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11-08 18:01:21

投资心得体会

投资心得体会篇1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是推动招商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围绕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主要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开展整顿机关作风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核心内容。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样的会议,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和整顿机关作风的决心,我们做为一个乡企干部要从自身做起,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投身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

乡企部门以前是一个行业管理部门,20__年省政府机构调整为一个综合经济管理部门,也从以前的事业单位变成为直属机构,因为乡镇企业局,也是中小企业局,一、二、三产业都有,既是农口部门,也是工业口部门,也是社会关注的重要部门。今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重视,一系列关于政策的执行、财政持持资金的分配、财政扶持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当前各项改革举措,都涉及到企业利益。其职能履行得如何,直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我们乡企干部一定要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切实增强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摆正个人与单位、单位与社会、财政扶持资金与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关系,把这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活动贯穿于本部门自身建设、各项管理和改革之中,落实到为实现民营倔起目标而努力奋斗的实际行动上来。

在日常工作中自身存在着为基层单位和广大企业服务观念淡薄的问题,办事拖拉现象;在廉洁自律等制度方面,自我要求不严,标准不高;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不能深入基层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乡企干部在党和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必须坚决彻底地加以解决。因此,我们必须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当作提高财政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良好契机,借助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力量,帮助我们查找并解决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做一个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廉洁的乡企干部。

随着中小企业的改革措施的不断推进,中小企业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管理的范围越来越广,自身的工作责任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和实施,使中小企业部门更加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热点部门,成为对咸阳投资环境和对外形象的影响最直接的部门,也是最能体现机关作风和发展环境好坏的部门。中小企业糸统干部的服务态度和工作方式,将直接影响社会各部门、各单位对这些改革效果的评价,如果我们不抓经济发展环境和自身作风建设,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行将会遇到更大的阻力,甚至导致有些改革措施的失败。因此,加强我局干部自身的作风建设,对于推进各项改革措施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把干部自身作风建设作为一项大事抓紧抓好,努力为企业搞好服务赋予的财权、事权和监督权,确保各项改革措施顺利向前推进。

自己做为一个公务员,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树立宗旨意识,牢记光荣使命,改进工作作风,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中努力做到:

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市委书记、副书记讲话的精神实质,结合工作实际,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对党负责,让人民满意为主要内容的宗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澄清模糊认识,强化“九种意识”,积极主动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把服务对象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作为重点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与广大基层同志面对面进行交流,接受教育。

二是认真做好对照排查工作,主要针对自身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执法行为不公、廉洁自律不严等问题认真排查。对排查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挖根源、找差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自我排查的基础上,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诚恳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

三是针对排查出的问题认真反思,制定具体详实、操作性强的整改方案。重点围绕三个方面进行整改:一是完成任务方面:主要包括对上级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有没有责任感和紧迫感,是否在落实上下功夫,完成的效果如何。二是执行政策方面:主要包括未用足用活国家政策;政策滞后于形势的发展,执行市委政府出台的政策打折扣的现象。三是在优质服务方面:主要包括如何确立一切为企业着想,一切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让投资者满意,确保做到为企业工作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巧办;如何在服务承诺上下功夫,查处利用手中的权力乱卡乱罚现象。对社会各界反映的突出问题,能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的同时,制定限期整改措施。

四是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对本单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开展情况进行认真、全面回顾,总结经验做法,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二是完善制度,巩固成果。要借鉴先进单位好的做法,制定和完善加强本单位作风建设的制度和措施,把制度内容与各级领导和每个同志的考核挂起钩来,巩固作风整顿成果,以作风建设促进队伍建设和工作任务的全面济发展和公益事业建设。我们乡企部

投资心得体会篇2

关键词:有限理性 非理性因素 羊群行为

一、投资行为有限理性

(一)对经济人假设的批判

经济人即理性经济人或实利人是由西方经济学者出于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个体经济行为的本质进行抽象以避免陷入人性争论从而分析其决策行为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是指以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最大化为基本动机的个体行为。

现代金融学基于经济人假设认为理性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是建立在理性预期、风险回避、效用最大化及相机抉择基础之上。这也就意味着经济人假设得以成立的相关条件包括金融市场供给不受限制、市场信息对称、市场机制完善有效、投资者投资能力足够需得到满足。在此情况下投资者通过所有可以得到的市场信息缜密权衡将来出现的所有可能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并作出最优的、前瞻性的决策。而实际中经济人假设赖以存在的相关条件并不存在。所以现代金融学的相关投资理论及模型存在严重缺陷。

(二)投资行为有限理性

投资者基于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并按照价值判断在先事实判断在后的次序进行考量而后从事相关投资行为。对投资活动的价值判断解决的是投资活动本身对投资者的价值意义即是否值得投资,对投资活动的事实判断解决的自身是否有能力从事此项投资。而进行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的基础前提即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完全理性之间的一定程度下的理性。

一方面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多变、不确定的世界,投资者只能获得关于市场的一部分信息而不可能获得所有市场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投资者对信息的计算能力和认识能力有限,对可获得的部分信息无法完全有效的加以利用。所以基于有限理性制定的投资决策无法实现效用最大化而只能符合有限理性标准或满意标准。

虽然投资者追求理性并希望最大限度的追求理性,但结果只能达到有限理性并只能符合满意标准。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并非一成不变,同时价值判断是多元而非一元,而基于事实判断也无法将所有投资备选方案列出。作为投资者的个体,其有限理性限制其作出完全理性的决策,只能在能力范围内达到有限理性。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制定最基本的投资目标并考量现有可供选择的投资方案,如果其中有方案能够满足最基本的投资目标,投资者就实现了满意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投资者基于有限理性作出的满意决策同时是在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实现的。非理性因素同时影响着投资者的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

二、非理性因素

(一)非理性因素及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

非理性因素对投资者的认知、情绪、行为活动的发挥和抑制具有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动力作用。投资决策的产生及付诸实施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进行的认知与实践活动。积极的情绪情感和坚定的意志将为投资者的认知与实践产生推动与支撑,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和脆弱的意志将不利于投资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诱导作用。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可以弥补逻辑思维不足,激发创造人,是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

投资者个体心理特征

投资者在不确定条件下会受到各种信念的影响而出现系统性偏差。

自信情结。个体往往高估自己的判断出现过度自信的倾向。投资者倾向于认为他人的投资决策是有偏差的,而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本能,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首先是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投资者对避害因素赋予的权重要远大于赋予对趋利因素的权重。

避免后悔。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由于害怕后悔情绪体验而倾向于尽力避免后悔的发生,从而有可能导致非理。

启发性偏差。投资者在认知过程中会运用启发性的认知捷径进行决策。

第一:代表性启发法。投资者在市场不确定的条件下会关注与当时情境相似的过往情境,并根据与过往情境的相似性作出判断。但当投资者过分强调过往情境时往往会忽略当时即将出现的信息或潜在可能性,毕竟情境不在完全以同样的形式并以同样的结果出现。所以此时投资者容易产生代表性偏差。

第二:可得性启发法。投资者倾向于根据面对的投资活动在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出现的概率。以较快回忆起的投资事件作为参考进行判断,从而出现可得性偏差。

(二)投资者群体心理特征

由个体投资者结合形成较大规模的群体投资者通过一系列相互影响的投资决策及行为对金融市场整体产生较大影响,并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间内左右市场走向。由此可以推论研究群体投资者的心理特征的意义远比研究个体投资者的心理特征的意义大的多。虽然研究个体投资者心理特征可能有助于更好理解群体投资者心理特征,但群体投资者与个体投资者在投资决策与行为中的表现是存在差异的。

1.从众行为。从众行为,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改变个人意见而与多数人取得一致认识的行为倾向,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众行为在金融市场中往往指羊群行为。投资者从众的影响因素:

(1)群体因素:一般地说,投资者所在群体规模越大、凝聚力越强、群体意见较一致性等,都易于使个人产生从众行为。

(2)情境因素:这主要有市场的极度不确定性与权威影响力两方面,其中权威包括权威人士及权威机构如官方或机构投资者。即一个人处在这两种情况下,易于产生从众心理。

(3)个人因素:这主要反映在人格特征、性别差异与文化差异等三个方面。由于缺乏自主性和判断力,在复杂的投资活动中犹豫不定、无所适从,因而,从众便成为投资者最为便捷、安全的选择;女性比男性更易于从众;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下比个人主义文化氛围下更易于产生从众。

总之,个体投资者在受到群体投资者精神感染式的暗示时,就会产生与他人行为相类似的模仿行为。与此同时,各个个体之间又会相互刺激、相互作用,形成循环反应,从而使个体行为与大多数人的行为趋向一致。上述暗示-模仿-循环反应的过程,构成了从众行为的心理基础。

2.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在心理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在金融市场中“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无处不在,并一直潜在地、深刻地影响着投资者行为。

投资作为一项典型的人类社会活动,集体无意识伴随其中。进入金融市场的投资者具有某些共同的性格特征,市场的收益性、风险性尤其是投机性质的投资行为往往使个体行为陷入集体无意识之中。投资者无法以辽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进行思考与处理交易。在投资者追求风险收益过程中面对市场的波动、流动将难以规避集体无意识的干扰从而可以导致市场的进一步波动、流动,而这又将反过来强化由集体无意识驱动的投资行为。

个体投资行为寓于群体投资行为之中并在市场环境变化之下通过群体心理解析并形成较鲜明观点后再作用于市场,产生的市场行为结果将进一步通过向群体投资者反馈从而强化群体心理。群体心理的迷茫对应于市场的震荡,而群体心理的趋同将形成明显的市场趋势。而在市场趋势形成开始与即将结束之时往往是集体无意识最具强烈之时。

三、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是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现象,研究羊群行为有利于更好的理解市场行为。

(一)羊群行为

羊群行为指动物(牛、羊等畜类)成群移动、觅食。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倾向于忽略有价值的个人信息而跟从市场中大多数人的决策方式,表现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的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投资者往往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其思维与行为受到其他多数投资者的影响,跟从多数人思维与决策,或者过度依赖于舆论包括市场中具有压倒性的观念或权威性观念,而不考虑个人信息。由于羊群行为涉及多个投资主体的相关,将对市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二)羊群行为的本质及成因

从本质上讲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在投资者有限理性的思维局限下、非理性因素作用下使投资者跟从并对市场造成巨大波动的群体行为。其中有限理性为羊群行为的存在提供了客观前提和基础,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对羊群行为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主观推动作用。

获取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但受限于有限理性个体投资者无法获得准确、及时、有效的全部信息而只能获得部分信息。需要指出的是这部分信息未必能够保证对投资者作出正确决策产生价值,而且无论这部分信息是否存在价值个体投资者都需要为此部分信息支付成本,包括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当投资者通过权衡投入与产生比时往往得到结论:既然不能保证所获得信息能够带来相应的收益,那么跟从机构投资者进行决策往往成为明智之举。

但是由于机构投资者行为也是基于有限理性所以机构投资者所获得的信息也是不充分的。另外,机构投资者具有高度的同质性,使用相同或相似的理论模型、信息处理方式和交易策略,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市场行为。因此个体投资者跟从机构投资者的结果往往导致个体与机构投资者组成的投资群体的集体非理性成为。

四、羊群行为的影响

“羊群行为”影响市场价格走势。由于“羊群行为”者放弃个人信息并采取跟从多数人的策略必将导致市场信息传递链的中断。“羊群行为”由于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使得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的部分方法将在羊群行为明显的市场中变得无效。而市场未来价格将向单一极端方向发展,从而削弱了市场基本面因素对未来价格走势的作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运行。

“羊群行为”的脆弱性。“羊群行为”的发生是基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当市场充分吸收、消化此前导致羊群行为的信息,政府新的信息,投资者从众心理或集体无意识作用减弱,此时羊群行为将会减弱、停止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回归。所以“羊群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脆弱性,同时进一步导致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

参考文献:

[1]谢明.政策分析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 章融,金雪军.现代金融理论与行为金融比较研究[J],财经论丛:2002(11).

[4] 宋军,吴冲锋.从有效市场假设到行为金融理论[J],世界经济:2001(10).

投资心得体会篇3

随着越来越精准的金融经济数据的获得,人们对行为金融学框架理论进行了大量印证研究。以下研究表明,行为金融学确实能够很好的解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传统主流金融学难以回答的很多现实经济现象。本文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作为基础,将对有限理性前提下的个体以及群体投资者行为及投资策略等方面已有的代表性文献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理性经济人 个体投资者 群体投资者

一、绪论

行为金融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逐渐兴起,经过20年来的发展,它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金融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它比较系统的解释了许多市场异常行为,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其中,从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实际心理出发,分析控制金融市场的人的因素对金融市场的相关影响,着重研究个人投资者的心理投资决策过程和由此产生的心理偏差和其影响的因素。中国的证券市场属于完全的新兴市场,其中存在的大量无法解释的事件“异象”为行为金融研究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对象和平台。它打破了个体决策过程中的黑箱,揭示了个体决策的有限的理性,从而对原有的金融理论进行了革命性的变革,使金融投资决策的研究向理性迈进一大步。本文以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作为行为金融研究的对象,综合运用了情绪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等,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和个体投资者在有限理性前提下表现的行为和投资策略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二、理性与非理性

(一)经典现代金融学的局限与行为金融的产生

李心丹(2005)认为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指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或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张峥等(2006)认为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经典现代金融学的核心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说将包括两个重要的经济元素,即预期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偏好和信念更新的贝叶斯理性理论。刘力等(2003)认为新古典经济学家习惯把理性经济人看成一个对与苦乐能够作出正确权衡的量化计算者,而苦乐将人们可以体验到的“效用”可以进行度量。行为金融学所依赖的投资心理学研究的成果主要是和投资者的信念、偏好和与决策相关的认知心理学、情感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最新成果。

(二)有限理性实现程度的三种状态

何大安(2004)提出认为在有限的理性实现程度存在着三种状态:潜在性的有限理性理论、即时有限理性理论和实际有限理性理论。潜在性的有限理性认为个体在内心存在着一个实现效用的最大值,这一效应最大值的实现要求个体以及机构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影响抉择的可能的所有不确定性的因素,并且还让个人必须能够正确的进行分类、加工以及处理好那些不确定因素的未知状态。即时有限的理性是指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行为金融学下的经济人很难对影响抉择的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作出合理的预测、判断和加工以及对于处理的状态。实际有限理性是指行为经济人都是经历一定长时间的思考活动之后,将在较短时间以及较长时间内之间所能实现的有限理性投资的状态。

三、投资者个体与群体特征研究现状

(一)关于投资者个体行为方面的相关研究

对投资者个体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投资者的个体行为分析,以及个体行为偏差对市场的长期影响。

1.易获得性偏误。Kahneman和Tversky(1973)将“容易令人联想到的事件会让人误以为这个事件常常发生”这种现象称为易获得性偏误。其原因是个人无法完全从记忆中获得所有相关信息。比如Shiner(2000)中就指出,网络用户会倾向将1990年以后的股市繁荣得益于网络的发展。

2.代表性偏误。De Bondt和Thaler(1985)认为,投资者对股市的赢家会过度乐观,对股市的输家会过度悲观,这会导致股票价格和基本价值的差异变得巨大。Kahneman(1973)和Grether (1980)以及Tversky研究都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在评估机率高低时,通常根据以往或相类似的情况对事件进行分类,然后会相信历史重演的可能。

3.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指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的预期能力表现出过分的自信。它源于人们的乐观主义。随着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加,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更为激进,造成的损失就越大。Benos和Odean对投资者购买股票的平均表现、出售股票的平均表现和交易成本三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投资者普遍有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Apert(1982)认为这种过度自信会造成投资者承担更大的投资风险,产生偏离轨道的理。

4.过度反应。过度反应指投资者对信息的理解和反应会出现非理性偏差,导致信息权衡过重,行为过激的现象的产生。De Bondt和Thaler(1985)提出了过度反应假说,使用超过50年的市场数据来检验这个假说。投资者对信息反应情绪化,就会产生非理性的一面,造成过度反应,形成估价过低或过高。

5.追求刺激。熊金武(2015)认为人们愿意追求刺激,对于那些新奇、紧张、多变性的活动往往具有较大的偏好。比如年轻人喜欢从事风险较大的运动,如蹦极、攀岩、赛车等。在这种心理驱使下的投资行为,往往表现出过度的风险偏好。这使得年轻人的业绩低于不追求刺激的投资者。

6.保守主义。张亚楠(2010)认为保守主义指人们的思想普遍存在惰性,即在一定环境下,当人们接收到新的信息时,认为新信息不具备代表性,则他们会忽略新信息,不愿意理性的改变他们的原有信念。

7.模糊厌恶。模糊厌恶是指对主观或含糊的小确定性的厌恶程度大于对客观小确定性的厌恶程度。Heath和Tversk(1991)发现人们厌恶模糊的程度与对小确定性的主观概率估计能力负相关。Fox和Tversky(1995)提出,当决策失误或者与有能力更强的参与者合作时,人们将更加厌恶模糊。

8.阿Q精神。刘力等(2003)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具有阿Q精神,即人们的信念与行动的成功与否相关。如果行动失败,人们会自我安慰,调整自己的信念,减少由于后悔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如果行动成功,人们则会向上调整自己的信念,显示他们的决策正确。Arkes和Blumer(1985)使用这种认知的偏差清晰地解释了投资中的沉没成本效应。

(二)投资者群体行为的相关研究

投资者群体行为主要指的是市场整体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偏差。它是由于投资者之间的行为对彼此产生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投资者群体行为分析就是以投资者间相互影响为前提条件下的群体行为及怎样才能使市场贯通的一种分析。

1.从众理论。从众理论指人们会长时间受到很多人的内在外在的影响,从而会跟随着大众人的想法或者行动,并且人们是不会考虑他们这么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众心理往往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失败。经济学领域常用“羊群效应”一词来描述资本市场参与者的从众、跟风的心理。

2.权威服从理论。杨海莹(2006)认为在消费心理学中,主体以服从人们在特殊给定的社会场景中的心理情况下,为了获得奖励与赏赐亦或为了不让自己受到惩罚而产生的与客体相一致的行为态度而选择将社会信息的概括、判断和推理提供给客体的一种心理。在资本市场中,很多充当主体角色的投资个体并不是很了解资本市场而且他们对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也并不是很敏感,同时他们受作为客体角色的相关专家和其他投资个体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投资行为是属于被动的进行投资。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角色便由信息不对称扮演着。

3.大众模型理论。大众模型理论指一种被个人或机构投资者预期的一种思维习惯,而这个思维习惯会在股价形成的过程中被他们广泛应用。饶育蕾,刘达峰(2003)研究发现该模型可解释与社会潮流和时尚相关联的投资行为[10]。

吕婧(2014)认为在大众模型中,人们很少会在分析资产价格走势的时候考虑基本面,这是因为人们本身对经济数据就存在一个错误的理解以及该理论所包含的因素自身就是可变的,因而会对市场上的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四、个体与群体行为特征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一)投资者行为研究的启示

通过对投资者行为的理论研究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分析投资者自身行为和行为因素可以实现减少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的错误判断。身为市场的监管层,应借鉴投资者行为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投资者市场行为进行合理引导,对市场的发展进行规范。这对于我国证券市场上初入行业的投资者具有重大的意义。

1.避免认知偏差,优化投资选择行为。投资者自身的认知偏差,可以借鉴实证研究中的发现加以针对性避免:如投资者对于自己的决策过程和行为特征应不断地进行反思,认真的对自己投资亏损的股票是否持有时间过长进行检查或对自己投资有关的负面消息有所忽略;投资者对所谓的市场“潮流”应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与决策,不能盲目追随。借助行为金融进行分析,证券市场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是投资者系统性的认知偏差,市场效果不明显,对于投资者而言,持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判断决策能力及其过程是其战胜市场所必须的。对心理和行为的科学研究显示,我们可以对人进行正确并正规的统计学训练与直觉决策过程应用的教育来改善自身的决策行为,因此,改善投资者决策行为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提高投资者的教育程度。

2.减少政策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自主调节功能。以对投资者行为研究所得出的理论和实证成果作为依据,我们知道了市场对政策产生的过度反应及证券市场所产生的过度波动是由于在个体投资者之中所普遍存在的“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等投资者自身的认知偏差,加之投资者中存在的“羊群效应”所导致的。所以,对于市场与投资者行为来说,作为管理层应尽其所能减少政策风险对其的震荡。同时必不可少的是政府对我国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证券市场的适当合理频率与强度的政策调节,为我国证券市场逐步建立自恢复与自适应机制应当把市场的自主调节功能尽可能的发挥出来。

(二)投资者行为研究展望

1.探索真实投资者决策模型,提高证券市场效率。结合既有的理论,建立一个真实的以“正常”投资者取代“理性”投资者的决策模型是行为金融研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当前投资者行为研究的主要目标。在这方面,未来还有很多问题可以研究,如:投资者对风险如何看待?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如何被他们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影响?他们的心理账户是否对不同的投资有所不同?

2.展开本土化研究,特别是研究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已被证实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有影响的因素之一是社会文化的差异,因此,各国的行为金融和投资者行为研究学者日渐倾向于一个新的研究课题:不同经济文化环境对投资者投资心理、投资行为和市场的影响。在我国的投资者行为研究表明: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制度、文化等因素与我国投资者对政策有较强的依赖心理有相当大的关系。对于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可以进行探讨的问题主要有:为稳定证券市场,政府应何时出面?政府应如何即避免非理易又不限制套利的力量?何种公司应该在经济不景气时被拯救?

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逐步符合与融入的同时,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与投资行为与国际准则定会逐渐接轨。因此,若要缓解我国当前政策对证券市场带来的巨大冲击,运用行为金融学理论与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成果并且进一步研究政策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J].金融研究,2005,1:180-185,189.

[2]张峥,徐信忠.行为金融学研究综述[J].管理世界(月刊)2006,9:156-157.

[3]刘力,张峥,熊德华等.行为金融学与心理学[J].心理利学进展,2003,3:249-255.

[4]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4:91-101.

[5]熊金武,缪德刚.行为经济学的方法论价值―基于行为金融学前沿理论的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5,4:167-174.

[6]李心丹、工冀宁、傅浩.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11:54-60.

[7]张亚楠.过度自信、信息与中国证券市场资产价格行为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8]李心丹.行为金融学―理论及中国的证据(第I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9]杨海莹.消费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5.

[10]饶育蕾,刘达峰.行为金融学(第1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44-45.

[11]吕婧.股市投资者的个体行为及其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

[12]Tversky.A,D.Kahneman.Judgnent under uncertainty:Heuristics and Biases[J]Science 1974,185:1124-1131.

[13]De Rondt.W.F.M,R.H.Thaler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 [J]Journal of Finance 1985,40:793一808.

[14]Odean.Terrance.Do investors trade too much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89:1279-1298.

[15]Heath C,Tversky A.Preference and Belief: Ambiguity and Competence in Choice under Uncertainty[J].Journal of Risk and Uncertainty,1991,4: 5-28.

[16]Fox C,Tversky A.Ambiguity Aversion and Comparative Ignorance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585-603.

[17]Arkes,Blumer.The psychology of sunk cost[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85,33:124-140.

[18]Schmeidler・D,Behavior and Invest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0,80:465-479.

投资心得体会篇4

羊群效应是行为金融学的术语。在一定时期内,当采取相同策略(买或卖)交易特定资产的行为主体达到或超过一定数量时,羊群效应就发生了。关于羊群效应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的羊群效应(Rational Herding);另一种是非理性的羊群效应(Irrational Herding)。非理性的羊群效应主要研究行为主体的心理,认为行为主体只会盲目的相互模仿,从而忽视了理性分析的重要性。而理性的羊群效应认为,由于信息获取的困难,行为主体的激励因素以及支付外部性的存在,使得羊群行为成为行为主体的最优策略。

在证券市场上,羊群效应主要是指在一个投资群体中,单个投资者总是根据其他同类投资者的行动而采取行动,在他人买入时买入,在他人卖出时卖出。这样投资者就会形成一种从众的心理,而从众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不可控制的境地。

当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的羊群效应就非常明显。在股指从1000多点涨到4000多点的过程中,大批中小投资者蜂拥而入,而这些新股民很多人对股票都不了解。他们是在看到周围人都在股市中赚了钱,自己便也投入进来了。由于很多人缺乏股票方面的专业知识,其在炒股过程中就会依照别人的行动而采取行动,从而产生从众行为。而在当前,许多投资者都盲目地沉陷股市中,并且深信股市会越涨越高。于是,在他们的行动下,股市的泡沫也被越吹越大。没有永远的牛市,根据市场规律,股市总要会跌下来的。而现在众多投资者几乎处于疯狂的群体非理性状态。

二、羊群效应的表现及危害

1、羊群效应的表现

羊群效应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即股票的上涨阶段,下跌阶段和调整阶段。

在上涨阶段,投资者对市场信心空前高涨,受市场情绪感染,投资者纷纷购入股票,推动股价一路飙升。从去年开始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证券市场就一直处于这个阶段。受宏观经济向好,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今年秋天召开党的十七大,以及08年奥运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人对证券市场相当看好。因此股票市场异常火爆,认为股市黄金十年的大有人在。

在下跌阶段,投资者人心惶惶,盲目从众现象表现的更为突出。投资者集体溃逃。大家争相抛出股票,割肉清仓。而最近5月30号出台印花税从0.1%调高到0.3%之后,许多投资者仿佛发现了政府要打压股市的意图,疯狂地抛售股票。沪指也从4000多点,直泄一千多点,就说明了人们的从众现象。在调整阶段,投资者多处是迷茫心态。对入市找不到方向,股市处于观望状态。一旦出现反转,投资者就会蜂拥而至,或者集体入市,或者集体逃离。

可见,在股市发展的三个阶段过程中,羊群效应相当明显。分析羊群效应产生的影响,在这里主要谈它的危害,才能更好地认识它,为广大中小投资者在股市操作中提供有益启示。

2、羊群效应的危害

羊群效应的危害主要是指股市一旦暴跌,将会造成的许多不利的影响。股民将遭到惨重损失,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人搞抵押贷款炒股、卖房炒股、典当炒股,还有人把养老、保险的钱都拿出来炒股。一旦暴跌,许多人将由此负债,生活环境也将恶化,有人可能因此而做出违法犯罪的活动。这终将扰乱社会秩序,不利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股市的暴涨暴跌也将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它将严重损害经济的发展,造成投资、消费低迷。我国现在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虽然最近这些年,我们的经济实力日趋上升,国家综合实力日趋增强。但经济是命脉,一旦股市暴跌将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预期,造成投资低迷,社会消费缺乏动力,而出口也将会产生极大的危害。这样,对我国经济将造成致命的伤害。日本股市泡沫破灭后,经济长达十年停滞不前就是最好的例证。因而有必要对当前中小投资者的盲目从众现象进行深刻地心理分析。

三、羊群效应的心理分析

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从众行为,比如去饭店吃饭,哪家人多就去哪家。这可能源于人的一种天生的群体意识。当自己掌握的信息并不多时,也许别人对这方面更了解,我们应该看看别人怎么做,并跟随他们采取行动。这样就会更安全,至少在心理层面上,能够使自己感觉到有安全感。

羊群效应产生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在心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因素:

1、迷信权威

相对于专业投资机构(基金、QFII等)、证券分析师,和一些比较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广大中小投资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客观上信息不对称,主观上专业知识、投资经验不足。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在股票买卖上易听从小道消息,采取跟风行动,从而采取盲目的从众行为。在心理学上,这被称为信息影响。

专业的投资者往往能够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形势、上市公司的各种消息进行详细而深刻地分析,因而他们掌握的信息也是全面的。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市场交易。而中小投资者,由于他们进行股票买卖主要是作为一种副业,不可能把主要的精力都花在这上面,他们在信息掌握上就不充分。这就造成了信息上的不对称。同时,在专业知识、投资经验方面,中小投资者也是处于下风。很多人对股票了解甚少,只是在听说别人炒股赚钱了,自己也就贸然进入了股市。这样在主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中小投资者往往是通过电视、报纸上财经评论员、证券分析师的建议,而采取行动。权威人士在这方面更有研究,他们之所以是专家,就是说明在这方面有专业的研究。我们更应该听他们的意见。于是迷信权威行动就开始形成了。这在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所做的著名的服从实验中也得到验证:人们很尊重权威们提出的看法,然后会对这些看法提出近乎迷信的信任感,并把这种对权威的信心转移到自己的无决断中去(这些判断也是在权威的观点的基础上得出的)。

2、获得安全感

从众行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于为了获得安全感。也许一个投资者能够对市场做出他自己独立的判断,但当大部分人都看涨股票时,而他自己的判断是看跌时,在他内心的冲突就会产生了。当不与集体保持一致时,个体内心就会产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改变自己的观点。采取与大部分人一致的行动,买入股票。以缓解内心的冲突,而拥有安全感。这被叫做与群体保持一致的规范影响。与群体保持一致会使人们特别容易获得证实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解释(Buebler & griffin,1994)。同时,心理学家阿什所做的著名的阿什实验也得出这种结论:人们普遍认为,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那么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是正确的。在社会心理学上,这种为获得安全感而保持与大众一致的行为被称为规范影响。

这种心理在基金经理中也表现的较为突出。凯恩斯(Keynes)在《通论》中说道:“违反常规的胜利与符合常规的失败相比,后者更有利于维护声誉。”基金经理为了避免意外的失败,往往忽略个人的私有信息,而模仿其他基金经理的行为,这正是由基金经理业绩评价体系的相对性而非绝对性造成的,从而产生了羊群效应。这在行为金融学中被称为委托模型。

3、群体影响

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的,其投资行为受其情绪、态度等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投资值者不可能采取完全理性的行动。而他们又都处在相互影响的投资群体中,通过群体的力量,推动羊群效应不断地放大。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群体活动中,容易出现去个体化倾向,即个体的自我意识变弱,更倾向于采取与集体一致的行动。同时搭便车行动应运而生:既然那么多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投资者在研究股价并且对其表现给予了肯定,那么还有必要浪费时间试图找出合理价格吗?因此,人人都认为,其他细心的投资者已经研究过股价了,所以干脆学他们的:买进!同时,受到群体极化的影响,即群体会做出比单独个体行动时,更加趋向极端的行动。这样在投资市场的中小投资者们就会形成一股整体合力,推动股价或者突破巅峰,或者跌入谷底。这就是群体非理性从众行为的结果。

四、结论和启示

投资者盲目从众的羊群效应,在股市一片大好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出其好的一面。但是,一旦股市崩盘,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后果。中国股市向来有“政策市”这一说法,有人认为政府在奥运会之前是不会让股市跌下来的,这只能是一部分人的皮毛之见。中国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会采用更多的市场调控的手段,而不会像以前一样采用较多的行政手段来调控股市。因此,“政策市”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如最近央行连续的加息和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政策,证监会的教育投资者对自己的投资行为负责的通告等,都说明政府认为股市存在的一定的风险。另外很多人还存在着侥幸心理,“击鼓传花”自己不会接到最后一棒,依然痴迷在股市中。这也是盲目从众的表现,问题是当大部分人都这样想时,最后会是谁接到最后的一棒呢。

政府希望我们的股市平稳的上涨,而不是暴涨暴跌。广大投资者则能够分享到我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成果。而前几天出台调高印花税的政策,就是政府意图的证明,不是为了打压股市,而是为了让其平稳地发展。

投资心得体会篇5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保守主义;隔离效应;反应过度;反应不足;自我归因;非理性波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to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线走势,过去的K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

参考资料:

1、劳伦斯.克尼厄姆.向格雷厄姆学思考向巴菲特学投资[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投资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保守主义;隔离效应;反应过度;反应不足;自我归因;非理性波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

有限套利(limitstoarbitrage)和投资者心态分析(inverstorsentiment)。有限套利就是基于人的非理性假设,在噪声交易和市场交易规则限制的影响下,再完美的套利也只能部分发挥作用。投资者心态分析就是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对心理学的研究能对金融市场的许多现象解释带来很大的帮助,也能解释很多股票市场的异常现象,比如市场泡沫和崩盘现象。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许多弱点是一致的,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的,可以被利用在市场上获取利润的。“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而认为人类行为当中有其理性的一面,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非理性的因素。”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股价是对股市总体心理状态的客观反应,任何一个时点上的股价走势发展,向上或是向下,都是由过去发生的事件和将要发生的事件共同造成的。过去的事件谱写出了过去的K线走势,过去的K走势或者说是过去发生的事件决定了某一时刻市场参与者的总体心理和财务状态。而这决定了未来基本面和消息面发生变化时参与者的反映,每个投资者的反应总合则决定了未来股市的走势。因此,同一事件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市场,面对市场中投资者的不同原有心理状态时,结果会完全不同的。比如提升存款准备金,在牛市疯狂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升会被认为是利空兑现,股市会更加的上扬,这在2007年的中国股市屡次可见。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当资产价格上升波段发展到后期,此时资产的价格已远没有原先那么有吸引力了,甚至已经远远高于其价值,但上升的趋势,使得“过度自信”现象很容易发生。人们经常高估自己成功的机会,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当行情发展到高潮阶段,市场上总是乐观的情绪蔓延,长期的上涨行情使得参与者的自信不断得到正强化,因而操作上更加的主观和激进。同时长期高扬的股价会让人产生价格偏移,产生对当前股价的认同的倾向。信息窜流和“羊群效应”现象使得在一轮行情末期的投资者总体的乐观情绪很难被扭转,人们通过相互间的循环反应刺激,情绪逐渐高涨。于是人们很难想象股价会突然的暴跌,即使有所下跌,由于见过更高的价格,而认为其实也在历史高位的价格很便宜,而大举买入,当有很多人这么做时,群体的非理性就产生了,这就是股价在达到通常的估值上限后还会波浪式上升的原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在下跌的趋势之中,慢慢地人们开始认为下跌时常态而上涨只是偶然,市场的总体悲观情绪又会通过“羊群效应”在群体中的投资者间进一步加强,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惜买现象,造成资产价格启稳的困难。此时绝大多数的人都开始从“安心”,“关注”转变为“投降”。

市场的大底是由长线的价值投资者造就的,唯有当有较大的一批资金开始不在乎短期的波动而进入股市时才可能结束绵绵的下跌趋势。一个特定市场中坚定地价值投资者的数量是不确定的和难以估计的,并且只有这批价值观相同的人在较集中的时点上共同进入股市,才能对趋势产生作用,这就造成了大盘暴跌时的下跌幅度和节奏难以估计。在一个趋势投资盛行的市场,在长期下跌之后,很少有人会脱离“羊群”敢于逆势而为,其结果就是股市往往会下跌到一个离谱的点位。如格雷厄姆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费雪已经预见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曾在买入股票后账面损失达到50%。他们都是著名的投资家,但在非理性面前,任何理性分析都难以预测非理性造成的冲击和波动。

五、结论

非理性是人类难以克服的弱点,个体的非理性的累加造成了整体市场的非理性波动,贪婪与恐惧的存在使得价格和价值会产生巨大的偏差,而具体时代背景,人文环境等的不同造成了市场总体心理状态的不同,故而对于即便相似的基本面市场总体的反映也不尽相同。流行的技术分析就其根本是对过去发生事件的统计总结,并试图通过概率指导投资。但参与者在不断变化,参与者的数量和市场中交易的股票也在不断变化,此外不同股票可能吸引不同的具有特定行为特征的投资者,这使得在另一个股票上的数据分析变得钝化。资本市场是由无数投资者和投机者共同构成的博弈场所,因而对于资本市场脱离基本面因素的非理性波动唯有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研究和审视。行为金融学无法精确地为投资预测价格的波动和走势,但却可以在分析投资者心理和大众预期的基础上来研判资产价格波动的发展阶段。从投资的战略角度来把握一轮行情的发展,发现机会,规避风险。

参考资料:

1、劳伦斯.克尼厄姆.向格雷厄姆学思考向巴菲特学投资[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投资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 保守主义 隔离效应 反应过度 反应不足 自我归因 非理性波动

一、行为金融学简介

西方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学之前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多假设:个体在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然而,研究者们在投资领域中发现了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西方的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投资活动过程中发现,金融学的许多数学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现实中的投资活动,对投资活动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就是试图去解释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错误是如何对其投资产生作用的一门学科。著名的行为金融学理论包括背景依赖(Context Dependence)、保守主义(Conservation)、隔离效应(DisjunctionEffect)、反应过度(Over-reaction)、反应不足(Under-reaction)等。

二、资产价格非理性波动与非理性人假设

传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均假设:个体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全面考虑所能得到的信息并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但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投资领域中存在大量非理性的投资行为,个体和群体的决策往往并不会以理性利益最优化来决定其行事的策略。行为金融学是在传统金融理论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时候发展起来的。行为金融学认为人类具有一定的理性,但人类的行为却不尽是理性的,行为金融学在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有限理性,有限控制力的基本预设假定之后,把人类的感情因素和心理活动等融入投资决策过程之中并加以分析,认为这些因素都在人类的决策过程当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决定股价的短期波动或者说直接影响股价的因素是所有参与的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综合,包括理性和非理性的心理因素。购买股票的每一分钱背后都有个活生生的人,而决定其是否购买股票的直接因素就是其当下的心理状态。所有的外部的因素诸如最新的公开信息,历史的走势,某人打听到的小道消息等等都只是影响其心理的多种因素之一罢了。进而,一个股票乃至一个证券市场的趋势就是有所有的投资者的心理预期及其发展而决定和推动的。因而进一步的可以认定证券市场和其他市场上往往存在着情绪周期,《洛杉矶时报》曾载文将其总结为轻视、谨慎、自信、深信、安心、关注和投降7 个过程。这7个过程构成了一轮资产价格的完整波动过程。

三、非理性在股市上升中的表现

非理性因素发生在股市波动的每一个阶段,具体来说,在一个周期的开始,股市在经历一段长期的调整之后,股票价格的处于历史低位,而此时经济基本面开始好转,股价开始处于上升的初级阶段,显然此时股价合理甚至是低估,基本面开始向好的方面发展,至少是最坏的情形已经过去,此时从长期而言应该是很好的购入股票的时机,但大多数的投资者在熊市的惨跌中已经心有余悸,根据卡尼曼的回忆效用理论,此时投资者对于上一资产价格周期期末的暴跌经历具有强烈的回忆效应,恐惧造成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难以对当前的市场有准确客观的分析,当利好的趋势不断显现之时,股价反而波澜不惊,多以小的震荡为主,这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反应不足”和“隔离效应”来解释,“反应不足”又可称为“保守主义”其表现形式有两点:一是人们习惯于对不确定的事物先设定一个初值,然后根据信息的反馈对这一初值进行修正,而前期的下跌走势就在此形成了一个悲观的初值;二是人们总有对信息进行筛选的本能,对新信息进行选择性识别,对有利于保持原有观点的信息加以重点确认。以上两点使得当基本面开始改变时人们的反应滞后。

“隔离效应”,即人们总愿意等待直到信息披露或预期彻底实现时再做出决策的倾向,也使得一轮资产价格上升行情在初期总是缓慢而犹豫,唯有在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徘徊后,人们才能从“轻视”和“谨慎”转变为“自信”的状态,慢慢地才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

四、非理性在股市下跌中的表现

当一个周期进入下跌阶段时基本面开始变化,人们过于乐观的预期被突然打破,股市开始下跌,同样的由于之前股市上涨时期,许多利空的因素出现以后并未改变股市上扬的趋势,人们产生了侥幸心理,在“保守主义”配合下,往往不会去考虑量变到质变的可能。在经过长期的牛市行情后人们会产生“资金效应”,资金效应是指在产生收益效应后,人们倾向于接受以前不接受的,再次的后失败所产生的痛苦往往较小,因为损失被前期的收益缓冲了。因此继续投资的冲动不会立即消除。对于新近的头寸带来的损失,也会因为“后悔厌恶”而不会随基本面的改变而轻易卖出。以上种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作用使得总会产生这样的一种情形,即虽然股价已脱离价值,趋势似乎也已转变,但在股市的一波大回调之后总会有一波有规模的反弹,几乎每次的股市逆转的形态总是以M头出现。

伴随着股市下行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市场绝非原先认为的那么乐观,阻碍经济发展中的负面因素开始不断出现。当到了在下跌的后期,长期的下跌使得人们产生了趋势持续的预期,使得即使股价在下跌之后突显出了价值,但场外资金依然不敢进入,同时筹码持有者由于巨大的账面亏损,对股价的定位产生巨大的改变,用惊弓之鸟来形容比较贴切,当股价由于抄底资金的介入而有所回升时,成本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略有亏损时出局,而不会在意此时股价是否匹配股票的价值,长期的下跌同样的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定式,“保守主义”在此再次发挥效应,随着股价的上升,不断有接近其成本区的投资者选择抛售,反弹很快就被无法控制的抛盘镇压下去了。这也是下跌时会出现波浪式下跌,高点越来越低,低点也越来越低的原因。

五、结论

投资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绩效考核;指标

一、建立合理绩效考核指标的必要性

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并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把多个企业、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投资中心是指某些分散经营的单位或部门,其经理所拥有的自不仅包括制定价格、确定产品和生产方法等短期经营决策权,而且还包括投资规模和投资类型等投资决策权。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目标是追求资本的持续增值。

企业集团投资中心一般设在集团公司总部,对于大型或特大型企业集团而言,可按投资额大小或专业化要求设投资分中心。对投资中心本身的业绩评价工作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企业集团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内部激励机制的出发点。投资中心的绩效考核指标通常以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为指标。考虑到会计利润的局限性,这两项指标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使用。通常以现任领导班子的任期作为考核周期,以反映资本的增值情况。

投资中心能同时控制生产和销售,既要对成本负责,又要对收入负责,同时有责任决定该中心的投资水平。投资中心的经理不仅能控制除分公司分摊的管理费用外的全部成本和收入,而且能控制、占用资产。其高度的自可见一斑。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行之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对投资中心来说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常用绩效考核指标及其优缺点分析

(一)基于投资利润率进行绩效考核

投资利润率是指投资中心所获得的营业利润与投资总额之间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投资总额100%。投资利润率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整体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及投资中心的投资获利能力,是考核和评价投资中心经营业绩和成果的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指标。

1.投资利润率是许多企业集团常用的效益评价指标,有其明显优点

(1)不同企业之间业绩增加了可比性。投资利润率这一指标是根据投资中心已经具有的会计资料计算出来的相对指标,可用于部门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横向比较,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2)迫使企业提高投资利润。该指标反映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用它来评价部门业绩有助于提高整个企业的投资利润率,在现实中投资人和公司经理班子都非常关心该指标。

(3)有助于企业综合评价资产利用效率。该指标可以分解为两个要素的乘积,即评价生产力的周转指标投资周转率,评价效益的收益指标销售利润率。

2.投资利润率绩效考核指标同时也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缺陷

(1)可能导致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短期财务行为。使用该指标会引发短视行为,也就是说可能造成投资中心负责人常常以牺牲中长期发展为代价来获取眼前短期的现实收益。

(2)投资中心极其容易忽视整体利益。使用该指标对投资中心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往往会使一些投资中心只顾本身眼前利益,从而舍弃对整个企业有利的投资项目,更有甚者接受有损于整个企业的项目。

(3)通货膨胀带来的虚增利润可能无法剔除。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会使企业资产的账面价值严重不符合实际情况,往往会导致盈利虚增,从而使核算出来的投资利润率有太多水分。

(4)投资中心容易忽视对风险的控制。该指标对投资额及其获取利润所承担风险的大小是没有考虑进去的。从现代管理理论角度来看,不同的投资风险均有不同,甚至同一部门的资产其风险类型也有不同的地方,若不按风险大小程度来适时进行调整,就难以对其业绩进行正确评价。

(二)基于剩余收益进行绩效考核

剩余收益是指企业集团投资中心最终获得的利润减去其最低投资收益后的余额。其中,最低投资收益可以用投资额乘以资本成本计算得出,即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最低投资报酬率×营业资产。许多企业集团采用剩余收益这个绝对数指标来体现利润与投资之间的联系。用以克服使用投资利润率来衡量部门业绩带来的优劣化问题,防止各投资中心的本位主义。

1.剩余收益所具有的优点

剩余收益所具有的优点:一是考核和评价投资中心的经营成果。剩余收益与投资利润率一样,也可以用来对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经营业绩做出全面的评价。二是协调投资中心和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剩余收益指标的主要优点是克服了投资利润率指标所固有的缺点,可使部门的业绩评价与企业集团的整体目标协调一致,使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负责人自觉地采用高于企业资本成本的决策。

2.剩余收益所具有的缺点

剩余收益所具有的优点:一是不利于部门之间的横向比较。剩余收益是绝对数指标,规模较大的部门容易获得更多的剩余收益,但是它们的投资利润率却不一定很高。二是无法关联其占用的资产规模。剩余收益是一个绝对数指标,不能反映企业投资中心所创造的利润与该投资中心占用资产的关系。

三、关于企业集团内部投资中心绩效考核指标的改进

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除了上面提到的缺点之外,还忽视了风险因素。作为现代企业,这是不合理的。虽然在计算剩余收益指标时,也可以用不同的风险调整最低收益率,但这只是处理风险不同的投资额或资产,而使用的营业利润却根本就没有考虑风险因素,所以我们有必要改进投资中心效益评价与考核的两个指标,按不同的风险程度加以调整,并增加考核投资中心绩效的辅助指标――现金回收率。

(一)投资利润率需要进行风险调整改进

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利润率是指风险调整后的收益与风险调整后的资本的比率。其实就是把有风险的收益和资本分别调整为无风险的收益和资本,然后再利用投资收益率的基本原理来评价投资中心的业绩。

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利润率可以用来衡量各企业集团投资中心的盈利水平和资本使用情况,同时通过计算、分析和研究投资及其收益与风险所存在的关系,还可对风险不同的资本及其获得的收益加以调整,使投资收益率这个指标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能客观评价企业集团投资中心各项经营活动的整体效果。

(二)剩余收益需要进行风险调整改进

风险调整后的剩余收益,可以沿用原来剩余收益的基本原理,只是要作一定的风险调整。这里所指的最低收益率一般是指企业集团为该投资中心制定的风险调整预期收益率,通常可按整个企业集团各投资中心的加权平均风险调整后的投资收益率计算,并对不同风险的投资按风险程度进行调整。

各企业集团投资中心有没有为企业创造实际价值,仅靠风险调整后的投资利润率指标难以评价,还必须辅以能反映其超额收益的指标。这个指标就可用风险调整后的剩余收益来表示。它既能反映哪些投资中心有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又可以激励投资中心负责人考虑本投资中心的同时,也兼顾全企业的整体利益。

(三)现金回收率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现金回收率是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效益评价指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收入与现金支出的差额占投资中心当期的会计利润总额的比率。

1.投资中心在决策过程中现金回收率的重要性

从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两个绩效考核指标的局限性,可以看出引导投资决策与评价业绩之间的矛盾。在投资决策中研究的重点是现金流量,而把利润研究放在次要的地位,原因如下。

(1)现金流量的真实确定比利润更强。从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来看,利润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其在各年的分布受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成本计算方法等诸多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现金流量恰恰不受这些人为因素的制约。

(2)现金流动状况的重要性要比盈亏状况更强。因为有盈利并不一定有多余的现金,一个项目能否持续,关键在于有没有充足的现金应付各种开支。

2.现金回收率作为投资中心绩效考核指标的可行性

(1)考核方法在投资决策前后的矛盾。投资决策强调现金流量分析,并说明了以利润作为考核指标的局限性。然而,在考核实际业绩时,传统财务管理的研究重点又转移到收益或以收益为基础的衡量指标上,如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显然,投资决策的考核方法和投资决策执行结果的评价方法之间存在着矛盾。在目前实践中,投资评估标准与业绩评价标准之间尚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前者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后者以收益为基础。这便违背事先的预算与事后的评价要采用统一口径的指标原则,即一贯性原则。

如果一个通过现金流量分析被认为足够好的项目被采纳了,因其有较好的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和回收期。当这个项目执行以后,我们便忘却了这些指标,不再根据实际数字来计算这些指标,而另外建立了一套以盈利为基础的指标,如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但这些指标在项目实施前从未计算过。显然,在项目实施前后的指标运用上存在脱节的现象。

(2)现金回收率能较好平衡项目评估和绩效考核。针对以上情况,有两种解决方法,即投资决策改为以利润指标为基础;业绩评价改为以现金流量为基础。前一种方法由于货币时间价值和间接费用分配等多因素的影响,另外利润指标的科学计量又要受诸多人为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实践中很难应用;后一种方法则避开了这些限制条件,在今后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可以直接使用,这便是以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指标――现金回收率。现金回收率指标克服了传统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与项目评估指标不一致的弊病而又便于计算,尤为适用于检验投资评估指标的实际执行结果,以减少在当今这个高度竞争的社会中为争取投资而夸大项目获利水平的现象。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采用现金回收率作为指标更为适用于今后投资中心的绩效考核,在未来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它完全有理由替代目前企业普遍使用的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指标,以更为准确、客观地对投资中心的业绩进行考核。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单纯依靠其中一项指标进行效益评价,往往会有失偏颇。为全面综合的评价与考核企业集团内部投资中心的业绩,应当充分发挥上述绩效考核指标各自的优点,把它们结合起来灵活地加以应用,使它们各取所长,互为补充,从而更加客观、有效地评价考核投资中心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朴愚,顾卫俊.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杨和茂.卷土重来:经营财务管理之道[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3.秦海敏.投资中心业绩评价与考核指标的改进[J].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4.付亚和,许玉林.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上一篇:年轻干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转作风提效能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