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1 17:19:12

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

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范文第1篇

一、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健全保障体系

学校领导通过认真学习,一致认为:必须加强对这些特殊学生的关爱和重视,把随班就读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使残疾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第一,为保障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形成了以校长――教导处――教研组――班主任(任课教师)组成的四级管理网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第二,对智力障碍学生的筛查、鉴定的程序及管理进一步规范。我们对各班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进行认真的筛查摸底,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统计,逐个建档。学校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的研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管理制度,如《随班就读教育管理制度》《随班就读教学研究制度》《随班就读班主任工作职责》《随班就读教师工作职责》等。第三,在资源设置上,配备了适合特殊学生需要的教具和康复器材。根据随班就读工作的需要,我们重点加强了资源教室的建设工作。学校重新设置了大量图书、玩具、电视机、音乐和体育等康复器材及一些橱柜,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图书区、美术手工制作区、小超市区、儿童康复区,这些器材的购置和摆放尽力适合随班就读学生学习和康复的需要。

二、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学管理

1 重点抓好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

第一,组建责任心强有爱心的教师辅导队伍。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随班就读生教育的关键。学校专门抽出部分业务能力强、师德高尚并热爱此项工作的骨干教师作为辅导教师,其中有优秀班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能歌善舞、善绘画的音体美教师等。我们在安排随班就读生时,将他们安排在责任心强,富有爱心的班主任班中,这些老师能对这些学生付出更多的爱心,使他们在老师和学生的关爱下身心健康的成长。第二,做好教师的培养工作。为使普通教师具备必要的特殊教育知识,学校组织了对这些教师的培训,并选派他们外出学习参观。通过系列安排,不仅使教师的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且明确了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及做好这项工作的意义。第三,安排特教专职教师专业辅导。学校教导处培养部分专职的辅导教师为特教老师,指导本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特教老师不定期到有随班就读学生的班级听课,直接与学生谈话,与班主任、任课老师探讨随班就读的课堂策略、教育补偿等问题。

2 强化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过程管理

关注过程管理是落实管理效果的有力保障,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们在实施随班就读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好随班就读生的心理辅导工作。随班就读生除了在智力上有一定的障碍之外,在心理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班主任、辅导教师在心理辅导方面起到关键的作用。班主任、辅导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疏导,使这些随班生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以积极的心态融入班集体中。第二,着重抓好班风建设。有随班就读生的班主任更应在班风建设方面下功夫,在班级内形成互帮互助的氛围,避免鄙视随班就读生情况的产生,使这些!学生能在宽松的氛围中健康成长。第三,创造个性化教案,指导随班就读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这是特教工作的重要环节与目标。教师要坚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学到相应的文化知识。每周两次对随班就读生进行个别辅导,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定出分层目标,并进行过程质量监控。第四,给每一位随班就读的学生建立教育档案。要求每一位任课教师对每一个随班就读生的家庭情况、学生的障碍情况及他们的爱好特点和平时存在的问题都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就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语言发展、文化知识、身体状况、动手操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逐项记录,以掌握第一手资料,这些珍贵的原始资料一方面方便了教学管理,另一方面也描绘了这些学生成长的轨迹,便于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这部分随班就读学生在老师们的精心呵护下,通过循循善诱的引导、耐心细致的训练,学习成绩有了较大提高,各种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康复和开发。比如:一名因小时候生病打针造成智力障碍的四年级同学,刚上学时,下课上厕所回来经常找不到教室,对自己的名字都很难认识,经过两年多的辅导、训练及自己的努力,她的各种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班内开展的各种活动也能跟上其他同学的进度了。

三、增强与随班就读生家长的合作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者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为了得到家长的配合,便于老师和家长经常性地开展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和家里的生活、学习表现,方便校家双方能及时发现教育中出现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不断调整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更好地促进随班就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要求班主任教师、任课及辅导教师每学期至少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两次家访,并与家长随时保持电话联系,欢迎家长来校探访。在教学安置上,邀请家长参与认定,通过家访及家长参与学校活动进一步了解了家长的需求和愿望。二年级一名学生从小患重度听力障碍,通过家访老师对该同学的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并通过工作打消了家长的种种顾虑,减轻了家长的心理负担,赢得了信任。在教学中,老师发现这个孩子虽然听力有问题,但他的智力却非常好。执教老师针对其优势着重培养,给予特别关注。经过一年多的辅导训练,这位同学的学习令老师和家长惊喜,期末考试他的数学成绩居然考了A,就连最差的语文成绩也考到C了,除了学习之外的其它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他的家人非常感动,在孩子的身,上他们看到了希望。

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通过学校的宣传呼吁,社会各界在改善随班就读学校的办学条件、解决残疾学生生活困难、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有力配合了我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

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全纳教育;随班就读;支持系统

随着全纳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全纳教育发展成为一种接纳所有学生、满足不同需求的持续的教育过程。全纳教育成为实现全民教育的基本途径,它使所有的儿童能享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参与合作学习,接受高质量的教育,使人的潜能得到开发。它不仅涉及特殊教育,还包括普通教育,甚至于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领域。目前,在我国,随班就读形式是对特殊儿童的需求响应,是全纳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随班就读还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师资质量没有保证、支持系统不完善等问题。为了提高随班就读的质量,需要庞大的特殊教育支持系统,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行政支持

行政支持是以政府为领导核心,以教育局教研室、特教资源中心为技术指导中心的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支持系统。

1.由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残联组成随班就读领导小组,学习全纳教育思想,以随班就读特殊学生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合理的随班就读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使随班就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随班就读学生身心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2.由教育局教研室、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等组成教育教学专业技术指导小组,为随班就读承担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教育评估、筛查鉴定等支持工作,使随班就读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3.政府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多种媒体,广泛开展全纳教育理念和随班就读舆论宣传,及时报道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支持活动成果,促进社会各方面对随班就读及其特殊教育的认识、理解和支持。

4.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手段,以个性化服务为原则,通过送教上门服务或机构服务等形式,借助特殊教育理念和方法,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开展学习技能训练、心理健康教育、文化课补习及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进而满足随班就读残疾学生的个体需求。

二、学校、班级支持

随班就读学生所处学校、班级在教育理念、教育管理等方面的支持直接关系到随班就读工作的运作和教育质量。

1.由学校领导、班级教师、资源教室教师组成随班就读的具体工作群体,全面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调查、心理评估、入学安置、学籍管理、课程设置、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开展兼顾到随班就读学生特点的课堂教学,探索和总结随班就读教学组织形式等。

2.班级教师在情感态度、教育理念、教学活动等方面全面接纳随班就读的学生,并结合特殊教育理论开展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

3.班级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处理、备课、板书设计、课堂提问等方面充分照顾随班就读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不断调整课程与教学,为学生提供教学支持。

4.班级教师根据学生个体需要安排座位,实施合作学习、伙伴帮扶,帮助班级形成尊重、平等、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

三、社区支持

社区是学生生活的重要所在,社区支持能使学生尽快适应社区生活,为他们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1.特殊教育学校、特教资源中心组织特教老师或资源教师深入社区,通过张贴宣传单、散发宣传单或进行专题讲座等方式,宣传特殊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支援服务,让社区居民理解、关心、支持社区内的随班就读学生。

2.社区内的残联康复中心、医疗机构及其他民办康复机构等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为普通学校培训康复教师并为学生提供康复训练场地、器材及指导活动。

四、特殊教育学校支持

特殊教育学校是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残疾儿童、青少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机构。特殊教育学校的支持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学校、学生家长的要求和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需要。

1.特殊教育学校承担对学生家长和随读教师进行培训的任务,加强对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指导,帮助家长和普通学校的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掌握随班就读教育技术,为规范随班就读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促使随班就读儿童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

2.特殊教育学校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从全纳教育理念和随班就读的实际出发,帮助建立资源教室,承担随班就读的巡回辅导任务,配合、指导普校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和个别教学,与普通学校及时商讨解决随班就读中出现的专业技术问题。

3.特殊教育学校协助随班就读工作的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教学管理、教学研究、考核评价,督促随班就读质量不断地提高,促进随读工作良性发展。

4.特殊教育学校以教学科研为先导,充分利用科研优势,与随班就读学校教师形成合力,积极对随班就读工作的工作规程、教学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科研等等进行广泛研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随班就读模式,推动随班就读工作向正规、科学的目标迈进。

五、资源教室的核心支持

资源教室是指在普通学校中设置的、专门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个别化教学的场所。建立资源教室出于满足学生特殊教育需要的目的,是全纳教育理念的良好体现。

1.资源教室配置足够的适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辅导需要的教材、教具和书籍;资源教室配备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并积极履行职责辅导随班就读学生。

2.资源教室在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诊断、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咨询与培训、教学辅导、功能补偿和行为矫正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全面为随班就读的学生及其家长咨询和培训服务。

3.资源教室的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设施和各种教育手段,既要针对学生当天课堂中未能消化的文化知识给予个别辅导和重点练习,还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难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4.资源教室利用相关设备和资源为随班就读教师提供特殊教育信息,对随班就读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和特殊教育技术支持。

六、结论

1.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支持有利于提高残障儿童的入学率,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挖掘,让随班就读学生实现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过得开心。

2.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支持能充分应用普通教育学校、特殊学校、学生家庭、社会的资源优势,使随班就读教学具有特殊而不隔离的特点和优势,并能充分发掘随班就读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3.在全纳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本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为目的,认真地对待学生的随班就读。特殊教育支持能促使随班就读学生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能使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规范化、科学化,能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向纵深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纳教育。

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范文第3篇

在普通中小学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是我国保障残障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一项重要政策,是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的重要举措,它既有利于普通儿童少年理解、帮助残障儿童少年,又有利于残障儿童少年在普通学校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发展,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共同提高。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教育部关于对盲、聋、弱智学生开展随班就读的有关要求以及《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若干意见》(教委基〔〕29号)文件精神,提高残障少年儿童入学率,进一步完善对本地区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健全网络管理体系,规范各项管理制度。

(一)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管理体系,整体规划随班就读工作,明确普通学校、特教学校、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各自的工作职责(见附件1--3),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成立区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规范对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

(二)健全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机制,建立以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为核心,普通学校、特教学校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网络化管理体系;建立由教育行政、医务、教研、科研、特教学校及普通学校有经验的教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区随班就读工作中心组,兼任康复指导中心的指导人员。根据每年的工作实际,对随班就读工作进行考核。

(三)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学校,要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要成立学校随班就读工作小组,对随班就读工作实施规范管理。

(四)将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与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结合起来,总结并推广随班就读教师的先进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鼓励教师形成随班就读的教育特色,积极创造条件建设一支随班就读教师骨干队伍。

(五)区教育局要协调卫生、民政、财政、残联等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共同做好随班就读学生的检测、安置、后续服务、就业等各项工作。

二、严格执行操作管理程序,科学确定随班就读对象。

(一)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应严格执行残疾标准(参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根据区残联指定的残疾鉴定医疗机构的鉴定结论,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应将学生情况、家长申请及学校拟办意见在每年6月30日前上报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由区随班就读工作中心组负责对学生情况、家长申请及学校意见进行审核。如果学生情况符合残疾标准,可同意其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并取得随班就读学籍;如果学生情况不符合残疾标准,则不能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学校应根据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意见做好学生的安置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任何人不能随意确定某学生为残障学生。

(二)残障学生(聋、低视力、肢体残疾等存在明显残障的学生除外)一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申请随班就读。此类随班就读学生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复测,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负责对复测结果进行审核。如果学生的残障情况有所好转,已不符合残疾标准,应视为普通学生,撤销其随班就读学生的学籍;如果学生的残障情况仍然符合残疾标准,应继续视为随班就读学生,保留随班就读学籍,学校应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家长。小学五年级和初中学生一般不再新申请随班就读。

(三)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撤销工作在暑期中进行,学生从新学期开始取得或撤销随班就读学籍。

(四)随班就读的儿童少年入学年龄与普通儿童少年相同,特殊情况可适当放宽。每班随班就读学生以1-2人为宜,最多不超过3人。在随班就读学生就读期间,任何人不能随意让其停学、停课。

(五)对随班就读学生实行普通学生和随班就读学生双重学籍管理的办法,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建立随班就读学生档案,进行跟踪管理。学生档案一式两份,在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以后,一份留就读学校,一份留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

(六)对学生的检测鉴定结果、个人档案实行严格管理,坚持保密制度,严防扩散。

(七)随班就读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初中四年)后,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通过各种途径为他们提供一定年限的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为其就业创造条件。

三、努力提供优质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一)深入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注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积极情感,丰富知识技能与生活经验,使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多元智能发展。

(二)遵循教育与康复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运用教育学与医学、语言学、运动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使学生语言、感知、运动、心理等方面的障碍得到补偿。整合学校各方面力量,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有效教育。

(三)因人施教,为每个学生制订随班就读方案。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整体设计学生在随班就读期间的课程(康复训练)内容、实施途径与方式,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挖掘其学习潜力,并组织他们参加各类集体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

(四)重视课堂教学辅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机穿插个别辅导,力求做到“四优先”:即优先安排座位,开展“伙伴教学法”;优先参与教学,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优先巡视辅导,及时查漏补缺;优先练习所学知识,及时获得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

(五)加强个别化教育,保证每个学生每天享有不少于30分钟的个别训练。要切实落实个别辅导的时间、地点、人员。个别辅导的时间,可穿插在集体教育之中,即通过“四优先”来实现,也可在课余时间或在其免修课程的时间内进行;个别辅导的地点,可利用课堂、办公室、资源教室等;个别辅导的人员,包括任课教师、专职资源教师等。

(六)客观公正地评价随班就读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培养目标和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特点为基础,以有利于随班就读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和提高为目的,参照随班就读学生综合评价指标,确定多元化的评价内容,综合评价学生各方面发展情况。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参加学科统一质量监控时,轻度残障学生每学科在原始成绩上增加30分计入总分,中重度以上残障学生不计入总分。

(七)创设有利于残障学生发展的支持性环境。积极利用学校、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为残障学生服务。随班就读学生超过10人以上的学校,应设立专门的资源教室,配备1名专职资源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和生动的、适合他们发展需要的支持性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八)学校应主动为家长提供有利于其参与学校教育的条件,充分发挥家长和社区在随班就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

四、加强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建设,构建随班就读工作服务体系。

(一)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以下简称康复中心)负责人由区教育局行政管理人员或特教学校校长兼任。康复中心设2-3名专职巡回指导教师(由特教教研员、特教学校骨干教师组成),其编制分别挂靠在教师进修学院、特教学校,享受特殊教育教师津贴。

(二)康复中心暂设在区致立学校内,提供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康复训练的场所、设施设备,提供全区随班就读教师、学生家长培训、交流、研讨的场所,提供教师、家长、学生使用的各种书籍、报刊、图文、音像资料。

(三)充分发挥康复中心的作用,建立以康复中心为核心的随班就读网络化管理体制和服务机制,使其成为全区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中心、研究中心、资源中心、指导中心和服务中心。

(四)康复中心应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建立工作规范和制度,加强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日常管理、过程性指导和技术支持,开展专题研究,加强资源库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全区随班就读工作水平。

(五)区教育局将随班就读工作的经费纳入预算,确保康复中心经费投入,保证随班就读工作专职人员、师资培训、资源配置及有关活动等必需的经费。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一)各中小学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须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关爱学生,乐于奉献,具有一定的教研和科研能力,并经过特教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专职教师须持有市特殊教育岗位证书。区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巡回指导教师须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持有市特殊教育岗位证书,有5年以上从事特教工作的经历,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的组织、指导、研究和管理能力。

(二)从事随班就读工作的教师必须认真履行《随班就读教师工作职责》(见附件4)、《巡回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见附件5),针对随班就读学生的不同生理、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和行为特点,积极开展随班就读教育策略、方法研究,调动学生、家长、社会等一切积极因素,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

(三)加强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工作。区教师进修学院应将随班就读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的培训纳入计划,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等各种内容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使教师丰富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帮助教师提高开展随班就读教育教学的能力。

(四)完善教师考评机制。各中小学应将随班就读工作数量和质量纳入教师工作考核的内容。承担随班就读教学任务的教师,经考核确认符合随班就读工作规程及教学要求,且有工作实效的,可以以1名随班就读生相当于3名普通学生的折算方式确定班额数。

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范文第4篇

我们通过对一些地方的调查发现,不少能招收视障学生的特教学校以及师院特教专业,均未对随班就读视障学生的普校教师进行过任何特教知识培训。大量随班就读儿童的教师没有接受过关于残疾人教育的任何培训,不少孩子入学后身心健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出现了许多令人痛心的事例。

让特殊儿童重新回归主流教育是大势所趋。随班就读体现了全纳教育的思想,是解决视障儿童入学的最好手段,但如果教师缺乏培训,教育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教育部与发改委正计划加大投入兴建和扩建特殊教育学校,充实教学设备。建议能增拨5%用于加强随班就读的师资培训,建立切合实际的支持体系。同时,建议以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发展随班就读的核心力量,特教学校今后招生的主要对象应是重度残障和多重残障的学生;将支持随班就读的发展作为特教学校的主要任务,进行巡回指导。正在大量兴建和扩建的特教学校在规划和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职能。

以30万人口的县为例,这样的县在地广人稀的西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按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推算,6~14岁视障儿童人数约为6名盲童、24名低视力儿童。如果全部进入特教学校,按9个年龄段分班,每个年级盲生不足一人,低视生不足3人,单独开班严重浪费师资力量,复式教育难以保证教学质量,何况低视儿童的家长大都不愿将孩子送入特教学校,担心“贴标签”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这种生源不足的尴尬现象在西部地区已相当普遍。如果发挥特教学校对随班就读的业务指导作用,就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些孩子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4年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定发展中国家视障儿童的人数约占同龄儿童总数的3%~9%,中国为5%。西部地区特教师资十分匮乏,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在普校建立配备特教师资的资源教室,或安排专职教师到各个普校对视障学生进行巡回指导,承担主要教学责任。根据我国国情,只有将视障儿童就近安置在本地的普通学校,并在该校选拔、培训辅导教师。

首先要建立“分阶段培训体系”,先对教师进行短期的上岗培训,教一些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解决目前的紧要问题,在实践中总结提高,逐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第二年是经验交流式培训,在广泛交流经验的基础上,选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由专家讲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总结,教师逐步从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过渡。第三年再举办系统理论培训,巩固和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是建立“全覆盖支持保障体系”,根据中央发展特殊教育的格局,依托特教学校为骨干,建立省、市、县三级支持保障体系,以支持随班就读视障学生的辅导教师的工作。县级教研中心是整个体系的基础,负责对本县辅导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市级指导中心是整个体系的中坚力量,直接对基层进行业务指导、师资培训、基本资源供应;省级资源中心则侧重教学研究、经验交流、专题讲座和更高层次的资源供应。视障学生随班就读在许多地方尚属新生事物,还要建立“导向性评估体系”,设立一级评估指标,再将其分解为易于理解、易于操作的二级指标,指导基层教师踏踏实实地去做。教育督导部门、残疾人组织在监督和评估中要发挥应有的作用。

1987年,我们开始实施“金钥匙盲童教育计划”,第一批实验对象中有一位名叫崔小英的农村姑娘,因患眼病在上学阶段失明。她难过得两次自杀未遂,急出了满头白发。我们培训了她的班主任,在她的同班同学中开展了爱残助残活动,用同样内容的盲文课本,让她和健全儿童同班学习,崔小英重新恢复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头发也逐渐变得乌黑油亮。长大成人的崔小英现在经营着一个颇具规模的按摩中心,过着幸福的生活。

23年后的今天,残疾孩子上学的条件更有保障了。目前,让那些随班就读视障孩子的教师得到专业培训,是让全国10多万视障学龄孩子“上好学”的关键。

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全纳教育 课堂教学 助学伙伴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34-02

助学伙伴是随班就读教学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它不仅使残疾儿童从同学的帮助中解除一部分学习和行动上的困难,还能从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中开阔眼界,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学会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对互助伙伴来说,助学活动也是建立爱心,学会关心他人,促进自我发展的好机会。通过研究助学伙伴策略,找到选择、培训、指导助学伙伴的途径和方法,发现助学伙伴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这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

本班里有一名智障儿童。本文就重点研究该班内助学伙伴的实施情况。随读生的基本情况:田某某,因长期癫痫病发作,引发智力残疾,该生父母均为农民,父亲也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而且非常配合老师的工作,能够按时辅导学生学习。但该生无法与其他正常孩子一样接受老师教给的知识,记忆力差,经常遗忘老师交给的任务,丢失学习用品,不会整理自己的书包,不善言语,需要向同学借文具时他什么也不说,拿来就用,且学习意愿低落,缺乏学习动机。

二、研究方法

1.尊重随读生意见,挑选有责任心的助学伙伴

在选择助学伙伴时,我们首先要选择品学兼优、有热情、有耐心的正常儿童来当他们的助学伙伴。但是在实际中选派合适的助学伙伴时要遵从自觉自愿的原则,教师不能进行强制。

2.明确助学伙伴职责,热情参与工作

教师首先必须让助学伙伴明确自己的职责。助学伙伴主要从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减轻随班就读儿童的心理压力这几个方面进行帮助。在辅导过程中,助学伙伴要做到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不流露出任何抱怨和失望,不说一些诸如“你真笨”“你不行”之类伤害随班就读儿童自尊、自信以及影响其学习积极性的言语,要真正起到助学的作用。

3.指导并督促助学伙伴进行个别辅导

(1)在助学内容方面的培训

主要从两方面对助学伙伴进行培训,首先要强化助学伙伴本身的“双基”学习,避免助学过程中出现科学性错误;其次要让助学伙伴明白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给随班就读儿童提供不同的帮助。

(2)在助学技巧方面的培训

比如辅导中应循序渐进、因需施教,多鼓励、少惩罚,多启发、少替代,多询问、多反馈等等。对助学伙伴的培训任务,即开始实施个别教学。在刚开始实施的阶段为了使助学伙伴在教学中少犯错误,教师要亲自进行个别教学示范,让助学伙伴听课观察,并适当与随班就读儿童接触,教师让他们做一节辅导课中的一部分工作,如此循序渐进,直至让他们承担应有的助学责任。在助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观察,仔细检查教学质量,并研究助学伙伴的助学技巧,观察分析助学中遇到的难题,适时进行针对性辅导。如果助学伙伴长时间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就要考虑在课程计划、助学技巧、助学伙伴自身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助学伙伴是教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得力助手。教师除帮助助学伙伴提高一般的教学技能外,还要定期召开个案分析会,与助学伙伴交流情况,发现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寻求最佳辅导方案。

此外,还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助学伙伴的辅导成绩进行评价,根据助学伙伴的帮教表现和辅导结果,定期评选出“最佳助学伙伴”进行表彰和奖励,以不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4.对助学伙伴进行定期评估,激发助学伙伴的工作热情

工作中要及时地对助学伙伴进行评估,表现好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不好的可以替换。在一次班会中,我对黄某某的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他提出了表扬,发给他一张标志性发展评价卡。在黄某某上台领卡的时候,我看到了田某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拍得最响。他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高兴了,我看到了他性格上的转变,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不爱与同学交往、整天噘着嘴的孩子了。

三、探讨与建议

1.在实施过程中,要教育助学伙伴注意培养随班就读学生的独立意识,助学伙伴不能一切都代替随班就读学生来做,要教育互助伙伴仅在随班就读学生确实需要帮助时才能给予帮助,千万不能养成他们事事都依赖别人的懒惰思想。

2.通过课堂实践成功。我认为伙伴助学教学模式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推广到课间。要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辅导,这样有助于巩固课堂辅导的效果。此外,还要定期轮换助学伙伴,让更多的同学成为“小老师”,这样有利于团结互助的班集体的形成,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助学伙伴父母的顾虑。

参考文献:

[1]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

[2]黄志成.全纳教育: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新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1,(01).

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17-01

近几年来,我国的随班就读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相结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最突出的反映就是质量不高。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质量,是未来一段时期内特教老师奋斗的目标。

1.现状分析

本校有智力、视力、肢体残疾等类型的随班就读学生。这些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相对于同龄的学生来说相差较远,但是他们热爱集体生活,乐于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份子。由于人数较多,年级分散,随班就读工作将需更加细致、周到,需更关爱每一位学生。

2.主要工作

2.1完成统计建档工作。完成新学期随班就读学生的统计、建档工作。确定随班就读学生的负责老师。为每位随班就读学生建立个别教育档案,有活动,有记录。

2.2制定"个别教育"计划。根据不同情况为特殊学生建立起规范的档案,制定"个别教育"计划,确保特殊儿童与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平等的优质教育。学校本着以学生发展为基础的理念,将以"生活化教育、个别化辅导、活动中学习、合作化教学"的方式积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及参加学校、班级的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

2.3加强专题业务学习。组织教师学习,学习有关随班就读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先进的理念,并渗透于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4近距离关爱随班生。要求任课老师采取"近距离"的教学方式。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促膝交谈,用信任的眼神、激励的话语与他们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与关怀,消除孤独、自卑的心理,以"心育"为突破口,每位老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者,用自己的爱去浇灌特殊的幼苗。拟订教学方案,面向每个智障学生,提高素质;同时,积极配合学生发展部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随班就读学生融入集体中,学习知识,感受快乐。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身旁配备小干部,及时提醒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怎样做,给予及时的伙伴帮助。

2.5加强教学模式探究。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在随班就读工作中应采取以集体教学为主,个别辅导为辅,在集体教学中有机地进行个别教育。教师要求在座位安排上、将随班生安排在最显眼的位子,便于老及时地帮助。教学程序上、课堂提问中、练习过程中都要针对特殊儿童给以适当地照顾。在教师备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方面从随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针对性的要求。分层教学,循序渐进,以获得生活技能,培养兴趣为主。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对随班就读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发动教师参加特教科研,不断提高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质量。

2.6加强家长培训工作。学校和班级教师要与随班就读生的家长及时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帮助;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随班就读生家长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其子女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基本的教育方法,对其子女做好家庭教育训练工作。

相信本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圆满地完成各项任务,让随班生在校园中快乐地学习,平安生活,健康地成长。

3.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对盲、聋、弱智学生开展随班就读,提高残障儿童入学率的有关要求,现就加强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的管理,制定以下方案:

3.1加强管理职能,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构建网络化的管理体系。

(1)整体规划随班就读,明确学校、教师自己的工作职责,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对随班就读的管理。

(2)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行政管理工作,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研究、科研工作。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学校要有专人负责随班就读学生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

(3)将随班就读教师的培养与骨干教师培养工程结合起来,要发现和推广随班就读教师的先进经验和研究成果,鼓励教师形成随班就读的教育特色,积极创造一支随班就读教师的骨干队伍。

(4)健全随班就读管理机制,建立以校长室、教导处、班主任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管理体系。聘请由教育行政、医务、教研人员、特教学校、普通学校有经验的教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指导组。

3.2规范管理,提高随班就读对象确定、安置及后续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1)随班就读对象的确定应严格执行残疾标准(参照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必须依据残联部门指定的残疾鉴定医疗机构的鉴定结论,由家长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审核学生情况、家长申请,如果学生情况符合标准可同意其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取得随班就读学籍,如果学生情况不符合残疾标准则不能作为随班就读学生,学校应及时做好学生的安置工作,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家长。

(2)残障学生(除了聋、低视力、肢体残疾等存在明显残障的学生以外)一般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申请随班就读。此类随班就读学生一般两年进行一次复测,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复测结果进行审核,如果学生的残障情况有所好转已不符合残疾标准,就视为普通学生,不再确定其随班就读学生的学籍;如果学生的残障情况仍然符合残障标准,仍继续视为随班就读学生,保留随班就读学籍,学校应及时将结果反馈给家长。

4.残疾学生随班就读工作总结

特殊学生是一个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特殊需要的群体,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既是他们应享有的权力,也是他们终身发展的渴望,更是教育者的责任。本校领导十分重视随班就读工作,本着让随班就读学生尽量避免隔离,尽早回归主流的宗旨,在区康复中心的关心下,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几年来,本校在随班就读工作方面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1领导重视,强化管理。本校领导始终把特殊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给予极大的重视和热切的关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具体负责的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把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在师资配备上,学校也作了细致安排,挑选了业务能力强,学历高,工作责任心重,有耐心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学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已制度化,并形成了由校领导、班主任、任课老师、"小先生"为队伍的特教网络。

4.2关怀备至,成效显著。本校的"随班就读"工作,就是让轻度残疾和学习困难儿童在普通班中与同龄儿童一起接受义务教育,并提供必要的个别帮助。担任"随班就读"工作的老师,工作责任心强,热爱学生,对这些学生付出了更多的爱心。制定个别化教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多启发多鼓励,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4.3学校尽可能地提供适合于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让特殊学生愉快地接受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育,学到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劳动技能,为他们今后能真正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范文第7篇

一、“助学小伙伴”的选择——以自愿为原则,真诚参与

“助学”是义务性质的工作,同时也承担着相关的责任。所以,在选“助学小伙伴”时,要强调“以自愿为原则”。因为基于“自愿”,学生才会投入,才会努力想办法克服“助学”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而“自愿”也更能体现出学生那种真诚的“关爱”。对于“随班就读”儿童,我们要把“特别的爱”给予特别的他们。所以,在每次确定“助学小伙伴”的人员之前,我都会利用班会讲明“助学”的目的、义务和责任,并且强调这是一项艰辛而又光荣的工作。接着我就让学生自荐,并在自荐的基础上进行“竞选”。这个过程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确“助学小伙伴”的要求和将要承担的责任。其间,我还会成立专门的评议小组,设计一些“考核题”,考查“助学小伙伴”的反应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评议的基础上,初步选出6名“助学小伙伴”,进入为期两周的试帮扶工作阶段。他们轮流与帮扶的“残疾儿童”同桌,加强与帮扶对象情感上的沟通,并接受相关的考查评价。经过两周的考查后,如果被帮扶的残疾儿童情感上接受他们,并且他们的表现通过考查(表1为考察评价的内容),他们将被确定为“助学小伙伴”,并予以公示(一般是4个人)。同时,倡议其他同学以“助学小伙伴”为榜样,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主动、热情地帮助“随班就读”的学生。

二、“助学小伙伴”的职责——任务明确,措施到位

通常被选为“助学小伙伴”的学生都是热情、耐心、综合素质较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但同时对他们来说,“助学小伙伴”的工作是陌生的。因此,我专门召集他们,向他们详细介绍情况,讲清楚他们的主要职责与任务,且将相关要点及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形成文字,让他们反复学习,理解透彻。他们的主要任务包括:

1. 在行动上给予帮助

在行动上给予帮助,包括每天陪同“随班就读”儿童上下学,协助教师帮助他们熟悉学校环境、认识操场和厕所、参加校内有关活动、寻找自己的座位,使其能够避免生活无法自理的困境;协助他们进行一些简单的复健活动,使其避免肢体的萎缩。

2. 在学习上给予帮助

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包括课前帮助“随班就读”的学生预习课上的新内容、协助他们完成笔记和简单作业、利用双休日对他们进行辅导等。对一些智力低下的学生,则制定专门的辅导计划和内容,联合各学科的教师一起开展帮扶。必要时,可根据辅导内容布置作业,单独设计测验题目,单独出题考试,奖励其每一次进步,使其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3. 对心理进行疏导

“随班就读”儿童,大都有自卑心理,不敢与人交流。因此,我和“助学小伙伴”很注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同时注重对他们进行心理的疏导。对“随班就读”儿童进行心理疏导的方式有:一是下课后引导他们参与或观看其他学生的课余活动;二是找话题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三是在他们心情不好或发脾气的时候,及时给予关心,并寻找让其发泄的渠道;四是抽时间为他们读书、读报等等。[2]

4. 在行为习惯上协助

对于“随班就读”学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例如,上课铃响了就该回课室上课,上课过程中不应走出课室,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完成等。此外,还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爱护公物的意识,如大小便要到厕所,不在课桌、墙壁上乱写乱画等,必要时可以让“助学小伙伴”坐在其周围,在课间主动约其一起玩,以避免其犯错误。最后,还可以建立《上课评价手册》,根据其表现给予一定的奖励。

5. 加强安全监督

“随班就读”儿童往往由于智力或心理方面的问题,安全意识非常薄弱,稍不留神,他们就可能深处危险之中或危及他人,所以,要特别留意他们的行为和情绪变化,发现危险倾向要机智地制止他们,并及时地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为其分析哪些行为是危险行为,哪些行为还会伤害到别人,引导其参与有益的、安全的活动。

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必须教他们学会选择有效的措施开展帮扶工作。一般而言,老师每两周要对“助学小伙伴”的工作进行一次小结,给予定期的总结和反馈。通过定期的小结,帮助“助学小伙伴”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工作,提高能力,把“助学”做得更好,更有实效性。

三、“助学小伙伴”的提升——定期培训,不断提高

因为每个“随班就读”儿童的具体情况不一,所以要根据特殊儿童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和“病情”的发展对“助学小伙伴”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应包括辅导态度、辅导方式、突况的处理、记录残疾儿童学习情况的方法及与人相处的经验等。

在实践工作中,“助学小伙伴”主要遇到的困难有:一是“随班就读”的学生容易情绪化,甚至打骂“助学小伙伴”;二是有时“助学小伙伴”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对其进行辅导,这在某种程度上对自己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三是“随班就读”的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需要“助学小伙伴”持之以恒的帮助,同一个训练内容可能坚持一个月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四是由于上述原因,助学活动有时会遭到来自家长方面的质疑和反对。

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残疾儿童少年 随班就读 解决问题途径

随班就读是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不仅符合我国国情,促进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是符合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和推崇的融合教育、全纳教育理论,是解决我国残疾儿童少年受教育的好形式、好方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特殊教育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发展相比,随班就读还相对滞后,尤其在西部落后地区发展步履艰难。究其原因,主要是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难度大等。为推动随班就读工作应重视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重视提高随班就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随班就读学生数在中小学学生数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有专家统计,甘肃省适龄入学残疾少年儿童数占适龄少年儿童总数的2.66%,因此部分县区教育局领导、学校校长对残疾少年儿童随班就读工作很不重视,拒适龄入学残疾少年儿童于学校校门之外,这是极其错误的。殊不知这个很小的比例对残疾少年儿童及其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接受教育直接关系着残疾孩子一生的生活质量与幸福,关系着残疾孩子家庭的解放与希望,关系着与残疾孩子相关的许多亲属的幸福与安宁,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重视随班就读教育工作

残疾儿童少年虽然身体残疾,但并不代表不能接受教育,也并不代表他就是废物。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个残疾孩子都有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潜能,都能得到一定的发展,有的甚至在某方面能够超长发展。只要按照特殊教育要求,把残疾孩子安置在学校里、班级中,积极帮助他参与学习、活动,他就一定会有进步。如果再创造条件加强其自身需要的、适合的个别化教学、辅导与康复训练,那么他一定会有较大的进步。

三、克服畏难情绪,做好学生筛查鉴定工作

进行随班就读首先要进行学生的确认,随班就读学生的确认要进行残疾儿童少年的筛查鉴定。现实中有的残疾类别程度好鉴定,家长认可,比如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但有的不好鉴定,比如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在一般的市县也无单位鉴定,特别是轻度的,介于正常与残疾之间的难以界定,家长也不愿意承认。可是在普通学校,轻度残疾学生,特别是轻度智力残疾学生占随班就读学生的多数,这些学生与正常学生相比学习、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都差,按正常学生一样要求显然是不行的,不加强其自身需要的适合的个别化辅导与训练显然也是不行的。为了这些孩子,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积极做好筛查检测工作,努力为学校管理部署随班就读工作提供依据,为教师、家长进行教育教学提供依据。

四、建立健全随班就读管理与业务工作机构

随班就读是一个系统工作,牵扯着社会、学校、家庭,关系着领导、教师、家长、孩子,影响着管理、教学、学习,没有人负责,没有人管理是不行的。本市已初步形成的由市教育局——县(区)教育局——乡镇学区中心校——随班就读学校的随班就读管理网络和由市特教中心(特教学校)——县区特教指导站——乡镇中心校资源教师——随班就读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教研支持网络是随班就读管理与业务工作的有效机制,值得借鉴。

五、重视随班就读制度建设

随班就读工作难,难在残疾学生绝对数相对少,在普通学校难以成班,难在学生管理、教育、评价没有统一模式和现成的方法,难在教师的流动性大,受过培训的老师不一定有学生可教,教学的老师不一定受过培训,因此,没有一个好的管理办法,没有一套有效的制度是难以持之以恒坚持到底的,所以要不断总结经验,形成工作制度,确保随班就读工作长期有效开展。

六、重视随班就读教师的培训

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最终要靠教师教育和管理。随班就读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随班就读的教师。没有受过专业培训、了解掌握特教理论和科学方法的优秀教师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合适的教育,随班就读往往就流于形式,变成了随班就座或随班混读。随班就读师资培训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基础,是做好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保障,必须高度重视随班就读教师培训工作。

由于随班就读教师难以固定,每位教师都有可能遇到随班就读学生并进行随班就读工作,因此随班就读教师培训,不仅要加强挡任随班就读工作教师的培训,而且要重视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七、重视实施个别化教育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教育以人为本,面向全体,照顾差异。残疾学生正是这差异中的差异,每一个残疾孩子都因其不同的病因、不同的家庭而与众不同,其思想、行为习惯、知识结构等都独一无二,和普通学生一起学习,像对普通学生那样管理、教育显然是行不通的,特别是智力障碍、精神障碍的学生,更加需要教师特别的付出。特殊教育研究成果证明,对随班就读学生实施个别化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实施个别化教育。

八、重视随班就读档案建设与管理

据统计随班就读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小学,初中次之,高中极少,那么曾经在小学随班就读的学生去哪儿了?据了解绝大多数随班就读学生小学后就流失了,这就反映出随班就读管理有漏洞。档案不健全,无据可查就是原因之一,因此要重视随班就读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档案。

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范文第9篇

这次全市特殊教育工作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是:汇总分析特殊教育学校今年秋学期招生情况,研究部署随班就读实验推广工作。上午,同志们观摩了滨海县特殊教育学校的语言训练课。刚才,大家交流了所在县(市、区)特教学校招生和随班就读工作开展情况,其中东台市教育局普教科、滨海县特教学校、大丰市特教学校重点介绍了工作经验。应当说,同志们思考深刻、措施扎实、方法科学、效果较好,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借此机会,我围绕会议的两个议题谈一些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一、关于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工作

近几年来,经过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特殊教育学校,特别是在座同志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简单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意识普遍增强。大家认识到,最大限度地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是每一位特殊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也是特教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于这样的认识,同志们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普遍较高。二是工作措施务实有效。各学校本着对残疾孩子、对特殊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接纳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三是事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市各特教学校在校生规模持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5.8%,其中符合入学条件的聋生在校就读率稳定在99%左右。对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会前,初教处对各个特教学校今年秋学期招生情况作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和统计,发现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弱智班招生力度偏小。在适龄聋生数量逐步减少的同时,适龄弱智学生数量呈缓慢增长的态势,而我们的一些特殊教育学校却将部分符合入学就读条件的弱智学生排斥在校门之外。这不仅损害了弱智儿童少年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也会影响特教学校办学的规模效益。二是残疾幼儿学前班招生力度偏小。全市除大丰特校、东台特校、滨海特校举办了残疾幼儿学前班外,其余5所学校均未招生。有一些小朋友本可以就近入当地特教学校,结果反而进了盐城市残疾儿童教育康复中心。究其原因,除了学校的师资、设备不足,以及部分群众思想观念相对滞后等客观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特教学校思想上存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工作措施还不够深入。

这里,我想围绕今后一阶段特教学校招生问题提几点要求: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当前,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非常重视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和生活。弱智儿童少年作为我们社会中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教育对于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和生活质量,对于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小而言之,弱智班的举办,也有助于各特教学校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对弱智教育的研究,更好地发挥对一个县区面上弱智学生随班就读工作的业务指导作用。对聋哑幼儿及早进行听力康复训练,及早进行早期干预,有利于更好地补偿他们的听觉缺陷,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省、市有关部门明确要求在“十五”期末盲、聋哑、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必须全部达到95%以上。各地各学校、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从关注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出发,充分重视接收弱智儿童少年和学前残疾幼儿入学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摸底。要利用各种机会和途径,向全社会广大干部群众宣传做好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工作的意义。特别是对中度弱智儿童少年的家长,尤其要耐心细致地讲清楚,送孩子进入特教学校(培智学校)就读,对于切实矫正孩子的身心缺陷,学得一技之长以自立于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而帮助他们消除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同时,要对每所学校施教区内所有学龄前和学龄残疾儿童少年情况认真进行调查登记,并配以必要的检测,摸清各类残疾学生的底数和每个残疾学生的实际残疾程度。这是做好招生工作的最基础工作,也是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进而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的重要前提和突破口,务必做实做细。

三是进一步创新办学和教学模式。各特教学校要针对当前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办学、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针对目前聋生生源逐步萎缩的状况,各学校可以尝试隔年招生的办法举办聋生班,以节约资源、提高效益。此外,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改革。比如,在聋校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口语教学”,正确贯彻各项口语教学原则,最大限度地改善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帮助聋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回归主流世界。这也是打消家长思想顾虑(免得使他们误以为进了聋校孩子就永远不会说话了)的有效手段之一。再比如,针对“读书无用论”思潮的影响,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认真分析社区优势和学校办学传统,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实施切实可行的职业技术教育项目,使学生真正获得将来能够自立于社会的一技之长,这样也可增强学校的办学影响力。

四是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特教经费投入不足,是直接制约特教事业发展的瓶颈。但是,这不应成为我们招收弱智生和学前聋儿困难的理由。同志们必须立足本职岗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尽自己最大努力筹措经费,为改善办学条件,提供学生基本的学习和生活设备以及资助残疾学生在校学习费用积极地鼓与呼。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的开拓进取精神如何,关键看你在任期内是否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各地特校要主动抓住机遇,谋取经费援助。可以发扬不怕“跑断腿、磨破嘴”的精神,努力向上级有关部门“化缘”;可以与广大普通学校广泛缔结“友谊学校”;可以公开设立资助特困残疾学生“功德榜”,努力争取社会各界慈善资助;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到社会上进行“义演”和义务劳动;可以与工厂企业“联姻”,创办学校福利产业;等等。另外,要充分用足用好现有的“献爱心”捐款政策,想方设法筹集资金,推动学校发展

五是进一步改进学生管理。各特教学校举办弱智班之后,确实增加了教学和管理的难度。特别是发生一些安全事故之后,同志们思想上的阻力更大。但是只要我们增强信心,进一步研究和把握弱智儿童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改进学生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我们一定能够教育培养好这些弱智学生。听说部分特教学校最近向市内兄弟学校主动取经,这是一件好事。希望同志们更多地加强交流,取人之长,完善管理。

二、关于随班就读实验推广工作

大力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是我市发展特殊教育的一个着力点。我市的随班就读实验工作起步较早,效果较好,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当继续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扎实工作,努力提高随班就读质量。为研究解决随班就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规范随班就读的运作,提高随班就读的实际效果,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100个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实验,东台市是其中之一。在2004年12月全国暨江苏省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验县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上,东台的经验得到与会领导和全国各地代表的高度评价。我们当前的任务是认真贯彻国家、省会议精神,推广东台经验,切实加强和规范我市新一阶段随班就读工作,把随班就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今年3月全市初等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市教育局常局长在讲话中已经作了部署。落实国家、省会议和常局长讲话精神,首先要分析目前我市随班就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目前我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二是学生底数不够准确;三是管理和指导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四是业务培训不够正常;五是经费投入不够稳定。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我想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一个主要办学形式,也是符合世界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教育办学模式。使盲、聋哑、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均达到95%,实现规模扩展目标,主要依靠大力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探索随班就读的发展之路,提高随班就读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特殊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各地各学校同样要通过多种手段、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做好随班就读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合力。

二是进一步核清底数,建立准确的资料台帐。各县(市、区)教育局要会同残联部门,发动广大中小学,切实摸清残疾儿童少年底数,并积极动员他们按时入学;要会同医疗部门(或有条件的特教学校)认真做好对残疾儿童少年的筛查、检测和鉴定工作;各地中小学要无条件保证施教区内符合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最大限度提高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今年,各地一定要下大决心,把本地随班就读学生的底数摸清楚。

三是进一步统筹协调,科学整合管理力量和工作受益面。随班就读工作服务对象虽然比较少,但涉及的范围却比较广,常常容易被人所忽视,因此,必须统筹协调,使管理力量和工作受益面都能得到科学整合。各县(市、区)教育局作为随班就读工作主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根据实际情况,下发专门文件,对本地的随班就读工作作出明确部署。东台市成立县级随班就读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牵头,教育部门具体负责,民政、残联、卫生医疗等部门参与。同时,为提高规模效益,按行政区划划片管理,每个片各确定一所初中和小学为随班就读工作龙头校,把人数相对较少、符合条件的视残、听残儿童少年按片集中到龙头校就读;把人数相对较多、轻度智残儿童少年集中到所在乡镇中心校就读。每所接受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学校指派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具体负责随班就读工作(东台每所镇小学均安排了特教管理员),每个年级的残疾学生相对集中在一、两个班级,挑选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教师任教,并做到相对固定。这些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经验,其它县区可以学习借鉴。

四是进一步严格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的良性运行。严格制度、加强管理是保证随班就读工作良性运行的重要保证。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修订和完善随时就读工作管理制度,比如,学前三年残疾儿童报告制度、学前康复训练制度、双重学籍管理制度、定期检测制度、免费就读制度、定期培训制度、巡回辅导制度、普特校无障碍通道制度、随班就读学校主要学科随读教研组定期研究制度、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衔接制度等等,使随班就读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查。同时,要认真督查制度落实情况。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明确一名分管局长主抓这项工作,初教科分管科长负责抓落实,教研室配备教研员负责指导、培训、咨询、辅导。随班就读学校和特教学校要明确一名校长分管随班就读工作。特教学校要积极配合初教科、教研室承担起对本地各随班就读点的巡回辅导、业务培训等任务。行政上形成以“县区教育局—>乡镇中心校—>随班就读学校”连接的管理网络,业务上形成以“县区教研室(特教学校配合)—>乡镇中心校兼职教研员—>随班就读教师”连接的教研网络,从而保证这项工作在管理和教研两个层面上层层有人抓,层层有落实。每年年终,各地要将督查和考核的结果与乡镇、学校年度教育工作实绩考评挂钩,做到奖优罚劣。

五是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法规意识和业务水平。着重抓三个层次的培训,一是对广大普通学校校长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法规意识;二是对具体负责特教的中层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三是对任课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施教水平。我市已多次选派一部分龙头校的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各地要充分利用好这批骨干。各特教学校具有设备、师资、信息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要积极发挥其示范功能和辐射作用。可以让他们配合县区局有关科室负责对县区内所有随班就读教师进行县级培训;也可实行划片负责的原则,建立业务辅导小组,落实特教教师的责任,普特校领导和教师要经常碰头,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难题,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最近,市教育局组织有关同志把盐城10多年随班就读的实践经验进行了认真回顾和总结,并从理论高度进行了架构与提升,编印了《随班就读理论与实践》一书,对于帮助随班就读教师、管理干部,包括残疾学生家长以及热心这项工作的人士,丰富充实随班就读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有很强的指导价值。希望各地用好这本书。

六是进一步落实经费,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各地要按片在龙头校建立“资源教室”,配置随班就读学生学习所需的教具、学具、图书资料和康复设施。比如,给视残学生配备放大教材、台灯,给听残学生配备助听设备、语训设备,给智残学生配备康复训练器材,把资源教室真正建成随班就读学生学习康复的场所。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稳定的随班就读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在财政预算中,各种免费助学项目资金、有奖福利募捐、助残捐款、红会费中要各拿出一定比例用于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保证随班就读学生免费就读和补偿器具的落实,特教学校教师的巡回辅导和随班就读教师待遇的落实。

随班就读学生辅导总结范文第10篇

【关 键 词】 随班就读;管理;氛围;政策

学校往往会遇到智力发展缓慢、学习感到吃力、跟不上正常教学节奏的孩子,或是肢体、视力等方面有不如正常儿童的孩子,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随班就读生。他们犹如一只只搁浅在学海沙滩上的小舟,难以到达知识海洋的彼岸。那么,怎样启动这些学海搁滩之舟,使他们扬帆前进呢?

我校在积极开展部级子课题“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教学实验后,从中有了一些收获,通过建立个人学习档案,在思想上给予关爱,在学习上给予倾斜等途径,保障了随读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一、理清思路,提高对随班就读工作的认识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从根本上保证了每位适龄儿童都接受教育,随班就读为某方面有缺陷的儿童提供了均等受教育的机会。我校的随班就读儿童几乎都来自农村,由于家长的文化层次、生活压力、思想观念等因素,他们对这些孩子的关心、教育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所以,学校随班就读工作就是一项非常严肃、艰巨的工作。既然这些儿童进班学习,作为学校、老师就有责任摆正位置,把随班就读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让他们留得住、学得好,从而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教师认为普通生都顾不过来,哪来那么多精力去教随读生,随班就读成了随班就坐。因此,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尤为重要。形成校长、教导处专人负责,各班主任任组长、各学科老师参与的随读教研网络,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要求、统一管理,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有效推动随班就读工作。

二、入口畅通,“一个都不能少”

学校敞开校门,对每位残疾儿童实行“零拒绝”,给残疾儿童平等、优质的教育机会。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编入相应班级,让他们享受正常儿童的教育。做到“一个同步、四个同时”,即发展特殊教育与实施义务教育同步,研究部署、检查评估、计划总结、表彰奖励同时。

三、为随读生营造爱心氛围

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厚爱有很大的激励作用。皮格马利翁的古希腊神话故事是大家所熟知的。同样,教师对学生积极期待,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努力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进步动力。所以,学校应该让教师逐步认识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正确的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

1. “爱能融化冰川”。对随班就读的教师,我校一直坚持“精挑细选”,把有爱心、有耐心、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优先安排到该项工作上,要求教师把随读生看作是可以成功的艺术品坯子,对学生做到“精雕细镂”,促使他们闪现出各自的灵光。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们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他们,各班把随读生对象安排到教室前排就坐,便于辅导;在课间游戏中,师生积极邀请他们参与,激发其学习兴趣,使之学得有趣、有效。

2. 友爱塑心灵。每一名随读生都有“互助队”,多则五人,少则两人,从生活上、学习上形成一个“关怀网”,不但能使随读生的身心得到照料、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培养了其他学生的助人精神、善良品格和美好心灵。

3. 实施“爱延续”。国家已经将随读生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入学前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摸清底子,制定长期教育计划;小学毕业时,我们为中学提供资料。前通后达,形成随读工作的良性循环,带动社会力量来关爱、尊重他们。

4. “爱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随读生作为弱势群体,长期伴随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信心,就成为老师们应时刻注意的问题。

首先,我们把他们看作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把更多关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极度缺爱,需要爱的孩子,给“跟读生”信心。

其次,教师们善于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随读生身上,往往消极因素暴露得比较明显,缺点常常掩盖了他们的闪光点。因此,教师不分课内、课外,关心、爱护随读生,从表扬赞赏开始,帮助他们首先树立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再次,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请心理咨询老师定期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5. 利用资源教室,给随读生学玩结合的天地,让他们找到童真、童趣。配备专门的图书、玩具、模具等,让他们玩中乐,玩中学,学中玩。

盈盈之春水,是开启搁滩之舟的外因。在这样处处充满爱的环境中,如果用过多的制度来管理,显得那么的苍白,那么的别扭;没有更多制度的管理、规定,老师们爱得更自在、更坦然、更真切,教得更认真、更带劲、更投入。

四、健全的成长档案

1. 加强过程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首先,从第一线了解学生素质发展情况,再在筛选的基础上严格各项手续,不将随班就读泛化;第二,保护学生隐私,不向社会公开;第三,规范随读生档案建设,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归档,并定期督促检查;第四,不隐瞒学额,随读生册上有名,落实学籍管理。

2. 从建立随读生个人成长记录袋开始。由个案组长班主任老师就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语言发展、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学习动态等方面逐项如实记载,并反馈给各任课教师,以便采取相应对策。同时,注意收集随读生检测原始记录、学籍卡、个别教学(训练)计划、辅导记录、作业和试卷等,每学年存入个人记录袋内,做到随读生档案管理的动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便于一线实验教师对症下药。加强随读教学实验研究,定期检查,并开展好随读班主任经验交流、教案评选、教研课等活动,使先进经验、优秀成果得以推广。

五、针对认知差异,因材施教

1. 五个“适”。一是教学内容的选择“适合”,力求接近随读生生活和劳动的实际需要;二是拟定教学目标“适度”,使随读生能够接受;三是设计教学方法“适当”,注重形象直观,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力求记忆深刻;四是作业难度“适中”,使其跳起来能摘到果子,评语多鼓励;五是课堂气氛“适宜”,营造和谐氛围,使随读生在困难之处得到帮助,闪光点得以发挥。

2. 两个“优先”。提问优先,一些简单的问题让给随读生回答;辅导优先,随读生迫切需要教师的指点、“搀扶”,教师在随读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精心设问,帮他们梳理思路。

3. 两个“及时”。及时发现、记录随读生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有效消除了学生的自卑心理。将“成功――赏识”教育理念渗透其中。

六、评价、政策倾斜

1. 强调个别纵向综合评价。为了加强对随读生的质量管理,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个别纵向综合评价。要求老师建立学生档案和观察笔记,采用等级与评语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估。因此,随读教研组针对随读生智力和健康等不同程度,从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等方面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再照此目标进行系统评估,包括口头、书面、操作等考核形式,试题可分类、分段、分期出示给学生,让随读生在无心理障碍的气氛中进行。

2. 政策倾斜。作为在智力方面有残疾的学生,他们做同样一件事,要比一般人付出得多。因此在评价上,教师要作政策倾斜,给他们网开一面。在学习成绩评定上不搞“一刀切”,而是采取“分层比较法”,打破了传统“好中选优”“优中拔尖”的“横比模式”,专为随读生设立“进步奖”,使他们在纵比中发现自己的进步,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燃起积极进取、走向成功的火把。

3. 一个个随读生不断进步,促进班级、学校质量的上升,让老师们更有成就感,干劲儿更足了;孩子们在学校和其他孩子没有两样,学习也带劲了;家长看到孩子在老师的悉心照料下,快乐成长,心也宽了,脸上也有笑容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残生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世界上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为了使这些搁搁浅之舟战胜激流,驶离险滩,躲避暗礁,扬帆远航,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我们深信: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每位随读生都会像花儿一样幸福成长、绽放芬芳!

【参考文献】

[1] 熊琪,王辉. 近二十年来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回顾与反思[M]. 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1(9):33~38.

[2] 唐如前. 关于智力落后儿童随班就读的思考[J].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2000(5):91~92

[3] 刘春玲, 杜晓新,姚健. 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0(3):34~36.

上一篇:学生精准辅导总结范文 下一篇:学生一对一辅导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