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导航范文

时间:2023-02-26 11:40:53

通信导航

通信导航范文第1篇

关键词:通信导航 干扰 影响

中图分类号:V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098-02

1 信号干扰影响

伴随通信领域的快速发展,各类无线电技术的创新应用,航空服务业务种类更为丰富,并令电磁空间变得较为拥挤,服务环境受到了一定影响,变得更为复杂,随之而来的无线电干扰也日益显著。该类干扰不但会对正常无线电通信形成负面影响,还密切关系到人民财产生命的健康安全,对航空通信导航形成了较大的干扰作用。

保障航空导航通信的安全事关重大,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任务,事关我国的经济稳定发展、安全国防建设以及社会的和谐文明提升。

无线电影响干扰现象较为复杂,其类别丰富多样,需要依据具体状况进行详细的研究。一般来讲普遍干扰影响包括中频干扰、交调以及互调干扰等。一旦干扰信号接近中频时,同时前端电路不具备良好的选择性,则会令干扰信号引至混频器输入端,并扩充放大,影响输出效果,导致噪音问题。交调干扰,源自接收装置前置电路的功能价差,令有用信号以及干扰信号一同作用在接收机,在音频控制下引发交叉调制。

互调干扰包括接收机以及发电机干扰两类。在多重信号一同馈入到接收机,形成同有用信号等量相似频率分量,并最终导致互调干扰。

2 非航空系统干扰影响

由干扰源划分,干扰影响包括非航空系统以及航空系统干扰。前者包括广电业务、医疗设施、工业生产等。广电业务特征在于应用大功率发射仪器持续的运行,通常台址设置在大城市区域,并位于高山的顶部布设差转台装置。由于业务应用频段同航空无线电相邻近,加之频率资源的限制,令其不断的上扩,而航空频率则持续下扩,进而令频段产生了拥挤现象,较易发生对航空业务的干扰影响。

工业生产以及医疗设施应用产生的干扰影响,主体成因在于谐波以及杂散辐射。工业设施生产过程中,短期内的频率可靠稳定性不高,因此会形成显著的瞬时频偏现象。干扰信号同宽频偏以及低调频信号较为相近,该领域产生的干扰影响主体为噪声作用。

再者,电力传输运行工作体系形成的电晕效应以及间隙放电会导致无线电噪音,也会对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形成电磁干扰。一些高压线运行工作中形成的载波信号,利用航空专用频率,因此对相关导航业务也会形成干扰影响。由于高压输电线路材料为金属,因此对导航信号会形成反射以及再辐射的作用,令航空信号场型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无源干扰作用。另外,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令其额定功率不断提升,倘若位于机场四周或相关的特殊方位,例如海拔较高的高山区域应用,也会对地面台以及飞机形成话音干扰影响。

3 航空系统内部干扰影响

人们交通出行量的迅猛激增,令航班密集度显著提升,飞行流量快速增长,空管为有效的做好空中管制,机场之中与通信导航部门应用较多无线电设施辅助管理,进而形成了互相干扰问题,且有显著上升的势头。通常来讲,干扰源多为非航空因素,例如无线电通信设施、闭路电视等。该类仪器通常布设在一个机房中,进而令其形成了较为庞大、影响显著的电磁辐射体系。倘若兼容问题不良好的处置,将导致系统间的干扰影响,并有可能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

为此,可由机房的布置规划、设备配置以及台站管理等技术层面考量,应用有效策略,应对兼容问题,缩减内部隐患问题。

4 预防通信导航干扰影响科学策略

4.1 优化电磁环境分析以及设备检测管理体制

为预防通信导航干扰,对没有通过无线电相关管理机构审批而随意设置应用的电台,其相关设施属性、参数标准通常不符合国家标准。加之长期至于大功率发射的环境状况下运行,不定期实施必要的检测分析管理,因而较易形成杂散发射干扰。为此做好电磁环境的管控测试以及设备分析检测尤为重要。无线电部门应强化广播电台的管理监督、检测分析,对形成干扰、导致危机,影响通信导航的隐患问题及时发掘、提前查处,快速纠正,进而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科学目标。

应创建必要的大功率发射仪器设施年检管理体制,优化测试控制。针对广播发电设施的整体功率、应用频段、形成的杂散以及频偏、天馈等技术标准应做好全面的分析检测,确保发射机始终依照核定参数运行服务。

4.2 强化机场电磁环境的综合治理

为创建优质的机场运行服务环境,确保通信导航的安全开展,应注重机场与通信导航站之中的电磁兼容管理。对航空通信导航应用频率形成干扰影响的问题较多为机场之中与通信导航台站,没有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进而形成了显著的内部干扰问题。倘若不细致认真的进行优化改革,伴随应用设施的扩充增加,该类干扰影响仍旧会更为明显。为此管理单位应给予全面重视,应用科学有效的手段,预防抑制内部干扰。应有效的预防重复建设、忽视管控、注重外部管理、忽略内部完善的偏差思想观念。应在全面优化外部电磁应用环境,优化治理的基础上,细化完善机场内部电磁服务环境。为有效应对设备兼容问题,可做好科学的应用设置与协调管控,实施合理的规划布局。至于相同频段工作的发射设施天线应尽量的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体现良好的隔离度,预防形成互调干扰。

各类接收设施以及大功率的发射仪器应确保合理的分开布局,尽可能避免同他类电磁辐射设施置于相同机房。同时应全面明确安装设施呈现出的电磁辐射状态。需要时应实施严格的检测管理。一些必须应用,同时呈现出杂散电磁辐射影响的相关仪器设施,应应用合理的屏蔽隔离手段,预防他类设施形成的有害干扰影响。另外,应注重对机房以及通信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管理测试。通信导航台站之中电子设施通常为分批量的进行布设,安装以及应用阶段中,较易忽略各个设备之间形成的干扰影响,排除严重干扰之外,人们通常并不对内部环境实施电磁兼容的研究以及检测。基于不同设备之间形成的电磁干扰引发机理相对复杂,同时呈现出随机性以及偶发性特点,为此应实施不定期以及固定时段的电磁环境检测管理可快速的发掘干扰隐患问题。对于新建的通信导航台站以及新增设的应用设施有引发电磁辐射可能时,应实施必要的测试。

4.3 应用适宜技术措施

通信导航管理中,为预防干扰影响,做好电子设备的预防接地尤为重要。可为体系内部各类设施配备公共基础零电位,预防设备参考点位形成电位差导致无法稳定可靠的运行或形成不良干扰。同时,还可预防外用电磁场形成的影响。可令设备机柜形成的较多电荷借助接地安全的泄放,进而有效预防该类电荷不断的蓄积导致高压放电形成干扰影响。

另外,可通过屏蔽手段,预防电子设备形成电磁干扰并向外部产生辐射。应保障机箱以及机柜安全妥善的关闭。通过测试分析不难看出,待门开启时,其四周会形成较强的干扰影响,倘若设备本身具有一定的电磁辐射,则可进行单独布设,或应用金属屏蔽方式做好处理。可应用净化电源预防多类电子设施应用相同插座导致传导影响。再者,应优选闭路电视的服务频率,预防形成信号泄露对通信导航造成干扰。

5 结语

总之,为预防通信导航干扰影响,我们只有针对其作用机理、影响方式,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开创优质、安全、畅通、高效的航空飞行管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创设显著效益,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世贤.民航无线电干扰分析及思考[J].中国无线电,2009(01).

通信导航范文第2篇

广电业务特征在于应用大功率发射仪器持续的运行,通常台址设置在大城市区域,并位于高山的顶部布设差转台装置。由于业务应用频段同航空无线电相邻近,加之频率资源的限制,令其不断的上扩,而航空频率则持续下扩,进而令频段产生了拥挤现象,较易发生对航空业务的干扰影响。工业生产以及医疗设施应用产生的干扰影响,主体成因在于谐波以及杂散辐射。工业设施生产过程中,短期内的频率可靠稳定性不高,因此会形成显著的瞬时频偏现象。干扰信号同宽频偏以及低调频信号较为相近,该领域产生的干扰影响主体为噪声作用。再者,电力传输运行工作体系形成的电晕效应以及间隙放电会导致无线电噪音,也会对航空无线电导航系统形成电磁干扰。一些高压线运行工作中形成的载波信号,利用航空专用频率,因此对相关导航业务也会形成干扰影响。由于高压输电线路材料为金属,因此对导航信号会形成反射以及再辐射的作用,令航空信号场型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无源干扰作用。另外,移动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令其额定功率不断提升,倘若位于机场四周或相关的特殊方位,例如海拔较高的高山区域应用,也会对地面台以及飞机形成话音干扰影响。

2航空系统内部干扰影响

人们交通出行量的迅猛激增,令航班密集度显著提升,飞行流量快速增长,空管为有效的做好空中管制,机场之中与通信导航部门应用较多无线电设施辅助管理,进而形成了互相干扰问题,且有显著上升的势头。通常来讲,干扰源多为非航空因素,例如无线电通信设施、闭路电视等。该类仪器通常布设在一个机房中,进而令其形成了较为庞大、影响显著的电磁辐射体系。倘若兼容问题不良好的处置,将导致系统间的干扰影响,并有可能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为此,可由机房的布置规划、设备配置以及台站管理等技术层面考量,应用有效策略,应对兼容问题,缩减内部隐患问题。

3预防通信导航干扰影响科学策略

3.1优化电磁环境分析以及设备检测管理体制

为预防通信导航干扰,对没有通过无线电相关管理机构审批而随意设置应用的电台,其相关设施属性、参数标准通常不符合国家标准。加之长期至于大功率发射的环境状况下运行,不定期实施必要的检测分析管理,因而较易形成杂散发射干扰。为此做好电磁环境的管控测试以及设备分析检测尤为重要。无线电部门应强化广播电台的管理监督、检测分析,对形成干扰、导致危机,影响通信导航的隐患问题及时发掘、提前查处,快速纠正,进而实现防患于未然的科学目标。应创建必要的大功率发射仪器设施年检管理体制,优化测试控制。针对广播发电设施的整体功率、应用频段、形成的杂散以及频偏、天馈等技术标准应做好全面的分析检测,确保发射机始终依照核定参数运行服务。

3.2强化机场电磁环境的综合治理

为创建优质的机场运行服务环境,确保通信导航的安全开展,应注重机场与通信导航站之中的电磁兼容管理。对航空通信导航应用频率形成干扰影响的问题较多为机场之中与通信导航台站,没有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进而形成了显著的内部干扰问题。倘若不细致认真的进行优化改革,伴随应用设施的扩充增加,该类干扰影响仍旧会更为明显。为此管理单位应给予全面重视,应用科学有效的手段,预防抑制内部干扰。应有效的预防重复建设、忽视管控、注重外部管理、忽略内部完善的偏差思想观念。应在全面优化外部电磁应用环境,优化治理的基础上,细化完善机场内部电磁服务环境。为有效应对设备兼容问题,可做好科学的应用设置与协调管控,实施合理的规划布局。至于相同频段工作的发射设施天线应尽量的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体现良好的隔离度,预防形成互调干扰。各类接收设施以及大功率的发射仪器应确保合理的分开布局,尽可能避免同他类电磁辐射设施置于相同机房。同时应全面明确安装设施呈现出的电磁辐射状态。需要时应实施严格的检测管理。一些必须应用,同时呈现出杂散电磁辐射影响的相关仪器设施,应应用合理的屏蔽隔离手段,预防他类设施形成的有害干扰影响。另外,应注重对机房以及通信导航台站电磁环境的管理测试。通信导航台站之中电子设施通常为分批量的进行布设,安装以及应用阶段中,较易忽略各个设备之间形成的干扰影响,排除严重干扰之外,人们通常并不对内部环境实施电磁兼容的研究以及检测。基于不同设备之间形成的电磁干扰引发机理相对复杂,同时呈现出随机性以及偶发性特点,为此应实施不定期以及固定时段的电磁环境检测管理可快速的发掘干扰隐患问题。对于新建的通信导航台站以及新增设的应用设施有引发电磁辐射可能时,应实施必要的测试。

3.3应用适宜技术措施

通信导航管理中,为预防干扰影响,做好电子设备的预防接地尤为重要。可为体系内部各类设施配备公共基础零电位,预防设备参考点位形成电位差导致无法稳定可靠的运行或形成不良干扰。同时,还可预防外用电磁场形成的影响。可令设备机柜形成的较多电荷借助接地安全的泄放,进而有效预防该类电荷不断的蓄积导致高压放电形成干扰影响。另外,可通过屏蔽手段,预防电子设备形成电磁干扰并向外部产生辐射。应保障机箱以及机柜安全妥善的关闭。通过测试分析不难看出,待门开启时,其四周会形成较强的干扰影响,倘若设备本身具有一定的电磁辐射,则可进行单独布设,或应用金属屏蔽方式做好处理。可应用净化电源预防多类电子设施应用相同插座导致传导影响。再者,应优选闭路电视的服务频率,预防形成信号泄露对通信导航造成干扰。

4结语

总之,为预防通信导航干扰影响,我们只有针对其作用机理、影响方式,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方能开创优质、安全、畅通、高效的航空飞行管理环境,提供优质服务,创设显著效益,实现全面发展。

通信导航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民航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 防雷措施

一、雷电对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危害

雷电对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雷电是一种很普遍的自然现象,它是由大气环流和气象因素决定的,是一种积累的很多雨水和云彩或者云彩和大地之间进行放电的一种现象。在这期间,会产生很强大的电流,与此同时会产生几万伏的电压,如果设备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电压就会把设备击穿。

除了这些因素以外,雷电发生时也会产生电流的热效应以及电流的电动力效应,这些都会对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雷电防护区划分和雷电防护等级

直击雷非防护区 LPZ0A: 该区的物体完全暴露在外面,遭受雷击的可能性都很大。

直击雷防护区 LPZ0B: 该区内各类物体都受防雷措施的保护,不会受到直接的雷击。

第一,屏蔽防护区 LPZ1: 该区的物体不会受直接的雷击, 流经各个导体的雷电流比 LPZ0B 小, 同时建筑物也会起到一定的屏蔽作用。该区内的电磁场强度已经开始减弱。

第二、第三,屏蔽防护区LPZ2、LPZ3 : 这几个防护区都是为了减小电流以及磁场强度而引入的,一般指的是建筑物里的屏蔽室和一些装备的屏蔽外壳。

三、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防护措施

3.1直击雷情况下的保护

在直击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建议在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以及由避雷针构成的接闪器,使得设备通过在针、网、带等组成的防雷设备受到保护。避雷网应该安装在屋角等易被雷击的地方,这样就能在整个屋面组成防护的网络,另外要把相应的接闪器进行就近接至引地下线。要注意引下线要和避雷针的数量相等,要平直舒展的进行铺设,保证足够的横截面积,同时也要和各类电线保持一定的距离。

3.2雷电情况下,供电系统保护

做好雷电情况下供电系统保护,至关重要。毋庸置疑,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都需要供电,这样我们就得考虑一下供电的问题,但是供电设备会受到雷击的可能,所以我们要注意供电设备的保护。前面讲到要注意安装避雷针等设施,但是这些只是避免一些直击雷的雷击。有时候雷击之后,线路上就会产生感应电荷的移动,进而会产生感应雷。在供电电路中我们主要采取将设备和线路静电屏蔽和接地的方法来预防感应雷雷击的方法。

3.3雷电情况下,信号传输系统保护

雷电情况下,还要加强信号传输系统的保护。对于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传输线路,我们要使用带金属护套的电缆或将其放置在首尾通畅的金属管内,埋在地下,这样就能对其进行保护。对于信号传输系统,我们最好使用光缆。雷电的防护等级为特级的设备,需要在通信电缆在总配线架的分盒处安装SPD信号,信号的放电电流要小于3KA。SPD的接口模式要和设备的要求匹配。

3.4屏蔽技术应用

屏蔽就是用金属网把物体包起来,使得电磁波不能进入,是一种很常见的物理现象。我们可以应用这个物理现象选择屏蔽方法来对设备进行保护。一般电力设备的厂商会对设备进行设置,比如在电缆上安装绝缘层,绝缘层周围是金属网,这样就能起到屏蔽作用。

但是采用屏蔽方式也会有一些缺点,这些主要体现在高建筑层上,比如安装在建筑物顶层的发射天线需要良好的辐射环境,如果我们使用屏蔽技术就会影响通信设备的信号辐射强度。

四、总结

现阶段,我国的民航事业发展较为迅速,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时常会发生遭雷击现象,所以人们对于防雷话题的关注度持续不下。现在我们的防雷措施做得还不是很好,另外我们国家还有保护措施过于旧的现象,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相信随着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的发展,我们会找到更好的办法来解决防雷问题,为我国的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正常运行做出贡献。

参 考 文 献

[1] 王斗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防雷研究[J] 信息通信.2012年(04).

[2]毕心安,苏玲. 努力开拓――民航通信导航工作的新局面[J]. 空中交通管理. 2007(02)

[3] 赵铭,许冀威. 谈机载通信导航系统排故技术[J]. 科技信息. 2010(01)

[4] 张彭. 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防雷措施[J]. 空中交通管理. 2012 (01)

[5] 李忠,张志喜. 通信导航防雷避雷工作探讨[J]. 空中交通管理. 2008(04)

[6] 苏凤兰. 通信导航气象优质服务活动进入具体实施阶段[J]. 空中交通管理. 2013(05)

通信导航范文第4篇

【关键词】航空通信导航 民航安全 通信系统设计

一、引言

民航运输,肩负着我国日益增长的居民出行运输重任,民航的空中安全管理成为重中之重。防患于未然,利用通信导航系统晚上安全航行,提升安全预警机制,不仅仅关系着飞行员和乘客的安全,也与地面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借助精确的民航和及时通信导航系统杜绝空难事故的出现,是民航安全管理局的首要任务。如何优化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使用操作,传输精确的数据,实现预警空中事故的发生,对于建设安全民航空中运输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概念

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是包括通信联络、组织调度、协调作业指挥控制等。导航主要是引导航班的近进引导、进场着陆等,导航有地面、空中、机载涉及的区域。主要的操作是运用有线、无线通信设备,时时传递数据信息,保障沟通顺畅,飞行过程中能按照塔台及控制中心的调度指示完成安全航行,并且保障地地通信、地空通信的安全畅通运行。

三、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存在的问题

3.1航空通信受到干扰影响安全运行

我国地面卫星发射塔台、地面基站的数量逐渐增多,会出现相互干扰、带外干扰和同频干扰等,影响民航的航空运输。尤其是无线电设备、飞无线电设备的电磁波影响,会给民航运输中正常数据的分析和传播带来影响,造成传播的偏差,导致民航空难事故的发生。

3.2运输流量大影响实时监测数据传输

民航运输的迅速发展,全国同一时段不同航线飞行的航班越来越多,地面枢纽终端主要是通过雷达来管制流量较大的机场、区域。我国大部分高空、中低空管制区配备了二次或一、二次雷达检测实时数据。在航行的情报上,自动化的航行情报系统,在面临航行高峰期时段,仍然不能满足中控枢纽终端雷达的实时数据传输,造成部分民航行航班因为调度不当而延误,甚至造成航行路线冲突,引发空中交通事故。

四、民航航空通信导航系统的优化设计

4.1完善机身干扰系统检测和升级

无线电对航行的干扰危害重大,在硬件上需要对机身四周采取加强机载无线电设备抗干扰系统的安装和定期升级。针对民航运输的特殊性,调整塔台及导航监视系统对航行途中的飞机实时监测的信号源识别,选择特有的航空通信接受频率,保证民航运输接收调度信息的频率独特性。利用航空电信网让AOS、GNSS与各种通信系统结合,实现各空中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之间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对同属于民航运输的空中航信信息,自动识别并传输,方便飞行员自身可以操控空中较近领域的航行班机,距离较近的班机以强烈信号频率发出预警,频率达到一定赫兹则会传导飞行员最优的避开路线,保证飞行安全。

4.2提升预警系统及管理软件科技含量

民航空中交通的预警管理需要多方面人员的合作管理,建立以民航局运行管理中心、区域管理中心和机场管理塔台三线合一的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在系统管理上与国外先进的预警系统合作,形成连点成片的内外部沟通协调机制,能及时根据实际航空安全近况做出预警和应急策略。提高安全监测、预警的软件科技含量是完成安全预警管理的技术保障。例如,引进国外先进航空预警系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加快预警数据传输的硬件开发及合作,建立VHF数据库、ACARS系统。加快空中交通管理计算机网络化及自动化,建立自动的ACC数据管理系统。利用国际空间站卫星、机载电子设备、地面预警管理的时时联系和综合应用,完善民航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方案,提升GPS和GLONASS的发展。如使用INMARSAT-Ⅲ改变其实时定位精度,增强民航导航的可靠性,使用GNSS,机就可直线飞行,缩短飞机间隔,还能省时省油,提高安全性、准点率与空间利用率,并且还能以此为基础作自动相关监视。

通信导航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信导航设备;受损原理;防雷技术

雷电是自然界里十分常见的一个现象,若是不能够正确的防范,非常可能威胁到群众的生命安全。若想做好通信导航设备的防雷工作,首先必须要明白其危害的原理、选用科学的防雷技术。

1通信导航设备遭雷电损害的原理

由于一旦产生电云负电感应,就会不停的于附近的地面上累积正电荷,如此一来,地面和雷云间便会出现电厂。因此,当电荷密度达到某种程度的时候,就会达到某一临界值,继而发生向下的雷云梯级式放电现象。若雷云跟地面物体间尚存在一定距离的时候,因为遭受强电场的作用,会出现地面物体尖端放电的情况,如此便会出现慢慢向上的雷云放电现象,在二者汇合以后,而会造成雷电通路。出现雷电以后,雷电流便通过空中的金属物体,产生很大的冲击电压,如此沿着物体,进行快速扩散,从而造成雷电危害。

2通信导航设备防雷技术

雷电是一个常见的自然现象,其有一定好处,自然亦有一些危害。雷电自身所具有的能量是十分强大的,不过现在,人类还不能对雷电的能量予以有效的利用,然而雷电造成损失是十分“可观”的。通常而言,建筑物防止雷击的方法可分成4个方面:首先是疏导,即为考虑怎样方可把电荷顺利的导入至大地当中,如此方可以防止通信导航设备抑或是被保护的建筑物不会受到雷电的影响,从而实现安全防护的目的;其次是隔离,在防止雷击的时候,可利用雷电信号和保护物间的隔离来实现目的;再次是等位,保证工作地、公共地和灯塔等处均可以处在相同的电位当中;最后是消散,就是把雷云中的电荷与所释放出的异性电荷予以一定的中和,如此还能够防止雷电的形成。依据以上的方式,在无线电通信设备的防雷技术上,建议采用以下几钟有效的技术。

2.1安装避雷针通常来讲,避雷装置究其根本就是借助于系统外部装置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避免雷直击所造成的一些破坏。安装避雷针的时候,需要有一些注意事项。具体如下:(1)对于电阻有一定的要求,避雷地线的电阻至少要满足最低要求;(2)安装的位置有一定的要求,首先要保证和天线保持一定距离,另外就是要高于在天线顶端几米的地方;(3)在地面上,不能使用编织线与绞合线;(4)接地体保持间隔一定,合理增大雷电电流的面积,焊接好多个接地体。那么,对于通信基站而言,直击雷很容易对机房的建筑物以及天馈线进行破坏,但是通过避雷针的作用,能够合理进行防护,不用在受到其雷电的破坏。

2.2安装放射性避雷装置尽管把避雷针安装通信塔中十分的便利、经济,然而不能确保万无一失。对通信导航工程里的一些设施,可采用安装放射性避雷装置的措施。通常而言,放射性避雷装置的核心是放射源,利用α粒子的字形进行发射,即可使周围的空气产生很多的电离电子。因为雷电场的作用,如果这部分的电子被加速,则便会有多极以及雪崩电离产生于空气之中,在该状态种所产生的电场强度和电子流间是一种正比关系,而此刻产生的电流,一般是借助放射源而指向至雷云,同时还能不停的予以空间电荷的释放和中和,把本来已有的低电场予以消除,而后,若是有高电场产生,就能够降低至低电场,如此方可满足消雷的需要,实现对雷击的防范。此外,该装置可以防护非常大的面积,可达260mm的半径,且不对人身有一点危害。

2.3内部的防雷措施另外,除了如何安装避雷装置与开避雷针外,同时需要关注如何消除雷击,外部防雷要可靠,内部防雷更不能掉以轻心,内部防雷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屏蔽方面,假如利用金属屏蔽来对一对或者四对双绞线进行屏蔽,这样的话就可以把它放在同一个位置上,即可以利用一个金属屏蔽来实现;其次,避雷器方面,在高压的时候就会出现低阻短路,但是在低压的时候就会出现高阻开路,白安培的电流都可以顺利通过。避雷针可以并联供电线路和传输线路,雷击的时候,就会出现短路现象,这样就能够将其电流导入大地,避免雷击所造成的各种破坏。

2.4增加天线杆运用天线杆能够有效保护天线防止直击雷的危害。运用40mm*40mm的镀锌扁钢将天线杆连起来,继而再连至避雷带上;运用横截面36mm的绝缘皮多股铜芯线把同轴的电缆馈线的外金属保护层能够天线杆将连起来,继而把外走线架和入口的位置保持连接状态:而后每隔5m的距离,运用镀锌扁钢把避雷带以及外走线架连起来,至少需要2处。此外,还要确保天线杆、同抽电缆馈线和外走线架等电位之间的连接,如此才能够防止高压的反击,进而防止其对通信导航设备带来的破坏。借助增设天线杆的措施,也能非常好的防止通信导航设备遭到雷击的危害。

3结语

随着社会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导航设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在不断的凸显。为了规避雷电对通信导航设备所造成的破坏,同时,结合平常一些常见的防范雷电的经典案例经验,针对通信导航设备的具体情况以及其运行情况,雷电的活动强度等等,进而设计出合理的防雷标准,从而提高通信导航的耐雷能力,这样,就能够满足通信导航设备正常运转的基本需求。

参考文献:

[1]梁建东.通信设备的防雷设计浅析[J].科技资讯,2012(25):242-243.

[2]吕可娟.浅析无线通信防雷接地系统[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08):45-47.

[3]孙博,姜海涵.浅论无线通信防雷接地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0(08):239-240.

[4]张志勇.浅析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防雷与接地[J].中国新信,2014(09):201-215.

[5]李哲.关于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防雷接地[J].通信世界,2015(07):45-48.

通信导航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民航通信 导航系统 防雷接地探析

引言: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安全性和系统性的良好性,是保障民航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由于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电路受天气的影响较大,因此为了有效确保民航运行的安全性,需要对于民航通信导航系统进行防雷接地处理,进而降低雷雨天气对于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安全性的威胁,为公众提供更加高效的、稳定的出行服务。

一、开展民航通信Ш较低持械姆览捉拥刂匾性探析

集成电子设备是构成民航通信系统的主要设备之一,用于开展飞机在航班中的导航工作。由于集成电子设备的构成,容易受到雷雨天气的影响,同时潮湿的天气也会使得集成电子设备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寿命受到威胁。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防雷接地工作,根据航班线路的地形、天气状况以及建筑物的高度,全方面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保护工作,可以有效的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民航事业的顺利发展[1]。

二、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防雷工作探析

2.1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外部保护系统探析

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外部保护系统可以通过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的应用,降低雷雨天气对于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集成电路的影响。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在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外部保护系统中的应用原理为:借助导线和地面的接入,使得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与地面形成电位差,并且由于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与地面距离较大,具有较为理想的高度,因此当出现雷雨天气时,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外部保护系统可以令电场强度提升至最高值的雷电云出现畸变,产生电力的释放现象,此时释放的电力就可以通过导线直接传入地面,进而产生避雷效果。

2.2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内部保护系统探析

进行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内部保护系统工作,主要应用的原理为感应雷原理。通过感应雷原理保护设备的电源装置以及信号的发出和接收装置。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内部保护系统的具体运行方式为:开展防雷工作时,在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内部安装三级防雷保障设施,三级防雷保障设施的每一层级都需要安装不同的防雷设备,全面保障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安全。开展防雷装置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将防雷设备与避雷器以及微波装置进行串联,进而保障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信号的接收和发出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2]。

三、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接地工作探析

3.1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接地工作概念

民航通信信号的接地系统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接地设备将电气装置和地面进行良好的连接,进而确保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过量的电荷能够被及时的导出,同时也能够降低雷云层产生的电磁和电压对于装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威胁。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接地工作的开展,是确保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基本应用方法之一,很多通信导航系统遭受了雷电的损坏,其根本原因都是其接地工作的开展缺乏系统性和完善性。

3.2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接地工作类型

1、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接地工作,保障人以及民航设备的安全性,为保护类型接地。保护类型接地方式在民航通信信号导航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将电子装置的外壳或者是构成接地,进行实现将电流通过导出,通过应用保护类型接地方式,即使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电子装置的外壳或者是构成的表面覆盖的绝缘层发生缺失现象,也能够使得民航通信导航系统良好的避过雷击[3]。

2、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接地工作,保障系统以及设备的运行状况的稳定性,为系统型接地。系统型接地在民航通信信号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确保民航通信信号的稳定性,进而实现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保障。将系统型接地方式应用到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接地工作的过程中,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设备所产生的过量的电流可以被及时的导出,通向地面。这可以使得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各项装置不会因装置内的电流过强而被烧毁,有效的确保了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安全性。

结束语: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防雷接地探析,首先应当明确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防雷接地重要性,进而进行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防雷工作探析。最后思考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接地工作,明确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接地工作概念和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接地工作类型。开展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防雷接地探析,可以有效的保障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设备所应用的电路技术,更加具有安全性和系统性,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的重要工作之一。

参 考 文 献

[1]闫磊. 浅析民航通信系统中的防雷与接地[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3:287.

[2]张志勇. 浅析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防雷与接地[J]. 中国新通信,2014,18:4.

通信导航范文第7篇

【关键词】 雷雨季节 通信导航 设备保障

一、前言

通信导航设备是航空设备正常运行的根本保障,当通信导航设备受损时,将影响航行通信和航向的确定,从而引起航班延误或推迟,甚至导致航行迷失方向发生事故。据统计,全球34%左右的航空事故、70%左右的航班延误事件与雷雨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雷雨季节作为通信导航设备故障的高发时期,更需要相关部门或管理人员做好通信导航、气象设备的维护,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二、雷雨季节对通信导航设备的影响

雷电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自然现象,能够通过释放巨大的能量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1]。雷电对于通信导航设备的危害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1)直击雷的影响.直击雷是指雷电放电,直接击打在通信导航设备上,巨大的脉冲电流在一瞬间注入相应设备,造成设备因高温燃烧、融化或因电压超过承受能力而损坏。这种雷电形式最常见,破坏性也最大。

(2)感应雷的影响.感应雷是指雷电感应,其在雷电放电的过程中,附近的导体产生静电及电磁感应,没有直击雷猛烈,却能够通过传播扩大雷灾的范围。静电感应是由于与雷云接触电线或设备顶部产生电荷,能够引起火花放电,造成金属类通信导航设备燃烧或爆炸;电磁感应是由于雷击过程中强磁场的迅速变化产生的,能够干扰通信设备电磁信号的传播,导致设备收发信号混乱。

(3)雷电波的影响.雷电因其性质,可以通过电源、电线或金属管道引入室内损坏设备。可以通过交流输电线路引入配电系统,损坏设备电源;可以通过金属管线或传输设备引入设备,导致设备电压过大而损毁。

三、通信导航设备保障措施

(1)提升人员应急能力。通信导航设备极易受到雷雨季节的影响,造成设备故障的发生。因此,各地各部门应充分利用业务学习及培训,共同学习探讨设备电击故障的解决方案,定期组织开展设备故障抢修应急演练,提升设备保障人员处理事故的协同能力,保证恶劣环境下设备故障能够得到及时处理,通信导航设备的正常运行。

(2)加强设备监控力度。机场空管等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复杂天气对于设备运行的影响,参照《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防雷技术规范》、《关于加强雷雨季节空管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预先做好防护通信导航设备的措施,加强对设备的巡查和检查。特别是针对分布较广、维护难度较大的边远台站,更需要增加对外设备的巡查次数,及时跟踪设备运行状态。

(3)强化设备维护工作。一方面应加强通信导航设备的维护。对于易受影响的相关设备加强维护,确保设备在雷电等异常天气下正常运行;对于老旧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减少外界因素对其运作的影响;对于出现故障或损坏的设备,应完善信息沟通渠道,保证相关信息能够按照程序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避免设备维修的延误。另一方面加强避雷设备的维护。

对于通信导航设备的天线系统的紧固度、电缆连接端口、防雷和接地系统等装置进行定时检查维护,针对不同季节做好防雷准备。

(4)增强风险预警意识。值班人员应及时与气象、现场指挥中心进行沟通,掌握近期内天气状况;同时,分析以往雷电季节对于通信导航设备的影响,以及雷雨天气危险源,制定风险应对措施。在无航班情况下,遇强雷雨天气适时关闭设备,防止设备受损;聘请专业避雷公司,制定设备防雷方案。

(5)完善雷电防护系统。现阶段仅依靠避雷针等装备来避免雷击已不能对满足设备防雷的要求,还需要结合通信导航设备的性能、抗磁抗压能力等建立相应的雷电防护系统,进行外部和内部综合防护。以接闪器、引下线、接地系统泄放雷电能量,保护室外设备;完善电源线路防护、信号线防护、电磁屏蔽等设备的设置,保护内部设备。

四、结论

雷雨季节通信导航设备的保障维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项目,不仅需要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有效地维护维修,需要值班人员熟练掌握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需要各相关部门联合制定雷电风险预警机制降低设备损坏的几率,更需要对通信导航设备系统进行全面考虑,建立综合防护系统,保证通信导航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航行设备雷雨天气正常运行,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及出行需求。

参 考 文 献

[1] 周薇. 浅谈机场通信导航台站的雷电防护系统[J].企业技术开发,2012(13):9-10

[2] 段金国. 雷雨情况下的空中管制指挥探析[J].科技资讯,2013(27):230

通信导航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民航 通信导航系统 防雷 接地

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电子设备极易受到雷电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当其受到雷击时,将产生巨大的电流,对民航通信导航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通信导航系统的正常工作。为了提高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对其进行防雷和接地处理,维护通信导航系统的稳定。

一、通信导航系统防雷的重要性

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使用大量的集成电子设备,为飞机提供导航服务,由于其系统的特殊性,经常受到雷击的伤害,必须做好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防雷工作[1]。根据所处地区雷暴环境、地形地势、建筑物高度,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雷电保护等级分为特级、甲级、乙级三个等级[2]。中卫沙坡头机场所辖的通信导航设施所在区域年平均雷暴日约为20天,但所处地区位于旷野、特别潮湿地带,容易遭受雷击,属于甲级防护等级。所以,必须对民航通信导航系统进行全面的防雷保护工作。

二、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防雷

2.1雷电类型

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经常遭遇雷击的威胁,常见的雷击类型主要有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形雷。直击雷是在云层与物体之间直接产生的放电反应,会在特别短的时间之内释放巨大的能量,对遭到雷击的物体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感应雷分为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会在建筑物或者电子设备周围形成强烈的磁场,对系统功能造成影响或者破坏。球形雷通常在雷暴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在地面形成球形的闪电,破坏性极大。

2.2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防雷措施

雷击会对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电子设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会使系统功能瘫痪,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避免雷击的危害。通常民航通信导航系统的防雷措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外部防护,一种是内部防护。

外部防护是在系统外部通过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对雷电灾害进行防护,常见的避雷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网、避雷线等[2]。主要原理是通过导线接入地下,与地面形成等电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电场强度增加到极限值的雷电云电场发生畸变,开始电离并下行先导放电,避雷针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形成向上先导放电,两者会合形成雷电通路,随之泻入大地,达到避雷效果。内部防护主要是针对感应雷进行的防雷处理,在设备的电源部分、信号部分等进行防护,采用接地处理的方式有效防止雷击对电子设备的损害。民航通信导航监视系统的主要防雷措施主要是:电源防雷需在系统电源部位安装三级防雷保护装置,每一层级安装不同等级的防雷器,保障系统电源的安全;信号防雷保护需要在微波馈线上与避雷器进行串联,通信传输线缆等部位都需要进行防雷器的安装,防止信号系统遭受雷击。

三、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接地

3.1接地系统

接地就是通过接地装置将电气设备与大地进行有效的连接,将设备中的电荷及时的导入大地,避免电磁和电压对设备的干扰和损害。接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工作以及对设备进行保护,接地是内部防护中的关键,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设备经常遭受雷击的原因,与接地系统的完善程度具有很大的关系。

3.2接地类型

接地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类型,为了设备和人身安全将设备的机壳进行接地处理是保护类型的接地,主要接地方式有防雷接地、屏蔽接地等;为维持设备功能稳定进行的接地处理是系统接地,如信号接地、工作接地等[3]。

保护接地方式是将电子设备的外壳或者配电装置的构架进行接地处理,因为其表面的绝缘覆盖有可能损坏,设备本身带电会对设备以及人身安全造成损害。屏蔽接地是将屏蔽与接地相结合,在障碍灯、摄像头等没有保护外网的设备上使用屏蔽电缆供电,屏蔽层需要与接地系统进行连接,保护户外设备不受到雷电的袭击。信号接地是为了确保信号的稳定性而进行的接地,通过接地装置可以检测到微小的电流和电压,减少放电损耗,维持通信导航系统中的信号稳定性。工作接地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工作接地的电流比较稳定,当设备发生故障时,会产生极大的电流通过工作接地极,对电流进行疏导,维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结束语

民航通信导航系统对飞机的安全航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充分重视民航通信导航系统中的防雷和接地。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时刻谨记防雷与接地的重要性,促进民航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邓进武.防止雷电对无线电通信导航设备的侵害[J].空中交通管理,2011,02(13):31-33.

[2]MH/T4020-2006,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S].

通信导航范文第9篇

[关键词]船舶通信;船舶导航;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U67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5-0324-01

通信技术又被叫做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信工程等。该学科主要是研究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处理、传输、交换和重现过程[1]。信号处理和信号损耗研究是通信工程中两个重要研究环节,信号处理包括信号过滤,编码及解码等,信号损耗研究则是以降低信号传输过程的损耗为目标。通信技术按传输手段可分为无线、有线通信及其他手段,按通信类型可分为数据、语音、视频和图像通信,按承载通信设备的平台可分为移动通信和固定台站通信,按传输的带宽可分宽带通信、窄带通信及超宽带通信[2]。船舶的通信就属于移动通信的范畴。本文对船舶通信导航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并阐述了其发展现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1.船舶通信的特点

船舶通信的承载平台为船舶,使用环境是水上,与其他通信不同,船舶通信具有很显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只能采用卫星及短波进行无线通信,且通信距离一般较远;②通信设备多,频段宽,系统较复杂,且因局限于在船舶上,所占空间必定不能太大;③无固定设施可依托。

2.船舶通信导航技术的发展情况

2.1船舶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现今民用通信一般是以宽带基础网络将不同的业务网络和终端进行链接。船舶内部的设备通过网络和对外通信的设备连接来实现岸上监控系统和船舶及船舶间的通信。船舶通信的基础设施是一体化网络,其一般由四个层次构成,由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最上层是应用层,主要包括各类应用;第二层则是网络服务层,该层主要提供数据、语音及视频三类基本信息服务;第三层则是协议层,主要包括IP通信协议及ITU通信协议等;最底层是基础设施层,该层主要为前面基层创造通信环境。

2.2船舶导航技术发展现状

船舶导航系统是由传感器及、数据处理系统、控制系统和终端显示设备构成[3]。①传感器:顾名思义,传感器是为了对各类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信号数据输入到数据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例如由计程头提供航速,由FAX头接收气象信息等[4],目前,传感器已经越来越高度集成,体积也越来越小,往往只需要一个传感器就能实现数据的多方面采集,而且相当多的传感器已经被融入到系统中,数量也越来越少。②处理系统:所谓处理系统就是将传感器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的系统。其会将传感器传送过来的数据进行汇总,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得到船舶航行所需要的直观的结果,并将该结果输往终端显示设备。主要有导航数据处理和显示,航速数据处理和显示,罗航向数据处理和显示,水深数据处理和显示等等;③系统控制软件:其主要是控制数据处理系统及其他设备来对船舶进行管理及控制,主要包括:综合信息管理软件、航向、航速、水深数据处理和显示软件,电子海图、自动避碰软件,气象、风向、风速信息的接收与处理软件等等;④输出设备:主要包括INS、ECDIS、雷达、IBS、ARPA等诸多设备综合显示的PC终端,自适应数控自动舵,打印机等。

2.3综合导航系统功能

①提供关于航行动态高精度的数据信息,包括海况、航向等一系列所需信息;②提供智能化的、功能丰富的电子海图;③应用雷达实现雷达显示信息和电子海图的重叠,以实现对任意两点距离及方位测量;④提供航线规划的一系列功能;⑤提供智能自动避碰功能;⑥船舶所在货物及船舶本身信息数据的显示

3船舶通信导航技术在未来的发展

3.1高精度、微型化的惯导

各种惯导在体积、精度、损耗功率、智能化等各方面精益求精,快速稳妥地将各个基础领域研究成果应用到惯导产品中来。微尺度速率积分陀螺将取代目前惯导装置中的陀螺仪,在未来其体积只有约1 cm3,功耗只有5mW,角随机游走0.001°/h,漂移率0.01°/h。发展芯片级原子钟使其体积更小、功率更低、精度更高。发展芯片级导航仪使其具有更出色的探测能力,启动速度更快,尺寸更小,功率更低,性能更稳定。

3.2宽带化、数字化的通信网络

宽带化、数字化的通信网络一直是通信方面的发展重点。拿手机来说,从过去的“大哥大”到现在的4G手机,体积越来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多,从最开始的打电话、发短信发展到现在的网上购物、网上聊天、网上办公,这些都是宽带化、数字化的通信网络发展带来的好处[5、6]。在未来,光纤通信中继距离将更远、速度将更快,目前许多地区的家庭已有了千兆光纤,通信网络的发展真真是日新月异。而在未来要想进一步发展通信网络就不得不考虑新型光纤的研制,光交换和密集波分复用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超导技术、纳米技术、光路集成技术及其他一些新型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络技术也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3.3船舶通信导航网络的综合化、一体化、智能化发展

一是可利用最近发展起来的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地球等促使船舶通信导航网络的网络功能不断拓展深化,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二是将过去分开的信息系统集合在一起,达到高度集成的目标,然后在一个系统下进行综合管理,使管理系统趋向于一体化。三是可借助物联网等新发展的技术,及时掌握船舶信息,使通信导航网络的操控更灵活,更具智能化。这样才能使得船舶的灵活性、智能化、生存能力和经济性得到根本改善[7]。

4.结语

船舶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已成为共识。历史经验证明,新科学技术的发明者和推动者在船舶发展方面始终占据主动地位,而无意于创新的跟随者处处被动。我国船舶业常是占据被动的位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未来,借用计算机、微电子、光电子等技术手段深度融合计算机、网络、通信及导航,以建立智能化、一体化的综合性通信导航网络是船舶通信导航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低成本、高精度的惯导部件和高速的通信手段更是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对于船舶通信导航技术及其他的技术方面,我们不应该被动地去接受,而应该主动研究、主动创新以掌握主动地位。争取将我国的船舶业发展到世界一流水平。

参考文献

[1] 夏秋芬.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综合配套设计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20):50-50.

[2] 李圆明,丁振国, 张密. 船用通信导航设备使用技术条件的研究方法[J]. 科技风,2014(1):38-38.

[3] 张建华.试论船舶通信导航系统的种类与发展[J]. 科研, 2015(5):11-11.

[4] 万军,陈凯华.船舶导航信息系统接口设计[J]. 舰船科学技术, 2015(1):204-208.

[5] 周俊,陈大为,董爱龙. 船舶数字化设计应用及发展趋势研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44):00295-00295.

[6] 汤昕怡. 4G通信技术在舰船导航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 舰船科学技术, 2014, 36(12):148-151.

上一篇:质量监理范文 下一篇:反馈机制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