“多种数据库”(Multiple databases),在“时间范围”(Date range)一栏中选择“所有时间”(Alldates),点击“Search”开始搜索。在所有结果中(Results)再点击“学术刊物”(Scholarly Journals)搜索到11篇有关中国饭店的论文。以同样的关键词,进入Emerald Management Review数据库,通过“QuickSearch"搜索所需文章,检索到的“论文”(Articles)共有395篇,但只有15篇符合要求。为了进一步搜索到所需文章,于是点击“摘要和述评”(Abstract&Review)缩小检索范围,最后查到33篇相关文章。因为有的论文在3个数据库中重复出现,最终确定了53篇英语论文。所有检索到的论文都是发表在有审阅人、编委会的专业性学术期刊,编辑评论、新书评介、报纸新闻排除在外。

对于国内学者对中国饭店的研究,本文选取旅游研究的主要期刊《旅游学刊》为研究对象。进入香港理工大学图书馆网上系统,点击“期刊”(Journals),输入中文“旅游学刊”,提交“Submit”后进入“中国期刊网”(China Journal Net)中的《旅游学刊》。在检索项选择“主题”,输入关键词“中国饭店”后,在2008年0l期一1986年第1期的范围内共检索到100篇发表在该期刊上的文章、摘要和评论,经过阅读梳理进一步确定38篇文章。

第二个阶段,对确定的文章进行归纳、分类。首先,在网上浏览论文题目并进一步找到文章全文。然后,对论文的题目、发表时间、作者、研究方法、研究主题进行详细的编码登记,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章进行分析。根据克劳福德・薇芝和迈克丽瑞(crawford-Welch&MeCleary’s,1992)的研究,旅游管理的文章主要分成6大类别: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行政管理、操作管理、研究与发展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在对克劳福德・薇芝和迈克丽瑞(crawford-Weleh&McCleary’s)的分类进行修改和运用的基础上,本文将检索到的文章分为以下4大主题:战略与发展,市场营销,服务质量,人力资源管理。

3 发现与讨论

3.1 战略与发展

3.1.1 海外研究

关于中国饭店战略与发展的英文论文共有23篇。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海外投资、外资饭店发展、中外方合作方面。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仅吸引了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也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资(Hines,1984)。外商的投资和管理推动了中国饭店业不断发展,同时外方也从投资中国饭店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但在合作的同时,问题与冲突也不断出现,突出表现在服务质量、基础设施、地方法规限制等方面(Cook,1989)。为确保中国饭店的健康发展,对外应有长期发展的合作与规划,对内应建立起中央预订系统和科学的培训体系(Lawrence Yu,1992a)。1990年4月,中国国家旅游局第一次实行了饭店的星级评定工作,对饭店进行分等定级,标志着中国开始了科学的饭店管理(Lawrence Yu,1992b)。

20世纪90年代,对中国国营饭店而言,进行饭店信息管理系统、财务系统(Zhi,Wang,&Turban,1997)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对国际连锁饭店来说,在饭店经营过程中将中国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效结合 十分重要(Pang,Robeas,&Sutton,1998)。为了减少不同文化背景下员工之间的冲突,跨文化管理应该成为国际饭店管理的主题曲(Lam&Han,2005;Pheng&leong,2000)。另外,国际饭店管理者在制定饭店扩张战略时,更应该关注中国经济环境的主要发展趋势(Wu,Costa,&Teare,1998)。针对饭店的特许经营环境,彭(2000)指出,尽管机会存在,但外国公司要成功地进行特许经营,必须对中国特有的商业、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

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蓬勃发展的中国饭店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连锁饭店。民族品牌饭店发展壮大,国际知名饭店不断涌入,中国的饭店业群雄逐鹿(Lee,2002)。面对资金雄厚、管理良好的饭店跨国公司,中国的饭店集团充分意识到进行合并与加强品牌建设的重要性(Lawrence Yu,Lew,Ap,&Zhang,2003),不断地发展自己的势力。而对于外资和合资饭店而言,股票所有制(Wong,Luk,&Li,2005)贯穿着饭店战略发展的全过程。尽管中国是个潜在的巨大的市场,但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的经济环境、政府的干预、政策的限制和集团利益的冲突,无论对中国本土饭店还是跨国饭店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障碍(Kivela&Leung,2005;Pine&Qi,2004)。

另一方面,在中国各种不同类型的饭店中,国有饭店仍处于主导地位(Tang,xi,Chen,&Ralph,2006),非商业目标限制了饭店的自我更新和发展。因此,与外资饭店相比,中国本土饭店在所有制形式、饭店规模、星级和利润方面都有很大差距(Gu,2003;Pine&Phillips,2005)。要促进中国饭店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中国的饭店应该不断学习和借鉴国外饭店的经营理念,充分理解战略计划与商业运作的关系(Li,Tse,&Gu,2006),提高饭店设施和服务质量,同时也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技术(s,Lu&Law,2007;Ma,2006)。

3.1.2 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对中国饭店的发展也极为关注,共有22篇文章涉及饭店的战略与发展。在中国饭店的早期发展中,多数文章是关于一些典型饭店,如白天鹅宾馆、北京饭店、长城饭店、金陵饭店、燕京饭店、北京回龙观饭店的转轨变型、承包改革以及经济效益的考察报告或经验汇总。

随着国际连锁饭店集团的进入,学者认为中国本土饭店也应该审时度势,认清进行跨国经营的优势与机遇,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赵西萍,王磊,刘洪涛,1996)。但是,在国际化进程过程中,中国饭店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如旅游饭店发展失衡(宋志伟,刘德谦,1999),利润率下降(孙钢,1999),由于饭店重复建设造成的过度竞争,以及因竞争手段、市场细分不足而造成的竞争不足(张辉,秦宇,厉新建,2000)等。与国际饭店管理公司相比,中国饭店无论在规模、品牌、销售网络,还是在员工管理方面都难以与之抗衡(王新,谷慧敏,2001)。因此,如何加强中国饭店的集团化建设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宁泽群,2002;秦宇,2004;德村志成,1999)。邹统钎(1999)分析了饭店集团化的发展模式与政策导向,宁泽群(2002)指出国有企业的体制是饭店集团化发展的主要障碍,进行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面对国际饭店集团的扩张和国内民营饭店的崛起,中国的国有饭店也必须进行转型与变革。其战略调整可以通过产权重组与体制重构、管理权开放与市场化运作,以及依靠员工、减少制度创新成本来实现(戴斌,2003,2004)。

3.2 市场营销

3.2.1 海外研究

在饭店发展过程中,饭店营销是另一个研究的议题,内容主要涉及饭店广告、定价策略和品牌管理。广告在宣传饭店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国内早期的饭店广告只注重饭店的外部形象宣传,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展示(Siu&Fung,1998),应该进行相应改变。随着国际品牌饭店的蜂拥而至,中国的国营饭店面临着定价与市场营销两大问题。国内的饭店通常采取降价竞争的策略,但是一味降价并非长久之计,要赢得市场和保证饭店的长远发展,应该采取先进的市场营销政策,实行科学的定价策略(Cm,Zhang,Peamon,&Bai,2000)。随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济型饭店受到国内旅游者的青睐,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Larry Yu,1998)。要促进国营饭店和经济型饭店的健康发展,组建饭店集团、加强品牌管理、开展连锁经营是科学的途径(Cai,2004)。通过对中国饭店改革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饭店改革机遇与威胁同在(Larry Yu&Gu,2005)。最大的威胁是饭店的过量建设,并且可以看出将来中国饭店业的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

3.2.2 国内研究

对最初的国内饭店经营者来讲,饭店营销、公共关系管理还是一个崭新的话题。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分析饭店公共关系部门的任务(王福庆,1986),了解公共关系的实质及其作用(张志军,魏丽君,1989)等。随着中国饭店业的国际化进程,饭店的营销管理也应与国际接轨,将中央预订系统(CRS)和网络销售技术运用于饭店营销系统(谷慧敏,1998)。尽管中国饭店运用Intemet进行营销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不重视独立域名、盲目选择网络服务商,以及电子商务的低利用率等(林璧属,王赞强,2000)。中国饭店要在市场竞争中取胜,一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营销的建设,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企业形象的树立(胡敬民,2000)。

3.3 服务质量

3.3.1 海外研究

关于饭店服务质量的研究,海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服务质量的重要性、问题、展望、服务差距、网上预订、网络服务等方面。在中国饭店发展的初期,国内饭店服务并不能满足国际游客的要求,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沟通技能差、外语水平低、协调能力弱等,因此,提高服务质量是饭店发展的当务之急(H0&Lo,1987)。一些研究的调查表明(Qu&Tsand,1998;Tsand&Ou,2000),游客在入住饭店之前的期望和实际得到的服务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而饭店内部的信息传递误差和评估不足是造成服务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调查表明,由于对著名品牌饭店有所认识,国际游客还是钟情于外资饭店,并且认为在那里能得到较好的服务(Zhou,Murray,&Zhang,2001)。尽管如此,中国市场的外资饭店还应该注意一点,那就是要将培训内容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尤其在处理服务投诉的时候更应该考虑中国的国情和文化(Magnini&Ford,2004)。随着电子商务 的迅速发展,许多消费者钟情于网上消费,不仅通过Intemet预订客房,也在网上评价饭店的服务。在提高前台、客房服务的同时,饭店也应该意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提高网上服务的设施和技能(Kim,Ma,&Kim,2006;Lu&Zhu,2006)。研究也表明,顾客的满意度通常与饭店的星级标准有很大联系,顾客对豪华型饭店的满意度与对经济型饭店的满意度有很大差别(Ryan&Gu,2007)。相关研究对如何提高低经济饭店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思考。

3.3.2国内研究

国内学者也意识到服务质量在饭店发展中的重要性,对饭店服务质量的内涵以及服务质量的管理与控制进行了详细研究(张俐俐,1995),并用案例说明感情服务是中国饭店服务的核心(韩万国,1996)。随着饭店经营机制的转换及与国际服务市场的接轨,饭店管理者应更新质量管理观念,采用国际先进标准进行服务质量的管理(王文君,1997),同时也要重视网络服务的质量与改进(朱峰,吕镇,2006)。

3.4 人力资源管理

3.4.1 海外研究

随着中国饭店业的蓬勃发展,海外对中国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在中国饭店早期发展阶段,劳动力资源丰富,饭店行业,尤其是外资饭店,得到许多高学历人才的青睐。关于饭店人力资源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的工作认识(Huyton&Sutton,1996)、激励(Fisher&Yuan,1998)、对职业教育的态度(Huyton&Ingold,1999)以及工作满意度(Leung,Smith,Wang&Sun,1996)方面。

随着外资饭店的进入,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文化差异日益突出,在中国工作的海外经理感受到很大的文化震惊(Kaye&Taylor,1997)。通过对人际关系、沟通、培训等方面的观察研究可以看出,中国文化与价值观在大多数中国员工心目中根深蒂固(Feng&Pea~on,1999),这些价值观与外资饭店的企业文化存在诸多差异(Littrell,2002;Mwaura,Sutton&Robe,s,1998)。在外资饭店中,将企业文化与中国文化有效结合(Yan,Child&Chong,2007),加强员工组织行为与组织业绩的关系管理至关重要(Sun,Aryee&Law,2007)。

尽管饭店的不断扩张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但当前的中国饭店业却面临着一系列人力资源方面的挑战,如合格人才的严重短缺、居高不下的离职率,以及旅游毕业生不愿意进入饭店工作的怪现象等(Zhang&Lam,2004;Zhang&Wu,2004)。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也对饭店人才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1ee&Warner,2006)。要解决人才危机,对外要引进国际高级管理人才(Dolven,2004),对内要培养国内专业人员(Li,Tse&Xie,2007;Peng,Dai&Yue,2006)。目前对中国饭店业来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吸引和留住人才困难重重(Gu,Kavanaush,Yu&Torres,2006)。孔和勃姆(Kong&Baum,2006)的研究发现,由于中国饭店在职业生涯开发方面的不足,员工对饭店工作的认识以及自身发展前景充满迷茫。

3.4.2 国内研究

针对合资、合营饭店的发展,国内学者认为中外双方管理人员的合作与配合是饭店经营成功的关键之一(白祖诚,1988)。而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岗位培训是饭店培养人才的有效方法(洪华,1998)。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员增效成为中国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课题(曹芙蓉,1999)。但是随着国际饭店集团在中国的快速扩张以及人才本土化战略的实施(谷慧敏,2000),中国饭店面临着人才短缺的危机。与外资饭店相比,中资饭店管理者的教育水平偏低,年龄结构表现出高龄化的特点(楼嘉军等,2003)。解决人才危机,提高饭店员工的敬业度、忠诚度是有效的方法之一(陈方英,2007)。

4 比较分析

4.1 研究重点

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境内外学者对中国饭店的关注点基本相同。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饭店的战略与发展方面,有关战略研究的英语论文数量占所有论文总量的43%,中文论文占62%,两种文体的同类论文所占比例都较大。这与中国饭店特殊的发展状况有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饭店业才刚刚起步,但立即面临着急速增长的国内外旅游和激烈的国际饭店竞争。在这种情况下,饭店应如何发展是行业人士面临的实际问题,也成为学者研究的主要课题。另一个关注热点是饭店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一领域,英语文章明显多于中文论文,并且海外学者对中国饭店人力资源的关注点也很广泛,内容涉及员工工作满意度、海外经理文化震惊、激励方法、服务技能以及教育与培训等多个方面。相比之下,有关人力资源的中文文章相对较少,并且研究内容也比较单一。有一点需要说明,因为《旅游学刊》的人力资源与教育专刊上的文章并没有列入本次分析中,因此也会影响到分析的结果。

4.2 研究视角

通过对中英语论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海内外学者研究的视角、切入点不同。境外学者注重实证研究,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某一个具体议题,从而引出对饭店管理整体问题的分析和评判,如通过分析特许经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中国饭店集团化发展的道路。通过阅读英语论文可以看出,有的研究选题非常微观具体,但因为方法具体、研究深入,更有利于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国内人士的研究选题通常大而广,多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制定出饭店管理或进展的总体策略。因为研究的范围太广,很难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喜的是,近几年有一些国内的学者也开始在海外期刊发表英语论文,并且其研究视角与论文的写作方法逐步与国际接轨。

4.3 研究方法

海内外学者在研究方面最大的不同点表现在研究方法方面。从本文引用的文章来看,境外的学者早在1997年就开始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且非常重视研究方法的效度和信度,通常在文章中对研究方法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而同一时期的国内文章还属于概念型定性化研究,大多数文章只是在提出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没有采取具体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值得欣慰的是,近几年的国内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进展,学者们开始运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来分析问题、提出论证。但与海外的学术研究相比,研究方法、分析软件还是比较单一,一些分析方法或分析软件,如定量研究中的结构方程分析法・(SEM)、定性研究中的专家访谈(DELPHI),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国内研究又普遍侧重于定量研究,并没有像海外学者那样灵活选取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没有做到研究方法运用上的百花齐放。

5 不足之处

中国饭店业的蓬勃发展,引起海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中国饭店的研究不断增多,但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文只搜索了海外的3个学术数据库,其他没有被这3个网站收录的文章不可避免地将被遗漏。并且本文只分析了学术期刊上刊登的文章,而会议论文、学术专著等并没有列入研究范围。而对国内研究的分析,文章只检索了一个学术期刊的论文,数量较少。但因为《旅游学刊》是国内旅游研究的核心期刊,因此发表在该刊物上的论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能够反映国内学者对饭店研究的状况。

6 未来研究

随着中国饭店的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新的挑战不断出现,主要议题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品牌发展以及国营饭店改革与全球化战略等。

投资与营销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本文提出了商贸英语研究者应该努力的方向,即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从宏观语言学的角度把握商务语言的研究,注意联系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交际学、传播学来思考、探索商务英语的规律;从纯语言学的圈子里跳出来,自觉地把语篇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交际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理论同广告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经济学、消费心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营销、统计学和会计学结合起来。只有深入到商务实践中去,才能建立起一门能有效地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应用学科———跨文化商务语言学。

一引言在世界经济阔步迈向21世纪的时代,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商贸活动的许多领域,如,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与合同、国际金融、涉外保险、国际旅游、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所使用的英语统称为商贸英语(BusinessEnglish)。它已成为世界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语言交际工具。可以说商贸英语控制着国际交流,国际交流离不开商贸英语。据统计,全世界16亿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第二语言或外语的人群中几乎90%的人每天都与商贸英语打交道,可见商贸英语的应用十分广泛。对它的研究也是十分必要而急迫的工作。但目前总结商务英语研究成果的论文极少,不利于研究者了解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状况,而本文着重论及了这一点。

二目前的研究成果首先,从路式成编写的《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49年—1989年)》与《外国语言学研究论文索引(1995年—1999年)》对比来看,商贸英语的研究有着突飞猛进的变化。11从数量上看:《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49年—1989年)》涉及商贸英语研究的论文只有44篇。而《外国语言学研究论文索引(1995年—1999年)》,涉及此方面的论文多达280多篇,是1949至1989年总数的六倍之多。也就是说商贸语言的研究趋向活跃,研究论文数量有所增加。21从涉及的范围来看:《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49年—1989年)》中的商贸英语论文面窄,只涉及语法学中冠词与介词(1篇);文体学(21篇);翻译学(20篇);写作教学(2篇),及一篇号召性文章。而《外国语言学研究论文索引(1995年—1999年)》的论文涉及面则加宽了:语法学(1篇)、词义研究(1篇)、词典编纂法(1篇)、词典评论(1篇)、语用学(4篇)、篇章研究(8篇)、修辞学(6篇)、文体学(102篇)、翻译学(240篇)、教学大纲(2篇)、教学经验(15篇)。31从深度来看:《外国语言研究论文索引(1949—1989)》的论文内容多为知识介绍性,涉及文体学的文献综述性或工作体会式。涉及翻译学的论文也多为工作经验体会式,如《产品广告的英语》—《上海科技翻译》1987年第2期、《谈谈我国出口商品商标的英译》—《中国翻译》1986年第5期、《浅谈外贸英语函电的特点及中英互译问题》—《翻译通讯》1984年第9期等等。而从笔者收集的1995年后的论文来看,英语的研究则倾向于深入、细致,思维角度开阔了一些,进步较明显。修辞学方面,论文涉及了音韵、语义等修辞手段、辞格、修辞功能、艺术等。文体学方面涉及面极广,如选词、语言策略、语言特点、文体特征、语体、语域、信息功能、表达方式、句式、句法特点、话语分析、委婉、文化、审美特征、模糊性、商务风格和大众心理等等。翻译方面则涉及了翻译原则、理论。其次应熟悉品牌、国情、兼顾民族色彩,然后注意音韵贯通,译出商标含义,最后商标的音韵节奏应简练明快,风格应朴实无华。研究者们论及了进口商标翻译常采用的五种方法:可保留原商标名的音韵美及异国情调的音译法;可准确传达原名信息及情感的直译法;解释性释义的意译法;利用汉字表音表意特点,精心选取适当汉字,音译原文部分或全部发音的谐音取意法;用与原名有相近的语义表达功能,但带明显汉文化色彩的词语来翻译商品名称的归化法。刘法公提出商务汉英翻译的忠实原则、准确原则、统一原则和它们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1]。还涉及了翻译具体的实践。例如《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的英译》—《中国科技翻译》1995年第4期、《工程合同翻译的语法逻辑》—《中国科技翻译》1996年第4期、《涉外经济合同英译的重复法》等。其中顿官刚论述到动词的名词化结构的形式及其翻译方法—处理成动宾词组和主谓词组[2]。张向京从英汉语言对比的基础探讨经贸英语的特点(格式固定、用词准确)和翻译的省译问题[3]。曹顺发结合具体事例也谈到广告用语的翻译[4]。张长明在《广告汉英翻译的现状及改进办法》中提到广告翻译的尴尬现状和导致劣质译作的主观原因,如译者的责任心不强,畸形的审美观念,以及如何提高广告英译质量[5]。

这个时期的许多论文还与丰富的经济活动相结合,涉及了经济法规的英译、经贸洽谈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和国际营销中的翻译错误、商务合同的翻译、招商引资材料、英文药品说明书、财经英语、食品包装上英译文的调查分析、对外经贸活动中的计算方法、电传文稿、国际贸易合同法律性条款、涉外公证书的英译、金融英语的重要性等。傅传良提出合同翻译中应注意的专门用语Here2by,Hereto,Therein;专门词组Providedthat,Inaccordancewith等[6];他还在《合同法律文件翻译因词特征之一—用词正规》中列举的中英文原文条款翻译实例[7];扬晖探讨的技术合同中商务词汇和技术词汇的若干译法[8]。刘作永在《试谈招投标文件的语言特点》中论述的因招标内容不同,同一单词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含义不同;招标文件的主动态与被动态的转移受限。北竹提出英语公式用语的语言特点,如公示语的分类、其静态与动态意义[9]。同时也涉及了语言学、翻译学的结合点。例如商务英语的英汉语言差异、语义的可拓现象,语体特征、定语从句的理解、模糊信息处理技巧等。11与语言学理论的结合(1)语用学《外语教学》2002年第5期的《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合作和礼貌》阐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和谐、冲突、竞争等各类信函中的具体体现;《文化差异与商标翻译的语用失误—中国翻译》2002年第3期说明商标的语言语用失误的种种表现。薛瑜也具体分析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合作原则,即数量、质量、关联、方式准则,语用预设和会话含意[10]。蒋磊提出广告语言的语用意

义和广告翻译的语用语言等效,社会语用等效;因文化差异导致的广告翻译的语用失效[11]。

桂琼提到根据韩礼德(Halliday)的衔接理论、格赖斯(Grice)的说话隐涵原则以及塞尔(Sear2le)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分析了这些理论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以探讨广告英语的文体特点[12]。(2)话语分析已有研究者对英文广告标题的“提问”与“应答”方式和内容做出分析,还涉及篇章研究的陈述言语功能的分析和社交话语文化的概括。陈其功在论文中论述了广告英语的社会基调、话语情态、交流基调和其基调的双重性。即广告英语的话语基调是广告人与商品潜在消费者双方关系的反映。双方长期、稳定的角色关系,即社会基调,具有广告人地位居下,双方距离接近最大的特征;双方临时、动态的角色关系,即交流基调,具有广告人地位上移,双方距离拉近的特征。分析表明,社会基调与交流基调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在表达英语广告的人际意义方面,一篇好广告应能体现这两种基调的完美结合[13]。(3)语义学例如,陈欧论及涉外英语经济合同中的一些旧体词的运用和汉译[14];《中国翻译2000年第4期中的《词义的理解、选择与商务英语的汉译》详解了如何从修辞角度、专业角度、语境方面来确定词义;陶丽霞已阐明广告英语的用句特征和修辞特点[15];《中国科技翻译》2001年第5期中的《英汉广告中的词汇创意》指出的如何利用故意错拼、创造新词、利用双关、押韵和类比构词、运用词的联想意义和运用词类功能转换来创作英语广告。(4)与文体学的结合张定兴分析英语商标词得出下列结论:动词化的商标词的应用语体有口语体、广告文体和新闻文体:一般说来,其感彩有随和、亲切和欢快的特点[16]。(5)与跨文化理论的结合胡开杰在《论商标名称英语互译文化意义的转换》中提到商标有特定的文化含义[17]。王克非在《论翻译文化研究的基础工作》中提出翻译文化研究框架,进行翻译文化的基础研究和拟定基础研究书目的重要性[18]。21与美学的结合胡开宝分析了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及商品名称的翻译;阐述了什么是商品名称的美学特征,并结合事例说明如何使汉语译名具通俗美、简朴美、奇特美、音韵美和意境美等美学特征[19]。《意美、音美、形美—英文商标的汉译》—《外语及外语教学》2002年第5期提出的英语商标词的构词理据,翻译时应注意的社会语用等效。可喜的还有商务英语教学的经验的取得,如外贸英语谈判中的模拟法、外贸英语写作教学思路、语篇体裁分析理论及其应用、财经英语教学初探、商贸英语的教学、“商务英语证书”二级考试试题简介及考前辅导点滴淡、外贸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等。

于浩淼在《国际贸易教学心得》中提出了征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国际贸易的知识的范围以及与它相关的配套学科[20]。另外还有商贸英语专著的出版:《广告英语》(赵静,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1992)、《现代英语广告》(周晓,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外贸英语函电与谈判》(戚云方,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书中体现了外贸英语研究的一些成果。黄国文的专著《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系统地把语篇分析理论与广告实践结合起来,论述了广告标题的言语功能、语篇中的叙事语码转换、广告语篇中交际的双方,如合作原则的违反等,这是很好的研究典范。我们就应把语言学的理论应用到广告活动中,直接指导实践,这样才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三存在的问题11研究者深入商务实践不够,理论与实践结合还不够紧密,语言研究有脱节的情况。21需编写供外语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商务英语词典和参考书,否则,系统的学术研究会很成问题。31研究者还只局限于从语言结构本身、从语言、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表达手段出发、探讨语言如何为商务服务。研究工作缺乏创新,纠缠于语言层面上的细枝末节,研究工作中有重复的现象,浪费了人力、财力。41研究视角狭,研究面需加宽。51研究者与其他学科的研究人员合作不足,跨学科的研究力度不够。61缺乏商务英语人才的培育,研究人员少。71信息不灵,课题分散。81研究方法单调。四前景及努力方向11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21现在研究者应注意从宏观语言学的角度把握商务语言的研究,注意联系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民俗学、交际学、传播学来思考、探索商务英语的规律。31广告英语研究的目的是为跨文化经济交流活动服务,为企业涉外经营服务,所以研究者要从纯语言学的圈子里跳出来,自觉地把话语语言学、语篇分析、文章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交际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理论同广告学、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经济学、国际法、消费心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商法、国际营销、统计学和会计学结合起来,深入到商务实践中去,才能明白商务英语的语言性质、特点和商务语言应用的原则、方法和规律,才能建立起一门能有效地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应用学科—跨文化商务语言学。41加强专著的出版。51加强理论研究,丰富研究方法。例如可用计算机辅助商务英语研究,或采用语料库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何兆熊1语用学概要[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91[2]路式成1外语语言研究论文索引[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3]路式成1外语语言研究论文索引[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4]董树人1语言学论文索引[M]1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1[5]贾玉新1跨文化交际学[M]1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6]保罗.A.郝比格1跨文化市场营销[M]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7]LarryA.samovar1Com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19991[8]许嘉潞1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1[9]王春玉1商务谈判英语[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10]曹菱1商务英语谈判[M]1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1[11]许建忠1工商企业翻译实务[M]1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上一篇:高级营销师论文范文 下一篇:营销与策划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